2020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课下提能:第五章第4节第5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课下提能:第五章第4节第5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第五章 第 4 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第 5 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课下提能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所述的信息传递,不属于同一类型的一项是( ) A.小囊虫在发现榆、松寄生植物后,会发出聚集信息素,召唤同类来共同 取食 B.榆树通过分泌一种化学物质,与栎树产生相互拮抗的现象 C.雄蚊能根据雌蚊飞行时所发出的低频声波而找到雌蚊 D.群居动物通过群体气味与其他群体相区别 解析:选 C 聚集信息素、榆树分泌的化学物质、群居动物中群体的气味均 属于化学信息;雄蚊能根据雌蚊飞行时所发出的低频声波而找到雌蚊,低频声波 属于物理信息。 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的来源只能是无机环境 B.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能够传递信息 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一样都是单向的 D.利用昆虫产生的信息素诱捕有害动物属于化学防治 解析:选 B 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可以来自无机环境,也可以来自其他生物, 如寄生生物的物理信息大都来自寄主。动物的行为信息可以在同种生物之间传 递,如求偶行为,也可以在异种生物之间传递,如捕食者的捕食行为信息向被捕 食者的传递。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但信息传递可以是双向的,如捕 食者给被捕食者发出信息,被捕食者也可以发出信息给捕食者。利用昆虫产生的 信息素诱捕有害动物是利用化学信息进行的生物防治,利用农药防治有害动物才 属于化学防治。 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往往就越高 B.不同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基本相同 C.某营养级的一些生物消失,可由同一营养级的其他生物替代 D.平衡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解析:选 C 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自我调节能 力越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恢复力稳定性越低;不同生态系统的抵 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一般不同;增加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可以提高其稳 定性,平衡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并不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4.在下列生态系统稳定性与营养结构复杂程度的关系图中,一般情况下, 描述正确的是( ) 解析:选 A 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 节能力就越弱,抵抗力稳定性就越低,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相反,生态系统中 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 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弱。 5.下列措施中能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是( ) A.减少该生态系统内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 B.增加该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 C.使该生态系统内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数量上保持平衡 D.减少该生态系统内生物的种类 解析:选 B 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 程度,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又取决于生态系统中生物类群的种类数,生 物类群的种类数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 6.农场中种植着粮食作物、果树,饲养着家禽、家畜等。运用生态系统信 息传递的原理,可以有效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下列措施不属于此项原理的是( ) A.圈养家畜,散养家禽 B.施放适量的性引诱剂,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 C.延长家禽的光照时间,提高产蛋率 D.人工控制作物光周期,达到早熟、高产的目的 解析:选 A 圈养家畜是利用能量流动的原理,减少能量的消耗,以达到增 产的目的。散养家禽也是利用能量流动的原理,增大取食范围,以达到增产的目 的。 7.下列关于“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需要考虑不同营养级生物之间的合适比例 B.提供的生物应具有较强的生活能力 C.生态缸中生物数量越少,达到稳定状态所需的时间越短 D.若该玻璃缸长期置于黑暗中,鱼和植物将会死亡 解析:选 C 构建一个微生态系统必须具备生态系统需要的所有成分:非生 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投入的生物生活力要强,否则会因 生物很快死亡而使微生态系统被破坏。生态缸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要保持合适的 比例,这样有利于其稳定。黑暗条件下,水生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产生 氧气,鱼会因为缺少氧气而死亡,植物也会因为没有能量来源而死亡。 8.雌蚕蛾能释放一种性引诱剂,可以把 3 km 以外的雄蚕蛾吸引过来。虽 然每只雌蚕蛾所释放的性引诱剂的数量不足 0.01 mg,但雄蚕蛾仍能对其作出反 应。有趣的是雄蚕蛾对密封在玻璃瓶中的雌蚕蛾虽然看得见,但却无动于衷。下 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使雄蚕蛾作出反应的性引诱剂属于化学信息 B.体现了信息的传递有益于种群的繁衍 C.说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都是由生物产生的 D.说明性引诱剂具有高效性 解析:选 C 生态系统中传递的信息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等, 并非都是由生物产生的。微量的性引诱剂就可引起 3 km 以外的同种雄蚕蛾作出 反应,说明性引诱剂具有高效性。 9.下面为生态系统信息传递模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 B.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C.生态系统各成分间都有各种形式的信息传递 D.信息传递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 解析:选 B 信息传递可以是双向的,而能量流动是单向的;物理信息可来 源于生物或无机环境,植物可接受物理信息,例如长日照和短日照植物能感受光 周期的变化;种群和种群之间、种群内部个体与个体之间,甚至生物与环境之间 都有信息传递;信息传递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 10.据建立的一个封闭的水族箱生态系统分析,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应尽量增加里面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以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应把水族箱每天放在都有较强直射光照之处,使能量源源不断地输入生 态系统中 C.水族箱生物群落起初比较简单,演替必定使其变得越来越复杂 D.这种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低,存在的时间可能很短暂 解析:选 D 封闭的水族箱生态系统中生物不宜太多,否则难以维持,其中 发生的演替也很简单,可能不会越来越复杂。水族箱应放置在光线良好的地方, 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11.将某小型天然湖泊改造为人工鱼塘,投饵养殖肉食性鱼类。后来,藻类 暴发,引起水草(沉水植物)死亡,之后浮游动物及鱼类等生物死亡,水体发臭。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导致水草死亡的最主要非生物因素是缺少阳光 B.更多水生生物死亡又加重了水体的污染,这属于反馈调节 C.早期投放以浮游植物为食的鱼类有利于该湖泊的生态系统稳定 D.流经该生态系统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解析:选 D 藻类暴发,水草会因为缺少阳光而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从而导致 死亡。水生生物的死亡又加重了水体的污染,这是反馈调节中的正反馈调节。早 期投放以浮游植物为食的鱼类可以减少藻类的繁殖。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除 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还有饵料中的化学能。 12.如图甲为水稻根负向光性与光波长的关系图,图乙为莴苣种子萌发率与 光波长的关系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波长为 600~720 nm 时对诱导根负向光性生长无效;波长大于 800 nm 的光照条件下,莴苣种子不萌发 B.光波长这种物理信息对于植物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和繁衍起着重要的作 用 C.进行这两项实验研究时,均需用相同光强而不同波长的光照射相同时间, 这是为了控制无关变量 D.光波长这种物理信息对莴苣种子的萌发有影响,且波长为 600 nm 时萌 发率达到最高 解析:选 A 图乙中当光波长大于 800 nm 时,莴苣种子萌发率随波长增加 而逐渐增大。由题图可知,水稻根的负向光性和莴苣种子萌发率都与光波长有关, 说明光波长这一物理信息对植物的生命活动和繁衍起着重要作用。这两项研究的 自变量都是光波长,所以光强、光照时间及其他因素都属于无关变量,在研究过 程中要严格控制,保持相同。由图乙可知,当波长为 600 nm 时,莴苣种子的萌 发率达到最高。 二、非选择题 13.蜜蜂是一种群居的益虫,蜜蜂的筑巢、采粉酿蜜等行为以及语言等都引 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 (1)蜜蜂中的侦查蜂可在发现蜜源后,回到蜂窝内通过特殊的语言传达给其 他同伴,如果侦查蜂跳“圆形舞”,则表明蜜源的距离很近,一般在百米之内。 这种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 (2)蜜蜂可以从很多植物的花朵上采集花粉,同时也为这些植物传粉,这种 关系在生态学上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生态系统的功能看,信息传递可 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蜜蜂是如何发现蜜源的,我们可以进行模拟探究实验。有人从以下几方 面进行了探究,所用的实验材料有蜜蜂 100 只,1 枝作为常见蜜源的黄色 5 瓣花, 白纸,剪刀,染料,无色且与蜜源味道相同的制剂。 组别 假设 操作步骤 预测结果 结论 1 通过花的味道识别 2 通过花的颜色识别 3 通过花的外形识别 ①第 1、2 组实验传递的信息分别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 2 组的“模拟花”在味道、颜色和外形上的要求是怎样的? ③如果将三组“模拟花”摆在蜂箱周围同时进行实验时,写出两条应该注意 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每组实验测量的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跳舞是蜜蜂的一种特殊行为,属于行为信息。(2)蜜蜂采集花粉属 于捕食,为植物传粉属于种间互助。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 的稳定。(3)①花的味道传递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花的颜色传递的信息属于物 理信息。②第 2 组是通过花的颜色识别进行实验的,因此白纸要染成黄色,不要 有味道,形状不能与花的形状相同。③实验中除自变量外均要保持一致,以防止 无关变量的干扰。④实验测定的指标是单位时间内落到实验材料上的蜜蜂的数 目。 答案:(1)行为信息 (2)捕食和种间互助 调节种间关系 (3)①化学信息和物理信息 ②将白纸染成花儿的颜色(黄色),无特殊的味道,且形状与花儿不同。 ③“模拟花”与蜂箱的距离相等、晴天无风(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④单位时间内落到实验材料(模拟花)上的蜜蜂的数目 14.一森林生态系统中有甲、乙两种昆虫,原来这两种昆虫密度长期在一定 幅度范围内波动,保持动态平衡。后来在时间 T 点,对森林施放了一种邻近林区 曾多次使用的化学杀虫剂,这一生态系统就发生了变化,如图所示: (1)甲昆虫是________食性昆虫,乙昆虫是________食性昆虫,甲乙两种昆 虫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关系。施放化学杀虫剂后,甲昆虫密度上升的原因是其 ________________,乙昆虫密度下降的原因是其________________。 (2)施药前,该生态系统保持______________的状态,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 有__________稳定性;施药后生态系统受到破坏,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 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3)预测施药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中的两种昆虫密度和森林光 合作用产量会发生怎样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稳定性。 解析:分析图中生物量的变化与环境的变化是本题的切入点。甲昆虫先增加 先减少,乙昆虫随着甲昆虫的变化而出现后增加后减少,所以甲被乙捕食。 答案:(1)植 肉 捕食 抗药性强 抗药性弱 (2)相对稳定 抵抗力 自我调节 (3)施药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中的两种昆虫密度和森林光合作 用产量会逐渐恢复 恢复力 15.某生物兴趣小组为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设计 4 个密闭、透明的生态 瓶,各瓶内的组成和条件见下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观测后,发现甲瓶是最 稳定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组成 光 水草 藻类 浮游动物 小鱼 泥沙 生态瓶编号 甲 + + + + - + 乙 - + + + - + 丙 + + + + - - 丁 + + + + + + 注:“+”表示有;“-”表示无。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乙瓶中,藻类的种群密度变化趋势为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丙瓶比甲瓶有较多的有机物,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丁瓶与甲瓶相比,O2 含量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观测结果,得出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 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光照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是生态系统长 期维持稳定的必要条件。乙瓶缺乏光照,藻类无法进行光合作用,稳定性遭到破 坏,种群密度逐渐减小。丙瓶缺少分解者,有机物不能被分解,故含有较多的有 机物。丁瓶比甲瓶多了一种消费者——小鱼,小鱼呼吸要消耗部分 O2,故 O2 含 量比甲瓶少。 答案:(1)减小 缺乏光照,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2)缺少泥沙,分解者数量太少 (3)较少 消费者较多,消耗较多的 O2 (4)①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 ②光照是维持该生态系统长期稳定的必要条件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