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景博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景博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景博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 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课文基础知识 ‎1.选出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3分 )( )‎ A.方遒(qiú) 寥廓(liào) 百舸(ɡě) 廿(niàn)四桥 B.脉脉(mò) 颓圮(pǐ) 混沌(dùn) 虔诚(qián)‎ C.颤动(chàn) 纤细(xiān) 青荇(xìnɡ) 蕈菌 (xùn) ‎ D.袅娜(nuó) 驯鸽(xùn) 长篙(ɡāo) 婆娑(suō) ‎ ‎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3分 )( )‎ A.踱步   凋谢   缀学   颓圮   婷婷玉立 B.淅沥   房檩   鼾眠   忸怩   穿流不息 C.宛然   煤屑   跫音   寥廓   风华正茂 D.倩影   慷概   掂记   踟蹰   没精打彩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①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 _____ 的路。‎ ‎②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 _____ 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③她们是 _____ 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 ‎④这令我到底 _____ 着江南了。‎ A.僻静 欣赏 划 想 B.幽静 观赏 摇 念 C.幽僻 受用 荡 惦 D.寂静 享用 乘 忆 ‎4.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A.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大致的轮廓)‎ B.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 秋士 ”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的深了。 (古时指到了暮年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 C.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风景、精致)‎ D.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 (控制自己的情感)‎ ‎5.对《再别康桥》分析不当的一项是(3分 )( )‎ A.诗的第三节“招摇”二字写出青荇为引人注意而极力向人展示美丽的神态,“甘心”两字写出诗人对康桥的永久恋情。‎ B.诗的第一节,告别的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天空转移,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C.诗歌选择了“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富有特点的意象,避开了俗世的一切,造出一种清新感。‎ D.《再别康桥》全诗情因景生,景因情活,情景交融,物我一体,构成了诗的深邃意境,给读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6.选出修辞格的选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3分 )( )‎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B.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 C.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D.红杏枝头春意闹 ‎7.《故都的秋》中多处使用排比,下列对排比句表达效果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三个短句精要的概括了故都秋色的特点,点明了全文的要旨,气势顺畅,有声韵之美。‎ B.“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此句用排比,从不同方面说南方之秋没有可欣赏之处,反衬北国之秋的美好。顿挫分明,又气势连贯,表情达意十分充分。‎ C.“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 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些描写性的名词短语,一个短语就是一幅画面,展现出生动的美景,成为故都的秋的美妙意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神往眷恋之情溢于言表。‎ D.“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这是说理性的语句,但是以具体事物来说明南国的秋天远不及北国的秋天美丽有味道,生动形象,饶有趣味。‎ ‎8.选出下面表述有误的一项(3分 )( )‎ A.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现代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著有诗集《踪迹》、长诗《毁灭》、散文集《背影》等,《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被誉为“白话美文的模范”。‎ B.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又因为词的句子有长有短,不像律诗整齐划一,所以又称为“长短句”。‎ C.徐志摩,现代著名诗人,他被认为是新月诗派的“盟主”,代表作有《再别康桥》《雪花的快乐》等。‎ D.《西洲曲》是南朝乐府民歌中著名的抒情诗,这首诗抒写的是少女对情郎的无尽思念。出自《西洲曲》的“莲叶何田田”中,“田田”,形容荷叶相连的样子。‎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 )( )‎ A.如果不是沉迷网络,他也不会走到今天这步田地。那段峥嵘岁月,至今让他不堪回首。‎ B.新疆“达瓦孜”传人赛买提·艾山在湖南张家界市天门山挑战世界最大坡度高空走钢丝时发生意外,功败垂成,在距终点仅50米处跌坐在钢绳上,被迫放弃挑战。‎ C.为了家人,木兰可以是家中细心温柔的孝顺女儿,操劳着家里的一切事情;为了家人,木兰也可以是战场上挥斥方遒、纵横捭阖的大将军,一身戎装,保家卫国。‎ D.他们采取加大财政扶持、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创新能力、提高管理水平和优化发展环境等措施,营造了全民创业的良好氛围,形成了百舸争流的可喜局面。‎ ‎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是用身体和意志,证明自己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是用精神和毅力,表现自己的人格尊严、突破生命局限的志气和勇气。‎ B.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知识的价值日益显现,人类已进入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利益的分成,并已开始将利益向科技工作者身上倾斜。‎ C.对调整高考录取方案,有人认为最好能对选修科目按分数划等级,有人认为可以按文理分别划线,这样才比较公平。‎ D.据初步分析,已造成254人遇难、35人受伤的山西襄汾尾矿库溃坝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非法矿主违法生产、尾矿库超储引起的。‎ 二、课内阅读 ‎(一)‎ ①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②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③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④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⑤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⑥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⑦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11.作者将荷花比作“明珠”和“星星”,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2分 )( )‎ A.荷塘上的荷花呈圆形而且闪闪发光;‎ B.塘上的荷花是名贵的品种,而且朵儿不大;‎ C.这种荷花能像“明珠”和“星星”那样光芒四射;‎ D.在月光下,白色的荷花给人一种如“明珠”般润泽的感觉,在绿叶的映衬下,又像碧天里的星星了。‎ ‎12.文字结尾写叶下流水时,用词是“脉脉”而不是“静静”,这样写的作用主要是 ( )‎ A.写出流水默默无声,衬托荷花柔美风韵。‎ B.写出流水含有情义,衬托荷花柔美风韵。 ‎ C.写出流水默默无声,衬托荷花艳丽照人。‎ D.写出流水含有情义,衬托荷花艳丽照人。‎ ‎13.划分层次正确的一项(2分 )( )‎ A.①② ③ ④ ⑤⑥⑦ B.① ② ③④ ⑤⑥⑦‎ C.①② ③ ④⑤⑥⑦ D.①② ③④ ⑤⑥⑦‎ ‎14.对这段话的描写顺序概括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由静态到动态,由近到远 B.由动态到静态,由远到近 C.由动态到静态,由近到远 D.由静态到动态,由远到近 ‎15.这一段文字在写法上的特点是(2分 )( )‎ A.托物言志   B.融情于景    C.触景生情     D.直抒胸臆 ‎ ‎(二)‎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16.对“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这段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A.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宁静的月夜,这时的“我”与白天的“我”判若两人。‎ B.在宁静的月夜中作者可摆脱白天人世的羁绊,得到自己追求的一时的自由。‎ C.在宁静的月夜下,作者可以任凭自己的性格,想说就说,想做就做。‎ D.作者用白描手法,描写月夜的美丽,自己也进入了一个美妙的、神秘的世界。‎ ‎17.作者在月下漫步,“便觉是个自由的人”。下列哪句诗的“月”所代表的意境与文中“月”的意境相近(2分 )( )‎ A.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B.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C.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D.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18.对这段文字理解分析确切的一项是(2分 )( )‎ A.在这段文字中,作者运用继续和议论的方法,说明自己的个性特点和对平时工作、生活的厌烦,从而表现了对当时黑暗社会的不满。‎ B.在这段文字中,作者运用记叙和抒情的手法,抒发了自己的满腹忧愁和对当时黑暗社会的痛恨。‎ C.在这段文字中,作者运用了记叙和议论的手法,表露了自己淡淡的喜悦和哀愁。‎ D.在这段文字中,作者运用了记叙和抒情的手法,抒写了自己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当时黑暗社会的不满。 ‎ ‎(三)‎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 “ 秋 ” ,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19.第一段主要写作者怎样的感受?(3分 )‎ ‎20.北国之秋有怎样的特点?这样写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 ‎21.“混混沌沌”“半开半醉”在文中指怎样的状态?(3分 )‎ ‎(四)‎ ‎22.理解性默写(7分 )‎ ‎①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用来点明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沁园春·长沙》中,概括湘江秋景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 ‎ ‎③《沁园春·长沙》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④《再别康桥》中,运用拟人手法,表现出油油的青草,多情可爱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拓展阅读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7分)‎ 从碧澄澄的天空,‎ 看到了你的颜色;‎ 从一阵阵的清风,‎ 嗅到了你的气息;‎ 摸着潮湿的衣角,‎ 触到了你的体温;‎ 深夜醒来,‎ 耳边传来了你有力的呼吸。‎ ‎23.诗人从哪些方面写出了他对大海的感受?(2分)‎ ‎24.诗人向我们展示大海的整体形象时,采用了什么手法?(3分)‎ ‎2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二)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问题。‎ 江南的冬景 郁达夫 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总都道围炉煮茗,或吃煊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而躲在屋里过活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老年人不必说,就是顶喜欢活动的小孩子们,总也是个个在怀恋的,因为当这中间,有的萝卜,雅儿梨等水果的闲食,还有大年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热闹的节期。‎ 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寒风─-西北风─-间或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象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  ‎ 我生长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节季,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是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我也曾到过闽粤,在那里过冬天,和暖原极和暖,有时候到了阴历的年边,说不定还不得不拿出纱衫来着;走过野人的篱落,更还看得见许多杂七杂八的秋花!一番阵雨雷鸣过后,凉冷一点;至多也只好换上一件夹衣,在闽粤之间,皮袍棉袄是绝对用不着的;这一种极南的气候异状,并不是我所说的江南的冬景,只能叫它作南国的长春,是春或秋的延长。‎ 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时也有时候会保持得三个月以上的生命。象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则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不到岁时的肃杀,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出。‎ 说起了寒郊的散步,实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给与江南居住者的一种特异的恩惠;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生长的人,是终他的一生,也决不会有享受这一种清福的机会的。‎ 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家人家会聚在一道的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丫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得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同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 ‎"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村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假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窗外的天气晴朗得象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空言不如实践,这一种无聊的杂文,我也不再想写下去了,还是拿起手杖,搁下纸笔,上湖上散散步罢!‎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一日 ‎26.从全文来看,作者写到江南的哪些冬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27.在写到江南的冬雨时,作者在这一段的结尾写到"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你认为作者在这里感到的"江南冬景的迷人"之处是什么?(4分)‎ ‎28.作者运用一系列对比,描写了江南的冬景,请简要概括。(5分)‎ ‎29.下列对这篇散文赏析,不恰当两项是( )‎ A.这篇散文从各个角度描写江南的冬天,写出作者自己的切身感受,描绘了一幅江南暖冬的水墨画。‎ B.芦花、红叶、桕子、草汇合成江南冬景的底色,在青天碧落之下泛出生气,作者将这种种富有生气的色彩和雪莱《西风颂》中的名句相连接,别有一番情趣。‎ C.作者在描写微雨寒村的冬霖景象时借助想像,用色状物写景,浓淡适宜,为读者描绘了一幅悠闲情调的水墨画时表达自己"相见恨晚"的情感。‎ D.作者描写江南的雪景,巧借诗句来实写雪景,在品评诗句中写出了雪趣。‎ E.全文语调舒缓,恰似江南冬天的悠闲;语言清新、纯朴,和江南冬景的清朗相得益彰。‎ 四、作文 ‎3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另加卷面3分)‎ 人类都生活在自然界之中,大自然在提供给人以必要的生存空间的同时,也提供给人类必需的物质资源。奔腾不息的大海,连绵起伏的高山,一望无际的草原,广袤无边的田野,都会引起人们的思考和遐想;‎ 四季更替,昼夜变化,潮起潮落,鸟语虫鸣,都会让人们浮想联翩。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面对多姿多彩、变化万端的大自然,你一定会有所感想,一定会引起你对生活、对人生的思考。‎ 请以“感悟大自然”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答案】A ‎ ‎2.【答案】B ‎ ‎3.【答案】C ‎ ‎4.【答案】C ‎ ‎5.【答案】C ‎ ‎6.【答案】D ‎ ‎7.【答案】D ‎ ‎8.【答案】B ‎ ‎9 .【答案】A ‎ ‎【解析】A感情色彩错误,此句是说“他”不堪回首的沉迷网络的经历,不符合语境。B功败垂成:指事情在快要成功时忽遭失败(有惋惜之意)。‎ ‎10.【答案】A ‎ ‎【解析】B宾语中心语残缺,句末加上“的阶段”;C.“这样”指代不明;D.句式杂糅,改为“……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或“……事故是由……引起的”。‎ ‎11.【答案】D ‎ ‎12.【答案】B ‎ ‎13.【答案】A ‎ ‎14.【答案】A ‎ ‎15.【答案】B ‎ ‎16.【答案】B ‎ ‎17.【答案】D ‎ ‎18.【答案】D ‎ ‎19.【答案】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20.【答案】北国之秋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 ‎21.【答案】指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是模模糊糊,不能赏玩到十足的状态。 ‎ ‎22.【答案】①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 ‎②万类霜天竞自由。 ‎ ‎③粪土当年万户侯。‎ ‎④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23.【答案】诗人用平实的语言,分别从视觉、嗅觉、触觉、听觉四个方面写出了对大海的感受。‎ ‎24.【答案】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大海人格化了、生命化了。‎ ‎25.【答案】诗人通过描写对大海的感受,表达了自己对大海、对大自然壮观景色的惊喜之情。‎ ‎26.【答案】晴暖温和明朗的天气、植被、寒郊散步、雨景、雪景等,主要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表达了自己对江南冬景的钟爱之情。‎ ‎27.【答案】不仅是江南冬雨农村图景给予作者悠闲之情,更是一种胸襟洒脱起来,得失俱亡,死生不同的人生境界。‎ ‎28.【答案】北国与江南的冬天的比较,突出了江南冬天的晴暖温和,渲染北国冬天所不能提供的屋外曝背谈天的乐趣;江南冬天与秋天的比较,写那种"明朗的情调";闽粤等地的冬天与作者所说的江南冬天的比较,作者将他所感受到的"江南的冬景"作了更明确的区域界定。‎ ‎29.【答案】CD ‎30.【答案】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