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柳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柳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柳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 期中考试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69分)‎ ‎1.有学者研究指出,儒家、道家非是“无生法”的解脱而是“生生法”的成全,儒家所强调的本心主体之自觉与道家注重的天地场域之自然,有利于我们克服现代化之后的困境。该观点旨在强调 A.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B.儒家"克己复礼"的自律 C.百家争鸣能解决现代化困境 D.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 ‎2.商周时期,学习诗、书、礼、乐知识是贵族阶级享有的特权;而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等代表人物中,既有士人阶层、小土地私有者,也有小手工业代表和农民代表。这种变化反映出 A.私学取代官方教育 B.儒学成为了主流思想 C.平民阶级逐渐觉醒 D.政治新秩序构建完成 ‎3.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春秋战国历史”的过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如图),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统一国家的建立 B.社会大变革的时代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民族关系的发展 ‎4.下表是有关商鞅死因的几种说法,从表中关于商鞅死因的历史叙述中,可以看出 西汉司马迁 商鞅此人刻薄寡恩,用刑太过。‎ 改革开放前某学者 商鞅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变法触犯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遭到他们报复。‎ 近年来的最新研究 商鞅权势太重,行事专断,与当时君主秦惠王的矛盾加剧而被杀。‎ A. 历史叙述无法反映历史的真实 B. 时间越久远历史研究越失实 C. 时代与立场不同影响历史解释 D. 历史研究要辨别史料的真伪 ‎5.下表是商鞅死因几种说法,从表中关于商鞅死因的历史研究中,可以得出()‎ 西汉司马迁 商鞅此人刻薄寡恩,用刑太过 改革开放前某学者 商鞅代表新兴地主阶段,变法触犯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报复 近年来的最新研究 商鞅权势太重,行事专断,与当时君主秦惠王的矛盾加剧而被杀 A.历史研究角度影响历史解释 B.历史叙述相互印证可还原真相 C.历史评价目的在于阐明历史事实 D.历史叙述方式决定历史结论 ‎6.“毁镜”是北方草原地区拓跋鲜卑的一种特殊葬俗,即在下葬过程中将随葬铜镜故意打碎、通常仅以其中一块残片随葬的习俗。考古发现揭示随着鲜卑南迁,越靠近中原,毁镜现象越少。据此推断,鲜卑毁镜习俗的废弃原因极有可能是() A. 战争频繁铜镜难得 B. 受到汉人习俗的影响 C. 政府禁止奢侈之风 D. 鲜卑人审美水平提高 ‎7.《魏书·广陵王羽传》中记载,孝文帝说:“北人每言北人何用知书,朕闻此,深用怃然。今知书者甚众,岂皆圣人……朕为天子,何假中原,欲令卿等子孙,博见多知。若永居恒北,值不好文主,卿等子孙,不免面墙也。”孝文帝的主要用意是 A、准备迁都洛阳 B、学习汉族文化 C、学习汉族礼节 D、学习汉族语言 ‎8.北魏孝文帝将鲜卑八姓和汉族四姓位列士族之首,又将地方上的强宗豪族全部编入士族。而唐高宗、武则天修《氏族志》,“使军功入五品者,皆入士流”。这一改变 A. 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   B. 强化了门阀士族政治 C.引发了选官制度变革 D.确立了官僚政治体系 ‎9.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安石之开源政策,有些处又迹近于敛财,……‎ 那时的百姓,实有不堪再括之苦……还带有急刻的心理。”作者认为王安石变法 A.使北宋走向衰亡 B.实现了富国强兵 C.加重人民的负担 D.加强了社会管控 ‎10.“神宗既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安石为帝言天下财利所当开辟敛散者,帝然其说,遂创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以通天下之利。这说明王安石变法初期的改革重点在于 A.分散宰相权利            B.加强皇权 C.加强军事实力 D.增加财政收入 ‎11.我国的古代改革对推动社会进步起了推动作用,但商鞅因变法而车裂,王安石因变法而革职。由此得出的最主要结论是 A.改革有助于社会进步,但改革者不会有好结果 B.改革有风险,改革者应注意保护自己 C.改革需要改革者的奉献和牺牲精神 D.改革应对反动势力进行彻底镇压 ‎12.《悲剧,从丢失民心开始》一书认为:(王安石)下令各地必须贷出多少钱,给下面下指标,这样一来地方官就硬性摊派了,除了一般的农民要贷款,连中农、富农、地主也都必须接受贷款。对此以下看法不正确的是 A.改革方法"一刀切"的做法使解困之举变成了变相剥削 B.地方吏治腐败,使真正有需要的农民无法获得低息贷款 C.地方官怕农民不能及时还款,就强制富农和地主贷款 D.地方官私自提高利息,引起民众不满 ‎13.下列关于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叙述,既有历史事实,又有历史解释的是 A.(北宋)司马光:“作青苗、免役、市易、赊贷等法,以聚敛相尚,以苛刻相驱。” B.(北宋)苏轼:“求治太急,听言太广,进人太锐。” C.(南宋)范冲:“自任己见,非毁前人……天下之乱实兆于安石。” D.(近代)梁启超:“其所施之事功,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 ‎14.王安石变法在时间维度上是北宋中期对北宋初期以来社会问题的回应,在空间维度上是南方派系对北方派系的斗争。在空间维度上,下表中论据选用正确且论证过程合理的是 论据 论证 ‎①‎ 王安石是江西籍官员,他的幕僚多为江西、福建籍官员 江西、福建籍官员多为北民南迁的迁移家族(如王安石),迁移家族的特点是求变多于守成 ‎②‎ 政治重心迁到南方不久 初入南方,为适应南方经济发展要求必须改革 ‎③‎ 北宋中期积贫积弱 北宋初期以来逐步形成的“三冗”问题,导致积贫积弱,国家内外交困 ‎④‎ 王安石一生在南北多地为官 丰富的南北阅历,使王安石既不同于北方人士,又与南方人士相异 A.①      B.②         C.③         D.④‎ ‎15.下表出示了不同人对宋朝王安石的评价,据此得出的认识,正确的是 人物 评价 司马光 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遂非,致忠直疏远,谗侫辐辏,败坏百度,以至于此。‎ 梁启超 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 列宁 王安石是中国11世纪时的改革家,实行土地国有未成。‎ A.同时代人因有直观感受评价更加准确 ‎ B.对人物的评价受制于特定历史条件 C.后人因掌握丰富资料评价较为全面 ‎ D.外国人因文化背景不同评价更为客观 ‎16.北魏孝文帝时,对新都选择地点有二,一是洛阳,一是邺城。下表中是两地各地拥有的优势,由此可见,孝文帝最后定都洛阳主要是为了 地点 优 势 洛阳 是汉族政治文化中心,汉、魏、西晋都曾建都于此,是所谓的“中夏正音”所在之地 邺城 是中原最富庶的地区,集中了北方财富,是河北主要的粮食仓库和丝绢产地 A.大力发展社会经济 B.安定社会秩序 C.加速鲜卑族的封建化 D.打击鲜卑贵族 ‎17.梭伦实行币制改革,将原来1米那相当于70德拉克马改为1米那相当于100德拉克马。货币升值之后,负债的平民手中的货币也相应增值。这一措施从本质上看( )‎ A.有利于雅典成为新的国际贸易中心 B.有利于负债的平民偿还债务 C.起到了限制进口、鼓励出口的目的 D.奠定了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 ‎18.西周时,“士”不仅可以占有田并指使子弟为其劳作,还要负有亲自执干戈、卫社稷的世职;而到春秋战国时期,“士”失去宗主的庇荫,或负书,或带剑,往来于各国王公之间。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 A.官僚政治开始兴起 B.贵族政治走向崩溃 C.分封制度已被废除 D.各国关系走向和谐 ‎19.商鞅改革和梭伦改革都发生在人类的“轴心时代”,两次改革的目标和内容都有着本质区别,这就决定了其在制度法理、公民资格、政治参与等方面存在着根本差异。这两次改革()‎ A.确立了东西方政治传统的基调 B.对于贵族特权的态度截然相反 C.都缩小了政治参与群体的规模 D.差异缘于两人思想意识的差别 ‎20.在梭伦上台前,雅典全邦分成不同派别。山区的人多主张极端民主制;平原地区的人多主张极端寡头制;海滨的人多主张“中间性的混合制”。‎ 这反映了当时雅典 A.平民与贵族的政治对立不可调和 B.工商业者的政治要求最为激进 C.公民的经济生活影响政治意愿 D.公民的政治诉求未能充分表达 ‎2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克里米亚的失败对俄国的民族主义者和斯拉夫派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就是因为俄国未能跟上欧洲。”下列文件内容与上述历史叙述相关的是 A.“我要让国家重新恢复尊严……我要让我的国民充满信心,成为世界的楷模。”‎ B.“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C.“我国无暇待邻国开明以共兴亚洲,毋宁脱其伍而与西洋之文明国共进退。”‎ D.“摆脱了农奴制依附关系的农民可以享有农村自由居民的各种权利。”‎ ‎22.农民经济虽从1861年改革后在农业生产中占有统治地位,但它的发展却受到地主土地所有制、工役制、农村公社和土地重分制等农奴制残余的限制,阻碍了农民经济的发展。这主要表明 A.农奴制改革后,资本主义农业成为主体 B.农奴制改革很不彻底,封建残余浓厚 C.农奴制改革是对农奴的一场掠夺 D.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经济意义不大 ‎23.《俄国农奴制度的废除》中记载:“农奴制改革前夕,有这样一个地主,人们问他为什么不使用打谷机时,他回答说:‘打谷机要花费许多钱,还需要修理,还需要喂养马匹(用马匹来带动机器);而农民一文钱也不要花费。’”这实质上表明 A.农民比机器生产效率高 B.农民价格低廉 C.农奴制阻碍了俄国社会进步与发展 D.农民实用性更强 ‎24.一个俄国官员在“二一九法令”颁布后评价农民的变化时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该评价 A.客观地反映出废除农奴制对农民的影响 B.是一种完全否定客观事实的溢美之词 C.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奴制改革的社会影响 D.站在封建主阶级的立场上诋毁改革 ‎25.明治维新前,日本只有贵族和武士才有姓。19世纪70年代,为便于征兵、征税和编制户籍,明治政府规定“凡国民,必须取姓”。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推动四民平等,加强对百姓的管理 ‎ B.引进西方生活方式,促进文明开化 C.实行废藩置县,强化中央集权 ‎ D.鼓励殖产兴业,实现富国强兵 ‎26.有学者指出,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保护民族经济、与外资作斗争和建立独立自主工业技术体系的发展道路,而晚清政府走的是自由贸易、在国内市场“稍分洋商之利”和依附于西方列强的发展道路。这最终决定了两国在甲午战争中截然不同的命运。该学者认为国家命运取决于 A.发展战略观的选择 B.所处社会形态的差异 C.国际大环境的优劣 D.对外经济联系的强弱 ‎27.“日本新领导人(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部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这表明日本新领导人 A.对西方的文明不感兴趣 B.学习西方具有选择性 C.侧重于继承本民族文化 D.具有极端民族主义情绪 ‎28.日本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说:“一国之独立,基于一身之独立,一身之独立,乃学问为急务。”在此思想的指导下,日本明治维新 A.推行了“殖产兴业”政策 B.废除了旧体制 C.实行“文明开化”政策 D.进行军事改革 ‎29.明治维新前,日本只有贵族和武士才有姓,19世纪70年代,为便于征兵、征税和编制户籍,明治政府规定“凡国民,必须取姓”。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推动国民平等,加强对百姓的管理 ‎ B.引进西方生活方式,促进文明开化 C.实行废藩置县,强化中央集权 ‎ D.鼓励殖产兴业,实现富国强兵 ‎30.有人曾说,19世纪末的东亚地区,一个是冋光返照的老大帝国,一个是喷薄欲出的近代国家。与作者观点一致的是 A.“回光返照”实现了帝国复兴 B.两国的革新都实现了社会转型 C. “喷薄欲出”指的是大化改新 D.东亚两国改革的结局大相径庭 ‎31.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指出:“中国人模仿西方,在短时间改革了兵制,花大把金钱制造军舰、购买大炮……其实这是表象的文明化。因为这些都是显在的有形之物,学起来也很容易。但是学习西方来改革自国的政治法律,改变国民气质,则是最不容易做到的了。”作者主要说明日本应该 A.从制度精神层次学习西方        B.引进西方技术实现工业化 C.培养人才强调“和魂洋才”       D.结合先进的“文明开化”思想 ‎32.梁启超指出:“无如下有老耄守旧之大臣,屡经严责而不恤,上有揽权猜忌之西后,一切请命而不行。故皇上康先生之所欲改革者,百分未得其一焉! ”他认为戊戌变法失败是由于 A.措施未全面实施 B.存在急功近利倾向 C.只变法而不变人 D.没有涉及政治变革 ‎33.1898年6月11日,清廷颁布《明定国是诏》,其中说:“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这说明戊戌变法 A.侧重提倡务实之风 B.兼试图通过妥协减少变革阻力 C.具改良与革命的色彩 D.与洋务运动的宗旨并无不同 ‎34.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沟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下列史实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太平天国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 ‎35.“19世纪中叶,西方的影响虽然削弱了清王朝的权威,但是清王朝真正的权威危机是来源于农民的造反运动与内部阶层的分离倾向。”材料中“农民的造反运动与内部阶层的分离倾向”是指中国历史上的 A.太平天国运动和戊戌变法 B.秋收起义和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和戊戌变法 D.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 ‎36.郭沫若《反正前后》一文中指出,(1910年前)中国的不富不强就因为清政府存在,只要把清政府一推翻了,中国便立地可以由第四等的弱国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一等的国家。这是支配着当时青年脑中的最有力的中心思想。这最有可能说明 A.中国落后的最大阻碍是专制统治 B.当时青年对中国认识不足 C.发动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的紧迫性 D.列强的侵略造成中国落后 ‎37.“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 A.阻止了民族危机的继续加深 B.改革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38.清朝雍正帝在《御制朋党论》中说,“要根除朋党之源,那么全国上下必须统一思想。要统一思想,那么是与非的标准都必须唯我是从”。“你们各大臣如果将联之所好者好之,所悲者恶之,是非画一,则不敢结党矣”。材料本质上反映了清朝 A.中央集权空前加强 B.封建制度渐趋京落 C.思想控制不断加强 D.君主专制日益强化 ‎39.以往的诸侯国都是早已存在的或由古代氏族部落繁衍而产生的土著氏族组织,而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则是由王廷任命的王室亲戚为首领的外来氏族与土著氏族的结合体。这说明周朝的分封制 A.实现了周王权力的高度集中 B.有利于对地方直接管理 C.有助于国家整体观念的形成 D.强化了旧有的宗族意识 ‎40.下表反映了秦汉时期山东部分地区郡县设置情况下。‎ 古国 始封 国都今地 存灭 始置州郡县时期 莒 少昊后嬴姓国,周武王封之于莒。‎ 莒县 历夏商、周武王又封之于莒,战国时灭于楚。‎ 秦因置(莒)县 薛 黄帝十二世孙奚仲为夏车正,禹封为侯。‎ 滕州市东薛城 历夏商西周,至战国灭于齐。‎ 秦因置郡,西汉废郡为县。‎ 鲁 周武王封弟周公旦于曲阜。‎ 曲阜市 历西周春秋,战国为楚所灭。‎ 西汉置县属鲁国,西晋始置郡。‎ 单 有虞氏舜帝师所封。‎ 单县 春秋时为鲁单父邑 西汉因置单父县 对上表所反映的情况的合理解释是 A.姬姓是西周时期分封的主体 B.秦汉郡县往往沿袭先秦古国国名 C.兼并战争严重破坏先秦文明 D.以郡统县的传统发端于秦汉时期 ‎41.“经济是一切社会存在及历史发展的基础,经济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各个部门彼此联系、相互影响和推动。”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秦朝的赵过总结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推广曲辕犁和筒车 B. 曹魏时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灌溉工具水排,推动了农业的快速发展 C. 唐朝前期,“市”“坊”的界限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 D. 宋朝以后,随着南方社会经济的日益发达,我国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 ‎42.《汉书•食货志》记载:“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这则材料可以说明统治阶级“重农”的实际目的是 A.防止田地荒芜,加强田间管理 B.加强对农民人身控制,稳固统治 C.提高单位面积农作物产量 D.鼓励农民专心生产,提高粮食产量 ‎43.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这只漆杯最有可能出自 A. 家庭手工业 B. 田庄手工业 C. 私营手工业 D. 官营手工业 ‎44.下表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一些法律条文,这体现了中国古代 法律条文 出处 ‎“子告父母、妇告威公(公婆)、奴婢告主”则“勿听而弃告者市”‎ 汉简《二年律令·告律》‎ ‎“告祖父母、父母者,绞”‎ ‎《唐律疏议·斗讼》‎ ‎“弟不证兄、妻不证夫、奴婢不证主”‎ ‎《大明律》‎ ‎“亲属相为容隐”‎ ‎《大清律例》‎ A.儒家伦理的法律化 B.法律与公德的融合 C.血缘亲情逐渐强化 D.等级秩序日趋固化 ‎45.下表为西汉丞相出身表 出身 前期 中期 后期 功臣 ‎10‎ ‎3‎ ‎0‎ 功臣子 ‎3‎ ‎5‎ ‎0‎ 外戚宗室 ‎0‎ ‎3‎ ‎1‎ 掾史文吏 ‎0‎ ‎8‎ ‎2‎ 经学之士 ‎0‎ ‎1‎ ‎10‎ 这反映出西汉时期 A.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加强 B.丞相权力逐渐被削弱 C.外戚干政导致社会衰弱 D.儒学政治影响力增强 ‎46.董仲舒不太强调“爱由亲始”,而更着重推崇“远之而大”,主张“摆脱宗法思想的局限,跳出家族的小圈子,面向天下,实行爱及四夷的王道政治”。董仲舒的这种思想 A.促成了古代民本思想的产生 B.摆脱了传统“家国一体”观念束缚 C.意在削弱宗法伦理思想的影响 D.适应了汉朝“大一统”的政治需求 二、材料题 ‎47.【历史——选修】(16分)‎ 材料 ‎ 北宋开国后不久,到太宗和真宗时期,在各级官僚尤其是中央高级官僚之中,形成了一种守成循默的政治风气,用人极重资历,老成持重者受到重视。最先对北宋此种政治风气提出反时意见的是真宗时期的宰相寇准。他表现出非凡的胆识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寇准是一个书生气很重的信儒家知识分子,对社会现实很敏锐。当他看到胥吏们拿着“例薄”准备任官的时候,说:“宰相所以进贤退不肖也,若用例,一吏职尔!”寇准被攻击为“为己思”,不久被罢相。情况到了王安石的时代有了一些变化。人们可以怀疑古代的圣人,可以批评周公,孔子。王安石在给仁宗皇帝的万言书中,提出根据“所遭之变”和“所遇之势”进行“改易更革”。王安石成为同时代人中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的杰出政治家和思想家。‎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寇准与王安石在改革思路上的共同之处。(6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寇准被罢相的原因(6分),并简析北宋政治风气到了王安石时代出现变化的原因。(任答两点4分)‎ ‎48.教育改革在日本文明开化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15分)‎ 材料一 1872 年明治政府文部省颁布了《学制》,其中规定:全国学校由文部省统一管辖,设立小、中、大三级学区,共设小学 56760 所。小学为初等教育,一般人民均须接受。设立师范学校,教授小学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法,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 ‎——摘编自覆葆茶主编、钟启泉选编《日本教育改革》‎ 材料二 在教育方面,日本明确规定,其目的是促进国家利益,而不是发展个人。为了既确保行政管理的一致性又确保思想的一致性,国家对整个教育体系实行了严密的监督。1890 年颁布的教育诏书告诚所有学生,“要勇敢地献身于国家;以此来保卫和维持我们的与天地同存的帝国王权的兴盛。”‎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一 1500 年以后的世界》‎ ‎(1)据材料一,概述日本小学教育的特点。(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重视小学教育的原因。(5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日本近代教育改革的历史影响。(6分)‎ 参考答案 ‎1——5ACBCA 6——10BAACD 11——15CCAAB 16——20CDBAC ‎ ‎21——25DBCCA 26——30ABCAD 31——35ACBCD 36——40BCDCB ‎ ‎41——46DBDADD ‎47.答案:‎ ‎(1)共同之处:大无畏的政治勇气;打破按资历升迁的选宫制度;主张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革。(三点6分)‎ ‎ (2)寇准被罢相的原因:北宋初期形成了守成循默的政治风气;寇准改革触犯了多方利益;寇准本人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三点6分)‎ 变化的原因:北宋时期内忧外患;经济发展繁荣,宋朝士大夫阶层活跃,打破思想禁锢:改革迫在眉睫。(任答两点4分) ‎ ‎48.答案:1.特点:国家重视、监管严格;实行义务教育;重视师范教育(培养合格师资)。(任答两点4分)‎ 原因:重视基础教育;是日本文明开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于国家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两点4分,三点5分) 2.历史影响:一方面,为国家建设培养了大量实用人才,推动文明开化进程,提高国民素质,对日本社会发展影响深远;另一方面,宣扬天皇权威,推行军国主义教育,为其后对外侵略扩张埋下祸根.(6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