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2 发布 |
- 37.5 KB |
- 7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精准语言描述2——实验型简答题课件(71张)(全国通用)
专题四 精准语言描述 2 — — 实验型 简答题 第二篇 第一部分 高考常考填空 逐空突破 题空一 描述操作类简答题 栏目索引 题空二 物质检验类简答题 题空三 实验现象的全面描述 题空四 作用和原因类简答题 题空五 有关沉淀洗涤的简答题 题空一 描述操作类简答题 答题要领:用好动词,指明仪器名称或仪器的某个部位,操作连贯,如身临其境。 典例剖析 例 1 已知 SO 2 可以用 Fe(NO 3 ) 3 溶液吸收,某学习小组据此按如图装置展开如下相关探究:取一定量的铜片于三颈烧瓶中,通入一段时间 N 2 后再加入足量的浓硫酸,加热。装置 A 中有白雾 ( 硫酸酸雾 ) 生成,装置 B 中产生白色沉淀。 回答下列问题: 装置 A 中用于添加浓硫酸的仪器名称为 _________ ;检查图中连通装置 A 、 B 气密性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解题思路 分液漏斗 模型 1 : 关闭弹簧夹 1 和分液漏斗的活塞 , 打开弹簧夹 2 , 用手捂热烧瓶 A , 若 B 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冷却后,导管中有一段液柱上升,则气密性良好,否则不好 模型 2 :关闭弹簧夹 1 和弹簧夹 2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漏斗中加水至水不流下,停止加水;观察一段时间,若液面不下降,则气密性好;否则不好 解题思路 (1) 构建捂热法模型 (2) 构建液差法模型 例 2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 SO 2 的性质,按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装置 D 的目的是探究 SO 2 与品红作用的可逆性,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品红溶液褪色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点燃 D 处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品红溶液恢复红色,证明 SO 2 漂白作用具有可逆性 答案 经典精练 1. 某试验小组利用如下装置 ( 部分固定装置略 ) 制备氮化钙 (Ca 3 N 2 ) ,并探究其实验式。 按图连接实验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3 1 试管 A 中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冷却后若末端导管中水柱上升且高度保持不变,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关闭活塞 K ,微热反应管, 答案 2. 某化学兴趣小组拟用如图装置制备氢 氧化亚铁并观察其颜色。提供化学药品: 铁屑、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 (1) 实验开始时稀硫酸应放在 ___ 中 ( 填写仪器的序号 “ 1 ”“ 2 ” 或 “ 3 ” ) 。 (2) 本实验开始后,首先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其操作是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1 3 1 打开弹簧夹 B 和 C ,旋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并滴加适量稀硫酸 关闭弹簧夹 A , 答案 (3) 反应一段时间后,可通过控制 A 、 B 、 C 三个开关,将仪器 “ 2 ” 中的溶液 自动转移至仪器 “ 3 ” 中 , 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2 1 3 打开弹簧夹 A( 或 AC) ,三颈烧瓶 2 内的 FeSO 4 溶液进入三颈烧瓶 3 中 将铁屑换成铁钉或铁块 当仪器中的空气排尽后,关闭弹簧 夹 B , (4) 实验时为防止仪器 2 中铁粉通过导管进入仪器 3 中,可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根据下图及描述,完成下列问题: (1) 关闭图 A 装置中的止水夹 a 后,从长颈漏斗向试管中注入一定量的水,静置后如图所示。试判断: A 装置是否漏气? ________( 填 “ 漏气 ”“ 不漏气 ” 或 “ 无法确定 ” ) 。判断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水面,形成稳定水柱 不漏气 长颈漏斗内的水面高出试管内的 答案 解析 2 3 1 解析 分析气密性的检验时,要结合物理知识从气压差的角度分析,如 B 不能形成气压差;检验 C 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很多,如 ①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锥形瓶中滴加液体,观察注射器活塞; ② 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微热锥形瓶,观察注射器活塞; ③ 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向外拉注射器活塞,松开后观察注射器活塞是否回到原来的位置。比较后知方法 ③ 最简单。 2 3 1 (2) 关闭图 B 装置中的止水夹 a 后,开启活塞 b ,水不断往下滴,直至全部流入烧瓶。试判断: B 装置是否漏气? __________( 填 “ 漏气 ”“ 不漏气 ” 或 “ 无法确定 ” ) 。判断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2 3 1 使分液漏斗中液面上方和烧瓶中液面上方的压强相同,无论装置是否漏气,都不影响分液漏斗中的液体滴入烧瓶 无法确定 由于分液漏斗和烧瓶间有橡皮管相连, (3) 用最简单的方法检验 C 装置的气密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向外拉注射器活塞,松开后观察注射器活塞是否回到原来的位置 首先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 高考必备 1. 气体检验 答题模板 气体检验一般思路: 选择特征试剂 ( 特征反应 ) → 判断是否相互干扰 ( 影响 ) → 确定检验顺序 → 验证、确认。 (1) 单一气体检验:操作 [ 将气体通入 ( 或通过 )] → 试剂 [ ××× 溶液 ( 或 ×× 固体 )] → 描述现象 → 得出结论。 (2) 混合气体的检验:检验气体甲 → 除去气体甲 → 确定气体甲已除尽 → 检验气体乙。 题空二 物质检验类简答题 关键提醒 (1) 水蒸气最先检验。 (2) 有干扰的气体先检验。 (3) 关键词:如 “ 少量 ”“ 除尽 ” 等。 2. 离子检验 答题模板 ( 溶解 ) 取样 [ 取少量溶液于一洁净试管中 ( 固体试样要先溶解 )] → 加试剂 [ 加 ××× 试剂 ( 必要时可以加热,如检验 )] → 观现象 ( 产生 ××× 沉淀或溶液变 ××× 色或生成 ××× 气体 ) → 得结论 ( 溶液中含 ××× ) 。 关键提醒 (1) 答题关键词: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试剂、现象、结论。 (2) 答题步骤: ① 取少量样品; ② 加入某种试剂; ③ 加热、振荡等操作; ④ 根据现象,得出结论。 典例剖析 例 1 为了探究 AgNO 3 的热稳定性,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A 加热 AgNO 3 固体,产生红棕色气体,在装置 D 中收集到无色气体。当反应结束后,试管中残留固体为黑色。 (1) 装置 B 的作用是 _______ 。 答案 防倒吸 (2) 经小组讨论并验证该无色气体为 O 2 ,其验证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正确取出集气瓶, 例 2 (NH 4 ) 2 SO 4 是常见的化肥和化工原料,受热易分解。某兴趣小组拟探究其分解产物。 查阅资料 (NH 4 ) 2 SO 4 在 260 ℃ 和 400 ℃ 时分解产物不同。 实验探究 该小组拟选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 夹持和加热装置略 ) 。 实验:连接装置 A—D—B ,检查气密性,按图示重新加入试剂。通入 N 2 排尽空气后,于 400 ℃ 加热装置 A 至 (NH 4 ) 2 SO 4 完全分解无残留物,停止加热,冷却,停止通入 N 2 。观察到装置 A 、 D 之间的导气管内有少量白色固体。经检验,该白色固体和装置 D 内溶液中有 、无 。进一步研究发现,气体产物中无氮氧化物。 检验装置 D 内溶液中有 、无 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许于试管中,先滴加氯化钡溶液,然后滴加稀盐酸,若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沉淀完全溶解,释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这证明溶液中有 而没有 取 D 内液体少 2 3 1 1. 现拟在实验室里利用空气和镁粉为原料制取少量氮化镁 (Mg 3 N 2 ) 。可供选择的装置和药品如 右 图所示 ( 镁粉、还原铁粉均已干燥,装置内所发生的反应是完全的,整套装置的末端与干燥管相连 ) 。 经典精练 4 2 3 1 请设计一个实验,检验主产物是 氮化镁: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答案 加入适量水,将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如果能够看到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说明产物是氮化镁 取产物少量置于试管中, 4 2. 如图 Ⅰ 、 Ⅱ 、 Ⅲ 是常见气体发生装置; Ⅳ 、 Ⅴ 、 Ⅵ 是气体收集装置,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若先用 Ⅴ 为氯气收集装置,则氯气应从 ____ 口通入,从装置 Ⅴ 处用最简单化学方法检验氯气氧化性的方法是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2 3 1 A 块淀粉 -KI 试纸用蒸馏水湿润,沾在玻璃棒的一端并放在 B 口处,试纸变蓝色,证明氯气具有氧化性 取一小 4 3. 工业上常利用含硫废水生产 Na 2 S 2 O 3 ·5H 2 O ,发生反应如下: Na 2 S(aq) + H 2 O(l) + SO 2 (g)===Na 2 SO 3 (aq) + H 2 S(aq) 2H 2 S(aq) + SO 2 (g)===3S(s) + 2H 2 O(l ) S(s) + Na 2 SO 3 (aq) Na 2 S 2 O 3 (aq ) 。 反应终止后,反应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即可析出 Na 2 S 2 O 3 ·5H 2 O ,其中可能含有 Na 2 SO 3 、 Na 2 SO 4 等杂质。利用所给试剂设计实验,检测产品中是否存在 Na 2 SO 4 ,简要说明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已知 Na 2 S 2 O 2 ·5H 2 O 遇酸易分解: + 2H + ===S ↓ + SO 2 ↑ + H 2 O 供选择的试剂: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 BaCl 2 溶液、 AgNO 3 溶液 足量稀盐酸,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 BaCl 2 溶液,若出现沉淀则说明含有 Na 2 SO 4 ,否则不含 取少量产品溶于 答案 2 3 1 4 4. 实验室里用硫酸厂烧渣 ( 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及少量 FeS 、 SiO 2 等 ) 制备聚铁 和绿矾 (FeSO 4 ·7H 2 O) ,其过程如下: 2 3 1 验证固体 W 焙烧后产生的气体含有 SO 2 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 溶液中,若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变红,证明含有 SO 2 解析 SO 2 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且褪色后的品红溶液受热以后会恢复为红色,因此可以利用品红溶液检验 SO 2 气体。 答案 解析 4 高考必备 1. 基本原则 按照一定的时间、空间顺序,结合考点,要全面描述,即看到的、听到的、摸到的、闻到的。 2. 答题模板 (1) 溶液中: ① 颜色由 ××× 变成 ××× 。 ② 液面上升或下降 ( 形成液面差 ) 。 ③ 溶液变浑浊,或生成 ( 产生 ) ××× 色沉淀。 题空三 实验现象的全面描述 ④ 溶液发生倒吸。 ⑤ 产生大量气泡或有气体从溶液中逸出。 (2) 固体: ① 固体表面产生大量气泡。 ② 固体逐渐溶解。 ③ 固体体积逐渐变小 ( 变细 ) 。 ④ ( 固体 ) 颜色由 ××× 变成 ××× 。 (3) 气体: ① 生成 ××× 色 ( 味 ) 气体。 ② 气体由 ××× 色变成 ××× 色。 ③ 先变 ××× 后 ××× ( 加深、变浅、褪色 ) 。 关键提醒 (1) 现象描述要全面:看到的、听到的、摸到的、闻到的。 (2) 现象描述要准确:如 A 试管中 …… , B 处观察到 …… 。 (3) 格式要正确。按 “ 现象+结论 ” 叙述,不能 “ 以结论代替现象 ” ,忌结论现象不分。 (4) 汉字使用规范,如 “ 溢出 ”“ 逸出 ” ,注意 “ 光 ” 和 “ 火焰 ”“ 烟 ” 和 “ 雾 ” 等区别。 典例剖析 例 1 [ 2016· 全国卷 Ⅰ , 27(1) 改编 ] 已知: Cr 3 + 与 Al 3 + 的化学性质相似,元素铬 (Cr) 在溶液中主要以 Cr 3 + ( 蓝紫色 ) 、 ( 绿色 ) 、 ( 橙红色 ) 、 ( 黄色 ) 等形式存在, Cr(OH) 3 为难溶于水的灰蓝色固体。在 Cr 2 (SO 4 ) 3 溶液中逐滴加入 NaOH 溶液直至过量,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同时有灰蓝色沉淀生成,然后沉淀逐渐溶解形成绿色溶液 蓝紫色溶液变浅, 答案 例 2 [ 2016· 全国卷 Ⅰ , 26(2) 改编 ] 将 NH 3 充入注射器 X 中,硬质玻璃管 Y 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充入 NO 2 ( 两端用夹子 K 1 、 K 2 夹好 ) 。在一定温度下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 (1) 打开 K 1 ,推动注射器活塞,使 X 中的气体缓慢充入 Y 管中, Y 管中的实验现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将注射器活塞退回原处并固定,待装置恢复到室温, Y 管中有少量水珠,说明生成的气态水凝聚。 答案 红棕色气体颜色变浅,最后褪为无色 (3) 打开 K 2 ,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装置 Y 管内压强降低,在大气 Z 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吸入 Y 管中 压的作用下发生倒吸 2 3 1 1. 描述出稀 HNO 3 与 Cu 片在烧瓶中反应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经典精练 4 表面有无色气泡产生 ( 气体 ) ,溶液变为蓝色 ( 液体 ) ,烧瓶上方出现红棕色 ( 气体 ) Cu 片逐渐溶解 ( 固体 ) , 答案 2. 向 Al 单质与盐酸反应后的无色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直至过量,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沉淀逐渐溶解,最后变成无色溶液 2 3 1 4 3. 将黑色的 Fe 2 S 3 固体加入足量盐酸中,溶液中有浅黄色固体生成,产物还有 _______ 、 _____ 。过滤,微热滤液,然后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FeCl 2 H 2 S 先有白色絮状沉淀产生,然后沉淀迅速转化为灰绿色, 最终转化为红褐色沉淀 2 3 1 4 4. 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 NH 3 性质实验。 (1) 先打开旋塞 1 , B 瓶中的现象是 __________ ,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稳定后,关闭旋塞 1 。 HCl 进入 B 瓶与 NH 3 化合生成白色固体小颗粒 NH 4 Cl 答案 产生白烟 由于 B 中压强小, 2 3 1 4 (2) 再打开旋塞 2 , B 瓶中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 烧杯中的石蕊溶液倒吸入 B 瓶,溶液变 答案 为红色 2 3 1 4 高考必备 答题要领:紧跟题干直述结论,然后再结合考点简述作用或原因。 题空四 作用和原因类简答题 典例剖析 直白目的 简述作用 答题模板 答题模板 直白作用 简述目的 答题模板 直白作用 简述根本目的 直白作用 简述根本目的 1. [ 2015· 全国卷 Ⅰ , 26(1)(2) ] 草酸 ( 乙二酸 ) 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其 K 1 = 5.4 × 10 - 2 , K 2 = 5.4 × 10 - 5 。草酸的钠盐和钾盐易溶于水,而其钙盐难溶于水。草酸晶体 (H 2 C 2 O 4 ·2H 2 O) 无色,熔点为 101 ℃ ,易溶于水,受热脱水、升华, 170 ℃ 以上分解。回答下列问题: 经典精练 2 3 1 (1) 甲组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检验草酸晶体的分解产物。装置 C 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可知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有 _____ 。装置 B 的主要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等 ) ,防止草酸进入装置 C 反应生成沉淀,干扰 CO 2 的检验 有气泡逸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 2 冷凝 ( 水蒸气、草酸 解析 2 3 1 解析 装置 C 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检验是否有 CO 2 气体生成,若有 CO 2 气体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装置 B 中冰水的作用是降低温度,使生成的水和草酸 ( 题给信息:受热脱水、升华 ) 冷凝。若草酸进入装置 C ,会生成草酸钙沉淀,干扰 CO 2 检验。 2 3 1 (2) 乙组同学认为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还有 CO ,为进行验证,选用甲组实验中的装置 A 、 B 和下图所示的部分装置 ( 可以重复选用 ) 进行实验。 ① 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 A 、 B 、 ___________ _________ 。装置 H 反应管中盛有的物质是 ____________ 。 ② 能证明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有 CO 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CuO( 氧化铜 ) F 、 D 、 G 、 H 、 D 、 I H 中黑色粉末变红色,其后的 D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前面 D 中澄清石灰水无现象, 2 3 1 答案 解析 解析 检验 CO 可通过检验 CO 还原黑色的 CuO 生成 CO 2 进行。因为分解产物中有 CO 2 ,所以先要除去 CO 2 ,可用浓 NaOH 溶液吸收 CO 2 ,并用澄清石灰水检验 CO 2 是否除尽,再用无水氯化钙干燥 CO ,然后通过加热的 CuO ,再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生成的 CO 2 气体,没有反应掉的 CO 可用排水法收集。若前面澄清石灰水无现象, H 中黑色的 CuO 变红色,后面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有 CO 。 2 3 1 2. 无水 MgBr 2 可用作催化剂。实验室采用镁屑与液溴为原料制备无水 MgBr 2 ,装置如图所示,主要步骤如下: 步骤 1 三颈烧瓶中装入 10 g 镁屑 和 150 mL 无水乙醚;装置 B 中加入 15 mL 液溴。 步骤 2 缓慢通入干燥的氮气,直至溴完全导入三颈烧瓶中。 步骤 3 反应完毕后恢复至常温,过滤,滤液转移至另一干燥的烧瓶中,冷却至 0 ℃ ,析出晶体,再过滤得三乙醚合溴化镁粗品。 2 3 1 步骤 4 常温下用苯溶解粗品,冷却至 0 ℃ ,析出晶体,过滤,洗涤得三乙醚合溴化镁,加热至 160 ℃ 分解得无水 MgBr 2 产品。 已知: ① Mg 与 Br 2 反应剧烈放热; MgBr 2 具有强吸水性。 ② MgBr 2 + 3C 2 H 5 OC 2 H 5 MgBr 2 ·3C 2 H 5 OC 2 H 5 请回答: (1) 仪器 A 的名称是 ___________ , 它在实验中的作用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防止乙醚和溴挥发 球形冷凝管 冷凝回流, 2 3 1 (2) 实验中不能用干燥的空气代替干燥的 N 2 ,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生成的 MgO 阻碍 Mg 和 Br 2 的反应 防止镁屑与氧气反应, (3) 步骤 2 中,可以将 B 装置中的溴完全导入三颈烧瓶中的原因是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如将装置 B 改为装置 C( 图乙 ) ,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发, N 2 气流可将溴带入三颈烧瓶 溴易挥 会将液溴快速压 入三颈烧瓶,反应过快大量放热而 存在安全隐患 (5) 步骤 3 中,第一次过滤除去的物质是 ____ 。 Mg 答案 2 3 1 3. 某实验小组用硫酸亚铁悬浊液设计以下实验流程制备三草酸合铁 ( Ⅲ ) 酸钾晶体。 答案 已知: 25 ℃ 时, [Fe(C 2 O 4 ) 3 ] 3 - (aq) + SCN - (aq) [Fe(SCN)] 2 + (a q) + K = 10 - 16.2 (1) 写出步骤 Ⅰ 生成黄色沉淀 (FeC 2 O 4 ·2H 2 O) 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FeSO 4 + H 2 C 2 O 4 + 2H 2 O FeC 2 O 4 ·2H 2 O ↓ + H 2 SO 4 2 3 1 (2) 步骤 Ⅱ 水浴加热需控制 40 ℃ 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40 ℃ , FeC 2 O 4 被氧化的速率较慢 高于 40 ℃ , H 2 O 2 易分解,低于 (3) 小组同学欲检验晶体中含有 Fe( Ⅲ ) ,取少量晶体放入试管中,用蒸馏水 充分溶解,向试管中滴入几滴 0.1 mol·L - 1 KSCN 溶液。请判断上述实验方案 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不可行 因为 [Fe(C 2 O 4 ) 3 ] 3 - + SCN - [Fe(SCN)] 2 + + 的平衡常数很小,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因而不能用上述方案检验 2 3 1 题空五 有关沉淀洗涤的简答题 高考必备 1. 对沉淀洗涤的原因 (1) 若滤渣是所需的物质,洗涤的目的是除去晶体表面的可溶性杂质,得到更纯净的沉淀物。 (2) 若滤液是所需的物质,洗涤的目的是洗涤过滤所得到的滤渣,把有用的物质如目标产物尽可能洗出来。 (3) 防止污染环境:如果滤渣表面含有一些对环境有害的物质,如重金属或 CN - ,为了防止污染环境,往往要对残渣进行洗涤。 洗涤试剂 适用范围 目的 蒸 馏 水 冷水 产物不溶于水 除去固体表面吸附着的 ×× 杂质;可适当降低固体因为溶解而造成的损失 热水 有特殊的物质其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下降 除去固体表面吸附着的 ×× 杂质;可适当降低固体因为温度变化而造成溶解的损失 2. 洗涤剂的选择 有机溶剂 ( 酒精、丙酮等 ) 固体易溶于水,难溶于有机溶剂 减少固体溶解;利用有机溶剂的挥发性除去固体表面的水分,产品易干燥 饱和溶液 对纯度要求不高的产品 减少固体溶解 酸、碱溶液 产物不溶于酸、碱 除去固体表面吸附着的可溶于酸、碱的杂质;减少固体溶解 洗涤的方法 注意点 三个得分点 让过滤后的晶体继续留在过滤器中,加入洗涤剂浸没晶体,让洗涤液自然流下,重复 2 ~ 3 次即可 在洗涤过程中不能搅拌。因为滤纸已经润湿,如果搅拌很容易搅破滤纸,造成晶体损失 注洗涤液 → 加洗涤液 → 重复操作 (1) 注洗涤液:沿玻璃棒向漏斗中注入洗涤液 (2) 加洗涤液:洗涤液完全浸没晶体 (3) 重复操作:重复操作 2 ~ 3 次 3. 洗涤的方法 4. 检验是否洗涤干净的答题模板 四个得分点 答题模板 常见离子检 验的试剂 取样 → 滴加试剂 → 描述现象 → 得出结论 (1) 取样: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滤液 (2) 滴加试剂:滴加合理试剂 (3) 描述现象:根据所发生的反应描述现象 (4) 得出结论:沉淀洗涤是否干净 取样: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滤液于一洁净的试管中 试剂:加入 ×× 试剂 ( 有必要时加热 ) 现象:不产生 ×× 沉淀、溶液不变 ×× 色、不产生 ×× 气体 结论:说明沉淀已经洗涤干净 :稀盐酸和氯化钡溶液 Cl - :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 Fe 3 + :硫氰化钾溶液 例 1 氯化亚铜 (CuCl) 广泛应用于化工、印染、电镀等行业。 CuCl 难溶于醇和水,在潮湿空气中易水解、氧化,且在氯离子浓度较大的体系中存在 CuCl + Cl - [ CuCl 2 ] - 。工业上用低品铜矿 ( 主要含 CuS 、 Cu 2 S 、 FeO 等 ) 制备 CuCl 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典例剖析 回答下面问题: (1) 写出反应 Ⅱ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题思路 由加入的物质和目标产品可知,氧化剂是 Cu 2 + ,还原剂是 SO 2 ,氧化产物是 H 2 SO 4 ,还原产物是 CuCl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配平的一般方法即可写出方程式。 2Cu 2 + + SO 2 + 2Cl - + 2H 2 O=== 2CuCl ↓ + + 4H + 答案 解题思路 (2) 在进行反应 Ⅱ 时,通入的 SO 2 一般都要适当过量,目的是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题思路 根据 SO 2 是反应物以及目标产品 CuCl 易被氧化的性质即可判断 SO 2 的作用。 将 Cu 2 + 全部还 原为 CuCl ,保护 CuCl 不被氧化 答案 解题思路 (3) 水洗时,检验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题思路 水洗时,洗去的是滤饼表面的杂质硫酸和 Na 2 SO 4 ,因而要检验洗涤液中是否还存在 。 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盐酸酸 答案 解题思路 化的 BaCl 2 溶液,若不产生沉淀,证明已洗涤干净,否则未洗涤干净 (4) 滤饼进行醇洗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题思路 乙醇易挥发,可带走滤饼表面的水分。 加速干燥,防止 CuCl 被氧化 答案 解题思路 例 2 SnSO 4 是一种重要的硫酸盐,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制备路线如下: 实验室中 “ 漂洗 ” 沉淀的实验操作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沿着璃棒 ) 向漏斗 ( 或过滤器 ) 中加蒸馏水至浸没沉淀, ( 静置 ) 待水全部流出后,重复操作 2 ~ 3 次 解析 “ 漂洗 ” 沉淀就是洗涤沉淀,需要直接在过滤器中进行, ( 沿玻璃棒 ) 向漏斗 ( 或过滤器 ) 中加蒸馏水至浸没沉淀, ( 静置 ) 待水全部流出后,重复操作 2 ~ 3 次。 答案 解析 1. 硫酸亚铁铵的化学式为 (NH 4 ) 2 SO 4 ·FeSO 4 ·6H 2 O ,商品名为摩尔盐。可由硫酸亚铁与硫酸铵反应生成硫酸亚铁铵,一般硫酸亚铁盐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而形成摩尔盐后就比较稳定了。 实验室制取少量摩尔盐的流程如下: 经典精练 2 3 1 回答下列问题: (1) 步骤 1 中 Na 2 CO 3 的主要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 。 (2) 步骤 2 中趁热过滤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洗去铁屑表面的油污 防止 FeSO 4 结晶,减小 FeSO 4 的损失 答案 2 3 1 (3) 步骤 3 中,加入 (NH 4 ) 2 SO 4 固体后,要得到摩尔盐晶体,需经过的实验操作包括:加热蒸发、 _________ 、 ______ 、洗涤和干燥。 (4) 步骤 3 中制得的晶体过滤后用无水乙醇洗涤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冷却结晶 减少摩尔盐的损失, 答案 过滤 加速水分挥发 2 3 1 2. 工业上硫酸锰铵 [ (NH 4 ) 2 Mn(SO 4 ) 2 ] 可用于木材防火涂料等。其制备工艺如下: 已知步骤 Ⅰ 反应: H 2 C 2 O 4 (aq) + H 2 SO 4 (aq) + MnO 2 (s) MnSO 4 (aq) + 2CO 2 (g) + 2H 2 O(l) Δ H 步骤 Ⅱ 中趁热过滤前需向 MnSO 4 溶液中加入少量热水,其目的是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 Ⅲ 所得 (NH 4 ) 2 Mn(SO 4 ) 2 晶体需用酒精洗涤,洗去的主要杂质离子有 ___________ 。 滤时因温度降低使 MnSO 4 晶体析出 防止过 2 3 1 答案 解析 解析 加入少量热水是防止过滤时因温度降低使 MnSO 4 晶体析出;因为 加入的硫酸铵是过量的,所以 (NH 4 ) 2 Mn(SO 4 ) 2 晶体表面吸附着 和 。 2 3 1 3. 碱式碳酸铜广泛用于制油漆颜料、烟火、杀虫剂、催化剂、其他铜盐和固体荧光粉激活剂等,也用于种子处理及作杀菌剂等。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利用 Na 2 CO 3 ·10H 2 O 与 CuSO 4 ·5H 2 O 反应制备并检验碱式碳酸铜,实验步骤如下: 2 3 1 检验蓝绿色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实验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取少许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入 1 ~ 2 滴 Ba(NO 3 ) 2 溶液 , 若不出现白色沉淀 , 表示已洗涤完全 ( 答案合理即可 ) 答案 解析 解析 过滤后滤液中含有 Na 2 SO 4 等溶质,因此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只要检验洗涤液中是否含有 即可。 2 3 1 本课结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