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高考浙江选考政治一轮教师备用题库:必修3第三单元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高考浙江选考政治一轮教师备用题库:必修3第三单元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1.(2015甘肃夏季学考,13,2分)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下列关于汉字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汉字在传承中华文明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②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③汉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物质载体 ‎④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唯一见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本题考查汉字的知识。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而且汉字不是物质载体,③错误。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④说法错误。①②是对汉字的正确表述。‎ ‎2.(2015海南会考,13,3分)2014年7月13日,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登陆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黄金档。汉字这种独具特色的“方块字”(  )‎ ‎①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②是全世界各族人民通用的文字 ‎③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之一 ‎④为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D 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③④正确。文字的发明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①错误。汉字主要为中国人和海外华侨所用,②错误。‎ ‎3.(2016山东12月学考,18,2分)在世界文明史上,古老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中华文明独一无二,从未中断。这表明,中华文化具有    的基本特征。(  ) ‎ A.源远流长 B.博大精深 C.多元包容 D.亘古不变 答案 A 从古老的中华文明“从未中断”的信息可知,题干强调的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A项正确。‎ ‎                      ‎ ‎4.(2016浙江4月选考,26,2分)“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唐诗的艺术成就令人叹为观止,不仅数量多、质量高,而且诗体大备、流派纷呈。唐诗曾让众多帝国的诗人黯然失色,也对其他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文化(  )‎ A.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B.源远流长,历经沧桑 C.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D.薪火相传,越燃越旺 答案 A 题干反映了我国唐代诗歌不仅内容丰富、艺术成就高,而且对其他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体现出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A项正确切题。其余选项不合题意。‎ ‎5.(2017甘肃夏季学考,14,2分)英国著名建筑师威廉·查布斯说:“中国人设计园林的艺术确实是无与伦比的。欧洲人在艺术方面无法和东方灿烂的成就相提并论,只能像对太阳一样尽量吸收它的光辉而已。”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  )‎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中华文化中园林艺术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C.中华文化对世界的贡献最大 D.中国园林艺术曾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 答案 B 题干通过英国建筑师威廉·查布斯对中欧园林艺术的对比,反映出中国园林艺术独树一帜、独领风骚,B正确切题。A、D不合题意。C“贡献最大”说法欠妥。‎ ‎6.(2015广东文综,31,4分)岭南一年四季多湿热,气温较高,人们用凉水冲淋以消暑爽身,粤语一般称之为“冲凉”,冲凉房在民宅中不可或缺;北方天气多寒冷干燥,人们喜用热水浸泡以去垢爽身,北方话多称之为“洗澡”,盆浴、池浴盛行,澡堂子随处可见。这说明(  )‎ A.自然环境决定文化的特性 B.中华文化内部存在差异和冲突 C.方言折射出地域文化的差异 D.洗浴文化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答案 C A项说法不妥,因为经济、政治决定文化。B项强调中华文化内部存在差异和冲突,但材料中没有“冲突”之说,故不选。C项正确且符合题意。D项应排除,材料中未表明洗浴文化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7.(2017北京春季会考,18,2分)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行,郑和下西洋,都带回了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并为中华文化所吸收和借鉴。这突出体现了(  )‎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 C.中华文化一脉相承 D.中华文化的继承性 答案 B 题目讲述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文化,说明中华文化的兼收并蓄,选项B符合题意。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 ‎8.(2016广西6月学考,23,2分)将西方芭蕾舞艺术融入中华民族文化的中国芭蕾舞,广受人们喜爱,《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等芭蕾舞剧是其中的经典之作。这主要体现了中华文化的(  )‎ A.地域性 B.时代性 C.包容性 D.继承性 答案 C “将西方芭蕾舞艺术融入中华民族文化的中国芭蕾舞”说明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C项正确切题。其余选项不合题意。‎ ‎9.(2014天津文综,10,4分)印度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后,便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在隋唐,外来佛教适应中国的文化习俗,演变为以禅宗为代表的中国化佛教,形成中华文化儒、释、道并存的格局;至宋后,传统儒学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衍生出新儒学即宋明理学,使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华文化发展到新的高度。这一史实表明(  )‎ ‎①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②不同文化的融合导致文化差异性的消失 ‎③学习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文化交流借鉴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C 印度佛教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逐渐演变为中国化佛教,后又与儒学结合,使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华文化发展到新的高度,这说明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也说明学习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①③应选。文化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不会消失,②错误。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④错误。‎ ‎10.[2014山东文综,42(2),8分]文化是不同国家和民族沟通心灵和情感的桥梁纽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13年俄罗斯“中国旅游年”活动期间,我国推出了展示中国形象的大型舞台演出《美丽中国》。演出以歌舞为主,镶嵌京剧、武术等中国元素,辅以多媒体视频。演出 从新疆的《葡萄架下》到云南的《怒江大小调》,从唐朝乐舞《霓裳羽衣舞》到现代芭蕾《海上梦明月》……展现了美丽中国的壮美画卷。特别是《海上梦明月》将西方芭蕾与中国民族乐器二胡、琵琶巧妙混搭,充分显示了中国文化开放、创新、多元的魅力。‎ 据材料,运用文化创新与中华文化的知识,分析《美丽中国》演出所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8分)‎ 答案 文化创新应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文化创新应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解析 本题属于文化生活模块体现类非选择题,通过审设问可确定学生需从文化创新和中华文化两方面回答。材料中演出以歌舞为主,镶嵌一些中国元素,辅以多媒体视频,对应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将西方芭蕾与中国民族乐器混搭,对应文化创新应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显示中国文化开放、创新、多元的魅力,对应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