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2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_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题》教案
《 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题》教案 一、 课前“热身”,背诵古诗词。 二、 导入。 同学们,中国古诗源远流长,浩如烟海,许多优秀的古诗词曲过目成诵,脍炙人口,美不胜收。这是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鉴赏古诗词,可以提高我们的的思想品位和文化修养;更为重要的是,它已经成为我们中考的一道必考题。并且是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分值为6分。从历次考试的得分来看,我们同学的分数都较低。所以,今天我们一起来进行“古诗词鉴赏”的专题复习,希望对同学们有实实在在的帮助。 三、 答题失分的主要原因: 1、答非所问;2、审题不当,任意发挥;3生搬硬套术语;4、不能迁移,弄错诗意;5、漏掉答题要点,答题不完整;6、答题不规范,表达不清,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三考点归纳(5点) ①鉴赏语言 ②鉴赏表达技巧 ③点评内容主旨、思想情感。 ④点评作者观点态度 ⑤鉴赏形象(意象) 四近几年中考诗词鉴赏试题回顾: 10年中考(思想内容、表达技巧、名句赏析) 12.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上阕四句中有两句通过人物的外在行为来写主人公的内心哀愁,请将它们找出来。 (2)下面两个句子都写了“愁”,请简要说出它们在内容和写法上的不同之处。 ①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②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09年中考(内容、名句赏析) 12.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⑴请找出诗中赞赏村民热情好客的句子。 ⑵“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名句为什么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引用? (1)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2) 1、这句话的本意是:诗人在山路上行走时,当认为无路可走时,却惊喜地在转角那柳暗花明外发现了一个村落。这句蕴含哲理,告诉人们:当你认为前路渺茫时,往往在转角处充满了希望。(2分)这句话激励遭遇失败的人们,激励他们不要绝望,要对明天充满希望(2分),因此这一名句千百年来被人们引用。 11年中考(思想内容、语言特点风格)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2、这是一首述志诗。有人说,诗的基调由悲郁而昂扬,你同意这一说法吗?请选择诗中句子说明你的理由。(6分) 答案:同意。诗的前三联高度概述了国家的艰危困厄和自己九死一生的悲愤抑郁之情,尾联则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表现出诗人为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的精神。 一、 解题方法: 师:《老子》“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及,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 今天,我希望可以帮解题的方法和答题的规范交给你,让我们能给在中考中尽量多的得分! (1) 点评思想内容、理解主旨、情感类 这部分是最重要的,(从近三年的试卷来看,都有至少一道这样的题) 在赏析时,我们可以从主旨句、情感句入手分析概括,也可以从作品、作家的相关背景资料入手,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人生哲理;可以从诗歌的具体内容、诗歌类别入手,概括各自所表现的思想情感;也可以从诗人或豪放或婉约的语言风格入手,去领悟诗句的含义和表达的情感。 [命题形式] 请分析某句诗的思想感情或内涵,评价诗作的思想感情,概括诗歌的主题思想,归纳诗句的思想内容,阐述诗歌所表达的观点、态度、主张等。 [答题方法点拔] 一、看题目。二、知背景。三、抓关键。(主旨句、情感句、动词、形容词、数词) 四、找意象。五、晓类别。六、明风格。 【答题要点】应包括三点:一是描绘(或塑造)的景色(或形象),二是作者的情感,三是作品的思想意义。 [答题格式]这首诗“描绘了/(叙述了)/(塑造了)……的景物(场面)(形象),抒发了(表达了)诗人……的情感(思想),(歌颂了……的品质/批判了……的观点)”等句式。 (一)内容主旨、思想情感 (诗歌类别) 1、边塞诗 常用词汇:杀敌报国、建功立业、孤独伤感、思乡念亲、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等(如《渔家傲 秋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田园诗 常用词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闲适愉悦、悠闲快乐等(如《钱塘湖春行》 《归园田居》 ) 3、送别诗 常用词汇:忆友怀旧、依依不舍、相知相思、别恨离愁、惆怅伤感、劝勉祝愿、激励友人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怀古诗 常用词汇:怀古伤今、怀才不遇等(如《赤壁 》、《潼关怀古》) 5、咏物诗 常用词汇:坚守节操、遭贬激愤等(《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6、羁旅诗 常用词汇:思乡念亲、游子悲秋、羁旅愁思、惜春悲秋等(如《天净沙 秋思》、《次北固山下》) 7、爱国诗 常用词汇:忧国忧民、为国捐躯、以死明志、保家卫国、借古讽今、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壮志、报国无门的悲伤、壮志未酬的愁苦、关心国家命运、反映社会黑暗、批判态度、揭露统治者昏庸腐朽、山河沦丧等(如《过零丁洋》) 8、哲理诗 常用词汇:登高揽胜、蕴含哲理、振作乐观、积极向上、豁达乐观、不怕困难、远大抱负等(如《望岳》、《水调诗头》《登飞来峰》) 9、抒怀诗 常用词汇:年华消逝、闺中怀人、物是人非、世事沧桑、失望惆怅、焦灼痛苦等(《醉花阴》、《浣溪沙》) 情感: 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逐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亲情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离别思念之绪、贬官谪居之恨、时光易逝,韶光不再之感慨 可能命题的方向: ①这首诗(词)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描绘了什么画面) ②这首诗(词)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③这首诗(词)中某些话蕴含了怎样的生活哲理?。。。。。。 例: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道中考原题:(07中考)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武陵春(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 上阕四句中有两句通过人物的外在行为来写主人公的内心哀愁,请将它们找出来。(2分) 答案: 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 2. 下面两个句子都写了“愁”,请简要说出他们在内容和写法上的不同之处(4分) ①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②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答案: 教师提问:刚刚我们讲了方法,面对这样一道中考题,你 知道答题方法吗?你从哪下手? (看题目、知背景、抓关键、找意象、晓类别、明风格) 你做这道题,你的答题要点应该有哪些?叙述了, 场面,事情,/描写了、、、什么景色,抒发了什么情感/表达了什么思想。(板书) 答题格式是什么: 内容方面:李清照词抒发了诗人在金人南下,几经丧乱,志同道合的丈夫早已逝世,国破家亡,只身流落江南的情况下的深重愁情;李煜词则抒发了自己由君王沦为阶下囚的无奈、悲伤和思念故国的忧愁。 写法方面:李清照词句用夸张的比喻来形容“愁”,以舟轻衬愁重,鲜明对比突出痛苦之大,哀愁之深,设想新颖而真切。李后主《虞美人》则是用水之多比喻愁之多,写愁思如一江春水般汪洋浩大,不舍昼夜,无穷无尽,还采用了设问的形式,更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练习:我也可以这样做: 1.阅读下列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09年番禺二模)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这首诗前两句中的“ ”这一词语直接描写了诗人的心境。(1分) (2)“一切景语皆情语”。下列诗句都是写花,但所表达的感情并不相同。从这些诗句中,你分别读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或心境?(4分) ①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②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答案:(1) 浩荡离愁(或“离愁”)。(1分) (2) ①诗人以落花自喻,寄托了诗人虽然脱离了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的情怀。(2分) ②诗句通过写“花”“草”,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在西湖早春盛景中无比喜悦的心情。(2分) (1) 鉴赏语言题: 这类题同样是我们每年都会碰到的一道题,命题的形式可能有: [命题形式] 1、这首诗哪个字用得好?请说出理由;2、名句赏析。3、某词或某句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 【答题方法】 我们可先从关键词语入手,体会诗歌语言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的特点。如把握动词、色彩词的含义和作用,体会数量词的运用等,去品味关键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但单单赏析诗歌语言描绘形象还不行,还应该在后面补充——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的艺术效果。 我们来看看这类题可能的四类题目分别怎么答:(板书) 可能命题的角度: ① 哪个字用得做好?请说出理由(炼字、炼句) 答题格式:首先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释含义),然后把该字放到原句中描写景物(描景物),最后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说效果) 释含义+描景象+说效果 [答题要点] 一是词(或句)的含义,二是描绘景物/深层含义(哲理诗),三是说效果。 【答题格式】释含义+描景色/深层含义+说效果 ②对名句的赏析 方法点拨: 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语或句子,从词性、色彩、修辞或其他表现技巧,领悟诗句的含义和表达的情感。 ② 答题格式:释含义(诗句)+(抓词语,点技巧(绘景诗)/深层含义(哲理诗)+点作用 ③ 某词或某句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答题格式:思结构(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虑主旨(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④ 这首词(诗)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答题格式:点特色(用一两个词语准确点出特色+例子(特色语句)+析感情 附:语言风格:豪放/雄奇/沉郁/直率/婉约/含蓄/清新/风趣等。 4、常用词汇:勾勒、浓重墨彩、简洁、明白如话、言简意丰、诗情画意、富有哲理、质朴清新、耐人寻味、意境优美等。 朴素自然、明白晓畅、绚丽明快、清新淡雅、言简意赅、含蓄委婉、苍劲悲凉、豪放雄健等。 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 味、言近旨远等。 例: 例题2、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后面的题目。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请摘录出最能表现这首元曲主题的句子。 (2)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丰富,字字珠玑。你认为“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的哪一个词用得最好?请说出理由。 答题格式:释含义+描景象+说效果 参考答案:“聚”和“怒”用得最好,聚是聚集的意思,怒是发怒的意思, “峰峦如聚”,群山好像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一个“聚”字,既写出了群山包围之中的潼关险要地势,又赋予了潼关四周山峦生命和意志,它们守卫着潼关。 “波涛如怒”,波涛汹涌澎湃好像在发怒,一个“怒”字,既写出了黄河的咆哮,又交代了潼关处于黄河之边的险要。 我也可以这样做: (1)、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望 岳 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扔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何处?(答题格式:释含义+描景象+说效果) :⒈“割”是隔断的意思,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写出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2)①赏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答题格式:释含义+抓词语,点技巧+点作用)(老师强调:注意:绘景诗要注意抓住词语来赏析) 答案: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迷”“没”两字运用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花美丽活泼和草的茂盛,写出春天的勃勃生机,也表达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大自然的赞美 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名句为什么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引用?(08中考题) (强调:哲理诗要记得讲出深层含义) 1、这句话的本意是:诗人在山路上行走时,当认为无路可走时,却惊喜地在转角那柳暗花明外发现了一个村落。这句蕴含哲理,告诉人们:当你认为前路渺茫时,往往在转角处充满了希望。(2分)这句话激励遭遇失败的人们,激励他们不要绝望,要对明天充满希望(2分),因此这一名句千百年来被人们引用。 ③.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寓意。 答题格式:采用描写的表达方式+扣住重点语句扩充诗句 答案: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诗人以“沉舟”“ 病树”自喻,以千帆竞发,万木争春景象展现美好的前景,表明自己虽然处境艰难,但仍然信心百倍、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现在人们常用这句诗表达事物总是向前发展的,新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未来一定比现在好的意思。 (3)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贯穿全词的词眼是什么,为什么? 答题格式:思结构(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虑主旨(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答案:贯穿全词的词眼是“狂”,突出词人自己要发少年狂的豪情壮志。 (4)请简析《雁门太守行》一诗的语言特点。 • 雁门太守行 • 唐 李贺 •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 答题可以分析写色彩的词语: • 本诗运用“黑”、“金”、 “燕脂”、“紫”、 “红”等字眼,使所描写的景物更加色调鲜明,渲染了一种凝重、惨烈、悲壮的氛围。 • “黑云压城”,敌军压境,形势危急。但是守军却并未退缩,而是严阵以待。“金鳞开”,铠甲闪着金光,则象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和血战到底的决心。 • 作者热情地歌颂那些浴血奋战、以身殉国的将士,正表现了他对当时叛乱不定、国无宁日的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他热切希望朝廷能重用贤才,平定海内的思想感情。 (三)鉴赏表达技巧题 这类题型答题之前,我们同学应该对古诗词可能用到的一些表达技巧应该了如指掌,应该烂熟于心。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 艺术手法,又称为表达技巧,(板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间接抒情的方式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描写:可分为白描和细描,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2)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对偶、夸张、对比、反复、设问、反问、借代、用典等。 (3)表现手法:渲染、烘托、比兴、象征、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抑扬变化、联想、衬托、对比、想象、照应、点染、托物言志、乐景写哀、哀景写乐、情景交融、借古讽今、欲扬先抑、以小见大等。 (4)行文结构:开门见山、点面结合、层层深入、曲笔入题、卒章显志、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诗歌表达技巧题常用格式: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方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突出)了(某某)思想、情感,起到了(某某)作用。 答题格式:采用表达技巧+扣住重点词语扩展诗句 例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萎萎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问: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参考答案:“愁”字。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尾联采用由景生情,融情于景的手法,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 我也可以这样做: 1 、阅读《使至塞上》,回答问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征蓬出汉塞,归雁如胡天。”这两句在写法上有何特点?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这两句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写出边塞的艰苦行程,描绘了壮阔奇丽的景象及到达边塞访问的情况,表达了诗人飘泊天涯的悲壮情怀和难以排遣的孤寂之情。 2、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回答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唐)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主题:在诗中不仅表达了长年被贬偏远之地、政治失意的愤懑,而且表示了对生活、对未来的积极、乐观精神。“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典故。抒写诗人对旧友的怀念以及因人事沧桑而产生的生疏。 3、 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 诗的首句写景兼点时令。作者在写景中选取漂泊无定的扬花和叫着“不归去”的子规这两种景物,有何用意?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两句诗写法上有何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主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好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被贬僻壤的同情和关切。 (2)借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景物表达作者对被贬僻壤的王昌龄的同情和悲痛。 (3)运用丰富而奇妙的想象,写出了自己把思念托付给明月,带给远方寂寞的朋友,寄托诗人对遭遇不幸的友人的思念之情。 (四)点评作者的观点态度题 (二)观点态度 1、赞美、肯定、支持、同情、渴望等。 2、批判、否定、揭露、不满、愤恨、惋惜等。 例题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问:作者对商女唱《后庭花》一事的态度怎么样?请说出其中的理由。 参考答案:作者对商女唱《后庭花》这一现象感到不满(或愤恨等)。因为《后庭花》是亡国之音;在国事衰颓之年,还有人沉溺于歌舞升平;作者感到无比愤怒和忧虑。 (五)鉴赏形象(意象)题 是鉴赏作品中的形象,它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通过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来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尤其是要学会体味诗歌中的意象(意境),借助想像和联想把握诗歌所抒写的情怀。诗中所谓的“意”,就是作者的主观情思;所谓“象”,就是诗中的自然景物、生活画面。 答题方法:;结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诗化的语言加以描述,创作背景,领会画面背后无限深远的意蕴及诗人的思想感情,进入诗的意境。 答题格式:绘景+深层意蕴(思想感情) 阅读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完成12题。(5分)(07年黄浦区一模)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2.请你用散文的笔调勾勒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这一早春图景。不少于50字。 答案示例:都城长安的街市被绵绵的雨丝笼罩着,滋润着,小雨细软、滑润、柔和,这是“润物细无声”的好雨,是仅能“浥轻尘”而不湿衣的细雨。由于小雨的润泽,稚嫩的草芽开始萌发破土了。远远望去,大地隐隐约约地显出一片绿意;走近一看,小草稀疏,却见不到那一层淡淡的新绿了。表达了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我也可以这样做: 1、《天净沙。秋思》 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物是什么?与夕阳相呼应的是什么?与“天涯”相呼应的是什么?最能触发游子之情的是哪一句?体现全曲主旨的是哪一句? 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两种鲜明不同的景物,你能理解这种不协调的景色吗? 答案:依次:枯藤 老树 西风 昏鸦 古道 人家 断肠人在天涯 将哀景与乐景放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天涯人”的思乡愁绪。 18、欣赏下列诗歌,完成7~8题。(4分)(黄冈一)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7.全诗以“行”为线索,从“ ”起,到“ ”终。以“ ” 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最后两句中的“ ”两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迷恋。(2分) 8.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2分) 答案:7.孤山寺;白沙堤;春;最爱。(2分,每空0.5分) 8.莺是春的歌手。在明媚的春光中,几只早莺争先恐后地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 24、南京市6.阅读曹操《观沧海》中的诗句,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1)前三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 ▲ ”写的是动景,“ ▲ ,, 写的是静景。(1分) (2)后两行诗句中的“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2分) 答案: (1)动景:水何澹澹、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静景: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动景静景 各写一点即可,写错一处本题即不得分)(1分) (2)有助于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是作者的想象之景(或主观感受),体现诗人的博大胸怀 (或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意对即可)(2分)。不知谁家的新燕已开始啄泥衔草,筑建新巢。(2分,意近即可) 28、盐城市9、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下列题目。 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1)词的上片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2分) (2)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2分) (一)古诗文赏析(4分) 答案:(1)蝉鸣、鹊啼、蛙叫、人声。第二问:一方面渲染了欢乐的气氛,另一方面夜行人能清晰地听到这一切,反过来又表现了夏夜的寂静。 (2)乌云骤起,月光消失,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田野变得昏暗了,渐渐的,雨飘落下来,词人知道骤雨将至,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说来也巧,当年曾经见过的茅店,依然在社林边,词人此时的心里是何等的高兴呀! 小结:诗歌鉴赏答题格式 古诗词鉴赏歌诀 一看题目明含义 二看作者悟情志 三看背景知来历 四看意象析主旨 五看典故解用意 分析风格与手法 时代、流派要牢记 诗经表现是现实 楚辞浪漫多比喻 汉代乐府很灵活 北魏风骨颇大气 两晋山水寄情意 陶潜首推属第一 南朝爱情缠绵意 北朝边塞铿锵诗 唐代鼎盛两高峰 李诗浪漫杜现实 白诗兼备李杜风 无题含蓄刘禹锡 初唐清新有四杰 晚唐哀婉数李煜 词生唐代兴于宋 豪放、婉约两分枝 苏词、辛词多豪放 高歌“大江东去” 低吟“廉颇老矣” 婉约首推李清照 国恨家愁蕴笔底 元代诗型有变异 曲中可寻诗痕迹 明清诗作讽现实 锋芒毕露抒胸臆 古诗源远一脉承 多吟、多背、多深思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