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2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专题八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学案
专题八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线索一 列强的侵略 为了满足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列强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侵华战争等。中国的大门被打开,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此同时,中国社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线索二 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和本国封建统治势力的斗争从未停止。由最初的自发斗争,到有组织、有联合的斗争,再到全民族的抗战;从农民阶级的反抗,到资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再到各阶级的联合斗争。 线索三 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五四运动时期,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提出了民主革命纲领,参与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考点一 近代列强的四次侵华战争 ■知识回扣 阶段 发展历程 鸦片战争 (1840—1842年) (1)原因:英国工业革命后需要开拓市场以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2)结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反映了列强商品输出的要求 (3)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年) (1)原因:英法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结果: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 (3)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甲午中日战争 (1)原因:日本为满足发展资本主义的需要 (1894—1895年) (2)结果:签订了《马关条约》,反映了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 (3)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年) (1)原因:根本原因是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直接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镇压义和团运动 (2)结果:签订了《辛丑条约》 (3)影响: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深化拓展 1.从政治、经济、思想、社会习俗角度认识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的社会转型 (1)从政治上看,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都发生变化;列强侵华促使晚清政局变化,开始出现洋务派,中国被迫融入世界发展潮流中,对外关系逐步近代化。 (2)从经济上看,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工业,迈出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第一步;民族资本主义随之产生。 (3)从思想上看,鸦片战争使一批爱国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开始觉醒,“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地主阶级内部出现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逐步形成“中体西用”的洋务思想,并付诸实践。 (4)从社会生活上看,近代西方的生活习俗、交通工具等由通商口岸传入,客观上推动中国社会生活的近代化进程。 2.晚清政府外交:从朝贡体系到不平等条约体系 (1)朝贡体系 ①概念:朝贡体系是自公元前3世纪到19世纪末期,存在于东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的,以中华帝国为主要核心的等级制网状政治秩序体系。常与条约体系、殖民体系并称,是世界主要国际关系模式之一。 ②形成原因:中国小农经济不断发展;王朝彰显统治正统性的需要;儒家文化中天下观的价值追求;王朝强大的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吸引力。 ③瓦解及原因:甲午中日战争后,朝鲜脱离朝贡体系,此体系最终瓦解。一方面,朝贡体系具有内在缺陷,比如厚往薄来的封贡体制;另一方面,周边国家国力增强,鸦片战争后清朝国力衰微,再加上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朝贡体系不断走向崩溃。 (2)条约体系 ①起源:1648年,随着《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的签订,条约体系逐渐成为欧洲国家之间的主要国际交流体系。《威斯特伐利亚条约》开创了用国际会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确认了缔约国必须遵守条约、各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集体制裁的国际法基本原则。 ②晚清条约体系外交:在殖民体系下,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的是不平等条约,当时中国主权不独立,在不平等条约体系下,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当然,在西方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冲击下,一方面,清政府逐渐放弃“天朝上国”的传统外交理念;另一方面,清政府也设置外交机构、派遣外交使臣等,有了条约意识和谈判意识,促进了外交近代化。 ■小题验知 1.鸦片战争以前,清政府的关税固定为4%,但外商在广州卸货需给官员打点,大概会占到英商进出口货物的10%—40%。《南京条约》英方关于关税的约定是:“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这主要体现了 ( ) A.英商对华进行商品倾销 B.英国要求清政府明定关税 C.中英两国走向正常贸易 D.外商反感清政府税制腐败 2.在缔结《北京条约》之时,清廷设“抚夷局”掌对外交涉事宜。后因交涉日增,奕等于咸丰十年年底奏请设立总理衙门,并表示:“俟军务肃清,外国事务较简,即行裁撤,仍归军机处办理,以符旧制。”这反映出 ( ) A.朝廷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B.清政府重视维护国家主权 C.清廷被动地适应近代外交 D.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侵略 3.“大清国国家允定两年之久,在各府、厅、州、县,将以后所述之上谕颁行布告:一、西历本年二月初一日,即中历上年十二月十三日上谕,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材料表明 ( ) A.清政府改变历法与纪年方式 B.国内出现紧张恐怖氛围 C.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D.中外和好局面已然呈现 考点二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抗争与探索 ■知识回扣 史实 发展历程 太平天国运动 (19世纪中期) (1)起因 ①主要原因: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 ②直接原因:连年自然灾害;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2)重要文件 ①前期:《天朝田亩制度》 ②后期:《资政新篇》 (3)评价:是历代农民斗争的最高峰;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最终失败 义和团运动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1)背景: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加剧 (2)斗争:由山东发展到京津地区,在天津、北京东交民巷和西什库教堂阻击侵略者 (3)口号:“扶清灭洋”,具有抗击侵略的爱国性与对先进文明的排他性 辛亥革命 (20世纪初期) (1)条件 ①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②思想基础: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 ③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广泛建立;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 ④实践:各地革命党人发动多次起义 (2)过程 ①武昌起义:1911年10月,清朝统治濒于土崩瓦解 ②建立民国: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③制定约法:1912年3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它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④革命失败: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篡夺;并未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3)意义 ①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②推动了中国民主化进程,促进了民主革命的发展 ■深化拓展 1.全面认识辛亥革命对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意义 (1)政治上——从帝国到民国。从政治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埋葬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临时约法》,这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初步尝试,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2)社会生活上——从臣民到国民。辛亥革命使社会生活发生巨变,自由、平等、博爱的风气兴起。剪辫易服、废止缠足、废除跪拜和革除“大人”“老爷”等称号的移风易俗举措,使得国民的面貌焕然一新。 (3)思想上——从“君权神授”到民主共和。辛亥革命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从此,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开拓了人们的视野,提高了人们的政治热情。 (4)经济上——从变法图存到实业救国。辛亥革命动摇了封建的经济基础,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兴办实业的热潮,对中国民族资本企业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2.中外关联之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西方对比 西方 中国 特征 工业文明向纵深发展 由传统农业社会逐步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中国近代化起步 政治 资本主义现代民主政治日益成熟和定型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先后发动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开始启动,并且取得重大成果;封建帝制的结束、中华民国的成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经济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迈入电气时代;垄断组织建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获得了两次重要的发展机遇,第一次是甲午战争后的“初步发展”,第二次是一战期间的“短暂春天” 外交 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中国朝贡贸易体制崩溃,西方条约体制对中国产生巨大冲击 思想 文化 科学技术出现重大突破,文学、艺术取得新的成就 向西方学习由政治领域逐步转向思想文化领域 ■小题验知 1.《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是“田产均耕”的土地制度,按人口平分土地,土地所有权归公。它一方面抓住土地所有权不放,另一方面作出“剩余归公”的原则规定,农民剩余劳动所生产的一切都收归国家。这反映出《天朝田亩制度》 ( ) A.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契合资本主义发展潮流 C.实现土地和产品平均分配 D.严重脱离农民实际要求 2.孙中山曾自我慰藉地说:“维持现状,我不如袁;规划将来,袁不如我。”“局外人不察,多怪弟之退让。然弟不退让,则求今日假共和,犹未可得也。”这表明 ( ) A.共和未成皆因孙中山之退让 B.袁世凯是经民主选举产生 C.民主共和政体不适合当时的国情 D.适时妥协是一种政治智慧 3.有学者在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研究中指出:“所谓分权制衡是双向互动的。……揆诸参议员之本意,大概是想操政治上之主动,制人而不受制于人。殊不知这种做法却因与其鼓吹的分权制衡理论不相吻合,不但不能收限制行政首脑之效,反而授人以柄,引起反对派的激烈反对。”作者旨在强调 ( ) A.该法在政体设计上存在缺陷 B.革命派内部存在着分歧 C.行政权有效地制约了立法权 D.政体的选择是因人立法 考点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争取民族独立的探索 ■知识回扣 时期 发展历程 中共创立时期 (1)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工人阶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2)1921年,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3)1922年,中共二大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国民革命时期 (1924—1927年) (1)开始: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合作形成,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2)高潮:1926年,国民政府北伐,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3)失败:1927年,国民党右派发动政变,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失败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1927—1937年) (1)1927年,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2)1927年,八七会议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方针 (3)1927年,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4)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战略转移开始;1935年,遵义会议使革命转危为安;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战略转移完成 (5)1936年,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奠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 抗日战争时期 (1931—1945年) (1)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军民局部抗战 (2)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3)1937年,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面抗战开始 (4)1937年9月,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5)1945年,中共七大确定了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奋斗目标 (6)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胜利 解放战争时期 (1945—1949年) (1)1945年,争取和平与民主的重庆谈判召开。1946年,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2)1946年6月,人民解放战争开始,先后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3)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转折) (4)1948年秋至1949年1月,辽沈、淮海、平津战略总决战胜利完成 (5)1949年4月,解放南京,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结束 ■深化拓展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主政治建设和外交理念 (1)民主政治建设 ①国共对峙时期:1927年毛泽东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工农民主政权;1931年中共在瑞金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实行工农民主专政。 ②抗战时期:根据地政权按照“三三制”原则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加强了各阶层人民的团结;1945年中共七大召开,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提出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③解放战争时期:与国民党签订“双十协定”,规定国民党结束“训政”,实施宪政,保证人民享有民主、自由的权利;积极参加政协会议,通过了改组国民政府、召开国民大会、制定宪法等一系列有利于人民的协议;1949年9月《共同纲领》规定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2)外交理念 ①“人民外交”观: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在民主革命时期就批评“外交是各国政府之间的交往,特别是外交使节之间的活动,与广大民众无关”忽视人民的外交观念,提出了重视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的新理念。 ②民间外交理论:周恩来在重视政府官方外交的同时,又非常重视民间外交工作。他还从文化和经贸两方面来充实民间外交的内容。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毛泽东就制定了贯彻独立自主精神的“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战略方针。 2.近代历史上的国共关系 (1)关系发展与演变 时期 关系 原因 国民革命时期 (1924—1927年) 合作 (1)社会主要矛盾:由于帝国主义侵略和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打倒列强,除军阀”已经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成为革命统一战线建立的客观条件 (2)孙中山和中共都认识到建立革命联盟的重要性 (3)共产国际的帮助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1927—1937年) 对抗 (1)阶级性质不同: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代表工农群众的利益 (2)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抗日战争时期 (1931—1945年) 合作 (1)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中日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2)中共争取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努力 解放战争时期 (1945—1949年) 对抗 抗战胜利后,美帝国主义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 (2)影响关系变化的因素 ①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代表工农群众的利益。阶级性质不同是国共关系产生矛盾斗争直至分裂的根本原因。 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当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两党就有结束对抗走向合作的可能;当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两党合作关系就有可能破裂,走向对抗。 ③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与国际环境的影响。进步的国际政治势力和有利的国际环境就能促成两党之间的合作;反之,反动的国际政治势力插手,又会加速两党关系的破裂。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五大精神财富 (1)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2)长征精神: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革命必胜的信念和为民族复兴的献身精神;坚决服从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坚定贯彻执行正确的路线,高度团结统一的精神;坚韧不拔、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的精神;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英雄主义气概。 (3)抗战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万众一心、共御外侮的大局意识;百折不挠、愈挫愈勇的必胜信念;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4)延安精神: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5)西柏坡精神: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开拓进取精神;坚持依靠群众、坚持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戒骄戒躁的谦虚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小题验知 1.五四运动以后,学生和思想界领袖们得到了商人、民族资本家和工人的支持,希望通过思想改革、社会改革来建设一个新中国。中国传统的伦理教条、风俗习惯、文学、历史、哲学、宗教以及社会和政治制度,都遭到猛烈批判。这主要是由于五四运动 ( ) A.找到了民族救亡的正确道路 B.推动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 C.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D.弘扬了爱国进步与民主科学的精神 2.湖北的工会会员,到1926年年底,发展到30余万人,在许多地区,工人还建立了自己的武装纠察队。与此同时,农民运动也在全国迅猛发展,湖南的农民运动更是如火如荼、波澜壮阔,湖南成为全国农运中心。这主要得益于( ) A.中共工作重心的转移 B.“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正确指导 C.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D.两湖地区成为国民革命的中心 3.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阐明了党的工业经济方针:没收官僚资本“归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所有”,对城乡资本主义成分既要容许其“存在及发展”又不能“任其泛滥”。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 A.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至乡村 B.坚持新民主主义发展路线 C.规划了社会主义工业化蓝图 D.遵循孙中山三民主义主张 ■真题研析 考向一 近代列强的侵略战争 2018·全国卷Ⅰ·28 2018·全国卷Ⅱ·28 2016·全国卷Ⅰ·29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29 1[2018·全国卷Ⅱ]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这说明当时 ( ) A.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 B.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 C.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 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 [试答] 考查内容 晚清政府外交观念近代化 考查方式 以文字材料呈现,通过地方督抚上奏,提出如何处理“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问题的建议,可以得出晚清政府在维护传统朝贡体系的同时也受到近代外交观念影响 题型特点 史料说明类 素养体现 本题考查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同时从近代化的角度审视近代中国外交,突出近代中国外交转型的必要性 2[2016·全国卷Ⅰ]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作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 ) 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试答] 考查内容 甲午中日战争 考查方式 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本题命题上将甲午中日战争与洋务运动关联。洋务运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也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 素养体现 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领主流价值观 考向二 中国近代旧民主主义革命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29 3[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 ) 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试答] 考查内容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 考查方式 以现代化为主题,结合史实判断其内容和过程,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 命题特点 明确“现代化”概念的含义,知道现代化的发展历程,辨明现代化的阶段特征 考向三 中国近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 2019·全国卷Ⅱ·30 2018·全国卷Ⅰ·29 2018·全国卷Ⅰ·30 2017·全国卷Ⅱ·30 2017·全国卷Ⅲ·30 2016·全国卷Ⅱ·29 2015·全国卷Ⅰ·29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30 2012·新课标全国卷·31 4[2015·全国卷Ⅰ]《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 )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义和团运动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试答] 考查内容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特点 考查方式 判断报纸评论中的时局特点符合哪一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属于对非教材主干知识的考查 题型特点 分析判断类 素养体现 结合特征描述,判断历史阶段,体现了对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素养的考查 5[2017·全国卷Ⅱ]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中共党员占总人口的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 ) A.革命工作的重心开始转移 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 C.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 D.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 [试答] 考查内容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力量对比的变化 命题特点 以抗战胜利后,山东根据地群众组织的发展情况为题材设置情境,通过知识迁移,对比抗战前的国共力量,体会中共对革命的正确领导 题型特点 比较分析类 素养体现 通过本题认识到中国革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正确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前提 6[2019·全国卷Ⅱ]1948年10月底,中共中央要求各地通过党校、军校以及其他方式,对干部进行培训,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开办正规大学,尽快使干部熟悉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管理和技术。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 A.推动土地改革进一步深入 B.为工作重心的转移做准备 C.重视科学和文化以推进工业化建设 D.提高执政能力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 [试答] 考查内容 解放战争后期,中共工作重心的转移 考查侧重 高考对解放战争的考查,往往侧重于战争胜利前夕中共工作重心转移的角度。2018年全国卷Ⅰ第30题,考查了解放战争后期中共的外交政策 复习提示 对于本阶段历史的复习,应打破对教材主干知识的依赖,拓宽知识面,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角度全面认识解放战争胜利前夕,中共为新中国成立所做的各项工作 考向四 抗日战争 2018·全国卷Ⅱ·30 2017·全国卷Ⅰ·30 2016·全国卷Ⅰ·30 2015·全国卷Ⅰ·30 2015·全国卷Ⅱ·30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30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30 7[2016·全国卷Ⅰ]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 ( ) 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矛盾 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 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D.力图维护一党专制的局面 [试答] 考查角度 抗战时期国民党的专制独裁 命题立意 本题以抗战后期,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为情境,反映国民党加强一党专制,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阶级本质 素养体现 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分析国民党一党专制的政策,一党专制是其阶级本质的体现 8[2017·全国卷Ⅰ]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一份文件中讲道:“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根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 ( ) 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B.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C.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D.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试答] 考查角度 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抗日政策 解题点拨 “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字眼指明了本题的时空范围“抗日战争时期”;“都是平等的有权利”体现了中共的政策方向;然后再结合时代背景及所学知识,分析文件内容所体现的意义 素养体现 本题不仅结合史料对历史问题进行了解读,而且试题中所体现的中共在抗战时期各阶级一律平等的原则,突出反映了平等的价值导向 ■模拟题组 1.1867年,针对西方在修约过程中的过分要求,李鸿章“引万国公法直言斥之”。1881年,出使俄国大臣曾纪泽利用西方“可随时修约”的规矩,赴俄外交部“谈商改条约之事”。这反映出 ( ) A.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B.国际环境利于外交斗争 C.外交平等成为国人共识 D.对外交往增强主权观念 2.1895年之前,台湾已有诗社,但为数不多。1895年后,或是“前清遗儒,学非所用”,故“相率为诗”,或是“省籍人士,未忍汉学未坠,提倡诗学”,于是“诗社继立……遂风靡全岛矣”,最多时竟有300余个。诗社的盛行反映出 ( ) A.日本对台湾实施同化政策 B.台湾地区民族意识的觉醒 C.诗歌成为民众反日的载体 D.传统文化在台湾得以传承 3.下图为1927年创作的漫画《革命歌声》(画中字:锄列强,倒军阀,灭尽世上压迫人!)。该漫画反映了 ( ) A.北伐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 B.列强支持下军阀割据混战 C.农民运动配合革命军北伐 D.中共武装反抗美蒋新军阀 4.1935年前后,国民政府加强了对四川、云贵等地主要工业资源的调查和开发,陆续将东部沿海地区的军工企业西迁,并停办、调整了一些军工企业,改善设备,统一制式,增加生产。政府还进一步整修旧公路,修筑新公路,开辟航空线。这些措施 ( ) A.为持久抗战准备了物质条件 B.反映了“围剿”红军的意图 C.旨在削弱西南地方军阀力量 D.推动了西南工业的迅速发展 5.1944年9月,中共中央认为:“目前我党向国民党及国内外提出改组政府主张时机已经成熟。”于是正式向国民党提出召开国民会议,废除一党统治,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这一主张的提出 ( ) A.改变了抗战的被动局面 B.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凸显了民主革命的要求 D.加速了国民党政府的覆灭 主题8 主流价值观——爱国主义民族精神 ■主题串讲 1.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1)战国时期屈原热爱祖国,其作品《离骚》抒发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感。 (2)两宋时期,山河的破碎和民众的苦难激发了文人志士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如岳飞把杀敌报国的壮志写入诗词。 (3)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成立兴中会等革命团体,决心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4)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选择了共产主义理想。 2.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1)1945年8月,为了和平民主,毛泽东与周恩来等人赴重庆与国民政府进行谈判。 (2)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3)2005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以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3.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1)义和团运动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 (2)1895年,《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的消息传出后,台湾军民反割台的斗争此起彼伏。 (3)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呼吁“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4)1937年,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 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1839年,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众销烟,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2)魏源《海国图志》中“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闪烁着爱国主义的光辉。 (3)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面对民族生存危机,中国知识界和各阶层民众以不同形式开展救亡图存的斗争(如义和团运动、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等)。 (4)甲午中日战争后,社会上兴起了一股实业救国的热潮。 (5)1915年,日本提出“二十一条”的消息传出后,中国人民掀起了一场抵制日货的大规模运动。 (6)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中青年学生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爱国情绪高涨,出现“三罢”斗争。 5.民族精神,薪火相传 (1)革命与建设中: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 (2)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求知意识、科学精神、服务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等大大加强。 ■综合突破 练1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中国梦的精神支柱和灵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国学大师徐复观先生曾言:“人性论是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原理、动力。要通过历史文化了解中华民族之所以为中华民族,这是一个起点,也是一个终点。”民族精神其实质是人的精神,就是对人性的塑造、培育和发展。人既是培育民族精神的起点,也是培育民族精神的归宿。从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到董仲舒的“天人合一”,从人性后天是否可变、可教到人性对人行为的影响,人性论作为一种思想理论,影响着一个民族基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摘编自《人性论:中国古代培育民族 精神的原理与基点》 材料二 维新思想家梁启超提出了新民、改造国民精神的两大途径:“一曰淬厉其所本有而新之;二曰采补其所本无而新之。”……从近代之初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和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甲午战争后维新派的“救亡图存”和革命派的“振兴中华”,再到抗日烽火中“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悲壮吼声,爱国主义精神一脉相承。 ——摘编自《略论近代中华民族精神》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体系是如何以人性论为中心构建民族精神的。(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民族精神的新内涵,并分析该内涵出现的原因。(13分) ■探究突破 练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歌,是表现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的歌曲,是被政府和人民认为能代表该国家政府和人民意志的乐曲,是用来歌颂与鼓励一个民族的信心与凝聚力的。一般来说它们都会带有爱国主义色彩,能够呼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怀。 1911年10月4日,大清颁布正式国歌《巩金瓯》 巩金瓯,承天帱,民物欣凫藻。喜同袍,清时幸遭,真熙皞,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颁布了《五旗共和歌》 亚东开化中国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1926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决定把《国民革命歌》(原为《国民革命军军歌》)定为国歌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大联合。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帝国主义,齐奋斗,齐奋斗 1943年,《三民主义歌》正式成为中华民国的国歌 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咨尔多士,为民前锋;夙夜匪懈,主义是从。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贯彻始终 1949年9月,1935年影片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 《风云儿女》的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代国歌,后定为正式国歌 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请任选其中两首中国国歌进行历史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12分) 专题八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专题突破 考点吃透 考点一 【小题验知】 1.B [解析]由材料可知鸦片战争之前,外国人来中国贸易交纳小额关税,但需要花大额金钱给官员打点,这样便提高了商品贸易的成本,因而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中英国要求清政府将关税“颁发晓示”,即明定关税,故选B项。英国对华进行商品倾销是《南京条约》中“协定关税”的目的,而材料重在说明《南京条约》中“协定关税”的原因,排除A项;《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通过“协定关税”向中国倾销商品,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说明两国并非正常贸易,排除C项;D项仅反映材料第一层信息,未体现《南京条约》议定关税的内容,排除D项。 2.C [解析]根据材料“后因交涉日增……设立总理衙门……俟军务肃清,外国事务较简,即行裁撤,仍归军机处办理,以符旧制”可知,总理衙门设立的原因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务纷繁,军机处不能及时处理,故选C项。根据材料“后因交涉日增,奕等于咸丰十年年底奏请设立总理衙门”可知总理衙门设立的原因是外务纷繁,排除A项;总理衙门的设立是清政府中央机构半殖民地化的标志,排除B项;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缓了对华侵略,排除D项。 3.C [解析]据材料“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并结合所学可知,《辛丑条约》禁止中国人参加反帝爱国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故选C项。材料强调的是禁止民众参加反帝运动,而非强调清政府改变历法与纪年方式,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禁止 民众参加反帝运动,而非强调国内出现紧张恐怖氛围,排除B项;依据所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排除D项。 考点二 【小题验知】 1.D [解析]题干中“抓住土地所有权不放……‘剩余归公’”体现该制度违反农民作为小私有者的阶级属性,故选D项。“剩余归公”不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排除A项;该制度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并且“剩余归公”,没有显示鼓励发展私有经济之意,排除B项;剩余产品是归公的,排除C项。 2.D [解析]由材料“维持现状,我不如袁;规划将来,袁不如我”“然弟不退让,则求今日假共和,犹未可得也”可知资产阶级革命派对袁世凯的妥协退让,避免了战争,是一种政治智慧,故选D项。辛亥革命的失败有多方面原因,不能归结为孙中山的退让,排除A项;袁世凯是孙中山保举成为大总统的,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而非民主共和政体不适合当时的国情,排除C项。 3.A [解析]从材料“殊不知这种做法却因与其鼓吹的分权制衡理论不相吻合,不但不能收限制行政首脑之效,反而授人以柄,引起反对派的激烈反对”可知,作者主要强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政体设计上不合理,故选A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限制大总统的权力,制定了与预期作用不符的措施,没有体现革命派内部存在分歧,排除B项;从材料“不但不能收限制行政首脑之效”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要限制大总统的行政权,排除C项;政体的选择是因人立法,符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限制袁世凯,以责任内阁制取代总统制,但与材料“殊不知这种做法却因与其鼓吹的分权制衡理论不相吻合,不但不能收限制行政首脑之效,反而授人以柄,引起反对派的激烈反对”不符,排除D项。 考点三 【小题验知】 1.D [解析]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故选D项。中国共产党找到了民族救亡的正确道路,排除A项;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始于1924年,排除B项;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排除C项。 2.C [解析]材料表明“1926年年底”工农运动迅速发展,结合所学国民革命时期,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孙中山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可知工农运动的发展得益于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故选C项。据所学,中共当时工作重心仍在城市,排除A项;据所学,“工农武装割据”是土地革命时期的理论,排除B项;据所学,国民革命的中心在两湖地区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3.B [解析]根据材料“对城乡资本主义成分既要容许其‘存在及发展’又不能‘任其泛滥’”可知,允许城乡资本主义成分发展,体现的是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策,故选B项。材料的主旨是“党的工业经济方针”,排除A项;社会主义工业化始于1953年制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排除C项;此时,中国共产党奉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排除D项。 真题研析 选择满分 【真题研析】 例1 D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外交。根据材料“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等信息可以判断出,部分地方督抚的外交理念受近代西方外交观念影响,故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日本借助西方国家侵害中国权益的信息,故排除A项;材料信息是个例,不能说明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故B项错误;地方督抚并非干预中央决策,而是提出建议,故C项错误。 例2 C [解析]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这是因为他们认为中国的洋务运动大力创办海军,建立了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舰队,促进了中国军备的近代化,故C项正确。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的洋务运动只是对军队进行初步的西式改革,并没有全部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故A项错误;集权制度不一定能带来有效的作战指挥,也不属于军备优势,而且之前两次鸦片战争时中国也是集权制度,但结果还是战败,故B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并没有获得广泛的外部援助,西方列强面对日本的扩张,采取的是默许或纵容的态度,故D项错误。 例3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和理解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现代化”的理解。洋务运动体现了器物层面的现代化方向,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体现了制度层面的现代化方向,故B项正确。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与甲午战争突出的是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对中国现代化起到了阻碍作用;清末新政是清政府的自救措施,其目的是维护自身封建统治。由此排除A、C、D三项。 例4 D [解析]本题以《申报》对中国的时局的“时评”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材料表明,当时的时局特征是中央政府对各省控制不力,各省之间战争不断,该局面类似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割据,这体现的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中国,故答案为D项。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时期虽然有战争,但只是局部范围的战争,与“皖直交斗”即直系军阀和皖系军阀的斗争无关,故排除A、B、C三项。 例5 D [解析]本题以抗战胜利后中共力量发展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核心素养之材料理解、历史解释能力。抗战胜利后,山东根据地范围内党员比例和由中共领导的群众组织在数量、规模上优势突出,这意味着中共力量在山东范围内蓬勃发展,同时也反映了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的特点,故D项正确。A项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故排除;B项发生的时间与题干材料中“抗日战争胜利后”时间不符,故排除;题干中所提及的工会、农会、党员等主体,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不涉及统一战线的概念,故C项表述错误。 例6 B [解析]结合题干时间“1948年10月底”,可以判断此时为解放战争后期。题干内容为对干部进行培训,使他们熟悉各方面的管理和技术,很明显这是在为解放战争胜利后,如何管理国家做准备。“为工作重心的转移做准备”的表述正确,答案为B项。题干材料与土地改革无关,故A项错误;工业化建设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内容,与题干时间明显不符,故C、D两项错误。 例7 D [解析]国民党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说明国民党不承认国民党内部的派系斗争,也不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其意图是维护一党专制的局面,故D项符合题意。 例8 B [解析]本题以陕甘宁边区政府的一份文件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陕甘宁边区为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共中央所在地和抗日根据地,据此可知“土地革命”“国民革命”与本题时间不符,排除A、C两项。根据“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可见有利于团结全民族一切力量抗战,故B项正确。抗日战争时期的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D项与题意不符。 【模拟题组】 1.D [解析]李鸿章援引万国公法斥责西方修约过程中的过分要求,曾纪泽利用西方“可随时修约”的规矩赴俄外交部商谈修改条约事项,这都说明在对外交往中我国的主权观念增强,故选D项。此时随着列强侵华,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际地位不断下降,排除A项;19世纪60—80年代,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西方加紧殖民扩张,亚非拉国家大多变为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际环境不利于外交斗争,排除B项;C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 2.D [解析]诗社传播的是汉学,体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故选D项。诗社传播的是汉学,排除A项;民族意识的觉醒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题干没有体现诗歌的内容是反日,排除C项。 3.C [解析]由材料“锄列强,倒军阀,灭尽世上压迫人”可知农民对北伐战争的支持,故选C项。北伐未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排除A项;材料强调北伐战争而非军阀混战,排除B项;北伐战争是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排除D项。 4.A [解析]1935年前后国民政府加强对西南地区军工企业和交通的建设,此时日本已发动侵华战争,所以这些措施应是国民政府在为持久抗战准备物质条件,故选A项;红军的主要根据地不在云贵地区,排除B项;在抗战时期,国家的一切政策都服务于抗战的需要,削弱西南地方军阀不是主要目的,排除C项;政府重点发展的是这些地区的军工企业,而且政府统一管制,推动西南地区工业发展不是主要目的,排除D项。 5.C [解析]用民主形式取代国民党一党专政的主张,是抗日战争时期民主革命力量壮大的结果和要求,故选C项。当时中国人民已转入局部反攻阶段,排除A项;中共的倡议是反专制,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扩大无关,排除B项;当时是国共合作时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抗日,排除D项。 主题关联 突破大题 主题8 试练1 (1)强调入世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强调仁者爱人的忠君爱国思想;理学强化人的社会责任意识;明清新儒学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责任感。 (2)新内涵:强调个人利益与民族利益相结合;突出救亡图存的家国情怀;爱国主义成为民族精神的主旋律。原因: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的侵略;先进中国人追求民族自强的不懈探索和各阶层人民的抗争;中华民族传统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 [解析]第(1)问,结合所学可从儒学发展的四个阶段入手分析。春秋战国时期正值乱世,孔子等人特别强调入世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到了秦汉时期,为了适应大一统的趋势,董仲舒改造了儒学,强调了忠君爱国思想;宋明时期为了应对佛道两教的冲击重塑了儒学,强化人的社会责任意识;明末清初面对国破家亡的现实,顾炎武等人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责任感。第(2)问的第一小问,由材料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可知,近代中国民族精神强调个人利益与民族利益相结合;由材料二“师夷长技以制夷”“救亡图存”“振兴中华”“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可知,近代中国民族精神突出救亡图存的家国情怀;由材料二“爱国主义精神一脉相承”可知,爱国主义成为民族精神的主旋律。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分析。从历史角度可得出,中华民族传统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从现实角度可得出,近代以来中国面临西方列强入侵的局面,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使中国人拧成一股绳,为此先进的中国人在不断抗争和追求民族自强的过程中逐步丰富了民族精神的内涵。 试练2 示例:1926年,国民革命运动深入发展。革命主要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和封建军阀的统治,《国民革命歌》歌词表达了国民革命军将士致力于国民革命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 1935年,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义勇军进行曲》歌词呼吁全民族团结一致,不畏牺牲抵御外侮,激发国民强烈的爱国热情。新中国成立后,使用其作为国歌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传统和居安思危的思想。 综上所述,国歌的创作,尤其是歌词的内容,与时代结合紧密,反映了时代特征、突出了时代责任,使人们牢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1911—1949年,中国国歌都体现出当时的时代特征。根据1912年与1926年颁布的中国国歌,结合所学,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五色旗成为中华民国第一面法定国旗,共和制政体在中国建立;1926年,共产党与国民党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进行北伐,北伐的主要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和封建军阀的统治。国歌的创作都与同一年代的政治事件有关。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