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单元易错题专题训练中国地理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一轮复习单元易错题专题训练中国地理

高考一轮复习单元易错题专题训练:中国地理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人均产粮与全国均值之差示意图,根据图文资料,回答1~3题。‎ ‎1.下列省区中,发展商品性粮食基地潜力最大的是(  )‎ A.安徽省 B.陕西省 C.河北省 D.贵州省 ‎2.江苏省原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拥有江淮地区、太湖平原两大商品粮基地,导致其产粮大省地位明显下降的主要因素是(  )‎ A.水源与土壤 B.政策和劳动力 C.市场和交通 D.工业化与城市化 ‎3.“我国最强劲的经济发展区域与最需要保护的集中连片优质耕地分布区域在空间上是复合的”这一特征(  )‎ A.增加了耕地保护的难度B.强化了耕地保护的力度 C.反映了南北方的差异性D.体现了自然资源的整体性 ‎ 1.A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发展商品性粮食基地潜力最大的省份,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由题图可知,“人均产量与全国均值之差”越小(或为负值)说明粮食供应越紧张,供不应求;差值越大,说明生产潜力越大,供过于求。陕西、贵州均为负值,发展潜力较小,应排除;安徽、河北均为正值,且安徽远大于河北,则安徽的生产潜力最大。正确答案是A。‎ ‎【易错分析】本题易错点在于对粮食生产潜力的理解,认为“人均产量与全国均值之差”越小,粮食生产潜力越大而错选B、D选项。‎ ‎2.D【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江苏省产粮大省地位明显下降的主要因素,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影响粮食产量大小的主要因素有国家政策、科学技术、土壤肥力、水源、气候以及农业用地面积、市场等。结合题意及所学知识可知,江苏省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占用大量农业用地,造成耕地面积减少,粮食产量下降。‎ ‎【易错分析】本题许多考生会错选B选项,以为受国家政策控制和劳动力影响,粮食生产水平下降,导致商品粮基地地位明显下降。‎ ‎3.A【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经济发展与耕地空间分布的关系,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根据题干中“最强劲经济发展区和最需要保护的优质耕地相复合”这一材料可推断,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耕地是两难的抉择,因此保护耕地的难度更大。‎ ‎【易错分析】本题许多考生会错选B选项,认为经济发展区会占用大量耕地,需要强化了耕地保护的力度。‎ 下图中,①、②间为海区,③地附近有著名的河口三角洲,①、④的附近都有重要海港和重要铁路经过或连接。据此回答4-6题。‎ ‎4.关于④港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A.濒临海域属于我国重要内海 B.输出的物资中水稻等农产品比例最高 C.其经济腹地主要为黑吉辽三省区 D.该港是我国北方沿海航线的中心港口 ‎5.关于①、②两地叙述,正确的是 A.①港口为上海港 B.①为陇海——兰新线的东端起点 C.②城市是所在省区的行政中心 D.②位于东海沿岸 ‎6.关于③地河口三角洲所属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名称是海河 ‎ B.中游河道九曲回肠,成为地上河 ‎ C.上游是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 ‎ D.无论是冬季还是夏季,下游河水都补给河道两侧地区的地下水 ‎4. A【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港口的相关知识,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结合该地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④港口位于我国渤海湾的秦皇岛,其经济腹地是华北地区,水稻主要分布在南方,其输出的物资中比例低,该港不是我国北方沿海航线的中心港口,故A项正确。‎ ‎5. B【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地理特征判断,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根据经纬度位置确定①附近的重要海港为连云港,①②间海区应位于江苏北部与山东沿海,濒临黄海,故选B项。‎ ‎6. D【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河流的相关知识,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③地河口三角洲所属河流为黄河,故其下游为地上河,河水终年补给两岸地下水。‎ ‎【易错分析】不能根据图示经纬度确定出区域地理位置以及区域相关地理特征是答错本题组的主要原因。根据图示经纬度结合题干相关描述可以判断①附近的重要海港为连云港,①②间海区应位于江苏北部与山东之间的黄海,③地附近有著名的河口三角洲为黄河三角洲,④附近的重要海港为秦皇岛,由此完成各题。‎ 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和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是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据此回答7~8题。‎ ‎7.我国建立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这里的三江指的是(  )‎ A.②③④  B.③④⑤ C.①②③  D.①②⑤‎ ‎8.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下列现象与青藏高原的地理环境不符的是(  )‎ A.地壳隆升,海拔不断升高,气候逐渐变得寒冷干燥 B.高山终年积雪,冰川广布,丰富的冰雪融水为河流提供水源 C.多冻土,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D.植被为高山草甸草原,动物以能抵御寒冷的牦牛为主 ‎7.B【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三江源地区相关知识,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图中河流①为雅鲁藏布江,②为怒江,③为澜沧江,④为长江(金沙江),⑤为黄河,三江源指的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 ‎【易错分析】对河流所处位置判断失误是答错本题的主要原因。‎ ‎8.C【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青藏高原的地理环境,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青藏高原的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土层浅薄,土壤贫瘠。‎ ‎【易错分析】对青藏高原的地理环境形成理解不全面而错选其他选项。青藏高原多冻土,但气候高寒,土层发育较差,土层浅薄,土壤贫瘠。‎ 下图是我国中部某省三次产业就业比重变化图。读图回答9~10题。‎ ‎9.下列有关该省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于农民工向沿海地区流动,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迅速减小 B.随着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该省第二产业就业人口迅猛增加 C.随着城镇化速度加快,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增幅较大 D.随着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三次产业就业比重均明显增大 ‎10.为推动该省经济发展,提高就业水平,应积极发展(  )‎ A.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B.技术导向型工业 C.动力导向型工业 D.现代服务业 ‎9.C【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中部省份经济发展的叙述,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该省位于我国中部地区,产业就业比重的变化反映出区域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减小,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增加,但增幅不大,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增幅较大。‎ ‎【易错分析】本题许多考生会错选A选项,图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迅速减小,但并非农民工向沿海地区流动,而是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发生调整。‎ ‎10.D【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就业水平,应积极发展的产业分析,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最快,表明第三产业可以使更多的人口就业,而现代服务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易错分析】本题许多考生会错选B选项,认为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最快,可以积极发展技术导向型工业,其实中部资金、技术力量有限,不宜大力发展技术导向型工业。‎ 该表示意我国四种农作物种植的适宜气候条件。读表回答11~12题。‎ 农作物 生长期平均气温(℃)‎ ‎≥10℃积温(℃)‎ 降水量(mm)‎ 日照时数(小时)‎ ‎①‎ ‎18~30‎ ‎>3 500‎ ‎>600‎ ‎>800‎ ‎②‎ ‎20~30‎ ‎>3 500‎ ‎350~1 000‎ ‎>2 000‎ ‎③‎ ‎15~18‎ ‎>1 600‎ ‎200~500‎ ‎>800‎ ‎④‎ ‎20~30‎ ‎>8 000‎ ‎>1 500‎ ‎>2 000‎ ‎11.四种农作物中,适宜在鄱阳湖平原种植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成都平原不适宜种植农作物②的主要原因是 ‎ A.热量条件不足 B.水分条件不足 C.水热配合不好 D.光照条件不足 ‎11.A【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适宜在鄱阳湖平原种植的农作物,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本题可用排除法解决,活动积温>8000多在我国的热带地区,主要是云南、广东、台湾的南部以及海南,降水量在200~500多属于我国的非季风区,而鄱阳湖平原属于亚热带,地处季风区以内,故③④两种农作物是不宜在此种植的,排除含有③④的选项,故选A项。‎ ‎【易错分析】不能准确根据表格气温、积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相关资料判断出所在地区,以及不清楚鄱阳湖所属热量带是答错本题的主要原因。‎ ‎12.D【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成都平原农作物种植相关知识,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②这种农作物生长期对光照的要求特别高,日照时数>2019小时,而成都平原地处四川盆地,是属于亚热带气候区,水热及其配合都比较好,但云雾光照不足,是全国光照最弱的地区之一,故选D项。 ‎ ‎【易错分析】不能从表格获取有关②农作物种植所需的气候条件以及不清楚成都平原的气象条件是答错本题的主要原因。‎ 二、综合题 ‎13.读我国局部地区相关信息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三 ‎(1)简述新疆地形和气候特征。‎ ‎(2)近年来观测资料表明,天山的冰川在不断消退。简述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说明该现象将对该地区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 ‎(3)新疆风能资源丰富,试结合图二说明达坂城风力资源丰富的原因。‎ ‎(4)图三中城市所在河谷地区是该区域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试分析该地发展农业有利的自然条件。‎ ‎【答案】‎ ‎(1)地形:以山地和盆地为主(或三山夹两盆),地势起伏较大,沙漠广布。‎ 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燥,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较大。 ‎ ‎(2)全球气候变暖 农作物缺水减产,易导致病虫害爆发,而使农业受害面积加大。蒸发加剧,后备水资源不足,荒漠化程度加剧等。‎ ‎(3)达坂城地处西北内陆,受冬季风的影响大,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气温变化剧烈;处于山口位置,是空气流通的通道,因此多大风。‎ ‎(4)有开阔的谷地;有河流灌溉系统(河流及冰雪融水提供灌溉水源);热量满足发展一年一熟的耕作农业(夏季高温,热量丰富);光照充足;降水量季节分配比较均匀;谷地边缘有大面积的高山草场(可以发展畜牧业)。‎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重点考查地形、气候、能源和农业等知识,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 ‎(1)地形特征主要从主要的地形类型和地势分布特征分析;气候特征主要结合气候类型分析。(2)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高山上的冰川融化速度加快,雪线不断后退,故水资源的减少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产生很大不良影响。(3)主要从冬季风的影响和地形对风力的影响角度分析。(4)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主要从地形、气候、河流和植被等方面分析,注意与当地的实际相结合。‎ ‎【易错分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不能全面准确地从图上获取相关信息进行作答,并且答题过程中许多考生会出现遗漏现象,如第(1)题,地形特征要从地形类型和地势分布两方面进行分析,气候特征要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综合分析。第(4)题,自然条件要从地形、气候、河流和植被等方面分析。‎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玉米生长期较短,喜高温,苗期较耐旱,此后需水量大。自上世纪70、80年代以来,我国在东北、华北、西北等地相继建成了一些玉米制种基地。目前,河西走廊为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如下图所示)。‎ ‎(1)分析在满足玉米生长所需光照和水分方面,河西走廊制种基地比东北、华北的突出优势。‎ ‎(2)每年10月是河西走廊玉米的集中晾晒时期。种子晾晒场地多在沙漠荒滩和戈壁滩上。说明沙漠荒滩和戈壁滩作为玉米晾晒场地独特的自然条件及种子被脱水的原理。‎ ‎(3)有人建议河西走廊进一步扩大制种产业规模,你是否赞同,说明理由。‎ 答案:(1)河西走廊气候大陆性强,降水少、晴天多,光照时间长、强度大,玉米的光合作用强;玉米生长期内需水量大,特别是7-9月份,此时祁连山冰川融化快,融水量大,可以满足玉米的需水要求;河西走廊已建成发达的灌溉系统,减少了玉米的旱涝灾害。‎ ‎(2)此时沙漠荒滩和戈壁滩上地表温度高、干燥,加上地表疏松透气,通过太阳辐射和空气流动,玉米种子的水分可快速蒸发到空气中,达到自然条件下脱水干燥。‎ ‎(3)赞同。进一步扩大育种规模,增加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发挥本地光热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水资源。‎ 反对。河西走廊生态环境相对脆弱;若大规模发展制种业,可能导致或加剧水资源短缺,导致土地荒漠化,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锐减。‎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优势,农业生产,农业生产规模扩大的可行性分析,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1)与东北、华北相比,河西走廊气候大陆性更强,降水少、晴天多、光照时间长、强度大,玉米光合作用强,河西走廊有高山冰雪融水可供灌溉,可以满足玉米的需水要求。‎ ‎(2)沙漠荒滩和戈壁滩地表温度高,疏松透气,玉米种子的水分可快速蒸发到空气中,达到自然脱水干燥。‎ ‎(3)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可以选择赞同或不赞同进行分析。赞同的理由可以从发挥地区优势、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不赞同的理由可以从水资源短缺、破坏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进行分析。‎ ‎【易错分析】第(1)题,考生可能只是考虑河西走廊气候大陆性强,降水少、晴天多,光照时间长。第(3)题,多数考生往往会出现观点与理由不合理,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