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宁夏中卫市海原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宁夏中卫市海原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

宁夏中卫市海原县一中2019-2020学年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 ‎1.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内环境主要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 B. 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 C. 血液中CO2过多会刺激呼吸中枢,促进呼吸活动加强并将CO2排出 D. 剧烈运动时细胞产生大量乳酸进入血浆,血浆pH也明显上升 ‎【答案】C ‎【解析】‎ ‎【详解】A、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A错误;‎ B、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代谢紊乱,但并不一定会引起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酶促反应也可能减慢,甚至停止,B错误;‎ C、血液中CO2过多会刺激呼吸中枢,促进呼吸活动加强并将CO2排出,C正确;‎ D、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会与NaHCO3发生中和反应,产生乳酸钠和碳酸,碳酸又会形成CO2通过呼吸系统排出,通过此机制保证机体pH保持稳定。血浆pH不会发生明显变化,D错误。‎ 故选C。‎ ‎2.随着骑行热潮的涌起,骑行已成为众多有氧运动爱好者的选择。有氧运动是增进健康的主要方式之一,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有氧运动过程中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可能增加 B. 有氧运动过程中抗利尿激素的释放量可能增加 C. 有氧运动过程中运动系统活动增强,机体产热大于散热 D. 有氧运动过程中调节方式主要是神经—体液调节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物质氧化分解,因此有氧运动过程中甲状腺激分泌量可能增加,A正确;‎ B、有氧运动过程可能会造成人体水分减少,此时由下丘脑释放的抗利尿激素的量相对增加,B正确;‎ C、有氧运动过程中体温维持相对稳定,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C错误;‎ D、参与有氧运动的不仅需要神经调节,还需要经过体液调节,则有氧运动过程中调节方式主要是神经—体液调节,D正确。‎ 故选C。‎ ‎3.下列不利于人体散热的是 A. 骨骼肌不自主战栗 B. 皮肤血管舒张 C. 汗腺分泌汗液增加 D. 用酒精擦拭皮肤 ‎【答案】A ‎【解析】‎ ‎【详解】骨骼肌不自主战栗会增加产热量,不利于人体散热,A符合题意;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以增加散热量,B不符合题意;汗腺分泌汗液增加,则散热量增加,C不符合题意;用酒精擦拭皮肤时酒精的挥发会带走部分热量,可以增加散热量,D不符合题意。故选A。‎ ‎4.下列与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静息电位形成中K+从细胞内向细胞外运输消耗能量 B. 兴奋传递过程中不消耗能量 C. 神经元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 D. 神经元间兴奋的传递离不开内环境参与 ‎【答案】D ‎【解析】‎ 静息电位形成中K+从细胞内向细胞外运输为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A错误;兴奋传递过程中钾离子与钠离子回复正常状态是通过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B错误;神经元细胞膜内钾离子的外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经元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形成动作电位的基础,C错误;神经元间兴奋的传递需要借助神经递质的传递作用,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会进入到突触间隙的组织液中,然后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所以需要内环境参与,D正确。‎ ‎5.下列有关植物生长素发现及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B. 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 C. 植物的向光性是因为在单侧光的作用下,植物向光侧的生长素比背光侧的多 D. 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向地生长的特征 ‎【答案】B ‎【解析】‎ 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扩散,而不是主动运输,因为琼脂块没有膜结构,A错误;光照能使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所以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B正确;植物的向光性是因为在单侧光的作用下,植物向光侧的生长素运输到背光测,使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增高,C错误;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横向运输,根失去向地生长的特征,但能进行极性运输,D错误.故选B.‎ ‎6.下列关于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脑皮层是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是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 B. 某人因出汗较多,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会加强 C. 多种激素参与体温调节过程,但水盐平衡调节过程中只有一种激素参与调节 D. 某人发烧时体温一直维持在‎38℃‎左右,此时其体内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答案】B ‎【解析】‎ 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和血糖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A错误;某人因出汗较多,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多,因此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会加强,B正确;多种激素参与体温调节过程,水盐平衡调节过程中也有多种激素参与,如抗利尿激素、盐皮质激素、醛固酮等,C错误;某人发烧时体温一直维持在‎38 ℃‎左右,此时其体内产热量等于散热量,D错误。‎ ‎7.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在侵入人体细胞的过程中,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 A. 在新冠病毒和淋巴因子参与下,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B. 在体液中,机体产生的相应抗体与新冠病毒特异性结合并直接将其降解 C. 在新冠病毒入侵人体的过程中,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D. 新冠病毒再次感染新冠肺炎已治愈患者,能够诱导其产生更多的浆细胞和抗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A、体液免疫过程中,在新冠病毒和淋巴因子参与下,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A不符合题意;‎ B、在体液中,机体产生的相应抗体与新冠病毒特异性结合可阻止病毒的传播,抗体不能直接将病毒降解,B符合题意;‎ C、在新冠病毒入侵人体的过程中,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的阻挡作用,第二道防线中吞噬细胞的吞噬分解,C不符合题意;‎ D、由于新冠肺炎已治愈患者体内存在针对新冠病毒的记忆细胞,所以当新冠病毒再次感染新冠肺炎已治愈患者,能够诱导记忆细胞产生更多的浆细胞,并由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下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模式图(c为组织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与a端相连接的效应器指的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B. 兴奋在反射弧上传递时,只能由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 C. 刺激d点,在e处测到电位变化,不能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方向的 D. 把某药物放在c处,刺激e点,d处没电位变化,说明该药物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阻断作用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与b端相连接的效应器指的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A错误;‎ B、兴奋在反射弧上传递时,突触后膜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化学信号→电信号,B错误;‎ C、刺激d点,在e处测到电位变化,不能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方向的,还需要刺激e点,在d处测不到电位变化,才能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方向的,C正确;‎ D、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把某药物放在c处,刺激e点,d处没电位变化,无法说明该药物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阻断作用,D错误。‎ 故选C。‎ ‎9.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种群中不同个体在垂直方向上可表现为垂直结构 B. 群落演替的过程中,存在着环境与生物之间的共同进化 C. 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密度变化的直接因素 D. 在“S”型曲线中,种群数量处于环境容纳量的一半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A、垂直结构属于群落的空间结构,A项错误;B、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即群落演替的过程中,存在着环境与生物之间的共同进化,B项正确;C、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变化决定着种群数量的变化,是决定种群密度变化的直接因素,C项正确;D、在“S”型曲线中,种群数量处于K/2,曲线斜率最大,即种群增长速率最大,D项正确;故选A。‎ ‎10.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相对集中地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B. 去掉顶芽有利于侧芽生长素的合成,从而能解除顶端优势 C. 在植物的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 D. 梨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能防止落花落果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相对集中地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A正确;‎ B、去掉顶芽有利于侧芽生长,从而能解除生长素在侧芽处富集,B错误;‎ C、在植物的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C正确;‎ D、梨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能防止落花落果,D正确;‎ 故选B。‎ ‎1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B. 在生物圈中,物质可以循环利用,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传递、逐级递减 C. 湖泊具有蓄水防洪、调节气候等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 人类活动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起支配作用,但分解者的功能较弱 ‎【答案】C ‎【解析】‎ 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A正确。在生物圈中,物质可以循环利用,但能量沿着食物链是单向传递、逐级递减的,B正确。湖泊具有蓄水防洪、调节气候等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生态价值,即间接价值,C错误。人类活动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起支配作用,但产生了很多的排遗物或垃圾,所以分解者的功能较弱,D正确。‎ ‎12.下列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细胞内葡萄糖的氧化利用发生障碍,可能导致血糖持续升高 B. 糖尿病是由于经常摄入过量的糖引起的 C. 胰岛细胞产生的激素均能降低血糖含量 D. 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协同调节血糖平衡 ‎【答案】A ‎【解析】‎ ‎【详解】A、当人的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细胞内葡萄糖的氧化利用发生障碍,可导致血糖持续升高,出现高血糖,当血糖含量高于160~180mg/dL时,糖就从肾脏排出而出现糖尿,A正确;‎ B、糖尿病的原因主要是缺乏胰岛素,而不是由摄入过量的糖所引起的,B错误;‎ C、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C错误;‎ D、胰岛细胞中的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血糖浓度升高,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使血糖降低,两者是拮抗作用调节血糖平衡,D错误。‎ 故选A。‎ ‎1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消费者主要是指动物 B. 食物网的复杂程度取决于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 C. 食物链与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渠道 D. 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也就越高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消费者主要是指动物,A正确;  B、食物网的复杂程度取决于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一般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彼此交错构成的营养结构越复杂,B错误;  C、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C正确;  D、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也就越高,D正确。  故选B。‎ ‎14. 有以下几组生物:①大豆和杂草;②食虫鸟和昆虫;③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请将各组间的关系与所给的三个曲线图按序对应 ‎① ② ③‎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③②① D. ①③②‎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种间关系。大豆与杂草的关系为竞争,一个数量增加则另一个数量减少符合①;食虫鸟与昆虫的关系为捕食,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的数量变化规律为被捕食者先增先减,捕食者后增后减符合图②;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二者的关系为互利共生,二者数量变化规律为同增同减,符合图③,因此答案为A。‎ ‎15. 下列做法不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是( )‎ A. 利用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B. 利用昆虫的信息激素类似物诱捕有害昆虫 C. 放置稻草人驱赶稻田里的鸟类 D. 控制日照时间长短从而控制植物的开花时间 ‎【答案】A ‎【解析】‎ ‎【详解】A、利用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不是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A错误;‎ B、利用昆虫的信息激素类似物诱捕有害昆虫,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应用,B正确;‎ C、放置稻草人驱赶稻田里的鸟类,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应用,C正确;‎ D、控制日照时间长短从而控制植物的开花时间,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应用,D正确。‎ 故选A。‎ ‎16.下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b点(b点为电表②两接线端之间的中点),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 电表②的指针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 通过检测①的电位变化和肌肉收缩,可以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 C. 兴奋由b传导到c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D. 若肌肉收缩但电表②不偏转,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单向传导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于b点是电流表②的中点,故刺激b点时,产生的兴奋双向传导,电流表②的两极同时兴奋,故不偏转,A错误;‎ B.由于兴奋在突触处传递特点是单向的,只能从突触前膜作用与突触后膜,故电流表①指针不偏转,故B错误;‎ C.b、c两点位于两个神经元上,通过突触相连接,因此兴奋从b传到c发生的信号转变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C正确;‎ D.电流表②不偏转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故D错误;‎ 因此,本题答案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兴奋的传导和传递过程,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17. 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下丘脑中含有体温调节中枢 B. 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C. 脑干中有许多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如水盐平衡中枢 D. 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 ‎【答案】C ‎【解析】‎ ‎【详解】AC、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和血糖调节中枢,故A正确,C错误;‎ BD、人体的最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中;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BD正确;‎ 故选C ‎18.我国人口学家在分析了某地人口普查数据后,认为当地的人口数量仍处于增长期,今后还会增长数十年才会停止,做出这种判断的信息主要来自于( )‎ A. 种群密度 B. 年龄组成 C. 性别比例 D. 出生率和死亡率 ‎【答案】B ‎【解析】‎ ‎【详解】年龄组成不直接决定种群密度,但是能够用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增长型:种群中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稳定型: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数目接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稳定时期,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衰退型:种群中幼年个体较少,而老年个体较多,这样的种群正处于衰退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故做出这种判断的信息主要来自于种群的年龄组成。故选B。‎ ‎19.如果想使芦苇植株长高,获得较长纤维,可用某物质处理生长期的芦苇,这一物质是(  )‎ A. 乙烯利 B. 赤霉素 C. 青霉素 D. 脱落酸 ‎【答案】B ‎【解析】‎ ‎【详解】A、乙烯利可促进果实成熟,不能促进植株长高,A错误;‎ B、赤霉素能够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长高,B正确;‎ C、青霉素为抗生素,不能促进植株长高,C错误;‎ D、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不能促进植株长高,D错误;‎ 故选B。‎ ‎20.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 B.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包括就地保护、迁地保护等 C. 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 D.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A正确;  B、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包括就地保护、迁地保护等,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行之有效的措施, B正确;  C、生物多样性价值包括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C正确;  D、生物多样性不仅指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所拥有的全部基因,还包括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D错误。  故选D。‎ ‎21.以下对育种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单倍体育种的最终目标是获得单倍体植株 B. 人工诱变育种可以定向提高有利变异的频率 C. 与二倍体植株相比,多倍体植株果实更小,但营养更丰富 D. 与杂交育种相比,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答案】D ‎【解析】‎ ‎【详解】A、单倍体植株一般高度不育,单倍体育种的最终目标不是获得单倍体植株,而是获得纯合的二倍体,A错误;‎ B、诱变育种可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创造人类需要的变异类型,但由于变异是不定向的,所以不能定向地提高有利变异的频率,B错误;‎ C、与二倍体植株相比,多倍体植株常表现为茎秆粗壮,果实、叶片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有所增加,C错误;‎ D、与杂交育种相比,单倍体育种方法的优点是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D正确。‎ 故选D。‎ ‎22. 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B. 森林阶段动物的分层比灌木阶段的简单 C. 初生演替可发生在从来没有植被分布的地带 D. 森林阶段对太阳光的利用比灌木阶段更充分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在生物群落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演变现象,称为群落的演替。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森林阶段群落结构比灌木阶段复杂,所以动物的分层比灌木阶段的复杂,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被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森林阶段叶面积指数比灌木阶段大,对太阳光的利用比灌木阶段更充分,所以答案B。‎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 ‎23.如图是一个简化的食物网,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该食物网由4条食物链组成 B. 其中的初级消费者只有食虫鸟 C. 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3种 D. 其中的最高营养级为第六营养级 ‎【答案】D ‎【解析】‎ ‎【详解】分析食物网,有5条食物链,A错误;分析食物网,初级消费者有植食性鸟、草食昆虫,B错误;分析食物网,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4种,分别是鹰、食虫鸟、蜘蛛和青蛙,C错误;在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鹰这条食物链中,最高营养级为第六营养级,D正确。‎ ‎24.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 B. 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要做到随机取样 C. 一片竹林中的箭竹高矮不齐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 一般情况下,越靠近热带地区,物种丰富度越高 ‎【答案】C ‎【解析】‎ ‎【详解】A.种群是某一区域内所有同种生物的总和,故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A正确;‎ B.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要做到随机取样避免主观因素的干扰,B正确;‎ C.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而一片竹林中的箭竹属于同一物种,其高矮不齐不能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C错误;‎ D.由于温度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越靠近热带地区,物种丰富度越高,D正确。‎ 故选C。‎ ‎25.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转录和翻译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 转录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翻译以氨基酸为原料 C. 遗传信息既可以从 DNA 流向蛋白质,也可以从蛋白质流向 DNA D. 在真核细胞中,染色体上基因的转录和翻译是在细胞内的不同区室中进行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A、转录和翻译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A正确; B、转录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RNA,翻译以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蛋白质,B正确; C、遗传信息可以从DNA经RNA流向蛋白质,目前尚未发现遗传信息从蛋白质流向DNA,C错误; D、在真核细胞中,由于核膜的存在,染色体上基因的转录和翻译是在细胞内的不同区室中进行的,D正确。 故选C ‎2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使用粪便作肥料,其能量可以流向植物,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 B. 物质是能量的载体,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 C. 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 D. 食物链中初级消费者数量越多,次级消费者能够获得的能量就越少 ‎【答案】C ‎【解析】‎ ‎【详解】A、使用粪便作肥料,其被微生物分解产生的物质可以被植物利用,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再生,但能量散失到大气中,A错误; B、生态系统的能量是单向流动,不可循环利用的,B错误; C、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C正确; D、次级消费者能够获得的能量多少与初级消费者数量无关,D错误。 故选C。‎ ‎27.如图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腺体名称,A、B代表激素名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所代表的腺体名称是下丘脑 B. 图中①②③④四个过程,具有抑制作用的是③④‎ C. 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细胞代谢,在寒冷环境中分泌量将减少 D. 人体通过分级与负反馈调节来维持甲状腺激素正常值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题意分析可知,甲是下丘脑,乙是垂体,丙是甲状腺,A正确;‎ B、在四个过程中①②是促进作用,③④是抑制作用,B正确;‎ C、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细胞代谢,在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C错误;‎ D、从甲到甲状腺激素的产生是分级调节。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可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对相关激素的分泌作用,该过程属于负反馈调节,机体通过分级与负反馈调节来维持甲状腺激素正常值,D正确。‎ 故选C。‎ ‎2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B. 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属于抵抗力稳定性 C.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恢复力稳定性 D. 热带雨林营养结构复杂,其恢复力稳定性弱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呈负相关,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A正确;‎ B、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属于恢复力稳定性,B错误;‎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草原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较强,C正确;‎ D、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较强,但是一旦遭到严重的破坏后,很难恢复,所以恢复力稳定性较弱,D正确。‎ 故选B ‎29.草→鼠→蛇这条食物链中,草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了200kJ的能量,则蛇最多可同化的能量是( )kJ A. 20 B. ‎16 ‎C. 8 D. 2‎ ‎【答案】C ‎【解析】‎ ‎【详解】蛇最多获得的能量应按最大传递效率20%计算,草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了200kJ的能量,则蛇最多可同化的能量是200×20%×20%=8kJ。即C正确,ABD错误。故选C。‎ ‎30. 右图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部分图解,①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循环进行的 B. 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时逐级递减 C. 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 D. 图中①代表呼吸作用所消耗的能量 ‎【答案】B ‎【解析】‎ ‎【详解】A、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具有单向流动的特点,物质是循环进行的,A错误;‎ B、因为上一营养级的能量在流向下一营养级时,自身呼吸消耗一部分,流向分解者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未被下一营养级利用,所以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逐级递减,B正确;‎ C、在食物链中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三营养级,C错误;‎ D、图中①表示生产者的残枝败叶被分解者分解,D错误。‎ 故选B 二、非选择题 ‎31.下图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部分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暑假中,小达从户外进入冰雕馆看冰雕,环境温度下降,其下丘脑可分泌_______激素,通过作用于垂体促进腺体A分泌______________激素增加产热。‎ ‎(2)人体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增加________激素的生成和分泌,并由垂体释放进入血液,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水盐调节的方式为:______________。‎ ‎(3)小乐饥饿时,血糖浓度下降,_______中的血糖调节中枢产生兴奋,主要使_________细胞分泌活动增强,调节血糖浓度上升。‎ ‎(4)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 (2). 甲状腺激素 (3). 抗利尿 (4). 神经-体液调节 (5). 下丘脑 (6). 胰岛A (7). 通过体液运输 (8). 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解析】‎ ‎【详解】(1)寒冷刺激后产生的神经冲动可传导至下丘脑,下丘脑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垂体,使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增加,促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甲状腺(腺体A)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加,促进物质氧化分解加强,产热增加。‎ ‎(2)人体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合成和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并由垂体释放进入血液,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水盐调节既有神经细胞参与,也有激素参与,故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 ‎(3)血糖浓度下降,下丘脑中的血糖调节中枢兴奋,主要通过传出神经支配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加,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从而使血糖升高。‎ ‎(4)激素调节的特点有: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和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32.下图表示人体特异性免疫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_____,图中物质④是_____,物质⑦是______。‎ ‎(2)图中细胞a是______,细胞b是________,细胞f是_________。‎ ‎(3)研究发现某抗原的结构与胰岛B细胞膜的部分结构相似,该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攻击胰岛B细胞而导致糖尿病,这种类型的糖尿病在免疫学上属于_____________。‎ ‎(4)对于动物的免疫系统,除具有防卫功能外,还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5)初次免疫后,当相同的抗原再次刺激机体,机体会产生二次免疫。请用箭头和简单的文字描述图中二次免疫的作用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免疫活性物质 (2). 抗体 (3). 淋巴因子 (4). 吞噬细胞 (5). T细胞 (6). 浆细胞 (7). 自身免疫病 (8). 监控 清除 (9). 抗原→细胞g→②→细胞f→④物质 ‎【解析】‎ ‎【详解】(1)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图中物质④是浆细胞产生的抗体,物质⑦是T淋巴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 ‎(2)根据分析可知,图中细胞a是吞噬细胞,细胞b是T淋巴细胞,细胞f是浆细胞。‎ ‎(3)研究发现某抗原的结构与胰岛B细胞膜的部分结构相似,该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攻击胰岛B细胞而导致糖尿病,这种类型的糖尿病在免疫学上属于自身免疫病。‎ ‎(4)对于动物的免疫系统,除具有防卫功能外,还具有监控和清除的功能。‎ ‎(5)图中二次体液免疫的作用过程是抗原直接刺激记忆B细胞,记忆B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即抗原→细胞g→②→细胞f→④物质。‎ ‎33.湖泊是调节江河水量的天然水库,也是重要的淡水生态系统。研究人员在对某湖泊生态系统研究后,绘制了该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示意图(图1)和碳循环部分示意图(图2),图2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相关成分。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1的生物中,含能量最少的是______,因为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该生态系统中有____条食物链,银鱼处于第____营养级。‎ ‎(2)图2中甲→丙过程中碳主要以________的形式进行传递,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碳主要以_________的形式进行循环。‎ ‎(3)该湖泊因大量排入污水,藻类过度繁殖,引起水草(沉水植物)死亡,随之大量浮游动物及鱼类等死亡,水体发臭,水生生物的死亡又加重了水体污染,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__________。为保护湖泊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我国已建立多个自然保护区,这属于____________保护。‎ ‎【答案】 (1). 黑鱼 (2). 单向流动 (3). 逐级递减 (4). 3 (5). 三、四 (6). 含碳有机物 (7). CO2 (8). 正反馈调节 (9). 就地 ‎【解析】‎ ‎【详解】(1)据图1所示,黑鱼处在最高营养级第五营养级,含能量最少;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该生态系统中有3条食物链,银鱼处于第三、四营养级; (2)图2是碳循环途径,甲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甲→丙过程中是通过捕食关系联系起来的,则甲→丙过程中碳主要以主要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碳元素是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的,主要以CO2形式进行循环。 (3)该湖泊因大量排入污水,藻类过度繁殖,引起水草(沉水植物)死亡,随之大量浮游动物及鱼类等死亡,水体发臭,水生生物的死亡又加重了水体污染,大量污水入湖的结果是水生动物大量死亡,导致水体污染更加严重,故其调节方式称为正反馈调节;为保护湖泊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 ‎34.微生物强化采油是利用某些微生物能降解石油,增大石油的乳化度,降低石油黏度的原理,通过向油井中注入微生物培养液来提高采油率的新技术。以下是人们筛选、纯化和扩大培养该类微生物的实验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土壤是微生物的大本营,该类微生物应取自____________的土壤。‎ ‎(2)为筛选和纯化该类微生物,从功能上分,应选用_____培养基,此培养基中添加______作为微生物生长的唯一碳源。常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在微生物的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对培养基灭菌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为防止冷凝水影响细菌的生长,需将培养皿________培养。‎ ‎(4)要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应同时在另一灭菌的空白平板上接种___________作为对照组。为检验(2)中筛选方法的效果,可以设置的对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1 mL土壤水样稀释100倍后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l 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46、40、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_____________。‎ ‎【答案】 (1). 长期被石油污染(或含石油多) (2). 选择 (3). 石油 (4). 平板划线法 (5). 稀释涂布平板法 (6). 高压蒸汽灭菌 (7). 倒置 (8). 无菌水 (9).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完全培养基) (10). 4.1×107‎ ‎【解析】‎ ‎【详解】(1)在长期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生存下来的微生物,能降解石油,所以土壤取样时,应从含石油多的土壤中采集。‎ ‎(2)筛选和纯化微生物需要用选择培养基,实验目的是分离降解石油的微生物,所以选择石油作为唯一碳源;常用的接种方法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 ‎(3)对培养基灭菌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法;为防止冷凝水的影响将培养皿倒置培养。‎ ‎(4)为提高实验果的可靠性,应同时在另一灭菌的空白平板上接种无菌水作为对照;为了检验筛选效果,可以设置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完全培养基)。‎ ‎(5)根据微生物的计算公式(C/V)×m=个/L。‎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