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进化专题复习教学案+图表曲线类专题复习(内部资料)+专题综合复习教案-蛋白质专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生物进化专题复习教学案+图表曲线类专题复习(内部资料)+专题综合复习教案-蛋白质专题

高考生物进化专题复习教学案+图表 曲线类专题复习(内部资料)+专题综合复习教案-蛋白质专题 生物进化专题(附参考答案) 一、本专题综述 生物进化论不仅是生物学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基础理论,也是对人们的自然观和世界观有着重要影响的理 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林林总总,其中为大多数人普遍接受的是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综合进化理论, 它较为深入地揭示了生物繁衍过程中物种形成和更替的原理,指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库在环境的 选择作用下的定向改变,反映出生物与环境在大时空尺度下的发展变化和对立统一。学生通过本章内容的 学习,不仅可以了解生物进化理论在达尔文之后的发展,进一步树立生物进化的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而且能够通过学习进化理论的发展过程,加深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和感悟。 二、思维导学 三、疑难解析 本专题涵盖的主要知识点有:自然选择、种群、物种、基因库、基因频率、生殖隔离、地理隔离、共同进 化、生物多样性。理解这些概念对学习进化有着主要的作用。 1、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是进化生物学中最核心的概念,同时也是导致生物进化的关键因素。自然选择是 指能够导致同一种群中,不同遗传性状的分布比例在下一个世代发生变化的过程。现在生物进化理论认为 自然选择是群体中“不同基因型的有差异的(区分性的)延续”,是群体中增加了适应性较强的基因型频 率的过程。 2、种群: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同时生活着的同种个体的集群。种群既是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繁殖的基本 单位。侧重同一时空、同种个体的群体数量,所以种群有数量上的特征。 3、物种:物种是生物分类学的基本单位。物种是互交繁殖的相同生物形成的自然群体,与其他相似群体 在生殖上相互隔离,并在自然界占据一定的生态位。物种更侧重地从性质上来描述,同一种群肯定是一个 物种,同一物种可以根据时空分成不同的种群。 4、基因库:是一个群体中所有个体的全部基因的集合,本概念对种群而言。对于二倍体生物来说, 常染色体上的基因一般在基因库中成双存在,而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则要区别对待。同一物种演变成 两个物种的过程中,群体的基因库将会发生明显的差异。 5、基因频率:基因频率是某种基因在某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即同一基因库中占全部等位基因的 比例。基因频率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A 基因的频率=A 基因的总数/(A 基因的总数+a 基因的总 数)还可以和基因型频率、哈代温伯格公式发生关联。(在经典例题中进一步探讨) 6、地理隔离、生殖隔离:地理隔离是由于地理区域的不同使得生物分离,并不一定要发生生殖隔 离。而生殖隔离则是从根本上形成了两个物种,彼此不能进行基因的交流。地理隔离可以导致生殖 隔离,但不是一定会导致生殖隔离。生殖隔离也可以不经过地理隔离。 7、共同进化: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不同物种间的共同进化,二是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共同 演变。共同进化的意义在于促进物种的共同适应;维持生物群落的稳定性;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增加。 8、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基因多样性是从遗传的角度解释了多 样性的根本原因。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中心,是生物多样性最主要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生态 系统多样性既要考虑生物本身的内在因素,还要考虑外界环境的影响,即共同进化。 四、高考节选 1、(08 山东)5.下列与生物进化相关的描述。王确的是 A.进化总是由突变引起的 B.进化时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 C.变异个体总是适应环境的 D.进化改变的是个体而不是群体 答案:B 2、(08 广东生物)23.普通栽培稻是由普通野生稻进化而来的,以下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A.普通野生稻在进化过程中丧失了部分遗传多样性 B.普通野生稻的遗传变异决定了普通栽培稻的进化方向 C.落粒性突变的普通野生稻有利,对普通栽培稻不利 D.普通野生稻含有抗病虫基因,是水稻育种的有用资源 答案:AD 3、(06 江苏卷)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后,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下降,原因是 A.杀虫剂诱发了害虫抗药性基因的产生 B.杀虫剂对害虫具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害虫的数量增加 C.杀虫剂能诱导害虫分解药物的基因大量表达 D.抗药性强的害虫所产生的后代具有很强的抗药性 答案: B 4、(09 江苏卷)20.右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物种 a 因为地理障 碍分隔为两个种群 1a 和 2a ,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 b 和 C。 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 1a 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 2a 同域分 布,向 d 方向进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b 和 d 存在地理隔离,所以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B.C 和 d 不存在地理隔离,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 C. 1a 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则 b 和 d 是同一物种 D. 1a 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 2a 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则 c 和 d 是不同物种 答案:B 5、(10 全国卷一)4.关于在自然条件下,某随机交配种群中等位基因 A、a 频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某种条件下两种基因的频率可以相等 B.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 C.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D.持续选择条件下,一种基因的频率可以降为零 答案:B、 6、(10 天津卷)某动物种群中 AA、Aa 和 aa 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0.3、0.4 和 0.3,请回答: (1)该种群中 a 基因的频率为 。 (2)如果该种群满足四个基本条件,即种群 、不发生 、不发生 、没 有迁入迁出,且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则理论上该种群的子一代中 aa 的基因型频率为 ; 如果该种群的子一代再随机交配,其后代中 aa 的基因型频率 (会、不会)发生改变。 (3)假定该动物种群满足上述四个基本条件,但不发生随机交配,只在相同基因型之间进行交配,则理 论上该种群的子一代中 AA、分别为 、 和 ;如果子一代也同样只发生相同 基因型之间的交配,其后代中 AA、Aa 和 aa 的基因型频率 (会、不会)发生改变。 答案:(1)0.5(1 分) (2)足够大 基因突变(或突变) 选择 0.25 不会(每空 1 分,共 5 分) (3)0.4 0.2 0.4 会(每空 1 分,共 4 分) 五、经典例题 1、右图中理论值与实际生存个体数差别很大, 可用来解释的是达尔文进化理论中的( ) A.过度繁殖 B.生存斗争 C.遗传变异 D.适者生存 【解析】理论值相当于过度繁殖的个体数量,但实际的存活数量 要小于理论值,是由于在 中淘汰了一批不适应环境的个体。 【答案】B 2、有关种群和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同一种群个体间可以相互交配产生后代,同一物种的个体间也能相互交配产生后代 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物种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C.种群的基因频率总在是不断的变化发展,物种的基因频率往往保持不变 D.物种基因库的基因一般不如种群基因库的基因丰富 【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物种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种群是同一时 空下同种生物各题的总和。同一种群的基因库与该物种的基因库相同。只有归属同一物种的个体之间才能 进行基因交流(有性生殖)。 【答案】A 3、使用某种农药来防治某种害虫,开始效果很显著,但长期使用以后,效果越来越差,其原因 ( ) A.害虫对农药产生了定向的变异 B.害虫对农药进行了定向选择 C.害虫对农药产生了隔离 D.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 【解析】变异在先,而且不定向。选择在后,而且定向。环境选择生物而非生物选择环境(即农药选择害 虫)。害虫的抗药和不抗药是早就变异出来。然后交给环境进行选择。 【答案】D 4、已知人眼的褐色(A)对蓝色(a)是显性.在一个有 30000 人的人群中,蓝眼的有 3600 人,褐眼的有 26400 人,其中纯合子有 12000 人.那么在这一个人群中 A 和 a 基因频率分别为( ) A.0.64 和 0.36 B.0.36 和 0.64 C.0.50 和 0.50 D.0.82 和 0.18 【解析】因为等位基因成对存在,30000 个人中共有基因 30000×2=60000 个,蓝眼 3600 含 a 基因 7200 个, 褐眼 26400 人,纯合体 12000 人含 A 基因 24000 个,杂合体 14400 人含(26400-12000)×2=28800 个基因, 其中 A 基因 14400 个,a 基因 14400 个。则:A 的基因频率=(24000+14400)/60000=0.64,a 的基因频率= (7200+14400)/60000=0.36。 【答案】A 5、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 200 人,对他们进行调查时发现,女性色盲基因携带者为 15 人,患者为 5 人,男 性患者为 11 人,那么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为多少? 【解析】由于色盲基因及其等位基因只存在于 X 染色体上,而 Y 染色体上没有,因此该等位基因的总数为 (女性每人含两个基因,男性每人含一个基因),色盲基因的总数为 (女性 携带者、男性患者都有一个 X b ,而女性患者含有两个 X b )。因此色盲基因的频率=36/600×100%=6%。 【答案】6% 6、在非洲人群中,每 10000 人中有 1 人患囊性纤维原瘤,该病属常染色体遗传。一对健康夫妇生有一患 病的孩子,此后,该妇女与另一健康男性再婚,他们若生孩子,患此病的概率是( ) A. 1/25 B. 1/50 C. 1/100 D. 1/200 【解析】此题所展示的背景符合遗传平衡定律,且由题干可知该病为隐性遗传。设正常基因为 A,频率为 p,致病基因为 a,频率为 q,那么 p pq q p q2 22 1 1    , ,因为 aa q 2 1 10000/ ,所以 q p q Aa pq      1 100 1 99 100 2 2 99 100/ / % /, , ×1/100=198/10000。该妇女生有患病孩子,其 基因型为 Aa,健康男子基因型为 Aa 的频率为 198/10000,那么他们所生孩子患病的概率为 1/4×198/10000, 约为 1/200。 【答案】D 六、易错题选 1、到了寒冷的冬天,柳树纷纷落叶,而松树却依然是郁郁葱葱,这表明 ( ) A.柳树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松树适应寒冷的环境 B.它们都能适应寒冷的环境 C.柳树适应寒冷的环境,松树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D.它们之间进行着种间斗争 【解析】有些同学会认为,松树在冬天还能保持郁郁葱葱,要比柳树更适应环境,其实能存活下来的生物 都是适应环境的,只不过是通过不同的方式。 【答案】B 2、下图表示使用诱变剂后青霉菌株数和产量之间的 关系,曲线 b、c、d 表示变异类型,写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 a 变为 b、c、d 体现了变异的多方向性 B.诱变剂增多了青霉菌的变异方向,加快了变异频率 C.b 是最符合人们生产要求的变异类型 D.青霉菌在诱变剂作用下发生的变异可能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 染色体变异 【解析】本题考查了基因突变和进化知识的关联。要将基因突变的不定项性与多条曲线的形成关联。另外 本题还考查了同学对坐标的理解,符合人类要求的是菌株数小而产量高。 【答案】A 3、下列哪项不属于生物共同进化的实例( ) A.某种兰花由专门为它传粉的蛾 B.草原上食草动物和草之间的相互选择 C.光合作用生物出现后,为好氧生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D.草原上狼的灭绝造成鹿的数量增加 【解析】不少同学选择了 B 或 C,不理解共同进化也是达成一种平衡,狼的灭绝,就失去了狼对鹿的选择 作用,失去了共同进化的意义。 【答案】D 4、下列过程中,从根本上为自然选择提供原始材料的是( ) A.DND→DNA B.DNA→RNA C.mRNA→蛋白质 D.tRNA 携带的氨基酸 【解析】本题错误率较高,原因是学生不理解为自然选择提供原始材料的源头源于“变”字,而“变”的 根本原因是遗传物质的改变,遗传物质一般在复制的情况下才容易突变。 【答案】A 5、下表是某种群基因库中等位基因 B、b 从 1900 年至 1970 年间的变化数据。仅从该表中数据还不能说明 年 份 1900 1910 1920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基因 B 的频率 0.99 0.81 0.64 0.49 0.36 0.25 0.16 0.10 基因 b 的频率 0.01 0.19 0.36 0.51 0.64 0.75 0.84 0.90 A.1900 年显性个体数量远远大于隐性个体数量 B.1930 年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所占比例接近 C.环境选择使显性纯种逐步减少 D.隐性纯种能适应这一时期中的环境变化 【解析】本题要理解基因频率的意义及其与进化的关系,A 项要根据 1900 年 B 和 b 的基因频率求解出显性 个体和隐性个体的数量。从表格中 B 和 b 基因频率的变化可以看出环境的选择是对 b 基因有利。 【答案】B 6、在某动物种群中,基因型 AA 占 24%,Aa 占 72%,aa 占 4%。这三种基因型的个体在某一环境中的生存能 力或竞争力为 AA=Aa>aa,则在长期自然选择过程中,下列能正确表示 A 和 a 基因频率变化的是( ) 【解析】本题很容易错选成 A 项,学生只是看到环境对你 A 基因有利,没有根据题目中给的基因型频率的 数量计算出 A、a 基因初始的基因频率。 【答案】D 7、研究人员调查了某地区同种生物的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甲种群:AA 个体为 24%,aa 个体为 4%。乙种 群:Aa 个体为 48%,aa 个体为 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种群生物所处的环境变化剧烈 B.乙种群生物基因突变率很高 C.乙种群生物所处的环境变化剧烈 D.甲、乙两种群生物无突变,环境基本相同 【解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不少学生看到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就认为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所以认为环 境发生了改变。没有理解生物的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变化而非基因型频率的变化。 【答案】D 8、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研究物种的迁徙规律,关键是研究种群的迁徙行为 B.确定是否为同一物种,关键是看能否交配产生后代 C.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是基因频率变化过程 D.生物变异是不定项的,但自然选择是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解析】很多学生错选为 A,认为种群的概念与物种的概念不同,所以选择了 A。没有理解生殖隔离的表 现为很多方面:动物因求偶方式、繁殖期不同;植物因开花季节、花的形态不同;胚胎在发育的早期夭折; 产生的后代不育。 【答案】B 9、某植物种群中,AA 个体点 16%,aa 个体占 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 AA 个体百分比、A 基因 频率和自交产 生的后代中 AA 个体百分比、A 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 A.增大,不变;不变,不变 B.不变,增大;增大,不变 C.不变,不变;增大,不变 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 【解析】本题考查自由交配和自交过程中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变化及区别,只要群体不发生变化,不 论自由交配和自交,基因频率都不发生改变,自由交配的基因型频率也不变,自交则发生变化.如 Aa 在群体 中占 48%,Aa 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为 AA:Aa:aa=1:2:1,因此 AA 个体和 aa 个体的百分比要增大。 【答案】C 10、如果在一个种群中,AA 比例占 1/3,Aa 比例占 2/3,已知道 aa 在幼龄阶段死亡,请问种群随即交配 一带后,子代成熟个体种群中 a 的基因频率为( ) 【解析】如果在一个种群中,AA 比例占 1/3,Aa 比例占 2/3,已知道 aa 在幼龄阶段死亡,则参与繁殖的 个体 AA 占 1/3,Aa 占 2/3,产生的 a 占 1/3,A 占 2/3,种群随机交配一代后,AA 占 4/9,Aa 占 4/9,子 代成熟个体种群中 AA 占 1/2,Aa 占 1/2,产生的 a 占 1/4,A 占 3/4 【答案】D 七、考点精练 (一)选择题(下列选择题中,各题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1.右图为某一群体基因频率变化图(横坐标表示基因型,纵坐 标表示频率),则与这一现象相符的事实是( ) A.克格伦岛上残翅昆虫和强翅昆虫的形成 B.人类新生儿体重过重或过轻死亡率较高 C.育种学家选育某抗病品种 D.工业(尺蛾)黑化 2.用现代生物技术能制造出生物新种,这主要是由于①现代技术可在短时间内完成高频率的基因突变或 基因重组②现代转基因技术可迅速改变生物的基因组成③现代生物技术可迅速使新品种形成种群④现代 技术可使新品种的产生不需要经过地理隔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主要作用 A.使种群间的个体互不接触 B.使种群间的雌雄个体失去交配的机会 C.使不同种群各适应不同的地理环境 D.使种群之间停止基因交流,各自向着不同的方向演变 4.在某一个人群中,经调查得知某隐性性状者(aa)为 16%,该性状不同类型的基因型频率是多少(按 AA、Aa、aa 顺序排列) A.0.36、0.48、0.16 B.0、48、0.36、0.16 C.0.16、0.48、0.36 D.0.16、0.36、0.48 5.基因突变绝大多数是不利的,但却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你认为这一说法是 A、正确,基因突变虽对大多数个体不利,但它为定向的自然选择奠定了基础 B、正确,基因突变虽对大多数个体不利,但基因突变的方向与生物进化的方向是一致的 C、不正确,因为基因突变不利于个体的繁殖,会导致物种的灭绝 D、不正确,因为基因突变导致个体死亡,不利于生物的进化 6.现代遗传学的研究表明,能够产生生物进化原材料的是 A.生存斗争 B.有性生殖 C.自然选择 D.突变和基因重组 7.据新华社台北 2004 年 9 月 30 日报道:由于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不断变异,一种无药可治的超强细菌 “全抗性鲍氏不动杆菌”(英文名 PDRAB 菌)在台湾出现并蔓延,死亡率高达 60%,据了解 PDRAB 菌是接触 传染,以下对该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是 PDRAB 菌不断变异的主要原因 B. PDRAB 菌的超强抗性是该细菌逐代对各种抗生素识别能力提高的结果 C. PDRAB 菌传播途径和 SARS 一样是通过飞沫传染 D.病菌中原来就有抗药性强和抗药性弱的个体,在使用抗生素过程中淘汰了抗药性弱的个体 8.1950 年,为除去对农作物构成重大危害的兔,澳洲使用了能 引起兔致命疾病的病毒。下图是对此后六年间兔的致死率和病 毒的毒性变化进行调查的结果。生物学家从上面的结果中得知 一种事实,即兔因发生遗传性的变异而对病毒产生抗性;病毒 也因遗传的变异而毒性减小。以此为根据而得出结论:在较短 的期间内,兔和病毒已共同进化了。关于兔子和病毒进化的说 明中,恰当的进化原因是( ) ①隔离 ②自然选择 ③突变 ④定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 9、下图为对一块马铃薯甲虫成灾区使用两种杀虫剂的实验结果曲线图,试从学过的生物学知识分析: (1)曲线下降为什么不可能达到 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曲线回升是通过___________之间的___________来 实 现的。 (3)杀虫剂的使用对甲虫起了___________作用,这种作 用 是___________的,结果导致甲虫抗药性___________。 ( 4 ) 根 据 以 上 分 析 , 使 用 杀 虫 剂 治 虫 有 其 缺 点 , 主 要 有 :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针对这种缺点,你认为消灭害虫应采用的较好的方法有(举出在生物学中所学过 的两种方法): 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10、植物的抗逆性是指植物在不利的环境条件下出现的如抗寒、抗冻、抗盐、抗病虫害等的抗逆性状。请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中抗逆性植物的出现是________的结果,其抗性基因的来源是_____。 (2)某种植物出现的抗逆性状,在自然状态下很难转移到其他种类的植物体内,主要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具有抗逆性的某野生植物培育抗逆性状的农作物,常常采用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 采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运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该方法与传 统育种技术相比有哪些优点? 11、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据资料显示,果蝇约有 104 对基因,现有一黑腹果蝇的野生种 群,约有 107 个个体,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该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统称为种群的_______,经观察,该种群中果蝇有多种多样的基 因型,分析其产生原因,是在突变过程中产生的_________,通过有性生殖过程中的__________而产生的, 使 种 群 中产 生 了 大 量 的 ____ __ , 其 产 生的 方 向 是 __ ____ , 它 们 都能 为 生 物 进 化 提供 _____________。 (2)假定该种群中每个基因的突变频率都是 10-5,那么在该种群中每一代出现的基因突变数是_________。 (3)随机从该种群中抽出 100 只果蝇,测知基因型 AA(灰身)35 只,Aa(灰身)60 只,aa(黑身)5 只, 请问 A 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a 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 (4)已知果蝇短肢(d)为隐性基因,在该种群中每 250000 只果蝇中才有一只短肢果蝇,那么短肢 d 基 因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群体中 Dd 个体的频率是________。 (5)假定残翅(v)的基因频率为 10-5,由于在正常环境条件下,残翅果蝇难以生存,结果长翅(V)类 型个体逐渐增多,V 基因频率也随之升高,经过许多代后,长翅类型成为该种群中常见类型。与其他突变 类型相比,残翅个体要少得多,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 _____。 (6)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______,经过长期的______隔离,常可达到_____隔离。不同的果蝇种群之间, 若一旦发生了______隔离,就不会有_______交流了。 (7)通过对果蝇及其他生物的群体遗传学的研究,可得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____;生物进化的实质 在于___ _____,新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是 、 、 。 12、下图是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物种演化的模型,A、B、 C、D 为四个物种及其演化关系,据图回答: (1)A 物种进化为 B、C 两个物种的两个外部因素是 和 。 (2)甲岛上的 B 物种迁到乙岛后,不与 C 物种进化为同一物种的原因是 。 (3)迁到乙岛的 B 物种进化为 D 物种的原因是 。 考点精练答案:1—5:AADAA 6---8:DDC 9、(1)由于甲虫存在变异,部分甲虫具有抗药性 (2)甲虫与杀虫剂 生存斗争 (3)选择 定向 增强 (4)使害虫形成抗药性 对环境造成污染 采用激素防治 用生物防治(以虫治虫) 10、(1)自然选择 基因突变 (2)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 (3)基因工程育种 转基因技术 植物组织 培养技术 基因工程是特定抗性基因的定向转移,提高了基因突变频率,打破了自然状态下的生殖隔离, 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 11、(1)基因库 等位基因 基因重组 可遗传的变异 不定向的 原材料 (2)2×106 (3)65% 35% (4)0.2% 0.4% (0.3992%)(5)残翅是不利变异,经长期的自然 选择而不断被淘汰,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6)必要条件 地理 生殖 生殖 基因 (7) 种群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突变和基因重组 自然选择 隔离 12、(1)自然选择 地理隔离 (2)B 与 C 之间已形成生殖隔离 (3)甲、乙两岛的环境条件不 同,自然选择作用不同,再加上地理隔离使它们基因频率的差别得到累积形成了生殖隔离 八、知识延伸 通过本模块遗传部分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基因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 染色体变异等,还知道基因与性状的关系,这些都是学习本章内容的重要基础。掌握了生物进化的知识, 对生物的育种存在一定的指导意义。 图表曲线类专题复习(内部资料)(附参考答案) 一.常考题型归类: 高中生物的图表曲线类常见的题型分两大类: 1.图形类:包括模式图、示意图、图解、饼图、柱形图、条形图等。 2.数据表格类:包括饼图、柱形图、条形图、数据表格、坐标曲线等。 类型 例举 图 形 类 模式图 第一册 P22《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模》、第二册 P8《DNA 分子结构模式图》;全一册 P76《放线菌的形态模式图》等 示意图 第一册 P23《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第二册 P89《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示意图》;全 一册 P20《体液免疫示意图》等 图解 第一册 P56《光合作用图解》、P69《氨基酸在体内的变化情况》、P72《有氧呼吸过程 图解》;第二册 P31《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试验图解》;全一册 P28《光 合作用中形成 NADPH 和 ATP 的图解》等 数 据 表 格 类 饼图 第一册 P11《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等 柱形图 第二册 P85(小字部分)《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发展》 条形图 第二册 P74《种群年龄组成的三种类型》、P78 分析说明题 数据表格 第一册 P10《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P12《细胞中各种化合物占细胞鲜重的含量》; 第二册 P34 填表题;全一册 P40《紫茉莉花斑植株的杂交结果》等 坐标曲线 第一册 P58 简答题、P64《小麦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对 K 的需要量》、《小麦不同生长发 育时期对 P 的需要量》;第二册 P75《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P76《种群增长的“S” 型曲线》、P95 分析说明题;全一册 P33 简答题等 二.解题要领: 1.模式图: (1)熟记课本所有模式图,包括模式图所有的结构名称及图形特征。 (2)熟记各结构的化学组成。 (3)熟记各结构的功能。 (4)正确理解结构与功能、数目与功能、行为与功能的统一性。 (5)正确区分辨别模式图与具体结构的区别。 2.示意图和图解: 示意图和图解都具有类似的特点:文字图形化.....、复杂简单化.....。故: (1)用生物专业术语准确描述图形的含义 (2)用生物学知识准确描述各部分、各环节、各步骤的关系 3.饼图: 饼图最主要的用于反映各成分所占比例关系。(例题略) 4.柱形图和条形图: (1)要认真读图,找出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 (2)要用图中提供的信息,联系相关基础知识进行推理、判断,得出结论。 5.表格: (1)认真分析表格数据,一定要进行纵横比较,找出数据的变化规律; (2)注重分析引起数据差异的原因; (3)注意分析数据中的最小值、最大值及找出原因。 (4)注意表格数据与曲线之间转换。 6.坐标曲线 生物坐标曲线分析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或某一生理活动中某种物质量的变化等有 关的数值变量函数关系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生物坐标曲线题可分两类,一类是定性曲线;一类是定量曲线,它们又都可分为单曲线和双曲线、多曲线。 (1)定性曲线 单曲线 常表示某种生物的数量或某一生理过程与某一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 双曲线和多曲线 指在一个坐标系中,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曲线,通常表示不同生物的数量或同一 生物的不同器官或生理过程与某一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 ①单曲线常见类型: 图例 曲线走势 相关变量 在一定范围内纵坐 标变量随横坐标变 量 增 加 而 不 断 增 加,超过某个值时, 纵坐标变量随横坐 标变量增加而不断 减少 1.酶的活性-PH/温度 2.生长速度-生长素浓度 3.种群增长速率(S 型)-时间 4.发酵时菌体数量—温度/pH 5.光合(呼吸)强度—温度 6.N、P、K、Mg 元素含量—叶龄 7.正常人进食后血糖浓度—时间 8.草原植物多样性—食草动物啃食强度 9.质壁分离与复原过程中细胞液浓度(吸水能力)—时间 纵坐标变量随横坐 标变量的增加而不 断增加 1.种群数量-时间(在无环境阻力时) 2.有丝分裂产生的细胞总数-时间 3.二分裂产生的细菌总数-时间 在某范围内纵坐标 变量随横坐标变量 增加而不断减少 1.杂合子数量-杂合体自交代数 2.无氧呼吸-氧浓度 3.某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 4.恒温动物耗氧量-温度 5.早期胚胎细胞体积-细胞数目 6.食物链中能量—营养级 7.种子萌发时有机物量—时间 8.卵裂过程中有机物总量—时间 9.卵裂过程中单个细胞体积—时间 在某范围内纵坐标 变量随横坐标变量 的 增 加 而 不 断 增 加,超过某个值时, 纵坐标变量随横坐 标变量的增加而趋 于平缓 1.光合作用强度-CO2 浓度/光照强度 2 矿质元素吸收-O2 浓度 3.线粒体中 ATP 产生量-O2 浓度 4.反应速度-反应底物 5.种群数量-时间(自然状态下) 6.Aa 自交后代中纯合体比例—自交次数 7.种子萌发时有机物种类—时间 在某范围内纵坐标 变量随横坐标变量 的 增 加 而 不 断 减 少,超过某个值时 纵坐标变量随横坐 标变量的增加而不 断增加 1.酵母菌 CO2 产生-O2 浓度 2.种子萌发时的干重-萌发天数 3.种群密度-杀虫剂使用 4.DNA 的溶解度-NaCl 浓度 5.KNO3 溶液中植物液泡体积—时间 在某范围内纵坐标 变量随横坐标变量 增加而不变 1.DNA 含量-前、中、后期 2.一定范围内,一定量的培养基中处于稳定期的活细菌总 数-时间 3.卵裂过程中细胞总体积—分裂次数 4.不可利用元素含量—叶龄 在一定范围内纵坐 标变量随横坐标变 量增加纵坐标的变 量基本保持恒定 1.激素的负反馈调节-时间 2.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的能量-时间 ②双曲线与多曲线常见类型: 图例 相关变量 图例 相关变量 不同种群的数量- 时间 (共生) 果实的发育 果实的不发育 种群数量-时间 (捕食) 恒温动物 变温动物 厌氧生物 好氧生物 种群数量-时间 (寄生) 阴生植物 阳生植物 C4 植物 C3 植物 种群数量-时间 (竞争) 根、茎、叶的生长-生长素浓度 1.三种 CO2 浓度下,光合作用强度-光照强度 2.三种温度下,光合作用强度-光照强度 (二)定量曲线 在定性曲线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数量更为准确表示生命活动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常伴随着一些 生物量的计算,此类题难度较大。最常见的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之间的生物 耗氧量-温度 呼吸强度-氧气浓度 光合强度-光照强度 光合强度-CO2 浓度 是否授粉 量关系,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 DNA 的数量关系。 无论是哪种曲线都必须做到: 1 认真读图,注意分析横纵座标的生物学含义; 2 注重分析原点、曲线与横、纵坐标的交点、曲线的最值、曲线的走势(包括恒值、上升、下降、波 动等)所代表的生物学含义。 3 走势不同的的曲线进行分区分析,找出原因。 4 找出曲线间走势不同时的的因果关系及其对应的生物学含义。 三.表格设计 用于实验结果记录的表格在构建是要注意一下几点: 1. 统计表名称 2. 明确“自变量和因变量”或所要统计的“条件、过程、结果” 3. 确定表中设计的项目 蛋白质 专 题(附参考答案) 班次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 ●典例分析 例 1( )(多选)下图为人体内两种重要化合物 A 与 B 的化学组成关系,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a 的种类约有 20 种,b 的种类有 8 种 B.a 的结构通式可表示为 C.B 是人的遗传物质 D.A 的种类在神经细胞与表皮细胞中相同,B 则不同 例 2.下面为细胞内某类物质合成与转运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 在①上合成的物质都是以 作为模板的。 若 a 物质为抗体,则该细胞是 细胞;若 a 物质 为干扰素,则该细胞 是 细胞。此类 物质从开始合成到分泌出 细胞,经过的细胞器顺序 是(填标号) , 此过程说明细胞的各种生 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 。 (2)如果 a 物质为胰岛素,则该细胞为 细胞。 (3)若该细胞通过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并经培养产生了单克隆抗体,则该细胞是 细胞。单克隆抗体 的特点是 。 例 3、( )现有氨基酸 800 个,其中氨基总数为 810 个,羧基总数为 808 个,则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 有 2 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肽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依次分别为 A、798、2 和 2 B、798、12 和 10 C、799、1 和 1 D、799、11 和 9 例 4 ( )蛋白质是细胞内最重要的生命物质之一,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其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 的。下列有关蛋白质类物质与其功能对应正确的是 A.胰岛素与调节 B.干扰素与催化 C.DNA 连接酶与 DNA 复制 D.载体与免疫 ●知识网络 ●训练 1( )催产素、牛加压素、血管舒张素是氨基酸数目相同的蛋白质,但其生理功能不同。主要 结构蛋白:染色体蛋白 肌蛋白等 功能蛋白: 信息传递:糖蛋白 免疫:抗体 调节:胰岛素、生长激素 运输:载体、血红蛋白 催化:大多数酶 翻译 转录 mRNA 生物多样性 功能多样 根 直 本 接 原 原 因 因 分子水平 物 生 种 态 水 系 平 统 水 平 宏观水平 DNA 基因 结构多样 氨 基 酸 种 类、数目、 排列顺序和 肽链折叠盘 曲方式不同 分子结构 化学元素 基本单位 化学结构 空间结构 鉴定双缩脲试剂 场所 条件 过程 意义 生物合成 蛋白质 相关计算 原因是 A.氨基酸种类不同 B.蛋白质合成场所不同 C.蛋白质合成时期不同 D.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 2( )细胞膜上与细胞的识别、免疫反应、信息传递和血型决定有密切关系的物质是 A.糖蛋白 B.磷脂 C.脂肪 D.核酸 3( )下列关于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酶都是由氨基酸组成的 B、高等动物能合成生命活动所需的 20 种氨基酸 C、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是同一种蛋白质 D、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会产生新的蛋白质 4( )丙氨酸的 R 基为—CH3,赖氨酸的 R 基为 C4H10N,在它们缩合成的二肽分子中含有的 C、H、O、N 原子数分别为 A.9,21,4,3 B.9,19,4,3 C.9,19,3,3 D.9,19,3,2 5( )在医疗实践中,器官移植是拯救某些患者的重要方法。但是,无血缘关系的供体器官移植后往 往很难成活,具有血缘关系的供体器官移植后成活的概率较大。从分子生物学水平看,其原因是 A、无血缘关系个体之间同一类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数量完全不同 B、有血缘关系个体之间同一类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种类、排序完全相同 C、无血缘关系个体之间同一类蛋白质分子的大小、空间结构完全不同 D、有血缘关系个体之间同一类蛋白质分子相差很小 6( )“泛素”是一种由 76 个氨基酸合成的多肽,其作用是调节蛋白质的降解过程,下面与“泛素” 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泛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可与双缩脲试剂反应,溶液呈紫色 B、泛素的形成是在核糖体上完成的 C、人体内蛋白质的降解均需要 ATP 提供能量 D、控制“泛素”合成的基因中至少有 456 个脱氧核苷酸 7( )下列有关蛋白质结构、功能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空间结构有关 B、已知某化合物具有催化功能,可以推断此物质为蛋白质 C、有些蛋白质具有防御功能,如抗体;有些蛋白质具有接受信息的功能,如受体。抗体与受体都具 有专一性 D、蛋白质空间结构改变,不会影响其生物活性 8( )a、b、c 表示生物体内的三个生理过程, 如图所示的三过程中 Y 代表的物质和特征 分别是 ①酶;②抗体;③载体;④选择性; ⑤特异性;⑥专一性。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①;⑤④⑥ C、③①②;④⑥⑤ D、③②①;⑥④⑤ 9( )下列都属于蛋白质的一组是 A.K+的载体、抗体、性激素、维生素 B.肾上腺皮质激素、酶、抗体、胰高血糖素 C.胰岛素、抗体、脂肪酶、Na+载体 D.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抗利尿激素 10( )细胞分化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是 A.细胞表面结构改变 B.细胞器的数量发生改变 C.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改变 D.细胞核遗传物质的改变 11( )右图是人体细胞中两种重要有机物 B、E 元素组成的主要相互关系图。关于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E—G 发生的场所是细胞核 ②G—B 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 ③B 具有多种功能的直接原因是由于 b 的种类、数目和排列次序不同 ④B 具有多种重要功能的本质原因是由于 E 中的 e 排列顺序不同 ⑤E 在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是随着氯化钠浓度的变化而改变的 X→X 与 Y 结合 X 进入细胞 a X 变成其他物质 b X 被清除 c 盘 A ①② B ①②③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12( )噬菌体外壳的合成场所是 A.细菌的核糖体 B.噬菌体的核糖体 C.噬菌体基质 D.细菌的核区 13( )我国人工合成了某种蛋白质。已知此蛋白质由两条肽链构成,α链含 25 个肽键,β链含 30 个 肽键。问控制该蛋白质合成的基因至少含有的嘌呤碱基有 A.153 14( )有毒 奶粉事件的原 因是不法分 子在劣质牛奶 中添加了有 毒物质三聚氰 胺,因为该 物质中氮含量 较高,而牛 奶中蛋白质含 量是通过测 蛋白氮的数值 来估算的。 一般说来,每 100g 蛋白质平均含氮 16g,这些氮主要存在于蛋白质的 A.一 CO 一 NH— B.游离的氨基 C.游离的羧基 D.R 基 15( )下列对概念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16( )下列能体现生命系统的层次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的组合是 ①蛋白质 ②基因 ③细胞 ④器官 ⑤组织 ⑥个体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⑥ C.③⑤④⑥ D.③④⑥⑤ 17.鸡蛋你一定很熟悉吧?鸡蛋的卵黄部位就是一个大细胞,结构如图所示。 (1)在细胞结构中,卵黄膜是 , 卵黄是 ,胚盘是 。 (2)卵白即蛋清,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人食用后, 在消化道内消化形成 ,这种物质的结 构通式 ,它被吸收后经血液运送到达 人体细胞后主要用于合成人体的 。 (3)要检测蛋清中的蛋白质,需要使用 试剂,会产生 色反应。 (4)把鸡蛋煮熟后,蛋白质发生变性,变性是蛋白质分子在理化因素的作用下,改变了蛋白质分子的 结构,从而使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发生改变,丧失了生物活性,除此这外,再说出一个蛋白质变性的 实例 。 18.肉毒梭菌(厌氧性梭状芽孢杆菌)是致死性最高的病原体之一,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肉毒梭菌的致 病性在于其产生的神经麻痹毒素,即肉毒类毒素。它是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为一条链盘曲折叠 而成)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1mg 可毒死 20 亿只小鼠。煮沸 1 min 或 75℃下加热 5~10 min,就能 使其完全丧失活性。可能引起肉毒梭菌中毒的食品有腊肠、火腿、鱼及鱼制品、罐头食品、臭豆腐、 豆瓣酱、面酱、豆豉等。下面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 请据此回答: (1)肉毒类毒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其基本组成单位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__。 选项 A B C D 概念图 1 化学元素 脂质 有机物 糖类 2 大量元素 固醇类 蛋白质 多糖 3 微量元素 激素 胰岛素 纤维素 (2)高温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上图可知,该片段由______种单体组成,有________个肽键,在形成该片段时要脱去_________ 分子水。 (4)一分子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________个氨基和________个羧基。 1.与蛋白质有关的计算 (1)一个氨基酸中各原子的数目计算; C原子数=R基团中的C原子数+2, H原子数=R基团中的H原子数+4 (2)求氨基与羧基的数目; 蛋白质中至少含有氨基与羧基的数目=肽链数 (3)肽链中氨基酸数目、脱去水分子数、肽键数和肽链数之间的关系; 若有 n 个氨基酸分子缩合成 m 条肽链,则可形成(n-m)个肽键,脱去(n-m)个水分子。 (4)求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n 个氨基酸形成 m 条肽链,每个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 a,那么由此形成的蛋白质的分子量为: n •••a-(n-m) •18(其中 n-m 为失去的水分子数,18 为水的分子量);该蛋白质的分子量比组成氨基 酸的分子量之和小了(n-m) •18 (5)与合成蛋白质有关的碱基计算 设 n 个氨基酸经脱水缩合成蛋白质(含一条或多条肽链)。决定该蛋白质的 mRNA 的密码子有 n 个, 碱基数有 3n 个,相关基因的碱基数有 6n 个。基因碱基数:mRNA 的碱基数:氨基酸数=6:3:1。 2 高中课本常见蛋白质总结: (1)大部分酶: (2)部分激素: (3)载体: (4)抗体: (5)神经递质的受体: (6)糖被(糖蛋白): (7)血红蛋白: (8)动物细胞间质: (9)含蛋白质成分的实验材料: 例 2.(1)mRNA 效应 B 效应 T ①→②→③ 一定的连续性 (2)胰岛 B 细胞 (3)杂 交瘤细胞 化学性质单一、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17. (1)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2) 氨基酸 蛋白质 (3) 双缩脲试剂 紫色 (4) 空间结构 用加热、酒精 紫外线等来消毒,杀菌 (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18. (1)蛋白质 (2)高温使蛋白质空间结构破坏 (3)5 4 4 (4)2 2 (C2H4O2N-R)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