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皋市、镇江市2021届高三化学上学期调研试题(二)(Word版附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如皋市、镇江市2021届高三化学上学期调研试题(二)(Word版附答案)

如皋镇江 2020-2021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 (二) 化 学 试 题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K 39 Fe 56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30 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正确回收和利用物质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下列处理垃圾的方法正确的是 A.回收废油脂制取食用油 B.从阳极泥中回收金、银等金属 C.回收医用塑料制取玩具 D.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 1的氦原子:32He B.Na2O的电子式: C.S2-的结构示意图: D.基态 O原子的轨道表示式: 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MgCO3分解吸热,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B.浓硫酸难挥发,可用于催化酯化反应 C.FeCl3具有氧化性,可用作净水剂 D.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可用于去除油污 4.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无色透明的溶液中:K+、Mg2+、MnO- 4 、SO2-4 B.c(Fe3+ )=1 mol·L-1的溶液中:Ca2+、Cu2+、SCN-、Cl- C.―――― Kw c(OH-) =1×10-13mol·L-1的溶液中:Ba2+、K+、Cl-、NO- 3 D.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Na+、NH+ 4 、I-、ClO- 5.实验室制取、收集 NH3,并组装 NH3的喷泉实验装置。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 的的是 A.制 NH3 B.干燥 NH3 C.收集 NH3 D.喷泉实验装置 6.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惰性电极电解 CuCl2溶液:2Cl-+2H2O Cl2↑+H2↑+2OH- B.用 SO2水溶液吸收少量 Br2:SO2+2H2O+Br2=H2SO4+2H++2Br- C.AgCl溶于过量氨水:AgCl+2NH3·H2O=[Ag(NH3)2 ]++Cl-+2H2O D.少量 NO2通入水中:NO2+H2O=2H++NO- 3 7.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新制氯水光照时会释放出氧气 B.室温下,铝和浓硫酸不发生反应 C.过量铁粉在氯气中加热生成 FeCl2 D.右图装置可以验证铁发生了析氢腐蚀 8.在给定条件下,下列所示的转化关系均能实现的是 A . NH3(g) ――→ O2 点燃 NO(g) ――――→ NaOH(aq) NaNO3(aq) B.Na――→ H2O NaOH(aq)――――→ 足量 CO2 NaHCO3(aq) C.MgCl2·6H2O―→ △ 无水MgCl2――→ 电解 熔融 Mg D.SiO2――→ H2O H2SiO3――――→ NaOH(aq) Na2SiO3(aq) 9.X、Y、Z和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的基态原子中 s轨道电子 总数是 p轨道电子总数的两倍,Y的基态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是同周期最多的,Z是地壳 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W和 X位于同一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r(X)<r(Y)<r(Z)<r(W)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Y C.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分子构型为平面正三角形 D.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是含极性共价键的非极性分子 1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向 NH4Cl溶液中加入少量盐酸,溶液中 c(H+) c(NH+ 4 ) 的值增大 B.一定温度下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SO2和 O2,当反应到达平衡时,容器中 SO2、O2 、 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1∶2 C.电解法精炼铜时,以粗铜作阴极,纯铜作阳极 D.反应 N2(g)+3H2(g) 2NH3(g)的ΔH可通过下式估算: ΔH=反应中形成新共价键的键能之和−反应中断裂旧共价键的键能之和 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计 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 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得 0 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时, 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 2 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 0 分。 11.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图甲表示反应“2SO2(g)+O2(g) 2SO3(g) ΔH<0”在有、无催化剂存在下反应过程 中能量的变化 B.图乙表示稀释等 pH、等体积的盐酸和醋酸时,溶液的 pH随所加入水的体积变化 C.图丙表示一定温度下向不同体积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 2 mol BaO2(s),发生反应 2BaO2(s) 2BaO(s)+O2(g),平衡时各容器中 c(O2)随容器体积的变化 D.图丁表示常温下电解 400 mL 0.1 mol·L-1NaCl溶液过程中,产生氢气体积与转移电子 物质的量的关系 12.合成药物异搏定路线中某一步骤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条件下,化合物 X可与 HCHO发生缩聚反应 B.分子 X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且属于酯类的只有 2种 C.1 mol Y与足量 NaOH溶液共热时,最多消耗 1 mol NaOH D.化合物 Z存在顺反异构现象 13.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并加热,冷却后加 NaOH溶 液中和,再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有银镜产生 淀粉已完全水解 B 相同条件下,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 4 mL 0.01 mol·L-1 KMnO4和 2 mL 0.1 mol·L-1H2C2O4,再向其中一支试 管中迅速加入少量MnSO4固体,加有MnSO4的试管 中溶液褪色较快 MnSO4对该反应有催 化作用 C 用 pH计测得 0.100 mol·L-1CH3COONa的 pH比 0.100 mol·L-1NaNO2溶液的大 CH3COOH电离出 H+ 的能力比 HNO2的强 D 室温下,向 10 mL 0.2 mol·L-1 NaOH溶液中滴入 2滴 0.1 mol·L-1 Mg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 2滴 0.1 mol·L-1 FeCl3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Ksp[Mg(OH)2]> Ksp[Fe(OH)3] 14.室温下,将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若溶液混合引起的体积变化可忽略,下列各混合溶液 中微粒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0.1 mol·L-1HF(Ka =6.8×10−4)溶液和 0.1 mol·L-1NaOH溶液混合: c(Na+)>c(OH-)>c(F-)>c(H+) B.0.1 mol·L-1NaHCO3溶液和 0.1 mol·L-1Na2CO3溶液混合: 2c(Na+)=3c(CO2-3 )+3c(HCO- 3 )+3c(H2CO3) C.0.1 mol·L-1 NaOH溶液和 0.1 mol·L-1H2C2O4(Ka1=5.4×10−2,Ka2=5.4×10−5)溶液混合: c(Na+)>c(HC2O- 4 )>c(C2O2-4 )>c(H2C2O4) D. 0.1 mol·L-1CH3COONa和 0.1 mol·L-1 HCl溶液混合: c(Na+)+c(CH3COO-)=c(Cl-)+c(H+) 15.向体积为 1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0.5 mol SO2和 0.6 mol NO,发生反应: SO2(g)+2NO(g) 2NO2(g)+S(s) ΔH 平衡时 c(NO)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ΔH>0 B.压强 p(a)∶p(b)=20∶21 C.维持容器温度 T1K不变,起始向容器中投入 0.2 mol SO2、 0.2 mol NO和 0.1 mol NO2,此时 v(正)<v(逆) D.维持容器温度 T2K不变,起始向容器中投入 1 mol SO2和 1.2 mol NO,达到平衡时,c(NO)<1.0 mol·L-1 非选择题(共 60 分) 16.(10分)硫酸亚铁是生产钛白粉的副产品,可用于制磷酸铁(FePO4)、氧化铁黑(Fe3O4)。 ⑴以硫酸亚铁溶液为原料制取磷酸铁的过程为:向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磷酸和氨水,在 搅拌的条件下加入双氧水,在 70~75℃范围内反应,有白色 FePO4·3H2O沉淀析出。将 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磷酸铁。 ①写出该过程中由硫酸亚铁制取 FePO4·3H2O的化学方程式: ▲ 。 ②该过程中温度不能过高,过高会使得 FePO4·3H2O产率变低,原因是 ▲ 。 ③反应需控制溶液的 pH,pH过高会同时析出 FePO4和 Fe(OH)3沉淀。若 pH=4时同 时析出两种沉淀,所得室温下滤液中 c(PO3-4 )= ▲ mol·L-1。 {已知 Ksp[Fe(OH)3]=4.0×10-38、Ksp(FePO4)=1.3×10-22} ⑵一种以铁粉、硫酸亚铁溶液为原料制取氧化铁黑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 ①写出转化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②转化Ⅱ中的 O2来自于空气,反应中通入空气不能过量,过 量会使所得产品中含有红色的杂质,该杂质是 ▲ 。 17.(10分)化合物 F是合成一种降糖药的重要原料,其可由化合物 A经如下步骤合成。 ⑴E→F的反应类型为 ▲ 。 ⑵增加 C2H5Br的用量,A→B的反应中会生成与 B互为同系物的副产物 X,写出 X的结 构简式: ▲ 。 ⑶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 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 Ⅰ.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 Ⅱ.分子中含1个手性碳原子和6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⑷写出以 CH3CHBrCH2CH2Br、CH3CH2OH和 CH3ONa为原料制备 的合成 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 18.(10分)亚铁氰化钾晶体的化学式为 Kx[Fe(CN)y]·nH2O,俗称黄血盐,常用作食品抗结剂。 一种制取黄血盐的工艺流程如下: ⑴转化罐内反应能够发生的原因是 ▲ 。 ⑵黄血盐 Kx[Fe(CN)y]·nH2O的化学式可通过下列实验测定: 步骤 1:准确称取 8.440 g黄血盐样品加入水中充分溶解,将所得溶液转移至容量瓶并 配制成 100.00 mL溶液 A。 步骤 2:量取 25.00 mL溶液 A,用 2.000 mol·L-1酸性 KMnO4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 时,共消耗 KMnO4溶液 30.50mL。该实验中所发生的反应如下(未配平): Kx[Fe(CN)y]+KMnO4+H2SO4→KHSO4+Fe2(SO4)3+MnSO4+HNO3+CO2↑+ H2 O 步骤 3:向“步骤 2”所得溶液中加入锰离子交换树脂,将 Mn2+完全吸附后再滴加足量 NaOH溶液,过滤、洗涤、灼烧,最终得红色固体 0.4 g。 ①步骤 2中酸性 KMnO4溶液应装在如右图所示仪器 ▲ (填“a”或“b”)中。 ②步骤 2中滴定终点时的实验现象是 ▲ 。 ③下列操作会使测定结果中 x值偏小的是 ▲ (填字母)。 A.步骤 1过程中黄血盐所含亚铁在空气中部分氧化 B.滴定前仰视滴定管读数,滴定后读数正确 C.滴定过程中用少量蒸馏水冲洗锥形瓶的内壁 D.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尖嘴部分无气泡 ④通过计算确定 Kx[Fe(CN)y]·nH2O化学式中 x∶y的比值(写出计算过程)。 19.(10分)甲醇是基本的有机合成原料之一,甲醇的制取及应用是有机工业研究的热点。 ⑴以 CO2、H2为原料合成 CH3OH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 反应Ⅰ:CO2(g)+3H2(g) CH3OH(g)+H2O(g) ΔH1=-49.5 kJ·mol-1 反应Ⅱ:CO(g)+2H2(g) CH3OH(g) ΔH2=-90.4 kJ·mol-1 反应Ⅲ:CO2(g)+H2(g) CO(g)+H2O (g) ΔH3 ①反应Ⅲ能够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 。 ②不同压强下,按 n(CO2)∶n(H2)=1∶3投料,测得 C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关 系如图甲所示。压强 p1 ▲ p2(填“>”或“<”),T1K后,反应主要以 ▲ (填 “反应Ⅰ”、“反应Ⅱ”或“反应Ⅲ”)为主。T2K后,曲线重合的原因是 ▲ 。 图甲 图乙 ⑵以甲醇为原料,通过电化学法可以合成碳酸二甲酯[(CH3O)2CO],工作原理如图乙所示。 ①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 ②若以铅蓄电池为电源,B应与铅蓄电池的 ▲ (填“Pb”或“PbO2” )相连。 20.(10分)酸碱混合时可以得到滴定图像、物种分布图像等。 ⑴室温下,用未知浓度 NaOH溶液分别滴定 20.00 mL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盐酸和醋酸, 所得溶液的 pH随 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如下图甲所示。 图甲 图乙 图丙 ①在滴定的某时刻,滴定管中液面如图乙所示,此时滴定管读数为 ▲ mL。 ②A点时溶液中 c(Na+)、c(CH3COOH)、c(CH3COO-)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 ③B点时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H+)= ▲ mol·L-1。若忽略混合时溶液体积的变 化,B点时所滴加 NaOH溶液的体积为 ▲ mL。(结果保留 1位小数) ⑵已知 25℃时,向 0.100 mol·L-1的 H3PO4溶液中滴加 NaOH溶液,各含磷微粒的分布系 数δ随 pH变化的关系如图丙所示。 ①若以酚酞为指示剂,当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时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 ②25℃,pH=3时溶液中 c(H3PO4) c(H2PO- 4 ) = ▲ 。 21.(10分)以 FeCl3、NH4H2PO4、LiCl和苯胺( )为原料可制备磷酸亚铁锂(LiFePO4), LiFePO4可用作锂电池的正极材料。 ⑴基态 Fe2+的电子排布式为 ▲ 。 ⑵N、P、O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 ⑶NH4H2PO4中原子的轨道杂化方式为 sp3杂化的原子有 ▲ 。 ⑷1 mol苯胺分子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 ▲ 。 ⑸LiCl、苯胺和甲苯的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 ,理由是 ▲ 。 ⑹LiFePO4的晶胞结构示意图如图甲所示(“●”为 Li+,位置分别在顶角、棱中心和面心, 正八面体和正四面体由 O围绕 Fe和 P形成,它们通过共顶点、共棱形成空间链结构)。 每个晶胞中含有 LiFePO4的单元数为 ▲ 。电池充电时,LiFePO4脱出 Li+,形成 Li1−xFePO4,结构示意图如图乙所示,x= ▲ 。 2020~2021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选择题(共 40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10小题。每小题 2分,共计 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B 2.A 3.D 4.C 5.D 6.C 7.A 8.B 9.D 10.A 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计 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 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得 0 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 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 2 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 0 分。 11.C 12.AD 13.B 14.BC 15.CD 非选择题(共 80分) 16.⑴①2FeSO4+2H3PO4+4NH3·H2O+H2O2======= 70~75℃ 2FePO4·3H2O↓+2(NH4)2SO4 (3分) ②温度过高会导致 H2O2分解、氨水挥发 ③3.25×10-15 ⑵①6Fe2++6H2O+O2=2Fe3O4+12H+ ②Fe2O3[或 Fe(OH)3] (1分) (除指定分值外,每空 2分,共 10分) 17.⑴加成(1分) ⑵ (2分) ⑶ (2分) ⑷ (5分) (共 10分) 18.⑴有黄血盐沉淀生成(2分) ⑵①b (1分) ②溶液恰好变为浅红色(1分) ③AB(2分) ④m(Fe2O3) =0.4 g 在 25.00 mL溶液 A中:n(Fe2+) = 0.4g 160g· mol −1 ×2 = 5.00×10−3mol (1分) n(MnO- 4 )=2.000 mol·L-1×30.50×10−3L=6.10×10−2 mol 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得 n(Fe2+)+10n(CN-)= 5n(MnO- 4 ) n(CN-)=3.00×10−2 mol(2分) 根据电荷守恒:n(K+) =2.00×10−2 mol x∶y = n(K+)∶n(CN-) =2∶3 (1分) (共 10分) 19.⑴①ΔS>0 ②>(1分) 反应Ⅲ 反应Ⅲ前后气体分子数相等,改变压强对平衡没有影响 ⑵①2CH3OH+CO-2e-===(CH3O)2CO+2H+ ②Pb(1分) (除指定分值外,其余每空 2分,共 10分) 20.⑴①19.80(1分) ②c(CH3COO-)>c(Na+)>c(CH3COOH) (1分) ③1.0×10-12 16.4 ⑵①H2PO- 4 +OH-=HPO2-4 +H2O ②0.1 (除指定分值外,其余每空 2分,共 10分) 21.⑴[Ar]3d6(1分) ⑵O>N>P(1分) ⑶N、P ⑷14 mol (1分) ⑸LiCl>苯胺>甲苯(1分) LiCl是离子晶体,苯胺和甲苯是分子晶体,离子晶体内的离子键强于分子晶体内的分子 间作用力;苯胺可形成分子间氢键,氢键强于甲苯内的范德华力 ⑹4 (1分) 0.5(1分) (除指定分值外,其余每空 2分,共 10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