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醇和酚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醇和酚作业

醇和酚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实验室用乙醇和浓硫酸共热制取乙烯并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验证乙烯的性质。若要达到实验目的,从气体发生装置导出的气体必须先洗气,洗气试剂最合适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 B.溴水 ‎ C.浓硫酸 D.亚硫酸氢钠溶液 ‎2.在加热条件下,乙醇转化为有机物R的过程如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  )‎ A.R的化学式为C2H4O ‎ B.乙醇发生了还原反应 ‎ C.反应过程中固体有红黑交替变化的现象 ‎ D.乙二醇(HO﹣CH2﹣CH2﹣OH)也能发生类似反应 ‎3.黄酒在存放过程中,有部分乙醇转化为乙酸,导致黄酒变酸.该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  )‎ A.取代反应 B.氧化反应 C.加成反应 D.酯化反应 ‎4.黄酒在存放过程中,有部分乙醇转化为乙酸,导致黄酒变酸.该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  )‎ A.取代反应 B.加成反应 C.氧化反应 D.酯化反应 ‎5.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医药中常用酒精消毒,是因为酒精能使细菌蛋白变性 ‎ B.聚酯纤维、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 C.对废旧电池回收处理是为了防止重金属污染水源和土壤 ‎ D.绿色化学的核心是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化工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醇和乙酸都可以由玉米等含糖类物质制取 ‎ B.煤的气化可以得到水煤气 ‎ C.鸡蛋清中加入CuSO4溶液产生盐析 ‎ D.石油分离可获得汽油、煤油和柴油 ‎7.生活中遇到的某些问题,常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不科学的是(  )‎ A.“水滴石穿”主要是溶解了CO2的雨水与CaCO3长期作用生成了可溶性的Ca(HCO3)2的缘故 ‎ B.“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微观原因是分子的不断运动 ‎ C.严格地讲,实验室使用“通风橱”防污染是不负责任的,因为实验产生的有害气体没有得到转化或吸收 ‎ D.糯米中的淀粉一经发生水解反应,就酿造成酒 ‎8.下列醇不能由烃和水加成制得的是(  )‎ A. B. ‎ C. D.‎ ‎9.已知:CH3CH2CH2CH2OHCH3CH2CH2CHO 利用如图装置用正丁醇合成正丁醛.相关数据如表:‎ 物质 沸点/℃‎ 密度/(g•cm﹣3)‎ 水中溶解性 正丁醇 ‎117.2‎ ‎0.8109‎ 微溶 正丁醛 ‎75.7‎ ‎0.8017‎ 微溶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为防止产物进一步氧化,应将酸化的Na2Cr2O7溶液逐滴加入正丁醇中 ‎ B.当温度计1示数为90~95℃,温度计2示数在76℃左右时,收集产物 ‎ C.反应结束,将馏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去水层,粗正丁醛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 D.向获得的粗正丁醛中加入少量金属钠,检验其中是否含有正丁醇 ‎10.通过煤制取甲醇再由甲醇制取低碳烯烃的技术获得2014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醇是弱电解质 ‎ B.所有烯烃都符合通式CnH2n ‎ C.丙烯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丙烯 ‎ D.煤干馏可得到甲醇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乙二醇为液态,可用于生产聚酯纤维,其凝固点低,可作发动机抗冻剂 ‎ B.凡含有“﹣CONH”的化合物均为蛋白质 ‎ C.燃煤烟气用石灰石﹣石膏法和氨水法脱硫所得的副产品分别为CaSO3和(NH4)2SO4 ‎ D.核磁共振可以检测等效氢的种类比例,仅用核磁共振就可以区分丙酸和丙醛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丙三醇不是乙醇的同系物 ‎ B.硫酸铵和醋酸铅溶液均可使鸡蛋清溶液中的蛋白质变性 ‎ C.麦芽糖与蔗糖的水解产物均含葡萄糖,故二者均为还原型二糖 ‎ D.天然植物油常温下一般呈液态,难溶于水,有恒定的熔点、沸点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二醇的水溶液可作为汽车发动机的抗冻剂,丙三醇可用作保湿剂且是生产火棉等烈性炸药的原料之一 ‎ B.现代仪器分析中,常用质谱仪、元素分析仪、红外光谱仪测定有机物结构,用原子吸收光谱确定物质中含有哪些非金属元素 ‎ C.铵盐都是无色、易溶于水的晶体,受热易分解且分解的产物不是电解质就是非电解质 ‎ D.糖类、油脂、蛋白质是人类摄取的重要营养物质,相等质量的三种物质在体内氧化产生的热量油脂最多 ‎14.下列有关苯酚钠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C6H5O﹣+H2O=C6H5OH+OH﹣ ‎ B.与少量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6H5O﹣+CO2+H2O=2C6H5OH+CO32﹣ ‎ C.25℃时,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大于1×10﹣7mol•L﹣1 ‎ D.该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K+、SO42﹣、Cl2、H+‎ ‎15.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锂质量轻、比能量大,可用作电池负极材料 ‎ B.某地雨水经过一段时间,其pH由4.68降为4.28,因为水中溶解了较多的CO2 ‎ C.酒精是良好的有机溶剂,可洗去皮肤表面沾有的苯酚 ‎ D.漂白粉在水溶液中能够生成次氯酸,可用于漂白纸张 ‎16.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苯酚溶液中加入FeCl3溶液后酸性大大增强 ‎ B.向Na2S2O3稀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发生如下反应:S2O32﹣+2H+═SO2↑+S↓+H2O,利用产生浑浊的快慢或产生气泡的快慢可以测定该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 ‎ C.中和滴定中常用邻苯二甲酸氢钾作为基准物质来标定NaOH溶液,这是因为邻苯二甲酸氢钾纯度高,组成稳定,且相对分子质量较大 ‎ D.实验室里吸入刺激性的氯气、氯化氢气体中毒时,可吸入少量酒精或乙醚的混合蒸气解毒 ‎17.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苯酚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浓NaOH溶液洗涤 ‎ B.为了防止蛋白质盐析,疫苗等生物制剂应冷冻保藏 ‎ C.亚硝酸钠是一种食品防腐剂,使用时其用量可以不加限制 ‎ D.回收废弃塑料制成燃油替代汽、柴油,可减轻环境污染和节约化石能源 ‎18.下列有机化合物的性质能体现是羟基对苯环产生影响的是(  )‎ A.苯酚溶液显弱酸性 ‎ B.苯酚和乙醇中,分别加入金属钠,苯酚反应剧烈 ‎ C.苯酚比苯容易发生溴代反应 ‎ D.苯酚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苯甲醇不能 ‎19.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苯酚有一定毒性,不能作消毒剂和防腐剂 ‎ B.白磷着火点高且无毒,可用于制造安全火柴 ‎ C.糖类、蛋白质、油脂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 D.油脂皂化生成的高级脂肪酸钠是肥皂的有效成分 ‎20.下列叙述从化学角度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A.苯酚溶液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NaOH溶液洗涤 ‎ B.一定条件下,稻草可制得葡萄糖或酒精 ‎ C.氯化汞(HgCl2)的稀溶液不可用于手术器械消毒,因为它会使人体蛋白质变性 ‎ D.氟利昂(CF2Cl2)或氮氧化物(NOx)气体会破坏大气臭氧层,从而导致“温室效应”‎ 二.填空题(共5小题)‎ ‎21.在3种有机物①酒精、②醋酸、③油脂中,能除去水壶中水垢的是  (填序号,下同);能用作医用消毒剂的是  ;能用于制肥皂的是  .‎ ‎22.酒后驾车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检测驾驶人员呼气中酒精浓度(BrAC)的方法有多种.‎ ‎(1)早期是利用检测试剂颜色变化定性判断BrAC,曾用如下反应检测BrAC:3CH3CH2OH+2KMnO4→3CH3CHO+2MnO2+2KOH+2H2O.‎ 上述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过程是  →  .‎ ‎(2)已知KMnO4在酸性条件下氧化性增强,能得到更多的电子,若在稀硫酸中反应的氧化产物为乙酸,则还原产物为  ;若反应产生了12.0mg乙酸,则转移的电子数目是  .‎ ‎(3)受上述方法启发,后来用五氧化二碘的淀粉溶液检测BrAC,乙醇被氧化为乙醛,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1994年美国首次批准使用唾液酒精含量检测方法,成为血液、呼气之后的第三种检测手段.其原理是在乙醇氧化酶作用下,乙醇与氧气反应生成乙醛和过氧化氢,判断该条件下乙醇、氧气、乙醛和过氧化氢四种物质中氧化性最强的物质是  (填写化学式).‎ ‎2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研究乙醇与氧化铁的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中试管B的作用是  .‎ ‎(2)实验中可观察到石英管A中的现象为  .‎ ‎(3)反应停止后,取出试管C在酒精灯上加热至沸腾,可观察到有红色沉淀产生.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为了测定反应后石英管A左侧固体中铁元素的含量,进行如下实验:‎ ‎(i)步骤③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 ‎(ii)下列有关步骤④的操作中说法正确的是  .‎ a.滴定过程中可利用淀粉溶液作为指示剂 b.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可以直接装液 c.锥形瓶不需要用待测夜润洗 d.滴定过程中,眼睛注视滴定管中液面变化 e.滴定结束后,30s内溶液不恢复原来的颜色,再读数 ‎(iii)由框图中数据计算,可得石英管A左侧固体中铁元素的百分含量为  .‎ ‎24.某工厂废液中含有苯酚、乙酸,实验小组对该废液进行探究,设计如下方案:‎ 已知熔点:乙酸16.6℃、苯酚43℃.沸点:乙酸118℃、苯酚182℃。‎ ‎(1)写出②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 ‎(2)②中分离B的操作名称是  ‎ ‎(3)现对物质C的性质进行实验探究,请你帮助实验小组按要求完成实验过程记录,在答题卡上填写出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现象解释。‎ 限选试剂:蒸馏水、稀HNO3、2moL•L﹣1NaOH、0.1mol﹣L﹣1 KSCN、酸性KMnO4溶液、FeCl3溶液、饱和溴水、紫色石蕊试液。‎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 现象解释 步骤1:取少量C放入a试管,加入少量蒸馏水,振荡。‎ ‎  ‎ ‎  ‎ ‎  ‎ ‎  ‎ 步骤2:取少量C的稀溶液分装b、c两支试管,往b试管  ‎ ‎  ‎ 产生白色沉淀 ‎  ‎ ‎  ‎ 步骤3:往c试管  ‎ ‎  ‎ ‎  ‎ ‎  ‎ C与加入的试剂发生显色反应。‎ ‎(4)称取一定量的C试样,用水溶解后全部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定容。取此溶液25.00mL,加入浓度为0.0500moL•L﹣1的溴水溶液30mL,放置。待反应完全后,加入过量的KI,再用0.1100moL﹣L﹣1,Na2S203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I2,耗去Na2S203标准溶液11.80mL.则试样中C物质的量的计算表达式为:  。‎ ‎(部分反应离子方程式:I2+2S2O=2I﹣+S4O)‎ ‎25.某工厂废液中含有苯酚、乙酸苯酚酌,实验小组对该废液进行探究,设计如图方案:‎ 已知熔点:乙酸16.6℃、苯酚43℃.沸点:乙酸118℃、苯酚182℃。‎ ‎(1)写出②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 ‎(2)②中分离B的操作名称是  ‎ ‎(3)现对物质C的性质进行实验探究,请你帮助实验小组按要求完成实验过程记录,在答题卡上填写出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现象解释。‎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 现象解释 步骤1:取少量C放入a试管,加入少量蒸馏水,震荡。‎ ‎  ‎ ‎  ‎ 产生白色沉淀 ‎  ‎ 步骤2:取少量C的稀溶液分装b、c两只试管,往b试管  ‎ 步骤3:往c试管  ‎ ‎  ‎ C与加入的试剂发生显色反应。‎ 限选试剂:蒸馏水、稀HNO3、2moL•L﹣1NaOH、0.1mol﹣L﹣1 KSCN、酸性KMnO4溶液、FeCl3溶液、饱和浪水、紫色石蕊试液。‎ ‎(4)称取一定量的C试样,用水溶解后全部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定容。取此溶液。25.OOmL,加入KBr03浓度为0.01667moL•L﹣1,的KBr03+KBr标准溶液30.OOmL,酸化并放置。待反应完全后,加入过量的KI,再用0.1100moL﹣L﹣1,Na2S203标准溶液滴成的12,耗去Na2S203标准溶液11.80mLo则试样中C物质的量的计算表达式为:  ‎ ‎(部分反应离子方程式:)BrO+5Br﹣+6H+═3Br2+3H2O;I2+2S2O═2I﹣+S4O。‎ 醇和酚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分析】用乙醇和浓硫酸共热制取乙烯,由于浓硫酸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故生成的乙烯中混有CO2、SO2和乙醇,据此分析。‎ ‎【解答】解:用乙醇和浓硫酸共热制取乙烯,由于浓硫酸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故生成的乙烯中混有CO2、SO2和乙醇,而检验乙烯用高锰酸钾溶液或溴水,故应将CO2、SO2和乙醇特别是SO2和乙醇将除去,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用CO2、SO2和乙醇除去。‎ 故选:A。‎ ‎2.【分析】依据图中转化过程可知: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与乙醇发生反应生成铜与R,结合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及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判断解答.‎ ‎【解答】解:依据图中转化过程可知: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与乙醇发生反应生成铜与R,‎ A.氧化铜与乙醇发生反应生成铜与R,反应中铜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则乙醇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醛,分子式为:C2H4O,故A正确;‎ B.氧化铜与乙醇发生反应生成铜和乙醛,氧化铜在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乙醇在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故B错误;‎ C.铜为红色,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黑色氧化铜与乙醇发生反应,生成铜,所以现象:固体有红黑交替变化,故C正确;‎ D.乙二醇与乙醇结构相似,也能发生催化氧化生成乙二醛,故D正确;‎ 故选:B。‎ ‎3.【分析】黄酒在存放过程中,有部分乙醇转化为乙酸,说明乙醇分子中羟基被氧化成羧基,发生了氧化反应,据此进行解答.‎ ‎【解答】解:黄酒在存放过程中,有部分乙醇转化为乙酸,导致黄酒变酸,说明乙醇分子中的﹣OH被氧化成了﹣COOH,发生了氧化反应,‎ 故选:B。‎ ‎4.【分析】乙醇转化为乙酸,﹣OH转化为﹣COOH,发生氧化反应,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乙醇转化为乙酸,﹣OH转化为﹣‎ COOH,发生氧化反应,与取代、加成、酯化无关,‎ 故选:C。‎ ‎5.【分析】A、乙醇能使蛋白质变性,从而杀死细菌;‎ B、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 C、电池中的重金属离子会污染水源和土壤;‎ D、根据绿色化学的核心的概念;‎ ‎【解答】解:A、医药中常用酒精消毒,是因为乙醇能使蛋白质变性,从而杀死细菌,故A正确;‎ B、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不是有机高分子材料,故B错误;‎ C、对废旧电池回收处理是为了防止重金属污染水源和土壤,故C正确;‎ D、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故D正确;‎ 故选:B。‎ ‎6.【分析】A、玉米等含糖类物质在不同催化剂和条件下发生反应,可以得到乙醇和乙酸;‎ B、水煤气是碳和水蒸气反应生成的混合气体;‎ C、蛋白质遇重金属盐会变性;‎ D、石油根据沸点不同通过分馏得到不同沸点范围内的烃的混合物;‎ ‎【解答】解:A、玉米含有淀粉,淀粉水解可以得到葡萄糖,葡萄糖发酵可以制取乙醇,乙醇氧化可以得到乙酸,故A正确;‎ B、煤的气化可以得到水煤气:C+H2O(g)CO+H2,故B正确;‎ C、蛋清与重金属铜离子混在一起后发生变性,是不可逆的,并非盐析,故C错误;‎ D、石油分馏可获得汽油、煤油和柴油,故D正确;‎ 故选:C。‎ ‎7.【分析】A.碳酸钙与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 B.根据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进行解答;‎ C.根据实验室中通风橱的作用分析;‎ D.淀粉水解的产物可能有麦芽糖、葡萄糖,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以及乙酸乙酯等.‎ ‎【解答】解:A.碳酸钙与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所以溶解了CO2的雨水能把石头穿透,故A正确;‎ B.“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故B正确;‎ C.实验室中的“通风橱”的作用将气体向室外排出,不是将产生的有害气体转化或吸收,不起防污染的作用,故C正确;‎ D.淀粉水解的产物可能有麦芽糖、葡萄糖,当水解为葡萄糖后,葡萄糖可能发酵为酒精或者乳酸,才酿成酒,故D错误。‎ 故选:D。‎ ‎8.【分析】烯烃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相应的醇,则连接醇羟基碳原子相邻的碳原子上含有氢原子的醇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相应的烯烃,否则该醇不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相应的烯烃,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环己醇中连接醇羟基碳原子相邻的碳原子上有氢原子,所以环己醇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相应的烯烃,则环己醇能由烃和水加成而制得,故A不选;‎ B.2﹣甲基﹣2﹣丙醇中连接醇羟基的碳原子相邻碳原子上含有氢原子,所以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2﹣甲基丙烯,则2﹣甲基﹣2﹣丙醇能由2﹣甲基丙烯和水发生加成反应而制得,故B不选;‎ C.2,2﹣二甲基﹣1﹣丙醇中连接醇羟基碳原子相邻的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所以2,2﹣二甲基﹣1﹣丙醇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则2,2﹣二甲基﹣1﹣丙醇不能用烯烃和水加成得到,故C选;‎ D.2,3,3﹣三甲基﹣2﹣丁醇中连接醇羟基的碳原子相邻碳原子上含有氢原子,所以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2,3,3﹣三甲基﹣1﹣丁烯,则2,3,3﹣三甲基﹣2﹣丁醇可以由2,3,3﹣三甲基﹣1﹣丁烯和水加成制得,故D不选;‎ 故选:C。‎ ‎9.【分析】A.Na2Cr2O7溶在酸性条件下能氧化正丁醇;‎ B.温度计1控制反应混合溶液的温度,温度计2是控制馏出成分的沸点;‎ C.正丁醛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D.粗正丁醛中含有水;‎ ‎【解答】解:A.Na2Cr2O7溶在酸性条件下能氧化正丁醇,所以将酸化的Na2Cr2O7溶液逐滴加入正丁醇中,故A正确;‎ B.由反应物和产物的沸点数据可知,温度计1保持在90~95℃,既可保证正丁醛及时蒸出,又可尽量避免其被进一步氧化,温度计2示数在76℃左右时,收集产物为正丁醛,故B正确;‎ C.正丁醛密度为0.8017g•cm﹣3,小于水的密度,故粗正丁醛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故C正确;‎ D.正丁醇能与钠反应,但粗正丁醛中含有水,水可以与钠反应,所以无法检验粗正丁醛中是否含有正丁醇,故D错误;‎ 故选:D。‎ ‎10.【分析】A、醇类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均不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B、根据含有的碳碳双键的个数,烯烃有单烯烃和二烯烃等;‎ C、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聚反应;‎ D、煤干馏得煤炭、煤焦油和煤气.‎ ‎【解答】解:A、醇类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均不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即醇类均为非电解质,故甲醇为非电解质,故A错误;‎ B、根据含有的碳碳双键的个数,烯烃有单烯烃和二烯烃等,即单烯烃的通式为CnH2n,但二烯烃的通式为CnH2n﹣2,故B错误;‎ C、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聚反应,将丙烯中的碳碳双键打开后连成长链,即得聚丙烯,故C正确;‎ D、煤干馏得煤炭、煤焦油和煤气,产物中无甲醇,故D错误。‎ 故选:C。‎ ‎11.【分析】A.聚酯纤维是由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缩聚而成的聚酯;‎ B.蛋白质是由α﹣氨基酸按一定顺序结合形成一条多肽链,再由一条或一条以上的多肽链按照其特定方式结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C.亚硫酸钙易被氧化;‎ D.丙酸和丙醛中都含有两种H原子.‎ ‎【解答】解:A.聚酯纤维是由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缩聚而成的聚酯,乙二醇的凝固点低,可作发动机抗冻剂,故A正确;‎ B.二肽含有“﹣CONH”,不是蛋白质,故B错误;‎ C.亚硫酸钙易被氧化为硫酸钙,故C错误;‎ D.核磁共振可以检测等效氢的种类比例,在丙酸和丙醛中都含有两种H原子,比例为3:1,所以仅用核磁共振不可以区分丙酸和丙醛,故D错误。‎ 故选:A。‎ ‎12.【分析】A.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 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 B.硫酸铵能使蛋白质发生盐析;‎ C.蔗糖水解后的产物葡萄糖有还原性,自身没有还原性;‎ D.纯净物有固定的熔沸点.‎ ‎【解答】解:A.乙醇、丙三醇官能团数目不相同,不是同系物,故A正确;‎ B.硫酸铵能使蛋白质发生盐析,重金属盐醋酸铅能使蛋白质变性,故B错误;‎ C.蔗糖水解后的产物葡萄糖有还原性,自身没有还原性,所以不是还原型二糖,故C错误;‎ D.天然植物油均为多种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的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故D错误。‎ 故选:A。‎ ‎13.【分析】A.根据乙二醇和丙三醇的用途及生产火棉是硝酸纤维酯判断;‎ B.根据可用元素分析仪确定C、H、O等元素,用红外光谱仪确定物质中的有机原子团,用原子吸收光谱确定物质中含有哪些非金属元素,质谱仪是测定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C.根据重铬酸铵的颜色及硝酸铵的分解产物判断;‎ D.为人体提供能量的物质有:糖类、油脂、蛋白质,其中相等质量的三种物质在体内氧化产生的热量油脂最多。‎ ‎【解答】解:A.乙二醇的水溶液,凝固点低,可作为汽车发动机的抗冻剂,丙三醇有吸水性,可作保湿剂,能与硝酸反应生成硝化甘油,是烈性炸药,但火棉是硝酸纤维酯,故A错误;‎ B.元素分析仪确定C、H、O等元素,用红外光谱仪确定物质中的有机原子团,用原子吸收光谱确定物质中含有哪些非金属元素,质谱仪是测定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故B错误;‎ C.铵盐不一定都是无色的,如重铬酸铵,且硝酸铵分解产物中有氮气,氮气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 D.糖类、油脂、蛋白质是人类摄取的重要营养物质,相等质量的三种物质在体内氧化产生的热量油脂最多,故D正确;‎ 故选:D。‎ ‎14.【分析】A.苯酚钠属于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水解为可逆反应;‎ B.苯酚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苯酚与碳酸氢钠;‎ C.盐类水解促进水的电离;‎ D.苯氧根离子为弱酸根离子,不能与氢离子共存.‎ ‎【解答】解:A.苯酚钠水解的离子方程式:C6H5O﹣+H2O⇌C6H5OH+OH﹣,故A错误;‎ B.苯酚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苯酚与碳酸氢钠,离子方程式:C6H5O﹣+CO2+H2O=C6H5OH+HCO32﹣,故B错误;‎ C.苯酚钠属于强碱弱酸盐,存在水解,使水的电离平衡向正向进行,25℃时,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大于1×10﹣7mol•L﹣1,故C正确;‎ D.苯氧根离子为弱酸根离子,不能与氢离子共存,故D错误;‎ 故选:C。‎ ‎15.【分析】A.锂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元素,质软,是密度最小的金属,是一种较活泼的金属;‎ B.正常的雨水溶解二氧化碳,其pH为5.6,pH值小于5.6为酸雨,pH由4.68变为4.28,主要是雨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硫生成亚硫酸,亚硫酸被氧化为硫酸;‎ C.苯酚易溶于酒精;‎ D.漂白粉在空气中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次氯酸,用于漂白纸张为漂白性.‎ ‎【解答】解:A.锂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元素,质软,是密度最小的金属,化学性质较活泼,常用于原子反应堆、制轻合金及电池等,如手机电动车锂电池,故A正确;‎ B.正常的雨水溶解二氧化碳,其pH为5.6,pH值小于5.6为酸雨,pH由4.68变为4.28,主要是雨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硫生成亚硫酸,亚硫酸被氧化为硫酸,由弱酸转化为强酸,酸性增强,故B错误;‎ C.苯酚易溶于酒精,洗去皮肤表面沾有的苯酚,可以使用酒精做溶剂,故C正确;‎ D.漂白粉在空气中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次氯酸,用于漂白纸张为漂白性,故D正确,故选B。‎ ‎16.【分析】A、苯酚溶液中加入FeCl3溶液后会生成HCl;‎ B、S2O32﹣+2H+═SO2↑+S↓+H2O反应中单位时间内生成的沉淀或气体无法定量测定;‎ C、邻苯二甲酸氢钾纯度高,组成稳定,且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容易精确称量和配制容易,常作标准溶液;‎ D、吸入少量酒精或乙醚的混合蒸气可以减轻由氯气、氯化氢气体引起的中毒.‎ ‎【解答】解:A、苯酚溶液中加入FeCl3溶液后会生成H3[Fe(C6H5O)6]和HCl,HCl为强酸,所以溶液的酸性增强,故A正确;‎ B、S2O32﹣+2H+═SO2↑+S↓+H2O反应中单位时间内生成的沉淀或气体无法定量测定,所以向Na2S2O3稀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发生如下反应:S2O32﹣+2H+═SO2↑+S↓+H2O,不能利用产生浑浊的快慢或产生气泡的快慢来测定该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故B错误;‎ C、邻苯二甲酸氢钾纯度高,组成稳定,且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容易精确称量和配制容易,常作标准溶液,所以能用邻苯二甲酸氢钾作为基准物质来标定NaOH溶液,故C正确;‎ D、吸入氯气、氯化氢气体时,可吸入少量酒精或乙醚的混合蒸气解毒,吸入少量符合实验室毒气解毒方法,故D正确;‎ 故选:B。‎ ‎17.【分析】A.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对皮肤有伤害;‎ B.高温可以使蛋白质变性,失去活性,所以疫苗等生物制剂应冷冻保藏;‎ C.过多摄入亚硝酸钠会使人中毒死亡;‎ D.废塑料通常采用热解油化技术加以回收,即通过加热或加入一定的催化剂使废塑料分解,获得新的燃料汽油、燃料油气等.‎ ‎【解答】解:A.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苯酚沾到皮肤上,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苯酚易溶于酒精,可以用酒精洗涤,故A错误;‎ B.疫苗等生物制剂应冷冻保藏,是为了防止蛋白质变性,与盐析无关,故B错误;‎ C.亚硝酸钠是一种食品防腐剂,摄入过多对身体有害,应该控制其用量,故C错误;‎ D.回收废弃塑料制成燃油替代汽、柴油,可减轻环境污染和节约化石能源,故D正确;‎ 故选:D。‎ ‎18.【分析】﹣OH和苯环是相互活化的,﹣OH使苯环活化表现为苯酚中的苯环更易被取代;苯环使﹣OH活化表现为酚羟基显酸性,和钠的反应更剧烈,能和氢氧化钠反应,据此分析.‎ ‎【解答】解:A、苯酚溶液显弱酸性,说明苯环使﹣OH活化,比醇羟基更易电离,故A错误;‎ B、分别加入金属钠,苯酚中明显反应剧烈,说明酚羟基比醇羟基更活泼,体现了苯环对﹣OH的影响,故B错误。‎ C、苯酚比苯容易发生溴代反应,说明苯酚中的苯环比苯更活泼,体现了﹣OH对苯环的影响,故C正确;‎ D、苯酚能与氢氧化钠反应,说明酚羟基显酸性,而苯甲醇不能,说明只有当﹣‎ OH直接连在苯环上时,苯环会使﹣OH活化,故D错误;‎ 故选:C。‎ ‎19.【分析】A.苯酚有一定毒性,对皮肤、黏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能作消毒剂,此外还螚作防腐剂;‎ B.白磷着火点低且有毒,不可用于制造安全火柴;‎ C.糖类中的单糖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油脂也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D.皂化反应是油脂与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溶液混合发生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的反应,肥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酸钠;‎ ‎【解答】解:A.苯酚是一种有毒的物质,稀水溶液可直接用作防腐剂和消毒剂,故A错误;‎ B.白磷的着火点是40℃,易着火,且有毒,不可用于制造安全火柴,常用着火点较高无毒的红磷制作,故B错误;‎ C.高分子化合物是指式量大于10000以上的化合物,糖类中的单糖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油脂也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C错误;‎ D.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脂肪酸盐(钠盐、钾盐等)和丙三醇(甘油),肥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酸钠,故D正确;‎ 故选:D。‎ ‎20.【分析】A.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B.稻草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化学式为(C6H10O5)n,用适当的催化剂将纤维素与水作用生成葡萄糖,再将葡萄糖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酒精;‎ C.氯化汞(HgCl2)属于重金属盐能使病毒发生变性,HgCl2的稀溶液可用作手术刀的消毒剂;‎ D.氟利昂(CF2Cl2)或氮氧化物(NOx)气体会破坏大气臭氧层,从而导致臭氧空洞;‎ ‎【解答】解:A.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所以不能用大量的NaOH稀溶液冲洗,可以用酒精洗去,故A错误;‎ B.纤维素与水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葡萄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6H10O5)n+nH2OnC6H12O6.,葡萄糖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2C2H5OH+2CO2↑,故B正确;‎ C.氯化汞(HgCl2‎ ‎)的稀溶液用于手术器械消毒,是因为它会使手术器械上的病毒发生蛋白质变性,故C错误;‎ D.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氟利昂(CF2Cl2)或氮氧化物(NOx)气体会破坏大气臭氧层,从而导致臭氧空洞,故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共5小题)‎ ‎21.【分析】①酒精为乙醇,是医院的常用消毒剂;‎ ‎②醋酸是乙酸,具有酸性;‎ ‎③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在碱性条件下,能发生皂化反应;‎ ‎【解答】解:①酒精为乙醇,能使皮肤表面的细菌发生蛋白质变性,是医院的常用消毒剂;‎ ‎②醋酸是乙酸,具有酸性,能和水垢反应,2CH3COOH+CaCO3=(CH3COO)2Ca+H2O+CO2↑,乙酸钙易溶于水,所以能除去水壶中水垢;‎ ‎③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在碱性条件下,能发生皂化反应,如硬脂酸甘油酯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C17H35COONa与甘油;‎ 故答案为:②;①;③;‎ ‎22.【分析】(1)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反应中KMnO4中Mn元素化合物由+7价降低为MnO2中+4价;‎ ‎(2)KMnO4在酸性条件下氧化性增强,在稀硫酸中将乙醇氧化为乙酸,Mn元素被还原为较低价态的Mn2+;‎ 根据n=计算乙酸的物质的量,反应中C元素化合价由乙醇中的+2升高为乙酸中0价,据此计算转移电子数;‎ ‎(3)五氧化二碘的淀粉溶液检测BrAC,乙醇被氧化为乙醛,用淀粉检验碘的生成,反应有碘生成;‎ ‎(4)根据氧化剂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判断.‎ ‎【解答】解:(1)反应中KMnO4中Mn元素化合物由+7价降低为MnO2中+4价,KMnO4发生还原反应生成MnO2,‎ 故答案为:KMnO4,MnO2;‎ ‎(2)KMnO4在酸性条件下氧化性增强,在稀硫酸中将乙醇氧化为乙酸,Mn元素被还原为较低价态的Mn2+,故还原产物为MnSO4,12.0mg乙酸的物质的量为=2×10‎ ‎﹣4mol,反应中C元素化合价由乙醇中的+2升高为乙酸中0价,据故转移电子数为2×10﹣4mol×2×(2﹣0)×NAmol﹣1=0.0008NA,‎ 故答案为:MnSO4,0.0008NA;‎ ‎(3)五氧化二碘的淀粉溶液检测BrAC,乙醇被氧化为乙醛,用淀粉检验碘的生成,反应有碘生成,反应方程式为:‎ I2O5+5CH3CH2OH→I2+5CH3CHO+5H2O,故答案为:I2O5+5CH3CH2OH→I2+5CH3CHO+5H2O;‎ ‎(4)反应中氧气是氧化剂,乙醇是还原剂,乙醛是氧化产物,过氧化氢是还原产物,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也强于还原剂、还原产物的氧化性,故氧气的氧化性最强,故答案为:O2.‎ ‎23.【分析】(1)在实验条件下,A中生成的乙醛呈气态,在C中被冷却,造成实验装置内压强降低.‎ ‎(2)现象是反应的体现,乙醇在A中与氧化铁反应生成乙醛、铁、水,硫酸铜吸水呈蓝色.‎ ‎(3)乙醛有还原性,被新制的氢氧化铜氧化乙酸,氢氧化铜被还原为氧化亚铜.‎ ‎(4)(i)准确稀释到250ml,应使用比较精确的定量仪器.‎ ‎(ii)步骤④的操作目的是通过滴定确定20mlB溶液中铁离子的物质的量,进而测定反应后石英管A左侧固体中铁元素的含量.‎ a、滴定反应为铁离子氧化碘离子,为碘单质,反应开始就会生成碘单质.‎ b、不润洗滴定管,直接装液导致溶液浓度降低.‎ c、锥形瓶不需要用待测夜润洗 d、滴定过程中,眼睛注视锥形瓶内颜色变化,以判断反应到终点.‎ e、30s内溶液不恢复原来的颜色,说明反应到终点,才可读记录.‎ ‎(iii)根据铁原子守恒,通过关系式求算.‎ ‎【解答】解:(1)在实验条件下,A中生成的乙醛呈气态,在C中被冷却,造成实验装置内压强降低,溶液倒吸,产生危险,所以试管B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故答案为:防止倒吸 ‎(2)乙醇在A中反应为CH3CH2OH+Fe2O3CH3CHO+H2O+2FeO,Fe2O3变为FeO,固体由红棕色逐渐变为黑色,反应有水生成,硫酸铜吸水变为蓝色.所以现象为左侧固体由红棕色逐渐变为黑色,右侧白色粉末变为蓝色.‎ 故答案为:左侧固体由红棕色逐渐变为黑色,右侧白色粉末变为蓝色 ‎(3)乙醛有还原性,被新制的氢氧化铜氧化乙酸,氢氧化铜被还原为氧化亚铜,‎ 反应方程式为CH3CHO+2Cu(OH)2CH3COOH+Cu2O+2H2O 故答案为:CH3CHO+2Cu(OH)2CH3COOH+Cu2O+2H2O ‎(4)(i)准确稀释到250ml,应使用比较精确的定量容器,故还应用250ml的容量瓶.‎ 故答案为:250ml的容量瓶 ‎(ii)a、滴定反应为铁离子氧化碘离子,为碘单质,反应开始就会生成碘单质,如用淀粉作指示剂,即使未到终点,溶液也变蓝色,故a错误;‎ b、不润洗滴定管,直接装液导致溶液浓度降低,测量不准确,故b错误;‎ c、锥形瓶不需要用待测夜润洗,故c正确;‎ d、滴定过程中,眼睛注视锥形瓶内颜色变化,以判断反应到终点,故d错误;‎ e、30s内溶液不恢复原来的颜色,说明反应到终点,才可读记录,故e正确.‎ 故选:ce ‎(iii)根据铁原子守恒,铁离子与碘离子的反应可得如下关系式 石英管A左侧9g固体中Fe~~~~Fe3+~~~~~~I﹣‎ ‎11‎ n0.5mol/L×0.02L×‎ 所以n=0.5mol/L×0.02L×=0.125mol,‎ 所以石英管A左侧固体中铁元素的百分含量为×100%=77.78%‎ 故答案为:77.78%‎ ‎24.【分析】(1)苯酚钠溶液通入过量二氧化碳,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 ‎(2)②苯酚在冷水中的溶解度较小,乙酸钠易溶于水;‎ ‎(3)根据苯酚的溶解性和苯酚和溴水的取代反应解答;‎ ‎(4)根据溴的氧化性氧化溴离子结合溴与苯酚反应和I2+2S2O32﹣=2I﹣+S4O62﹣进行解答;‎ ‎【解答】解:‎ ‎(1)依据碳酸性比苯酚的酸性强,弱酸盐与“强”酸发生的复分解反应,二氧化碳和苯酚钠反应生成苯酚,反应的方程式为:+CO2+H2O→+NaHCO3,‎ 故答案为:+CO2+H2O→+NaHCO3;‎ ‎(2)加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和苯酚反应生成溶于水的苯酚钠,乙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乙酸钠;‎ 苯酚钠和乙酸钠溶液通过二氧化碳,苯酚钠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苯酚,而乙酸钠和二氧化碳不反应,苯酚在冷水中的溶解度较小,乙酸钠易溶于水,所以用分液的方法进行分离;‎ 故答案为:分液;‎ ‎(3)步骤1取少量苯酚放入a试管,加入少量蒸馏水,振荡,苯酚为有机物,在常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所以出现白色浑浊,步骤2:苯酚与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三溴苯酚白色沉淀,所以出现产生白色沉淀,苯酚和三氯化铁作用,形成络合物,呈现紫色,‎ 故答案为:‎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 现象解释 步骤1:取少量C放入a试管,加入少量蒸馏水,振荡。‎ 出现白色浑浊 苯酚常温下溶解度不大 步骤2:取少量C的稀溶液分装b、c两支试管,往b试管滴入过量饱和溴水,振荡。‎ 产生白色沉淀 苯酚与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三溴苯酚白色沉淀。‎ 步骤3:往c试管滴入几滴FeCl3溶液,振荡。‎ 溶液变为紫色 C与加入的试剂发生显色反应。‎ ‎(4)称取一定量的苯酚试样,用水溶解后全部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定容。取此溶液25.00mL,苯酚物质的量为原溶液的,加入浓度为0.0500moL•L﹣1的溴水溶液30mL,苯酚与溴水反应,是苯酚分子中羟基对苯环影响,邻对位氢原子活泼,易于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从方程式可以看出1mol苯酚需3mol溴单质,1molBr2~3mol苯酚,放置,待反应完全后,加入过量的KI,溴的氧化性比碘的氧化性强,故溴单质能从KI中置换出碘单质,即Br2+2KI=I2+2KBr,从方程式可以看出1mol能氧化2mol碘化钾,生成1mol碘,根据I2+2S2O32﹣=2I﹣‎ ‎+S4O62﹣,知1mol碘需2molS2O32﹣,Br2~2KI~I2~2S2O32﹣,综上可知溴水总的物质的量为0.0500mol/Lx30.00x10﹣3L,其中与碘化钾反应的溴为x0.1100mol/Lx11.80x10﹣3L,所以试样中C物质的量:(0.0500mol/Lx30.00x10﹣3L﹣x0.1100mol/Lx11.80x10﹣3L)xx40;‎ 故答案为:(0.0500mol/Lx30.00x10﹣3L﹣x0.1100mol/Lx11.80x10﹣3L)xx40;‎ ‎25.【分析】(1)苯酚钠溶液通入过量二氧化碳,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 ‎(2)②苯酚在冷水中的溶解度较小,乙酸钠易溶于水;‎ ‎(3)根据苯酚的溶解性和苯酚和溴水的取代反应解答;‎ ‎(4)根据BrO3﹣+5Br﹣+6H+═3Br2+3H2O结合溴的氧化性氧化碘离子与I2+2S2O32﹣=2I﹣+S4O62﹣进行解答;‎ ‎【解答】解:(1)依据碳酸性比苯酚的酸性强,弱酸盐与“强”酸发生的复分解反应,二氧化碳和苯酚钠反应生成苯酚,反应的方程式为:+CO2+H2O→+NaHCO3,‎ 故答案为:+CO2+H2O→+NaHCO3;‎ ‎(2)加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和苯酚反应生成溶于水的苯酚钠,乙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乙酸钠;苯酚钠和乙酸钠溶液通过二氧化碳,苯酚钠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苯酚,而乙酸钠和二氧化碳不反应,苯酚在冷水中的溶解度较小,乙酸钠易溶于水,所以用分液的方法进行分离;‎ 故答案为:分液;‎ ‎(3)步骤1取少量苯酚放入a试管,加入少量蒸馏水,振荡,苯酚为有机物,在常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所以出现白色浑浊,步骤2:苯酚与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三溴苯酚白色沉淀,所以出现产生白色沉淀,苯酚和三氯化铁作用,形成络合物,呈现紫色,‎ 故答案为:‎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 现象解释 步骤1:取少量C放入a试管,加入少量蒸馏水,振荡。‎ 出现白色浑浊 苯酚常温下溶解度不大 产生白色沉淀 步骤2:取少量C的稀溶液分装b、c两支试管,往b试管滴入过量饱和溴水,振荡。‎ 苯酚与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三溴苯酚白色沉淀。‎ 步骤3:往c试管滴入几滴FeCl3溶液,振荡。‎ 溶液变为紫色 C与加入的试剂发生显色反应。‎ ‎(4)称取一定量的苯酚试样,用水溶解后全部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定容。取此溶液25.00mL,苯酚物质的量为原溶液的,加入KBr03浓度为0.01667moL•L﹣1,的KBr03、KBr标准溶液30.OOmL,BrO3﹣+5Br﹣+6H+═3Br2+3H2O,溴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1667moL•L﹣1×30.OO×10﹣3L,生成的溴单质为3×0.01667moL•L﹣1×30.OO×10﹣3L,苯酚与溴水反应,是苯酚分子中羟基对苯环影响,邻对位氢原子活泼,易于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从方程式可以看出1mol苯酚需3mol溴单质,1molBr2~3mol苯酚,所以1molBrO3﹣~3molBr2~1mol苯酚,放置,待反应完全后,加入过量的KI,溴的氧化性比碘的氧化性强,故溴单质能从KI中置换出碘单质,即Br2+2KI=I2+2KBr,从方程式可以看出1mol能氧化2mol碘化钾,生成1mol碘,根据I2+2S2O32﹣=2I﹣+S4O62﹣,知1mol碘需2molS2O32﹣,Br2~2KI~I2~2S2O32﹣,综上可知剩余氧化碘化钾的溴为×0.1100mol/Lx11.80x10﹣3L,与苯酚反应的溴水总的物质的量为3×0.01667moL•L﹣1×30.OO×10﹣3L﹣×0.1100mol/Lx11.80x10﹣3L,根据1molBrO3﹣~3molBr2~1mol苯酚,所以试样中苯酚物质的量为:(3×0.01667moL•L﹣1×30.OO×10﹣3L﹣×0.1100mol/Lx11.80x10﹣3L)×,‎ 故答案为:(3×0.01667moL•L﹣1×30.OO×10﹣3L﹣×0.1100mol/Lx11.80x10﹣3L)×。‎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