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3第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习题课练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3第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习题课练2

题加餐练 ‎1.(2017·新课标全国卷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世界一流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世界第一颗量子通讯卫星“墨子号”遨游太空,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世界领先,“蛟龙”号创造了作业类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新的世界纪录,超级计算机排名稳居世界第一……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的文化意义在于(  )‎ ‎①凸显了科学素养在文化素养中的核心地位 ②为文化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手段 ③强化文化的统一性、缩小文化的差异性 ④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②④入选;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能为文化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手段,也有利于我们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①错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③错误,科技创新有利于发展本民族文化,也有利于实现世界文化的繁荣,而不是强化文化的统一性、缩小文化的差异性。 ‎ ‎2.(2017·新课标全国卷Ⅱ)2016年9月,中国歌剧舞剧院复排的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在北京上演。该剧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地域性音乐风格,又融入了时尚元素,洋溢着青春气息,在表演样式、舞美设计、服装造型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演出取得了极大成功,受到观众热烈欢迎。这表明(  )‎ ‎①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 ②只有赢得市场,优秀传统文化才有价值 ③只要引入流行元素,优秀传统文化就能很好地传承 ④善于推陈出新,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满足人们的新需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①④入选;该剧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地域性音乐风格,又融入了时尚元素,表明优秀传统文化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也表明只有善于推陈出新,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满足人们的新需求。②错误,优秀传统文化并非只有赢得市场才有价值。③错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既要继承传统,又要推陈出新。 ‎ ‎3.(2016·江苏卷,22)源远流长的“礼”文化在漫长的文明演进中,积淀了许多协调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规范和准则。今天,我们仍借助这些规范和准则来协调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但赋予了“礼”平等、友善等新的内涵。这说明文化具有(  )‎ A.鲜明的民族性 B.相对的稳定性 C.时代的先进性 D.强大的包容性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源远流长的“礼”文化在漫长的文明演进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内涵,这表明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故B符合题意。只有优秀文化才具有时代的先进性,C排除。A、D说法正确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 ‎4.(2016·新课标全国卷Ⅱ)我国杂技历史悠久,因表演技巧高超而深受观众喜爱。在现代,我国杂技融入音乐、舞蹈等元素,利用声、光、电效果,配以情景故事,既惊险刺激又妙趣横生,许多节目蜚声海内外。我国现代杂技艺术蜚声海内外,主要得益于(  )‎ ‎①现代传媒超越时空的传播功能 ②用现代流行艺术元素取代传统艺术元素 ③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满足了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④以现代艺术手段展现我国杂技的民族特色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在现代,我国杂技融入音乐、舞蹈等元素,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满足了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③入选。利用声、光、电效果,配以情景故事,体现了利用现代艺术手段展现我国杂技的民族特色,④入选。②中“取代传统艺术元素”说法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传统杂技与现代元素融合与现代传媒的传播无关,①排除。 ‎ ‎5.(2017·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2017年春节期间,大型文化类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成为陪伴人们欢度新春佳节的一道文化大餐。‎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紧紧抓住受众的中国诗词文化情结,在赛制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比赛诗词涵盖《诗经》、楚辞、唐宋诗词、毛泽东诗词等,主要选自中小学教材,聚焦爱国、仁义、友善等主题。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有学生、教师,有工人、农民、公务员,有海外华人、外国留学生。嘉宾现场点评,或分析诗词的深刻内涵,或发掘诗词的道德价值,或讲述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赛会设置竞猜、“飞花令”等环节,启用水舞台、大屏幕展示等舞美设计,应用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打造出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节目的播出,引起强烈反响,总收视观众超过11亿人次,引发新一轮中国诗词热。‎ ‎(1)《中国诗词大会》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案例,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成功的原因。‎ ‎(2)请就学校如何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两条建议。‎ 答案:(1)选择艺术价值高、影响大、代表性强的诗词,集中展示中国诗词的魅力;重视发掘诗词的深刻文化内涵,引导人们向美向善;运用现代传播技术手段,注重互动性和趣味性,增强吸引力、感染力;激发民众内心的中国诗词文化情结,引导民众广泛参与。‎ ‎(2)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实践活动;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站、微信公众号。‎ 解析:第(1)问,知识范围是“文化生活”,具体范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答题的角度是“原因”,围绕的主题是“《中国诗词大会》成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因”。材料给我们的信息是,节目组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抓住受众的中国诗词文化情结,大胆创新,精选诗词内容、引导全民参与、深挖文化内涵、采用丰富形式、运用现代传媒,打造诗词文化盛宴。提炼出答案要点:精选诗词内容,选择艺术价值高、影响大、代表性强的诗词,展示中国诗词的魅力;嘉宾深入挖掘诗词的文化内涵和道德价值,引导人们向美向善;运用现代传媒,增强中国诗词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抓住了受众的诗词文化情结,广泛吸引民众参与。第(2)问,要求就学校如何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出建议,可以从开设课程、开展实践活动、运用媒体手段等角度分析。 ‎ ‎6.(2018·北京海淀模拟)宋徽宗的《芙蓉锦鸡图》、林椿的《果熟来禽图》……一部中国制作的名为《美丽的森林》的动画片,利用动画技术使多幅宋代工笔画从画卷中“复活”。短片从第一帧画面开始,古韵悠然,风吹树叶动,鸟飞展翅高,精妙绝伦的宋代古画仿佛有了生命,其精美的画面、浓郁的中国风,深深打动了观众,目前已成为首部冲击2017年度奥斯卡动画短片奖的中国作品。这主要说明(  )‎ A.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纽带 B.有价值的文化创新源于文化传播载体的变革 C.科学技术的运用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D.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技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动画片《美丽的森林》利用动画技术使多幅宋代工笔画从画卷中“复活”,让精妙绝伦的宋代古画有了生命,说明科学技术的运用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C正确;材料并未体现传统文化的作用,A排除;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D排除。 ‎ ‎7.(2018·四川省乐山市期末)“取于有余以供上用,则贫民之赋可损,所谓损有余,补不足。”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和谐思想,挖掘开发这些宝贵的和谐思想,对于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这告诉我们,对传统文化(  )‎ ‎①要学会尊重,全部继承 ②要洋为中用,对外推广 ‎③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④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①说法错误,③④说法正确。②是对待外来文化和中华文化的态度,不符合题意。 ‎ ‎8.(2018·自贡一诊)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西周大臣召公最先提出并倡导的敬德保民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今天,我们党和政府批判继承了这一思想。下列说法与“敬德保民”思想一致的是(  )‎ ‎①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 ②共享发展,让百姓有更多获得感 ③培育工匠精神,提品质创品牌 ‎④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材料中的“敬德保民”思想强调重视人民的地位和作用,这与“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和“共享发展,让百姓有更多获得感”的思想一致,故①②符合题意;③强调的是工匠精神,④强调的是要艰苦奋斗,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 ‎9.(2018·吴越联盟联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与儒、道文化有着历史的渊源关系,是对中国历史文明的继承和发展。这告诉我们(  )‎ ‎①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要因时而变 ②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有着深刻的影响 ③文化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的 ④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儒、道文化有着历史的渊源关系,表明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有着深刻的影响,也体现了文化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的,②③符合题意,④不符合题意。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要因时而变,①说法错误。 ‎ ‎10.(2018·沈阳模拟)歌剧《星星之火》是新中国第一部反映东北抗联题材的歌剧,1950年在哈尔滨首演,剧中经典唱段《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等传唱了大半个世纪。今天,复排后的歌剧重新创编了音乐形式,增加了舞蹈元素,使人物塑造更加丰满。之所以进行旧剧新编,是因为(  )‎ ‎①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②传统文化要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 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④传统文化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答案:B 解析:旧剧新编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无关,①不选;传统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②错误;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它的具体内涵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丰富发展,③正确;传统文化只有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所以要旧剧新编,④正确。 ‎ ‎11.(2018·陕西延安模拟)万圣节是西方的传统节日,近年来国内一些年轻人在万圣节整蛊别人娱乐自己,引起了许多群众的反感。从文化生活角度看,原因在于(  )‎ A.民族文化具有差异性,民族节日应是本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B.中华文化具有独特性,我国节日与西方相比形式更加多样,韵味无穷 C.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各民族节日都蕴含特有的风土人情,无需借鉴 D.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一些节日在我国缺乏广泛社会基础,难获认同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传统文化。一些年轻人在万圣节整蛊别人娱乐自己,引起了许多群众的反感,是因为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有些“洋节日”‎ 在我国缺乏广泛社会基础,难获认同,D正确;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A错误;东西方节日各有特色,不能说中国节日比西方节日更加多样、韵味无穷,B错误;文化具有多样性,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应相互交流、借鉴,C错误。 ‎ ‎12.(2018·河北衡水中学模拟)春秋战国时期,相对自由宽松的政治环境促进了私学的发展,涌现出一批有德有才有识的思想家,他们纷纷著书立说,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有力地推动了当时思想文化的进步。这表明(  )‎ ‎①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是一定政治环境的反映 ③思想运动能促进文化的发展 ④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和政治的关系、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相对自由宽松的政治环境促进了私学的发展,说明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决定,②正确;“百家争鸣”有力地推动了当时思想文化的进步,说明思想运动能促进文化的发展,③正确;材料未涉及经济与文化的关系,①排除;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④错误。 ‎ ‎13.(2018·山东菏泽期末)某同学撰写论文主要参考的文章有《非遗传承人的生存状况》《传统节日在今天》《城市化对传统村落的冲击》《如何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据此推断,该同学的研究主题最有可能是(  )‎ A.保护文化遗产的现实意义 B.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C.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D.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该同学参考的文章涉及文化遗产、传统文化的传承,因此其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D正确;A只强调了保护文化遗产、C只强调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未能全面反映材料主旨,排除;材料未涉及文化多样性与文化创新的关系,B排除。 ‎ ‎14.(2018·浙江温州二模)读《论语》,可知廉耻,鉴是非;读《庄子》,可养身心,增才情……进入中学课堂的国学经典,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中学生阅读国学经典(  )‎ A.要学会推陈出新,摒弃传统束缚 B.能提升文化素养,避免人生挫折 C.应尊重经典内涵,全面继承传统 D.要善于古为今用,把握时代价值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阅读国学经典,可以知廉耻、鉴是非,养身心、增才情,因此中学生要善于古为今用,把握时代价值,D正确;传统文化并不都是糟粕,A中“摒弃传统束缚”的说法错误,排除;B中“避免人生挫折”的说法太绝对,排除;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C中“全面继承传统”的说法错误,排除。 ‎ ‎15.(2018·广东省茂名市五校联考)汤显祖和莎士比亚作为同时期的世界级戏剧家,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与生活环境下,同样都创作出了脍炙人口、超越时空的剧作。和中国人对于莎士比亚的熟悉相比,不但西方人对于汤显祖的了解是片面的,中国人也还没有真正走进汤显祖的世界。这提醒我们(  )‎ ‎①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充分肯定自身文化的价值 ②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传统文化需要吸收借鉴外来文化 ③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 ④要在把握继承与发展关系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 “不但西方人对于汤显祖的了解是片面的,中国人也还没有真正走进汤显祖的世界”,这强调我们既要充分肯定自身文化的价值,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要注重向外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①④符合题意,③与题意不符。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②说法错误。 ‎ ‎16.就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李克强总理指出,中国要创新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关键要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而人力资源很大程度上要靠科技引领,靠教育支撑。这是因为(  )‎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技引领、教育支撑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 ②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科技创新有利于大众传媒手段更新 ③科学技术与教育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往往催生社会变革 ④科技影响文化发展,现代科技的运用能够促进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D 解析:材料中李克强的话传达了两个信息,一是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技、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二是科技与教育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而不是主要途径,且材料不涉及大众传媒手段的更新,②不选;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而不是科学技术与教育,③错误。 ‎ ‎17.书院作为儒家文化的一种传播载体,曾在历史的浮沉兴衰中几近消失。现在呈星火燎原之势的社区书院,集国学传播、教育、展览和休闲为一体,以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主旨,坚持学术性与普及性相结合,弥补了现代教育因批量化、标准化而产生的不足。这说明(  )‎ A.社区书院若能顺应社会的变迁,会对社会和个人发展起促进作用 B.要全面复古传统文化,发扬传统文化的教育魅力 C.书院文化的建设,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永葆文化生命力 D.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承袭,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 答案:A 解析:社区书院集国学传播、教育、展览和休闲为一体,以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主旨,坚持学术性与普及性相结合,弥补了现代教育因批量化、标准化而产生的不足,说明社区书院若顺应社会的变迁,会有利于促进社会和个人的发展,A项符合题意。D说法错误,传统文化有优劣之分,不能一概承袭。B项中“要全面复古传统文化”说法错误。“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是处理外来文化与中华文化关系的要求,C项排除。 ‎  不能正确区分传统文化的特点 ‎18.从《尚书》的“民为邦本”到西周的“敬天保民”,从孟子的“民贵君轻”到柳宗元的“吏为民役”,从孙中山的“天下为公”到今天的“以人为本”,中华文化中政治智慧的核心是民本观。这说明(  )‎ ‎①文化具有直接现实性 ②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 ④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从《尚书》的“民为邦本”到西周的“敬天保民”,从孟子的“民贵君轻”到柳宗元的“吏为民役”,从孙中山的“天下为公”到今天的“以人为本”,民本观始终是中华文化中政治智慧的核心,这说明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历史继承性,②③正确;实践才具有直接现实性,①错误;材料未涉及文化的民族性,④排除。 ‎  不能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19.城市和人一样,也有完整的生命历史,从其诞生至今,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互融合,一代代人创造了它之后,纷纷离去,却将之转化为一条条老街道、一座座名胜古迹,以及民间手艺、历史人物等等,全都默默地记在他巨大的肌体里。这告诉我们(  )‎ ‎①透过物质载体,可以认识和了解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②在城市化进程中保持其原有的建筑风格,才能弘扬传统文化 ③城市发展要自觉延续历史文脉,留住独特的城市文化基因 ④城市传统文化在城市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全面继承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传统文化。一条条老街道、一座座名胜古迹,以及民间手艺、历史人物,都蕴含着城市的文化底蕴,说明透过物质载体,可以认识和了解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说明城市发展要自觉延续历史文脉,留住独特的城市文化基因,①③正确;弘扬传统文化的途径很多,不一定只靠保持城市原有的建筑风格,②错误;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而不是全面继承,④错误。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