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民版专题四 专题末—查漏补缺提能增分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民版专题四 专题末—查漏补缺提能增分

专题末 —查漏补缺·提能增分 古希腊文明VS古罗马文明 ‎1.古代雅典城邦主要机构包括执政官、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民众法庭,古代罗马共和国的主要机构包括执政官、公民大会、元老院、保民官。两者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于(  )‎ A.民主政治与贵族政治的不同 B.执政官数量不同 C.古雅典更重视法律建设 D.古罗马更重视平民利益 解析:选A 结合史实古代雅典的政治机构中以公民大会为核心,体现了民主政治,而古罗马共和国的主要机构以元老院为核心,体现了贵族政治,故A项正确。‎ ‎2.在雅典共和国最繁荣的时期,公民总数从30 000人降至21 000人。而罗马共和国末期,公民的人数从公元前86年的463 000人,增加到了公元前70年的900 000人。这种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罗马政治制度比雅典更灵活 B.共和制只适应小国寡民国家 C.罗马不再实行直接民主政治 D.罗马公民的权利比雅典广泛 解析:选A 雅典民主制下,对公民身份有严格限制,而古代罗马不断地放宽对公民身份的限制,故A项正确;共和制只适应小国寡民国家,表述绝对,且与历史、现实不符,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罗马共和制下,并非直接民主制,故C项错误;材料叙述的是享有公民权的人数范围的变化,故D项错误。‎ ‎[深化提能]‎ 古希腊与古罗马两种文明的差异 项目 古希腊 古罗马 文明拓展方式 古希腊通过对外扩张建立新的城邦,吸收外来文明并拓展希腊文明 古罗马通过战争扩展疆域,在继承古希腊文明、吸收外来文明的同时拓展罗马文明 国家组织形式 古希腊实行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各城邦长期独立自治 古罗马实行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建立起统一的帝国 政治 体制 古希腊实行主权在民和轮番而治的民主政治 古罗马初期实行贵族共和制,随着对外扩张逐渐转变为帝制 政治文明贡献 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为近现代西方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罗马法是世界上体系最完备、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是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现代法律的基础 明清政治体制VS同时期的西方政治体制 ‎3.16世纪以来,英国的土地继承逐渐普及了长子继承制。长子继承制避免了家庭财产的平均分配,有利于家庭财富的积累,并向资本转化……强大的贵族群体逐渐形成了限制王权的反对派组织。这一制度(  )‎ A.受到古代中国宗法理念影响 B.有利于英国政治制度的转型 C.导致了英国中央集权的削弱 D.增强了议会对国王的控制力 解析:选B 根据材料无法体现英国土地继承的方式来源于中国,故A项错误;据材料“贵族群体逐渐形成了限制王权的反对派组织”可知这项制度有利于限制王权,推动社会转型,故B项正确;材料表明的是国王和贵族的关系而不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C项错误;据材料“贵族群体逐渐形成了限制王权的反对派组织”可知材料中限制王权的是贵族而不是议会,故D项错误。‎ ‎4.回顾17~19世纪的历史不难看到,当资本主义代议制政治制度在欧美逐渐得到普遍认可的时候,中国却通过设置军机处等进一步强化君主专制。出现这种反差的根源是(  )‎ A.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存在明显差异 B.欧美管辖下的是公民,清政府管辖下的是臣民 C.欧美等国进行了轰轰烈烈的革命 D.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一套先进的政治制度 解析:选A 欧美与中国政治制度的这种反差,根源是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存在明显差异,小农经济是君主专制的经济基础,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通过革命或改革使西方国家确立代议制,故A项正确。‎ ‎[深化提能]‎ ‎17、18世纪中西政治体制不同趋向及原因 中国 西方 趋向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代议制确立、发展 原因 经济 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地主阶级维护其利益需要 资本主义发展较快,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资产阶级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需要 政治 中国地域辽阔,专制统治有利于国家统一 西欧各国地小人少;为了缓和矛盾,巩固统治 思想 传统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忠君思想、八股取士束缚人们的头脑 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人文思潮使人们追求自由、平等、民主 历史传承 大陆文明,专制日久 海洋文明,古希腊、罗马文化影响 反腐倡廉资产阶级代议制 ‎5.2017年8月4日新华社电称:美国国会参众两院上周接近全票通过一项针对俄罗斯、伊朗和朝鲜三国的制裁法案,断绝了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使用总统否决权的选项。尽管不满,特朗普于8月2日还是签署了这项法案,并发表了一份怨气十足的文字声明。美国国会此举(  )‎ A.降低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 B.使总统无权否决该法案 C.行使了宪法赋予国会的职权 D.使立法权凌驾于行政权之上 解析:选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美国,法案经参众两院通过后交总统签署,若总统否决法案,但其经两院2/3的议员重新通过,即可正式成为法律。材料中即体现了宪法赋予国会的这一职权,故C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降低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排除A项;据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总统对国会通过的法案可行使否决权,排除B项;国会是在行使宪法赋予的权力,立法权并没有凌驾于行政权之上,排除D项。‎ ‎6.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中有一条极富争议的规定:“总统的每一命令须给部长副署方能有效。”有学者据此判断,总统的职权徒有虚名;但也有学者反对称,部长副署权实际上不能阻止总统意志的执行,它只是一个纠错机制。反对者的合理依据应是(  )‎ A.部长地位过低导致无法与总统抗衡 B.第三共和国宪法依然保留封建残余 C.宪法规定总统拥有最高人事任免权 D.君主派的实力在当时的政坛占上风 解析:选C 根据材料“部长副署权实际上不能阻止总统意志的执行,它只是一个纠错机制”并结合1875年宪法的相关信息可知,反对者认为部长副署对总统起不到限制作用,原因在于宪法规定总统掌握行政权,拥有最高人事任免权,部长由总统任免,故C项正确。‎ ‎[深化提能]‎ 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是资本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其蕴含的权力“制约与平衡”‎ 原则不仅对于抑制腐败、促进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避免了少数人的专制独裁,保证了资产阶级的民主精神。这对我们今天反腐倡廉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有利于进一步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惩治腐败,建立公平、清正、廉洁的社会。因此,全面认识资产阶级代议制对我国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点 ‎(1)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议会由议员组成,议员由选举产生,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 ‎(2)一般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原则。‎ ‎(3)实行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也就是必须由在议会选举或大选获胜的政党领袖来出任总统或总理(首相),并以本党人员组成内阁。‎ ‎(4)政府在执政期间都坚决推行本党倡导的意志,总统和总理都拥有很大的权力,不但领导内阁,而且还控制议会或干预立法。‎ ‎2.资产阶级代议制政治多样性的表现 ‎(1)法、美共和制的差异:法国是议会制共和制,议会是权力中心;美国是总统制共和制,权力中心在总统。‎ ‎(2)英、德君主立宪制的差异:英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议会是权力中心;德国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皇帝是权力中心。‎ ‎3.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历史作用 ‎(1)否定专制制度,避免少数人独裁,保证民主利益,具有先进性的民主精神,对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有重要作用。‎ ‎(2)有利于调整资产阶级内部关系,缓和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的矛盾。‎ ‎(3)在这一制度下,无产阶级也可以利用它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斗争,有助于维护无产阶级的合法权益,推动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4)消极方面:本质上是资产阶级的民主,行政权扩张,议会立法权削弱。‎ ‎“妥协”的智慧近代西方政治中的妥协 ‎7.1875年宪法是一份有宪法之名而无宪法体系的独特文献……君主派最为讨厌的“共和国”一词最终被塞进了宪法,共和派(特别是激进共和派)原本希望建立更能体现“民主”色彩的一院制议会,但最后还是确立了参、众两院制议会体制。这体现了(  )‎ A.当时各派的妥协     B.当时各派不满意该宪法 C.当时法国政治环境复杂 D.宪法的不稳定性 解析:选A 1875年宪法是君主派与共和派的妥协,故A项正确;材料中并未反映当时各派对宪法的态度,故B项错误;材料中反映的是1875年宪法确立的场景,没有描述当时法国的政治环境,故C项错误;材料中说明的是1875年宪法确立,并未提出其之后的发展状况,故D项错误。‎ ‎8.下表为美国1787年制宪会议确立的三条纪律和程序 ‎(1)‎ 会议以闭门方式举行,以保证与会者能畅所欲言 ‎(2)‎ 所有问题的议决必须以州为单位来投票 ‎(3)‎ 投票的结果以当时在场的州的总数的大多数的意愿为准 上述纪律和程序的确立是为了(  )‎ A.营造协商和妥协的辩论环境 B.建立起强大的中央政府 C.保证会议预期完成制宪任务 D.确保顺利修补邦联条款 解析:选A “保证与会者能畅所欲言”是保证与会者能够自由协商,“以州为单位来投票”并且“以当时在场的州的总数的大多数的意愿为准”可以为各州达成协议提供一个妥协的程序,故这三条纪律和程序制订的目的应该是为制宪会议营造一个协商和妥协的辩论环境,故A项正确。‎ ‎[深化提能]‎ 政治妥协是人类社会中一种常见的政治现象,是冲突双方通过政治谈判、协商等方式互相作出让步,以缓解矛盾并达成共识的一种行为。在西方国家,权力的分立与制衡使得决策往往是各有关国家机关之间妥协的结果,在分权的体制下,妥协成为一种基本的政治现象。在代议制下,议会是各种利益在政治上的竞争中心,同时也是社会团结的中心。议会的这种双重性决定了它也是代议制民主下社会的政治妥协中心,代议制必然包容政治妥协。 同时,妥协也是西方政治发展与民主制度演进的重要方式。‎ 政治妥协在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表现如下:‎ ‎(1)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过程也是国王与议会、贵族与资产阶级不断斗争、不断妥协的过程,英国政治势力的相互妥协有利于英国政局的稳定,为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有利环境。‎ ‎(2)美国1787年宪法实际上是中央与地方、大州与小州、南部与北部相互妥协的产物,1787年宪法奠定了美国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 ‎(3)法国政治体制确立的过程充满了腥风血雨,各种政治势力的斗争充满了暴力,是政治斗争“妥协”的反面教材,给法国带来了长期的动荡,最终共和派和君主派被迫走上妥协之路。‎ ‎(4)德国政治体制确立过程中,容克贵族掌握着领导权,对资产阶级做出了一定的妥协,资产阶级也放弃了暴力斗争的手段,最终颁布了《德意志帝国宪法》,为德国的经济腾飞创造条件。‎ 关于“光荣革命”的两大主流观点 ‎ 观点一 “光荣革命”开创了英国历史新纪元 ‎“光荣革命”‎ 在保留传统的表象下,国王和议会交换了位置,一个人的专制让位给一批人的共同执政……国王和议会达成协议,议会让国王当国王,国王则同意让议会凌驾在自己之上。这就为后世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即权力结构可以在不改变政权形式的前提下加以改变,而这样做的条件是:在被统治者的坚决要求下,统治者作出适时的让步……总之,“光荣革命”奠定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开创了英国历史的新纪元,是英国历史的重要里程碑。‎ ‎——摘编自刘成、刘金源、吴庆宏《英国:从称霸世界到回归欧洲》‎ 观点二 英国“光荣革命”是最完美的 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这个例子对中国有意义,而美国在英国民主制度的基础上发展民主制度的历史对中国意义不大,因为中国不是像美国这类“没有历史的国家”。‎ ‎——摘编自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典题印证]‎ ‎9.“它遏止了166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这里的“它”是指(  )‎ A.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B.光荣革命的胜利 C.责任内阁制度的形成 D.议会制度的改革 解析:选B 据材料“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并结合所学可知,光荣革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政体,保留了国王,故B项正确。‎ ‎10.有学者指出:“虽然1688年革命缺乏前一个时期的丰富多彩的细节,但其结果对英国本身的发展和英国成为欧洲强国都更具有确定性和决定性的意义。”据此可知,光荣革命(  )‎ A.使英国找到了适合国情的政治体制 B.保留了英国的君主制传统 C.开启了温和地实现社会变革的方式 D.实现了议会对权力的控制 解析:选A 据材料“其结果对英国本身的发展和英国成为欧洲强国都更具有确定性和决定性的意义”可知光荣革命对于英国发展壮大起到了很大作用,因此可以说明光荣革命使英国找到了适合国情的政治体制,故A项正确。‎ ‎[深化提能]‎ 学者关于“光荣革命”的论述,有利于我们对“光荣革命”的理解。‎ ‎(1)观点一认为从1640年革命爆发,几经反复,英国终于在“光荣革命”时找到了一个新的重心,此后的英国历史就以这个重心为新的起点,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向前发展起来。‎ ‎(2)观点二主要描述了学者杨小凯论西方代议制对中国政治变革的影响。‎ ‎①他认为英国“光荣革命”是最完美的,实际上没有看到这种革命方式的弊端。‎ ‎②他认为美国民主制度对中国没有影响,实际上没有看到中国辛亥革命等一系列历史事件均是在美国民主政治影响下出现的。‎ 考法(一) 纵向贯通视角——考“制度自信与法制建设”‎ 为何考 ‎①时效性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下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依法治国的重要思想理念是当前社会的热点;‎ ‎②史学研究成果新,比如古希腊民主制度的经济基础等。‎ 考什么 ‎①古希腊民主政治发展的阶段特征及近代资产阶级民主和我国现代民主的发展历程;‎ ‎②古罗马法律发展演变的阶段特征及资本主义近代法律和我国近现代法律的发展历程;‎ ‎③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过程中的立法原则;‎ ‎④希腊人文主义精神发展的阶段特征及近代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历程。‎ 必备知识 ‎①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和伯里克利改革;‎ ‎②公民法、万民法,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权利法案》《1787年宪法》《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 ‎③自然哲学派、智者学派、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典例] (2019·襄阳一模)民主社会普遍地把多数意志或多数同意作为解决冲突、做出决定的基础性共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多数人在利益驱动之下同样会肆意践踏少数人的基本权利,从而导致多数压迫少数的专制与暴政现象。雅典的民主政治正是因为将多数规则奉为圭臬而忽视对多数权力本身进行制度性的补充、制约与完善,因而屡屡犯错。‎ ‎——摘编自刘翀《雅典的民主与苏格拉底之死》‎ 材料二 社会的激变往往起于阶级间的不平衡,阶级间的不平衡来自经济、社会、政治层面的大量不平等……几次革命的高潮都是由城乡贫民发起的……法国大革命的民众主导必然导致其平等至上的价值取向。自由和平等严重失衡,使大革命的民主制……成为多数人暴政的“专制民主制”的典型。‎ ‎——摘编自安然《论法国大革命的成就、局限及其原因》‎ 材料三 民粹主义将社会分裂为两个同质的对抗性群体——即“纯洁的人民”与“腐败的精英”,其主张可粗略地概括为反精英、反专制和激进民族主义。……民粹主义在欧洲的盛行,一方面反映了资本主义自由市场在全球的扩张与民族福利国家社会保护的冲突;另一方面反映了深度参与开放的精英与被边缘化的底层民众之间的利益冲突。……‎ 在于主流政党在民主绩效上的糟糕表现——其所代表利益的局限性,以及兑现竞选承诺和解决经济与社会危机的能力愈来愈弱。‎ ‎——摘编自李凯旋《民粹主义在当代欧洲兴起的根源》‎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古代雅典“多数人暴政”、近代法国大革命“专制民主制”和当代“民粹主义”出现的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民粹主义的危害,指出规避民粹主义的途径。(13分)‎ ‎[析题要全面]‎ 第(1)问,据雅典民主政治的形式、公民参与政治的形式、监督机制等方面并结合雅典民主的弊端分析“多数人的暴政”出现的原因;据材料二省略号前后的信息分层概括法国“专制民主制”出现的原因;据材料三省略号前后的信息概括“民粹主义”出现的原因。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民粹主义的特点分析其危害;第二小问,从健全法制建设、平衡贸易发展、提高个人素质等方面分析措施。‎ ‎[答题要规范]‎ ‎(1)雅典:直接民主政治;公民大会,以抽签与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陶片放逐法等忽视参政者的素质导致权力滥用误用;城邦利益至上的观念造成对个体权益的忽视;缺乏对公民大会等多数权力的有效监督。(4分)‎ 法国:政治上法国专制政体极力维护贵族特权,社会上等级身份制的存在使第三等级深受歧视,经济上第三等级深受剥削,导致三个等级之间的不均衡与矛盾;民众追求平等忽略自由;法国革命由民众主导,城乡贫民力量强大;资产阶级当局的妥协退让。(4分)‎ 当代:全球化导致民族国家之间、不同的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加剧;社会精英腐败,政治腐败,制度衰退;贫富差距扩大;经济危机和经济衰退。(4分)‎ ‎(2)危害:缺乏理性,排斥精英,排斥民主代议制,危及民主制度;损害少数人权益;民族保护主义盛行;推动反全球化思潮的发展。(6分)‎ 途径: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建立有效的权力制衡体制;预防、消除政治腐败,加强权力监督;协调自由与平等的关系;注重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平衡全球化中的利益分配;提高公民的个人素质;尊重个体权益。(7分)‎ 考法(二) 横向关联视角——考“秦汉时期和罗马帝国时期东西方文明比较”‎ 为何考 ‎①时政热点: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②学术热点:“秦汉——罗马比较”是21世纪新兴的一个领域(研究方向)。究其原因,一是中国整体国力迅速上升,使得与中国有关的一切问题都受到西方主流社会的关注。二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促进了跨文化交流。‎ 考什么 ‎①秦汉时期的文明发展;‎ ‎②古罗马文明的发展;‎ ‎③秦汉与罗马帝国比较研究。‎ 必备知识 ‎①秦汉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表现及影响;‎ ‎②古罗马政治制度演变、罗马法的不断完善;‎ ‎③“丝绸之路”的开辟和中西文化的交流。‎ ‎[典例]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初,废弃了秦代法律的严酷繁杂成分,由萧何制定了崇尚宽简的《九章律》,《九章律》和其他一系列法律,统称“汉律”。汉律的形式,主要有律、令、科、比四种。律为律条,令为诏令,科为法律适用,比为案例类推。汉律强调皇权至上,法自君出,儒家经义成为其法理的基础。近代严复曾说:“三代以还,汉律最具。吾国之有汉律,犹欧洲之有罗马律也。”到明清时期,中华法系已走到尽头。晚清,在西方列强入侵的冲击下,统治者对法律做了一些调整,但是,最终也未能走上立法民主化、司法独立化的道路。‎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第二版)》‎ 材料二 在中华法系中,与商业有关的民事法律关系得不到充分发展,重视公权益即国家利益,被看做是天经地义的,私权益即庶民个人利益,却得不到应有重视。而罗马法是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十分完善的法律制度,其中有关财产所有权和契约的各项规定,都是由调整商品经济关系的经典性规范构成。尤其罗马法利用有利的客观地理环境,吸收了其他民族的优秀思想文化和法律制度,成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法系之一。‎ ‎——摘编自张晋藩《中国法制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律和罗马法的不同之处。(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法系和罗马法系在近代时期的不同影响并分析其原因。(15分)‎ ‎[析题要全面]‎ 第(1)问,结合材料从法律来源、法律内容、法律基础以及影响等方面比较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结局和立法影响等角度进行概括;第二小问,结合中国和罗马时期历史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分析回答。‎ ‎[答题要规范]‎ ‎(1)不同:‎ 汉律:“汉承秦制”,由秦律发展而来;(1分)重刑法、轻民法,强调皇权至上,重视加强君主统治;(1分)儒家经义成为法理基础(封建礼教与法律结合,礼刑一体);(1分)相对封闭和保守;(1分)加强了君主统治权力,对后世有一定影响。(1分)‎ 罗马法: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法律制度,由习惯法到成文法;(1分)重视民法,重视个人权利和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1分)以自然法(人生而平等、天赋人权)为核心理论;(1分)适用于罗马境内一切自由民,具有开放性;(1分)稳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基础,成为近代法制的渊源。(1分)‎ ‎(2)中华法系 影响:明清以后逐渐衰落,未能走上近代化道路,对近代立法影响甚微。(4分)‎ 原因:中华法系是自然经济的产物;(1分)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1分)以封建纲常礼教为指导思想;(1分)近代时期受到西方法律观念的冲击。(1分)‎ 罗马法系 影响: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司法以及世界各国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3分)‎ 原因:罗马法系深受商品经济发展影响;(1分)在罗马帝国的扩张中吸收了其他民族的优秀思想文化和法律制度,逐步完善;(1分)自由、平等、公正的自然法观念具有穿越时空的价值;(1分)适应了近代欧美资产阶级的需要。(1分)‎ ‎[热点聚焦] 制度自信既是习近平“四个自信”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重要遵循。影响政治制度的因素有经济、社会、历史传统、民族、国际环境、自然地理条件、人口数量、宗教等。中国制度植根于自己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基本国情、历史命运和文化传统塑造了中国制度。同样世界文化也是多元的,多样性是人类文化的基本特征。我们应该充分尊重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文明的多样性。应本着平等、民主的精神,推动各种文明相互交流、相互借鉴,以求共同进步。‎ ‎[典例]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类古典文明在形成过程中,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对生活于其中的某个人类共同体的经济生活具有直接的、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对经济生活的影响,进而间接地影响到其社会政治及精神生活。中国黄河流域,平原土地丰饶,农业发达,实行封建政治,有巩固的国体,文明灿然;希腊多山、近海,海滨交通便利,能激发冒险进取之心和向往自由之精神。……中国先秦时期形成王权专制政体;古希腊的雅典则建立起城邦公民政体。‎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针对“东西方政治体制”提出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理由充分,逻辑合理。)(12分)‎ 本题是提炼观点型论述题,答题时需注意从以下三个角度入手:第一步,精析材料,发现问题,提炼合适的观点;第二步,回归教材,联系所学,寻找合理的论据;第三步,亮明观点,组织论据,条理严谨作答。‎ 一、从主流观点求稳的角度 可结合材料“地理环境……间接地影响到其社会政治及精神生活”得出观点:地理环境深刻影响东西方政治制度。‎ 二、从唯物史观求高的角度 可结合材料“通过对经济生活的影响,进而间接地影响到其社会政治及精神生活”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主义原理,得出观点:生产方式决定东西方政治制度。‎ 三、从求异思维求新的角度 可结合所学知识雅典贵族共和制下的民主原则和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郡、县制的设立,得出观点:历史传统深刻影响东西方政治体制。‎ 一、主流观点角度——人人笔下有,我比他人亮一点 ‎[观点] 地理环境深刻影响东西方政治制度。(2分)‎ ‎[理由] 中国是典型的大河文明,拥有黄河、长江等大河,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据支配地位,人们聚族而居,氏族社会的血缘关系、家长制存留下来,致使先秦时期的中国形成王权专制制度;雅典是典型的海洋文明,农业不能满足生存之需,而手工业、商业及海外贸易较为发达,向往自由的思想有助于民主政治的产生,人口的流动频繁使氏族组织逐渐瓦解,氏族制度终被废弃,随着新兴工商业奴隶主的崛起,古希腊的雅典形成城邦公民政体。(8分)‎ ‎[结论] 东西方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政治制度,因此,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古代社会,地理环境深刻地影响着世界政治体制的建立。(2分)‎ ‎[点评] 地理环境深刻地影响了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观点,材料从宏观(地理环境直接影响经济生活,间接影响社会政治及精神生活)和微观(东西方各自的地理特点)也进行了铺垫阐释,因此从地理环境深刻影响政治制度进行立论和论证,不仅符合主流认识,而且论据充分、逻辑清晰。‎ 二、唯物史观角度——他人想到未必做到,我比他人高一点 ‎[观点] 生产方式决定东西方政治制度。(2分)‎ ‎[理由] 古希腊奴隶制工商业繁荣,海外贸易兴盛,不仅奠定了古希腊民主政治的物质基础,而商业航海贸易要求自由环境,平等交换的原则,形成了古希腊人崇尚自由平等、追求民主理性的观念;也造就了希腊人勇于开拓进取、探索的民族精神,从而成为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思想和精神源泉。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奴隶制经济逐渐瓦解,封建小农经济逐渐形成,封建的自然经济具有分散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以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春秋战国时期,中央集权制度逐渐在一些诸侯国建立起来。(8分)‎ ‎[结论]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东西方不同生产方式决定了东西方不同的政治制度。(2分)‎ ‎[点评]‎ ‎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在生产力落后的古代社会,虽然地理环境对政治制度产生了深刻影响,但决定古代东西方不同政治制度的还是生产方式,即经济基础。材料也指出地理环境对政治制度的影响是间接的,直接的还是经济活动。因此从这一角度立论和论证,不仅体现了考生的唯物主义观的核心素养,也可使论证深刻有力、高屋建瓴。‎ 三、求异思维角度——人人笔下无,我比他人新一点 ‎[观点] 历史传统深刻影响东西方政治制度。(2分)‎ ‎[理由] 公元前7世纪雅典君主制瓦解,建立了贵族制,彻底废除了个人独裁、世袭制、终身制,建立了集体领导,实行平等协商、少数服从多数的法治原则,实行任期制和选举制,从而为雅典民主制的建立准备了条件。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崩溃,诸侯争霸,一些诸侯国为强化王权,富国强兵,实行改革,建立中央集权,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变法运动中最彻底,效果最显著的一次,后秦灭六国,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只是把秦国这一制度推向了全国。(8分)‎ ‎[结论] 人类社会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任何国家的现在,都是其长期历史形成的结果,东西方不同的政治传统,深刻影响了东西方的政治制度。(2分)‎ ‎[点评] 影响政治体制的因素是多样的,试题既然要求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立论,考生当然可以依据雅典民主政治和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条件,挑选出一个新颖的角度进行论证。在求异思维中,体现考生的创新能力,获得阅卷老师的高分。‎ ‎[专题质量检测] ‎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9·惠州模拟)希腊史学形成之初,历史叙述多涉及公众的记忆,史书的价值只有在城邦的语境中才能得以体现。希罗多德也承认,《历史》需要保存公众的记忆,使人类的丰功伟绩不被遗忘。据此可知古希腊(  )‎ A.重视城邦的公共利益   B.推崇人文主义精神 C.增强公民的参政意识 D.忽视历史的真实性 解析:选A 材料反映历史叙述涉及公众的记忆,强调城邦的存在,说明古希腊重视城邦公共利益,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谈到“人文精神”,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谈到“公民的参政意识”,故C项错误;被西方称为“历史学之父”的希罗多德在其《历史》著作中,也强调公众的记忆,没有忽视历史的真实性,故D项错误。‎ ‎2.亚里士多德指出,城邦显然是自然的产物,人天生是一种政治动物,在本性上而非偶然地脱离城邦的人,他要么是一位超人,要么是一个鄙夫。……无族、无法、无家之人,这种人是卑贱的,具有这种本性的人是好战之人,这种人就仿佛棋盘中的孤子。这说明(  )‎ A.人的自由受城邦生活的制约 B.亚里士多德崇尚和平与正义 C.在城邦居住者皆为城邦公民 D.希腊城邦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解析:选A 通过题干“城邦显然是自然的产物,人天生是一种政治动物,在本性上而非偶然地脱离城邦的人,他要么是一位超人,要么是一个鄙夫”可知,生活在城邦中的人,应该受到城邦生活的制约,故A项正确。‎ ‎3.古罗马法规定,不得令亲属相互作证,父亲不宜作儿子的证人,儿子也不宜作父亲的证人;家长有权不向受害人交出犯罪的子女,即可以躲避复仇。这些规定体现了罗马法(  )‎ A.抛弃传统习俗 B.忽视公平公正 C.强调等级秩序 D.尊重家庭伦理 解析:选D 材料没有体现抛弃传统习俗,故A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忽视公平公正,故B项错误;家庭成员关系不能体现强调等级秩序,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家庭成员之间的伦理照顾,故D项正确。‎ ‎4.“自然法之父”西塞罗认为上天赋予了每个人平等和理性的潜力,但同时也认为平等并不都能实现。全部权力都在人民手中,即使公正行使权力,结果也会出现不平等。雅典人由于没有确定的等级区别,未能保持它的良好声誉。由此可知,西塞罗(  )‎ A.肯定等级制度是民主政治的基础 B.认为人人平等是无法实现的幻想 C.批评轮番而治造成雅典政治腐败 D.不赞成在雅典社会实行民主政治 解析:选C 雅典人由于没有确定的等级区别,未能保持它的良好声誉,可知西塞罗主张民主,但不是绝对的民主,结合所学,雅典轮番而治造成民主权力滥用,政治腐败,故C项正确。‎ ‎5.(2019·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一模)英国责任制内阁确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胜选党派组阁,政府官职就由该党成员担任。1850年进行了文官制度改革,规定负责具体行政事务的官员不得参选议员,不能介入党派活动。这种变化说明(  )‎ A.议会被政党操控阻碍民主政治发展 B.文官制度是英国民主制改革的根本 C.改革目的是保证施政措施的连续性 D.责任制内阁不具备分权制衡的特征 解析:选C 由材料“规定负责具体行政事务的官员不得参选议员,不能介入党派活动”可知文官成为政府中不参与党派之争的人,有利于保证政策的稳定性与连续性,故C项正确。‎ ‎6.美国法学家卡尔文·达伍德在谈到某国宪政的特点时说:“没有(宪政)传统的支持,一部成文宪法不过是一纸空文,而有了那种传统,一部成文宪法就没有必要了。”‎ 这一评价是基于(  )‎ A.英国宪政根植于悠久的历史传统 B.近代德意志帝国宪法暴露了军国主义传统 C.美国成文宪法未能有效贯彻实施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各派妥协的结晶 解析:选A 根据材料“有了那种传统,一部成文宪法就没有必要了”,可知英国历史上有宪政的传统,但是没有明确的成文宪法,故A项正确,B、C、D三项错误。‎ ‎7.美国具有独特的立国经验,无论是在建立邦联体制,还是在根据1787年宪法建立联邦体制的过程中,立国者在作出某种重大决策时,都把地方利益作为优先考虑的因素。这主要是由于(  )‎ A.美国先有州后有国家的特殊性 B.启蒙思想在美国得到广泛传播 C.对欧洲各国立国经验的批判借鉴 D.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解析:选A 根据题目中“美国具有独特的立国经验”得出美国先有州后形成国家的独特性,故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启蒙思想对1787年宪法的最大启示是三权分立,故B项错误;美国是第一个走向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国家,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美国在建国之前是英国的殖民地,D项表述与题目中“美国具有独特的立国经验”不相符,故D项错误。‎ ‎8.学者亨廷顿认为:美国是个将都铎式(地方政府权重,依赖民兵,行政与立法和司法职能的混合,国王和议会的互相制衡等)的政治制度和大众参与融于一个政治制度之中的国家;而在欧洲,权威的合理化和机构的分离却明显的先于政治参与的扩大。该学者意在表明(  )‎ A.美国现代政治制度深受英国的影响 B.欧美的政治制度是两条不同的发展道路 C.美国的政治制度优于欧洲国家 D.现代欧洲国家政体更能体现民权 解析:选B 题干强调的是美国政体与欧洲的不同,并非联系,故A项错误;题干反映的美国政治制度与欧洲的迥异,故B项正确;题干没有比较美国政体与欧洲政体优劣之处,且他们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适应着各自的国情,不存在优劣之分,故C项错误;题干中“在欧洲,权威的合理化和机构的分离却明显的先于政治参与的扩大”,推知欧洲国家强调精英民主,故D项错误。‎ ‎9.(2019·马鞍山模拟)‎ ‎1792年,法国授予美国人乔治·华盛顿、詹姆斯·麦迪逊、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托马斯·潘恩等法国公民身份,随后托马斯·潘恩还被选举为国民公会议员。此举表明法国(  )‎ A.支持美国进行独立战争 B.对美国政体的完全接受 C.对美国革命精神的认同 D.追求自由反对殖民主义 解析:选C 美国独立战争的时间为1775~1781年,故A项错误;1792年9月22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与美国同为共和政体,但题干只是法国将公民权给予某些美国优秀名人,与B项无关,故B项错误;题干中法国授予一些美国独立战争期间重要的革命领袖公民权,是对美国革命精神的认同,故C项正确;法国此时本身就是殖民国家,且与题干无关,故D项错误。‎ ‎10.1883年6月,德意志帝国议会通过了《疾病保险法》,随后社会保障类立法在帝国议会都获得通过并实施。其适用范围包括全国所有工业人口,具有强迫性质,各种保险由国家直接筹备和管理,后来还成立了专门的分级机构来管理,甚至分担部分保险费的开支。由此创建的国家福利使当时的德国(  )‎ A.权力回到全体人民手中 B.社会矛盾得以缓和 C.助长了民族主义的情绪 D.马克思主义影响扩大 解析:选B 从材料中德国的福利政策的适用范围和保障措施都对低收入阶层十分有利,故该措施会缓解社会阶级矛盾,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故B项正确。‎ ‎11.19世纪30年代在英国各地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可以感到工人阶级的存在。1832年议会改革的结局更使工人阶级最终意识到他们要反对的不应该仅仅是机器。材料说明(  )‎ A.资本主义加剧了社会分化 B.工人运动推动了工人阶级走向联合 C.英国工人阶级的自我觉醒 D.社会主义成为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 解析:选C 材料共两层意思,一是英国工人阶级的壮大,二是英国工人阶级意识到不应该仅仅进行经济领域的斗争,还应该进行政治斗争,这与资本主义加剧社会分化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仅体现英国工人阶级的壮大及要求进行政治斗争,并未体现工人阶级走向联合,故B项错误;材料中工人阶级要求进行政治斗争,说明英国工人阶级的自我觉醒,故C项正确;1848年《共产党宣言》诞生后,马克思主义才成为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这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12.列宁在1916年的《社会革命与民族自决权》中指出,“民族自决权只是一种政治意义上的独立权”,不等于“分离、分裂、建立小国家,它只是反对任何民族压迫的斗争的彻底表现”;在提到中国、波斯等半殖民地国家时指出,“社会主义者不但应当要求无条件地、无代价地立即解放殖民地,这个要求在政治上的表现正是承认自决权”。可见“民族自决”(  )‎ A.反映了当时欧美工人阶级的共同性认识 B.推动了世界民族解放斗争高潮阶段到来 C.意味着近代被欺凌的中华民族整体自决 D.表明了半殖民地革命应由无产阶级领导 解析:选C 从材料“民族自决权只是一种政治意义上的独立权”“社会主义者不但应当要求无条件地、无代价地立即解放殖民地,这个要求在政治上的表现正是承认自决权”,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被侵略国家反抗殖民侵略,就是民族自决,故C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2019·泰安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是人性本善的哲学传统。在这样的人性论和人文环境中,一方面中国古代的行政监察因为人心本善的理论预定和圣人崇拜而不被重视,另一方面行政监察成为封建帝王的统治手段。更为可悲的是,这种统治手段并没有上升为一种制度的安排,加以固定下来,它完全仅作为帝王个人驾驭群臣的政治手段。这也是为什么西方行政监察思想能够推动行政监察制度的建立和实践的发展,而中国古代的行政监察却日益萎缩并退化、变异为一种特务制度的原因。‎ 材料二 西方从古希腊神话中潘多拉的盒子到基督教的原罪与救赎,都确信不疑地认为人性本恶。既然人性本恶,那么权力的腐败和滥用也就无从规避。在此基础上,西方得出政治原罪论:有权的人在行使权力时有一种自私和邪恶的自然本性和犯罪的潜在危险。西方对人的天然不信任迫使西方人时刻保持着对权力的天然警惕。孟德斯鸠警告人们:“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经验。”洛克说:“在一切情况和条件下,对于滥用职权的权力的真正纠正办法,就是用权力对付权力。”这样,西方创造出了基于分权制衡原则的行政监察理论。‎ ‎——以上材料摘编自屈双湖、胡雪纷《基于人性的 行政监察思想及其实践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行政监察造成的消极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和中国古代行政监察在实施中的不同之处,并说明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17分)‎ 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这种统治手段并没有上升为一种制度的安排,加以固定下来,它完全仅作为帝王个人驾驭群臣的政治手段”,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不利于社会稳定和政治清明、成为强化皇权的手段、不能制止腐败、没有起到真正的监察作用等方面回答其消极性。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总结并进行比较即可,中国,根据材料一“中国古代的行政监察因为人心本善的理论预定和圣人崇拜而不被重视”“这种统治手段并没有上升为一种制度的安排,加以固定下来,它完全仅作为帝王个人驾驭群臣的政治手段”“中国古代的行政监察却日益萎缩并退化、变异为一种特务制度的原因”‎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行政监察不受社会重视,成为封建帝王的统治和驾驭群臣的政治手段;没有形成系统的行政监察制度;封建社会后期日益萎缩,演变成特务制度等进行总结;西方,根据材料二“西方创造出了基于分权制衡原则的行政监察理论”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形成了系统的行政监察理论;推动了行政监察制度的建立等方面进行概括。第二小问,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可以从儒家思想、君主专制、小农经济等方面分析;西方,可以从古希腊文化、基督教思想等方面分析。‎ 答案:(1)消极影响: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政治的清明;无法从根本上约束皇权,反而强化了君主专制;不能从根本上制约和防止官僚队伍的腐败;起不到真正的监察作用。‎ ‎(2)不同之处:‎ 中国:行政监察不受社会重视,成为封建帝王的统治手段和驾驭群臣的政治手段;没有形成系统的行政监察制度;封建社会后期日益萎缩,演变成特务制度。‎ 西方:形成了系统的行政监察理论;推动了行政监察制度的建立。‎ 原因:‎ 中国:中国传统儒家性善论的影响;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小农经济的封闭性、落后性和狭隘性。‎ 西方:古希腊文化和基督教原罪思想的影响;在人性论上认为人性本恶;西方权力制衡思想的影响。‎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著名学者沃特金斯在《西方政治传统》中指出:在价值观念上,宪政民主体制的理论与实践,植根于一个假定,即群众能通过理性协商达成足以维持社会生活的共同协定;自由民主宪政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即社会中占决定性多数的群体,认识到自由讨论和妥协的道德价值,而约束对多数原则的应用,使其不致危害少数的重要利益。……到了近代,西方政治制度中的妥协机制以及人们在长期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协商与妥协艺术,是把历史上依次崛起的、最初是反体制的各阶级、群体顺利纳入宪政体制的重要力量;而作为宪政对立面的独裁政治的出现,则根源于一些人坚持其天启信仰,拒绝向对立学说、观点做任何妥协,并设法将其信仰强加于人。‎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12分)‎ 解析:这是一道材料论证题,首先从材料中提取相关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如:民主体制的理论与实践必须要妥协,再结合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相关知识予以阐述。‎ 答案:观点:民主体制的理论与实践必须要妥协。‎ 论述: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英国,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各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和政治主张,经过反复较量,双方达成了妥协,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政体;1787年,美国的大州与小州、中央与地方、北方与南方等不同的政治势力达成妥协,通过了联邦宪法,确立起联邦制共和政体;1789年法国大革命后,法国共和派和君主派经过长期的斗争,最终达成妥协,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共和制。‎ 综合上述历史史实可知,多元主义意味着多种利益诉求、政治主张的碰撞与交融,在多元社会环境中,妥协是推动现实政治进步的必要条件。‎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