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江西省宜春市高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A)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江西省宜春市高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A)试题(解析版)

江西省宜春市高安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A)试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孔子,姓孔名丘。近年来,很多孔姓人氏纷纷前往山东曲阜孔子故里寻根问祖。与这一现象出现有直接关系的古代制度是 A. 世袭制 B. 宗法制 C. 分封制 D. 皇帝制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很多孔姓人氏纷纷前往山东曲阜孔子故里寻根问祖”,这体现了血缘关系,与宗法制有关,故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世袭制,故A项错误;分封制是政治制度,同题干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皇帝制同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故选B。‎ ‎2.《全球通史》载:公元前127年,汉武帝颁布了推恩令,规定嫡长子只能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不断下降。此举主要是为了 A. 加强中央集权 B. 扩大地方权力 C. 恩泽所有皇族 D. 削弱宰相权力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为加强中央集权,解决王国问题,汉武帝接受主父偃建议,颁布“推恩令”,通过这项措施,王国的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故A项正确;材料中的“推恩令”是削弱地方权力,故B项错误;材料中措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不是恩泽所有皇族,故C项错误;材料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不是对宰相权力的削弱,故D项错误。故选A。‎ ‎3.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初,罗马平民开展了长期的反对贵族专政的斗争,也迫使贵族做出让步,许多有利于公民权的法案不断颁布,平民的公民权不断增加。这些法案的颁布表明 A. 贵族让步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B. 平民与贵族取得了平等的地位 C. 平民的不懈斗争是重要推动力 D. 罗马帝国疆域扩大的现实需要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罗马平民开展了长期的反对贵族专政的斗争,也迫使贵族做出让步”“许多有利于公民权的法案不断颁布,平民的公民权不断增加”说明罗马平民长期与贵族斗争迫使贵族做出让步,平民也获得很多公民权利,颁布了很多有利于平民的法案,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在罗马社会发展过程中平民的斗争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故C选项正确;平民的斗争迫使贵族做出让步,颁布了很多有利于平民的法案,是平民的斗争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而不是贵族的让步,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可知,平民的斗争迫使贵族让步,颁布了很多有利于公民权的法案,但不能够得出平民与贵族取得了平等的地位,故B选项与史实不符;罗马帝国的建立是在公元前27年,故D选项与材料不符。‎ ‎4.据史料记载,美国总统林肯有一次召集内阁会议,有七个部长参加,七人均反对林肯的主张,最后,林肯却宣市:“七人反对,一人赞成,赞成者胜利。”林肯此举 A. 体现了总统掌握了最高行政权力 B. 行使了总统对国会立法的否决权 C. 反映了中央权力结构的微妙变化 D. 违背了1787年宪法权力制衡原则 ‎【答案】A ‎【解析】‎ 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总统行驶行政权,议会负责立法权,最高法院行驶司法权,材料中虽然内阁反对总统主张,总统依然可以行驶权力,说明美国总统掌握最高行政权,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议会立法的信息,故B项错误;美国实行总统任命内阁制,材料现象符合美国权力运作特点,并没有违背1787年宪法原则,故C和D项错误。‎ ‎5.1901年,某报纸刊登了一篇评论,抨击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与该评论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 A.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 C. 《马关条约》的签订 D. 《辛丑条约》的签订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的时间1901年以及“洋人的朝廷”,可知材料所说的是有关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的《辛丑条约》,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A、B、C选项都与此无关,故排除。‎ ‎6.北京学生发生五四运动后,首先支持他们的是以商会为代表的资产阶级,而那时商会已遍及各地;随之,上海等大城市的工人也投入运动。吴佩孚5月9日通电说,“萃孝学子……其心可悯,其志可嘉,其情更有可原。”这反映出 A. 五四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 五四运动是一场农民革命运动 C. 经济诉求是运动的重要目标 D. 军队支持是胜利的重要原因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支持五四运动的有以商会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有上海等大城市的工人,连吴佩孚也通电支持,这表明了五四运动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故A正确;五四运动是一场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爱国运动,不是农民革命运动,故B项错误;五四运动的目标是反帝反封建,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军队支持,且表述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故选A。‎ ‎7.2018年是马克思诞生200周年,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根本原因是 A. 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B. 以三大工人运动为标志,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 批判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哲学 D. 马克思、恩格斯与工人运动紧密联系 ‎【答案】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根本原因,故A项正确;B项是阶级条件,排除;C项是思想因素,排除;D项是个人因素,排除。‎ ‎8.民主建国会中央主任委员黄炎培,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不愿在政府中任职。新中国成立后,他欣然就任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黄炎培的出山与下列哪项制度相关联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一国两制”‎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民主建国会中央主任委员黄炎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炎培的复出与新中国实行的政治协商制度有关,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调动了民主人士的参政积极性,故B项正确;A项是新中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排除;C项是民族政策,排除;D项是国家统一的政策,排除。‎ ‎9.周恩来曾说:“(中国历史上)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互相交叉的……汉族曾经长时期统治中原,向兄弟民族地区扩张;可是也有不少的兄弟民族进入过内地,统治中原。这样就形成各民族杂居的现象。”据此可以看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因素是 A. 民族团结平等的历史传统 B. 各民族反侵略的政治需要 C. 民族共同繁荣的经济任务 D. 民族杂居融合的现实国情 ‎【答案】D ‎【解析】‎ 从材料中的“这样就形成各民族杂居的现象”等信息可以看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根据“大杂居小聚居”而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融合的现实国情而确立的,故答案为D项;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三原则,但材料没有反映,排除A、C项;B项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没有关系,排除。‎ ‎10.1979年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重视立法。截止七届人大共制定了138部法律,对10部法律进行了修改,包括有关国家机构的法律、民法、刑法以及经济方面的法律等。材料主要表明“文革”后我国 A. 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B. 法制建设注重立法和修订相结合 C. 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得到提高 D. 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完整法律体系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截止七届人大共制定了138部法律,对10部法律进行了修改,包括有关国家机构的法律、民法、刑法以及经济方面的法律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革严重破坏民主法制,随着改革开放方针的确立,国家加强法制建设,材料体现了法制建设注重立法和修订相结合,故B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强调了法制建设,没有体现民主政治建设的问题,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国家政府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措施,没有体现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是否得到提高的问题,故C选项错误;随着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材料没有体现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完整法律体系的内容,故D选项错误。‎ ‎11.1998年,吉林省第四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80%以上的农村采取了“海选”方式提名初步候选人,还有的地方实行“一次性投票选举”,在选举中获得法定的当选票数时,即为正式当选。这反映中国民主制度建设的重要举措是 A. 选举地方人大代表 B. 完善政治协商制度 C. 制订法制建设方针 D. 发展基层民主制度 ‎【答案】D ‎【解析】‎ 题干中“吉林”的“海选”是基层民主选举,结合所学可知,这说明基层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故答案为D项。A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治协商制度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社会各界的代表,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组织形式,经常就国家的大政方针进行民主协商的一种制度,这与题干所给材料不符,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制建设方针制订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与题干所给时间不符,排除。‎ ‎12.2019年1月1日是《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它的发表被看成是海峡两岸由对立走向对话的第一步。这主要是因为它 A. 践行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B. 倡议两党之间进行对等谈判 C. 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 D. 重申“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可知,《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故C正确;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践行了“一国两制”的构想,排除A;主张两党实行对等谈判,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是1981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了《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中提出的,排除B;2005年连战访问大陆重申“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排除D。‎ ‎13.1992年,大陆的海协会和台湾的海基会达成重要共识,即“九二共识”。在此基础上,1993年促成了在新加坡举行的“汪辜会谈”。2015年在新加坡举行的“习马会”,两岸领导人都强调坚持“九二共识”是两岸的政治基础。其核心内涵是 A. 和平统一 B. 一国两制 C. 两岸“三通” D. “一个中国”原则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大陆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达成重要共识,即“九二共识”,这一共识主要内涵就是指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故D项正确;和平统一和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方式和方针,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两项;海峡两岸实现通邮、通航、通商,是在2008年,同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故选D。‎ ‎14.香港《大公报》社评曾指出,15年过去,今天,再问港人,什么是“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再不关心政治的市民也可以说出个大概。这主要表明 A. 香港回归是民心所向 B. “一国两制”深得港民之心 C. 祖国内地经济发展超过香港 D. 英国的殖民统治不得人心 ‎【答案】B ‎【解析】‎ 由材料“15年过去”判断,应是2012年,当时香港已经回归,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反映出香港回归15年来,香港市民已经对“一国两制”非常熟悉,“一国两制”深得港民之心,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对祖国内地和香港的经济做出比较,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英国的殖民统治,故D项错误。‎ ‎15.“它取得了亚洲邻国的信任,取消了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心理,与新独立的亚非国家结成了战略方阵,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天地”。材料中“它”‎ A. 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B.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C. 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 D. 宣告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亚洲邻国”“周边国家”可知这一举措是为了同邻近国家积极发展友好关系而提出的,这正符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目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故B项正确;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不符合“取得了亚洲邻国的信任,取消了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心理”,故A项错误;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与“取得了亚洲邻国的信任,取消了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心理”无关,排除C项;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与合法权利得到恢复,反映了美国等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故D项错误。‎ ‎16.1972年1月,中央批准国家计委从国外进口43亿美元成套设备和单机的方案。这成为新中国第二次对外引进的高潮,1972年成为新中国对西方开放的元年。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B. 中国联合美国与苏联对抗 C. 中国全面调整了对外政策 D. 中美两国关系的逐步缓和 ‎【答案】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逐步缓和,这改善了中国的对外的外交环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了中国对外引进的高潮的出现,故D项正确;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是1971年,不是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材料现象同中苏关系无关,故B项错误;中国调整对外政策是在1978年以后,故C项错误。故选D。‎ ‎17.1981年,中国明确表示肯定和原则支持符合联合国宪章精神的维和行动,并开始缴纳有关摊款。1986年,中国政府派人前往中东实地考察了“停战监督组织”。1988年,中国成为联合国维和特委会成员。1990年,中国首次向联合国维和行动派遣观察员,积极参加在联合国的维和行动。由此可知 A. 联合国维和事务离不开中国参与 B. 中国在努力构建新型区域关系 C. 中国为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 D. 中国全面参与联合国各项事务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开始缴纳有关摊款”“ 中国政府派人前往中东实地考察了‘停战监督组织’”“ 中国成为联合国维和特委会成员”“ 积极参加在联合国的维和行动”等信息可知,改革开放后,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中国热爱和平、积极履行国际法义务的负责任大国形象,为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故C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的维和事务,而不体现联合国维和事务离不开中国参与,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的维和事务,没有体现中国在努力构建新型区域关系,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没有体现其他方面的参与,因此也无法得出“全面参与联合国各项事务”,故D选项错误。‎ ‎18.“冷战”是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标志着美苏“冷战”开始的事件是 A. “杜鲁门主义”出台 B. 马歇尔计划提出 C.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D. 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答案】A ‎【解析】标志着美苏“冷战”开始的事件是杜鲁门主义的提出,答案为A;B是美苏冷战在经济上的体现,排除;CD是美苏冷战在军事上的体现,排除。‎ ‎19.20世纪80年代,日本流行一本名为《日本可以说不》的书,书中主张日本摆脱美国的控制。这种主张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日本得到了西欧国家强有力的经济支持 B. 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局面开始形成 C. 美国世界霸主地位己经丧失 D. 日本经济的崛起 ‎【答案】D ‎【解析】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随着日本经济的崛起,日本逐渐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故D正确;A不符合史实,排除;B无法体现日本要求摆脱美国控制的主要原因,排除B;20世纪80年代,美国仍然是世界经济实力最强、军事力量最强、影响力最大的国家,故C错误。‎ ‎20.2018年6月12日上午,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新加坡举行首次会晤(下图)。会后特朗普表示不再有来自朝鲜的核威胁,朝鲜将会有潜力巨大的未来。对此解读正确的 A.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 美国放弃了称霸世界的计划 C. 朝鲜具有和美国抗衡的实力 D. 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 ‎【答案】A ‎【解析】材料中会谈双方都尽量避免冲突,体现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故选A;美国作为当前世界唯一超级大国,一贯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排除B;朝鲜是弱小的发展中国家,没有和美国抗衡的实力,排除C;当前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但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尚未定型,排除D。‎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在建国初期所遇到的国际环境,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和善意,一方面是美国为首的反动势力的敌视和侵略,……新中国……作为一个新型的国家,要为抛弃旧中国的外交传统,建立新中国独立、自主、平等的对外关系而努力。‎ ‎——王绍坊《中国外交史》‎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 材料三:在尼克松回忆录中,尼克松回顾道:我知道,1954年日内瓦会议时,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完梯级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在建国初期面临的国际环境。‎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国声音”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表现。‎ ‎(3)材料三反映出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变化的原因。‎ ‎【答案】(1)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形成并对峙;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新中国的敌视和封锁。‎ ‎(2)中印政府总理会谈,中方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发挥建设性作用;出席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3)变化:中美两国结束长期对立,开始走向正常化。原因:美国的霸权地位面临着苏联的挑战;长期敌视中国的政策破产;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中苏关系恶化等 ‎【解析】(1)根据材料一“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和善意”、“美国为首的反动势力的敌视和侵略”的信息,结合二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从两大阵营对峙和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包围封锁回答即可。‎ ‎(2)本问要注意审清题干时间“20世纪50年代”,然后结合新中国在50年代参加的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的相关知识和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知识回答即可。‎ ‎(3)变化一问,根据材料三“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当我们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美关系由对抗逐渐走向正常化;原因一问,结合所学知识,从美国、中国、苏联三个角度入手回答即可。‎ ‎22.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冷战中美苏双方往往通过意识形态的棱镜来看待对方,把对方视为敌人……美苏的意识形态斗争同它们争夺战略优势与利益结合起来,从而具有更强的攻击性和欺骗性……共同的战斗为化解美苏之间长期存在的互相猜疑。美国谴责苏联的帝国野心和俄罗斯扩张主义情站,苏联指责美国在世界扮演宪兵、形成霸权。‎ ‎——摘编自刘金质《冷战史》‎ 材料二 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力量,自已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材料三 当今的世界格局仍处于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权力的转移和扩散。权力从传统强国欧美向新兴大国转移,并扩散至其他地区力量中心,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征兆。‎ ‎——中国社会科学院2011年《国际形势黄皮书》‎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苏冷战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二中“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和“一股股新的力量”指什么。‎ ‎(3)据材料三,概括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答案】(1)原因:美苏在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美苏两国互相猜疑;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二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美苏实力均势;二战深重灾难的教训;美苏核恐怖平衡。‎ ‎(2)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新的力量:欧共体形成(或欧洲国家联合);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或第三世界兴起);中国的振兴;日本崛起等。‎ ‎(3)特点: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影响: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了大国关系的缓和;使世界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两个主要趋势:即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解析】(1)原因:材料一中美苏双方“通过意识形态的棱镜来看待对方”“争夺战略优势与利益”,并且共同战斗也无法化解美苏之间“长期存有的相互猜疑”,表明美苏冷战的主要原因是美苏意识形态的差异、国家利益的冲突和美苏两国的互相猜疑。‎ ‎(2)格局:20世纪70、80年代,“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应从冷战格局的不断变化角度进行考虑;“一股股新的力量”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世界上发展中国家的各种运动、崛起中得出答案。‎ ‎(3)特点:根据材料“出现了权力的转移和扩散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征兆”可从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的角度进行概括; ‎ ‎ 影响:分析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不结盟运动发生于1961年,在二战之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第三世界许多国家从殖民统治下相继获得独立;贝尔格莱德会议强调“成员国的团结”“警告超级大国不要把冷战带入第三世界当中”说明当时“美苏争霸”严重威胁第三世界的和平,可从多极化趋势角度、国际政治格局角度、全球化发展角度、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格局等进行说明。‎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