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2 发布 |
- 37.5 KB |
- 2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5月线上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1 - 辽油二高 2019-2020 学年下学期 高二语文线上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考试时间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 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古代习惯将疾病称为“疾疫”,其中“疾”是普通的、一般不具传染性的疾病, “疫”指流行性传染病,这种分法符合现代医学的观点。相比而言,“疫”比“疾”更可怕, 它每次大规模发生都会给人类造成严重的灾难。 在与疫病作斗争的过程中,人们发现可以通过有限度的主动感染方式,使人体对某种传 染病产生特异性免疫功能,从而避免疫病的发生。东汉王充在《论衡》中提出“夫治风用风, 治热用热,治边用密丹”,他将这种方法称为“以类治之”,通俗一点说也就是以毒攻毒, 这种治疗思想在中国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就有阐述《黄帝内经》认为治病要用“毒” 药,没有“毒”性的药治不好病。 虽然古代的人们对疫病的认识还十分有限,难以从机理上全面揭示疫病并提出科学的防 疫措施,但以毒攻毒的免疫观仍然具有朴素的科学道理。这是因为,在人的身体中有一些先 天性免疫功能,被归结 为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一定途径得到“获 得性免疫”,它虽不是人类生来就有的,但通过感染某种病原体或接种该病原体的疫苗可以 产生针对该种疫病的抗体,从而达到免疫的效果。 以毒攻毒的免疫观,最早的文字记载出现在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方》中,该书主要记 述了各种急性病症及某些慢性病急性发作的治疗方法,对天花、恙虫病、脚气病以及恙蟠等 的描述都属首创。 《肘后方》载有“治卒有狗犬凡所咬毒方”,也就是狂犬病的治疗方法,其中一个方法 是:“乃杀所咬之犬,取脑敷之,后不复发。”这种方法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 2 - 为了不患上某种同样的疫病,人们用捣碎、研磨等物理办法把发病个体的组织、脏器等制成 “药物”,其作用相当于原始疫苗。 这种办法虽然原始,却有一定的科学道理。最早制造出现代意义上狂犬病疫苗的是法国 微生物学家巴斯德,他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十九世纪末制备狂犬病疫苗时发现,在感染该病毒 动物的脑组织和脊髓中存在大量病毒,于是设法将其接种到家兔的脑中,经过处理后制备出 了狂犬病疫苗。 在古代的各类传染病中,天花是一种令人谈虎色变的病种。为了应对天花肆虐,人们进 行了艰辛的探索。天花作为烈性传染疾病,注射疫苗才是最好的方法。中国古代医学有以毒 攻毒的传统,也有在狂犬病、伤寒病等方面用类似注射疫苗的方法进行治疗的实践。针对天 花,人们逐渐探索出了接种 “人痘”来阻止其传染的手段。所谓“人痘”,就是用人所感染 的天花病毒为材料,主动地让未感染的人接触这种毒素,以达到产生天花病毒抗体的目的。 “人痘”接种法很早就在中国开始了应用,清代医学著作《牛痘新书》、孙思邈《千金要 方》中均有这样的治疗方法的记载。不过,由于相关记载较为简略,所以也有人认为“人痘" 接种法诞生于宋朝。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明代隆庆年间宁国府太平县天花流行,当地的医师 们用“人痘"接种法进行防疫,这才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将“人痘"接种法大规模应用于临床治 疗的标志。法国哲学家伏尔泰曾在《哲学 通讯》中专门称赞过中国人的这种伟大创造:“这 是被认为全世界最聪明、最讲礼貌的一个民族的伟大先例和榜样。” (摘编自陈忠海《古代的防疫与疫苗》,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中国古代以是否具有传染性区分“疾”和“疫”,说明古人对疫病的防治更加重视。 B. 以毒攻毒是古代治疗疫病的主要思想,在《论衡》与《黄帝内经》中均有相似记载。 C. 虽然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获得途径不同,但对疫病都具有产生抗体的功能。 D. 明代医师釆用“人痘”接种法防疫,这是人类历史上将这种方法应用于治疗的标志。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文章立足于“疾”“疫”之间的区别,阐述了我国古代应对疾疫的防治策略。 B. 文章采用了总分式的论证结构,重点论述了古代的防疫方法和疫苗的应用。 C. 文章引用大量古代典籍,揭示了中国古代的医学成就,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D. 文章采用道理论证和事实论证相结合的论证方法,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古代人们为了避免疫病发生,采取适当主动接触病毒以在体内产生特异性免疫功能的方 - 3 - 法,这种方法对后世具有借鉴意义。 B. 《肘后方》中记载的治疗狂犬病的方法虽然原始,但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付诸实践后可以 产生现代意义上的狂犬病疫苗。 C. 采用获得性免疫的方式将“人痘”植入未感染人体以产生天花病毒抗体,可以有效预防天 花病毒 对人体的侵害。 D. 在我国古代,人们对“疾疫”的防治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显著成效,为人类健康及医学 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答案】1. C 2. A 3. B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 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 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A 项,“说明古人对疫病的防治更加重视”错。中国古代区分“疾”和“疫”,说明古人对 “疫”的特点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没有比较之意。 B 项,“以毒攻毒是古代治疗疫病的主要思想”无中生有。根据文意,“以毒攻毒”只是一- 种治疗思想,没有特指是“主要思想”。 D 项,“这是人类历史上将这种方法应用于治疗的标志”错,根据原文“还有一些学者认为, 明代……的标志”可知,这只是“一些学者”的观点,并且是“大规模应用于临床治疗的标 志”。 故选 C。 【2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 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 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A 项,“文章立足于‘疾’‘疫’之间的区别”错,结合“在与疫病作斗争的过程中,人们发 现可以通过有限度的主动感染方式,使人体对某种传染病产生特异性免疫功能,从而避免疫 病的发生”及后面所举的事例分析,本文的立足点是古代疫病的防治。 故选 A。 - 4 -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时,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题型 多种多样,有直接要求用自己的语言做分析概括的;有列出文中的一些语句要求做是非判断 的;也有另列材料要求依据作者的观点作判断的;还有另列材料要求依据作者在文中的观点 推断的。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一要注意着眼于全文,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直接 表述的观点,可从字面上看出来;分散在文中各个部分的观点,就需要综合与概括;二要注 意把握关键句子、显性内容,如各段的起始句、结束句,文章的标题、论点或分论点、结论 性句子等。三是综合分析,比较鉴别。 B 项,“可以产生现代意义上的狂犬病疫苗”错,根据(肘后方》的记载可知,古人对狂犬病 的治疗方法进行了探讨和实践,而“现代意义上的狂犬病疫苗”是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领 导的研究小组最早制备出的。 故选 B。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10 年《国家竞争力蓝皮书》近日在京发布。《蓝皮书》指出,中国的核心竞争力与大国 地位不相符合,高端人才指数、教育与健康指数等均与美国等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在人力 资源总量上,中国依靠人口众多的优势,在 C20 国家中排名稳居第一,并远远领先其他国家。 这得益于我国高等教育的日渐普及。但更能反映一国人力资本水平的人力资本构成指数却连 续五年排在第 18 位,指数值仅是美国的 1/12,日本的 1/10,差距非常大。这说明中国人力 资源总量虽大,但是拥有技能人才、工程师和科学家的比例很低,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 (摘编自 2010 年 10 月 25 日中国新闻网) 材料二 1949 年,中国的起跑线非常低,各项指标甚至低于一些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平均水平。 当时印度的铁路是中国的三倍;印度人的平均寿命比中国人长 5.6 岁;印度的主要工业产出, 比如钢铁、化肥、煤炭、水泥、电力等,都远超中国。短短半个多世纪的时间,是什么让中 国以如此惊人的速度发展呢?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中国一直为之奋斗而印度忽视的一件事 ——全民扫盲运动。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 5.5 亿人口,其中 80%是文盲。而到 2018 年,中 国人的识字率已经达到了 96.4%,已接近中等收入国家水平。而当今印度的识字率不到 75%, 这意味着与印度相比,我们少了 2.6 亿文育。这堪称人类文化教育史上的奇迹。 - 5 - “扫盲”为每一个中国人带来的,不仅是基本知识文化水平的进步,更是一种教育普及、 终身学习的理念。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功能性扫盲”概念开始在全世界传播。功能性文盲 是指具有阅读、书写或计算能力,但是却缺乏利用这些能力来处理某些日常生活事务的人。 因此,以识字为主要目的的扫盲方式已经逐渐难以为继,扫盲向更广泛的教育内容拓展。消 灭文盲,最终要靠基础教育的发展。经过数十年努力,我国教育普及程度已达到或超过中高 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 10.6 年,义务教育机制的建立、 发展和普及、完善,堵住了新文盲产生的源头。 (摘编自瞭望智库《凭啥中国能远超印度?》)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国妇女的文盲率在 90%以上,女童入学率仅有 20%。建国后 45 年内,全国 1.1 亿妇女脱盲,女性文盲率到 1993 年已降至 30%。经过义务教育普及和“春 蕾计划”推动,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女童入学率显著提升。到 2000 年,中国妇女文盲率降 至 4.21%,成果较男性更加突出……但女性文盲率仍高于男性。到 2002 年,全国仍有 500 万 妇女文盲。占总数的 65%。女性文盲主要分布在边远贫困农村,这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比较 落后,女童的辍学率高,妇女文盲新生、复盲现象还时有发生。有关资料显示,2003 年,我 国贫困农民家庭劳动力文盲率为 22.4%,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扫盲问题,特别是妇女扫盲问 题不得到解决,势必影响全面脱贫和区域均衡发展目标的实现。 (摘编自温友祥《西部贫困地区妇女教育和培训问题的思考》) 材料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放在国家发 展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视人才,重视科技。未来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 才的优势就是国家实力的优势,谁能培养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摘编自 2018 年 05 月 26 日人民网《科教兴国,人才强国》) 4.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截止至 2010 年,我国的人力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一,但相比于美日等发达国家,我们的劳 动力整体素质尚有较大差距。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初,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比较落后,全国文盲人口超过 4 亿,可以 说是一个“文盲大国”。 C. 经过建国后全社会几十年的不断努力,我国已经建立并基本普及了义务教育,国民平均受 教育年限达已到 10.6 年。 - 6 - D. 截止到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我国共有超过 1 亿名女性脱盲,女性文盲率显著下降,相较 于男性脱盲成果更为突出。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成文于 2010 年,彼时我国正处于综合国力快速提升的阶段,这篇文章反映了作者 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长远眼光。 B. 材料二回顾我国 1949 年以来取得的扫盲成就,主要通过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相关数据的 比较,凸显了我国教育的高速发展。 C. 材料三侧重从妇女教育角度以客观辩证的态度审视建国以来的扫盲运动成果,在充分肯定 成绩的同时,也正视了存在的不足。 D. 综合前三则材料可知,中国不断前进的进程,也是扫除文盲不断推进的过程,这也从一个 侧面反映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6. 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括发展教育对于中国崛起和未来发展的意义。 【答案】4. C 5. B 6. (1)发展教育为中国崛起提供了充足的有文化的劳动力; (2)发展教育使教育普及、终身学习的理念深人人心,堵住了新文盲产生的源头,为国家发展 提供持久动力; (3)发展边远贫困农村的教育事业,有助于完成全面脱贫和区域均衡发展目标; (4)发展并优化高等教育,为未来国家进步发展提供足够的高素质人才。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 要求,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 C 项,“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已到 10.6 年”错误,范围理解有误,原文“中国劳动年龄人 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 10.6 年”,可知范围是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的年限,而不是 国民平均受教育的年限。 故选 C。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对应句。先在选项中 选定需要“定位”的关键词语,依据选定的“关键词”寻找、确定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句。 其次将选项与对应句进行比较,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时,应找到二者表述存在差异的地方,符 - 7 - 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 B 项,曲解文意,“凸显了我国教育的高速发展”错误。依据“短短半个多世纪的时间,是什 么让中国以如此惊人的速度发展呢?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中国一直为之奋斗而印度忽视的 一件事——全民扫盲运动”可知,通过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相关数据的比较,是为了凸显中 国的整体发展速度惊人,从而引出其背后的原因“全民扫盲”。 故选 B。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筛选整合与文本有关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 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分条作答。 原文“短短半个多世纪的时间,是什么让中国以如此惊人的速度发展呢?这其中的关键就在 于,中国一直为之奋斗而印度忽视的一件事——全民扫盲运动。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 5.5 亿人口,其中 80%是文盲。而到 2018 年,中国人的识字率已经达到了 96. 4%,已接近中等收 入国家水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国妇女的文盲率在 90%以上,女童入学率仅有 20%。建国后 45 年内,全国 1.1 亿妇女脱盲,女性文盲率到 1993 年已降至 30%。经过义务教 育普及和“春蕾计划”推动,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女童入学率显著提升。到 2000 年,中国 妇女文盲率降至 4.21%,成果较男性更加突出……”,全民扫盲运动为中国崛起会提供了充足 的有文化的劳动力; “‘扫盲’为每一个中国人带来的,不仅是基本知识文化水平的进步,更是一种教育普及、 终身学习的理念”“消灭文盲,最终要靠基础教育的发展。经过数十年努力,我国教育普及 程度已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 10.6 年, 义务教育机制的建立、发展和普及、完善,堵住了新文盲产生的源头”,可以概括为发展教 育使教育普及、终身学习的理念深人人心,堵住了新文盲产生的源头; “女性文盲主要分布在边远贫困农村,这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落后,女童的辍学率高, 妇女文盲新生、复盲现象还时有发生”“扫盲问题,特别是妇女扫盲问题不得到解决,势必 影响全面脱贫和区域均衡发展目标的实现”,可以概括为发展边远贫困农村的教育事业,有 助于完成全面脱贫和区域均衡发展目标; “在人力资源总量上,中国依靠人口众多的优势,在 C20 国家中排名稳居第一,并远远领先 其他国家。这得益于我国高等教育的日渐普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科教兴 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放在国家发展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视人才,重视科技。未 - 8 - 来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优势就是国家实力的优势,谁能培养和吸 引更多优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可以概括为发展并优化高等教育,为未来国 家发展提供更多优秀人才和高素质人才。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方法 1.寻找所需信息。发现文本关键信息是核心,善于抓住文中负载关键信息的词句,剔除与阅 读目的无关的多余信息,从字面看出表达的言外之意,以快速锁定要寻找的目标。 2.整合得出结论。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在没有详细且明确的陈述言语的情况下,需要 将文本中有关联的信息通过比较、归纳、综合进行加工处理,判断出题人的真实意图,从而 整合得出有效的结论。 3.构建文本意义。对于多种材料组合的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要注意识别文本材料的主 题,联系实际需求,找出文本的写作目的,为材料信息内容排序,联系文本中的不同资料, 结合自己的知识、想法和经验,提出独特见解,自主构建文本的意义。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苦乐年华 杨晓敏 我家的南边,有一片不太规则的南窑塘,约有五六十亩大小。不知从什么年代起,村里 在此处建窑烧砖,就地挖土,逐渐掘成一大块可观的低洼地。雨水日积月累,形成全村最大 的清水塘。即使在干旱的冬季,塘边儿水位骤降,南窑塘的西南角,仍有一带深水域,凝结 着一层薄薄的冰片儿。南窑塘名扬乡里。 南窑塘给故乡带来的欢乐,绝不仅仅限于夏季。它犹如一个聚宝盆,对于钟情于劳作的 人来说,清水塘会毫不吝啬地奉献出它的宝藏。秋末冬初,落叶萧萧,在一派朔风肃杀中, 荷叶儿残败凋零,芦花儿被风吹散,蒲条儿东歪西倒,水鸟也迁徙。随着农闲的到来,塘边 儿陆续多了挖藕人。 在泥塘里挖藕,本是一道讲究的工艺,懒汉永远不会精于此道。关键在于,掏了力气, 能否有所收获,这也是对自己判断力和灵性的一种验证。冬季的塘边儿早已是一片狼藉,莲 茎看不见,下铁锹时往往没有目标可鉴。有时挖了半天,累得通身是汗,依然寻觅不得一星 半点的藕边儿。泥塘里的芦根、杂草等,硬拉软扯,像搅拌在混凝土里的钢丝一样,使铁锹 不能灵活自如。连换几个地方,弄得泥浆沾身,只得哀叹运气不佳,苦笑作罢。所以,明知 塘有藕,不愿下泥池的大有人在。 - 9 - 我的五伯父则不然。他骨瘦如茎,颀长的身子略佝偻些。在塘边儿走动时,他喜欢把铁 锹横在身后,用两只胳膊弯紧,那姿势显得很潇洒。当那双微眯的小眼睛睁开时,亮幽幽的, 精气神很足。溜着溜着待他把铁锹向下一插,莲藕似乎就聚集在箩筐大的泥坑中了。哪怕是 别人挖剩的闲坑,五伯也能挖出大藕来。我常去看五伯挖藕,以为那是一种享受,高明的魔 术师,也不过有此本领,何况五伯是真功夫。他横背着铁锹在前面走,我提着小箩筐,在后 面晃悠悠地向塘边儿去,无异于师徒俩。五伯虽然不爱指点,久了,我也看出些挖藕的诀窍。 五伯挖藕非常注意寻找所谓“藕窝”。坑里只有一二挂藕,或者藕太小,费劲而划不来。讲 究站位,两脚绝不能乱晃动,否则泥浆四溢,随挖随淤,老挖不成一个完整的“坑”。锹锹 下去,都要利索,不能拖泥带水,不能太零碎。见了藕最忌轻易下手动它,一则易弄断,二 则手上沾泥,无法抓锹。 无论多么复杂的藕层,五伯差不多都不用手刨,而用锹一条条剔拨出来。我曾学到一招 半式,虽不算真传,也足够旁人羡慕了。 一年初冬,连刮几天干风,有一片凸起的塘面露底了。我大约 10 岁出头吧,还是有些力 气的。也算是第一次踏入距塘边儿稍远的纵深处挖藕。那天如有神助,往日的疲倦感一扫而 光。我像五伯那样,审时度势般地选好角度,抖动了铁锹。这是一片尚未开发过的处女地, 泥浆下呈沙质状,锹头无遮无拦。我在泥塘中,硬铲出一条通道,惊讶地发现藕层居然会排 列得那么协调完美。一挂挂赤裸裸的莲藕被我揪出示众了。塘边儿逐渐增多的观众喝起彩来, 我的情绪沸腾到极点。多少年了,我仍能清晰地回忆起那个富有创意的下午。塘边的汉子们 眼热,忍不住也下塘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那一大片泥塘中,谁也没有再挖到规律排列 的“藕窝”。直到父亲收工归来,在塘边呼喊我回家吃饭时,我才感到饥饿和疲惫。 堆成小山似的莲藕,有六七十斤重。要知道,那时 1 斤萝卜才卖 2 分钱,像这样上好的 莲藕,拉到 40 里开外的新乡菜市场,1斤可卖 3 角钱。半天时间,我的劳动价值为 20 元, 比我父亲在田里辛苦一个月挣得还多!对于穷人家来说,这预算简直是个辉煌的天文数字。 晚饭后,母亲细心地用针挑开我满手的血泡,抚摸着我稚嫩的肩膀,泪流双颊。 掌灯时分,来了几位新乡的知青,缠着父亲说,队长大叔,这藕让我们几个过节带回家 吧,怎么样?每斤算 1 角钱,年终分红扣除。父亲的喉结滚动几下,硬生生把拒绝的话咽了 回去,挥了挥手说,拿去吧,塘里还有,我再让洲儿去挖。知青走后,母亲几乎把父亲吵得 无地自容。一会儿,从未对我怜悯过的父亲,竟给我掖了掖被子,用关切的语调说,累吧, 明早让你妈给你煮个鸡蛋吃。这是我少年时期得到的最高奖赏了。 哦,故乡的清水塘,你还记得我儿时的几丝苦涩吗? - 10 -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笔下的南窑塘是因村里建窑挖土血形成的清水塘,它曾为热爱劳作的人奉献了宝藏, 也承载了“我”对故乡的深情。 B. 小说不仅描写了五伯的动作、神态等,而且通过挖藕的艰难和“我”挖藕的成功,正侧面 结合表现了五伯的技艺高超。 C. “母亲几乎把父亲吵得无地自容”,写出了母亲因为孩子辛勤劳作没有得到应有回报的不 满,以及父亲对母亲的畏惧。 D. 作者淡化了情节,注重描写记忆中故乡的景与人,以及“我”内心情绪的起伏变化,使小 说呈现出散文化的特点。 8. 作者的回忆交织着怎样的“苦”与“乐” ?请简要分析。 9. 作品是怎样叙述童年往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答案】7. C 8. ①物质匮乏的年代,南窑塘给乡亲们带来了物质上的收获和精神上的满 足;②挖藕时得到喝彩的激动、兴奋与挖藕结束后的饥饿、疲惫;③挖藕劳作的辛苦与母亲 的疼爱、父亲的关切。 9. ①以“我”的视角来叙述童年往事,使故事更加真实可信;②以挖藕为线索,贯穿全篇, 将写景、写人、叙事顺为一体;③景物描写与故事叙述相结合,赋予回忆苦涩而不忧伤的诗 意美。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理解内容、概括主旨、赏析思想感情,还有分析形象、情节、环境 和表现手法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总览全文,把握题干的选择要求 ,然后浏览每个选项, 再逐一进行分析。 C 项,“父亲对母亲的畏惧”错。从下文父亲对“我”的关心,可以看出父亲无地自容是因为 他感觉对不起孩子的辛苦,并没有对母亲的畏惧。 故选 C。 【8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把握全文的主旨和脉络,再根据题干要求,针对性地筛选相关信息, 进行归纳总结。 - 11 - 小说题目为《苦乐年华》,可见苦乐交织是全文的核心思想,在每一件叙事中,都有苦与乐的 并存。那个年代村民们苦在生活贫穷,物质十分匮乏,但乐在南窑塘给乡亲们带来了物质上 的收获和精神上的满足;“我”苦在小小年纪就承担体力劳动的疲劳与饥饿,乐在挖藕时得 到喝彩的激动、兴奋;苦在母亲心疼儿子所受的伤,乐在在困难环境中体现出的浓浓的亲情。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的能力。这里主要考察叙事的技巧和作用。 分析叙事的技巧主要从叙事的顺序、人称视角、情节构思等方面进行,同时要结合小说三要 素(人物、情节、环境)来综合分析,重在说出表达效果。要准备把握题干的要求,立足原 文概况答案。 本体要抓住“童年往事”这一要素,我们可以从人称视角、情节构思、结构线索等方面组织 答案。小说以“我”为主人公来叙述童年往事,这是第一人称视角,让读者有代入感,使故 事更加真实可信;小说叙事内容比较丰富,但散而不乱,以挖藕为主要事件,形成线索贯穿 全篇,使结构严谨;有大量的景物自然环境描写为衬托,将写景、写人、叙事顺为一体,再 与故事叙述相结合,赋予回忆苦涩而不忧伤的散文化诗意美。 【点睛】小说的表现手法可以从情节安排、人物刻画、艺术技巧三个方面加以理解。1.情节 安排,主要指叙事方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与构思方式(铺垫、巧合、一波 三折、首尾呼应、设置悬念、单双线索等);2.人物刻画,主要有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 描写方法;3.艺术技巧,主要有衬托、对比、象征(托物言志)、先抑后扬、动静结合、虚实 结合、讽刺等。 二、古诗文阅读(38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温疫论》原序(节选) 吴有性 昔仲景立《伤寒论...》,盖为伤寒设也。嗣后论者纷纷皆以伤寒为辞其于温疫之证甚略是以 医者所记所诵连篇累犊俱系伤寒迨夫临症所见悉见温疫求其所谓伤寒者,百无一二。予即按. 诸书,咸以为春、夏、秋所发,皆属温病,而伤寒必在冬时。则历年较之,温疫四时皆有, 而真伤寒,每在严寒。虽有头疼、身痛、恶寒、无汗、发热之症,每用发散之剂,一汗即解。 间有不药亦自愈者,并未常因失汗,以致发黄、谵语、狂乱等症。此皆感冒肤浅之病,非真 伤寒也。伤寒、感冒均系风寒,竟感冒俱多,伤寒希有,感受有霄壤之隔。今鹿马攸分,益 - 12 - 见伤寒世所绝少。仲景以伤寒为急病,仓卒失治,多致伤生,因立论以济天下万世,用心可 谓仁矣。然伤寒与温疫皆急病也,以病之少者,尚谆谆以告世,况温疫多于伤寒百倍,安忍 置之勿论?或谓温疫一证,仲景原别有方论,历年既久,兵火湮没,即《伤寒论》称散亡之余, 王叔和补方造论,辑成全书。则温疫之论,未必不由散亡也明矣。崇祯辛巳....,疫气流行,感 者甚多,于五六月益甚,或合门传染。其于始发之时,每见时师误以伤寒法治之,未有不殆 者。或病家误听七日当自愈,不尔,十四日必瘳,因而失治。或遇医家见解不到,以急病用 缓药,虽不即受其害,究迁延而致死,比比皆是。感邪之轻者,有获侥幸;感邪之重者,而加 以失治,枉死不可胜计。嗟乎!守古法则不合今病,舍今病而别搜古书,斯投剂不效,病者日 笃。病愈急,投医愈乱。不死于病,乃死于医;不死于医,乃死于古册之遗忘也。千载以来, 何生民之不幸如此?余虽孤陋,静心穷理,格.其所感之气、所入之门、所抵之处,与夫传变 之体,并平日所用历应验方法,详述于下,以俟高明者正之。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嗣后论者/纷纷皆以伤寒为辞/其于温疫之证甚略/是以医者/所记所诵/连篇累犊/俱系伤 寒/迨夫临症所见/悉见温疫 B. 嗣后论者纷纷/皆以伤寒为辞/其于温疫之证甚略/是以医者/所记所诵/连篇累犊/俱系伤 寒/迨夫临症所见/悉见温疫 C. 嗣后论者/纷纷皆以伤寒为辞/其于温疫之证/甚略/是以医者/所记所诵/连篇累犊/俱系伤 寒/迨夫临症/所见悉见温疫 D. 嗣后论者纷纷/皆以伤寒为辞/其于温疫之证甚略/是以医者/所记所诵/连篇累犊/俱系伤 寒/迨夫临症/所见悉见温疫 11. 一名考生在居家隔离期间,翻阅古籍,了解中医文化,对文中加点词语做了如下笔记, 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 A. 《伤寒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医学经典,是一部阐述外感病治疗规律的专著。 B. 按,小篆字形,形声兼会意字,本意为用手向下压。成语“按图索骥”和《鸿门宴》“项 王按剑而跽”中的“按”字与文中意思相同。 C. 崇祯辛巳,是年号干支兼用纪年法。其中,“辛巳”是干支纪年。古人将十天干和十二地 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作为序号。 D. 格,文中为“推究”之意,古文中可表达相似意思的字词还有“稽、原”等。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仲景所著《伤寒论》主要是针对伤寒之病,后世从医者却往往将伤寒与其他病症相互混淆, - 13 - 容易导致患者病情的延误。 B. 吴又可从临床症状、病情的急缓、病例的多寡等方面比较了感冒、伤寒、温疫三种疾病的 异同,凸显了研究温病的紧迫性。 C. 崇祯辛巳年间,瘟疫流行,感染者众多。到了五六月份,疫病越来越严重,有的紧闭门户 的人家,依旧被传染上了瘟疫。 D. 吴又可为人谦逊务实。他潜心梳理了数年来的行医经验,研究了疫气从哪里产生,又是如 何传染到人的身上,立言救世。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伤寒、感冒均系风寒,竟感冒俱多,伤寒希有,感受有霄壤之隔。 (2)守古法则不合今病,舍今病而别搜古书,斯投剂不效,病者日笃。 【答案】10. B 11. B 12. C 13. (1)伤寒、感冒都是风寒病,终究得感冒的人很多,得伤寒的人少有,病症有很大差别。 (2)遵守古法就会不契合现在的病情,丢下现在的病情而另外搜寻古籍,这样用药不奏效, 病人的病情一天比一天重。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 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 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 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 则。 “纷纷”是很多的意思,修饰“嗣后论者”,不应该断开,排除 A 项、C 项。 “临症”是面对患者,“所见”为“临症”的结果,结合句意内容分析,“临症所见”表示 完整的意思,不应该断开,排除 D 项。 句意:以后谈论的人很多,都用伤寒作为说辞,这本书对于温疫的病症论述得很简略。因此 医生,记录的东西,背诵的内容,又多又长,都是伤寒。等面对患者,看到的病症,都表现 为温疫。 故选 B。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 - 14 - 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 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B 项,“项王按剑而跽”中的“按”字是“抚摸、抓住”的意思;“按图索骥”的“按”字是 “依照、依据”之意;而文中的“按”是“查验”的意思,与前两者意思不同。 故选 B。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 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 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 C 项,“有的紧闭门户的人家”错误。“合门传染”是“全家都被传染上瘟疫”的意思。 故选 C。 【13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 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 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系”,动词,是;“竟”,最终;“希有”, 很少有;“霄壤之隔”,比喻差别极大。(2)“守”,遵守;“则”,连词,就;“合”, 契合;“舍”,舍弃;“搜”,搜寻;“斯”,代词,这;“剂”,药剂;“笃”,严重。 【点睛】翻译文言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学会语法分析推断。梳理主干,划分成分, 落实语法功能。将句子主干梳理好,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句子成分,从而判断词性、词类活用 和特殊句式等现象,以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2)组词造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很多单音节 实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双音词来表示。在由单音节向双音节转换的过程中,又多以 同义合并或反义合并或反义并列为构词特征。据此,我们可使用组词方式猜读难懂词义。(3) 相似语言结构推断。古汉语讲究语言的工整对仗。文言文中整句较多,骈偶常见。在相似的 语言结构中,出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据其一可推知其 他。(4)语境分析推断。翻译既要联系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又要联系整段文字、整篇文章 的大语境。 参考译文: 过去张仲景创作《伤寒论》,大概是为了伤寒病而设立的。以后谈论的人很多,都用伤寒 作为说辞,这本书对于温疫的病症论述得很简略。因此医生,记录的东西,背诵的内容,又 - 15 - 多又长,都是伤寒。等面对患者,看到的病症,都表现为温疫,探求其中所说的伤寒患者, 一百个里面也没有一两个。我就查验各本古籍,都认为春季、夏季、秋季发病的,都属于温 病,而伤寒一定发生在冬天。然而依次列出年份比对病例,温疫患者四季都有,而真正的伤 寒患者,总是病发在深冬严寒之际。虽然有头疼、浑身酸痛、畏寒、无汗、发烧等症状,每 次使用驱除邪气的药剂,流一下汗也就痊愈了。偶尔有不服药也能自己康复的患者,并没有 因为经常失汗,导致出现黄疸、胡言乱语、神志不清等症状。这都是感冒这样的小病,不是 真正的伤寒病。伤寒、感冒都是风寒病,终究得感冒的人很多,得伤寒的人少有,病症有很 大差别。现在鹿和马分得很清楚了,更能看出伤寒是世人很少得的一种病。张仲景认为伤害 是一种急症,乱世当中失去医治的机会,大多导致损伤生命,于是写下论著来挽救天下苍生, 用意可以称得上仁德。然而伤寒与温疫都是急症,因为少见的疾病,尚且恳切地告诫世人, 何况温疫患者比伤害患者多出百倍,怎会忍心搁置病症不去论述?有的人说瘟疫这一疾病, 张仲景原本另外有论著,经历的年代已经很久了,论著埋没在战火之中,也就是《伤寒论》 这本书中声称的那样,散佚丢失后的遗稿,经过王叔和补充药方完成论述,编辑成完整版本。 那么温疫的论述未必不会从散佚的那部分书稿中得以明晰。崇祯辛巳年间,瘟疫盛行,感染 的人很多,到了五六月份更加严重,有的全家被传染。疫情在刚刚发生的时候,每次看到当 时的医生错误地用伤寒之法来医治患者,没有不危及生命的。有的病人家属错误地听信了医 生“七天之内将会自己痊愈。不这样,十四日内一定痊愈”的话,因而失去医治的机会。有 的人遇到医生见识浅薄,用缓药来救急症,即使不立刻受到药物的损害,终究延误病情而导 致死亡,这样的例子到处都是。感染邪气较轻的人有的侥幸得救;感染邪气比较重的人,又 加上得不到有效医治,白白死去的人数也数不完。啊呀!遵守古法就会不契合现在的病情, 丢下现在的病情而另外搜寻古籍,这样用药不奏效,病人的病情一天比一天重。病症越急切, 投奔医生越混乱。不是死于病痛,是死于医生之手;不是死于医生之手,是死于对古籍的散 佚遗忘。一千年以来,为什么百姓这样不幸?我虽然鄙陋,沉静心性,穷尽病理,推究患者 感染的邪气、邪气进入的途径、邪气在体内到达的地方和它传染的规律,归纳平时多次使用 的有效方法,详细地叙述在下面,来等待有学识的人指正它。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早入荥阳界注 王维 泛舟入荥泽,兹邑乃雄藩。 - 16 - 河曲闾阎隘,川中烟火繁。. 因人见风俗,入境闻方言。 秋晚田畴盛,朝光市井喧。 渔商波上客,鸡犬岸旁村。 前路白云外,孤帆安可论。 [注]本诗作于诗人贬官济州过荥阳之时。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人在秋天早上就已经乘船驶入荥泽,可直到晚上还没有走出荥阳地界。 B. “河曲”一句与《滕王阁序》中“闾阎扑地”展现出的景象有相似之处。 C. 最后一句借悠悠白云和一片孤帆,表达自己因贬官而产生的前途渺茫之感。 D. 诗人对荥阳作了多方位描绘,声色结合、画面多变,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15. 结合全诗,概括并分析诗人从哪些方面展现了荥阳的“雄藩”气象? 【答案】14. A 15. (1)户口众多:“河曲闾阎隘,川中烟火繁”; (2)物产丰富:“秋晚田畴盛”; (3)商业兴旺:“朝光市井喧”“渔商波上客”; (4)人民生活富足:“鸡犬岸旁村”“朝光市井喧”。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 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 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A 项,“可直到晚上还没有走出荥阳地界”错误,这一句对应的信息是“秋晚”二字,但结合 “早入荥阳地界”“朝光市井喧”等句可以推知,全诗写的应是早晨景象;“秋晚”理解为 “晚秋”为宜。 故选 A。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归纳概括和分析诗歌的能力。答题前要先反复阅读诗歌,理解 诗歌的内容,每一句写了什么内容,诗歌抒发了什么情感。“雄藩”的意思是地位重要、实 力雄厚的藩镇,然后抓住诗中能展现荥阳的“雄藩”气象的词句分析。 “河曲闾阎隘,川中烟火繁”意思是河水弯弯曲曲向前流,乡村街巷特别密集,人口众多, - 17 - 热闹非凡,强调这里人口众多; “秋晚田畴盛”,意思是晚秋时节,田地里的各种庄稼特别丰盛,种类繁多,强调这里的物 产丰饶; “朝光市井喧”,意思是早晨集市上人声鼎沸,一派繁华喧闹的景象;“渔商波上客”意思 是水市人来人往,非常热闹;强调这里商业繁华; “鸡犬岸旁村”,意思是密集的村落就在岸边,鸡犬相闻;“朝光市井喧”意思是早晨集市 上人声鼎沸,一派繁华喧闹的景象;强调这里人民生活富庶、祥和与闲适。 (三)名篇名句默写(共 10 分)(每空 1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幕遮》当中,荷花触动世人诗人思乡之情,写雨后描写荷花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荷花的传神描写被王国维《人间词话》评为“真 能得荷之神理者”,为写荷之绝唱。 (2)秦观《鹊桥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赞美了牛郎织女银河的相 逢,抵得上人间千遍万遍的相会。 (3)《菩萨蛮·小山重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女子起床时的娇 慵姿态,暗示了主人公孤独寂寞的心境。 (4)《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乐声传到天上,正 在补天的女娲听得人了迷,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职守,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泻。这种想象是 何等大胆超奇,出人意料,而又感人肺腑。 (5)《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表现词人梦里归乡,与妻子相见时“执手相看 泪眼,竟无语凝噎”情形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水面清圆 (2). 一一风荷举 (3). 金风玉露一相逢 (4). 便胜 却人间无数。 (5). 懒起画蛾眉 (6). 弄妆梳洗迟 (7). 女娲炼石补天处 (8). 石破天惊逗秋雨 (9). 相顾无言 (10). 惟有泪千行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的识记。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 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 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高考所选择的名 句大多出自初高中课内必须记背的篇目,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 第一是“反复”,这是与遗忘作斗争的最佳方法,其次是从汉字的偏旁部首的表意功能去理 - 18 - 解;最后,在整体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突破难点。高考命题多是一些字形繁杂或易错、易混的 字,我们要善于积累。此题中需注意“清圆”“举”“金风玉露”“蛾眉”“弄妆”“女 娲”“逗”“顾”“惟有”等字在语境中的意思和字形的正确书写。 【点睛】名句的识记,除了反复诵读外,就是要注重理解记忆,也可以用一下趣味性的联想 记忆来帮助。目的是记准、写对。情景式默写,一定要抓题干中的关键字眼,然后所填的诗 句一定要呼应、紧扣这些字眼。 三、语言文字运用(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一向固执地认为,是秀丽神奇的中国山水画哺育了唐诗、【甲】宋词空前绝后的绚丽和 辉煌,成就了王维、吴道子、米芾、张旭等震古烁今的丹青宗师和绘画巨匠。而中国的山水 自然,又是拥裹着风花雪月、夹缠着离愁别绪、浸渍着爱恨怨忧的历史境况和人生体验。在 平平仄仄的诗赋歌咏中,醉人身心,【乙】在追求形意神韵的丹青绘画中,张扬魅力。 涉及山水的诗文和绘画是我特别酷爱的,总喜欢“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调和意境。 驾一叶扁舟,荡桨西湖,赏湖光山色,夏荷秋桂,听羌管弄晴,菱歌泛夜,扑面都是唐 宋的遗风余韵;【丙】泊舟枫桥,在疏疏的江枫和寥落的渔火中,静候残月下的寒山寺钟声, 于千年后再度敲乱一个游子的愁怀;( ),看看曾经照亮诗仙宽大青衫的那半轮秋月,今 宵是否依旧还斜挂在婆娑的树梢;穿越漫漫黄沙,在大漠深处如柱的炊烟和长河尽头浑圆的 落日里,倾听那些长眠不醒的远古将士们的鼾声……【丁】南国山水的温婉与柔媚,北疆山 水的秀雅与奇异,西域山水的苍凉与神秘,巴蜀山水的秀美与清寒,莫不令人心旷神怡。 一座好山或一川好水,就是一本好书。畅游好山好水,犹如欣赏一部传世名著。 17. 文中【甲】【乙】【丙】【丁】四处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涉及山水的诗文和绘画是我特别喜爱的,总喜欢“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调和意境。 B. 我对涉及山水的诗文和绘画特别酷爱,“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调和意境是我喜欢 的。 C. 我对涉及山水的诗文和绘画特别喜爱,总喜欢“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调和意境。 D. 我特别酷爱涉及山水的诗文和绘画,“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调和意境是我喜欢的。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扪参历井,沿羊肠逶迤蜀道而上 - 19 - B. 春江花月,伫立如霰的江沙之上 C. 携壶老酒,翘首九月初三的夜空 D. 竹杖芒鞋,踏上秀甲天下的峨眉 【答案】17. B 18. C 19. D 【解析】 【17 题详解】 四处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其次应注意标点本身的用法及上下文的连贯。B 处是 并列分句间的停顿,用逗号不当,应该用分号。故本题选 B 项。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及病句辨析能力。作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题目要求:文中画横线的 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为“涉及山水的诗文和绘画是我 特别酷爱的,总喜欢“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调和意境”,该句有两处语病:一是成分 赘余,“酷爱”指非常爱好,与“特别”重复,排除 B 项;二是结构混乱,前半句的主语是 “涉及山水的诗文和绘画”,后半句的主语是“我”,应统一主语,排除 A 项、D 项。故选 C。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把握能力。作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题目要求:下列在文中括号内 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括号后的句子是补写内容的主要依据,下文语境为“看看曾 经照亮诗仙宽大青衫的那半轮秋月,今宵是否依旧还斜挂在婆娑的树梢”,“诗仙”对应李 白,这句话是对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轮秋”意境的描绘,D 项“峨眉”一词正 与之照应。故本题选 D 项。 【点睛】对于诗歌鉴赏,分析语言是进行文学鉴赏的首要环节。只有准确地理解了作品的语 言,才有可能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判断、评价和鉴赏。语言分析一般侧重从遣词造句、语句 含义理解等方面进行。 诗歌借助具体的语言描写,来表现诗人的感情,达诗人的思想,这些 感情和思想就是我们所说的“思想内容”。学生在注意分辨感情的同时应注意强化书面表 达 。 20.在《红楼梦》第二十一回中,“大姐儿”生了痘疹后,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一面打扫房屋供奉痘疹娘娘,一面传与家人忌煎炒等物,一面命平儿打点铺盖衣服与 贾琏隔房,一面又拿大红尺头与奶子丫头亲近人等裁衣。外面又打扫净室,款留两个医生, 轮流斟酌诊脉下药,十二日不放家去。” (1)这段话是小说中哪个人物安排的? - 20 - (2) 在这些处置措施中,哪些地方恰好符合了现代科学防疫知识?请简要分析。 【答案】(1)王熙凤 (2)“十二日不放家去”,及时采取必要的隔离手段,避免交叉感染;“外面打扫净室”, 保持公共卫生;对密切接触者的衣物进行更换;及时就医。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名著阅读。本题以简答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解答时,首先要审清题干 要求,然后结合平时积累进行思考、解答。解答此种题型,需要学生平时多读经典作品,多 记忆,多感悟。(1)在《红楼梦》第二十一回中,“大姐儿”生了痘疹后,书中有这样一段 文字:“一面打扫房屋供奉痘疹娘娘……轮流斟酌诊脉下药,十二日不放家去”,大姐儿得 了水痘之后,凤姐一家可谓是进行了一系列的动作,来治痘和止传的。(2)从这段文字,我 们可以大概看到古人对瘟疫的一些处理方法,比如说忌食、隔离、清洁、用药等。“十二日 不放家去”,外面又打扫净室,款留两个医生,轮流斟酌诊脉下药,十二日不放家去,避免 交叉感染。“外面又打扫净室”,一面打扫房屋供奉痘疹娘娘,一面传与家人忌煎炒等物, 一面命平儿打点铺盖衣服与贾琏隔房,一面又拿大红尺头与奶子丫头亲近人等裁衣。保持公 共卫生;对密切接触者的衣物进行更换。大姐儿得了水痘之后,凤姐一家可谓是进行了一系 列的动作,及时就医。 四、写作(60 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日前,新冠疫情吹哨人李文亮去世。他向身边人发出疫情早期预警时,知道这样做有 风险,是医者仁心的担当意识,让他鼓起勇气吹出预警疫情的哨音。此后,他坚守在抗疫一 线,并不幸感染新冠肺炎。在病床上他对记者表示,希望尽快治愈,重返前线战场。——《中 国青年报》 ②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啊,我 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 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臧克家《有的人》 ③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为人民开道者,不可令其困厄于荆棘。——网 络格言 新冠疫情牵动着亿万人的心。通过以上三则材料,你可以联想到什么,请恰当引用三则材料, 以“致敬这样的人”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 800 字,诗歌除外,文体自定。 【答案】【例文】 - 21 - 缅怀李文亮,向抗疫英雄致敬 ——致敬这样的人 经过全力抢救,武汉市中心医院医生李文亮终究离开了人世。疫情面前,每一条生命都 是珍贵的,每一声与病毒搏击的呐喊都值得倾听。公众为良知和正义鼓掌,向李文亮和所有 奋战在抗疫战争一线的工作人员致敬。死者已矣,生者如斯。打赢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 我们依然面临着严峻和复杂的形势。各行业各部门在这个时候都要继续提高警惕,积极救治 患者,遏制疫情的蔓延,捍卫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 打赢抗疫战争,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心。疫情的变化不等人,面对被新冠病毒夺取生命的 罹难者,惟有擦干眼泪,负重前行,才能告慰他们的灵魂。现在,来自全国不同地方的医疗 力量都来到了湖北、来到了武汉,来自海内外的爱心援助也源源不断地发往疫情严重地区。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遇到困难一起扛,一定能够打赢这场抗疫战争。 打赢抗疫战争,我们要尊重医护人员的专业价值。无论是新冠疫情爆发的当下,还是疫 情平息以后,都要尊重医护人员的专业价值。医生是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吹哨人”,必须 尊重他们的专业判断,保护他们在业务领域发声建言的权利,及时响应来自一线的预警。医 护人员是冲在抗疫战争最前面的战士,也是疫情中最需要呵护的人。当前在一些地方,仍然 存在防护物资欠缺的问题,不管怎样,必须优先保障对一线医护人员的供给,扫除他们工作 上的后顾之忧。对因为工作不幸感染新冠肺炎的医护人员,要全力救治,容不得一点怠慢, 让更多的“李文亮”坚强地站起来。 打赢抗疫战争,我们要全国一盘棋。突如其来的疫情,是对地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 大考。李文亮医生生前的一些遭遇,反映出当地疾控体系存在不容忽视的短板。人们哀悼李 文亮,也不禁惋惜,如果他的“哨声”被更及时地倾听,如果新冠肺炎能更早地得到重视, 也许疫情的破坏可以控制在更小的范围。这都值得我们深刻反思不足,认真汲取教训,切实 提高处理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 千夫诺诺,不如一士谔谔。作为医生,李文亮向身边人发出疫情早期预警时,不是不知道这 会给自己带来风险。是医者仁心的担当意识,让他鼓起勇气吹出预警疫情的哨音。生者奋然, 死者安息。愿医务工作者的付出都得到铭记,愿所有为战胜疫情作出的牺牲都不被辜负。 【解析】 【详解】本题通过材料考查学生的分析、整合、写作能力。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 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 题。提炼观点的原则有两个,一是要做到准确,并力求新颖,离材料中心最近的是最佳观点; - 22 - 二是力争所选观点要有话可说、有例可证、有理可议。 【审题】李文亮医生 7 日凌晨不幸被新冠肺炎夺去了生命。他的英年早逝令我们非常难过。 年仅 34 岁的李文亮医生是逝者当中非常年轻的之一,这尤其令人唏嘘,令人悲恸。李文亮医 生是武汉中心医院的一名医师,他是去年 12 月最早预警这场危险病魔的 8 名医生之一。回过 头看,他的专业性警觉尤其令我们对他产生了敬意,他当时发出的警报没有立即受到重视, 反而被训诫,这件事为社会开展反思提供了一个有触动的样本。去年 12 月,人们对冠肺炎的 认识还很有限,李文亮能够把这个消息传出去,率先在专业人员的范围内拉响警报,这是他 高度专业性表现的一部分。在人们后来的追述中,发现他在平时的工作中就展现了令人尊敬 的医德。医生在传染病爆发的时候就是战士,医院就是战场,李文亮的因公殉职英勇、朴实, 尤其让人心痛。 【立意】向李文亮医生致以敬意;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向坚守一线抗击疫 情者致敬;送别李文亮等等。 【结构】题目就是观点,《缅怀李文亮,向抗疫英雄致敬》,第一段联系材料,点明观点“公 众为良知和正义鼓掌,向李文亮和所有奋战在抗疫战争一线的工作人员致敬”。二三四段并 列式论述,“打赢抗疫战争,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心”“打赢抗疫战争,我们要尊重医护人员 的专业价值”“打赢抗疫战争,我们要全国一盘棋”,论述我们应该怎么做。最后一段呼吁 “愿医务工作者的付出都得到铭记,愿所有为战胜疫情作出的牺牲都不被辜负”! 【素材】1.疫情是魔鬼。李文亮是最早一批撩起疫情魔鬼面纱的医者。他凭借专业素养和职 业敏感,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初期就及时向外界发出了防护预警,被誉为疫情“吹哨 人”。他始终坚守岗位,在为患者诊疗过程中不幸被感染。接受隔离治疗期间,他心态乐观、 积极配合,表示康复后想赶快回到一线工作,继续为患者看病。李文亮的身上,闪耀着医德 之光。他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优秀代表,是我们身边的平凡英雄。 2.年仅 34 岁的生命逝去,令人扼腕痛惜!也再一次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 情的凶险。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我们必须同时间赛 跑、与疫情较量,一刻也不能懈怠!这次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李文亮 生前曾经经历的某些遭遇,正反映出我们在疫情防控和应对中的短板和不足。我们要吃一堑 长一智,进一步健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处理急难险重任务能力。 3.文亮已逝,战斗未止!李文亮生前的作为和心愿,就是阻断疫情魔鬼肆虐,保我同胞健康。 我们必须继续抖擞精神,坚决遏制住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战胜疫情魔鬼,就是对逝者最好的告慰。中华民族是从艰难困苦中走过来的。面对这一次艰 - 23 - 难的考验,我们同样有信心、有能力、有把握走过去。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 天不会来临,我们一定能夺取这场没有硝烟战斗的胜利! 【点睛】材料作文写作策略: ①引: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 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 ②议: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 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③提: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 ④联: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 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 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⑤深: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 ⑥结: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 不要画蛇添足。 - 24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