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中国近现代史综合测试三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中国近现代史综合测试三

‎2018年中考复习中国近现代史综合测试题(三)‎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1. 一位同学参加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网上答题,她回答的题目是选择标志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她的正确答案应该是(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 ‎2. 2005年5月15日中央电视台报道,云南省得宏州某村庄有11户人家因吸毒而灭户。清朝后期,林则徐因禁烟而名垂千古.下列对林则徐禁烟活动的评述,正确的是(   )‎ ‎①缉拿烟贩,销毁鸦片      ②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 ‎③使英国再也不敢进行侵华活动   ④其禁烟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A. ①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3. 在清末,有个人住在香港岛,原来每年都要向清政府纳税,但后来税收却要交给英国统治者。你认为这种转变会发生在(   )‎ A. 虎门销烟后  B.《南京条约》签订后  C. 清政府被推翻后  D. 新中国成立后 ‎4. 汇集了东西方建筑艺术精华的 “万园之园”圆明园毁于(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5. 中国近代史上割让领土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中俄《北京条约》  B. 中英《南京条约》 C. 中俄《瑷珲条约》 D. 《辛丑条约》‎ ‎6. 1884年,清政府为了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在新疆设立了(   )‎ A. 西域都护府    B. 安西都护府     C. 新疆行省    D. 伊犁将军 ‎7. 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诗人丘逢甲的《春愁》: “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这首诗写于(  )‎ A.鸦片战争后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 甲午中日战争后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8. 一个外国资本家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工厂,你认为最早出现在(   )‎ A. 《南京条约》签订后       B. 洋务运动时期 C. 《马关条约》签订后       D. 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后 ‎9. 如果让你担任历史纪实片《1911年的北京东交民巷》的导演,在反映当时的北京东交民巷时,不应该出现的画面是(   )‎ A.各国使馆林立  B.某国使馆举行舞会  C.驻扎外国军队  D.居住大量北京居民 ‎10. 辛亥革命最重要的成果是 (   )‎ A. 推翻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C. 使人民获得一些民主自由权利     D. 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的殖民势力 ‎11. 下面是李明同学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设计的四个学习专题,其中错误的是(   )‎ A. 洪秀全与太平天国         B. 曾国藩与洋务运动 C. 胡适与《庶民的胜利》        D. 陈独秀与《新青年》‎ ‎12. “一代宗师.仲甫先生.科学民主.二旗高擎.南陈北李.建党丰功;晚年颓唐.浩叹由衷。” 该对联评价的人物是(  )‎ A.孙中山   B. 李大钊   C. 鲁迅    D. 陈独秀 ‎13.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后开始采用民国纪年,一位老人出生于民国23年,请问他出生于公元多少年(   )‎ A.1934年    B.1936年     C.1938年    D.1939年 ‎14. 学完中国近代史,八年级(1)班开展了一次题为“近代化的探索”的历史小论坛活动。下列选项不恰当的是(    )‎ A.虎门销烟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15.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这里的“长技”是指(   )‎ A.西方的先进技术 B.西方的政治制度 C.西方优秀的思想文化 D.西方开放的对外政策 ‎16. “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罢课,庆贺商店关门。”这首打油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五四运动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7. “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卢沟桥之歌》反映的历史背景是 (   )‎ A.九一八事变 B.柳条湖事件 C.八一三事变  D.七七事变 ‎18.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同点是(   )‎ ‎①爱国的、进步的  ②经济上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③政治上挽救民族危亡  ④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 ‎19.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之路。这条道路的起点是(   )‎ A. 南昌起义  B. 八七会议    C.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D. 遵义会议 ‎20.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在于(   )‎ ‎①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②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 ‎③苏联红军歼灭日本百万关东军  ④美国向日本投掷了两颗原子弹,震撼了日本朝野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21. 我们说维新变法运动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是指启什么思想之蒙(   )‎ A. 封建主义思想   B. 自由主义思想   C. 资产阶级思想  D. 无产阶级思想 ‎22.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这首歌反映的历史是(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五四运动    D.红军长征 ‎23. 一位老人生于1850年,卒于1902年,他一生可能经历哪些事情(   )‎ ‎① 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 ⑤林则徐虎门禁烟 ⑥义和团运动 A. ①②④   B. ②③④⑥    C. ②③④⑤⑥  D. ④⑤⑥‎ ‎24. 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的创办者是(  )‎ A. 太平天国 B. 洋务派 C. 维新派   D. 资产阶级革命党 ‎25. 某地拟建辛亥革命纪念馆,以纪念在辛亥年间首先发动的反清武装起义等事,这一地点应该是(   )‎ A. 广东广州   B. 江苏南京  C. 日本东京   D. 湖北武昌 ‎26. 以下人物中,“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是(   )‎ A. 康有为    B. 孙中山     C. 毛泽东   D. 邓小平 ‎27. “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以上材料反映的历史史实有(    )‎ ‎①南昌起义 ②秋收起义 ③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建立 ④井冈山会师 ⑤新四军成立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 ‎28. 新文化运动的作用有(   )‎ ‎①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②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③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 ‎④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A.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 ‎29. 假如你是1945年8月重庆的一位市民,你可听到大街小巷议论最多的话题是?(   )‎ A.日本帝国主义大肆侵略中国 B.日本帝国主义杀害我市市民30多万人 C.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     D.日本投降,重庆谈判可能会使国家结束战争 ‎30.下列影视片中反映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正面抗战中爱国官兵英勇事迹的是(   )‎ A、血战台儿庄    B、小兵张嘎     C、铁道游击队     D、太行山上 ‎31. 在开国大典上,54门礼炮齐鸣28响,你认为"54"、"28"的含义 最可能是(   )‎ A. 甲午中日战争结束至新中国成立的54年间,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1928年的井冈山会师建立起了第一支红军队伍 B."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了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 C. 54门礼炮象征着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54个民族;28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的28年 D.1928年第一支红军队伍诞生,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2. 家乡的一个木匠回忆当时社会主义改造时说了以下的话,你认为符合实际的是( )‎ ‎①当时手工业的合作化推动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②当时自己县的木匠都踊跃参加了农业合作社 ‎③1956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合作社 ‎ ‎④1956年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A.①② B.③④ C. ①③ D.②③‎ ‎33. 如图所示,导致这种历史性错误的原因有( )‎ ‎①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 ②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 ③急于求成 ④苏联撕毁合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34."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上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由于( )‎ A.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农民思想封建落后 D.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35.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 )‎ A.深化改革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B.加快改革开放,推进经济全面发展 C.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的确定 D.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36. 我国对外开放首先选择的省份是( )‎ ‎  A.广东、 福建 B.广东、广西 C.江苏、浙江 D.福建、江西 ‎37. 我们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其主要含义是指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从阶级斗争转移到( )‎ A.统一国家 B.思想工作 C.经济建设 D.拨乱反正 ‎38. 实行对外开放的最终目的是( )‎ A.引进外国资金 B.引进外国技术 C.学习外国管理经验 D.发展民族经济 ‎39. "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中共"八大"的相同之处是 ( )‎ ‎①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②都明确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 ‎ ‎③都提出了要实行改革开放 ④这两个会议有一定的继承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0."自从包地包产后,家家生活大变样。"全国农村率先搞包产到户的典型是( )‎ A. 安徽凤阳 B. 四川邛崃 C.河北沧州 D.贵州关岭 ‎41. 在改革开放中,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的是( )‎ A.汕头 B.珠海 C.厦门 D.深圳 ‎42.改革开放后,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这个格局表述正确的是(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沿海经济开放区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43. 我国的经济特区与港澳特别行政区的主要区别是( )‎ A.与中央的关系不同 B.各自权限不同 C.社会制度不同 D.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44.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的是( )‎ ‎ A."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B.四项基本原则 C. 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45. 在①中日建交 ②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③中美建交等事件中,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②①③ D.①③②‎ ‎46.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方针是( )‎ A.求同存异 B.互利共赢 C.独立自主 D.和平共处 ‎47. 有-个美国记者曾这样评论周恩来:"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你认为,这最有可能是指哪-次外交活动? ( )‎ A.中印会谈 B.第一次亚非国际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中美关系正常化 ‎48.中美关系中有"小球转动大球"的佳话,"小球"指的是( )‎ A.排球 B.足球 C.篮球 D.乒乓球 ‎ ‎49.世纪中国加快了融入世界的步伐,下列事件中体现了这一说法的是(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中国成功加入WTO ‎③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 ④"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 A.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50.为实现"科教兴国"战略,我国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教育领域的努力包括( )‎ ‎①颁布《义务教育法》 ②成立"希望工程" ③恢复高考 ④设立学位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二、综合题(50分)‎ ‎51.(10分)【迈向近代文明】 ‎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在中国近代,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的转型。 ‎ 材料一 材料二 在民族危机日趋深重和康有为屡次上书警示之下,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史称戊戌变法。 ‎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请完成: ‎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什么重大事件?此事件的目的是什么?(4分)‎ ‎(2)材料二中所提的戊戌变法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2分)‎ ‎(3)根据材料三回答,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什么? (4分)‎ ‎52.(9分)【历史性的大转移】‎ 材料一:中央电视台2006年4月9日报导:中央电视台《我的长征》大型电视行动今天正式启动。行动以重走长征路为主线,通过记者和志愿队员的亲历,回顾历史,体验和感受长征的艰辛和豪迈,展示长征沿途的新变化。‎ 材料二:(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七律•长征》)‎ 请回答:‎ ‎(1)红军为什么被迫开始长征?从哪一年开始?(3分)‎ ‎ ‎ ‎(2)红军长征途中召开了一次什么重要会议?"三军过后尽开颜"的标志是什么?(2分)‎ ‎ ‎ ‎(3)"红军不怕远征难"中的"难"包括哪些方面?(至少写两项)(2分)‎ ‎(4)我们经常说:要发扬长征精神,你心中"长征精神"是什么?(至少写两点)(2分)‎ ‎ ‎ ‎ ‎ ‎ ‎ ‎53.(10分)【笑看历史风云人物】‎ ‎“在重庆,有些人认为蒋介石是靠不住的,是骗人的,要同他谈出什么结果是不可能的……我向他们说,你们说的是有理由的,有根据的……但是,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事情还有另一方面,还有许多因素,使蒋介石还不能不有很多顾忌。” ——毛泽东 ‎(1)从这段文字你可以看出这是毛泽东在谈哪一件重大历史事件?(1分)‎ ‎ (2)在这个历史事件中,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领导人既然知道“蒋介石是*不住的,是骗人的,要同他谈出什么结果是不可能的”,那么毛泽东为什么还要去呢?出于什么目的?(3分)‎ ‎ (3 )这次和谈有没有达成什么结果?从哪些事情可以看出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举两个例子)(6分)‎ ‎54.(10分)【牢记历史,把握未来】‎ 时间回转,你回到了几十年前的中国烽火大地。你是一位勇敢的战地记者,你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1932年你到了东北,1936年你到了西安,1937年底你来到南京,1938年你去了山东台儿庄,1945年你又来到延安……你怀着一颗爱国心 ,用你的笔与中国人民共呼吸,共抗争。‎ ‎(1)请你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你在以上五个时间段的所见所闻写一个提要式的报道。(不超过四十字)(8分)‎ ‎ ‎ ‎ ‎ ‎(2)时光飞逝,当你在晚年得知日本政府企图借教科书事件篡改这段历史时,你想对日本新一代的中学生说些什么?(2分)‎ ‎55.(11分)【改革开放新时代】‎ 材料一 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20世纪80年代流传于民间的凤阳花鼓词 材料二 (经济)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邓小平 ‎(1)材料一中的“改革”指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2分)该事件有何历史意义?(3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设立经济特区的原因。(4分)并指出“经济特区”的特殊之处。(2分)‎ ‎2018年中考复习中国近现代史综合测试题(三)‎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5  ABBBC  6―10 CCCDA  15―20 ADBCC ‎21―25 CABBD    26―30 BCDDA 31—35 BBADD ‎36—40 ACDBA 41—45 DBCAC 46—50 ABDAD 二、综合题(50分)‎ ‎51. (10分)【迈向近代文明】‎ ‎(1)洋务运动。“自强”和“求富”或维护清朝统治。 ‎ ‎(2)对中国社会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 ‎(3)民主和科学。‎ ‎52.(9分)【历史性的大转移】‎ ‎(1)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损失较大。为了保存革命力量,红军被迫转移;1934年。(3分)‎ ‎(2)遵义会议;会宁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2分)‎ ‎(3)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强渡乌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克服自然险阻。(任选两例即可)(2分)‎ ‎(4)艰苦奋斗的精神;勇往直前、自强不息的精神;团结奋斗的精神;不怕牺牲的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牺牲自我的集体主义精神,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精神(2分)‎ ‎53.(10分)【笑看历史风云人物】‎ ‎(1)1945年重庆谈判(1分)‎ ‎(2)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3分)‎ ‎(3)达成了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1946年撕毁“双十协定”进攻中原解放区;1947年大举进攻陕甘宁解放区(6分)‎ ‎54.(10分)【牢记历史,把握未来】‎ ‎①东北锦绣河山沦于敌手,东北军奋勇抗争,局部抗战开始;‎ ‎  中共调停,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十年内战结束,团结抗战开始;‎ ‎  血债累累,日寇杀害南京军民30万同胞;‎ ‎  台儿庄我军扬威歼敌一万,取得抗战以来重大胜利;(每点2分,共计8分)‎ ‎  抗战即将胜利,中共七大召开,为抗战胜利指明道路 ‎ ② 学生只要答之有理,即可得分。(3分)‎ ‎55.(11分)【改革开放新时代】‎ ‎(1)事件:农民创造了“包产到户”这一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2分)意义: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经济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进程。(3分。答对1点1分,答出两点即得满分。)‎ ‎(2)原因:学习外国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引进外资;探索对外开放的路子。(每点2分,共4分)特殊之处: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方法。(2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