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2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4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 2019-2020 学年高二 4 月月考试题 (总分:100 分时间:50 分钟)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60 分) 1.下列对于公元前 8—前 6 世纪雅典的工商业奴隶主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主要来源于平民 ②政治上参与国家政权 ③反对贵族专权 ④经济上剥削平民,政治上与平民尖锐对立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 8—前 6 世纪雅典的工商业奴隶主主要来源于平民,他 们在政治上没有地位,反对贵族专权,因此逐渐与平民站到一起。由此可知,①③符合史实, ②④错误。所以本题答案为 C 项,ABD 错误。 2.《解负令》与《德拉古法典》的根本区别是 A. 前者彻底取消了债务奴隶制,后者部分取消债务奴隶制 B. 前者彻底取消债务奴隶制,后者法律上强化债务奴隶制 C. 前者保护了贵族的根本利益,后者维护了平民的利益 D 前者激化了社会矛盾,后者缓和了社会矛盾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 621 年的《德拉古法典》通过法律强化了债务奴隶制, 维护了贵族的利益;而梭伦颁布的《解负令》取消了债务奴隶制,打击了贵族,一定程度上 保护了平民的利益。由此可知,B 项符合题意,C 项错误;《德拉古法典》没有部分取消债 务奴隶制,故 A 错误;《德拉古法典》激化了社会矛盾,故 D 错误。 3. 亚里士多德说:“梭伦对双方都加以反对,而且尽管他无论同哪一方妥协都有可能成为 僭主(指通过政变或其他暴力手段夺取政权的独裁者),但他宁愿招致双方的仇视也要拯救 祖国并订出最好的法律。”这里的“双方”指 A. 奴隶和奴隶主 B. 统治者和被统治者 C. 平民和贵族 D. 改革派和保守派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根据所学,梭伦改革的背景是旧氏族贵族实行 专横统治,普通民众苦不堪言,很多人沦为债务奴隶,社会矛盾尖锐,于是梭伦进行了民主 政治改革,规定按照财产多寡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前三等级均可参加四百人议事会,改革 动摇了旧氏族贵族的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但是改革使得贫苦的平民不能参加 四百人议事会,所以他的改革可能招致贵族和平民的仇视,故 C 项正确;在古代雅典,奴隶 没有公民权,故排除 A 项;B 项说法笼统,故排除;D 项不符合雅典的社会阶层分布,故排 除。 4.恩格斯说:“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为当时的旧体制中注入了私有财产这一全 新的因素。”这一全新的因素主要来源于 A. 废除债务奴隶制 B.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C. 建立“四百人会议” D. 鼓励发展工商业 【答案】B 【解析】“为当时的旧体制中注入了私有财产这一全新的因素”指的是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所以 B 选项是正确的。ACD 均与“私有财产”不符,排除。故答案选 B。 5.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不包括 A. 促进井田制的瓦解 B. 导致地主阶级的兴起 C. 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 D. 引发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背景的理解能力。根据材料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 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没有强化周王室的统治,反而是进一步加速了周王室的衰 亡。所以选 C。 6.商鞅变法使秦国向封建化过渡的决定性步骤是 A. 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 B. 建立县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C.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发展小农经济 D. 奖励军功,按功授爵,废除贵族特权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实质上废除了奴隶 制的经济基础,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因此 A 选项是使秦国向封建化过 渡的决定性步骤,正确。B 选项是政治方面的措施,不是决定性的步骤;C 选项是在 A 选项 的基础是形成的;D 选项是政治方面的措施,不是决定性的步骤。故正确答案为 A 选项。 7. 据史料记载:拓跋贵族“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反映北魏当时 A. 阶级矛盾尖锐 B.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C. 民族矛盾尖锐 D. 汉族内部矛盾尖锐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可知体现的是北魏统治者欺压汉族, 体现的是民族矛盾尖锐,C 选项符合题意。ABD 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8. 北周鲜卑大臣豆卢勣自愿弃官去学儒家经典,皇帝对此大加赞赏。使北周君臣醉心于汉 文化的原因是 A. 商鞅变法 B. 王安石变法 C. 孝文帝改革 D. 张居正改革 【答案】C 【解析】学习汉族文化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和民族融 合,北魏和北周均是鲜卑族建立的政权,两者之间有一定的继承关系,由此可以推断北周君 臣醉心于汉文化是受到孝文帝改革的影响。故 C 正确。 9. 欧阳修说:“财不足用于上而下已弊,兵不足威于外而敢骄于内,制度不可为万世法而 日益丛杂,一切苟且,不异五代之时。”造成北宋中期这种局面的原因是 A. 王安石变法用人不当 B. 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措施 C. 地方武将专权对抗中央 D. 少数民族侵扰边患危机 【答案】B 【解析】材料“财不足用于上而下已弊,兵不足威于外而敢骄于内”体现的是宋朝时期出现 的积贫积弱的现象,这与北宋初期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关,是其弊端的体现,故 B 正确。 10. 21 世纪中提及王安石,我们只更感到惊异:“在我们之前 900 多年,中国即企图以金 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日世界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这段材料说 的是 A. 农田水利法 B. 募役法 C. 市易法 D. 青苗法 【答案】D 【解析】“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指的是王安石变法推行的青苗法,在每年二月、五 月青黄不接时由官府给农民贷款、贷粮,每半年取利息二分或三分,分别随夏秋两税归还, 使政府承担了今天银行的职能。故选 D。 11.19 世纪 40 年代,俄国棉纺织业中最早出现了机器工厂,从而推动了俄国工业的缓慢发 展,造成俄国工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A. 工业技术落后 B. 缺少工业资本 C. 落后农奴制度的阻碍 D. 国内市场的狭小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 世纪 40 年代,阻碍俄国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落后的农奴 制度的存在,故 C 正确;工业技术落后、缺少工业资本不是主要原因,故 AB 错误;国内市 场狭小是因为农奴制的盛行,故 D 错误。 12.“……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农奴)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 自由的农民。”这一变化对俄国历史最深远的影响是 A. 解决了农奴的贫困问题 B. 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C. 缓和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 D. 使俄国成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答案】B 【解析】材料意思是农民赎买了土地摆脱地主,成为自由的农民。结合所学,俄国 1861 年 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农奴成为了自由人,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故 B 正确; 废除了农奴制,农奴的贫困依旧,A 错误;C 表述正确,但不是农奴制改革的最深远的影响, 排除;D 不符合史实,排除。 13.1861 年农奴制改革后,莫斯科农民卡瓦廖夫可以 ①自由结婚、经商和打官司②以优惠价格购买地主的土地 ③自由外出打工和游历④购买土地,经营资本主义农业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④D. 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俄国 1861 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自 由结婚、经商和打官司,并可以购买土地,但是要交大量赎金;农奴获得解放后的仍归所居 住地区的“村社”管理。由此可知,①④正确;②③错误。故选 C。 14.据《世事见闻录》记载:“三井家在江户有 3 座大店铺,雇佣着 1000 多名伙计。据说每 天的生意,要做到黄金 2000 两以上才算好生意。黄金 2000 两,也就是白米 5000 袋。5000 个农民一整年的辛苦耕种,才能缴上贡米 5000 袋……此外,三井家还有许多田地,租地收 入每年多达黄金 2 万两……江户以外,三井家在大阪……等地方都有分店;此外,还有分布 在各藩的经销店……”这段材料反映了 A. 日本重农抑商 B. 资本主义萌芽 C. 日本商业发展 D. 封建统治动摇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我们可知,日本商业发展的情况,没有反映抑制商业的措施,也没有提到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其标志是有雇佣关系的手工工场的产生)和封建统治的动摇。所 以应选 C。 15.明治维新为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创造条件的主要措施是 A. 取消幕府的封建领地 B. 收回各藩领地和人民的统治权 C. “废藩置县” D. 将大名迁居京都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治维新中的“废藩置县”削弱了地方封建割据势力,加强了 中央集权,促进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故 C 正确;取消幕府的封建领地、收回各藩领地和 人民的统治权、将大名迁居京都等不符合材料信息,故 ABD 错误。 16.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一败一成,就中日两国进行社会变革的内部条件而言,是由于 ①中国的封建制度具有特殊的稳定性,对社会变革的阻力比日本大 ②中国未能如日本那样从旧的统治营垒中分化出一支革新力量 ③中国的维新变法缺乏人民群众反封建斗争的配合 ④中国的变法是依托旧政权进行的,未发生权力中心的转移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就中日两国进行社会变革的内部条件而言,中国的封建制度具 有特殊的稳定性,对社会变革的阻力比日本大,因此没有能够从旧的统治营垒中分化出一支 革新力量。中国的维新变法缺乏群众基础,依托旧政权,没有发生权力中心的转移,①②③④ 说法都符合题意,故选 D 项,排除 ABC 项。 17.在百日维新期间,山东烟台牟平的学子张子邵得知变法的消息后痛哭流涕,当即手写血 书,痛骂康、梁。在维新变法的措施中,最令他反感的应是 A. 设立京师大学堂 B. 废除八股 C. 派留学生出国留学 D. 在各地设立中小学堂 【答案】B 【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材料中的“学子”。当时的读书人,读的是四书五经,期望通过 八股取士取得功名,以光宗耀祖。戊戌变法的法令中,明确规定废除八股,这就断了其当官 之路,故答案选 B。其他三项不是最佳答案。 18.维新变法时期张之洞在其所著的《劝学篇》中说:“使民权之说一倡,愚民必喜,乱民 必作,纪纲不行,大乱四起。”其基本用意是 A. 减少变法的阻力 B. 竭力拉拢维新派 C. 捍卫专制制度 D. 投机变法运动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使民权之说一倡……大乱四起”可以看出张之洞反对兴民权,张之洞是洋 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其基本主张是维护封建的纲常礼教,学习西方技术是维护封建统治 的手段。故选 C。 19.公元前 5 世纪,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作为一个普通的成年男性公民,你最不可能 遇到的是 A. 成为十将军委员会成员 B. 在公民大会上发言 C. 被选举进入陪审法庭 D. 领取国家发放的津贴 【答案】A 【解析】雅典民主制实行成年男性都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可以抽 签成为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的成员,甚至可以领取国家的发放的观剧津贴,因此 BCD 均正确。但是雅典民主制最繁盛之时,也并不是所有的职位都想所有公民开放,十将军委员 会等关键的职位并不是抽签选举产生。故选 A。 20.恩格斯指出:“罗马的占领,在所有被征服国家,首先直接破坏了旧有的社会生活条 件。……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 因为它们和罗马法制不相符合。”此时的罗马法是 A. 习惯法 B. 公民法 C. 万民法 D. 《十二铜表法》 【答案】B 【解析】材料“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 无效,因为它们和罗马法制不相符合。”说明仅适合罗马内部的公民法不适应新形势,故选 B;材料揭示的是万民法取代公民法的背景,排除 C;习惯法显然不符“罗马的占领,在所 有被征服国家”的限定,排除 A;《十二铜表法》是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是罗马成文 法的起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D。 第Ⅱ卷(材料解析题) 二、(材料解析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他们的心目中,梭伦是唯一和当时社会罪恶势力最无牵涉的人。他不像富 人那样靠压榨穷人谋取不义之财,也不像穷人那样当牛做马……贵族富人支持他,是因为他 出身名门,拥有财富,可以作为上层人物的代表;穷人依赖他,是因为他反对氏族贵族,同 情平民疾苦,坚持不畏权贵而为民的正义之行。……据说在梭伦当选之前,人们中间就流传 着他的一句话:平等不会产生战争。 ——选自沈东主编的《梭伦改革》 材料二 王安石变法……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他更多地重视商品货币的作 用……想尽量用经济的办法管理国家财政,反映了宋代商品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也证 明王安石的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有很大的前瞻性。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的必然性。 (2)如何理解材料中“王安石的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有很大的前瞻性”? (3)从梭伦改革与王安石变法的结果上,谈谈你对变法改革的一般看法? 【答案】(1)必然性:①梭伦主张平等、和谐,反对黑恶势力。②梭伦出身名门贵族,拥有 大量财富。③梭伦反对贵族专制,不畏权贵。④梭伦同情下层民众,有较广泛的群众基础。 (只要回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前瞻性:①从王安石变法的内容上可以看出,王安石比较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而不 一 味地靠行政命令。②王安石变法注重用经济的办法管理国家财政,而不一味地靠增加赋税。 (3)结果:梭伦改革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贵族与平民的矛盾,但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打 下了坚实的基础。而王安石变法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看法:①改革必须要注意协调各方利益关系。②改革要注意策略。③改革要注重对人才的选 拔与任用。④改革者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只要回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解析】 (1)“必然性”,依据材料一信息“梭伦是唯一和当时社会罪恶势力最无牵涉的人”、“因 为他出身名门,拥有财富”、“他反对氏族贵族,同情平民疾苦,坚持不畏权贵而为民的正 义之行”得出:梭伦主张反对黑恶势力、出身名门贵族、拥有大量财富、反对贵族专制、同 情下层民众。 (2)“前瞻性”,依据材料二信息“就是他更多地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想尽量用经济 的办法管理国家财政”并联系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得出:从王安石变法的内容上可以看出,王 安石比较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而不一味地靠行政命令;王安石变法注重用经济的办法管理 国家财政,而不一味地靠增加赋税。 (3)“结果”,依据所学知识得出:梭伦改革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贵族与平民的矛盾,但 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王安石变法最终以失败而告终。“看法”,依据 所学知识从改革的内容、进程、用人以及改革者个人素质等方面分析,如改革必须要注意协 调各方利益关系、改革要注意策略、改革要注重对人才的选拔与任用、改革者要有坚韧不拔 的毅力等。 22.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戊戌变法是在甲午战后朝野上下求变思潮推动下发生的自上而下的社会变革,涉 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教育、新闻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实际上是 19 世纪 60 年代开始的中国近代化的继续和发展,是这一历史进程的重要环节。 —— 郭汉民《放开眼界看“戊戌”》 材料二 我认为今后对维新派与维新运动的深入研究,应充分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进一 步解放思想,打开思路,特别是要坚持正确的评价标准。对于包括维新派与维新运动在内的 一切历史事件与人物,既要弄清楚其起因和思想动机,又绝不能止步于此,而应深入、具体 地考察其在社会实践中所产生的效果。而且,对于社会效果的考察,也应当着重在当时社会 政治、经济、文化的具体发展变化上,而不是笼统、抽象地谈论所谓的“斗争精神”云云。 —— 赵春晨《坚持实践第一,重在社会效果的评价标准》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戊戌变法……是 19 世纪 60 年代开始的中国 近代化的继续和发展”这一观点的理解。 (2)阅读材料二指出作者关于维新变法的评价标准,并结合史实予以论证。 【答案】(1)政治:洋务运动维护清朝专制统治,戊戌变法推行君主立宪制,有利于政治民 主化。 经济:洋务运动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戊戌变法继续采取发展经济的措施,有利于经济 工业化。 军事:洋务运动创办军事企业,发展海军的主张,戊戌变法推动编练新式陆海军,有利于中 国军事近代化。 教育:洋务运动期间创办新式学堂和支持留学运动,戊戌变法设立京师大学堂,有利于教育 的近代化。(只回答洋务运动或只回答戊戌变法只得 1 分,没有史实不得分。) (2)评价标准:社会实践的效果。 史实论证:进步性:政治:兴民权、设议院,裁汰冗官,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治,打击封 建官僚;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措施,有利于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思想:改革科举, 设立京师大学堂,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观念,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局限性:操之过急,脱离民众,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戊戌政变后,大部分改革措施并 没有付诸实施。 【解析】 (1)材料中“19 世纪 60 年代开始的中国近代化”是指洋务运动,因此这个题目就 变成了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之间的关系,考生只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戊戌变法是洋务运动 的继续与发展即可。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政治、经济、军事和教育方面分析即可。 (2)从材料“要坚持正确的评价标准:既要弄清楚其起因和思想动机,又绝不能止步于此, 而应深入、具体地考察其在社会实践中所产生的效果”中可知作者关于维新变法的评价标准 是社会实践的效果。结合所学知识,从维新变法的积极和消极影响角度分析即可,进步和积 极之处可以分析政治、经济和思想解放角度;局限性可从其大部分改革措施没有付诸实践的 原因层面分析即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