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2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阶段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缺答案
西宁市海湖中学 2020-2021 学年第二学期高二语文第一阶段考试 时间: 150 分 满分: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现代的思想家们常常说,语言文字建构了人们意识中的世界,可以呈现一个民族深层的思维 和意识结构。那么从汉字中,我们能够看到什么呢? 汉字是现在世界上唯一还在使用的、以象形为基础的文字,是由图画抽象、规范、滋生而成 的。古代的汉字表明,古人不习惯于抽象而习惯于具象,比如“牛”,各种字形始终突出地显现着 牛正面的头部和对称的双角,又如食物,有“米”“稻”“禾”“黍”等等,但并没有一个总的类 名,如庄稼、粮食之类。反过来看,汉字的这种象形性也对中国人的思想世界产生极大影响,使中 国人的思想世界始终不曾与事实世界的具体形象分离,思维中的运算、推理、判断始终不是一套纯 粹而抽象的符号。 汉字的衍生和分类也显示了古代中国人关于世界的知识和对世界的感知方式。汉字的衍生是 一个树形滋生的过程,以造字时代独立产生的象形“初文”(章太炎语)为根,通过会意、指事、 形声等几种造字的方法,滋蘖出“字”。从每个“初文”中产生的与它意义相关的一批字,在后来 被视为同属于某一个“部首”,它们所表示的现象或事物,在古人看来就是事实世界的一个 “类”。 这种分类方式与近代西方有所不同,古代中国人特别注意一个现象、一个事物可以感知的表 象,以此作为分类的依据。因此那些以类相从的字,无论以什么“初文”为义符,“初文”的象征 性总是使这个字与原初的形象有联系,使人们一看就可以体会它的大体意思。这种归类的思路,以 事物可以感知的特征为依据,通过感觉与联想,甚至隐喻的方式进行系联。例如“木”作为“初 文”,是植物的抽象名称,那么以“木”为义符的字应该都表示树木,如梅、李、桃、桂等等,但 实际上,“木”这一类名的范围却远远超出了树木,它可以是树木的一部分,如“本”“末”,可 以是与树木有关的某些性质与特征,如“柔”“枯”,甚至还可以是与树木并不直接相关,却可以 从树木引申的其他现象,如“杲”(日在木上,明也)、“杳”(日在木下,冥也)。再如“彳” 字,本来是象形的通衢大道,殷商时代的卜辞中,不少字就与它有关,而“役”字,在甲骨文中本 不从“彳”,但当它在后世以“彳”为义符后,就使人觉得从役之人好像真的总是在路上奔波。当 汉字作为一种不言而喻的思想运算的符号被接受时,人自己创造的文字就反过来影响、制约和规范 了人对世界的认识。 汉字的象形性也影响了汉语的句式,独立呈意性使汉字在任何场合均无需严密的句法即可表 现意义。这就使得古代中国人的思维世界似乎不那么注意逻辑、次序和规则,话语发出者和接受者 凭着共同的文化习惯,就能够表述和理解很复杂的意义。 我们除了能从汉字本身大体了解古人“怎么想”,还可以从中了解他们“想什么”,比如能 从汉字的字形中探寻某种思想和制度的起源,从汉字的分类中理解古人生活的重心和兴趣等等。因 此,我们有必要把古老的汉字置于思想史的视野之中,考察其中的思想史意义。 《作为思想史的 汉字》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语言文字建构了人们意识中的世界,因此从汉字中,我们能读出古代中国人深层思维和意 识结构中的一些东西。 B.汉字以象形为基础,由具体图画演变而成,它通过会意、指事、形声等方式衍生滋蘗,构 成了一个独特的符号体系。 C.在古代汉字中,“牛”的各种字形都突显牛正面的头部和对称的双角,这体现了古代中国 人习惯于具象而不习惯于抽象的思维特征。 D.古代中国人创造了许多表具体事物的文字,却没有表抽象意思的总的类名,如指食物时有 “米”“黍”等字,却无表“庄稼”“粮食”这类抽象意义的字。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汉字的分类中包含着古代中国人关于世界的知识,分类的依据是现象与事物的表象,这种 分类方式不同于近代西方的分类方式。 B.象形的“初文”是汉字衍生的根基,作为义符,每个初文都能提示与它意义相关的一批汉 字的大体意思,后来又被视为该类汉字的“部首”。 C.由“木”引申出“梅”“李”,进而引申出“本”“末”,再引申出“杲”“杳”,体现 了汉字归类通过感觉、联想、隐喻等方式进行系联的特征。 D.“役”字原不从“彳”,后来才以“彳”为义符,因为“彳”是通衢大道的象形,所以人 们看到“役”字就会产生从役之人奔波于路的联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字既留下了创造者思维方式的烙印,反过来又会影响使用者的思维方式,古代中国人的 思维始终与具体形象相联系,就与汉字的象形性大有关系。 B.象形性使汉字能独立呈现意义,因而说话者在缀词成句表达某个意思肘,无需严密的句 法,听话者就能借助共同的文化习惯顺畅理解话语的意思。 C.古代中国人主要通过表象来感知世界,无需借助运算、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这种感知 世界的方式使汉字具备了强烈的象形性。 D.古老的汉字能让我们感知古人的思维务式初知识观念,因此具有重要的思想史意义,应当 被作为思想史的研究对象。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瑞典皇家科学院 10 月 3 日宣布,将 2018 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弗朗西 丝·阿诺德和乔治·史密斯以及英国科学家格雷戈里·窑温特,以表彰他们在酶的定向演化以及用于多 肽和抗体的噬菌体展示技术方面取得的成果。 据诺贝尔化学奖评选委员会介绍,今年获奖的研究成果主要涉及对蛋白质演化的控制,获奖 者利用了遗传变异和选择开发出人类所需要的蛋白质。 阿诺德在 1990 年左右就提出了新理论。1993 年完成了首个酶的定向演化实验。现在已能 用于开发新的催化剂。基于她的成果,人们可以通过更环保的方式来制造化学物质,比如生产药物 和可再生能源等。史密斯在 1985 年研发出一种名为噬菌体展示的新技术,并将这一技术用于抗 体的定向演化,以制造出新药物。基于这种新技术开发的第一批药已在 2002 年获得相关批准, 可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治疗。 今年诺贝尔化学奖奖金共约 100 万美元。其中阿诺德获得一半,另一半由另外两位科学家分 享。 (编自《新华网·美英科学家分享 2018 年诺贝尔化学奖》) 材料二:化学学科的主要内容当然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 化规律。但是对于化学的研究又并非只是局限于 化学之道,而是可以用其他方式和技术来研究, 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就是如此。 诺贝尔奖委员会认为,今年的化学奖得主受到进化力量的启发。阿诺德在 1993 年进行了第 一次酶的定向进化,此后,她改进了常规方法。因此阿诺德被誉为“定向进化”方法的先驱。史密 斯和温特则是在“多肽和抗体噬菌体展示技术”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 把生物的定向进化方式用于解决化学之道只是“非常道”之一,更大的“非常道”是阿诺德 本人甚至既不沾边生物又与化学扯不上关系。她以前大学本科专业是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只是硕 士研究生的时候才转向蛋白质工程研究。在生物与化学交叉学科领域,阿诺德另辟蹊径,利用定向 进化的方法研究蛋白质,从而获得按“常道”难以获得的成果。 当然,从“道可道”的角度看,诺贝尔化学奖还是以化学的内容和化学家为主,从 1901 年 至 2018 年,诺贝尔化学奖共颁发了 110 次,获奖者达 180 位,大部分还是化学内容和化学家 获奖。 材料三:“原来在实验室改变基因是个缓慢的过程,自从有了阿诺德的酶类定向进化技术, 只需几小时就可以在试管里面实现。”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所研究员周佳海告诉记者。据介绍,阿 诺德发展了这一技术,她大胆地改变了聚合酶链式反应条件,这样基因在扩增的过程中就会产生随 机突变,从而改变了氨基酸,蛋白质也就改变了。这就相当于在实验室里可以人工快速地进化蛋白 质。这一工作有何意义呢?“就拿洗衣粉来说,以前去除污渍的蛋白酶,活性比较低,可能需要在 热水下使用,现在催化效率提高了,只需少量就可以发挥作用,而且在冷水条件下就可以了。”周 佳海说,对于化学家来说,借助这一技术,不仅可以使用新的酶催化剂在实验室快速合成蛋白质, 而且还可以“无中生有”地生物催化形成碳硅键、碳硼键来实现之前地球上并不存在的反应。过去 很多生物体内的天然催化剂难以进入工业应用,定向进化技术通过改变其活性、热稳定性、有机溶 剂耐受性使其可以广泛使用。 (摘编自《解放日报·用化学的办法解开生物学难 题》)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从新闻写作的角度看,材料一似为一则简讯,陈述了新闻的基本事实和简要背景。 B.阿诺德被誉为“定向进化”方法的先驱,这与她不断改进常规研究方法不无关系。 C.利用酶类定向进化技术开发的第一批药可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治疗。 D.酶类定向进化技术,提高了基因改变的效率,优化了生物体内天然催化剂的应用。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2018 年诺贝尔化学奖共同特点是都利用遗传变异和选择,开发出人类需要的蛋白质。 B.交叉学科不仅会带来新的科学理念和方法,而且会带来学科的广阔发展和巨大成就。 C.科学家要取得难以获得的成果,就需要找到适合的研究方向,并改进常规方法,用其他方 式和技术来研究。 D.洗衣粉的例子,形象地说明阿诺德酶类定向进化技术的意义,让抽象道理易于理解。 6. 以上三则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母亲的手 庄因 在异乡做梦,几乎梦梦是真。而梦境每如倪云林的山水,平、漠、淡、远,殊少浪漫绮 丽的了,也许就是总提挂着,那无法忘却梦里不知身是客的情怀所使然的罢。“玉阶空伫立,宿鸟 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白这首菩萨蛮,确乎把我梦境皴染出来了。梦境虽属平漠 淡远,却是画意诗情,将梦乡装点得不忍醒来。 梦境也常有满天如飘絮的诗句,忽而排成人字雁 阵,在萧杀、庄穆、澄澈又复高远的秋空里,冉冉南徂。也多次从梦中踢被跃起,不及揽衣追腾空 际,那雁阵却已去远。孤自失落,残阳中,让一声幽怨的雁鸣惊醒。 去年秋匆匆返台一行,回来后,景物在梦中便很是依稀了,而人物的比重则日复一日增加起 来。这真是颇令人惊心动魄的现象,却也是一种颇残酷的事实。试想,你在梦乡方与旧人握手、把 酒、高歌、欢言、争辩、漫步过,觉来讶然自己竟身在迢迢万里大海关山之外,其不堪、其酷寂, 或非弃梦之痛所可比。近年,人物中的师长、故友、亲友和亲戚们,也都相继渐隐,独留下母亲一 人形象,硕大磐固,巍伟如泰山,将梦境实然充沛了。 那夜,我梦见母亲。母亲立于原野。碧海青空中,有一只风筝如鲸,载浮载沉。母亲手中紧 握住那线绕子,线绕子缠绕的是她白发丝丝啊。顷刻,大风起兮,炊烟散逝,落日没地,古道隐 迹,远山坠入苍茫,而江声也淹过了母亲的话语,母亲的形象渐退了,我的视线焦定在她那一双 手,那一双巨手,竟盖住了我泪眼所能见到的一切。那手,使我走入这世界之门;那十指,是不周 之山顶处的烛火,使我的世界无需太阳的光和热。 母亲的手,在我有生第一次的强烈印象中,是对我施以惩罚的手。揪或拧,许是中国母亲对 男孩子们惯用的戒法,大概一般慈母在望子成龙的心理压力驱使下,总会情急而出此的。我的母亲 也正如天底下数亿个母亲一样,对我是爱之深,责之切的。特别是小时候,国有难,民遭劫,背井 离乡,使得母亲对她孩子们律之更严,爱之益切,责之越苛。母亲之对我,虽未若岳母之对武穆, 但是,在大敌当前的大动乱时代,大勇大义之训,使母亲与任何一位大后方逃难的中国母亲一样, 对子女的情与爱,可向上彰鉴千秋日月。在贵州安顺,有一年,家中来了远客,母亲多备了数样 菜,这对孩子们来说,可是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了。我因贪嘴,较往常多盛了半碗饭,可是,扒了 两口,却说什么也吃不下了。隔了桌子,我瑟缩地睇着母亲。她的脸色平静而肃然,朝我说:吃 完,不许剩下。我摇头示意,母亲脸色转成失望懊忿,但仍只淡淡地说:那么就下去吧,把筷子和 碗摆好。在大人终席前,我不时偷望着母亲,她的脸色一直不展,也少言笑。到了夜里,客人辞 去,母亲控制不了久压的情绪,一把拽我过去,没头脸地按我在床上,反了两臂,上下全身揪拧, 而且不住说:为什么明明知道吃不下去还盛?有得饱吃多么不易,你知道街上还有要饭的孩子吗? 揪拧止后,我看见母亲别过头去,坐在床沿气结饮泣。从此以后,我的饭碗内没再剩过饭。 当然,母亲的手,在我的感情上自也有其熨帖细腻的一面。那时,一家大小六口的衣衫裤袜 都由母亲来洗。一个大木盆,倒进一壶热水后,再放入大约三洗脸盆的冷水,一块洗衣板,一把皂 角或一块重碱黄皂,衣衫便在她熟巧之十指下翻搓起来了。安顺当时尚无自来水,住家在院中有井 的自可汲取来用,无井的便需买水,终日市上沿街都有担了两木桶水(水面覆以荷叶)的卖水的 人。我们就属于要买水的异乡客。寒冻日子,母亲在檐下廊前洗衣,她总是涨红了脸,吃力而默默 地一件件地洗。我常在有破洞的纸窗内窥望,每洗之前,母亲总将无名指上那枚结婚戒指小心取 下。待把洗好的衣衫等穿上竹竿挂妥在廊下时,她的手指已泡冻得红肿了。 待我们长大后,才知道母亲在婚后头数年里,曾过着颇富裕的少奶奶生活,可是,母亲那双 纤纤玉手,在“七七”炮火下接受了洗礼,历经风霜,竟脱胎换骨,变得厚实而刚强,足以应付任 何苦难了。也同样是那双结满厚硬的茧的手,在微弱昏黄的油盏灯下,毫不放松地,督导着我们兄 弟的课业。粗糙易破的草纸书,一本本,一页页,在她指间如日历般翻过去。我在小学三年级那 年,终因功课太差而留级了。我记得把成绩单交给母亲时,没有勇气看她的脸,低下头看见母亲拿 着那“历史实录”的手,颤抖得比我自己的更加厉害。可是,出乎意料地,那双手,却轻轻覆压在 我的头上,我听见母亲和平地说:没关系,明年多用点功就好了。我记不得究竟站了多久,但我永 远记得那双手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 然则,就在那样的岁月中,母亲仍不乏经常兴致高涨的时候。每到此际,她会主动地取出自 北平带出来的那管玉屏箫和一枝笛子,吹奏一曲。母亲常吹的曲子有《刺虎》、《林冲夜奔》、 《游园惊梦》和《春江花月夜》。那双手,如此轻盈跳跃在每个音阶上,却又是那般秀美。 去夏返台时,注意到母亲的手上添了更多斑纹,也微有颤抖,那枚结婚戒指竟显得稍许松大 了。有一天上午,家中只留下母亲和我,我去厨房沏了茶,倒一杯奉给她。当我把杯子放在她手中 时,第一次那样贴近看清了那双手,我却不敢轻易去触抚。霎时间那双手变得硕大无比,大得使我 为将于三日后离台远航八千里路云和月找到了恒定的力量。 母亲的手,从未涂过蔻丹,也未加过任何化妆品的润饰。惟其如此,那是一双至大完美的 手。 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本文是一篇叙事散文,作者以母亲的手为线索串起二三事,将母亲过去几十年的生活浓缩 其中,构思巧妙,意蕴丰厚。 B.文章用第一、第三人称展开叙述,娓娓道来,富含情感,真实而又灵活地反映出母亲在不 同时空中的形象特点。 C.文中母亲看到成绩单时颤抖的手与和平的语调这一细节描写,在手态的动与语态的静的对 比中体现了母亲愤怒与无奈的心态。 D.本文卒章显志,“至大完美”点化出由母亲的手所传感的伟大的母爱,永恒的人格力量, “从未”突出了母爱的质朴无华。 8.文章前三段对梦境的描述有何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6 分) 9.本文以浓墨重彩借母亲的手以写母亲其人,“手”是理解母亲形象的关键。请结合全文分 析如何借助“手”展现了怎样的母亲形象(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高颎,字昭玄,自云渤海蓚人也。父宾,背齐归周,大司马独孤信引为僚佐,赐姓独孤氏。 颎少明敏,有器局,略涉书史,尤善词令。年十七,周齐王宪引为记室。武帝时,袭爵武阳县伯, 除内史上士,寻迁下大夫。以平齐功,拜开府。寻从越王盛击隰州叛胡,平之。高祖得政,素知颎 强明,又习兵事,多计略,意欲引之入府,遣邗国公杨惠谕意。颎承旨欣然曰:“愿受驱驰。纵令 公事不成,颎亦不辞灭族。”于是为相府司录。时长史郑译、司马刘昉并以奢纵被疏,高祖弥属意 于颎,委以心膂。尉迟迥之起兵也,遣子惇率步骑八万,进屯武陟。高祖令韦孝宽击之,军至河 阳,莫敢先进。高祖以诸将不一,令崔仲方监之,仲方辞父在山东。时颎又见刘昉、郑译并无去 意,遂自请行,深合上旨,遂遣颎。颎受命便发,遣人辞母,云忠孝不可两兼,歔欷就路。至军, 为桥于沁水,既渡,焚桥而战,大破之,因平尉迟迥。高祖受禅,拜尚书左仆射,兼纳言,进封渤 海郡公,朝臣莫与为比,上每呼为独孤而不名也。颎深避权势,上表逊位,让于苏威,上欲成其 美,听解仆射。颎每坐朝堂北槐树下以听事,其树不依行列,有司将伐之。上特命勿去,以示后 人。开皇九年,晋王广大举伐陈,以颎为元帅长史,三军谘禀,皆取断于颎。及陈平,晋王欲纳陈 主宠姬张丽华。颎曰:“武王灭殷,戮妲己。今平陈国,不宜取丽华。”乃命斩之,王甚不悦。及 军还,以功加授上柱国,进爵齐国公。上幸并州,留颎居守。及上还京,赐缣五千匹,复赐行宫一 所,以为庄舍。上尝从容命颎与贺若弼言及平陈事颎曰贺若弼先献十策后于蒋山苦战破贼臣文吏耳 焉敢与大将军论功帝大笑,时论嘉其有让。时荧惑入太微,犯左执法。术者刘晖私言于颎曰:“天 文不利宰相,可修德以禳之。”颎不自安,以晖言奏之,上厚加赏慰。 (节选自《隋书·高 颎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上尝从容命颎与贺若弼言/及平陈事/颎曰/贺若弼先献十策/后于蒋山苦战破贼臣/文吏耳/ 焉敢与大将军论功 B.上尝从容命颎与贺若弼言及平陈事/颎曰/贺若弼先献十策后/于蒋山苦战破贼臣/文吏耳/焉 敢与大将军论功 C.上尝从容命颎与贺若弼言/及平陈事/颎曰/贺若弼先献十策后/于蒋山苦战破贼/臣文吏耳/ 焉敢与大将军论功 D.上尝从容命颎与贺若弼言及平陈事/颎曰/贺若弼先献十策/后于蒋山苦战破贼/臣文吏耳/焉 敢与大将军论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纳言,古代官职名,职责是宣达帝命。史书记载:“纳言,喉舌之官,听下言纳於上,受 上言宣於下,必以信。” B.三军,我国古代指上、中、下或左、中、右或步、车、骑三军,与现代陆、海、空三军的 实质意义不同,亦可用于对军队的统称。 C.幸,文中指封建帝王到达某地。“幸”有“召幸”与“近幸”之分,前者特指皇帝对嫔妃 的召见,后者则多指帝王对臣下而言。 D.禳,指消除灾邪。祈禳是佛教最富特色的法术,祷告神明以求平息灾祸,福庆延长。《三 国演义》中诸葛亮欲用禳星术延长自己的寿命,意外失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高颎聪明敏捷。高祖在执掌北周大政时,因其能干聪明,擅长军事又多有谋略而重用之。 B.高颎有担当精神。朝廷危急,高颎辞母,仲方辞父,都体现了可贵的忠义与担当精神。 C.高颎深为皇帝倚重。高祖对高颎常呼其姓,留下高颎听政的槐树,足见高颎深得高祖的重视。 D.高颎直言敢谏。高颎以妲己祸乱殷商为鉴,劝谏晋王,冒着被晋王记恨的危险斩杀了张丽华。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时长史郑译、司马刘昉并以奢纵被疏,高祖弥属意于颎,委以心膂。(5 分) (2)颎深避权势,上表逊位,让于苏威。上欲成其美,听解仆射。(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和子由四首·送春 苏轼 梦里青春可得追?欲将诗句绊余晖。 酒阑病客惟思睡,蜜熟黄蜂亦懒飞。 芍药樱桃俱扫地,鬓丝禅榻两忘机。 凭君借取法界观①,一洗人间万事非。 【注】①法界观:佛教华严宗主张的证入法界的观法。 14.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诗题交代写作缘起。“和”的意思是“唱和”,本诗是诗人为应和弟弟苏辙而写的。 B. 颔联虚字运用巧妙,“惟”“亦”二字,相互呼应,既强化了语意,又形成了对比。 C. 本诗章法绵密,语意前后勾连:颈联上句关联“梦里青春”,下句上承“酒阑病客”。 D. 尾联表达愿望,诗人希望借法界观洗除世间之烦恼,反映出佛教思想对他的影响。 15. 本诗二三联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这两联是如何借景抒情的?(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 》中 , 两句以云鸟自喻,表达回归之 乐。 2.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的句子是 3.《滕王阁序》中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景色的句子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月球已不再是美苏博弈的战场,欧洲、日本、中国、印度等国家陆续加入了“月球俱乐 部”。月球探测器取代宇航员,成为新的取样员。各国互相交流探测技术,一起迈出探月的一大 步。比如,在首次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的嫦娥四号探测器上,着陆器的月表中子和辐射剂量探测仪 由德国研制,巡视器的中性原子探测仪由瑞典研制。( )。两个月前,世界首富、亚马 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公布了一款新型的“蓝月亮”月球着陆器,可以将 3.6 吨货物运送到月球表 面。这有助于实现他的野心——把重工业都搬到太空上去,让地球成为一个无工业的宜居星球。 1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月球已不是美国、俄罗斯博弈的战场,而是欧洲一些国家与中国、日本、印度等国陆续加 入的“月球俱乐部”,互相交流探测技术,一起迈出探月的步伐。 B. 月球已不只是美国、俄罗斯博弈的战场,而是中国、日本、印度等国与欧洲一些国家陆续 加入的、互相交流探测技术、一起迈出探月的“月球俱乐部”。 C. 月球已不是美国、俄罗斯博弈的战场,而是中国、日本、印度等国与欧洲一些国家陆续加 入的、互相交流探测技术、一起迈出探月的“月球俱乐部”。 D. 月球已不只是美国、俄罗斯博弈的战场,而是欧洲一些国家与中国、日本、印度等国陆续 加入的“月球俱乐部”,互相交流探测技术,一起迈出探月的步伐。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民间团体也积极探月,加入“国家队”的队伍中。 B. 除了“国家队”,民间团体也加入探月的队伍中。 C. 民间团体也加入“国家队”的队伍中,积极探月。 D. 积极探月的还有民间团体,加入“国家队”的队伍中。 19. 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与文中“有助于实现他的野心”后的破折号用法相同的是( )(3 分) A.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呼唤:周——总——理—— B.他纳闷了——究竟是计算方法失误,还是运用不到家? C.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娘非要叫俺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D.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人——内山老板走了出来。 20.下面是某校高中毕业十年同学会主持词的初稿,有五处用词不当,请找出并修改。(5 分) 高中三年,我们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今天我们再次光临母校,感到格外亲切。我们仿 佛回到了当年的课堂,聆听先师的教诲,感谢他们当年斧正我们的错误,给我们指明人生的方向。 看到老师们风采依旧,更是让我们感到欣慰。一日同学三辈亲,这份情缘,我们应当惠存。 21.仿照例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续写两句,构成一组排比句。(6 分) 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 ①爱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爱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太闲,则别念窃生。太忙,则真性不见。(《菜根谭》)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 波》) 男儿志兮天下事,但有进兮不有止,言志已酬便无志。(梁启超) 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人们可以支配自己的命运,若我们受制于人,那错不在命运,而在我们自己。(莎士比亚)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 从心所欲不逾矩。”面对人生的不同阶段,孔子自己有不同的期待。你即将成年,面对将来的不同 人生阶段,你对自己有什么期待?请结合材料,任选两三个句子进行思考,把你的想法写给未来的 自己。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 息;不少于 800 字。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