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2018届二轮复习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学案(全国通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物理】2018届二轮复习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学案(全国通用)

强化训练6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17备考综合热身教辅系列 ‎ ‎ ‎ 本套试题训练和考查的重点是:理解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状态,掌握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其中第12题、第15题为创新题,此类试题的特点是立意新颖,与现实生活结合紧密.解答时应正确进行受力分析和正交分解,灵活运用平衡条件求解。 一、破解依据 ㈠几种常见力(略)‎ ㈡“隔离分析法”和“整体分析法”‎ ㈢共点力的合成和分解 ‎⑴合力的计算 ,,其中F1为水平力 ‎⑵分力的大小和方向(略)‎ ㈣力的正交分解法 , ‎ ㈤平衡条件:,或 二、精选习题 ㈠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 (16新课标I)如图1,一光滑的轻滑轮用细绳悬挂于点;另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另一端系一位于水平粗糙桌面上的物块。外力向右上方拉,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若方向不变,大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物块仍始终保持静止,则( )‎ A.绳的张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B.物块所受到的支持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C.连接和的绳的张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D.物块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图1‎ ‎2.(2015海南)如图2,物块a、b和c的质量相同,a和b、b和c 之间用完全相同的轻弹簧S1和S2相连,通过系在a上的细线悬挂于固定点O;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将细绳剪断,将物块a的加速度记为a1,S1和S2相对原长的伸长分别为△l1和△l2,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在剪断瞬间 图2‎ A.a1=‎3g B.a1=‎0 C. △l1=2△l2 D. △l1=△l2‎ ‎3.(15山东)如图3,滑块A置于水平地面上,滑块B在一水平力作用下紧靠滑块A(A、B接触面竖直),此时A恰好不滑动,B刚好不下滑。已知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与B的质量之比为 图3‎ ‎ ‎ A. B. C. D.‎ ‎4.(14重庆一中) “虹桥卧波”是用来形容石拱桥美景的,石拱桥就是把坚固的石块垒成弧形,横跨在江、河之上。修建石拱桥,石块的承压力是首要考虑的,可用图4乙的模型来研究,在竖直平面内有四块相同的坚固石块垒成弧形的石拱,第3、4石块固定在地面上,第1、2石块间的接触面位于竖直平面,每块石块的两个侧面所夹的圆心角为30°。假定石块间的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第1、2石块间的作用力大小为,第1、3石块间的作用力大小为则为( )‎ A. B. C. D.‎ 图4‎ ‎ ‎ ‎5. (14山东)如图5所示,用两根等长轻绳将木板悬挂在竖直木桩上等高的两点,制成一简易秋千.某次维修时将两轻绳各剪去一小段,但仍保持等长且悬挂点不变.木板静止时,F1表示木板所受合力的大小,F2表示单根轻绳对木板拉力的大小,则维修后(  )‎ 图5‎ A.F1不变,F2变大 B.F1不变,F2变小 C.F1变大,F2变大 D.F1变小,F2变小 ‎6. (14上海十三校调研)如图6所示,两个梯形木块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之间的接触面倾斜,A的左侧靠在光滑的竖直墙面上.关于两个木块的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6‎ A.A、B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B.A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C.A一定受四个力作用 D.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方向向右 ‎7.(14·徐州期中)孔明灯相传是由三国时的诸葛孔明发明的.如图7所示,有一盏质量为m的孔明灯升空后向着东北偏上方向沿直线匀速上升,则此时孔明灯所受空气的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 ‎ ‎ 图7‎ A.0  B.mg,竖直向上 C.mg,东北偏上方向 D.mg,东北偏上方向 ‎8. [14·金华市联考] 如图所示,质量为M、半径为R的半球形物体A放在水平地面上,通过最高点处的钉子用水平细线拉住一质量为m、半径为r的光滑球B.则(  )‎ 图8‎ A.A对地面的压力等于(M+m)g B.A对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C.B对A的压力大小为mg D.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大小为mg ‎9.(16新课标II)质量为m的物体用轻绳AB悬挂于天花板上.用水平向左的力F缓慢拉动绳的中点O,如图9所示.用T表示绳OA段拉力的大小,在O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 图9‎ A.F逐渐变大,T逐渐变大 B.F逐渐变大,T逐渐变小 C.F逐渐变小,T逐渐变大 D.F逐渐变小,T逐渐变小 ‎10. 2.(2013高考重庆理综第1题)如图10所示,某人静躺在椅子上,椅子的靠背与水平面之间有固定倾斜角θ。若此人所受重力为G,则椅子各个部分对他作用力的合力大小为 ‎ 图10‎ A.G B.Gsinθ C.Gcosθ D.Gtanθ ㈡填空题(共24分) ‎11. (14重庆)(10分) (2)为了研究人们用绳索跨越山谷过程中绳索拉力的变化规律,同学们设计了如题图11所示的实验装置,他们将不可伸长的轻绳的两端通过测力计(‎ 不计质量及长度)固定在相距为D的两根立柱上,固定点分别为P和Q,P低于Q,绳长为L(L>PQ).‎ 图11‎ 他们首先在绳上距离P点10 cm处(标记为C点)系上质量为m的重物(不滑动),由测力计读出绳PC、QC的拉力大小TP和TQ.随后,改变重物悬挂点C的位置,每次将P点到C点的距离增加10 cm,并读出测力计的示数,最后得到TP、TQ与绳长PC的关系曲线如题图12所示.由实验可知:‎ 图12‎ ‎①曲线Ⅱ中拉力最大时,C点与P点的距离为________cm,该曲线为________(选填“TP”或“TQ”)的曲线.‎ ‎②在重物从P移到Q的整个过程中,受到最大拉力的是________(选填“P”或“Q”)点所在的立柱.‎ ‎③在曲线Ⅰ、Ⅱ相交处,可读出绳的拉力T0=________ N,它与L、D、m和重力加速度g的关系为T0=________.‎ ‎ 12. (15新课标II)(6分)某学生用图(a)琐事的实验装置测量物块与斜面的懂摩擦因数。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物块下滑过程中所得到的只带的一部分如图(b)所示,图中标出了5个连续点之间的距离。物块下滑是的加速度a = m/s2;打点C点时物块的速度V = m/s;‎ ‎⑴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出动摩擦因数,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A 物块的质量 B 斜面的高度 C 斜面的倾角 ‎13.(13上海)(8分)如图13,倾角为37°,质量不计的支架ABCD的D端有一大小与质量均可忽略的光滑定滑轮,A点处有一固定转轴,CA⊥AB,DC=CA=‎0.3m。质量m=lkg的物体置于支架的B端,并与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绳另一端作用一竖直向下的拉力F,物体在拉力作用下沿BD做匀速直线运动,己知物体与BD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为保证支架不绕A点转动,物体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s=____m。若增大F后,支架仍不绕A点转动,物体能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s′____s(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取sin37°=0.6,cos37°=0.8)‎ 图13‎ ㈢计算题(共36分) ‎14.(14徐州期中)如图14所示,质量为m1的物体甲通过三段轻绳悬挂,三段轻绳的结点为O,轻绳OB水平且B端与站在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2的人相连,轻绳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物体甲及人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sin 37°=0.6,cos 37°=0.8,g取10 m/s2.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1)轻绳OA、OB受到的拉力分别是多大?‎ ‎(2)人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方向如何?‎ ‎(3)若人的质量m2=60 kg,人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欲使人在水平面上不滑动,则物体甲的质量m1最大不能超过多少?‎ 图14‎ ‎15(14武汉二中)如图所示,将斜面体固定在水平面上,其两个斜面光滑,斜面上放置一质量不计的柔软薄纸带(斜面上加粗部分为纸带)。现将质量为mA的A物体和质量为mB的B物体轻放在纸带上。两物体可视为质点,物体初始位置及数据如图所示。‎ 图15‎ ‎(1)若纸带与物体A、B间的动摩擦因数足够大,在纸带上同时放上A、B后,发现两物体恰好都能保持静止,则mA和mB应满足什么关系?‎ ‎(2)若mA=‎2 kg,mB=‎1 kg,A与纸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A=0.5,B与纸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B=0.8,假设两物体与纸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相等,试通过计算简要描述两物体同时从静止释放后的运动情况,并求出B物体自释放起经过多少时间到达斜面底端。(sin37°=0.6,cos37°=0.8,g取‎10 m/s2)‎ ‎16. (13四川)在如图所示的竖直平面内,物体A和带正电的物体B用跨过定滑轮的绝缘轻绳连接,分别静止于倾角θ=37°的光滑斜面上的M点和粗糙绝缘水平面上,轻绳与对应平面平行.劲度系数 k=5 N/m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O点,一端用另一轻绳穿过固定的光滑小环D与A相连,弹簧处于原长,轻绳恰好拉直,DM垂直于斜面.水平面处于场强E=5×104 N/C、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已知A、B的质量分别为mA=0.1 kg和mB=0.2 kg,B所带电荷量q=+4×10-6C.‎ 设两物体均视为质点,不计滑轮质量和摩擦,绳不可伸长,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B电量不变.取g=10 m/s2,sin37°=0.6,cos37°=0.8.‎ ‎(1)求B所受静摩擦力的大小;‎ ‎(2)现对A施加沿斜面向下的拉力F,使A以加速度a=0.6 m/s2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从M到N的过程中,B的电势能增加了ΔEp=0.06 J.已知DN沿竖直方向,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求A到达N点时拉力F的瞬时功率.‎ 图17‎ ㈣选作题 ‎17.(13上海)两个共点力Fl、F2大小不同,它们的合力大小为F,则 ‎(A)F1、F2同时增大一倍,F也增大一倍 (B)F1、F2同时增加10N,F也增加10N ‎(C)F1增加10N,F2减少10N,F一定不变 (D)若F1、F2中的一个增大,F不一定增大 ‎18.(13山东)如图18所示,用完全相同的轻弹簧A、B、C将两个相同的小球连接并悬挂,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弹簧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o,弹簧C水平,则弹簧A、C的伸长量之比为 图18‎ A.∶4 B..4∶ C.. 1∶2 D.2∶1‎ ‎19.( 13天津)如图19所示,小球用细绳系住,绳的另一端固定于O点。现用水平力F缓慢推动斜面体,小球在斜面上无摩擦地滑动,细绳始终处于直线状态,当小球升到接近斜面顶端时细绳接近水平,此过程中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N以及绳对小球的拉力FT的变化情况是 图19‎ A.FN保持不变,FT不断增大 B.FN不断增大,FT不断减小 C.FN保持不变,FT先增大后减小 D.FN不断增大,FT先减小后增大 ‎20.(13广东)如图20,物体P静止于固定的斜面上, P的上表面水平,现把物体Q轻轻地叠放在P上,则 A.P向下滑动 B.P静止不动 C.P所受的合外力增大 D.P与斜面间的静摩擦力增大 图20‎ ‎ ‎ ‎21.(16全国2)质量为m的物体用轻绳AB悬挂于天花板上。用水平向左的力F缓慢拉动绳的中点O,如图21所示。用T表示绳OA段拉力的大小,在O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 A. F逐渐变大,T逐渐变大 B. F逐渐变大,T逐渐变小 C. F逐渐变小,T逐渐变大 D. F逐渐变小,T逐渐变小 图21‎ 三、参考答案 ㈠选择题 ‎⒈BD。‎ ‎【解析】由题意,在保持方向不变,大小发生变化的过程中,物体、均保持静止,各绳角度保持不变;选受力分析得,绳的拉力,所以物体受到绳的拉力保持不变。由滑轮性质,滑轮两侧绳的拉力相等,所以受到绳的拉力大小、方向均保持不变,C选项错误; 、受到绳的拉力大小方向均不变,所以的张力不变,A选项错误;对进行受力分析,并将各力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解,如上图所示。由受力平衡得:,。和始终不变,当大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支持力在一定范围内变化,B选项正确;摩擦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D选项正确;故答案选BD。‎ ‎2. AC。‎ ‎3.B。‎ ‎4. A。‎ ‎【解析】如图对第一个石块进行受力分析,由几何关系知:θ=600,所以有 N1 :N1=sin60°:sin90°=:2‎ 故本题答案选:A.‎ ‎ ‎ ‎5. A。 ‎ ‎【解析】本题考查受力分析、物体的平衡.在轻绳被剪短前后,木板都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木板所受的合力都为零,即F1=0 N.因两根轻绳等长,且悬挂点等高,故两根轻绳对木板的拉力相等,均为F2.对木板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则竖直方向平衡方程:2F2cos θ=G,轻绳剪去一段后,θ增大,cos θ减小,故F2变大.选项A正确.‎ ‎   ‎ ‎ 6. B ‎ ‎【解析】对A进行受力分析知,A受重力、墙面的支持力、B对A的支持力作用,根据平衡条件,A还可能受B对A的摩擦力作用,选项B正确,选项A、C错误.对A、B整体进行受力分析知,整体受重力、外力F、地面对B的支持力、墙面对A的支持力作用,根据平衡条件知,还可能受地面对B的静摩擦力作用,方向可能向左,也可能向右,选项D错误.‎ ‎7. B。 ‎ ‎【解析】孔明灯做匀速直线运动,受重力和空气的作用力而平衡,则空气的作用力与重力等大反向,选项B正确.‎ ‎ ‎ ‎8. AC. ‎ ‎【解析】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可知A对地面的压力等于(M+m)g,选项A正确;A、B整体在水平方向没有发生相对运动,也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A对地面没有摩擦力,选项B错误;以B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可知:F2cos θ=mg,F1=mgtan θ,解得B对A的压力大小F2=mg,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大小F1=,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 ‎ ‎9. A。‎ ‎【解析】动态平衡问题,与的变化情况如图: ‎ 可得:‎ ‎ ‎ ‎ ‎ ‎10 A。‎ ‎【解析】人静躺在椅子上,受力平衡,由平衡条件可知椅子各个部分对他作用力的合力大小为G,,选项A正确。‎ ‎.‎ ㈡11. (2)①60(56~64之间的值均可) TP ②Q ‎③4.30(4.25~4.35之间的值均可)  ‎【解析】 (2)①从曲线Ⅱ可读出,拉力最大时C点与P点的距离为60 cm左右,对绳子的结点进行受力如图所示,重物受力平衡,在水平方向有TPsin α=TQsin β,当结点偏向左边时,α接近零度,sin αTQ,故可推断曲线Ⅱ为TP的曲线,曲线Ⅰ为TQ的曲线.‎ ‎②通过①的分析结果和曲线的变化趋势,可知受到最大拉力的是Q点所在的立柱.‎ ‎③曲线Ⅰ、Ⅱ相交处,TP=TQ=T0,根据力的正交分解,可列方程如下,T0sin α=T0sin β,得α=β,T0cos α+T0cos β=mg,对绳子,设左边长度为l1,由几何关系有l1sin α+(L-l1)sin β=D,以上方程解得T0=. ‎12.(1)3.25;1.79;(2)C。‎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纸带数据可知:加速度;打点C点时物块的速度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加速度 ‎,所以求出动摩擦因数,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斜面的倾角。‎ 考点:测量物块与斜面的懂摩擦因数 ‎13. 0.248 ;等于。‎ ‎【解析】拉力F=mgsin37°+ μmgcos37°=8.4N。BC= CA/ sin37°=‎0.5m.设m对支架BC的压力mg cos37°对A点的力臂为x,由力矩平衡条件,F·DC cos37°+μmgcos37°·CA cos37°= F·CA cos37°+mg cos37°·x,解得x=‎0.072m。由x+s=BC-AC sin37°解得s=‎0.248m。由上述方程可知,F·DC cos37°= F·CA cos37°,x值与F无关,所以若增大F后,支架仍不绕A点转动,物体能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s′=s。‎ ㈢ 14. 【解析】(1)以结点O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由平衡条件有 FOB-FOAsin θ=0‎ FOAcos θ-m1g=0‎ 联立以上二式解得FOA==m1g,FOB=m1gtan θ=m1g 故轻绳OA、OB受到的拉力分别为m1g、m1g.‎ ‎(2)人在水平方向受到OB绳的拉力F′OB和水平面的静摩擦力作用,F′OB=FOB,受力如图乙所示,由平衡条件得f=FOB=m1g,方向水平向左.‎ 乙 ‎(3)当人刚要滑动时,甲的质量达到最大,此时人受到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有fm=μm2g 由平衡条件得 F′OBm=fm 又F′OBm=m1mgtan θ= m1mg 联立以上二式解得m1m===24 kg 即物体甲的质量m1最大不能超过24 kg.‎ ‎15 【解析】(1)纸带处于平衡态,说明A、B两物体对纸带的静摩擦力大小相等,则 ‎ ‎ ‎ 解得:  ‎ ‎(2)假设纸带固定不动,对A物体受力分析得:‎ ‎,‎ 则A相对纸带滑动。‎ 对B物体受力分析得:,则B相对纸带不滑动 ‎ 对B和纸带整体分析,A对纸带的滑动摩擦力 ‎ B的重力沿斜面分力  ‎ 则说明若A、B和纸带同时释放后,B和纸带先静止不动,A沿纸面加速下滑‎1.6m后,B再拖动纸带一起沿光滑斜面加速下滑 A沿带纸下滑过程中:‎ ‎ ‎ ‎ ‎ B拖动纸带一起沿光滑斜面加速下滑过程中: ‎ ‎  ‎ 则所求总时间 ‎16.【解析】(1)F作用之前,A、B处于静止状态.设B所受静摩擦力大小为f0,A、B间绳的张力为T0,有 对A:T0=mAgsinθ 对B:T0=qE+f0‎ 联立,代入数据即可解得f0=0.4 N ‎ ‎(2)物体A从M点到N点的过程中,A、B两物体的位移均为s,A、B间绳子张力为T,有 qEs=ΔEp T-μmBg-qE=mBa 设A在N点时速度为v,受弹簧拉力为F弹,弹簧的伸长量为Δx,有 v2=2as F弹=k·Δx F+mAgsinθ-F弹sinθ-T=mAa 由几何关系知 Δx= 设拉力F的瞬时功率为P,有P=Fv 联立,代入数据解得 P=0.528 W ㈣选做题 ‎ 17. AD。‎ ‎【解析】F1、F2同时增大一倍,F也增大一倍,选项A正确。F1、F2同时增加10N,F不一定增加10N,选项B错误;F1增加10N,F2减少10N,F可能变化,选项C错误。若F1、F2中的一个增大,F不一定增大,选项D正确。‎ ‎ 18. D。‎ ‎【解析】把两个小球看作整体,分析受力,由平衡条件可得:44 ‎ 弹簧A的拉力FA=2mg/cos30°,‎ 弹簧C的拉力FC=2mgtan30°,‎ 又FA=kxA,FC=kxC,‎ 联立解得:弹簧A、C的伸长量之比为:xA∶xC=1∶cos30°tan30°=2∶1,选项D正确。‎ ‎19. D。‎ ‎【解析】由于此过程中细线与斜面体斜面的夹角逐渐减小,所以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N增大。画出小球受力动态图,由平衡条件可得FT先减小后增大,选项D正确。‎ ‎20. B D。‎ ‎【解析】设斜面的倾角为θ,加上Q,相当于增加了P的质量,受力分析列平衡方程得f=mgsinθ<μmgcosθ,N=mgcosθ。当m增加时,不等式两边都增加,不等式仍然成立,即P静止不动,P所受的合外力为零,P与斜面间的静摩擦力f=mgsinθ增大,选项BD正确。‎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