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分散系、胶体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分散系、胶体作业

分散系、胶体 ‎1.生产生活中的许多现象或应用都与化学知识有关。下列现象或应用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 A. 将盐卤或石膏加入豆浆中,制成豆腐 B. 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去烟尘,是因为烟尘微粒带电荷 C. 泡沫灭火器中将Al2(SO4)3与NaHCO3两溶液混合后,喷出大量泡沫,起到灭火作用 D. 清晨,人们经常能看到阳光穿过茂密的树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 ‎2.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可用渗析法提纯胶体 B. 胶体、溶液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C. 胶体微粒不能透过滤纸 D. 往25 mL沸水中逐滴加入1~2 mL 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可制得Fe(OH)3胶体 ‎3.下列物质依次按照混合物、氧化物、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 A. 淀粉、CuO、HClO、Cu B. 水玻璃、Na2O·CaO·6SiO2、Ag2O、SO3 C. KAl(SO4)2·12H2O、KClO3、NH3·H2O、CH3CH2OH D. 普通玻璃、H2O、CH3COOH、葡萄糖 ‎4.生产生活中的许多现象或应用都与化学知识有关。下列现象或应用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 A. 将盐卤或石膏加入豆浆中,制成豆腐 B. 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去烟尘,是因为烟尘微粒带电荷 C. 泡沫灭火器中将Al2(SO4)3与NaHCO3两溶液混合后,喷出大量泡沫,起到灭火作用 D. 清晨,人们经常能看到阳光穿过茂密的树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 ‎5.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解释错误的是(  )‎ ‎6.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苏打用于治疗胃溃疡病人的胃酸过多症 B. 工厂常用的静电除尘方法与胶体性质无关 C. FeCl3溶液能与Cu反应,可用于蚀刻印刷电路板 D. 电解从海水中得到的氯化钠溶液可获得金属钠 ‎7.化学与环境、生产和生活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明矾是一种水处理剂,可用于水的杀菌、消毒 B. 用食醋可除去水壶内壁上的水垢 C. 因花中有芳香醇因此才闻到花香 D. pH小于7的雨水即为酸雨 ‎8.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活中钢铁制品生锈主要是由于吸氧腐蚀所致 B. 冰箱中使用的含氟制冷剂泄漏后,会增加空气中PM 2.5的含量 C. 氯气和活性炭均可作为漂白剂,同时使用可增强漂白效果 D. 明矾[KAl(SO4)2•12H2O]溶于水会形成胶体,因此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9.化学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氯处理饮用水时,在夏季的杀菌效果比在冬季好 B. 利用化学反应可实现12C到14C的转化 C. “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D. 气象环境报告中新增的“PM2.5”是对一种新分子的描述 ‎10.下列说法或解释正确的是(  ) A. 硅胶作干燥剂是利用其多孔、吸附水分的能力强 B. 铝在空气中必须出良好的抗腐蚀性,说明铝极难与氧气反应 C. 明矾可用于饮水的消毒杀菌 D. 光导纤维比普通电缆有更强的传输信息能力,是因为其导电能力强 ‎1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Na2CO3、NaHCO3固体都能发生分解 B. Fe(OH)3胶体无色、透明,能发生丁达尔现象 C. H2、SO2、CO2三种气体都可用浓H2SO4干燥 D. SiO2既能和NaOH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 B. 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属于电解质溶液 C. 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 D. 胶体粒子很小,可以透过半透膜 ‎13.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 A. 土壤中离子的吸附和交换过程,有保肥作用 B. 将植物油倒入水中用力搅拌形成油水混合物 C. 一束平行光线射入蛋白质溶液里,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D. 可用半透膜除去淀粉溶液中的少量NaCl ‎14.Fe(OH)3胶体虽然是由FeCl3溶液制得,但两者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物质。FeCl3溶液、Fe(OH)3胶体共同具备的性质是(  ) A. 都呈透明的红褐色 B. 分散质颗粒直径相同 C. 都比较稳定,密封保存一段时间都不会产生沉淀 D. 当有光线透过时,都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15.英国物理学家约翰·丁达尔首先发现了入射光透过胶体时,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下列液体中,不会出现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是(  )‎ ‎①鸡蛋白溶液 ②水 ③淀粉溶液 ④硫酸钠溶液 ⑤沸水中滴入饱和FeCl3溶液 ‎ ‎⑥肥皂水 A. ②‎ B. ①③ C. ⑤⑥‎ D. ④‎ ‎16.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 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C. 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 D. 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 ‎17.500 mL 2 mol·L-1FeCl3溶液和500 mL 2 mol·L-1明矾溶液分别滴入沸水中,加热制成分散系甲、乙,经测定,甲分散系中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大小在1~100 nm之间,乙分散系中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大小在10-9~10-7m之间。下列关于甲、乙分散系的判断合理的是(  ) A. 在暗室里用一束明亮的“强光”照射甲、乙,发现甲有丁达尔效应,乙没有丁达尔效应 B. 向甲、乙中分别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现象都是“先聚沉,后溶解” C. 向甲、乙中分别滴加过量的氢碘酸,最终现象分别是深褐色溶液、无色溶液 D. 蒸干、灼烧FeCl3溶液和明矾溶液会得到对应的固体盐 ‎18.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 A. 土壤中离子的吸附和交换过程,有保肥作用 B. 由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 C. 水泥厂和冶金厂常用高压直流电除去大量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D. 明矾可用作净水剂E.臭氧、Cl2均可用于水的消毒净化 ‎19.2011年12月5日,环保部制定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结束,大家普遍赞成将PM2.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接近于2.5×10-6m的颗粒物)纳入常规空气质量评价,下列有关PM2.5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PM2.5表面积大能吸附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 B. PM2.5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 C. 实施绿化工程,可以有效地防治PM2.5污染 D. 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降低机动车尾气污染,某种程度上可以减少PM2.5污染 ‎20.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①粗盐和酸雨都是混合物 ②沼气和水煤气都是可再生能源 ③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 ④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 ⑤盐酸和食醋均既是化合物又是酸 ‎⑥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 ⑦有色玻璃、雾、烟都是胶体 ⑧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 A. ①②③④⑥‎ B. ①③④⑦⑧ C. ③④⑤⑥⑦‎ D. ①②④⑤⑧‎ ‎21.2011年冬天,包括济南在内的多个地区发生持续大雾天气,“PM2.5”数据监测进入公众视野。“PM 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小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雾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B. 大雾的形成与汽车尾气的排放没有关系 C. 持续大雾天气给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带来很大的影响 D. 空气中悬浮的细小颗粒物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2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实验室用自来水制蒸馏水过程中,应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 B. 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可分为9种分散系 C. 甲基丙烯酸甲酯能发生加成、水解、氧化等反应 D. 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称为取代反应或者称为皂化反应 ‎2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有无丁达尔效应 B. 用饱和FeCl3溶液制Fe(OH)3胶体是水解反应 C. 研究物质的性质,常用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研究物质的结构,常利用模型、假说等方法 D. 丁达尔效应可用于区别溶液与胶体,云、雾均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24.下列有关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有氯化钠溶液、水等 B. 在1 L 2 mol/L的氢氧化铁胶体中含有氢氧化铁胶粒数为2NA C. 在Fe(OH)3胶体中滴入少量H2SO4溶液将无沉淀产生 D. “血液透析”原理同胶体的渗析原理类似 ‎25.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利用过滤的方法,可将Z中固体与液体分离 B. X、Z烧杯中分散质相同 C. Y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aCO3+2Fe2++3H2O===2Fe(OH)3(胶体)+3CO2↑+3Ca2+‎ D. Z中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26.下列有关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胶体都是均匀、透明的液体 B. 胶体的电泳现象,证明胶体本身带有电荷 C. 胶体产生丁达尔效应是由胶粒的大小决定的 D. 胶体能通过半透膜,所以可用渗析法提纯胶体 ‎2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为了提高生活用水的卫生标准,自来水厂常同时使用Cl2和FeSO4·7H2O进行消毒、净化,以改善水质 B. 铝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薄膜,故铝制容器可用来腌制咸菜等 C. 从分类的角度看,混合物、分散系、胶体的从属关系如图所示:‎ D. 借助扫描隧道显微镜,应用STM技术可实现对原子或分子的操纵 ‎28.胶体区别于溶液和浊液的本质是(  ) A. 有丁达尔效应 B. 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 C. 可以通过滤纸 D. 分散质粒子因吸附而带电荷 ‎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用丁达尔现象区分溶液与胶体 B. 生石灰与水混合的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 C. O3是由3个氧原子构成的化合物 D. CuSO4·5H2O是一种混合物 ‎30.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雾天行车时,要打开车灯,这时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 B. 把直径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分散到水中得到胶体 C. 把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分散到水中一定得到溶液 D. 机动车尾气排放物有SO2、NO、NO2,它们都属于酸性氧化物 ‎31.“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小颗粒物,也称为可吸入肺颗粒物。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雾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B. 持续大雾天气给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带来很大的影响 C. 大雾的形成与汽车的尾气排放有很大关系 D. PM2.5悬浮在空气中形成胶体,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32.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并煮沸一段时间,可得到红褐色液体,此液体不具有的性质是(  ) A. 光束通过该液体时形成光亮的“通路”‎ B. 插入石墨电极通直流电后,有一极附近液体颜色加深 C. 向该液体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无沉淀产生 D. 将该液体加热、蒸干、灼烧后,有氧化物生成 ‎33.下面四幅图中,与胶体性质有关的是(  )‎ ‎ A. ①④   ‎ B. ②③    C. ①②③   ‎ D. 全部 ‎34.生产生活中的许多现象或应用都与化学知识有关。下列现象或应用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 A. 将盐卤或石膏加入豆浆中,制成豆腐 B. 一支钢笔使用两种不同型号的蓝黑墨水,易出现堵塞 C. 泡沫灭火器中将Al2(SO4)3与NaHCO3两溶液混合后,喷出大量泡沫,起到灭火作用 D. 清晨,人们经常能看到阳光穿过茂密的树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 ‎3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雨后彩虹”是与胶体、光学等知识有关的自然现象 B. “百炼成钢”主要发生了物理变化 C. “返青粽叶”指的是添加胆矾(CuSO4·5H2O)后的粽叶青绿新鲜,长期食用有害健康,其中胆矾是混合物 D. “明矾净水”与漂白粉用于自来水消毒的原理相同 ‎3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在1~100 nm之间 B. 可以利用过滤的方法分离胶体和溶液 C. 可以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分胶体和溶液 D. 胶体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 ‎37.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 nm~100 nm之间 B. 用平行光照射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可以加以区分 C. 把FeCl3饱和溶液滴入到NaOH溶液中,以制取Fe(OH)3胶体 D. 如图所示树林中的晨曦,该现象与丁达尔效应有关 ‎38.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0-9m~10-7m之间 B. 光线透过胶体时,胶体中可发生丁达尔效应 C. 用聚光手电筒照射NaCl溶液和Fe(OH)3胶体时,产生的现象相同 D. Fe(OH)3胶体能够吸附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并沉降,达到净水目的 ‎39.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利用过滤的方法,可将Z中固体与液体分离 B. X、Z烧杯中分散质相同 C. Y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aCO3+2Fe3++3H2O===2Fe(OH)3(胶体)+3CO2↑+3Ca2+‎ D. Z中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40.Fe(OH)3胶体和MgCl2溶液共同具备的性质是(  ) A. 两者均有丁达尔效应 B. 两者均能透过半透膜 C. 加入盐酸先沉淀,随后溶解 D. 分散质粒子可通过滤纸 ‎41.FeCl3的水溶液滴入沸水可得到以Fe(OH)3为分散质的红褐色胶体。‎ ‎(1)该红褐色胶体中Fe(OH)3粒子的直径大小范围是         。‎ ‎(2)FeCl3溶液滴入沸水可得到Fe(OH)3红褐色胶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此分散系不具有的性质是    (填字母)。‎ a.光束通过该液体时形成光亮的“通路”‎ b.插入电极通直流电后,有一极附近液体颜色加深 c.向该液体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无沉淀产生 d.FeCl3溶液中溶质离子可以通过半透膜,Fe(OH)3胶体中分散质粒子则不能通过半透膜 ‎42.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分别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 甲同学:向1 mol·L-1的FeCl3溶液中加少量NaOH溶液。‎ 乙同学: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 丙同学:向25 mL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其中操作正确的同学是________。‎ ‎(2)证明有Fe(OH)3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的胶体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胶体中加入电解质溶液或带有相反电荷的胶体微粒能使胶体微粒沉淀出来。丁同学利用所制得的Fe(OH)3胶体进行实验:①将其装入U形管内,用石墨作电极,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区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表明Fe(OH)3胶体微粒带________(填“正”或“负”)电荷。②向其中加入饱和Na2SO4溶液,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 ‎43.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并检验其性质。‎ ‎(1)若将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入下列物质中,能形成胶体的是________。‎ A.冷水 B.沸水 C.NaOH浓溶液 D.NaCl浓溶液 ‎(2)写出制备Fe(OH)3胶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怎样检验制得的物质是胶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取少量制得的胶体加入试管中,加入(NH4)2SO4溶液,现象是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胶体的________。‎ ‎(5)Fe(OH)3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胶粒直径小于1 nm B.胶粒带正电荷 C.胶粒作布朗运动 D.胶粒能透过滤纸 ‎(6)Fe(OH)3胶体区别于FeCl3溶液最本质的特征是________。‎ A.Fe(OH)3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 nm之间 B.Fe(OH)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C.Fe(OH)3胶体是均一的分散系 D.Fe(OH)3胶体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 ‎44.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按照下面的实验方法制备氢氧化铁胶体:首先取少量蒸馏水于洁净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滴加饱和的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 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1)判断胶体制备是否成功,可利用胶体的____________。‎ ‎(2)在做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实验时,有些同学没有按要求进行,结果没有观察到胶体,请你预测其现象并分析原因:‎ ‎①甲同学没有选用饱和氯化铁溶液,而是将稀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结果没有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同学在实验中没有使用蒸馏水,而是用自来水,结果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丙同学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后,长时间加热,结果会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丁同学按要求制备了Fe(OH)3胶体,但是他又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了稀H2SO4溶液,结果出现了一系列变化。‎ ‎①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随后沉淀溶解,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取少量Fe2O3粉末(红棕色)加入适量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后得到的溶液呈________色。用此溶液分别做如下实验:‎ ‎(1)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几滴NaOH溶液,可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小烧杯中加入20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几滴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________色,即制得Fe(OH)3胶体。‎ ‎(3)取另一只小烧杯也加入20 mL蒸馏水,向烧杯中加入1 mL FeCl3溶液,振荡均匀后,将此烧杯(编号甲)与盛有Fe(OH)3胶体的烧杯(编号乙)一起放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可以看到________烧杯中的液体产生丁达尔效应。这个实验可以用来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取乙烧杯中少量Fe(OH)3胶体置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一定量的稀HI溶液,边滴加边振荡,会出现一系列变化。‎ ‎①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随后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最后溶液颜色加深,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④用稀盐酸代替稀HI溶液,能出现上述哪些相同的变化现象________(写序号)。‎ ‎46.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照下面的实验方法制备氢氧化铁胶体:首先取少量蒸馏水于洁净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滴加饱和的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 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1)判断胶体制备是否成功,可利用胶体的    _________________。‎ ‎(2)在做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实验时,有些同学没有按要求进行,结果没有观察到胶体,请你预测其现象并分析原因:‎ ‎①甲同学没有选用饱和氯化铁溶液,而是将稀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结果没有观察到    ‎ ‎,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同学在实验中没有使用蒸馏水,而是用自来水,结果会    ,原因是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丙同学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后,长时间加热,结果会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丁同学按要求制备了Fe(OH)3胶体,但是他又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了稀硫酸溶液,结果出现了一系列变化。‎ ‎①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随后沉淀溶解,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7.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分别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 甲同学:向1 mol·L-1的氯化铁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 乙同学: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 丙同学:向25 mL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其中操作正确的同学是________。‎ ‎(2)证明有Fe(OH)3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胶体中加入电解质溶解或胶粒带有相反电荷的胶体能使胶体粒子沉淀出来。‎ 丁同学利用所制得的Fe(OH)3胶体进行下列实验:‎ ‎①将其装入U形管内,用石墨作电极,接通直流电,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靠近负极区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表明Fe(OH)3胶体微粒带________(带“正”或“负”)电荷。‎ ‎②向其中加入饱和Na2SO4溶液,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同学将浓盐酸滴加到Fe(OH)3胶体中,发现先形成红褐色沉淀,再继续加入盐酸后沉淀又溶解了,对此现象感到不可理解。为何开始加入的盐酸与氢氧化铁胶体不发生中和反应得到FeCl3溶液,请你给他帮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泡沫灭火器中将Al2(SO4)3与NaHCO3两溶液混合后,发生了水解互相促进的反应,跟胶体的性质无关; A项,将盐卤或石膏加入豆浆中,因为豆浆是胶体,加入电解质会使胶体聚沉,制成豆腐;B项,烟尘微粒形成的分散系为气溶胶,胶粒带电,所以可以利用高压电除尘;D项是胶体的丁达尔效应。‎ ‎2.【答案】C ‎【解析】胶粒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中的离子能透过半透膜,故A正确;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故B正确;胶体微粒能透过滤纸,故C错误;向25 mL沸水中逐滴加入1~2 mL 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可得到氢氧化铁胶体,故D正确。‎ ‎3.【答案】D ‎【解析】Cu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A错误;Na2O·CaO·6SiO2是盐,Ag2O是强电解质,B错误;KAl(SO4)2·12H2O是纯净物,KClO3是盐,C错误;D正确。‎ ‎4.【答案】C ‎【解析】泡沫灭火器中将Al2(SO4)3与NaHCO3两溶液混合后,发生了水解互相促进的反应,跟胶体的性质无关;A项,将盐卤或石膏加入豆浆中,因为豆浆是胶体,加入电解质会使胶体聚沉,制成豆腐;B项,烟尘微粒形成的分散系为气溶胶,胶粒带电,所以可以利用高压电除尘;D项是胶体的丁达尔效应。‎ ‎5.【答案】D ‎【解析】A、明矾能净水是由于电离出的Al3+能水解为Al(OH)3胶体,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杂质,起到净水的作用,正确;B、SO2有很强的还原性,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O2+Br2+2H2O=2HCl+H2SO4,使溴水褪色,正确;C、地沟油含有大量细菌和重金属,对人体健康有害,属于酯类物质,但可作为工业原料用于制取肥皂、汽油、柴油等,正确;D、KI有强还原性,易被氧化,故加碘盐中加的不是KI,而是KIO3,错误。‎ ‎6.【答案】C ‎【解析】小苏打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患胃溃疡的病人,为防止胃壁穿孔,不能服用小苏打来治疗,因为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会造成胃部气胀,易造成胃穿孔,A错误;静电除尘对胶体电泳性质的利用,B错误;FeCl3溶液能与Cu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可用于蚀刻印刷电路板,C正确;电解食盐水会获得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可以获得金属钠,D错误。‎ ‎7.【答案】B ‎【解析】A.明矾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胶体具有吸附性而吸附水中的悬浮物而净水,因为没有强氧化性而不能杀菌消毒,错误;B.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与食醋中的醋酸反应生成可溶物,所以可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正确;C.因花中有芳香酯以及分子的运动因此才闻到花香,错误;D.pH<5.6的雨水即为酸雨.错误。‎ ‎8.【答案】A ‎【解析】钢铁为合金,易发生电化学腐蚀,在空气中主要发生吸氧腐蚀,A正确;冰箱中使用的含氟制冷剂泄露后,产生气体,不会增加空气中的PM2.5,B错误;氯气和活性炭不反应,活性炭能吸附氯气,减弱漂白效果,C错误;明矾[KAl(SO4)2•12H2O]溶于水会形成胶体,因此可用于自来水的净化,但是不会具有消毒作用,D错误。‎ ‎9.【答案】C ‎【解析】夏季相比冬季温度高,HClO易分解,所以杀菌效果不如冬季,A错误;同位素之间的变化是物理变化,B错误;血液是胶体,胶粒不能透过半透膜,故正确;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不是对一种新分子的描述,D错误。‎ ‎10.【答案】A ‎【解析】硅胶是硅酸的冻状凝结经脱水后得到的,多孔,吸附水分能力强,常用作袋装食品、瓶装药品的干燥剂,A正确;铝属于活泼金属,极易与空气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了内层铝继续被氧化,故表现出抗腐蚀性,B错误;明矾可以用于水的净化,原理是铝离子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质而净水,明矾不能杀菌、消毒,C错误;光导纤维传输信号是利用光的全反射现象传输信息,所以大量用于制造通信光缆,但是不导电,D错误。‎ ‎11.【答案】C ‎【解析】A项,Na2CO3固体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不分解,错误;B项,Fe(OH)3胶体呈红褐色,错误;C项,H2、SO2、CO2三种气体都可用浓硫酸干燥,正确;D项,由于SiO2与氢氟酸反应不能生成盐,所以SiO2是酸性氧化物而不是碱性氧化物,错误。‎ ‎12.【答案】C ‎【解析】A项,胶体是指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在1~100 nm之间的分散系,并不只是分散质微粒,还包括分散剂;B项,电泳现象证明胶体粒子带电荷,胶体不是溶液;D项,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 ‎13.【答案】B ‎【解析】胶体的性质包括丁达尔效应、布朗运动、电泳、胶体的聚沉。A选项土壤中的胶体对离子有吸附和交换作用,可起到保肥的效果;B中的植物油倒入水中用力搅拌形成的油水混合物属于乳浊液,与胶体无关;C中蛋白质溶液属于胶体,有丁达尔效应;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用半透膜可除去淀粉胶体中的少量NaCl。‎ ‎14.【答案】C ‎【解析】FeCl3溶液一般呈棕黄色,Fe(OH)3胶体呈红褐色,两者颜色不同;溶液中分散质颗粒直径小于胶体中分散质颗粒直径;溶液无丁达尔效应,胶体有丁达尔效应。‎ ‎15.【答案】D ‎【解析】①③⑤⑥是胶体,能够产生丁达尔效应,④是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因为②是纯净物,不是分散系。‎ ‎16.【答案】D ‎【解析】A项,胶体粒子带电荷,而胶体是电中性的。B项,通电时,溶液中的阴、阳离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而不是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C项,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是没有规律的。‎ ‎17.【答案】C ‎【解析】由题意可知,甲、乙分散系都是胶体,A项错误;氢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而氢氧化铁不溶,B项错误;铁盐能氧化I-生成I2,I2溶于水呈深褐色,C项正确;蒸干并灼烧氯化铁溶液得到氧化铁,蒸干明矾溶液得到KAl(SO4)2,D项错误。‎ ‎18.【答案】E ‎【解析】臭氧、Cl2用于水的消毒净化是因为臭氧、Cl2和H2O反应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与胶体的性质无关。‎ ‎19.【答案】B ‎【解析】胶体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在1~100 nm之间,而PM2.5的颗粒物的直径接近于 ‎2 500 nm,B错误。‎ ‎20.【答案】B ‎【解析】水煤气是由煤气化得到的,而煤是不可再生资源;盐酸是混合物,不是化合物,食醋也是混合物,不是化合物;纯碱不是碱,是盐,综上应选B。‎ ‎21.【答案】B ‎【解析】‎ ‎22.【答案】D ‎【解析】A正确,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可以起到两个作用一是去除沸点比水低的物质,二是清洗装置;B正确,分散质和分散剂都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它们之间相互组合有9种组合方式;C正确,甲基丙烯酸甲酯既具有碳碳双键的性质又具有酯的性质; D错误,皂化反应是特指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 ‎23.【答案】A ‎【解析】溶液与胶体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24.【答案】D ‎【解析】氯化钠溶液和水都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但水不是分散系,A错;胶体粒子是分子的集合体,故胶体粒子的数目远小于2NA,B错;在Fe(OH)3胶体中加少量H2SO4溶液满足了胶体聚沉的条件,使Fe(OH)3形成沉淀,加多量会溶解,C错;“血液透析”的原理同胶体的渗析原理类似,D正确。‎ ‎25.【答案】B ‎【解析】A项,因胶体可透过滤纸而固体不能透过,正确;B项,X烧杯中的分散质为氯化铁,而Z烧杯中的分散质为氢氧化铁胶体,错误;C项,FeCl3溶液中存在平衡Fe3++3H2OFe(OH)3+3H+,加入CaCO3时发生反应CaCO3+2H+===CO2↑+Ca2++H2O,从而促进Fe3+水解,正确;D项,该分散系为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正确。‎ ‎26.【答案】C ‎【解析】胶体是一种分散系,根据其中分散剂的状态分为液溶胶、气溶胶和固溶胶,其中液溶胶都是均匀、透明的液体,A错误;胶体的电泳现象,证明胶体中的胶粒带有电荷,胶体是电中性的物质,B错误;胶体中的胶粒直径较大,不能通过半透膜,但是能通过滤纸,D错误;胶体产生丁达尔效应是胶粒对光的散射,是由胶粒的大小决定的,C正确。‎ ‎27.【答案】B ‎【解析】铝制容器不能用于腌制咸菜,因为Cl-会破坏铝制容器的氧化膜,B错。‎ ‎28.【答案】B ‎【解析】胶体区别于溶液和浊液的本质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1 nm~100 nm为胶体。‎ ‎29.【答案】A ‎【解析】A项,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溶液则没有;B项,生石灰与水混合生成Ca(OH)2,发生了化学变化;C项,O3是单质不是化合物;D项,CuSO4·5H2O为纯净物。‎ ‎30.【答案】A ‎【解析】雾属于胶体,故可以观察到丁达尔效应,A正确;1微米=103纳米,故直径等于2.5微米的不溶性颗粒物分散到水中得到的分散系不属于胶体或溶液,应属于浊液,颗粒物不一定都能溶于水,B和C错误;NO和NO2不属于酸性氧化物,D错误。‎ ‎31.【答案】D ‎【解析】根据题中信息“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小颗粒物”可知,PM2.5直径远大于100 nm(1微米=1 000 nm),不属于胶体。‎ ‎32.【答案】C ‎【解析】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制得Fe(OH)3胶体,光束通过胶体时会形成光亮的“通路”,即产生了丁达尔效应,A项正确;Fe(OH)3胶体粒子带有正电荷,通直流电后,在负极附近液体颜色加深,B项正确;Fe(OH)3胶体中加入电解质溶液,会发生聚沉现象,C项错误;把Fe(OH)3‎ 胶体加热、蒸干、灼烧后,会得到Fe2O3,D项正确。‎ ‎33.【答案】D ‎【解析】琼海沙洲岛的形成是河水中的胶体与海水接触时,胶体的聚沉,东方明珠夜景和树林中的晨曦是胶体的丁达尔效应,明矾净水的原理是明矾水解产生胶体,吸附悬浮物而发生聚沉,这些都与胶体性质有关。‎ ‎34.【答案】C ‎【解析】泡沫灭火器中将Al2(SO4)3与NaHCO3两溶液混合后,发生了互相促进的水解反应,跟胶体的性质无关;A项将盐卤或石膏加入豆浆中,制成豆腐,因为豆浆是胶体,加入电解质会使胶体聚沉,制成豆腐;B项墨水是胶体,不同型号的蓝黑墨水,胶体粒子带的电荷相反,相互中和,使胶体聚沉;D项是胶体的丁达尔效应。‎ ‎35.【答案】A ‎【解析】“百炼成钢”是指钢铁的炼制过程,该过程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CuSO4·5H2O是化合物而不是混合物;“明矾净水”是利用胶体的吸附性除去水中的杂质,漂白粉主要是杀菌消毒,二者原理不同。‎ ‎36.【答案】B ‎【解析】胶体和溶液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较小,都能透过滤纸,B错误。‎ ‎37.【答案】C ‎【解析】A项,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 nm~100 nm之间,正确;B项,胶体均具有丁达尔效应,用光束照射,有光路通过的是氢氧化铁胶体,故可用光束照射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来区分;C项,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是把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加热到呈红褐色液体;D项,树林中的晨曦与丁达尔效应有关。‎ ‎38.【答案】C ‎【解析】用聚光手电筒照射NaCl溶液和Fe(OH)3胶体时,胶体产生丁达尔现象,溶液没有。‎ ‎39.【答案】B ‎【解析】 红褐色液体为Fe(OH)3胶体,X中为溶液,Z中为胶体。‎ ‎40.【答案】D ‎【解析】 胶体粒子和溶质均能通过滤纸。‎ ‎41.【答案】(1)1 nm~100 nm ‎(2)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3)c ‎【解析】(1)胶体中分散质微粒的直径介于1 nm~100 nm之间。‎ ‎(2)FeCl3水解生成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Fe(OH)3胶体粒子带正电荷,能发生电泳现象,Fe(OH)3胶体不能通过半透膜,但FeCl3溶液中的溶质能通过半透膜。向Fe(OH)3胶体中加入电解质溶液,能发生聚沉现象。‎ ‎42.【答案】(1)丙 (2)用一束光照射得到的液体,从侧面观察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丁达尔效应 (3)①正 ②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解析】(1)FeCl3溶液与NaO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Fe(OH)3沉淀;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生成Fe(OH)3沉淀;丙同学的操作是获得Fe(OH)3胶体的正确方法。(2)验证胶体的最简单操作是利用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的性质进行的。(3)由于Fe(OH)3胶体粒子带正电,因此通电后,带正电的Fe(OH)3胶体粒子向阴极区移动,导致阴极区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由于加入的Na2SO4中的SO带有负电荷,易中和Fe(OH)3胶体粒子表面的正电荷,而使之发生聚沉。‎ ‎43.【答案】(1)B (2)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3)利用丁达尔效应:让一束可见光通过制得的物质,从侧面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说明制得的是胶体 ‎(4)产生红褐色沉淀 聚沉 (5)B (6)A ‎【解析】(1)FeCl3在冷水中反应程度小,不能形成Fe(OH)3胶体;FeCl3与NaOH浓溶液反应生成Fe(OH)3沉淀;Fe(OH)3胶体的胶粒带正电荷,遇NaCl溶液发生聚沉,生成Fe(OH)3沉淀,不会形成胶体。(2)书写化学方程式时不能写成“Fe(OH)3↓”。(3)丁达尔效应是区别胶体与溶液的最佳方法。(4)Fe(OH)3胶粒所带正电荷被SO所带负电荷中和,发生聚沉,产生红褐色沉淀。(5)Fe(OH)3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胶粒带正电荷,互相排斥不易形成沉淀;布朗运动是胶体稳定存在的次要原因。(6)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 nm之间是胶体的本质特征,决定了胶体的性质。‎ ‎44.【答案】(1)丁达尔效应 ‎(2)①红褐色液体 FeCl3溶液太稀,生成的Fe(OH)3太少 ‎②生成红褐色沉淀 自来水中含有电解质,胶体发生聚沉 ‎③生成红褐色沉淀 长时间加热胶体发生聚沉 ‎(3)①电解质H2SO4使Fe(OH)3胶体聚沉而产生沉淀 ‎②Fe(OH)3+3H+===Fe3++3H2O ‎【解析】(2)①若用稀FeCl3溶液,则水解产生的Fe(OH)3量太少,看不到红褐色液体。②自来水中含有较多的电解质,使胶体聚沉。③长时间加热,胶体发生聚沉。(3)加入稀H2SO4后,Fe(OH)3会聚沉而产生红褐色沉淀,随后H2SO4会与Fe(OH)3发生中和反应。‎ ‎45.【答案】Fe2O3+6HCl===2FeCl3+3H2O 棕黄 ‎(1)FeCl3+3NaOH===3NaCl+Fe(OH)3↓ 复分解反应 (2)红褐 (3)乙 胶体和溶液 ‎(4)①加入电解质后,胶体发生聚沉 ‎②Fe(OH)3+3H+===Fe3++3H2O ‎③2Fe3++2I-===I2+2Fe2+ ④①②‎ ‎【解析】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即Fe2O3+6HCl===2FeCl3+3H2O,FeCl3溶液呈棕黄色。‎ ‎(1)向FeCl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2)此小题主要考查Fe(OH)3胶体的制法。‎ ‎(3)胶体可发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不能,利用这一点可以区分胶体和溶液。‎ ‎(4)HI既有酸性又有强还原性,I-能使Fe(OH)3胶体聚沉,H+使其溶解,生成的Fe3+又能氧化I-生成I2;而HCl只能使其先聚沉再溶解。该题涉及到胶体的聚沉、Fe(OH)3的碱性、HI是强电解质,具有酸性、还原性等性质。分析④时的关键在于Cl-比I-还原性弱,Cl-不能还原Fe3+,故导致现象不同。‎ ‎46.【答案】(1)丁达尔效应 ‎(2)①红褐色液体 FeCl3溶液太稀,生成的Fe(OH)3太少 ‎②生成红褐色沉淀 自来水中含有电解质,胶体发生聚沉 ‎③生成红褐色沉淀 长时间加热使胶体发生聚沉 ‎(3)①电解质H2SO4使Fe(OH)3胶体聚沉而产生沉淀 ‎②Fe(OH)3+3H+====Fe3++3H2O ‎【解析】(2)①若用稀FeCl3溶液,则水解产生的Fe(OH)3量太少,看不到红褐色液体。②自来水中含有较多的电解质,使胶体聚沉。③长时间加热使胶体发生聚沉。(3)加入稀硫酸后,Fe(OH)3会聚沉而产生红褐色沉淀,随后H2SO4会与Fe(OH)3发生中和反应,使沉淀溶解。‎ ‎47.【答案】(1)丙 (2)用一束光照射得到的液体,从侧面观察能否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3)①正 ②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4)氢氧化铁胶体带正电,它排斥带正电的H+,故开始时H+与胶粒不易接触而发生反应 ‎【解析】FeCl3溶液与NaO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Fe(OH)3沉淀;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只会使之沸腾;获得Fe(OH)3胶体的正确方法即是丙同学的操作。验证胶体的最简单的操作是采用丁达尔效应。由于Fe(OH)3胶体粒子带正电,因此通电后,带正电的Fe(OH)3胶体粒子向负极区靠近,导致负极区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由于加入的Na2SO4中的SO带有负电荷,易中和Fe(OH)3胶体粒子表现的正电荷,而使之发生聚沉。物质间若要发生反应,必须先接触才行,根据问题(3)知氢氧化铁胶粒带正电,它排斥带正电的H+,故二者之间不易发生反应,当氢氧化铁胶体转化为Fe(OH)3沉淀时,电中性的Fe(OH)3对H+就不存在排斥作用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