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2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人民版:课时33 百家争鸣(作业)
课时作业(三十三) 百家争鸣 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 1.“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上述现象出现的社会文化背景是( A ) A.礼崩乐坏,思想观念多元 B.尊黄老之学,学术环境宽松 C.儒、释、道并存,儒学遭遇挑战 D.拜金逐利之风盛行,传统道德观念被冲击 解析:材料“王道既微,诸侯力政”说明当时分封制遭到破坏,诸侯争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时期为春秋战国时期。“九家之术,蜂出并作”表明材料反映的是“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的社会文化背景是礼崩乐坏,思想多元,故A项正确。 2.为父母守孝三年是古礼。《论语》中记载了孔子和学生宰予有关为父母守孝的言论。宰予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子曰:“于女(汝)安乎?”曰:“安。”子曰:“予之不仁也。”这体现出孔子强调( D ) A.礼乐制度 B.以德治国 C.中庸人和 D.孝悌之义 解析:本题考查孔子的思想主张。题干中谈论的是为父母守孝时间长短的问题,与礼乐制度无关,故A项错误;以德治国是一种治国思想,题干中并没有谈论治国问题,故B项错误;中庸人和是孔子提出的调整“礼”和“仁”的方法,故C项错误;题干中宰予认为守孝三年时间过长,对此孔子反问他守孝不满三年心里是否安稳,由此可见,题干材料主要反映了孔子的孝悌思想,故D项正确。 3.(2019·九江质检) 据传尧去世后,舜为了让尧的儿子丹朱继承天下而主动避居,可诸侯不朝见丹朱却去朝见舜,民众也不歌颂丹朱而歌颂舜,于是舜即位天子。对此,孟子认为这是天意。这说明( A ) A.孟子天命思想与民本思想相通 B.孟子倾向于恢复王位禅让制 C.中国自古就有选贤举能的传统 D.周天子已失去统治的合法性 解析:诸侯朝见舜,民众歌颂舜,说明舜即位天子是顺应民意,而孟子认为这是天意,说明孟子的天命思想和民本思想是相通的,故选A项。材料中并未体现孟子的政治倾向,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孟子对禅让制的认识,C项错误;尧舜所处的时代为原始社会,D项错误。 4.《荀子》中载:“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遍矣;无君子,则法虽具,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在此,荀子强调的是( C ) A.废除严苛的法律,由国君以德治国 B.法律应当由道德高尚的君子制定 C.执法者的素质是实现法治的关键 D.执法时应将君子与小人区别对待 解析:据材料可知,荀子认为,正直的君子是政治清明、国家安定的根源;没有一个良吏治理的国家,法律虽然完备,但不会使国家安定。这说明荀子强调执法者的素质,把其看作实现法治的关键,故选C项。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到废除苛法;B项曲解了材料的意思,排除;材料是在强调执法者的素质,而非区别对待君子和小人,排除D项。 5.“圣人为政一国,一国可倍也。大之为政天下,天下可倍也。其倍之,非外取地也,因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墨子》)这说明墨子主张( D ) A.反对厚葬 B.贤人治国 C.兼爱交利 D.崇尚节用 解析:由“因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 可知,题干材料强调节俭以增加国家收入,故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出反对厚葬、兼爱及尚贤等思想,A、B、C三项错误,排除。 6.战国时期,孟子猛烈地批判墨家的“兼爱”思想,把它看作败坏先圣之道的“淫辞”、阻塞仁义的“邪说”。这缘于孟子认为“兼爱”思想( C ) A.宣扬积极救世情怀 B.代表平民百姓利益 C.违背宗法等级观念 D.过于追求实用功利 解析:儒家主张“爱人”,墨家主张“兼爱”,两者的差别在于儒家主张的爱是建立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上的,等级分明,而墨家主张无等级、无差别的爱,这也是孟子批判墨家的地方,故C项正确。A、B、D三项都不是孟子批判墨家的理由,均排除。 7.老子认为“无为无不为”,因为天地万物,都有一个独立不变、周行不殆的道理,用不着什么神道作主宰,更用不着人力去造作安排。该思想( A ) A.源自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B.批驳了诸子百家思想 C.希望重建社会等级秩序 D.否定了自然法的思想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老子生活于春秋晚期,当时社会发生重大变革,老子认为社会动荡的根源在于人们的行为违背了自然,从而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故“无为无不为”思想的产生源于当时的社会现实,A项正确。材料中体现不出“批驳”,B项错误;材料中未体现重建社会等级秩序的相关信息,C项错误;D项与材料中“天地万物,都有一个独立不变、周行不殆的道理”不符,排除。 8.(2019·呼和浩特诊断)“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体现了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某一学派的思想与主张。这一学派是( A ) A.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 B.主张节俭的墨家 C.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 D.“无为而治”的道家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该学派十分关注民生,体现的应该是儒家思想中的民本思想,所以本题选A。 9.“明主之所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材料对“刑、德”的解读说明了( B ) A.儒家主张“为政以德” B.法家主张刑德并用 C.道家主张“无为而治” D.墨家反对君主专制 解析:材料中“二柄者,刑、德也”表明法家主张刑德并用,故B项正确。“儒家主张‘为政以德’”“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墨家反对君主专制”均与题意不符,故A、C、D三项排除。 10.易中天曾经说道:“这(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也是一场历时三百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材料中的“争”本质上指的是( B ) A.争夺国家的最高统治权力 B.寻求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途径 C.争夺学术霸主的地位 D.探寻国家实现统一的新途径 解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为统治阶级提供治国方案,于是形成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由此可推断,“争”的实质是寻求稳定社会秩序的途径,故此题应选B项。 11.韩非子在实践基础上将其理论加以完善,提出要建立“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大一统集权国家。下列主张与该思想理论相符的是( A ) A.“一家二贵,事乃无功” B.“战阵之间,不厌诈伪” C.“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D.“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韩非子及“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可知,其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国家,该思想与“一家二贵,事乃无功”思想相吻合,故选A。“战阵之间,不厌诈伪”是兵家的思想,强调兵不厌诈,B项错误;“法不阿贵,绳不挠曲”虽是法家思想,但是其强调的是法治,C项错误;“事以密成,语以泄败”强调的是保守秘密的重要性,与题意无关,D项错误。 12.战国时期,针对当时的社会动荡,某学派提出:“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又认为“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该思想属于( A ) A.墨家 B.儒家 C.法家 D.道家 解析:材料中的观点出自墨子,其强调身体力行与尚贤,故选A。儒家无此思想,B项错误;法家无此思想,C项错误;道家无此思想,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礼”是孔子思想和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传统的社会秩序和民族心理有着巨大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坚信道德和政治不可分离,政治即是建立在伦理基础上的控制。在孔子那里,“政”之语义源头是“正”,显然含有浓厚的道德寓意。他甚至直接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又说“为国以礼”。孔子并不愿意像法家一样,为执政者提供一整套的机构组织及法律设计,他始终相信道德的力量,以及道德表现形式——礼的力量。 ——宋石男《孔子的历史与历史的孔子》 材料二 复生(注:谭嗣同的字)所谓以心力解劫运者,仁即心力也。心力之表见曰通,其所以害夫通者则曰礼,曰名。盖通必基于平等,而礼与名皆所以害其平等之物也。礼与名之尤大者则曰“ 三纲五常”,曰君臣、父子、夫妇;而君臣一纲尤握其机枢。……久而成劫运,其祸皆起于不仁,求返于仁而强其心力,其首务在于冲决网罗,而君统之伪学尤所先。 ——谭嗣同《仁学》 材料三 在“礼”的演进发展中,它始终未失其神圣的意味,显示出了中国社会和文明的重要特点。……不仅宫廷,而且中国社会的各阶层都通过“礼”来规范他们的生活,以达到与有序的自然相一致。 ——安乐哲、郝大维《孔子哲学思微》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治国理念及坚持此种理念的理由。 (2)据材料二,概括作者对“礼”的认识,并归纳“礼”与“仁”的关系。 (3)据材料三,说明作者肯定“礼”的依据。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析“礼”对中华民族社会秩序与文化养成的影响。 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立足“德”“礼”回答;第二小问,据材料一“孔子坚信道德和政治不可分离,政治即是建立在伦理基础上的控制”回答。第(2)问的第一小问,据材料二“其所以害夫通者则曰礼,曰名。盖通必基于平等,而礼与名皆所以害其平等之物也”得出礼妨碍平等,阻碍社会进步;第二小问,据材料二“复生(注:谭嗣同的字)所谓以心力解劫运者,仁即心力也。心力之表见曰通,其所以害夫通者则曰礼,曰名”得出礼和仁的关系是相互矛盾的。第(3)问的第一小问,据材料三“不仅宫廷,而且中国社会的各阶层都通过‘礼’来规范他们的生活,以达到与有序的自然相一致”得出礼能够规范人们的生活秩序;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礼”对中华民族社会秩序的影响是规范社会秩序,维护尊卑等级观念,礼在文化养成方面的影响是有利于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遵守社会规范,但是也压抑了人的个性。 答案:(1)理念:为政以德;为国以礼。 理由:道德和政治不可分离;政治是建立在伦理基础上的控制。 (2)认识:“礼”有害平等,阻碍社会进步。 关系:互相矛盾。 (3)依据:“礼”使人们的生活自然有序。 社会秩序:社会规范;专制统治(等级观念)的形成。 文化养成:讲德守礼;压抑个性(制约创新,导致中庸)。 14.“历史解释”是高中历史新课标提出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据此,根据以下史料,选定孔子思想的一个角度,确定主题,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判。(要求:史论结合,逻辑顺畅) 史料 伏尔泰 “孔夫子不徽爱神启者,也不做先知,他是传授古代法律的贤明官员……他所说的只是极纯粹的道德,既不谈奇迹,也不涉及玄虚,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信奉儒学的中国人没有侮辱理性和曲解自然。” 毛泽东 “秦始皇比孔子伟大得多,秦始皇重法,孔夫子是讲空话的。儒家满口仁义道德……单就这独霸中国,使我们思想界不能自由,都欲做二千年偶像的奴隶,也是不能不反对孔子的。” 《论语》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解析:根据材料任选主题来对孔子的思想进行论述,孔子的道德观、法制观是两个最为准确和标准的主题定位(其他角度言之有理亦可得分);需要注意的是《论语》只是对孔子思想的阐述,不能作为论述依据而主要需通过伏尔泰和毛泽东两人来对孔子的道德观或法制观来进行评判;此外,还要注意结论的客观和全面性,即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客观地看待孔子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答案:示例一 主题:孔子的道德观。 分析:①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统治者的道德是引导百姓道德的风向标。 ②伏尔泰认为孔子的道德是纯粹的道德,没有神秘色彩,符合理性、顺应自然。 ③毛泽东认为孔子倡导的道德具有虚伪性。 评判:孔子主张以德治国,但孔子道德经过历代学者改造是封建伦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对维护专制制度起了重要作用;孔子道德具有普世价值,与西方的宗教神学相比具有明显进步性,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示例二 主题:孔子的法治思想。 分析:①孔子认为执法要得当,刑罚不当百姓就会手足无措。 ②伏尔泰认为孔子对古代法律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 ③毛泽东认为孔子不重视法律,忽视法律的作用。 评判:孔子看到了法治对社会治理的作用,但其法治思想是先礼后法;孔子的法治思想为启蒙运动传播法治思想提供了例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