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2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学期期中模拟试卷 人教(部编版) 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期中试卷 一、 积累与运用。(38分) 1、看拼音写词语。(5分) páo xiào dǐ yù yōu yǎ bié chū xīn cái ( ) ( ) ( ) ( ) xuán yá qí zhì dào dé xiōng yǒng péng pài ( ) ( ) ( ) ( ) 2、给加点字注音。(4分) 笨拙 花蕾 技高一筹 蒙古 3、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是( )(2分) A、沧海一栗 自作自受 就位 报怨B、忘忽所以 全神贯注 模糊 嗓子 C、前功尽弃 壮烈豪迈 屹立 干燥 D、恍然大悟 居高临下 会集 境界 4、下列选项中的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1分) A.单薄 薄弱 刻薄 薄饼 B.糊口糊涂 糊弄 面糊 C.参差 参加 人参 参与 D.迷蒙 蒙羞 蒙哄 启蒙 5、根据例句特点,仿写句子。(2分) 花从春走过,留下缕缕花香;叶从夏走过,留下片片阴凉;风从秋走过, ;雪从冬走过, 。朋友,我们从人生的四季走过,将给人生留下些什么? 6、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一段话。(2分) 去年夏天,我们和希望小学的同学一起举办了一个草原探险。我几公里路刚走了就病倒了,只能反回大本营。在回来的路上,我泪如滚珠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我为失去这次难得的机会,感到十分遗憾! 7、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1分) A.古人词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引用、拟人) B.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比喻) C.那“斗士”便显出一副呆头呆脑的傻样子,挺着肚子净挨揍。(拟人) D.五岭逶迤腾细浪,鸟蒙磅礴走泥丸。(拟人) 8.根据“新鲜”的不同意思,写句子。(2分) ①没有变质,没有经过加工处理的,没有枯萎的。 ②出现不久,还不普遍;少见的;稀罕。 9.根据平时积累填空。(19分)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1)《宿建德江》作者是 代诗人 ,诗中的“ ”字点明了诗人的感情。(2分) (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表达了诗人对丰收在望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热爱的诗句是 , 。(2分) (3)《草原》的作者是 ,他以 为序,向我们描绘了三幅画面 _ 、 、 ,让我们看到了草原的 美、 美、 美,感受到了充满诗意的草原风光和民族风情。(4分) (4)《七律·长征》的作者是 ,整首诗是围绕“ , ”来写的。其中表现红军历尽艰难险阻,取得长征胜利时喜悦心情的诗句是:“ , ” 。“金沙水拍云崖暖, ”两句中包含了长征中的两个典型事例: 、 。(7分) (5) 祖宗 ,当以 ,不可以 。 [宋]李纲(1分) (6)捐躯赴国难, 。 [三国]曹植(1分) (7)《春日》中赞美春天色彩缤纷的诗句是: , .2分 三、阅读理解。(32分) (一)开国大典 (节选)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 聚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擎 举)着红旗,有的(提 打)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接照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1.用“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字或词语。(2分) 2.用“ ”画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1分) 3.这段话描写的是 的场面。重点写了 、 的代表,可以说他们是三十万群众的缩影。(2分) 4.用曲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句中把 比作海洋,把翻动的红旗比作 。(2分) 5.如果把文中的“直奔”换成“走向”,好不好?为什么?(2分) 6.你从这段话中感受到了什么?(2分) (二) 桥 先按课文内容排列下列句子的顺序,再回答问题。 A.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B.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C.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D.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E.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F.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1)正确的顺序是: (2分) (2)上面的句子中, 句是比喻句, 句是拟人句。(2分) (3)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下面的句子改写得更加生动。(2分)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龙卷风掀翻了房屋。 (4)这些句子都是描写 的,运用了 、 的修辞手法,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洪水的 ,突出了危机情况,渲染了 的气氛,衬托了老支书 的品质。(3分) (三)鹦鹉鱼的睡衣 在欧洲地中海里生活着一种鱼,它色彩艳丽,脊背是紫红色的,体侧是玫瑰红色的,胸部和腹部的鳍是淡黄色的,背鳍是灰黄色的,尾部镶白色的边,就像鹦鹉那样漂亮,所以人们叫它鹦鹉鱼。 罗马人和古希腊人特别器重这种鱼,把它当作珍品,这倒不是因为鹦鹉鱼长得漂亮,而是因为它们的团结互助的精神。研究这种鱼的学者发现,如果鹦鹉鱼一旦不幸碰上了钓钩,在千钓一发之际,它的伙伴们会很快赶来帮忙,咬断钓鱼线,从危险中救出同伴。如果有的鹦鹉鱼被鱼筐围住了,别的伙伴就会用牙齿咬住它的尾巴,拼命从筐缝中把它拉出来。所以,一般的渔民很难捕获到这种鱼。 虽然鹦鹉鱼能够互相帮助,一般的危险奈何不了它们,可是,这并不代表鹦鹉鱼永远没有危险。因为鹦鹉鱼很怕死,常常在没有危险的时候也忧心忡忡,它们想,白天遇到危险了,有同伴来救助,如果晚上同伴们都睡着了,谁来救自己呢?于是,鹦鹉鱼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它们每天傍晚都会给自己织一件睡衣穿,这样便确保了晚上的安全。 它们织睡衣的方法像蚕吐丝做茧似的,从嘴里吐出白色的丝,利用它的腹鳍和尾鳍的帮助,经过一两个小时就能从头到尾织成一个囫图的壳,这就是它们的睡衣。每天晚上,它们睡在自己编织的睡衣里,确实能够防御敌人的侵害,并能安安静静地睡一晚。可是它们的睡衣织得太坚固了,第二天早晨要费很大力气才能把睡衣弄破,以便从里面钻出来。到了晚上,鹦鹉鱼再织一件新的睡衣穿在身上。 有时候,鹦鹉鱼生病了,晚上躺在睡衣里,早晨想出来的时候,因为没有足够的力气钻破睡衣,这就麻烦了,时间一长,它必死无疑。因为,鹦鹉鱼从不救助困在睡衣里的同伴,它们会认为同伴还在睡觉,不便打扰。 所以,对于鹦鹉鱼来说,最大的危险不是来自外界的伤害,而是因为作茧自缚的自残。人类也拥有像鹦鹉鱼一样的睡衣,我们从来不缺乏互相帮助的精神,但却逃不脱作茧自缚的危险。 1.根据意思,在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2分) (1)蚕吐丝做成茧,把自己包在里面,比喻做了某事,结果反而使自己受困。( )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2)形容忧愁不安的样子。( ) (3)完整;整个儿的。( ) (4)千钧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形容事态极其危险。( ) 2.短文是用 的说明方法来说明鹦鹉鱼的团结互助的。用“ ”在短文中画出相关句子。(2分) 3.第4自然段中,“就能”和“才能”这两个词分别说明了什么?(2分) 4.为什么说鹦鹉鱼“最大的危险不是来自外界的伤害,而是因为作茧自缚的自残”?(2) 5.仔细阅读文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鹦鹉鱼的优点和缺点。(2分) 6.读了这篇文章后,你明白了怎样的人生哲理?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你的看法。(2分) 三、习作展示。(30分) 人间自有真情在,真情处处暖心怀。放飞你的心灵,回顾一下你的亲身经历,请以“温暖”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注意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以及周围环境的描写。要求表达真情实感。500字左右。 100 200 300 400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500 600 100 200 300 答案 一、3、C 4、D 8、例句①早晨,菜市场上的菜很新鲜 最近我们班里发生了一件新鲜事 9、(1)唐 孟浩然 愁 (2)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4)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大渡桥横铁索寒 巧渡金沙江 飞夺泸定桥 (7)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二、(一)1.划掉 聚集 举 打 2.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3.群众队伍入场 工人队伍 郊区农民 4成了人的海洋 5不好,因为直奔会场更能反映出人们参加开国大典急迫、兴奋的心情。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6.我从中感受到了典礼的盛大隆重,人们激动与兴奋的心情。 (二)(1)BFADCE (2)F句是比喻句,ACDE句是拟人句 (3) 例句:五天以后、水低下了它那高傲的头 龙卷风发怒了,挥舞着双臂、瞬间就把房屋掀翻了 (4)环境 比喻、拟人 肆无忌惮 紧张 临危不惧 六、1.(1)作茧自缚(2)忧心忡忡(3) 囫囵 (4) 千钧一发 2.举例子 提示:短文第2自然段第2、3句话。 3.“就能”一词说明鹦鹉鱼织睡衣容易、用时短;“才能”一词说明鹦鹉鱼弄破睡衣的不易,突出了睡衣的坚固。 4.因为受到外界的伤害时,其他鹦鹉鱼会很快来解救受困的鹦鹉鱼,而当鹦鹉鱼困在睡衣里出不来时,其他鹦鹉鱼会以为同伴仍然在睡觉,不会去帮助被困的鹦鹉鱼,从而造成死亡。 5.优点:外形很漂亮,有团结互助的精神会自己编织坚固的“睡衣”。 缺点:很怕死,作茧自缚。 6.提示:围绕“作茧自缚”回答即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