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民版专题十三专题末—查漏补缺提能增分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民版专题十三专题末—查漏补缺提能增分

专题末 —查漏补缺·提能增分 维新变法“借孔”VS新文化运动“倒孔”‎ ‎1.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将孔子描绘成改革的先师;而谭嗣同则在他的名著《仁学》中将儒家的“仁”推而广之,主张用资产阶级的博爱、平等、自由来代替封建伦常。两者的共同目的是(  )‎ A.借助圣人之名全面否定传统文化 B.以儒家思想作为改革的理论基础 C.为维新变法创造历史依据 D.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原则 解析:选C 康有为与谭嗣同对儒家思想并无批判的态度,故A项错误;以康有为、谭嗣同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理论基础是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主张,故B项错误;康、谭主要立足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寻找变法的理论依据,减少变法阻力,故C项正确;“中体西用”理论是洋务派的思想主张,故D项错误。‎ ‎2.陈独秀说,“孔子祖述儒说阶级纲常之伦理,封锁神州”“于近世自由平等之新思潮,显相背驰”。可见,陈独秀意在(  )‎ A.批判儒家思想维护专制统治 B.反孔批儒以开民智 C.提倡科学与民主的治国之术 D.全盘否定孔子及其思想 解析:选B 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批判儒家思想维护专制统治,故A项错误;材料中“孔子祖述儒说阶级纲常之伦理,封锁神州”“于近世自由平等之新思潮,显相背驰”说明传播新思想,反孔批儒以开民智,故B项正确;科学与民主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材料并没有体现全盘否定孔子及其思想,故D项错误。‎ ‎[深化提能]‎ ‎ 近代前期中国社会各阶层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及主要原因 社会阶层 态度 主要原因 洋务派 ‎“中体西用”,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主体 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需要 维新派 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 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传统思想根深蒂固 革命派 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来建设新文化 民主革命形势的发展;资产阶级救亡图存 激进派 全盘否定儒家思想 反对袁世凯尊孔复古的逆流,维护民主共和制度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3.直到1917年初,《新青年》在答读者问时还这样写道:“社会主义,理想甚高,学派亦甚复杂。惟是说之兴,中国似可缓于欧洲,因产业未兴、兼并未盛行也。”《新青年》之所以这样回答,主要是因为(  )‎ A.尚未看到社会主义实践成果  B.中国经济落后于欧洲 C.社会主义理论学派复杂 D.对社会主义持怀疑态度 解析:选A 马克思主义设想的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应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实现,1917年初,俄国十月革命尚未发生,人们在尚未看到社会主义实践成果的情况下,故出现对社会主义持有怀疑、观望态度,故选A项。‎ ‎4.1919年7月,进步报刊《每周评论》提出:“真正的解放,不是央求人家网开一面……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把他打破,从黑暗的牢狱中,打出一道光明来。”同一时期的《南开日刊》宣称:“只要有干涉政治的决心,不怕政府不顺从民意。”这表明当时(  )‎ A.知识阶层具有参与政府管理的意识 B.广大民众开始拥有决定国家政策的权力 C.进步知识分子对社会变革方式有了新认识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深入的传播 解析:选C 抓住材料中“1919年7月”这个时间点来分析。材料体现不出知识阶层具有参与政府管理的意识,故排除A项;B项本身说法错误,当时广大民众不可能拥有决定国家政策的权力;从“只要有干涉政治的决心,不怕政府不顺从民意”可以看出进步知识分子对社会变革方式有了新认识,故C项正确;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只是得到了初步发展,故D项错误。‎ ‎[深化提能]‎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是一脉相承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的理论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 ‎(1)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理论飞跃。‎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主要围绕“‎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引导中国人民走上了强国之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理论飞跃。‎ ‎(3)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大理论成果。‎ ‎(4)2012年,在中共十八大上,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017年,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民族主义思想解放 ‎5.20世纪初,梁启超指出:“吾中国言民族主义者,当于小民族主义之外,更提倡大民族主义者。小民族主义者何?汉族对于国内他族是也。大民族主义者何?合国内诸族以对于国外诸族是也……合汉合满合蒙合回合苗合藏组成一大民族。”这可用来说明当时(  )‎ A.梁启超极力抵制民主革命 B.近代民族意识已经觉醒 C.梁启超主张加强民族融合 D.文化的近代化转型加速 解析:选B 在20世纪初,梁启超就认为应当抛弃狭隘的大汉族主义,形成符合全国人民利益的民族观念,这说明当时中国人近代民族意识已经觉醒,故B项正确。‎ ‎6.(2019·上饶一模)“20世纪初,梁启超一方面吸收了启蒙运动中的自由、民主、人权思想,另一方面又认为作为群体自由基本前提的个体自由不存在了。”影响他出现这一思想的主要因素是(  )‎ A.深受专制思想的影响 B.君主立宪的立场决定 C.民族主义的历史使命 D.保皇思想仍根深蒂固 解析:选C 梁启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专制思想,故A项错误;资产阶级立宪派主张个人自由,这从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可以看出,故B项错误;20世纪初,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救亡图存是第一要务,救国大于个人自由,故C项正确;材料中并未体现保皇的思想,故D项错误。‎ ‎[深化提能]‎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发展历程 在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的一百多年里,中国近代的民族主义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清末民初,这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表现为,近代民族主义与传统的民族主义相杂糅,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争取国内各民族的平等的斗争相交织,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相结合。这一时期推动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主要有两种力量,即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和以康、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立宪派。‎ 第二阶段,新文化运动和五四时期,这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在反帝与反封建的同时,人们开始从思想认识上寻找中华民族落后的原因,认识到中国文化的落后是近代以来中国屡遭列强侵略和政治变革失败的重要原因。于是,从文化上入手,谋求文化上的解决。此外,民族主义开始与各种政治运动和思想运动相结合,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 第三阶段,“九一八事变”以后到抗日战争结束,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高涨阶段。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人们在思想文化方面,从原来的反省、批判传统文化转变为对传统文化的发掘和弘扬。国内各阶级、各党派、各种政治势力逐渐聚集在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之下,形成全民族共同抗战的局面。‎ 唯物史观角度郭嵩焘的“本末”思想 ‎7.1875年,郭嵩焘奏称:“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又末中之一节也……将谓造船、制器,用其一旦之功,遂可转弱为强,其余皆可不问,恐无此理。”这一认识(  )‎ A.是“中体西用”论的具体表述 B.对洋务派思想有所突破 ‎ C.反映了顽固派的政治主张 D.奠定维新变法的思想基础 ‎ 解析:选B 注意对材料的阅读理解,材料强调西洋立国本末相辅以强,而洋务运动只是学习了其“末”,而没有学习其“本”(政治制度和法律),所以无法达到强国的目标,郭嵩焘主张本末皆学,这是对洋务派“中体西用”的突破,B项正确。‎ ‎8.冯桂芬说:“以中国之纲常伦理,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同时代的郭嵩焘则认为,“泰西富强,具有本末,所置一切机器,恃以利国致远,则末中之末也”。这些思想(  )‎ A.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B.为社会变革提供了理论支持 C.反映了“中体西用”的主张 D.具有强烈的维护旧体制意图 解析:选B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冯桂芬主张学习西方诸国先进的技术,郭嵩焘主张学习西方各国的制度,这些思想都为社会变革提供了理论支持,故B项正确,A项错误;材料中仅冯桂芬的思想体现了“中体西用”,故C项错误;材料中郭嵩焘主张学习西方各国的制度,故D项错误。‎ ‎[深化提能]‎ 辩证看待郭嵩焘的“本末”思想 郭嵩焘是洋务运动的积极参加者,但他的西洋观较早地摆脱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的文化取舍模式的束缚,他肯定西洋也有两千多年的文明,其富强绝非偶然,有其本末、体用之分,且西洋文明“实多可以取法”,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全面学习西方的“本末”思想。他批判李鸿章、左宗棠等人只注重引进西方的军事科学技术和民用工艺而忽略西方文化等其他方面的做法,主张对西方文化采取广收博纳、兼容并包的态度。很明显,郭嵩焘这种新的“本末”观和广泛学习西方文化的主张,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洋务派的“体用”观,具有时代超前性。‎ 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作为一场发生在特定历史背景条件下的思想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在推动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和发展的过程中起到巨大作用,但是,也有着自身无法克服的局限性。‎ 观点一 早期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们将文化运动与社会运动割裂开来,导致新文化运动的阵营出现分化,削弱了这场运动的影响力和变革社会的能力。‎ 观点二 新文化运动从一开始就潜埋着政治的因素,而到了五四时期,挽救民族危亡的主题又再一次压倒了思想启蒙的主题。‎ 观点三 激进主义的产生极大影响了这场运动的发展,并给中国社会造成负面影响。而且,“由于泛政治化的盛行,抹杀了人的个性,显示出对人性与人格缺乏应有的尊重”。‎ ‎[典题印证]‎ ‎9.(2019·榆林一模)张鸣的《重说中国近代史》在谈到新文化运动时引用时人观点说:“中国人没有语法不科学,书写说话都不科学,太不像话,因此要用科学的方法来书写。当然最激进的方式就是把汉字废了算了,干脆用拼音字母。”据此判断新文化运动(  )‎ A.要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 B.崇尚科学,反对愚昧和迷信 C.具有鲜明的西化色彩 D.以改变文字来改变社会 解析:选C 材料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一些人对中国汉字的认识,没有体现出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故A项错误;新文化运动崇尚科学,主张科学书写,但从“当然最激进的方式就是把汉字废了算了,干脆用拼音字母”,可知B项错误;从材料可知新文化运动时期带有鲜明的照搬西方的特点,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主张书写科学化,甚至废除汉字改用拼音,没有体现新文化运动以改变文字来改变社会,故D项错误。‎ ‎10.1922年10月,陈独秀发表文章批评议员林宗孟和学者胡适等到美国前公使芮恩施家中谈宪法,告诫他们“不要上美国帝国主义的当”“不要于不知不觉中引导一部分人民或青年学子去亲美国帝国主义才好”。据此可见,与《新青年》的宗旨相比,此时的陈独秀(  )‎ A.成为当时中国最主要的反美代表 B.成功领导了中国近代的思想启蒙运动 C.实现了从思想启蒙到政治斗争的转变 D.成为当时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袖 解析:选C 据材料“不要于不知不觉中引导一部分人民或青年学子去亲美国帝国主义才好”可知陈独秀对资产阶级文化有所警惕,而并未体现出成为反美的主要代表,故A项错误;依据所学,1915年,《新青年》的出版标志着他已领导了中国近代的思想启蒙运动而非1922年,故B项错误;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反帝反封建的目标,因此实现了从思想启蒙到政治斗争的转变,故C项正确;D项材料未体现,排除。‎ ‎[深化提能]‎ 在很多历史学者看来,新文化运动是存在诸多缺失的。虽然如此,这场思想解放运动对中国近代产生的影响依然是巨大的。总体上来看,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深刻的、伟大的文化运动:在内容上彻底批判、否定了整个封建制度及其迂腐的思想文化;始终贯穿着现代“人”的观念和不断解放的思想,以个性解放、民主与科学、探索社会解放道路为启蒙思想主题;以农民、平民劳动者、新型知识分子等人物形象代替了旧文学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文学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文学语言获得了解放,文体形式经历了全面革新。新文化运动建立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密切联系,它自觉地借鉴、吸收外国文学的营养,形成了既面向世界又不脱离传统的现代文学。‎ 考法(一) 纵向贯通视角——考“传统文化的定位、发扬”‎ 为何考 ‎①时政热点(周年纪念)丰富:如2020年是同盟会成立115周年,新文化运动105周年等等,涉及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积极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思想理念、当代价值等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史学研究新成果丰硕: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变革中承上启下的关键历史节点,有着复杂的层面和巨大的意义。百年之后,对新文化运动进行再认识、再评估,意义非凡。学者们探讨了新文化运动与中国文化的未来走向,阐述了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如何定位、发扬,深化了对文化现代化、中西文明的冲突与融合、中国文化发展如何在多元性中保持主体性等问题的认识,尤其是关于“新文化”为何在中国未能成为主流文化方面,有了突破性进展。‎ 考什么 ‎①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 ‎②中国近代的思想演变;‎ ‎③当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必备知识 ‎①先秦儒学、汉代儒学、宋明理学、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 ‎②西学东渐,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 ‎③《习近平用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典例]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南宋白鹿洞书院学规的内容主要有“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今人之为学者既反是矣。”‎ ‎——摘自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 材料二 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礼记》《中庸》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足以形容之。如人身然,官体之有左右也,呼吸之有出入也,骨肉之有刚柔也,若相反而实相成。各国大学,哲学之唯心论与唯物论,文学、美术之理想派与写实派,计学之干涉论与放任论,伦理学之动机论与功利论,宇宙论之乐天派与厌世观,常樊然并峙于其中,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 ‎——蔡元培《〈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时北京大学与宋代白鹿洞书院教授的内容,并分析两种内容出现的社会背景。(12分)‎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白鹿洞书院明理修身的方法和北京大学的办学方针,分析两者对儒学的影响和在当代的价值。(13分)‎ ‎[析题要全面]‎ 第(1)问,宋代白鹿洞书院教授的内容,通过材料一作者及其生活的时代背景及对儒学思想的贡献可以得出是理学、三纲五常和“存天理,灭人欲”等内容;根据所学可以分析得出理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当时北京大学教授的内容,由材料二信息可判断为新文化运动时期,根据材料“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是近代自然科学知识和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社会科学知识;其时代背景,可以联系所学从新文化运动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来回答。第(2)问,白鹿洞书院明理修身的方法,可以依据材料一中“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等信息分析得出。北京大学的办学方针可以根据材料信息,并联系所学教材知识来回答。对于理学的影响和在当代的价值,可以从封建社会的官方哲学、学习方法的角度去回答;“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办学方针的影响和当代价值可以从对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作用,对传统儒家思想的冲击和学生学习思考的创新能力等方面来回答。‎ ‎[答题要规范]‎ ‎(1)内容:北京大学主要教授近代自然科学知识和体现自由平等博爱等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社会科学知识;(3分)白鹿洞书院主要教授“仁”、三纲五常、理学等儒学思想。(3分)‎ 背景:宋代朱熹等人吸收佛、道思想,创立新儒学——理学,宋代加强君主专制需要控制思想;(3分)西方文化进一步传入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袁世凯推行“尊孔复古”逆流。(3分)‎ ‎(2)方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2分)方针:思想自由,兼容并包。(1分)‎ 影响:形成了以理学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使其在南宋以后一直居于统治地位;(3分)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彻底批判了儒家思想,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3分)‎ 价值:为现代学生的学习提供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2分)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2分)‎ 考法(二) 横向关联视角——考“东西方教育的发展及影响”‎ 为何考 ‎①“科教兴国”的现实意义: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调坚持以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及其实施,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②社会热点链接: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教育强国的时代新任务、新目标、新要求,加快教育发展,大力提高国民素养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这一任务的提出彰显了党和国家对教育的重视。‎ 怎么考 ‎①政治、经济、外交、思想文化之间的关系;‎ ‎②“科教兴国”战略,现代化建设;‎ ‎③科技、教育发展的阶段特征与影响。‎ 必备知识 ‎①新中国“两弹一星”科技成就、教育方针,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的发展;‎ ‎②“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改革开放后取得的科技成就,新时期教育事业的发展;‎ ‎③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近现代世界科技的发展历程,现代中国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 ‎[典例]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的英国,教育机构几乎全部掌控在基督教会的手中,教会将教育看成是其传播宗教思想和培养信使的重要手段 。15世纪起,英国出现延续半个世纪的办学热,主教、显贵、乡绅、城镇商人甚至国王等都通过私人慈善捐赠建立学校。这些学校除了培养神职人员、高官等社会精英外,还增加了培养自由职业者、工匠等大众教育。1546年,亨利八世在剑桥设立了五个钦定教授席位,除神学以外,都是直接与社会事务相关的科目,如医学、民法等。1575年到1663年间,英国大学中新增的教授席位绝大部分集中在自然科学方面。18世纪初,在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和其他专门科学中逐渐设立新的教授职称。 ‎ ‎——摘编自F.H.欣斯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 材料二 1977年以恢复高考制度为标志,掀开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新篇章。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集中中央和地方等各方面的力量,分期分批地重点建设100所左右重点大学。同时“逐步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到2000年基本形成了两级(部委、省级)管理、以省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达到2 021万人,是1998年的4.5倍,是1949年的172倍多,高等教育规模居世界首位。 ‎ ‎——摘编自韩梦洁、宋伟《新中国成立以来 高等教育区域结构的制度安排与反思》 ‎ ‎(1)根据材料一,归纳15~18世纪英国教育发展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11分) ‎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取得的成果。(6分) ‎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我国教育和15~18世纪英国教育发展影响的共同点。(8分)‎ ‎[析题要全面]‎ 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的时间可知随着文艺复兴运动兴起,基督教会掌控力受到一定冲击,根据材料一“主教、显贵、乡绅、城镇商人甚至国王等都通过私人慈善捐赠建立学校”得出私人捐赠办学,根据材料一中亨利八世的行为得出国王重视助推。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中办学的主要力量是私人办学,根据材料一“这些学校除了培养神职人员、高官等社会精英外”得出主要是培养神职人员和社会精英,根据材料一“英国大学中新增的教授席位绝大部分集中在自然科学方面”得出忽视社会科学的教育。 第(2)问,根据材料二“分期分批地重点建设100所左右重点大学”得出建成一批重点大学,根据材料二“2000年基本形成了两级(部委、省级)管理、以省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得出形成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根据材料二“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达到2 021万人,是1998年的4.5倍,是1949年的172倍多,高等教育规模居世界首位”‎ 得出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 第(3)问,从对人才的培养、教育发展推动思想解放和科学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说明。‎ ‎[答题要规范]‎ ‎(1)原因:基督教会掌控力减弱;私人捐赠办学;国王重视助推。(6分,每点2分)‎ 问题:主要依靠私人捐赠办学;培养社会精英为主;不注重社会科学的教育。(5分) ‎ ‎(2)成果:建成一批重点大学;形成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或高等教育规模居世界首位)。(6分) ‎ ‎(3)共同影响:培养了一批高素质人才;推动人们的思想解放,促进了科学的发展;推动了生产技术的革新,推动经济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8分)‎ ‎[热点聚焦] 近年来,从社会史观的角度研究历史,关注社会经济变迁及其对民众生存状态和风俗习惯的影响,关注社会的进步成为学术研究的方向之一。通过挖掘生活变迁的史料来展现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叙事机制,深刻触及中国社会近代化的进程,其影响触及近代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典例] (2017·全国卷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中国接触的西洋“除了强大的武力,尚有别具一格的政治组织、经济力量、高度文化,一旦彼此短兵相接,中国的藩篱为之突破,立国基础为之震撼”。面对这“旷古未有的变局”,中国“应付的困难就从此开始了,但前途放大光明、得大幸福的希望亦即寄托在这个大变化上”。‎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等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 (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12分)‎ 本题要求自拟论题,答题时应注意遵循以下三步:第一步,精析材料,提炼观点,找准适合自己论证的角度;第二步,回归教材,联系所学,依据观点检索所需史实;第三步,亮明观点,组织论据,采用规范格式作答。‎ 一、从主流观点求稳的角度 可结合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从农民阶级、开明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等阶层救亡图存的史实得出论题“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曲折”。‎ 二、从唯物史观求高的角度 可结合马克思关于殖民主义“双重使命”的观点,即西方殖民扩张虽给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带来了重的灾难,但客观上也促进了这些国家的社会转型,由此可得出论题“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近代社会转型”。‎ 三、从求异思维求新的角度 可结合近代中国仁人志士的抗争探索,最终取得革命胜利的史实,得出论题“中国人前赴后继不断地探索救国之路,最终走上了光明之路”。‎ 一、主流观点角度——人人笔下有,我比他人亮一点 ‎[示例] 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曲折。(2分)‎ ‎[理由] 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虽然没有实践,但是促使中国开眼看世界;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虽然最终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是开启了中国经济、军事、外交、教育等方面的近代化;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实行戊戌变法,虽然结果失败,但是促进中国的思想解放;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共和制,进行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使得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中国政治近代化;新文化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促进中国的思想解放。(8分)‎ ‎[总结] 由此可知,中国近代化的道路曲折,但是对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进步起了重要影响。(2分)‎ 二、唯物史观角度——他人想到未必做到,我比他人高一点 ‎[示例] 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近代社会转型。(2分)‎ ‎[理由] 19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发动了一系列的侵华战争,给中国带来灾难,但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也给中国带来近代化的机遇。‎ 经济上,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洋务运动出现、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并曲折发展。政治上,封建君主专制动摇,维新运动主张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制。文化上,封建思想受到冲击,维新思潮、民主共和思潮、新文化运动促进中华民族的思想启蒙。生活习俗上,近代中国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发生变化,出现简约文明婚姻等。中国近代化经历了由学习西方的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的过程。(8分)‎ ‎[总结] 中国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被迫开始近代化进程,加速了中国由农耕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型。(2分)‎ 三、求异思维角度——人人笔下无,我比他人新一点 ‎[示例] 中国人前赴后继不断地探索救国之路,最终走上了光明之路。 (2分)‎ ‎[理由] 明清之际,中国衰落,西学东渐之势渐强,鸦片战争迫使中国人开始主动向西方学习军事技术,“中体西用”成为主流。但后来的一系列中外战争的失败使后继的先进的中国人再次觉醒,进而掀起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不仅学习西方的军事,更重要的是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但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无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最终历史选择了无产阶级来完成任务,从而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8分)‎ ‎[总结] 近代中国由于闭关锁国而落后于世界发展大势,列强竞相侵略中国,在巨大的变故面前中国人前赴后继不断地探索救国之路,由军事而政治,由政治而思想文化,探索的主体,由资产阶级而至无产阶级,最终走上了光明之路。 (2分)‎ ‎[专题质量检测] ‎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1839年9月,在广州禁烟已有9个月的林则徐在给道光帝的奏折中指出:此蕞尔小邦,若大军远征,势必路途遥远、补给困难,绝对不会出此下策。据此可知,当时的林则徐(  )‎ A.盲目排外不了解敌情    B.思维固化看不透本质 C.顽固守旧排斥新知识 D.愚昧无知且刚愎自用 解析:选B 从林则徐的奏折内容可知,林则徐是从传统军事战略的角度推断英国因国小,路途遥远、补给困难而不会发动战争,但没有看到英国此时已是工业资本主义强国,国力强大,侵略中国是满足其商品输出的需求。这说明当时的林则徐思维固化看不透本质,故B项正确。‎ ‎2.在辛亥革命前,梁启超曾依据“亚洲”和“世界”这些新来的空间知识把中国史分为上世、中世和近世三段,分别为“中国之中国”“亚洲之中国”和“世界之中国”,进入民国后,他则明确提出“使中国进成世界的国家为最大目的”这一口号。梁启超的主张旨在(  )‎ A.为维新变法提供历史的依据 B.迎合当时民主共和趋势 C.敦促政府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D.警醒国人要有世界视野 解析:选D 根据材料“明确提出‘使中国进成世界的国家为最大目的’这一口号”,可知警醒国人要有世界视野,故D项正确。‎ ‎3.(2019·保定一模)维新派的骨干大多是由封建士大夫向资产阶级转化中的人物,他们如饥似渴地汲取西学营养、宣传介绍西学的同时,却依然怀恋传统的儒学,他们要求改革封建的政治体制,大胆怀疑儒家经典,却依然崇奉孔孟的理论权威。这体现了维新派(  )‎ A.改革指导思想不够明确 B.趋新与恋旧的矛盾心态 C.努力唤醒国人的民主意识 D.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解析:选B 根据所学,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故A项错误;材料表明他们在学习西方的同时,不愿意彻底放弃传统儒家思想的心态,故B项正确;材料主要论述维新派对待西学与儒家思想的态度,故C项错误;D项材料未体现,故D项错误。‎ ‎4.(2019·茂名模拟)‎ 民国初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规定,学校不准祭孔、不准尊孔读经。袁世凯上台后,下令尊崇伦常,提倡礼教,尊孔之风甚嚣尘上,章太炎等首先站出来反对。针对孔教的争议(  )‎ A.造成了立宪派与革命派之间的论战 B.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学的对立 C.引发了中国思想文化层面深刻变革 D.推动中国由君主立宪走向民主共和 解析:选C 在“民国初年”,革命已经发生,没有立宪派与革命派之争,故A项错误;“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规定,学校不准祭孔、不准尊孔读经”没有体现传统文化与西学的关系,故B项错误;“袁世凯上台后,下令尊崇伦常,提倡礼教,尊孔之风甚嚣尘上,章太炎等首先站出来反对”之后,全国掀起了追求民主、科学的新文化运动,故C项正确;“民国初年”可以确定已经是民主共和时期,故D项错误。‎ ‎5.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但《新青年》的很多文章集中在文学革命上。它们提倡以清晰、精确的白话文代替言约义丰的文言文,这是一场语言革命,其实质是思维的重建,是用精确性、严密性为特征的近代思维方式取代带有模糊性特点的传统思维方式。因此,人们常把新文化运动称为“白话文运动”或“文学革命”。这说明(  )‎ A.白话文只是文学形式上的变化 B.新文学是民主与科学的载体 C.新文学注入新内容 D.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发生了变化 解析:选B 材料强调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说明新文化运动以文学革命作为民主与科学的重要突破口,故B项正确。‎ ‎6.(2019·宜宾模拟)1924年8月,孙中山指出:“现在一般青年学者信仰马克思主义,一讲到社会主义,便主张用马克思的办法来解决中国社会经济问题,但是我们今日师马克思之意则可,用马克思之法则不可。”这反映出当时国民党(  )‎ A.注重借鉴科学社会主义的精神 B.丧失了领导国民革命的主导地位 C.试图消除与中国共产党的分歧 D.逃避现实希求在革命中得到认可 解析:选A 根据材料“今日师马克思之意则可”得出注重借鉴科学社会主义的精神,故A项正确。‎ ‎7.(2019·柳州模拟)1943年,国民党挑起了一场“中国之命运”的论战,抛出了“哪个党能够救中国”的议题,对此中国共产党组织多位理论家运用毛泽东同志的《新民主主义论》等“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进行反击。这场论战(  )‎ A.有利于打败日本法西斯的侵略 B.为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奠定理论基础 C.有利于争取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 D.为“毛泽东思想”的确立提供了土壤 解析:选D 材料中体现的是中国内部就中国命运的论战,与反法西斯无关,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支持与否无关,故A、C两项错误;材料中“1943年”是抗日战争时期,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是社会主义革命,故B项错误;中国共产党以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为理论武器进行反击,这有利于毛泽东思想的传播和发展,故D项正确。‎ ‎8.(2019·衡阳模拟)毛泽东义利观主要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在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上,它更多地强调精神;邓小平的义利观形成于改革开放时期,他认为:“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由此说明两人的义利观(  )‎ A.都反映了社会现实 B.各自具有片面性 C.都是为了发展经济 D.从根本上是对立的 解析:选A 一定时期的思想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材料中两者义利观的不同,是与当时的社会现实紧密联系的,故A项正确;各自具有片面性说法错误,故B项错误;毛泽东的义利观是为了革命,故C项错误;二者的观点本质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故D项错误。‎ ‎9.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总结性地说道:“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立的章程并不少……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军事、外交等方面都有明确的方针和政策,而且有准确的表述语言。” 这一说法(  )‎ A.体现了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 B.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正式启动 C.体现了改革开放政策的全面性 D.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 解析:选C 材料中这一说法体现了改革开放政策的全面性,故A项错误,C项正确;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正式启动的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故B项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是在21世纪初,故D项错误。‎ ‎10.孙丽在《“两弹一星”人文精神哲学反思》一文中认为,中国研发“两弹一星”旨在维护本国安全,维护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安宁,构建和谐的世界,这实际上已经超越了“两弹一星”科学技术本身的价值。这说明科学技术(  )‎ A.保障了我国的国家安全 B.撑起了中国经济崛起的保护伞 C.承载了济世的价值诉求 D.维护了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安宁 解析:选C 根据材料中“中国研发‘两弹一星’旨在维护本国安全……超越了‘两弹一星’科学技术本身的价值”‎ 可知,科学技术承载了济世的价值诉求,故选C项。A、B、D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11.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此次教育改革(  )‎ A.实现了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 B.顺应了国内经济体制改革要求 C.贯彻了“科教兴国”的战略 D.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解析:选B 1985年的教育改革是在1984年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下进行的,是为当时的经济建设培养人才,故选B项。A、C、D三项与题干时间不符,均排除。‎ ‎12.近年来,80后作家的“青春文学”和魔幻小说兴起,网络艺术风起云涌,丰富着当下文艺创作的题材、方法和传播途径。这一现象表明我国(  )‎ A.网络主导文艺创作 B.传统文学已趋向衰落 C.文艺创作趋向成熟 D.文艺创作走向大众化 解析:选D 根据材料中“青春文学”“魔幻小说”“网络艺术风起云涌”可知,我国文艺创作愈加多样化、大众化,故选D项。材料未体现A、B、C三项的内容。‎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中体西用”思想是近代以来,中国学习和借鉴西方文明的一种政治文化理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今欲强中国,存中学,则不得不讲西学。然不先以中学固其根柢,端其识趣,则强者为乱首,弱者为人奴,其祸更烈于不通西学者矣……今日学者,必先通经以明我中国先圣先师立教之旨,考史以识我中国历代之治乱、九州之风土,涉猎子、集以通我中国之学术文章,然后择西学之可以补吾阙者用之。……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 ‎——摘编自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二 在梁启超看来,“中体西用”论者所要学习的西方技艺都是不值一提的末枝小节;相反,被他们视为“本”或“体”而不愿加以改变的……才是应该先变、大变的。‎ ‎——摘编自吴一泉《“中体西用”说及其历史作用》‎ 材料三 “中体西用”没有引导中华文化成功地进行转型,一方面是“中体西用”模式下的“中体”已不具有先进的凝聚核心作用,在现实中成为阻碍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障碍。……另一方面,“中体”在吸收代表资本主义文化的“西用”之后,并没有实现“中体”本身的更新和发展,使中国封建文化形成一个新质的文化肌体。相反,中国文化在封建主义的故道上苟延残喘。‎ ‎——摘编自王艳华《从“多元一体”‎ 文化发展模式角度评析“中体西用”》‎ ‎(1)根据材料一指出张之洞提出“中体西用”思想的直接目的。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文化角度理解材料一中的“中学为内学”的主张。(10分)‎ ‎(2)概括说明材料二、三分别从什么角度去否定“中体西用”思想的。(8分)‎ ‎(3)依现代化的角度,你能从“中体西用”的思想中得到什么有益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7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从强国角度回答;第二小问,从政治与文化方面组织答案。第(2)问,分别从改革的效果和作用方面去分析。第(3)问,可以从中国特色的角度分析。‎ 答案:(1)目的:实现国家富强。理解:从政治的角度看,指维护封建制度;从文化的角度看,指固守传统文化。‎ ‎(2)视角:材料二:从改革内容是否有效(或是否触及根本)的角度;材料三:从改革作用能否促进社会(文化)转型的角度。‎ ‎(3)启示: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中国应坚持走具有自己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14.(2019·芜湖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的文化、社会与历史,是一个较之传统儒家意义更为广大的传统。在对待这个大传统的态度问题上,一方面新文化运动没有“全部摒弃”“彻底否定”的看法。陈独秀认为,中国文明,包括儒家学说中所包含的许多积极有益的内容,实际上与人类文化的普遍价值相联系、相一致。上海某报批评北京大学设立了“元曲”的课目,指元曲为“亡国之音”,认为不当讲授。陈独秀反对这一看法。他还公开承认,钱玄同废除汉文的主张过于急切,是对传统语言文字用了“用石条压驼背的医法”。但另一方面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是非常激进的,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礼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无情的批判。这个勇猛的、也是简单而绝对的批判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虽然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形式主义的偏向。‎ ‎——摘编自李良玉《转型时代的思想与文化》、‎ 赖新元主编《中国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一个角度评价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12分)‎ 解析:首先,根据材料信息选择评价的角度。根据材料“中国文明,包括儒家学说中所包含的许多积极有益的内容……相联系、相一致”可知陈独秀肯定了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成分,继而提炼出观点:新文化运动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传统文化,使之焕发生机。根据材料“钱玄同废除汉文”“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都遭到无情的批判”‎ 可提炼出观点:新文化运动中的一部分人彻底否定传统文化。其次,对所选择的角度进行评价。如果选择第一种角度,可根据材料中陈独秀的看法并结合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等史实进行陈述,并指出这些做法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如果选择第二种角度,可根据新文化运动中一部分人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的史实进行陈述,并指出这些做法对当时民众的思想、传统文化产生的影响。‎ 答案:示例一 角度:新文化运动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传统文化,使之焕发生机。‎ 评价:新文化运动没有“全部摒弃”“彻底否定”传统文化。陈独秀认为,中国文明,包括儒家学说中包含了许多积极有益的内容,而这些内容与人类文化的普遍价值相关。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有利于传承传统文化,推动中国文化的发展。‎ 示例二 角度:新文化运动的某些代表人物彻底否定传统文化。‎ 评价:新文化运动的某些代表人物通过《新青年》等刊物,揭露和批判旧道德,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促进了国人的思想解放。他们不仅不承认传统的伦理道德,甚至对传统的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也进行了无情批判。他们对传统文化采取绝对否定的做法,冲击了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但也把其中的精华一并扼杀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