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2 发布 |
- 37.5 KB |
- 17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优质教案含单元备课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全 册 优 质 教 案 2020年8月 一 长度单位 教材分析 通过前面“比长短”的学习,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教材注意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来学习数学知识。尤其是教材在引出长度单位时,注意呈现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通过让学生了解很久以前人们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但因为每个人身体部分的长短不同导致测量同一物体时,结果不相同而产生认知冲突,使学生深刻感受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材的编排注重了活动形式的多种多样,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观念,使学生对这两个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鲜明的表象,进而可以正确运用它们进行估测和实测,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此外本单元安排了测量线段和按要求画线段的教学,不仅让学生巩固了本单元知识点,掌握了测量的基本技能,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学生对线段的初步认识也为今后研究直线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之前已经学会了对实际物体的长短进行比较,掌握了“比长短”的基本方法,对物体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本单元的学习意在使学生认识常用的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初步学会用厘米或米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要求 1.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 认识长度单位,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一些单位的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要了解每个长度单位的实际长度,并能够在实际中应用。 2.把握好线段的教学要求。 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实际上就是量线段的长短,所以教材首先让学生初步认识线段。线段对学生来讲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要注重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知识。先通过用图形表示来初步认识线段,再通过画线段活动让学生直观认识线段的特征 教学建议 1.注意让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 教学时,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亲身经历测量同一物体时,由于所用的标准不同,量得的数量也不相同这一过程,确实让学生通过切身体会来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在活动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表象。 教学时应该多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按照儿童学习数学的方式,还原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了解1厘米、1米大致有多长,从而初步建立起厘米和米的长度表象,让学生亲身经历类似的创造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建立对人类已有数学知识的理解。 课时安排 1 统一长度单位 …………………………………………………………………………..1课时 2 认识厘米和米、用厘米和米测量……………………………………………………….1课时 3 认识线段………………………………………………………………………………….1课时 4 解决问题………………………………………………………………………………….1课时 5 练习一 ……………………………………………………………………………………1课时 一 统一长度单位 一课时 教学内容 统一长度单位。(教材第2页) 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不同标准测量同一物体时,测量的长度不相同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学生在亲身经历活动的过程中,体会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建立对人类已有数学知识的理解。 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难点:让学生用自己的活动建立对人类已有数学知识的理解。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新学期开始我们又换新书了,谁知道我们的新书有多长呢? 学生可能会用拃量,可能会用铅笔量,还可能会用橡皮量,等等。不同的物品做标准测量结果不相同。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物体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自己测量发现所用的标准不同,即使测量同一物体,结果也不相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 自主探究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古时候人们怎样测量长度吗? 课件出示:(1)人们平伸手臂测量石头的周长。 师:你觉得这样测量准确吗? 生1:不准确,大人和孩子的手臂长短不同,那么测量的结果就不相同了。 生2:不准确,即使都是大人或都是孩子,手臂的长短也不可能都相同,测量的结果也不相同。 生3:石头的周长是固定的,可是却因为人手臂长短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测量结果,所以这样测量的结果是不准确的。 师:是啊,同学们说得都很有道理。很久以前, 人们就是这样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你们看,像这样测量物体的长度仍是咱们现在常见的一些现象。 课件出示:(2)用拃作单位测量布的长度。 (3)用脚长作单位测量竹竿的长度。 (4)步测教室的长度。 【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人们用身体的一部分作单位进行测量的不准确性,以及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存在的普遍性,为学生学习估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做准备】 师:现在咱们就用拃作单位来量一量课桌的长,然后告诉大家你测量的结果。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不同的测量结果,同时教师也用拃作单位量一量课桌的长,与学生测量的结果做对比。 师: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量的都是课桌的长,为什么结果不一样呢? 如果学生答不出来,教师就适当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进而探究:是啊,为什么量的都是课桌的长,结果却不同呢? 生:因为我们拃的长短本身就不一样。 师:是吗?咱们来比一比,看看拃的长短相同吗? 组织学生之间互相比一比,师生之间互相比一比,得出结论:长度单位不同,才导致测量同一物体的结果不同。 师:这就需要我们统一长度单位,用一样的标准来测量物体才能更准确,这样尺子就应运而生了。尺子上用相同的长度表示一定的长度单位,标准统一,尺子便成了人们测量长度的工具。 【设计意图:在活动中使学生深刻感受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三 总结提升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怎样才能使每个同学测量出的结果都是相同的吗?(只有统一长度单位我们才能更准确地测量物体,得到相同的结果)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数学是人类经过曲折的探索过程建构起来的,但它在呈现时,常常忽略了产生、发展的曲折过程,以非常概括、严谨的形式展现出来。而小学生由于感性认识还不够丰富,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形成,所以学习起来会感到抽象、困难。但是个体认识应遵循人类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为小学生也不例外。因此,作为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在呈现时,应该按照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还原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类似的创造过程,建立对人类已有数学知识的理解。 2.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创造活动过程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让学生参与活动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测量—比较—探究”,进而深刻认识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每种蔬菜大约有几个方格长?填在右面的空格里。 (考查知识点:用同一单位测量物体;能力要求:能用同一单位测量物体长度) B类 估测一下一支铅笔的长度大约等于几根蜡笔的长度。 (考查知识点:估测物体长度;能力要求:用某一标准能正确估测物体的长度)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6 5 8 2 B类:一支铅笔的长度大约等于2根蜡笔的长度。 2 认识厘米和米、用厘米和米测量 一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厘米和米、用厘米和米测量。(教材第3、第4页)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对1厘米的印象,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2.让学生会使用刻度尺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知道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 4.通过实际测量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米尺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 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初步建立对1厘米的印象,初步建立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难点:能用刻度尺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用“米”作长度单位测量较长物体的实际长度。 教具学具 刻度尺、米尺、图钉、信封、铅笔、蜡笔、粉笔、小纸条、课件。 教学过程 一 问题情境 师:今天咱们做一个猜谜游戏,老师手里拿的信封中有一支笔,请你猜一猜里面是一支什么笔? 学生可能会有多种猜测,根据学生猜的情况进行互动对话。 •如果学生猜铅笔,教师把一支铅笔放进信封中,铅笔露出来了。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会是铅笔吗? 生:不会,铅笔比信封长。 •如果学生猜粉笔或蜡笔,教师分别把粉笔和蜡笔放进信封中,比一比。 师:为什么猜粉笔或蜡笔呢? 生1:因为蜡笔比信封短。 生2:粉笔比信封短,装在信封中就看不到。 师:(揭示谜底)看!原来是一支蜡笔,这支蜡笔究竟有多长呢?这就需要有统一的工具来进行实际测量才能准确知道。谁知道测量长度的工具是什么? 生:尺子。 师:对,要用尺子量,我们必须知道尺子上的刻度所表示的实际意义,那就是长度单位,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并用厘米和米去测量。(板书课题:认识厘米和米、用厘米和米测量)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为新课教学做准备,同时在轻松的游戏中培养学生初步的估测意识】 二 自主探究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师:现在我们认识一下简单的测量工具——刻度尺,请大家都拿出尺子,认真观察一下,然后再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交流汇报。 尺子上有“厘米”,有小格,有数字0,1,2,3……还有“cm”等。 师:尺子上的“厘米”就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一个长度单位,用字母“cm”来表示。1厘米有多长呢?从刻度“0”到“1”这一段长度就是1厘米。你还能在尺子上找到1厘米的长度吗? 启发学生找一找,说一说。如:从刻度“3”到“4”这段长度是1厘米等。 【设计意图:尺子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学具,通过尺子认识厘米,既直观,又便于学生体会1厘米、几厘米的实际长度】 师:请同学们找出几种长1厘米的物品。 •手指的宽度、图钉的长度、订书钉的长度等。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1厘米,那么2厘米有多长呢?请同学们在尺子上找出2厘米的长度,然后用手比一比。 学生观察尺子,交流。如尺子上从刻度“0”到“2”的长度是2厘米,从刻度“3”到“5”的长度是2厘米等。 【设计意图:在尺子上认识1厘米和几厘米,亲身体验1厘米的长度,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2.用厘米测量。 师:(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做一做”)请仔细观察图中的铅笔长多少,说一说测量物体长度时应该注意什么。 生1:铅笔长8厘米。 生2:测量物体长度时,要从尺子的0刻度量起,物体的末端对准的刻度是几就说明该物体的长度是几厘米。 师:同学们,我们通过尺子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厘米,请大家拿出老师给大家准备的小纸条,测量一下长度是多少厘米。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注意观察学生的测量方法是否正确。 师:有没有同学愿意把你测量的方法和结果与大家交流一下? 学生可到前面演示,对从“0”开始量的方法给予肯定性评价。 【设计意图:了解用同样的工具测量同一件物品,测量结果的一致性,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通过交流,给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机会,帮助学生掌握测量的技能】 3.认识1米。 师:测量比较短的物体,一般我们用“厘米”作单位。测量比较长的物体,该怎么办呢?这就需要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新的测量工具——米尺(出示米尺)。在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时,通常用“米”作单位,“米”也是国际上通用的一个长度单位,“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式描述一下1米有多长。 学生可能有多种回答,如学生边用两手比画边说,学生边比画自己的身高边说,学生说出课桌的长是1米,等等,老师要给予鼓励。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1米有多少个1厘米?说一说你是怎样知道的。 给学生充足的数的时间,再交流。 生1:一个格一个格地数,1米是100厘米。 生2:从1到10之间有10个小格,是10厘米,10厘米、10厘米地数。 师:通过刚才大家数的结果,发现米尺上有100个1厘米,那就是说1米=100厘米。(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米尺认识“1米”的实际长度,既直观又简便。用自己的方式描述,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经历“米”和“厘米”之间关系的探索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三 总结提升 师: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长度的单位“厘米”,知道了1厘米大约是一个手指那么宽;认识了长度单位“米”,知道了课桌的长大约是1米。还知道了测量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用“米”作单位,要记住1米=100厘米。还学会了如何正确测量出物体的长度。 板书设计 认识厘米和米、用厘米和米测量 测量较短的物体:厘米 cm 测量较长的物体:米 教学反思 1. “猜谜”是学生喜欢的非常有挑战性的游戏活动。猜信封中装着什么笔,有利于调动学生已有的“笔的长度”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猜的过程是思维和空间观念发展的过程。 2. 1厘米是今后学习测量和估测的重要基础,利用多种形式丰富学生对1厘米实际长度的体验,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量黑板的长,哪种量法是正确的?在下面的括号里画“√”。 (考查知识点: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能力要求:能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 B类 在括号里填上“米”或“厘米”。 (考查知识点:“厘米”和“米”的认识;能力要求:结合生活实际正确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第2种量法正确 B类:米 米 米 厘米 教材习题 第4页“做一做” (上面)看一看,铅笔长(8)厘米。 (下面)略 3 认识线段 一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线段。(教材第5、第6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己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量。 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 3.培养学生观察、想象、操作能力、合作意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难点:学会量线段、画线段。 教具学具 毛线、尺子、课件。 教学过程 一 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拿出我们已经准备好的毛线,随意放在课桌上。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观察得出:这条毛线是弯的。 教师拿起毛线,两手把它拉紧,提问:看看现在怎么样了? 学生发现它变直了。 师:我们把用两手拉直见到的这一段叫做线段,(板书:线段)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用手拉一拉、比一比,体验并得出线段“直”的特点,为新课的教学打下基础】 二 自主探究 1.认识线段。 师:你能说说线段有什么特点吗? 学生通过比较,确认线段是直的。 师:线段可以这样表示(课件出示线段的图形),看看线段还有什么特点。(启发学生发现线段有两个端点) 师:我们用手掐住毛线的两头,两头也叫两端,两端的点叫做端点,线段有两个端点。现在同学们能完整地说一说线段有什么特点了吗? (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 师:想一想在我们的身边哪些地方有线段。 生:黑板边、桌子边、书边,等等,都可以看成是线段。 师:请同学们打开教材第5页,量一量教材上三条线段的长度,注意测量方法要正确哟! 学生尝试测量,教师巡视指导,组织交流,进而认识到线段的可测量性。 【设计意图:在活动中使学生感受到线段的特点:直的、可测量、有两个端点,加深对线段的认识,帮助学生形成线段的表象】 2.画线段。 师:你想画一条线段吗?我们来试试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 学生利用工具尝试画线段,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师:说说你是怎样画出3厘米长的线段的。 生1: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画到刻度3的地方就是长3厘米的线段。 生2:可以先画一条直线,然后用尺子从直线上截取3厘米长的线段,画好两端的端点,把多余的线擦掉就可以了。 【设计意图:学生积累了对线段的认识后,鼓励学生尝试画线段。经历画线段的过程后,自己得出并掌握画线段的方法】 三 总结提升 师:今天我们又学习了新的知识,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相互补充,说说对线段的认识。(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的、具有可测量性) 板书设计 认 识 线 段 教学反思 1.在讲解线段的认识时,直接给出几条线段的直观图,告诉学生这些都是线段。通过让学生动手量出线段的长度,使其了解到线段是可以量出长度的。然后通过线段与曲线的对比,帮助学生认识线段的直观特征。 2.线段是几何的初步知识,它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到这个概念。由于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低,所以我们采用直观的方式来说明什么是线段。比较严格的定义到高年级再予以介绍。 3.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归纳等活动,使学生主动建构,并且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自己发现规律,在合作交流中相互补充、修正,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1.哪些是线段?在括号里画“√”。 2.下面图形各是由几条线段组成的? (考查知识点:线段的特点;能力要求:认识线段,掌握线段的特点) B类 按要求画一画。 (1)画一条2厘米长的线段。 (2)画一条比3厘米长1厘米的线段。 (考查知识点:根据线段的特点画线段;能力要求:会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1. 2. 4 6 10 B类:图略 教材习题 第5页“做一做” 1.第2个和第3个是线段。 2.连接每两个点画线段,一共画出了3条线段,画出的图形是三角形。如右图。 第6页“做一做” 1.图略。提示:先测量图中线段的长度,再按指定长度画线段。 2.如图。 4 解决问题 一课时 教学内容 解决问题。(教材第7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巩固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逐步形成一定的技能。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初步的估测意识。 难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提高估测能力。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生:厘米和米。 师:一般情况下,“厘米”用来表示较短物体的长度或距离,“米”表示较长物体的长度或距离。你能举出例子吗? 如果学生举出的例子合适就要给予表扬肯定;如果学生没有说出恰当的例子,教师可以说:“老师的食指(伸出来给学生看)宽是1厘米;咱们的课桌长是1米,也就是100厘米。”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什么情况下用“厘米”作单位,什么情况下用“米”作单位。 【设计意图:通过举例既能帮助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点(结合具体事物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1厘米、1米的概念),又能为新课的学习做准备】 二 自主探究 师:(出示课件,教材第7页插图)你觉得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啊?你是怎么想的?把想法说给大家听听。 生1:操场上的旗杆,比我还高,我就1米多一点,旗杆肯定不是13厘米,应该是13米。 生2:我看了看尺子上的13厘米,比两个手掌宽一点儿,旗杆的高度应该是13米。 生3:操场上的旗杆比小树都高,所以高度应该是13米。 …… 师:同学们都找到了用来作比较的事物,跟旗杆的高度进行对比,排除了13厘米,选择了旗杆的高度是13米,非常棒! 小结:当选择合适的单位时,应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用熟悉的事物作比较, 然后进行区分、判断,这样才能选出合适的单位。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说出想法其实是帮助学生建构模式,从而使学生明白不能靠感觉解决问题,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选取有可比性的事物作比较,然后确定正确的答案】 三 总结提升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积累的同学,在解决问题时说得有理有据,真棒!希望今后大家都能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 解 决 问 题 教学反思 1.引导学生对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鲜明的表象,能正确地运用“米”进行估测。 2.鼓励学生交流,给学生创造分享、相互学习的机会,提升学生生活经验,培养学生良好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活动经验。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用尺子(可以是米尺、卷尺等)量一量你家中各种物品的长度,并把它们记录下来。 (考查知识点:测量物体长度;能力要求:能用工具较准确地测量物品的长度) B类 在括号里填上“米”或“厘米”。 (考查知识点:估测物体长度;能力要求:结合生活经验并具有一定的估测能力)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略 B类:厘米 米 米 厘米 教材习题 第7页“做一做” 厘米 厘米 米 5 练习一 一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一。(教材第8~10页) 教学目标 1.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数)。 3.初步认识线段,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画线段(限整厘米数)。 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画线段(限整厘米数)。 难点: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转眼我们已经把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学完了,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收获吧!你愿意与大家分享吗?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教学过程,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收获,梳理知识结构】 二 自主探究 师:今天,咱们首先回忆所学知识,把自己的收获、体会、快乐分享给每一个人,好吗? 生1:我知道为什么要统一长度单位。因为如果长度单位不统一, 那么即使是测量相同的物体,测量的结果也可能不相同。 生2:我知道了“厘米”和“米”是国际上常用的长度单位。 生3:我知道了手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 生4:我知道课桌的长度大约是1米。 ……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可是有一点大家没有注意到,总结知识点的时候,我们尽量按课本呈现的先后顺序进行才不容易漏掉哟!大家再想一想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生1: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时,用“米”作单位。 生2:我还学会了,结合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积累的生活经验,就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 生3:我知道了1米=100厘米。 师:再想想,你会不会测量线段的长度啊?线段有什么特点呢?谁来告诉大家。 生: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并且是可测量的。 师:这样一小节一小节地回忆,才能说得更全面,否则就把这一点丢了,是吧? 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老师希望今后学完每一个单元,大家就这样积极主动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这也是我们良好学习习惯的一部分。今后面临的检验还很多,同学们需要继续努力啊! 【设计意图:在活动中使学生学会自己梳理知识,逐步建构知识网络,为今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三 总结提升 师:(课件出示本单元知识网络图)想想自己的收获有这么多吗?不足之处就要抓紧时间弥补,勤奋刻苦地学习才能赶上来。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厘米”和“米”是两个最基本的长度单位,如果学生对这两个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比较鲜明的表象,就可以正确运用它们进行估测和实测,也容易掌握单位之间的进率。所以在整理单元知识点的时候,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回忆、复习,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训练。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把下面各长度按从长到短的顺序填一填。 8米 72厘米 1米 80厘米 1厘米 10米 ( )>( )>( )>( )>( )>( ) (考查知识点:长度的大小;能力要求:认识具体长度的大小) B类 量一量下面线段的长度,按要求回答问题。 (1)最短的线段是( ),长( )厘米。 (2)最长的线段是( ),长( )厘米。 (3)三条线段之和是( )厘米。 (考查知识点:测量线段长度;能力要求:会用刻度尺测量线段长度)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10米)>(8米)>(1米)>(80厘米)>(72厘米)>(1厘米) B类:(1)最短的线段是(1),长1厘米。 (2)最长的线段是(2),长3厘米。 (3)三条线段之和是6厘米。 教材习题 第8~10页“练习一” 1.估计:3厘米 估计:4厘米 测量:3厘米 测量:4厘米 2. 8 14 50 3.大约5支铅笔长1米 大约4根筷子长1米√ 4.跳绳比1米长√ 小猫比1米矮√ 椅子比1米长√ 5.略 6.三角形:3厘米 2厘米 4厘米 长方形:3厘米 2厘米 3厘米 2厘米 正方形:2厘米 2厘米 2厘米 2厘米 发现:长方形的对边都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7.两条线段一样长。 8. (1)数学书长26厘米。 (2) √ (3)房间高3米。 (4)字典厚6厘米。 (5) √ (6)教室长10米。 9.鞋比10厘米长 门比1米宽 双臂伸开比1米长 10.( ) √ √ 11.乌龟大约要爬6厘米就能吃到小鱼。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编排的,主要包括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等内容。这既是对以前学习加减法知识的延伸拓展,又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三位数及多位数加减法的基础,在整个小学阶段的一级运算中具有重要的纽带作用。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运算,会笔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以及两位数减一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也就是说学生基本掌握了竖式计算的法则。在此基础上由加减一位数变成两位数,只是数目增大,可以继续应用以前学过的计算法则。因此,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就能很好地解决类似的教学问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学会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能说明估算的思路。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建议 1.充分利用情景图。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实际生活中确实存在着需要用两位数加减法计算的问题。教学时要充分发挥教材情景图的作用,首先,要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切实感受到这些画面中有两位数加减法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两位数加减法计算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此外,联系画面思考所计算的问题,使抽象的加减法计算变得生动具体,也进一步体现了加减法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 2.以旧引新,突破难点。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是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更是直接建立在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基础上的。由于100以内的加减法不存在连续进位、退位的问题,因此只要明确了加法个位满10向十位进1和减法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1的问题,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难点也就突破了。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以前学习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基础知识,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口算计算思路直接迁移到笔算中来。 课时安排 1 加法………………………………………………………………………………………3课时 2 减法……………………………………………………………………………………….5课时 3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5课时 一 加法 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材第11~13页) 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探索、交流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 2.会正确地计算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两位数。 3.使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成功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难点:掌握竖式计算的书写格式,笔算的计算顺序。 教具学具 小棒、课件。 教学过程 一 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参观活动吗?如果想参加的话,就要先通过今天这一关。 (课件出示教材第11页情景图) 师:大家看,这就是同学们准备去参观博物馆,正集合的图片。你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观察交流知道:二(1)班有35人,二(2)班有32人,二(3)班有37人,二(4)班有34人,每个班由2名老师带队。 【设计意图:集体参观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事情,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事情作为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观察情景图,了解图中的数学信息,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有利于后续的计算】 二 自主探究 1.笔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 师:求“二(1)班的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该怎样列式呢? 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35+2=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问题,思考怎样列式,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定义,深刻领悟加法的算术理论】 师:下面请大家用自己的方法试着算一算。 学生试算,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愿意说一说自己的算法和计算结果? 生1:我是口算的:我想35如果摆小棒是3捆和5根,加2根就是37根,所以35+2=37。 生2:我是用竖式计算的:35表示3个十和5个一,加2就是加2个一,所以个位上的5和2对齐,相加就是7,十位上是3,所以是37。 师:是啊,以前我们学习笔算加法时一再强调相同数位要对齐。 2.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师:如果求“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该怎样列式计算呢? 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指导。 组织交流,重点引导学生说算法。 (用竖式计算时,一定要相同数位对齐,结合摆小棒可以知道,小棒的捆数与捆数相加,单根数与单根数相加,计算的时候要个位上的数字加个位上的数字,十位上的数字加十位上的数字,所得结果与加数的相同数位对齐) 师:同学们的算法很好,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写竖式时,首先要将两个加数的数位对齐,然后从个位算起…… 教师边讲解边板演。 师:刚才我们用多种方法解决了参观博物馆情境中的问题,还学习了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我们又学会了列竖式计算的方法,同学们今后解决问题时要注意运用哟! 【设计意图: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既是学生个性化算法的展示,又可以让学生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反思能力】 三 总结提升 师:同学们,你们发现没有,知识是相通的,以前我们学过的竖式计算法则,对于现在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仍然是适用的。所以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善于积累和运用,做个有心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做好课堂小结,有助于知识的巩固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使学生体会到利用以前的知识经验解决新问题是学习的重要方法】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教学反思 1.面对一个新的知识,教师要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思考、去探索、相互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认识不同的算法,既让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止一个,又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在交流不同算法的基础上,突出笔算的方法,既传承了数学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思维。 2.本课的教学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呈现新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从情景图中提取信息,从而提出问题,为学生的探索提供广阔的空间。在探索阶段,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独立解决新问题,使学生从中体验到探索成功的喜悦。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考查知识点: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能力要求:能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B类 [考查知识点: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能力要求:能运用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B类:14+23=37(人) 答:跳高和跑步的一共有37人。 教材习题 第12页“做一做” 3 2 + (6) (3 8) (2 4) + (3) (2 7) 5 + (4 3) (4 8) 1.32+6=38 24+3=27 5+43=48 相同数位对齐。 2. 2 1 + 3 2 4 4 + 3 3 3 7 第13页“做一做” 1. (3 3) + (4 3) (7 6) 2 4 + (6 1) (8 5) (5 3) + 2 2 (7 5) (3 7) + (4 2) (7 9) 2. 24+61=85 53+22=75 37+42=79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教材第14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摆小棒的活动中自主探索出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经历操作、尝试计算、讨论等过程,进而探索出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会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正确计算。 3.在用多种方法计算的过程中,体验算法的多样化,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自主探索,总结出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教具学具 小棒、课件。 教学过程 一 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今天咱们继续参观博物馆好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14页情景图) 师:求“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该怎样列式呢?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5+37= 二 自主探究 师:同学们能自己尝试计算吗?可以摆小棒,还可以用其他自己喜欢的方法。 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给大家说一说?只要你有不一样的算法,大家就很高兴听一听,希望你勇敢地告诉大家。 生1:我觉得35先加30就是65,然后加7的时候,可以先加5得70,再加2就是72。 生2:我是通过摆小棒算出来的。我摆了3捆和5根,又摆了3捆和7根,这时候5根和7根能凑成1捆(10根是1捆)还余2根,那么3捆加3捆再加1捆就是7捆,这样就是7捆和2根,也就表示是72。 生3:我觉得还可以用竖式计算,并且相同数位要对齐,个位上相加得12,说明摆小棒的时候又多了一捆还剩2根,所以在个位上写2,向十位进1,这样十位上就是3加3再加1(刚进位来的)得7,写在十位上,是72。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棒,方法都正确。有的同学还用了上一节课刚学过的竖式计算知识,真棒!下面老师再把竖式计算的书写和算法重复一遍,会的同学跟老师一起说,好吗? 教师边板演,边讲解:竖式书写时相同数位要对齐,就是个位数字跟个位数字对齐,十位数字跟十位数字对齐。计算的时候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10,就向十位进1。十位上数字相加时,不要忘记加上进上来的1。个位数字相加的和写在个位上,十位数字相加的和写在十位上。也就是说和与加数都要符合“相同数位对齐”的规定。 【设计意图: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去尝试、去探索、去发现,既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又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形象】 三 总结提升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呢,有什么需要帮助的? (学会了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知道了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 个位相加满10,向十位进1)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重点,进行知识的梳理,同时使学生体会到在学习中收获的快乐与幸福,激发学习兴趣】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35+37=72(名) 3 5 + 31 7 7 2 相同数位对齐 个位相加满10 向十位进1 答: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72名学生 教学反思 1.把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放在首位,特别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教法上利用知识和方法的迁移让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动脑,去探索、发现并解决问题,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 2.学生个性化计算方法的交流,既是学生个人学习成果的展示,又是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体验算法多样化的过程。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夺红旗: [考查知识点: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能力要求:能熟练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B类 (考查知识点:100以内的两位数加法;能力要求:能运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法解决问题)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73 95 74 84 60 81 B类:二(1)班和二(2)班或二(1)班和二(3)班可以同乘一艘船。 43+46=89(人) 答:二(1)班和二(2)班一共89人。 43+45=88(人) 答:二(1)班和二(3)班一共88人。 教材习题 第14页“做一做” 5 6 + 31 7 (9 3) 56+37=93 46+24=70 29+5=34 4 6 + 21 4 (7 0) (2 9) + 1 5 (3 4)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二。(教材第15、第16页) 教学目标 1.学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加法,并掌握正确的书写格式。 2.逐步学会阶段性梳理知识点的方法。 3.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难点:学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加法,并掌握正确的书写格式。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们知道了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收获吧!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回顾这段时间所学的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收获,梳理知识结构】 二 自主探究 师:咱们首先回忆一下所学的知识,把自己的收获、体会、快乐分享给每一个人,好吗?注意尽量按教材呈现知识点的先后顺序哟! 生1:我知道了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尤其是需要进位的时候,笔算更容易算对。 生2:我还知道计算的时候必须从个位算起。 生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时候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生4:不仅要相同数位对齐,还要注意个位满10,向十位进1,尤其是进位的1,十位上的数字相加的时候一定不能忘记加上。 ……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可是真的掌握了吗?下面就检验一下吧! (课件出示教材第15页“练习二”第5题) 师:第(1)小题的计算对吗?如果有错,错在哪? 生:第(1)题计算十位时出错了,十位上的数字4加4时忘记加上进位的1了,所以十位上应该得9,正确的得数是93。 师:第(2)小题呢? 生:第(2)小题的得数应该是60,不是6,个位上的0不能不写,空着是不对的。 师:第(3)小题呢?自己改在练习本上,好吗?老师请一名同学板演,一会儿看谁写得又对又快。 学生尝试在练习本上改错,一名学生到前面板演,教师巡视指导。 组织交流订正,明确:相同数位必须对齐,4应写在个位上,与7对齐,计算得31。 【设计意图:在活动中使学生学会自己梳理知识,逐步建构知识网络,为今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三 总结提升 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老师希望今后我们每学一个阶段,大家都像这样积极主动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这也是我们良好学习习惯的一部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对于两位数加法的笔算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回忆、交流并加以总结,从列竖式对位、计算顺序、进位等方面加以归纳汇报,这样就强化了学生对计算方法的自主探索与总结,淡化了计算法则运算规定的文字表述内容,有利于学生理解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 2.总结笔算法则,实际上是促进学生对100以内加法计算过程及其方法的理性认识。对刚进入二年级的同学们来说通常有一定的难度,应当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回忆、交流,大家相互启发、共同总结是十分必要的。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二年级各班分别有多少人? ( )班的人数最多,( )班的人数最少。 二(1)班 二(2)班 二(3)班 二(4)班 男生人数 26 31 28 29 女生人数 28 29 31 26 合计人数 (考查知识点:100以内的两位数加法;能力要求:能正确计算100以内两位数的加法) B类 (考查知识点:100以内的两位数加法;能力要求:能运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54 60 59 55 二(2)班的人数最多,二(1)班的人数最少。 B类:35+34=69(人) 69<70 答:二(3)班和二(4)班可以合乘一辆车。 教材习题 第15、第16页“练习二” 1. 89 58 69 98 88 2.50 76 96 86 67 48 85 97 3.(1)31+22=53(枚) 答:风景邮票和人物邮票共有53枚。 (2)14+10=24(枚) 答:动物邮票和建筑邮票共有24枚。 (3)答案不唯一,如风景邮票和动物邮票共有多少枚?31+14=45(枚) 4. 63 40 73 66 51 4 9 + 41 4 9 3 5. 2 1 + 31 9 6 0 2 7 + 1 4 3 1 6.7 5 9 4 7 5 7.88 81 75 92 50 65 8.< > = > < > 9.得数是60的:27+33 42+18 得数是83的:35+48 56+27 得数是72的:63+9 28+44 得数是90的:83+7 23+67 71+19 10. 85 90 59 41 82 96 93 11.(1)14+27=41(元) 答:一共要用41元钱。 (2)答案不唯一,如可以买一架玩具飞机和一辆玩具汽车;可以买一辆玩具汽车和一艘玩具轮船…… (3)答案不唯一,如买一架玩具飞机和一艘玩具火箭一共要用多少钱?23+27=50(元) 2 减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教材第17、第18页) 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过程。 2.会正确地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减法。 3.激发学生爱国情感和为祖国强盛而努力学习的信心。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运算法则并能正确计算。 难点:理解相同数位对齐后才能计算的道理。 教具学具 小棒、计数器、课件。 教学过程 一 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第29届奥运会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召开的吗? 生:2008年,在北京召开的。 师:你们还记得北京奥运会金牌榜上的前几名吗? (播放北京奥运会的精彩短片,最后定格在教材第17页的情景图上) 师:有许多国家的运动员参加了这次奥运会,他们为了能在奥运的赛场上升起自己国家的国旗,奏响自己国家的国歌而拼搏着……这就是第29届奥运会的金牌榜。 【设计意图:北京奥运会是全体中国人引以为傲的事,用这一现实的素材引入新课,能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及为祖国强盛而努力学习的信心】 二 自主探究 师:同学们,看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金牌榜前5名,你最想知道什么问题? 生1:美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 生2: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 生3:英国比德国多多少枚金牌? 生4:德国比英国少多少枚金牌? ……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师:同学们想知道的问题真多呀!一个个真聪明,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你们想知道,老师最想知道的是什么问题吗? 师:老师已经知道我们中国位居榜首,最想知道的就是第二名和第三名差多少枚金牌?也就是同学们问的“美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或者说是“俄罗斯比美国少多少枚金牌”。怎么列式呢? 生:36-23= 师:请同学们自己试着算一算,好吗? 学生自己试着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都已经完成了。谁想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生1:我是摆小棒算出来的,先摆3捆和6根表示36,减去23就拿走2捆和3根,所以还剩1捆和3根,就是13。 生2:我是用计数器算出来的,先在计数器上的十位上拨3个珠子,个位上拨6个珠子表示36,减去23就是从十位上去掉2个珠子,从个位上去掉3个珠子,这样十位上剩1个珠子,个位上剩3个珠子,表示13。 生3:我是用竖式计算出来的,减法竖式的书写与前面学过的加法竖式的书写类似,相同数位对齐,然后个位上的6减3得3,对着个位写3,十位上的3减2得1,对着十位写1, 这样就是13。 …… (如果学生在交流中出现了用竖式计算的方法,教师要进行指导。如果没有出现,教师可作为参与者与学生交流,并示范指导竖式书写格式及计算过程) 师:(边板书边讲解)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先写出被减数,再写减数,然后写减号。与加法一样,相同数位上的数字要对齐…… 【设计意图:独立思考、解答问题是学习数学必备的基本素质。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背景(笔算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下,独立解决计算的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 总结提升 师: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 教学反思 1.充分发挥情景图的作用,利用情景图上提供的素材一方面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从情景图所提供的数据中发现数学问题,为后面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做好准备。 2.引导学生交流计算方法,明确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减,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减,为笔算减法列竖式时正确对位做好准备。列好竖式以后可以让学生回忆笔算两位数加法是怎样计算的,启发学生将加法的计算顺序迁移过来。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细心计算我最棒! 3 8 - 2 3 8 2 - 2 1 4 8 - 3 2 [考查知识点: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能力要求:会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 B类 [考查知识点: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能力要求:能熟练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15 61 16 B类: 教材习题 第18页“做一做” 4 5 - (3) (4 2) 6 4 - (4 2) (2 2) 48-18=30 4 8 - 1 8 (3 0) 25-21=4 2 5 - 2 1 (4) 1.45-3=42 64-42=22 2.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教材第19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操作、尝试计算、讨论等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3.在运用多种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重点:两位数减两位数,当被减数个位不够减时用退位的方法。 难点:理解“借1当十”。 教具学具 小棒、课件。 教学过程 一 问题情境 师:(课件出示教材第17页金牌榜前5名表格)同学们,上节课大家提出很多问题,我们只解决了其中的一部分,老师还有一个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生1: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 生2:美国比中国少多少枚金牌? …… 【设计意图:暗示学生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是上一节课问题的延伸,在解法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以提问的方式开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性】 二 自主探究 1.教学例2。 师:有的同学猜对了,老师很想知道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该怎样列式呢? 生:51-36= 师:同学们,学习加法时,我们通过摆小棒学会了进位加法。今天我们通过摆小棒来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有信心吗?请同学们自己动手摆一摆,算一算,看看还剩多少根小棒。 学生在小组内动手操作,尝试解答,教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我们交流一下大家操作的方法和算出的结果。 生1:从1根小棒中去掉6根不够,就把1捆小棒与1根小棒合起来是11根,从11根中去掉6根还剩5根小棒;从剩下的4捆小棒中去掉3捆还剩1捆;这样1捆与5根合起来是15根。 生2:先从5捆小棒中去掉3捆,还剩2捆;从1根小棒中去掉6根不够,就把1捆小棒与1根小棒合起来是11根,去掉6根小棒还剩5根;这样最后还剩15根小棒。 生3:先从1捆小棒中去掉6根还剩4根,4根与1根合起来是5根小棒;再从4捆小棒中去掉3捆还剩1捆;这样剩下的5根与1捆合起来就是15根小棒。 生4:从5捆小棒中拿出4捆小棒,这样多拿走了4根,再拿回4根小棒,4根与1根合起来就是5根小棒,加上剩下的1捆小棒就是15根。 …… 师: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操作方法得到“51-36”的结果都是“15”。但是在许多同学的操作中都有一个共同的过程,你发现了吗? (都把1捆小棒拆开了,再去减6) 【设计意图:动手操作是学生喜欢而且愿意做的事情,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让学生在摆小棒的过程中计算减法,能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算术理论】 师:用摆小棒的方法能算出结果,如果不用小棒,直接列竖式来计算你会做吗?请同学们自己试一试。 学生试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师:哪位同学能介绍一下你的计算结果? 学生说出算式,并在黑板上板书。 师:个位上的“5”是怎样算出来的? 生1:个位上的1减6不够减就从十位借1变成10,10加1是11,11减6就等于5。 生2:个位上的1减6不够减就从十位借1变成10,10减6剩4,4加1就等于5。 师:十位上的“1”是怎样算出来的? 生:十位上的5减3得2,借走1还剩1。 师:现在老师把大家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写下来,同学们想想计算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时,应该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时,从十位退1再减) 2.教学例3。 师:你能运用刚才总结的注意事项,试着用竖式算一算“50-24”吗? 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组织交流计算方法。 (被减数个位上的0减4不够减,从十位上退1当10,再减4,十位上的5减去被借走的1还剩4,再减减数十位上的2) 【设计意图:学生尝试竖式计算的交流,既是学生体验学习收获的机会,又是互相学习,形成新知的过程】 三 总结提升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说说收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 51-36=15(枚) . 5 1 - 3 6 1 5 个位不够减 向十位借1 借1当十 答:中国比美国多15枚金牌 教学反思 1.借助摆小棒解决计算问题,重要的是为学习退位减法积累活动经验。学生的操作过程是学习退位减法的重要活动经验。通过交流,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通过讨论,使学生个性化的经验变为群体的共识。 2.竖式计算是基本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和操作经验的基础上尝试计算,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在充分操作、交流的活动基础上,自己总结计算方法,既是一个归纳的过程,也是进一步掌握计算的过程。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判断对错,把错题改正过来。 (考查知识点:用竖式笔算两位数的减法;能力要求:能正确书写竖式,并准确计算两位数的减法) B类 解决问题我能行! (考查知识点:两位数的减法;能力要求: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两位数的减法)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四个都是错的。 B类:45-36=9(个) 教材习题 第19页“做一做” 28 35 7 75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三。(教材第20~22页)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及书写格式。 2.能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重难点: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及格式。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收获吧!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段时间所学的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然后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收获,梳理知识结构】 二 自主探究 师:咱们首先回忆所学知识,把自己的收获、体会、快乐分享给每一个人,好吗?注意尽量按教材呈现知识点的先后顺序哟。 生1:我知道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尤其是个位不够减需要从十位退位的时候,笔算更容易算对。 生2: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时候一定要把相同数位对齐。 生3:不仅要把相同数位对齐,还要注意从个位算起,个位不够减时,就向十位借1,借1当十再减。 ……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可是真的掌握了吗?咱们就来检验一下吧。 (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练习三”第6题) 师:第(1)小题的计算对吗?如果有错,错在哪? 生:第(1)题算的不对,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1,那么十位上的4减1再减2应该得1,所以正确的结果是12。 师:第(2)小题呢? 生:第(2)小题的得数是正确的。 师:后面的两个小题自己在练习本上做,好吗?老师请两名同学到前面写在黑板上各做一道小题,一会儿看谁写得又对又快。 学生尝试在练习本上改错,两名学生到前面板演,教师巡视指导。 组织交流订正,明确:必须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时,向十位借1当十再减。 师:同学们,结合咱们学过的加法计算,想一想:两位数加两位数与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后汇报交流。 教师强调:笔算加法和减法都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不同点:计算加法的时候是个位满10向十位进1,计算减法的时候是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1。 【设计意图:在活动中使学生学会自己梳理知识,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并逐步建构知识网络,初步了解笔算加法与笔算减法的异同,为今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三 总结提升 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老师希望今后我们每学一个阶段,大家都这样积极主动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这也是我们良好学习习惯的一部分。梳理知识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加强前后知识的联系。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注意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梳理、总结所学知识点后,进行纠错练习,其实是从另一个角度进一步强化退位减法的正确算法。让学生互相说一说,不仅给学生创造了宽松的、充分展示个性的机会,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笔算下面各题。 (考查知识点:两位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能力要求:能用竖式正确计算两位数的加减法) B类 小熊家离学校82米,小熊还要走多少米才能到学校? (考查知识点:笔算两位数加减法;能力要求:能正确运用两位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B类:82-27=55(米) 答:小熊还要走55米才能到学校。 教材习题 第20~23页“练习三” 1. 98-80=18 98-8=90 98-88=10 2. 16 40 85 31 3. 32-21=11(个) 答:小英比小勇多捡了11个贝壳。 4. 14 45 58 38 5. 7 6 1 7 6.第二个对,其余的都有错,改正如下: 7.27 17 6 32 63 8 49 18 8.得数是85的:98-13 6+79 44+41 90-5 得数是19的:91-72 30-11 64-45 得数是43的:16+27 52-9 19+24 90-47 9.和:72 62 87 87 89 82 差:18 44 37 15 51 6 10. 18 29 98 57 25 16 90 65 11.得数比50大的算式:31+29 43+26 94-39 41+29 13+47 23+29 90-39 72-13 44+42 71-19 得数比50小的算式:81-33 70-28 18+19 90-44 28+3 66-17 62-23 12.(1)41-34=7(个) 答:小明比小华少拍7个。 (2)45+39=84(个) 答:小芳和小强一共拍了84个。 (3)答案不唯一,如小华和小芳一共拍了多少个?41+45=86(个) 小华比小强多拍了多少个?41-39=2(个) 13.(1)48 64 72 (2)72 58 51 14*. 第二个和第三个答案不唯一,如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教材第23、第24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会分析并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2.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重点难点 重点:会分析并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难点:使学生学会用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具学具 黄色、红色花片若干,课件。 教学过程 一 问题情境 师:我们学校每周三都要进行全校范围内的纪律卫生大评比活动,看,二年级卫生评比表已经出来了。(课件出示教材第23页情景图) 师:评比表的下半部分被遮住了,我们只知道一班得了12面小红旗,二班比一班多得了3面。你想知道什么啊? 生:我想知道二班得了多少面小红旗。 师:二班得了多少面小红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共同解决的问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发现原来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二 自主探究 师:面对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想的呢? 生1:二班比一班多得了3面,那就是在一班的基础上多加3面小红旗,也就是12+3=15(面)。 生2:一班得了12面,二班比一班多得了3面,就是说二班比12面再多3面,就是12+3=15(面)。 生3:我觉得“二班比一班多”是关键,因为只要二班的多,那就要在一班的基础上加上多出的部分。 ……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有道理。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师怎么想的? 师:请同学们摆12个黄色的花片表示一班得了12面小红旗,然后我们用红色的花片表示二班的小红旗数。因为二班比一班多得了3面,所以在摆红色花片的时候就要比黄色的多摆出3个,那么求二班的小红旗数就要用加法,也就是12+3=15(面)。同学们,自己一边说一边再摆一遍试试。 学生尝试操作讲解,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说想法,指导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领悟思路, 理解算法,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如果老师现在告诉你,三班的小红旗比一班少4面,你能算出三班得了多少面小红旗吗?试试看,一会儿把你的想法和算法告诉大家。 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组织交流,重点说说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说清想法:三班比一班的小红旗少4面,就是比12少4,即12-4=8(面)。 【设计意图: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由“扶”到“放”,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 三 总结提升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新发现和新收获? [知道了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可以用加法(减法)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说出本节课的知识,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并树立了学习数学的信心】 板书设计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 教学反思 1.启发、引导学生,只要多观察、多留心,就能发现生活中的很多数学知识,提出一些数学问题。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使学生感到数学并不遥远,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时,数量关系比较隐蔽,过去解答这类问题一般借助“同样多”把这类问题转化成求总数(求剩余)的问题,再用加(减)法计算。这种推理方法,逻辑性较强,学生难以理解。这节课,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是指导学生通过分别摆花片的操作过程,把隐蔽的数量关系在物化活动中外显出来,使学生形成比较清晰的表象,并以这种表象为基础,利用已有的知识,直接确定计算方法。这种教学策略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便于学生理解计算方法。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猜猜我是多少。 [考查知识点: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能力要求:会正确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B类 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上衣比裤子贵多少元? (2)裤子比裙子便宜多少元? (3)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考查知识点: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能力要求:具有一定的综合能力)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58-29=29 78-59=19 65-26=39 B类:(1)50-37=13(元) 答:上衣比裤子贵13元。 (2)65-37=28(元) 答:裤子比裙子便宜28元。 (3)答案不唯一,如上衣和裤子一共多少元? 50+37=87(元) 教材习题 第24页“做一做” 鸡蛋:25+8=33(个) 鹅蛋:25-12=13(个) 答:鸡蛋有33个,鹅蛋有13个。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四。(教材第25、第26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用加减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2.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重点难点 重点:在活动中感受“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过程和方法。 难点: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了“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你们有什么想法和收获呢? 【设计意图:上课之初点明本节课的主旨,有助于明确学习目标,避免学习的盲目性和散漫性】 二 自主探究 师: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番。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自己的收获和想法,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想法。 生1:我觉得在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这类问题时,最主要的就是分析题意,弄清楚究竟是哪个数多,哪个数少。 生2:在分析这类题时,动手摆一摆花片、小棒之类的东西,就能很直观地看出谁多谁少, 再计算起来就比较容易了。 生3:经过几次的动手操作,我找到了一点规律: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既然比这个已知的数多,就说明比这个已知数大,就用加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既然比这个已知数少,就说明比这个已知数小,就用减法解决。 生4:我也知道了,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 …… 师:同学们总结得真棒!接下来我们来检查一下大家的学习成果。 (课件出示教材第26页第7题) 师:请同学们先看题,然后说说“优惠8元”是什么意思。 学生看懂题意后交流对“优惠8元”的理解。 (优惠8元就是比标价少8元) 师: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正确解答。 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组织学生交流想法和结果。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系统复习知识点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练习,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总结提升 师:经过这节课的复习和整理,你有什么收获呢? (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就是求较大的数,用加法计算;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就是求较小的数,用减法计算) 【设计意图:经过一节课的练习和提高,在课堂教学结束时,引导学生再次回顾重点知识,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给学生足够开放的空间,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动手操作的经验,总结规律,既能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又有利于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倾听,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交流中不断进步,在合作中整体提高。 2.教学要遵循“生活—数学—生活”的规律,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所以在学生进行了知识点的整理之后要注重相应的练习,这样既能使学生在训练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小明今年9岁,爸爸比他大28岁,爸爸今年多少岁? [考查知识点: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能力要求:能正确分析并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B类 猜一猜,算一算。 (1)小明买两种玩具,刚好50元。他买的是哪两种玩具? (2)小刚花的钱比小明多10元。小刚买的是哪两种玩具? [考查知识点:两位数的加减法,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能力要求:具有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9+28=37(岁) 答:爸爸今年37岁。 B类:(1)坦克和机器人,27+23=50(元) 答:小明买的是坦克和机器人。 (2)坦克和火车,27+33=60(元) 答:小刚买的是坦克和火车。 教材习题 第25、第26页“练习四” 1. 86+9=95(个) 答:西西下了95个蛋。 2. 53-18=35(只) 答:去年有35只。 3.(1)45+31=76(圈) 答:神舟六号绕地球飞行了76圈。 (2)答案不唯一,如神舟六号载了几位航天员?3-1=2(位) 4. 90 45 41 71 18 83 82 44 5. (1)56-22=34(票) 答:多伦多比北京少得34票。 (2)答案不唯一,如北京比伊斯坦布尔多得多少票?56-9=47(票) 巴黎比多伦多少得多少票?22-18=4(票) 6. 32-15=17(元) 答:小玉已经攒了17元。 7.(1)58-8=50(元) 答:每个足球50元。 (2)45-8=37(元) 答:每个篮球37元。 (3)答案不唯一,如每个排球多少钱?39-8=31(元) 8*.得数是83的有:7+76=83 37+46=83 52+31=83 65+18=83 得数是62的有:98-36=62 71-9=62 80-18=62 91-29=62 3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连加、连减。(教材第27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探索三个数连加、连减的计算过程。学会灵活地进行计算。 2.会用自己的方法计算,会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 3.培养书写工整,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竖式的写法。 难点:正确计算进位和退位,口算和笔算相结合的式题。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劳动吗? (喜欢) 师:是啊,大家都应该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你瞧,同学们热火朝天地干得多带劲啊!(课件出示教材第27页情景图) 【设计意图:用学生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活动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 自主探究 1.连加。 师:看,同学们正在帮着摘南瓜呢。你们想知道他们的劳动成绩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27页统计表) 师:这就是三个小组的劳动成绩,观察这张表格,你了解到哪些情况? 生:第一组同学摘了28个,第二组同学摘了34个,第三组同学摘了22个。 师:一共摘了多少个?同学们能试着算一算吗? 学生试做,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方法。 学生可能有多种计算方法,如下。 〔这几种方法都是计算连加的基本方法,教师都应该给予肯定。由于数据的特点,第(2)种计算思路简单,教师要给予特别评价,以引导学生的学习。三个数连加的竖式,学生以前没有遇到过,如果交流过程中没有出现,教师可作为参与者交流〕 师: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了三个小组一共摘了多少个南瓜,你喜欢哪种计算方法?为什么? 生1:喜欢第(2)种,因为这样先凑成整十数,第二步计算就简单多了。 生2:喜欢第(4)种,这样计算一次完成,比较简单。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今后我们解决问题的时候就应该这样先观察再计算,找到简单的方法。 【设计意图:个性化算法的交流是学生体验成功的平台,同时也是相互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学习新知识,培养学生优化自己算法的意识和能力,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2.连减。 师:同学们,老师的问题又来了。(课件出示教材第27页例2)先认真看一看,想一想,试着帮老师解决一下。 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了解解答方法。 学生可能有多种计算方法,如下。 [重点让学生说说第(1)种和第(4)种算法是怎样想的。如果学生交流时,没有出现第(4)种方法,教师就作为参与者,引导学生思考:可以先算一共运走多少个,再算剩下多少个。该怎样列式呢?]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探求的愿望和兴趣应贯穿在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给学生提供自主尝试的机会,连减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先算一共运走多少个,再算还剩多少个,既是让学生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又为下一节课“加减混合”的教学做准备,一举两得】 三 总结提升 师: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算法多样化是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必然反映。提倡算法多样化不是标新立异、无中生有,而是还原计算教学的本来面目。算法多样化带来的另一个现实要求是适时引导学生对多种算法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其中的规律,最终能够实现算法的优化。 2.对于多种算法,不应急于作出优化选择,而是应该适时引导学生自我选择,实现算法的优化。要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交流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的条理性。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笔算下面各题。 (考查知识点:连加、连减;能力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运用连加、连减解决问题) B类 有85个西瓜。 (考查知识点:连加、连减;能力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运用连加、连减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B类:85-40-27=18(个) 答:还剩下18个。 教材习题 第28页“做一做”(上面) 1. 90 88 86 2. 2 28 22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加减混合。(教材第28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 难点:优化算法,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大家都喜欢讲故事。现在,谁能看着情景图讲故事?(课件出示教材第28页情景图) 学生讲故事时,关注学生是否发现了情景图中的数学信息。 师:根据图中的信息谁能提出数学问题? 对学生提出的一步计算的简单问题可以现场解答。如果学生提出来“现在有多少人”的问题就进入下一个环节;如果学生提不出来,教师参与启发提出。 【设计意图:用学生喜欢的讲故事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数学信息,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自然而然地进入新课】 二 自主探究 1.教学例3。 师:求“现在有多少人”,怎样列算式? 在学生列出67-25+28之后,启发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如车上原来有67人,到南山站下来了25人,就是少了25人,就应该减去25,用67-25表示;又上去了28人,就是又多了28人,就应该加上28人。如果有学生列出两个算式:67-25=42(人),42+28=70(人),教师也应给予肯定。师生一起把两个算式改为一个算式:67-25+28,告诉学生这样的算式叫做加减混合算式。 师:这样的加减混合算式,你会计算吗?试一试。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及时巡视,一方面,发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及时的鼓励和必要的指导;另一方面,了解学生应用的算法以及算法中出现的问题,准备下一步组织学生交流。 师:把你的算法和结果向大家介绍一下,说一说先算的什么,再算的什么,结果是多少。 一般方法:先算67减25,再加28,结果等于70。如果出现先算67+28,再减25,可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并谈谈看法。同时说明一般情况下的计算方法。 师:加减混合运算,一般情况下从左往右依次计算。谁愿意把你用竖式计算的方法给大家介绍一下? 多数学生可能会用两个竖式计算,如果学生出现一个竖式的,就直接指导;如果没有出现,教师主动介绍。 师:加减混合运算,也可以用一个竖式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加减混合运算的竖式计算是数学计算的基本技能,教师要重点指导】 2.教学例4。 师:同学们看这道加减混合运算的题,请你自己算一算,检查一下加减混合运算知识学得怎么样。 教师巡视的时候,要特别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必要时提示:在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做完后交流计算的结果。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建构、形成过程,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技能】 三 总结提升 师: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加减混合运算。一般情况下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在有小括号的时候,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让学生自主地讨论、思索,这样使学习过程成为“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当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想法,遭遇“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时候,教师就要以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恰当点拨、引导,使学生对自己的结论进一步反思,澄清认识,找到正确的方法、答案。 2.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联系。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不必做过多的铺垫,不用多余的提问引导。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在○里填上正确的数。 (考查知识点:加减混合运算;能力要求:能正确计算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B类 (考查知识点:加减混合运算;能力要求:能运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84 26 11 64 B类:64-7+15=72(人) 答:学校合唱队现在有72人。 教材习题 第28页“做一做”(下面) 1. 70 93 2. 41 31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五。(教材第29~31页) 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 2.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 难点:含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混合运算你们学会了吗?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引导学生开始整理相关的知识点】 二 自主探究 师:先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把意见梳理好后,请一个代表汇报,与大家分享。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想法,组织交流。 生1:加减混合运算一般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生2:在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生3:小括号有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 …… 师:学习了加减混合运算,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你有什么想法呢? 生:运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时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先算加法,再算减法;有时候完全运用连减就能解决问题。 师:说得非常好,我们就应该把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现在咱们就试试吧!(课件出示教材第30页第9题) 师:同学们,仔细看看,你知道了什么? 生:阿姨买了一个书包25元,一个笔袋8元,给了售货员阿姨50元。 师:你想知道什么问题啊? 生:应找回多少钱? 师:是啊,应找回多少钱呢?用你学过的知识帮忙算一算吧!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 组织交流,重点引导学生说想法。 生1:从50元里面先减去书包的钱,50-25=25(元),再减去笔袋的钱,25-8=17(元),应找回17元。 生2:可以先计算一下,书包和笔袋一共需要付多少钱,25+8=33(元),那么从50元里面减去要付的钱,50-33=17(元),所以应该找回17元。 教师应肯定这两种解法都正确,适当给予表扬。 【设计意图:在学生讨论得出规律后,要适时进行练习,使学生在练习中能够学以致用,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 总结提升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悟,应当是一个过程。我国传统文化中是很讲究“悟”的。如果我们的数学教学能让学生有充分的机会自己领悟数学,那么学生的数学学习将充满灵性,对学习数学将心怀向往。 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和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教师的作用,特别要体现在引导学生思考和寻找眼前问题与自己已有知识体验之间的关联,更体现在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探究的情境与空间。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操场上原有26名同学在跳绳,38名同学在拍球,刚刚走了45名同学,还剩下多少名同学? (考查知识点:加减混合运算;能力要求:运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B类 100元钱买一套衣服,可以怎样买?应付多少钱? (考查知识点:加减混合运算;能力要求:运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26+38-45=19(名) 答:还剩下19名同学。 B类:可以买:①+④或①+⑤或②+⑤或③+④或③+⑤。 应付:①+④ 46+53=99(元) ①+⑤ 46+41=87(元) ②+⑤ 52+41=93(元) ③+④ 34+53=87(元) ③+⑤ 34+41=75(元) 教材习题 第29~31页“练习五” 1.84 90 96 79 72 99 68 2.27 16 5 22 7 0 3. 98 4.25 40 46 63 71 80 68 45 18 9 5.72 21 98 39 80 31 97 81 94 71 6.第一个正确。 第二个改正如下: 7.80 30 54 86 58 49 8.93 62 2 4 42 0 9. 50-25-8=17(元) 10.47 27 3 43 64 44 56 96 26 6 34 74 11. 61 14 72 49 68 12.行:90 90 90 列:90 90 90 斜行:90 90 发现:每行、每列、每一斜行的3个数加起来和都是90。 13. (1)9+8+45=62(个) 答:6月~8月共销售了62个文具盒。 (2)能。答案不唯一,如8月~10月共销售了多少个文具盒?45+13+7=65(个) 14*. 17+18-16=19(答案不唯一) 思考题: (答案不唯一)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解决问题、练习六。(教材第32~34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运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2.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能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咱们班都有谁是美术兴趣小组的呀? 学生据实回答。 师:你知道美术兴趣小组的同学们都经常组织什么活动吗?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设计意图:用学生喜欢画画的话题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 自主探究 师:(课件出示教材第32页情景图)同学们,仔细看看这幅图,说说你了解到了什么情况。 在学生汇报交流时,更多地关注学生获得的数学信息: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 师:看到这些,你想知道什么呢?说说你的问题。 生1:男生有多少人? 生2:美术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如果学生不能提出这两个问题,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再逐步分析、解答。 师:这两个问题我们该先解决哪一个呢? 生:应该先计算“男生有多少人”。 师:为什么呢? 生:题中只告诉我们女生有14人,只有知道了男生有多少人,才能计算男、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师:很有条理啊。那怎样计算男生有多少人呢? 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就是比14人少5人,少5人就是减去5人,14-5=9(人),男生就有9人。 师:一共有多少人? 生:男生9人,女生14人,求一共有多少人,就要把男生和女生人数相加,9+14=23(人),所以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23人。 师:分析得很有条理,解答得很正确,遇到问题就应该这样层层分析,逐步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观察、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发现问题,然后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解决两问的应用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总结提升 师:学完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呢? 板书设计 解 决 问 题 例5:男生人数 美术兴趣小组人数 14-5=9(人) 14+9=23(人) 答:男生有9人,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23人 教学反思 挖掘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数学,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和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小东家有母鸡22只,公鸡比母鸡少9只,小东家有公鸡多少只?小东家一共养了多少只鸡? (考查知识点:解决两问的应用题;能力要求:能正确分析题意,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B类 (1)买一本、一件和一个应付多少钱? (2)买一件和一个应付多少钱? (3)你还想买些什么?大约需要多少钱? (考查知识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能力要求:能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并解决相关问题)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22-9=13(只) 13+22=35(只) 答:小东家有公鸡13只,小东家一共养了35只鸡。 B类:(1)28+49+22=99(元) 答:应付99元钱。 (2)49+50=99(元) 答:应付99元钱。 (3)答案不唯一,略。 教材习题 第32页“做一做” 33+4=37(人) 37+33=70(人) 答:二班有37人参加,两个班一共有70人参加。 第33~34页“练习六” 1. 21+38=59(名) 59-45=14(名) 答:育才小学一共有59名教师,比育才小学少14名。 2. 25+10=35(朵) 35+40=75(朵) 答:一共要做35朵红花,黄花和红花一共要做75朵。 3.25 75 39 72 18 18 4. 27+36=63(幅) 63-41=22(幅) 答:两个班一共有63幅画,还剩22幅没贴好。 5.21 35 43 34 95 70 55 59 41 64 6.18+29=47(箱) 47+43=90(箱) 答:一共收了47箱橘子,橘子和柚子一共收了90箱。 7.< > = > = < 8.(1)28-7=21(天) 答:孵小鸡要用21天。 (2)21+9=30(天) 答:孵小鹅要用30天。 (3)答案不唯一,如孵小鹅比孵小鸭多用多少天?30-28=2(天)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整理和复习、练习七。(教材第35~3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弄清楚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知识,牢固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2.培养学生简单的整理、归纳能力,体验与同伴相互交流学习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对本单元知识进行融会贯通。 难点:灵活地运用本单元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完了100以内的加减法,你们学得怎样呢?给小组的同学说一说吧。 学生相互交流各自的学习情况。 二 自主探究 师:昨天老师布置的对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整理和复习的作业,现在给大家一段时间,把整理的结果在小组内相互交流一下,小组长做好记录。 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掌握学生整理的情况。 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生1:笔算加减法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 生2:笔算加减法都从个位算起。 生3:加法个位上的数相加满10,向十位进1。 生4:减法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1当十再减。 生5:加减混合运算一般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生6:在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 教师针对小组的汇报,板书各部分内容,同时对学生予以肯定。 师:同学们整理得非常全面,有的小组补充的也非常好。接下来,我们就针对笔算加法和减法进行复习。 (课件出示教材第35页第2题)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作答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重点说清计算顺序。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合作整理,在培养他们合作精神的同时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 总结提升 师:同学们说一说这一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请大家对自己或自己小组的表现做一个简单的评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学习完这一单元,学生对于两位数加减法笔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以及相应的用数学解决问题有了一定的理解,但是还存在各种各样的小问题,因此复习笔算时,注意让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比较笔算加法和笔算减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总结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作为复习笔算的准备,接着复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最后复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两步式题。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笔算下面各题,说说怎样算。 34+26+15= 72-42-26= 68-49+24= 70-54+36= 95-32-27= 100-40+15= (考查知识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能力要求:能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B类 母鸡有45只 公鸡比母鸡少36只 小鸡比母鸡多47只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答吗?(不少于两个) (考查知识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能力要求:能正确运用10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相应问题)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75 4 43 52 36 75 B类:答案不唯一,如公鸡有多少只?45-36=9(只) 小鸡有多少只?45+47=92(只) 教材习题 第36、第37页“练习七” 1.36 3 54 55 87 97 96 65 62 8 2. 31 5 68 60 17 17 3.< < = > < < 4. 20+38=58(米) 100-58=42(米) 42>40 够 5. 13+28=41(岁) 41-3=38(岁) 答:爸爸今年41岁,妈妈今年38岁。 6. 38+13=51(米) 51+5=56(米) 答:文化大楼高51米,科技大楼高56米。 7.39 96 29 59 30 32 63 76 36 27 56 30 8.34 99 93 39 19 96 18 98 9.(1)28+15=43(元) 答:买一个玩具娃娃和一个玩具小熊要花43元。 (2)26+24=50(元),满50元减10元,能节省10元。 (3)答案不唯一,如一个布娃娃比一个小熊贵多少钱?28-15=13(元) 三 角的初步认识 教材分析 角的认识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这部分内容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角的重要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 首先教材呈现了一幅校园生活的情景图。图中有正在做操和踢足球的学生,还有拿三角尺的老师和修剪花木的老爷爷,这些情景都与角有关。教材把这些角都用色线标示出来,由此引出角,让学生了解到角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教学时,出示情景图后,可以让学生观察并说说都看到了什么,然后标出一些物体上的角。 然后从三种实物(剪刀、钟面、三角尺)中抽取出角(锐角、钝角、直角),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实例中来认识角。在此基础上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说明角的特征。 最后让学生通过一些活动来进一步感知角,如用两根硬纸条做成活动的角(能转成大小不同的角),用纸折成大小不同的角等。 教材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国旗、椅子和双杠上的角,说明这些都是直角。再通过让学生折纸做直角,加深对直角的认识。接着通过借助三角尺上的直角,说明要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来比一比,如果和三角尺上的直角一样大的角就是直角, 比它小的是锐角,比它大的是钝角。教材还安排了用三角尺画直角和用三角尺上的角拼摆出钝角的内容。 学情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教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小学生往往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的经验,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总结和概括,形成一定的表象。由于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需要加强动手操作的训练。 教学要求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 角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 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角和直角。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儿童的智力活动是与他对周围物体的作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儿童的理解来自他们作用于物体的活动。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一项重要的智力活动,也不例外。特别是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小学生往往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的经验,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总结和概括,形成数学的概念和法则 教学建议 1.注意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以及锐角和钝角,正确把握教学要求。 本册是第一次出现角和直角,只要求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初步认识即可。如认识角,只要通过折一折、做一做等活动,使学生对角和直角有些感性认识,知道什么样的图形是角;它有一个顶点,两条边;会画角就可以。对锐角和钝角的认识,本单元只要求学生初步了解即可。 2.在教学中注意科学性。 本章角的初步认识,内容虽然浅显,但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语言必须是科学的、准确的。例如,指导学生画角时,教师应说:“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 就画成一个角。” 课时安排 1 角的认识…………………………………………………………………………………1课时 2 直角的初步认识…………………………………………………………………………1课时 3 初步认识锐角和钝角…………………………………………………………………….1课时 4 练习八 ………………………………………………………………………………….1课时 1 角的认识 一课时 教学内容 角的认识。(教材第38、第39页)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角有大小,初步学会用三角尺画角。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角,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角、正确画角。 难点:初步认识角,建立角的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 课件、两根硬纸条。 教学过程 一 问题情境 (出示教材第38页校园生活情景图,让学生欣赏) 师:同学们,刚才从屏幕上我们欣赏了校园美丽的风景,大家平时喜欢到操场上去玩吗?最喜欢玩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师:同学们,这些小朋友在操场上玩得多开心呐!有的在……有的在……有的在……仔细看看操场上还有许多我们学过的图形呢,你们发现了吗? 学生指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球,等等。 师:这些图形都是咱们的老朋友了。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下新的图形朋友。(课件出示园丁剪草图)你们看,园丁爷爷手里拿着的剪刀,张开就形成了这样的图形,(出示角)做操的小朋友伸开两臂也形成这样的图形,这就是角。(板书:角)同学们,和角打声招呼吧。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用学生熟悉的场面引入主题,不仅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给吸引过来,还可以通过画面中的图形很自然地引出新知识,“一箭双雕”】 二 自主探究 1.在主题中找角。 师:同学们,操场上很多物体的表面都有角,快找找吧! 学生说到一个,教师就课件演示一个,跟着复述一遍,并及时给予表扬。 2.教学例1。 师:同学们一下子找到了这么多的角,真了不起!看,老师带来了几件物品,它们身上有角吗?(课件出示例1) 等学生观察后,把剪刀、钟表、三角尺放大,背景逐渐褪去,问这些生活中的角在数学上该怎样表示呢?你们看,角就是这样的。 (课件中三个角从实物中移下来) 师:这三个图形都是角。闭上眼睛想一想,角是什么样的?再用手比画角的模样。 师:仔细观察这三个角,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1:都是尖尖的。 生2:都有两条直直的边。 3.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及其特征。 师:(在黑板上画一个角)这个尖尖的就是角的顶点,这是角的两条边,角的两条边都是直直的。顶点和这两条边就组成了这个角。 师:(出示课件上的第二、三个角)从图片上分别指出这两个角的顶点和两条边?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设计意图:通过找找、看看等活动,让学生从直观到抽象地理解什么是角,角有什么特征,从而建立起角的表象】 4.操作,认识角的大小。 (1)折角。 师:(出示一张圆形纸片)这张纸片上有角吗?开动小脑筋,动手折一个角,试试吧。如果你有答案,悄悄和同桌交流一下。 学生折角,教师巡视指导。 展示最快的学生做的角。 师:这是一个角吗?它的顶点和边都在哪?请折好的同学把你折的角指给同桌看看,顶点在哪?两条边在哪? (2)做活动角。 师:老师这有一个角,你们看,这是一个活动角,你们想不想做一个?用老师发给你们的硬纸条,试试吧! 学生尝试动手做,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展示两个大小明显的角)这两个角有什么不同? 生:一个大,一个小。 师:对,角是有大小的。(再展示两个大小差不多的角)能一眼看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吗?你用什么办法知道的呢? 生:把两个角叠在一起,让这两个角的顶点重合,一条边重合,看,上面这个角的另一条边在下面这个角的里面,这说明上面的角比下面的角小。 师:这个办法真好!同桌之间也像这样把活动角比一比,顶点重合,一条边重合,看看谁的大,谁的小,比出结果了吗? (3)认识角的大小与边叉开程度的关系。 师:下面我们来轻松一下,看一段动画片吧。角的王国有一个红角和一个蓝角,它们本来是一对好朋友,可是有一天它们吵起来了,为什么呢?请看!(课件出示红角和蓝角)从动画片中你知道它们为什么吵起来了吗?最后又怎样? 生:它们是为了谁大谁小而吵的,后来通过比较,它们是一样大的,最后它们又成了好朋友。 师: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角的大小与它的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而是跟角的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两边叉开的越大,角就越大;两边叉开的越小,角就越小。 师:这个同学回答得非常好,谁能像他这样说说?同桌之间可以相互说一说。 【设计意图:在折角、做活动角、比比活动角的活动中,让学生发现角有大有小。在观察中让学生发现并明白:角的大小与它的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而是跟角的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两边叉开的越大,角就越大,两边叉开的越小,角就越小】 5.教学例2。 师:角多神奇啊,你们喜不喜欢它?那我们把它画下来好吗?怎样画角呢? 师:我们来看看究竟该怎样画角。(课件演示角的画法)注意看,分两步才能把角画好。 边讲解边演示:先确定角的顶点,从这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学生画角,教师巡视,并展示学生画的角。 三 总结提升 师:同学们,你们今天和角交了朋友,都有些什么收获?其实,角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一一讲到。 板书设计 角 的 认 识 教学反思 1.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活动。 对于“角的初步认识”,直观性、操作性比较强,教师设计了找一找、做一做、画一画等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充分活动起来,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建立了角的表象,丰富了对角的认识,发展了空间观念。 2.给学生创设自由度较大的学习空间。 教师敢于放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展进度,尤其是做角环节,为学生提供判断思维的空间。学生依据对角的各部分认识,选择材料做角,在相互交流中发现角是有大小的,进而探究角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一层紧扣一层,层层都体现出学生的自主参与。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是角的在括号里画“√”,不是的画“✕”。 (考查知识点:角的初步认识;能力要求:初步认识角) B类 比较下面每组角的大小,在较大的角下面的方框里画“√”。 (考查知识点:角的初步认识;能力要求:会比较角的大小)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 ✕ √ ✕ ✕ √ √ ✕ B类:(1)第一个 (2)第一个 (3)第二个 (4)第二个 教材习题 第39页“做一做” 1.课桌的表面上有角;凳子的表面上有角;尺子上有角…… 2.图略。 2 直角的初步认识 一课时 教学内容 直角的初步认识。(教材第40页)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 2.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3.通过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直角的表象。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判断分析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直角的认识。 难点:正确画直角。 教具学具 课件、三角尺、红旗、椅子。 教学过程 一 问题情境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角,并且知道生活中有许多物品上有角。今天老师给你们看几件东西,(出示红旗、椅子)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物品,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1:它们的表面上都有角。 生2:它们的表面都有4个角。 如果学生发现:这4个角的大小都一样,教师要给予表扬。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实物,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并直观地感受实物中角的存在】 二 自主探究 1.教学例3。 师:同学们,你们的文具盒里也有角。对,就是三角尺。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谁先发现三角尺的秘密。 生1:我发现三角尺有3个角。 生2:里面的小三角形和三角尺的形状一样,也有3个角。 生3:我发现三角尺有3个角,并且3个角的大小不一样,其中一个角大些,另外两个角比它小。 生4:我发现每个三角尺中都有一个直直的角。 师:谁知道这个直直的角叫什么角? 生:直角。 如果学生说不出,教师介绍(指着三角尺的直角)三角尺中最大的角叫直角。请同学们指出三角尺上的直角,摸一摸有什么感受。 师:拿出我们准备的白纸,折一个直角好吗?折好以后,跟同桌比一比。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角入手,使学生在动手操作活动中既复习了角的组成、角的特点,又进一步感知直角与其他角的不同】 2.教学例4。 (1)小组讨论:三角尺上的直角有什么用途? 交流汇报。当学生提出用三角尺来检验直角时,教师要在学生说完后用对比的方法加以说明。让学生用这个方法比一比自己折出的角究竟是不是直角。 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比一比自己周围的一些角是不是直角。 (2)用三角尺画直角。 想一想:我们是怎样画角的? 尝试用三角尺画直角:先画一个点,从这点起画一条线,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线重合,三角尺的顶点与点重合,沿着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好角的另一边,这样就画出了一个直角。 学生动手画直角,教师巡视并指正画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看一看、摸一摸三角尺上的直角,对直角有了更深的认识,然后利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去画直角,使学生对直角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三 总结提升 师:谁能说说今天学到了什么知识? 板书设计 直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反思 从实际生活出发,设计“找直角—折直角—画直角”几个环节,由易到难,通过学生自己学习、讨论,加深了学生对直角的认识。通过寻找生活中的直角、画直角等练习,让学生体会到直角就在我们的身边。 A类 下面图形中各有几个直角?填在括号里。 (考查知识点:认识直角;能力要求:正确判断直角) B类 以一条线为边,画一个直角。 (考查知识点:画直角;能力要求:能借助工具正确地画直角)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1)4 (2)2 (3)2 (4)3 B类:图略。 教材习题 第40页“做一做” 1.教科书封面上的角是直角。 2.长方形有4个直角;正方形有4个直角;三角形有1个直角。 3 初步认识锐角和钝角 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步认识锐角和钝角。(教材第41、第42页)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和操作,经历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的过程。 2.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三角尺拼出钝角。 3.在认识角的教学活动中,初步了解三种角的大小,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 重难点: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教具学具 课件、三角尺、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 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直角,今天我们继续研究角。 二 自主探究 1.教学例5。 师:(课件出示教材第41页例5)同学们,拿出你的三角尺,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说说图中三个角的大小。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经过与直角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教材封面上的角和直角一样。 生2:红领巾上的两个小角都比直角小。 生3:红领巾上的大角比直角大。 师:我们通过与三角尺上的直角比较,知道了有的角比直角小,有的角比直角大。比直角大、比直角小的角也都有名字,你们想知道吗?像红领巾的小角那样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像红领巾的大角那样比直角大的角叫钝角。 边说边在相应的图上写出角的名称。 师:拿出自己的三角尺,告诉小组里的同学,三角尺上的每个角都是什么角?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我们的活动角,动手做一做,并告诉同桌你做的是什么角。 同桌互相多做几次。 【设计意图:设计多种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加深对各种角的印象,形成表象,能够更加准确地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2.教学例6。 师:刚才同学们经过观察、比较,已经知道了三角尺上的三个角分别是一个直角和两个锐角。那么请你用一副三角尺动手拼一拼,拼出一个钝角。 展示不同拼法,引导学生总结规律:用一副三角尺拼钝角时,一定是一个直角和一个锐角拼成的。 师:为什么只有用一副三角尺中的一个直角和一个锐角才能拼成一个钝角呢? 生:因为钝角比直角大,所以只有一个直角再加上一个锐角才能得到一个钝角。 师:是这样吗?如果是两个锐角就一定不能拼成一个钝角吗?试一试。 学生尝试拼一拼,汇报结果:有时候一副三角尺上的两个锐角也可以拼成一个钝角。 师:我们应该说:一个直角和一个锐角拼成的肯定是钝角;两个锐角可能拼成钝角。 【设计意图:借助动手操作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活动中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直角、锐角和钝角的特征,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 总结提升 师:在今天的课堂上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初步认识锐角和钝角 教学反思 1.让学生在折、拼等活动中体会图形的特征,感受不同角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发现一些有趣的几何现象或问题,从而引发进一步探索的意愿,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兴趣。 2.这些操作活动的本质是借助直观表象重现那些已经认识的图形。组织这种操作不仅有利于唤起学生对有关图形特征的感知和记忆,而且有利于激发富有个性的尝试和探索。重要的是活动本身要体现一定的层次性,以便不同学生得到不同的收获。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你认识下面的角吗?在括号里写出角的名称。 (考查知识点: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能力要求:能正确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 B类 按要求画角。 (1)比直角小的角。 (2)比直角大的角。 (3)跟直角一样大的角。 (考查知识点:画角;能力要求:能根据具体要求画角)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直角 锐角 钝角 直角 锐角 B类:图略。 教材习题 第41页“做一做” 1.略 2.钝角:第四个和第六个;锐角:第二个和第五个;直角:第一个和第三个。 第42页“做一做” 图略。锐角:30°+30° 30°+45° 直角:45°+45° 30°+60° 钝角:90°+30° 60°+60° 45°+60° 45°+90° 90°+60° 4 练习八 一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八。(教材第43~45页) 教学目标 1.更加熟悉角,能正确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 2.熟练借助三角尺上的直角比较角的大小。 3.会画直角。 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 难点:比较角的大小,会画角。 教具学具 三角尺、课件。 教学过程 一 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认识了图形家族的新朋友——角,你了解它了吗? 【设计意图:借助谈话引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 自主探究 1.认识角。 师:在小组内说说你认识的角,然后把你们小组的看法整理好,与大家交流。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收获,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生1:我知道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生2:我知道角有直角、锐角和钝角。 生3:我觉得生活中常见的角是直角,如桌子角是直角,教材封面上的角是直角,门上也有直角,黑板也有直角,等等,总之生活中的直角很多。 生4:我知道三角尺上有直角,我们可以借助三角尺上的直角比较角的大小。 生5:对,比直角大的角是钝角,比直角小的角是锐角。 …… 师:同学们说得都非常好,刚才有的同学说到了比较角的大小,老师想知道你是怎么比较角的大小的? 生:在比较角的大小时,我们先让角的顶点和三角尺上直角的顶点重合,再让角的一条边与三角尺上直角的一条边重合。如果角的另一条边在直角的里面就说明比直角小,是锐角;如果角的另一条边在直角的外面就说明比直角大,是钝角。 师:听同学们这样一说,你是不是更明白了?下面来检验一下。 (课件出示教材第43页第1题图片) 师:指一指哪里有角。 学生看图后指出每个物品中的角,教师适时给予评价,以鼓励性评价为主。 师:你能说出刚才找到的角哪些是直角、锐角,钝角吗? 学生按要求分别找角,教师组织学生做评判,判断是否正确。 2.画角。 师:同学们,在刚才识别角的过程中表现得很好,那么你们会画角吗?谁来告诉大家怎样画角呢?说说你的小窍门。 生1:画角的时候就是从一个点起,用三角尺向不同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角。 生2:如果要画直角,应该让三角尺上的直角顶点与这一个点重合,一条直角边与我们所画的线重合,最后沿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好角的另一边,这样就画出了直角。 师:(课件出示教材第44页第11题)现在就请同桌两个人各自画一个角,然后互相说一说画的是什么角。 学生操作交流,教师巡视指导,了解情况。 【设计意图:给学生创造宽松的氛围,并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探讨、交流。在活动中梳理知识,在交流与探究中总结提高】 三 总结提升 师:经过这节课的总结,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角与实际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在学生观察实物的基础上抽象出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之后进行阶段性复习,经历“实践—理论—实践”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起探索数学的兴趣。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在点子图上画三个大小不同并且比直角小的角,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考查知识点:画角及角大小的比较;能力要求:能区分直角、锐角和钝角,并会画角) B类 数一数并填空,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考查知识点:角的认识;能力要求:能正确数出角的个数)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B类:10 4+3+2+1=10 15 5+4+3+2+1=15 教材习题 第43~45页“练习八” 1.略 2.第一个和第三个是角,第二个和第四个不是角。 3. 4个 3个 4个 2个 4.打开折扇,角逐渐变大。 5.略 6.第二个和第四个是直角。 7.图略。 8.略 9.略 10.找角略 发现:三角形中最多有一个角是直角;三角形中最多有一个角是钝角;三角形中最少有两个角是锐角。 11.略 12.略 13.(1)三角形:有1个直角,2个锐角。 正方形:4个直角。 平行四边形:2个锐角,2个钝角。 (2)5块三角形板相对应的角的大小相等。 (3)答案不唯一。 14.*正方体盒子每个面上有4个直角,正方体盒子一共有24个直角;长方体盒子和正方体盒 子一样,每个面有4个直角,一共有24个直角。 四 表内乘法(一)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划分为乘法的初步认识、2~6的乘法口诀两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乘法的初步认识、2~6的乘法口诀、乘加和乘减式题、用数学。本章教材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使学生认识到相同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和乘法计算是相同数相加的简便方法。让学生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其中2~6的乘法口诀是教学的难点。突破难点的关键是让学生认识并理解相同数连加和乘法的关系。 学情分析 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在学生学习加法之后,利用相同数相加的式题,进而引出乘法运算。这样编排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乘法”产生亲切感。 教学要求 1.切实加强基础知识教学。 加强基础知识教学,要特别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说一说、摆一摆、练一练等多种活动学习知识。 2.组织好练习,使学生熟记2~6的乘法口诀。 练习是学生熟记乘法口诀的基本途径。选择好的练习形式,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提高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认真抓好“用数学”的教学。 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身边的事例,让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从而使学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使学生在不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建议 1.结合具体活动情景,从让学生认识相同数相加开始,结合具体的事例,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逐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先教学5的乘法口诀,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促使师生把精力放在了解每句口诀的来源和认识每句口诀的含义上来。为进一步学习2,3,4和6的乘法口诀打好基础。 3.注意用学生熟悉和喜爱的事物或事例设计情境,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生动有趣的资源。这样就使学生在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中,一次次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解决简单问题的方法,同时体验成功的喜悦。 课时安排 1 乘法的初步认识…………………………………………………………………1课时 2 练习九………………………………………………………………………………1课时 3 5的乘法口诀 练习十…………………………………………………………….1课时 4 2、3、4的乘法口诀 练习十一………………………………………………….1课时 5 乘加、乘减 练习十二 …………………………………………………………1课时 6 6的乘法口诀 练习十三………………………………………………………….1课时 7 用数学 练习十四………………………………………………………………..1课时 8 整理和复习 练习十五 ………………………………………………………….1课时 1 乘法的初步认识 一课时 教学内容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材第46~48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问题,经历由加法算式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 2.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符号“×”,会读、写乘法算式,会把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3.通过生动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乘法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 难点:通过直观认识,从相同数相加引出乘法,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具学具 小棒、课件。 教学过程 一 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今天咱们先谈谈玩的事情,有兴趣吗? 师:谁能说说,你去哪些地方玩过? 学生可能会说:动物园、水上公园、游乐场等。 师:你们去的游乐场有哪些好玩的? 师:老师这儿就有一幅游乐场的图。(课件出示教材第46页情景图)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图,说一说这幅游乐场图中有什么,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学生观察交流,学生的表达方式可能不同,如有坐小火车的,有坐木马的等。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认真,说得很好。现在,让我们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一起解答,好不好? 除教材上的几个问题外,学生还可能提出: •小飞机里比小火车里少多少人?24-15=9(人) •过山车里和小飞机里一共有多少人?14+15=29(人) 板书时,要有意识地把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写在一起。 【设计意图:在轻松的谈话中引出教材中的情景图及学生对情景图的好奇,为下面的学习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 二 自主探究 1.教学例1。 师:根据大家提的问题,我们写出来这么多算式,现在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会说出不同的意见,如果有学生发现不了的特点,教师可适当引导:请同学们观察这边的几道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这些算式中的加数有什么特点? 学生可能一个算式一个算式地说,如3+3=6的加数都是3……最后,教师可概括得出“每个算式中的加数都是相同的”。 师: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这几个算式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每个算式中的所有加数都是相同的(分别指3个算式)。像这样的加法算式,我们把它叫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师:请每个同学试着写出一个这样的连加算式,看谁写出的加数多。 师:读一读你写的算式。 学生读,教师及时提问。 师:是几个几相加呢? 教师有意识地板书一、二个算式。 师:像这样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可以写出很多,有的加数的个数太多,计算起来很麻烦。老师告诉你们,还有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可以解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计算问题——乘法,(板书)同学们想学吗? 师: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加法计算也可以用乘法计算。我们就用这个加法算式做例子吧。3+3+3+3+3=15,像这样5个3连加,我们就可以写成3×5。(板书) 这个乘法算式中有一个新的符号朋友“×”,就是乘号,看一看乘号像什么。 介绍乘号和3×5的读法。 师:计算的时候5个3相加,既可以写成3×5也可以写成5×3。 板书并让学生读。 师:5个3相加的和等于15,也就是3×5或5×3计算的结果等于15。 完成上面的板书。 师:谁能读一读这两个乘法算式? 学生读不出,教师范读。 师:同学们,你们能把6+6+6+6=24和2+2+2+2+2+2+2=14这两个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吗?试一试。 学生试写,教师巡视。 师:把你写出的乘法算式读一读,还有其他写法吗? 学生交流,教师板书。 师:比较上面的连加算式和改写的乘法算式,你有什么想法呀?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师: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 【设计意图:为学生自主建构乘法的意义提供空间,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通过交流学生学习的成果,认识到用乘法计算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比较简便】 2.教学例2。 师: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乘法,现在请同学们再看看情景图的商店门口,(有漂亮的小熊气球)一共有几个小熊气球呢?请你先写出加法算式,再改写成乘法算式。 学生作答,教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交流,重点引导学生读乘法算式。 师:在乘法算式中3,5,15分别有各自的名称,你知道它们叫什么吗? 如果学生说不出来,教师可直接告诉学生。 师:在乘法算式中,3和5都叫乘数,15叫做它们的积。(板书) 【设计意图: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是本节课的知识技能目标,此环节以知识传授为主】 三 总结提升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点,加深印象,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 例1: 连加 乘法 例2: 3+3+3+3+3=15 3×5=15 5+5+5=15 5×3=15 5 × 3=15 6+6+6+6=24 6×4=24 3 × 5=15 4×6=24 ↓ ↓ ↓ 2+2+2+2+2+2+2=14 2×7=14 乘数 乘数 积 7×2=14 ↓ 乘号 教学反思 1.教学的各个层次要做到趣味化、情感化、活动化、自主化、生活化和开放化,切实改革原有的教学方式,明确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设计“游乐场”的画面,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去探索、去实践,同时又注重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既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又有效地培养学生多维、主体、开放的思维能力。 2.教学过程中既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也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每盆有( )朵花,共有( )盆,一共有( )朵花。 用加法算:( )+()+()+()=() 像这样相同加数的加法,可以用乘法计算。 用乘法算:()×()=() (考查知识点:乘法算式的初步认识;能力要求:会读、写乘法算式,会把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B类 写出乘法算式,说一说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考查知识点:乘法的初步认识;能力要求:会读、写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3 4 12 3+3+3+3=12 3×4=12或4×3=12 B类:6×4=24或4×6=24 在乘法算式中,6和4都叫乘数,24叫做它们的积。 教材习题 第48页“做一做” 1. 2+2+2+2=8 4+4+4=12 3+3+3+3+3=15 2. 8个4 4+4+4+4+4+4+4+4=32 4×8=32或8×4=32 3.5×7或7×5 15×3或3×15 2 练习九 一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九。(教材第49~51页) 教学目标 1.认识乘号,掌握乘法算式的读、写,进一步理解乘法算式的含义。 2.进一步理解乘法与加法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及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难点: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经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认识了乘法,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检验一下学习成果。你有信心顺利过关吗? 【设计意图:借助谈话告诉学生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同时激励学生要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学好,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 自主探究 师:同学们,先告诉大家你们已经知道了什么,好吗? 生1:我知道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 生2:我知道乘法算式怎样读、怎样写。 生3:我认识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有乘数、乘号、积。 …… 师:说得非常棒!下面就看看你是不是真正掌握了这些知识。 (课件出示教材第49页第1题) 师:你能独立完成吗?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和答案告诉大家? 学生举手回答,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结果,教师要适时表扬鼓励。 师:刚才这道题,一步一步提示的很详细,做起来相对容易些,现在来做一道有点难度的题。 师:(课件出示教材第50页第8题)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先按要求画图,根据图意才能更好地列算式。 师:真聪明,说得很好,画图就是帮我们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下面同学们试一试吧! 学生尝试完成后,组织交流。 【设计意图:在练习中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算式的含义,提高学生运用乘法算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学好乘法的信心】 三 总结提升 让学生感受这节课的学习有所提高,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引导学生谈感受、收获。 板书设计 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乘数×乘数= 教学反思 1.通过多种形式的复习,使学生更加了解乘法的含义和乘法与加法的联系。结合具体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感受到一些算式可以用加法或者乘法算,并且在加数相同时用乘法计算更简便。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培养他们的归纳能力。 2.学生在画图操作、观察思考的活动中列出了不同的算式,在不断思考、探索和创新中得到新发现,获取新知识,感受成功的喜悦。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你知道每只青蛙是由哪只蝌蚪变成的吗?用线连一连。 (考查知识点:乘法的含义;能力要求:掌握乘法的含义并能运用乘法解决问题) B类 摆一摆,填一填。 摆一个五边形用5根小棒,摆两个用( )根,摆三个用( )根,摆四个用( )根,摆五个用( )根。 (考查知识点:乘法运算;能力要求:掌握乘法运算的含义并能正确运用)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B类:10 15 20 25 教材习题 第49~51页“练习九” 1.4个5 5+5+5+5=20 5×4=20或4×5=20 3个6 6+6+6=18 6×3=18或3×6=18 2. (1)2+2+2=6 2×3=6或3×2=6 (2)4+4+4+4+4=20 4×5=20或5×4=20 3.4×3 3×4 6×4 4×6 2×5 5×2 4.4×5读作:4乘5 6×3读作:6乘3 5×2读作:5乘2 2×4读作:2乘4 5×6读作:5乘6 3×3读作:3乘3 6×4读作:6乘4 5.3个2 2×3 2乘3 2个3 3×2 3乘2 6.(1)24 (2)24 7. 3 3 9 3×3=9(个) 8. 5+5+5=15 5×3=15或3×5=15 9.4×2=8 读作:4乘2等于8 3×10=30 读作:3乘10等于30 2×6=12 读作:2乘6等于12 10.第一个不能 2×4 5×5 第四个不能 第五个不能 第六个不能 11.97 20 8 20 56 64 12.3×2:3个2相加 3+3 2×3 2+2+2 6×4:6+6+6+6 4×6 乘数是4和6 4+4+4+4+4+4 5×3:3×5 3+3+3+3+3 5乘3 5+5+5 13. 14. 40 36 45 3 5的乘法口诀 练习十 一课时 教学内容 5的乘法口诀、练习十。(教材第52、第53页) 教学目标 1.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产生,初步掌握5的乘法口诀,在计算中体会编制口诀的必要性。 2.能正确且熟练地运用5的乘法口诀求积。 3.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思维的敏捷性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掌握5的乘法口诀,并比较熟练地应用口诀求积。 难点:根据图意独立地写出乘法算式并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问题情境 师:我们每天做几次眼保健操?(2次)那一个星期共做多少次眼保健操呢?想好后把答案写在卡片上举起来,看谁算得最快。 让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尤其是算得快的同学要介绍自己的窍门。 师:通过刚才的讨论知道大部分同学是因为知道乘法算式就是几个相同的数连加的和,积是用加法算出来的。难道我们每次计算乘法时都要把乘法改写成加法,求出和再写到积的位置上吗?这样太麻烦了!我们可以把乘法算式和它们的积变成一句口诀,用口诀计算乘法就会又对又快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 自主探究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什么吗? 生:五福娃。 师:(课件出示教材第52页的5套福娃图片)对。奥运五福娃,就是贝贝、京京、欢欢、迎迎、妮妮,一共有5个。如果老师送给你一套奥运五福娃,你有几个五福娃?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呢? 生:1×5=5。 师:像这样1个5,结果是5,我们就可以编成口诀:一五得五。(板书) 师:如果老师再送给你一套奥运五福娃,这样你就拥有2套了,该怎样列乘法算式呢?试着编一句口诀。(课件出示图片) 生:2×5=10,口诀:二五一十。(板书) 师:如果老师继续送礼物,你能不能这样依次编出5的乘法口诀呢?试一试,在小组里交流。 (课件出示图片,给学生提示) 学生尝试写乘法算式,编口诀,教师巡视指导。 组织交流,总结5的乘法口诀。 师:我们一起总结出了5的乘法口诀,请大家把这几句口诀读一读。 先齐读,再自由读。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来记忆5的乘法口诀的。 学生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乘法口诀在以后的计算过程中用处非常广泛,所以必须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理解并熟记,为以后的计算打好基础】 师:下面我们进行口诀练习。(师生对口诀) 师:请同学们运用口诀来完成下面的练习,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课件出示教材第52页“做一做”第2题) 学生尝试独立完成后,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给每个人提供练习的机会,检查学生口诀的记忆情况】 三 总结提升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能把5的乘法口诀背下来的,一起站起来背一背。 板书设计 5的乘法口诀 510152025 1×5=5 一五得五 5×1=5 2×5=10 二五一十 5×2=10 3×5=15 三五十五 5×3=15 4×5=20 四五二十 5×4=20 5×5=25 五五二十五 教学反思 1.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充分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创设亲切、自然、与生活相关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2.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重视培养能力。 教学中,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由直观向抽象过渡,教会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方式,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自主学习、归纳整理的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我会填。 一只手( )个手指头, 两只手( )个手指头, 三只手( )个手指头, 四只手( )个手指头, 五只手( )个手指头。 (考查知识点:5的乘法口诀;能力要求:熟记5的乘法口诀) B类 先把口诀补充完整,对应一句口诀写出两个算式。 ( )二十 三五( ) (考查知识点:5的乘法口诀;能力要求: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能完成相关计算)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5 10 15 20 25 B类:四五二十 5×4=20 4×5=20 三五十五 5×3=15 3×5=15 教材习题 第52页“做一做” 1.略 2.4×5=20(元)或5×4=20(元) 第53页“练习十” 1.一五得五 三五十五 五五二十五 四五二十 二五一十 2. 5×3=15 三五十五 3. 10 4.略 5.15 5 10 20 5 25 20 10 6. 15 20 25 4 2、3、4的乘法口诀 练习十一 一课时 教学内容 2、3、4的乘法口诀;练习十一。(教材第54~57页) 教学目标 1.了解2、3、4的乘法口诀的来源,熟记2、3、4的乘法口诀。 2.能正确应用2、3、4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3.激发学生学习乘法口诀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归纳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熟记2、3、4的乘法口诀,并能比较熟练地用口诀计算两个数相乘。 难点:理解每句乘法口诀表示的含义。 教具学具 小棒、课件。 教学过程 一 问题情境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大家一起背一遍好吗? 学生集体背诵5的乘法口诀。 师:谁能说说“二五一十”这句口诀是怎样得来的,根据这句口诀能写出哪几个算式? 学生回忆后回答。 【设计意图:利用复习5的乘法口诀,加深学生对口诀含义的理解,同时为继续学习2、3、4的乘法口诀做准备】 二 自主探究 1.教学例2。(出示课件) 师:1副乒乓球拍有2个,这1个2,该怎么列乘法算式呢?能编一句口诀吗? 生:1×2=2,口诀:一二得二。(板书) 师:真棒!如果2副乒乓球拍就是2个2了,又该如何列乘法算式,口诀呢? 生:2×2=4,口诀:二二得四。(板书) 2.教学例3。 师:同学们的举一反三能力越来越强了,现在自己用小棒摆一个三角形,看用几根小棒。你能根据这个图形列出乘法算式吗?会编口诀吗? 生:1×3=3,口诀:一三得三。(板书) 师:自己试着继续摆,并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编出对应的口诀。 学生在小组里讨论研究,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交流,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同学们表现得真棒!自己都可以编口诀了,下面我们来试试会不会用啊? (课件出示教材第54页“做一做”) 指名学生完成练习,学生回答不正确的及时纠错,并正确引导学生适时做出评价。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观察、操作并编写2、3的乘法口诀,直观形象, 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教学例4。 师:(课件出示教材第55页例4图)你能根据图片的提示,自己摆小棒,然后正确填空吗?小组合作尝试完成。 学生在小组内摆小棒操作观察,讨论研究,总结口诀;教师巡视,个别指导,了解情况。 组织交流,总结4的乘法口诀并板书。 师:咱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不好?(师生对口诀) 对口诀练习完成后,学生独立解答教材第55页“做一做”第2题,教师组织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通过摆小棒,学生自己在小组内合作编口诀,让学生理解其中的意义,使学生对4的口诀的来源更加清楚,更加容易记忆】 三 总结提升 师:同学们学会了2、3、4的乘法口诀,谁能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在大家面前展示一下呢? 帮助学生巩固复习,强化记忆。 板书设计 2、3、4的乘法口诀 教学反思 要善于抓住小学生的心理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在教学时,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看图列式。 (考查知识点:2、3、4的乘法口诀;能力要求:掌握2、3、4的乘法口诀并能完成相应的计算) B类 算一算,说说你用了哪句口诀。 4×5= 3×2= 2×2= 4×1= 5×5= 4×4= 2×4= 3×4= (考查知识点:2、3、4、5的乘法口诀;能力要求:熟记2、3、4、5的乘法口诀并能进行乘法运算)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4×3=12(3×4=12) 2×3=6(3×2=6) B类:20 6 4 4 25 16 8 12 教材习题 第54页“做一做” 1. 6 二三得六 4 二二得四 2. 2×3=6 3×3=9 第55页“做一做” 1.略 2. 8 第56、第57页“练习十一” 1.图略,口诀: 一二得二 二二得四 二三得六 二四得八 二五一十 一三得三 二三得六 三三得九 三四十二 三五十五 一五得五 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五五二十五 2.2×3=6 3×2=6 4×5=20 5×4=20 1×2=2 2×1=2 3.4 3 8 9 4 4 15 6 4. 4×4=16 口诀:四四十六 5.20:4×5 5×4 四五二十 16:4个4 四四十六 4×4 12:4×3 三四十二 3×4 8:2×4 4×2 二四得八 6.4×1=4 4×4=16 4×2=8 4×3=12 5×1=5 5×4=20 5×2=10 5×5=25 5×3=15 7.6 12 3 9 12 16 8 4 8. 4 6 8 5 乘加、乘减 练习十二 一课时 教学内容 乘加、乘减;练习十二。(教材第58、第59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计算乘加、乘减,让学生体会解决实际问题应该用不同的方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操作能力。 3.注意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教学思想。 重点难点 重难点:会计算乘加、乘减,会解决乘加、乘减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看游乐场里的木马那儿,多热闹啊!(课件出示教材第58页情景图) 师:从画面上,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生1:我看到有的一组木马上坐着3个人,有的木马上坐着2个人。 生2:坐着3个人的木马有3组,坐着2个人的木马有1组。 ……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说得也很准确。 【设计意图:首先呈现一幅生动有趣的游乐场画面情景图,把学生带入宽松、愉快的氛围,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为学生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 二 自主探究 师:根据这个画面,你能想到哪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 生:一共坐了多少人? 师:问得真好,老师也不知道。大家快想一想,该怎样列式计算呢?想好了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组织学生汇报,重点说说想法。 生1:我这样算,3×3+2=11。我看见坐着3个人的木马有3组,也就是3个3,所以是3×3,再加上还有1组木马坐着2个人,所以是3×3+2=11。 生2:我觉得还可以这样算,3×4-1=11。如果每组木马都坐着3个人,那么4 组木马就表示有4个3,也就是3×4。实际上有1组木马坐着2个人,多算了1人,所以要减1,也就是3×4-1=11。 如果教学过程中没有出现这两种解法中的任何一种,教师应适时引导学生分析,重点明确思路,然后由学生尝试解答。学生计算时若列分步算式,教师可以适当引导,使学生明白分步计算与综合算式其实是一样的道理。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交流,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鼓励学生说想法,意在帮助学生理清思路,真正弄懂每一步的计算意义】 师:你学会了吗?咱们一起来看看教材第58页的“做一做”,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学生尝试自己解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组织学生交流,第1小题可以是3×4+1=13,也可以是3×5-2=13。两种答案都予以肯定,关键是引导学生说清想法,明确认识每一步的计算意义。第2小题学生完成之后,组织交流汇报,关键是理清运算顺序。 三 总结提升 师: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板书设计 乘加、乘减 3+3+3+2=11(人) 3+3+3+3-1=11(人) 3×3+2=11(人) 3×4-1=11(人 教学反思 1.让学生结合图来展示自己的真实想法,具体、形象地说明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这样能给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动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进行自主探索、发展创造、讨论交流, 获得成功的体验。 2.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为主线,为学生创设情感,提供资源,让学生在不断地体验中发展能力,在多元评价中共同提高。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算一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3-1= 3×4+2= 2×4+4= 4×4+5= 4×4-2= 5×3-3= 4×5-4= 3×3+3= (考查知识点:乘加、乘减的运算;能力要求:正确计算乘加、乘减) B类 你能在 里填上“+”“-”或“×”吗? 2×6 4=2×4 5+5+5+1=5×4 4 (考查知识点:乘加、乘减运算;能力要求:运用乘加、乘减解决相关问题)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5 14 12 21 14 12 16 12 B类:- - 教材习题 第58页“做一做” 1. 3×4+1=13或4×3+1=13 3×5-2=13或5×3-2=13 2.16 3 30 12 17 16 第59页“练习十二” 1.10 20 25 10 20 25 2. 4×3=12(棵) 3.33 24 8 0 2 10 4.(1)4×5+4=24(人) (2)4×4+1=17(人) 5. 5×4+3=23 5×4+2=22 23>22,左边图形中■的个数多。 6 6的乘法口诀 练习十二 一课时 教学内容 6的乘法口诀、练习十三。(教材第60~62页) 教学目标 1.编制6的乘法口诀,并理解口诀的含义。 2.初步熟记6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正确计算。 3.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难点:熟记6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正确计算。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2、3、4、5的乘法口诀,接下来玩一会儿对口诀的游戏,好吗? 师生对口诀,帮学生复习2、3、4、5的乘法口诀。 【设计意图:复习2、3、4、5的乘法口诀,为学习6的乘法口诀提供方法基础。通过对口诀游戏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 二 自主探究 师:(课件出示一个豆荚,豆荚有6颗豆子)同学们,看这个豆荚长得多好啊,数一下一个豆荚有几颗豆子啊? 生:1个豆荚有6颗豆子。 师:乘法算式可以怎么列呢?能编出乘法口诀吗? 生1:1×6=6,口诀:一六得六。 生2:6×1=6也可以,口诀:一六得六。 师:(课件出示2个豆荚)如果再加1个豆荚,该怎么列式,口诀呢? 生:2×6=12,口诀:二六十二。 师:依此类推,你能照着图片往下继续列算式、编口诀吗?以小组为单位,试一试。(课件出示教材第60页的图片及表格) 学生小组合作填表格,列算式,编乘法口诀。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教师组织交流,总结6的乘法口诀,要及时表扬鼓励回答得好的学生,并板书重点。 师:同学们总结的口诀挺好,你记住了吗?在小组里背一背,说说你记忆的巧妙方法。 学生在小组里背口诀,交流学习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引入,让学生自主探索编写口诀,并想办法记口诀】 师:同学们已经学习了6的乘法口诀,现在就来检验一下你会不会用,能不能解决问题。(课件出示教材第60页“做一做”习题) 学生尝试独立完成“做一做”,教师巡视并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交流,重点说说想法。 【设计意图:在学完口诀后通过各种应用使口诀得到巩固,并提高应用能力】 三 总结提升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6的乘法口诀)6的乘法口诀共有几句?相邻两句之间有什么关系?你们能背出6的乘法口诀吗?乘法口诀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日常生活中许许多多的问题,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我们还会用到它们。 板书设计 6的乘法口诀 1×6=6 一六得六 6×1=6 2×6=12 二六十二 6×2=12 3×6=18 三六十八 6×3=18 4×6=24 四六二十四 6×4=24 5×6=30 五六三十 6×5=30 6×6=36 六六三十 教学反思 1.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创造机会,让学生自主探索,参与研究。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具备推导、编写口诀的能力,所以教师在本课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自己探讨6的乘法口诀,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与自主探究的能力。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连一连。 (考查知识点:6的乘法口诀;能力要求:熟记6的乘法口诀) B类 一栋楼房第一层住了5户,从第二层到第七层,每层住了6户,这栋楼房一共住了多少户? (考查知识点:6的乘法口诀;能力要求:运用6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B类:6×6+5=41(户) 答:这栋楼房一共住了41户。 教材习题 第60页“做一做” 1.3×6=18 5×6=30 6×4=24 6×3=18 6×5=30 4×6=24 2. 4×6=24(个) 第61、第62页“练习十三” 1.24 30 36 24 30 36 2. 30 18 24 36 6 12 3.14 54 42 17 11 15 4. 2×5=10(支) 6×3=18(本) 5. 18 36 6.18 6 36 24 12 15 10 12 30 7. 8.+ × × × × - 9.略 10. 6×4=24(枚) 7 用数学 练习十四 一课时 教学内容 用数学、练习十四。(教材第63~6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寻找正确解题方法的技能和技巧。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难点: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1~6的乘法口诀都学完了,你们掌握得怎么样呢?我们来玩对口诀的游戏好不好? 师生对口诀,复习1~6的乘法口诀。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复习1~6的乘法口诀,加强、巩固记忆,为今后应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二 自主探究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请大家帮忙解决两个问题(课件出示教材第63页例7),比较这两道题,你发现了什么? 生1:两道题中都有4和5,但意思不一样。 生2:第(1)小题中有4排桌子,而第(2)小题中只有两排桌子。 生3:第(1)小题中的4排桌子都一样多,每排都有5张;第(2)小题中的两排桌子不一样多,一排是4张,一排是5张。 师:同学们很认真,分析得也很透彻,那么究竟该怎样解答呢? 生:我们可以先根据题意画出图,这样能帮助我们更直观地分析题意,检查思路对不对。 师:对,画图更直观形象。画图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几何图形代表桌子。现在就试一试吧,然后解答。 学生尝试画图并解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组织交流,注意及时表扬鼓励并板书。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练习中对比加法与乘法的异同,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并能运用乘法解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的问题】 三 总结提升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发现生活中随处可见数学问题,我们要善于观察、分析和思考,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之中。 板书设计 用 数 学 (1)5×4=20(张) (2)5+4=9(张 教学反思 注重用学生熟悉的事物和事例设计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生动有趣的资源。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并通过观察、讨论交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就使学生在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中,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能获得一些解决简单问题的方法,同时体验成功的喜悦。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考查知识点:乘法的含义;能力要求:掌握乘法的含义并能解决相关问题) B类 同学们排成长方形队伍举行军训会演,不论是从前往后数,还是从后往前数,小明都是第3个,他左边有2人,右边有3人,这支长方形队伍有多少人? (考查知识点:乘法的含义;能力要求: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并能运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苹果=6 梨=5 苹果×梨=30 B类:3+3-1=5(人) 2+3+1=6(人) 5×6=30(人) 教材习题 第64、第65页“练习十四” 1. 5×6=30(张) 2. 4+6=10(人) 3. 10 12 18 8 15 30 24 36 20 4.(1) 3×6=18(个) (2)6-4=2(个) 2×3=6(个) 5.(1)3+6=9(只) (2)6×3=18(只) (3)答案不唯一,如鸡和鸭子一共养了多少只? 9+18=27(只) 6.+ × × +(-) + - × × × 7. 6×4=24(块) 8.(1)4×3=12(画) 一个木字有4画,共有3个木字。 (2)4×5=20(画) 一共有5个木字。 9.(1)3×5=15(个) (2)3+5=8(个) (3)3×4+5=17(个) (4)答案不唯一,如5朵3瓣的和3朵4瓣的花共有多少个花瓣? 5×3=15(个) 3×4=12(个) 15+12=27(个) 10.4 6 10 12 4 5 24 8 0 1 2 4 11*. 5×2+4×2=18(个) 思考题: 1. 3×4=2×6 2. 2×2=2+2 8 整理和复习 练习十五 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整理和复习、练习十五。(教材第66、第6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乘法的含义,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口诀表的排列规律。 2.熟记1~6的乘法口诀,并且能运用口诀熟练计算。 3.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总结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熟记1~6的乘法口诀并能熟练计算。 难点:能发现、提出并解决身边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了几的乘法口诀?请背出一组最多的给大家听。 学习有困难的,可让其背诵简单的。 【设计意图:在学生自主背诵乘法口诀的过程中,了解学生学习口诀的情况,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二 自主探究 师:我们已经学过了2~6的乘法口诀,如果把这些口诀有规律地整理出来,那么就更容易记住了。下面请同学们分组合作,把2~6的乘法口诀整理出来。看哪个小组最棒! 师:老师给你们设计了一个表,(课件出示教材第66页表格)并填上了四句。请看“一二得二”这句口诀的下面,你认为应该写哪句口诀?它的右面呢? 师:好!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把2~6的乘法口诀整理到表格中。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表,减少学生整理的盲目性,为学生自己整理提供思路,提高学习效率】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整理结果? 学生汇报,并出示乘法口诀表。 师:刚才小组合作整理了2~6的乘法口诀,现在请同学们自己整理口诀,把它填在教材第66页的表格中,边背边写。 学生完成教材上的表格,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师:谁能根据乘法口诀写两个乘法算式? 师:是不是每句口诀都可以写出两个乘法算式,谁能举例说明? 【设计意图:教师启发学生继续举例,熟悉口诀,并借此让学生学会如何举反例】 三 总结提升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对表内乘法(一)这部分知识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复习,通过小组合作把乘法口诀进行了有规律地排列。今后我们还有机会继续学习乘法计算的问题。 板书设计 1~6的乘法口诀表 教学反思 学习完本单元,学生对全单元所学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在这节课进行总结复习, 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构建知识网络。注意检查学生对乘法的含义是否都清楚,乘法口诀是否记熟等方面,有效督促学生进行阶段性复习巩固。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东东去商店买了一辆小汽车,给售货员阿姨4张5元,售货员阿姨说:“正好。”那么这辆小汽车多少钱? (考查知识点:乘法运算;能力要求:运用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B类 小明从第1棵树跑到第5棵树,一共跑了多少米? (考查知识点:乘法运算;能力要求: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4×5=20(元) 答:这辆小汽车20元。 B类:5×(5-1)=20(米) 答:一共跑了20米。 教材习题 第67页“练习十五” 1. 18 12 25 30 15 9 6 16 3 20 10 15 24 12 4 12 8 6 36 30 2.10 50 28 24 42 20 3. 4×5=20(个) 4.(1)4+6=10(节) (2)4×6=24(节) 5. 6×4=24(条) 6×7=42(条) 42>40,比40条多。 五 观察物体(一)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这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几何中的“三视图”是工程制图、机械制图的基础,在这里还不是正式教学三视图,只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本课教学内容通过一个具体情境——四名同学分别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观察一个熊猫实物玩具展开,通过学生的观察,再结合教材上给出的从四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图,让学生判断四种形状究竟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并让学生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本单元只是让学生观察具体的实物和比较简单的几何图形,并根据图形推断原立体图形的形状。 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时刻都在对物体进行观察,他们从大量的生活背景中已经积累了一部分的观察体验,对于处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该物体的形状可能会不一样这一事实,学生基本能够理解。只是在这节课学习以前,学生的认识有的比较模糊,有的还不很准确,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来帮助学生建立比较清晰的数学认识,从学科知识的角度来强化日常的生活经验,积累更加丰富的与数学有关的信息。 教学要求 1.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丰富对现实空间和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立体思维。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建议 1.教学之前,可以先拿一个六个面颜色不同的正方体或长方体,让学生在某一位置观察这个正方体或长方体,问学生最多能看到几个面的颜色,要看到其他几个面的颜色,需要改变观察的角度。使学生理解:要全面地了解一个物体各个面的特征,要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还可以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向学生讲述“盲人摸象”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局部和整体的关系。 2.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准备正面、侧面、后面有差别的实物,让学生分别从不同的位置观察这个实物,也可以让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位置同时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在不同位置看到的该物体是什么形状。使学生通过交流,知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结果可能是不同的。 课时安排 1 观察物体(1)………………………………………………………………………..1课时 2 观察物体(2)………………………………………………………………………..1课时 1 观察物体(1) 一课时 教学内容 观察物体例1;练习十六第1、第2题。(教材第68、第70页)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物体的不同形状。 2.知道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3.凭借动手操作,发展空间观念和合作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察能力。 难点: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具学具 熊猫玩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 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盲人摸象”的故事吗? 如果学生知道,请一名学生讲给大家听;如果学生不知道,教师简单地把故事内容介绍给大家。 师:你们说为什么故事中的每个人说出来的结果都不一样呢? 生:因为他们每个人摸到的都是大象身体的一部分,各不相同。 师:是啊,角度不同,结果也可能不相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从学生喜欢的故事入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立刻进入学习的状态,初步感受新知识】 二 自主探究 师:(出示熊猫玩具)这是什么?大家都知道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喜欢吗? 师:现在老师把熊猫放在讲桌上,请四个同学到讲台上来,分别站在熊猫的前面、后面、左面和右面。 学生举手到前面来,按位置站好。 师: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大熊猫的前面,有黑眼圈,黑鼻子,四肢也是黑的,肚子是白的。 生2:我看到了大熊猫的后面,有黑尾巴,白色的背上有一圈黑色的毛。 生3:我看到了大熊猫的左面,只能看到它的左半边身子。 生4:我看到了大熊猫的右面,只能看到它的右半边身子。 师:他们说的你能听明白吗?老师想知道,这左边和右边有没有明显的区别呀? 生:没有特别明显的差别。 师:你有什么办法让人一看就知道是熊猫的左面还是右面? 生:我们可以把大熊猫的左耳上系一个蝴蝶结,这样在左面的同学就能看到蝴蝶结,而右面的同学是看不到蝴蝶结的。 师:说得真棒!拿出你准备的玩具在小组里观察,看看你们的观察结果怎样。 学生在小组合作观察,交流观察结果。 师:现在请大家仔细看图,想一想:你知道这幅图中的图片是谁看到的吗?(课件出示教材第68页“做一做”图片) 学生观察后,交流明确:长头发的小女孩儿看到的是车头在右边的第三幅图; 梳小辫的小女孩儿看到的是车头在左边的第一幅图; 戴帽子的小男孩儿看到的是车头正面的第四幅图; 没戴帽子的小男孩儿看到的是车尾部的第二幅图。 师:同学们,经过刚才的观察,结合日常生活经验,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结果可能是不同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亲自观察实物,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初步构建空间观念】 三 总结提升 师:今天我们学会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知道了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同一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在生活中,我们处处都要留心观察,做一个勤于观察的好孩子。大家能做到吗?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1) 观察位置不同,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不同。 前面 后面 左面 右 教学反思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本节课以小学生喜爱的讲故事活动导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表明,学生对情境中的问题很感兴趣,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课堂气氛活跃。导入的设计先声夺人,既帮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搭建认知平台,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2.主体参与,探究新知。 始终围绕“自主参与、深刻体验”展开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自主意识,从而主动地探索新知,同时要注重个性化教学方式。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连一连。 (考查知识点:观察物体;能力要求: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 B类 连一连。 (考查知识点:观察物体;能力要求:能正确辨别从不同角度看到的物体的形状)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B类: 教材习题 第70页“练习十六”第1、第2题 1.大象的上面是小鸟拍的;大象的后面是小熊拍的;大象的侧面是袋鼠拍的;大象的正面是小猴子拍的。 2.① ③ ② 2 观察物体(2) 一课时 教学内容 观察物体例2、例3;练习十六第3~5题。(教材第69~71页)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几何体的不同形状。 2.知道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几何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3.凭借动手操作,发展空间观念和合作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辨认简单几何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以及观察能力。 难点: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具学具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课件。 教学过程 一 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观察物体,知道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是不同的。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告诉学生今天学习的主要内容,避免学习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明确学习目标】 二 自主探究 1.教学例2。 师:(出示长方体)这是什么? 生:长方体。 师:拿出老师为大家准备好的长方体,以小组为单位,从不同的位置观察,说说你看到的是什么形状。 学生在小组观察后交流汇报,可以适当展示学生的作图,引导大家说说分别是从哪个位置看到的。 师:同样观察一下正方体、圆柱和球,然后把你观察的结果告诉大家。 组织学生交流、总结:长方体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形状可能不相同; 正方体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形状是相同的,都是正方形;圆柱从上、下两个面看到的是圆形,从侧面看到的是长方形;球无论从哪个面看到的都是圆形。 师:由此看来,上一节课的结论,同样适用于今天的学习:从不同角度看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教学例3。 师:如果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正方形,并且这个立体图形是我们学过的,它可能是什么? 生1:可能是正方体,因为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生2:可能是长方体,因为有特殊的长方体的两个面是正方形。 师:说得很对,仅仅有一个面是正方形,我们不能确定它究竟是什么立体图形,只能推断它可能是什么立体图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实物,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初步构建空间观念】 三 总结提升 师:今天我们知道了,从不同角度看到简单的几何体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2) 从不同角度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不同:前面 上面 侧 教学反思 联系生活,实践运用。生活是现实的、丰富的,数学是抽象的,如果不把两者联系起来,学生必然感到枯燥乏味。本节课创造大量条件,让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中,培养了学生观察立体实物的能力,建立了初步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观察下面的物体,从上面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形状,用线连起来。 (考查知识点:观察物体;能力要求: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 B类 下面的图形分别是从物体的哪一面看到的? (考查知识点:观察物体;能力要求:能正确辨别从不同角度看到的物体形状)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B类:正 上 侧 教材习题 第70、第71页“练习十六”第3~5题 3. 4.③ ① ② 5. 六 表内乘法(二)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学习的。乘法口诀是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对今后的学习和计算具有重要的作用,务必熟练掌握。本单元的内容在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由具体情景引出乘法问题,结合连加的计算结果编出乘法口诀,逐步提高要求。7的乘法口诀是由实物图引导学生操作,得出连加结果,并用列表的方式呈现的;8的乘法口诀以学生熟悉的军乐队列队图,通过引导观察得出连加结果,并用数轴的形式呈现的;9的乘法口诀以赛龙舟的示意图,通过观察与推想得出连加结果,并用数轴的形式呈现的。总体看,逐步提高了抽象程度。 2. 解决问题的编排上也是逐渐加深的。7的乘法口诀之后,设计了3个例题。先用摆图形的实例引入,再用摆物与推想来解决计算问题,最后用现实情景,结合线段图,教学怎样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8的乘法口诀之后,设计了1个例题。创设超市的情境直接把学生带入生活画面中,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并能运用乘法口诀解决,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9的乘法口诀之后,设计了一个乘车问题, 用乘法口诀更加方便快捷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内容编排设计上逐步增强思维的抽象性和独立性。 本单元学生学习的内容主要是7、8、9的乘法口诀,乘法竖式以及用7~9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是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难点是随着口诀句数增多和数目的增大,记忆起来更加困难。在解决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 其主要知识点: 1. 7~9的乘法口诀。 2. 运用7~9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学生已熟练掌握2~6的乘法口诀,并初步有了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的能力。在本单元学习中,学生对于编制7~9的乘法口诀以及运用乘法口诀解决一些生活问题应该比较容易掌握,但是对乘法竖式的理解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动手操作非常重要。学生应该能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操作,使口诀由抽象到具体逐步形成。另外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也作为学生学习本单元内容的重要方式。 教学要求 1. 经历编制7~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7~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 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熟记7~9的乘法口诀,会利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3. 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 通过编制口诀,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教学建议 1. 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学习了2~6乘法口诀的基础上来学习的。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习2~6乘法口诀的思考方法和经验来学习7~9的乘法口诀。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在互相交流各自想法的基础上,独立编出口诀。 2. 由于口诀句数增多和数目的增大,记忆7~9的乘法口诀比较困难,特别是四七二十八、六七四十二、三八二十四、四八三十二、六八四十八、七八五十六这几句口诀,易混淆。教学时引导学生找出口诀的规律,在理解的基础上,在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在解决问题的情景中记忆口诀。同时找规律不仅能帮助学生记口诀,也是学生之间合作交流、共同探索、掌握学习方法的过程。第一次接触乘法竖式,一定要让学生注意书写时,相同数位要对齐。 3. 在解决问题时,一方面要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问题的含义,另一方面要用学具进行操作,为有条理思考提供感性材料的支持。 课时安排 1 7的乘法口诀 …………………………………………………………………….1课时 2 8的乘法口诀 ……………………………………………………………………1课时 3 解决问题…………………………………………………………………………..1课时 4 9的乘法口诀…………………………………………………………………….1课时 5 解决问题…………………………………………………………………………1课时 6 整理和复习……………………………………………………………………..1课时 1 7的乘法口诀 一课时 教学内容 7的乘法口诀。(教材第72~74页) 教学目标 1. 在情境中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理解乘法的意义,编制7的乘法口诀。 2. 在活动中引导学生熟记7的乘法口诀,会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 在编口诀、用口诀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积累学习经验,享受成功的喜悦。 4. 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 难点:熟记并利用乘法口诀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 一副七巧板、课件、数字卡片、学生每人准备一副七巧板。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铺垫孕伏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动物园吗?今天我们一起到动物园玩好吗?今天动物园里特别的热闹,原来小兔要过生日了,为了庆贺小兔的生日,小动物们都送来了精心准备的小礼物,有的送水果,有的送玩具,而长颈鹿却送来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出示七巧板) (简介七巧板:七巧板是我们祖先的一项卓越创造,十九世纪初流传到西方,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并迅速传播,被称为“东方魔板”。七巧板是风靡世界的拼图,它是由七个小图形组成的,只要你开动脑筋,这七个神奇的图形就会变出许多美丽的图案) 师:现在我把七巧板发给同学们,四人一小组展开合作,摆出你们最喜欢的图形。请每组挑选自己最满意、最美丽的图案到讲台前展示,并说说你们拼的像什么。 师:今天老师也摆出了许多美丽的图案,你们想看吗?(投影出示教材第72页例1的七种图案和表格的放大图) 【设计意图:本课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谈话激发大家的好奇心,电脑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 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师:有这么多美丽的图案,老师很想知道拼摆这些图案一共用了多少块七巧板,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学生畅所欲言。 师:真能干!你们能根据刚才说的内容把下面的表格填完整吗? 四人合作,每一小组一张。 指名汇报,同时教师把电脑上的表格填写完整。 师:请仔细观察表格中的数据,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师:大家真会观察。请想一想,前面我们学过的“求几个几是多少”的问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呢? 生:用乘法计算。 师:看看这些乘法算式,你们能编出它们各自的乘法口诀吗?试试看,会编几句就编几句,编好后填在教材上。(同桌合作) 教师提出问题,根据回答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1)拼2个图案用几副七巧板,是几个7,乘法口诀怎样编? (2)说出哪个算式可以计算出拼4个图案所用七巧板的块数。 (3)五七三十五这句口诀,它表示摆几个图案所需七巧板的块数? (4)4×7=28、7×4=28可用哪句口诀?6×7=42、7×6=42可用哪句口诀?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的都是几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7的乘法口诀) 师: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编出了7的乘法口诀,一起来读一遍吧! 学生齐读算式和口诀。 利用规律,有效记忆。 师:你发现这些口诀有什么规律吗? 生:每一句都比前一句多七,只要记住前一句,再加上7就可以得到后面的一句口诀。 师:你觉得这些口诀中哪些比较好记,哪些又比较难记呢?你有什么好方法记忆比较难记的口诀吗? 学生各抒己见,并说出理由。例如,三七二十一、七七四十九比较好记。难记的可以利用前一句或者后一句口诀帮助记忆。 师:好的,现在就请同学们利用刚刚找出的规律来记一记7的乘法口诀。 请学生集体背一背7的乘法口诀。然后进行同桌对口诀、师生对口诀的游戏。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编制口诀,教学时采用操作交流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编制口诀。引导学生讨论怎样记口诀】 三 总结提升 学完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呢?跟大家说说吧。 生1:我学会了7的乘法口诀。 生2:我会用七巧板拼各种图形。 …… 从古到今,人们生活在数的世界里,只要你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就会发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学习方法、学习结果等进行全面总结评价,体验学习的成功感,增强信心】 板书设计 7的乘法口诀 1×7=7 一七得七 7×1=7 2×7=14 二七十四 7×2=14 3×7=21 三七二十一 7×3=21 4×7=28 四七二十八 7×4=28 5×7=35 五七三十五 7×5=35 6×7=42 六七四十二 7×6=42 7×7=49 七七四十九 教学反思 1. 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情景里亲自动手操作、探索,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2. 游戏教学法。这是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做中学、玩中学”的体现。因为小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教师的“说教”过程,而是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更能体现“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3.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组织教学。这体现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互相合作交流的意识,在共同讨论中完成学习任务。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考查知识点:7的乘法口诀;能力要求:能够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B类 (考查知识点: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能力要求:能够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4×7=28(桶)或7×4=28(桶) 答:一共有28桶奶粉。 B类:3×7+5=26(桶)或7×3+5=26(桶) 答:一共有26桶奶粉。 教材习题 第72页“做一做” 7×4=28(四七二十八) 5×7=35(五七三十五) 7×6=42(六七四十二) 4×7=28(四七二十八) 7×5=35(五七三十五) 6×7=42(六七四十二) 第73、第74页“练习十七” 1. 2×7=14(天) 3×7=21(天)或7×2=14(天) 7×3=21(天) 2. 21 35 42 28 49 14 7 3. 21 42 35 28 14 7×6 7×3 7×4 7×2 7×5 4. 略 5. 4×7=28(箱)或7×4=28(箱) 答:一共运了28箱。 6. 14 30 42 35 28 49 28 24 21 42 36 35 30 13 21 12 7. 7×4-2=26(桶) 8. 略 9. 答案不唯一,如一共有多少根蜡烛?3×7=21(根)或7×3=21(根) 10. 21 42 28 21 42 28 21 42 28 每一列的结果相等。3×7可以表示为2个7加1个7,还可以表示为4个7减1个7。其他同理。 2 8的乘法口诀 一课时 教学内容 8的乘法口诀。(教材第75~77页)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经历编制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明白8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 理解每一句8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并初步记熟8的乘法口诀,能用口诀进行简单计算。 3. 会用8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 通过编制口诀,培养学生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5. 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熟记8的乘法口诀,并熟练运用。 难点:会用8的乘法口诀求积。 教具学具 课件、口算转盘、小狗数轴图、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 复习铺垫 1.背1~7的乘法口诀。 2.开火车。(利用1~7的表内乘法的口算卡片复习学过的口诀) (板书课题:8的乘法口诀) 【设计意图:利用复习加深学生对口诀含义的理解,同时为继续学习乘法口诀做准备】 二 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师:这节课我们要学习8的乘法口诀,有一只快乐的小狗一蹦一跳地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它是怎样跳的呀?咱们一起观察一下。(课件出示) 提出要求:请你观察小狗第一次从0跳到了几?接下来它要顺着数轴继续跳,每次跳的长度与第一次相同,第二次跳到什么位置,第三次呢?为什么?(演示一只小狗在数轴上连续跳动的情况) 【设计意图:借助小动物跳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学校军乐队方队) 引导学生独立观察,理解图意,提出问题。同桌两人为一组合作,讨论后尝试完成教材上自己能够完成的内容,然后全班范围内交流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编制8的乘法口诀,让学生经历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学生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培养了学生推理分析的能力】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师:观察8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回答) 生1:每一句口诀都可以写成两个算式,八八六十四只能写一个。 生2:每相邻的两句口诀之间都相差了8。 生3:口诀左边的一列算式的第二个乘数都是8,第一个乘数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从1到8进行排列的。 生4:口诀右边的一列算式的第一个乘数都是8,第二个乘数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从1到7进行排列的。 …… 师:每相邻的算式间也都多了1个8,反过来就少了1个8。 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口诀记住,时间2分钟。 检查8的乘法口诀记忆情况。 师:如果万一有一句8的乘法口诀记不住了,你能推出来吗?如果8×5的得数忘记了,你会推吗?(会推) 师:同学们可真棒!不但自己编出了8的乘法口诀,还能用这么快的速度把口诀记住,老师真佩服你们!老师非常想奖励大家,不过今天带来的不是红花,而是一首儿歌。看谁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是螃蟹),它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有8条腿) 课件出示: 1只螃蟹一张嘴,(2)只眼睛,(8)条腿; 2只螃蟹二张嘴,( )只眼睛,( )条腿; 3只螃蟹三张嘴,( )只眼睛,( )条腿; 4只螃蟹四张嘴,( )只眼睛,( )条腿; 5只螃蟹五张嘴,( )只眼睛,( )条腿; 6只螃蟹六张嘴,( )只眼睛,( )条腿; 7只螃蟹七张嘴,( )只眼睛,( )条腿; 8只螃蟹八张嘴,( )只眼睛,( )条腿。 同桌拍手念儿歌。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喜欢的游戏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了学生熟记8的乘法口诀】 三 总结提升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是怎样学到的?(8的乘法口诀,背口诀的时候如果忘了,可以根据它的前一句或者后一句推出,8的乘法口诀都是表示有几个8) 师:在实际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8的乘法口诀?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身边的数学吧! 齐背1~8的乘法口诀。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使学生再次复习本节课应掌握的知识,强化对知识的理解】 板书设计 8的乘法口诀 1×8=8 一八得八 8×1=8 2×8=16 二八十六 8×2=16 3×8=24 三八二十四 8×3=24 4×8=32 四八三十二 8×4=32 5×8=40 五八四十 8×5=40 6×8=48 六八四十八 8×6=48 7×8=56 七八五十六 8×7=56 8×8=64 八八六十四 教学反思 1.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课堂上,教师应始终与学生处于平等地位,和他们一起思考,一起游戏,一起探索,共同遨游于知识的海洋中。和学生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尊重学生的看法,师生合作创造良好、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2.恰当评价。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断地获得新的知识。教师要适时鼓励学生,给学生真诚的评价,让学生不断获取自信心。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在括号里填数。 8×8-( )=56 8×4+8=8×( ) 2×8-( )=7×2 (考查知识点:8的乘法口诀;能力要求:能用口诀进行简单计算) B类 1. 填空。 2. 猜一猜。 有一篮鸡蛋,比60个多,比70个少,摆放在纸箱里,摆的排数和每排的个数同样多,这篮鸡蛋有多少个? (考查知识点:8的乘法口诀;能力要求:能用8的乘法口诀进行简单计算)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8 5 2 B类:1. 40 4 8 7 2. 8×8=64(个) 教材习题 第75页“做一做” 1. 五八(四十) 二八(十六) 八八(六十四) (三)八二十四 (六)八四十八 (七)八五十六 2. 8×3=24(三八二十四) 4×8=32(四八三十二) 8×6=48(六八四十八) 7×8=56(七八五十六) 5×8=40(五八四十) 8×2=16(二八十六) 3×8=24(三八二十四) 8×8=64(八八六十四) 第76、第77页“练习十八” 1. 2. 8×4=32或4×8=32 3. 32 16 48 42 40 56 24 35 36 18 64 28 4. 7×8=56 3×8=24 5×8=40 4×8=32 5.略 6. 16条 24条 32条 40条 48条 56条 64条 7. 8. 16 21 48 16 30 32 35 16 40 24 56 24 9.略 10. 8×3=24(人)或3×8=24(人) 11. 48 24 40 48 24 40 48 24 40 每一列的结果相等。6×8可以表示为5个8加1个8,还可以表示为7个8减1个8。其他同理。 12.答案不唯一,如一共有多少人?8×3+4=28(人)或3×8+4=28(人) 3 解决问题 一课时 教学内容 解决问题。(教材第78、第79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记8的乘法口诀,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乘法计算。 2.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逐步养成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的习惯。 重点难点 重难点:运用8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 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铺垫孕伏 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学校的超市开业了。看,超市里的东西可真多,(出示课件超市图片)大家想去吗?可是超市里的阿姨想考考大家,想进超市买东西的小朋友就要先把手中票上的积说出来,并说出相应的乘法口诀。你们有信心吗?(教师发票,学生开火车说出两个数相乘的积,后边的随之说出相应的乘法口诀,依此类推) 7×6= 3×7= 8×3= 6×8= 2×8= 5×8= 6×4= 3×4= 5×6= 4×8= 8×3= 8×8= 6×7= 7×8= 4×6= 4×5= 8×7= 8×6= 【设计意图:创设超市的情境,把学生直接带入生活画面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 游戏巩固,合作探究 师:祝大家顺利进入超市。我们不是要给3个优秀少先队员买奖品吗?先到文具柜台前去转转吧!(课件出示文具柜台场景) 师:你从图中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知道了一些文具的价钱。 生2:文具盒8元,橡皮2元,铅笔3元,日记本4元…… 师:问题是什么呀? 生:买3个文具盒,一共多少钱? 师:怎样列式计算? 同桌交流反馈: 生1: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 生2:1个文具盒8元,3个文具盒就是3个8元。可以用乘法计算。 生3:3个文具盒的总钱数可以用1个文具盒的钱数乘3。 集体交流汇报。 师:谁说一说买2个文具盒多少钱。你是怎么想的?(指名说并列式计算) 师:你还能提出其他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每人至少提两个,并解答出来。 汇报交流。 一位学生提问题,其他学生解答,然后提问题的学生再判断对错。 【设计意图:将问题通过一定的情境展现出来,要让学生自己运用乘法口诀去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他们提出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其逐步养成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的习惯】 三 总结提升 师:同学们可真聪明! 在超市里买了自己喜欢的玩具并帮老师解决了问题。在生活中就有许多问题等着咱们去发现和解决,只要大家用心思考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请同学们回家后把在生活中遇到的可以利用乘法口诀解决的问题写成日记。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增强学生信心,强化对应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板书设计 解 决 问 题 8×3=24(元) 答:买3个文具盒,一共24元。 教学反思 1.突出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例题从情境中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既能通过自己的探究,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又能运用掌握的知识去研究解决生活中的其他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2.学会倾听。 在教学过程中要耐心倾听大家的发言,热情鼓励学生,让他们感受到心与心、情与情真诚的交流。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在括号里填数。 24=( )×( )=( )×( ) 16=( )×( )=( )×( ) 6+( )+( )+( )+( )=30 (考查知识点:8的乘法口诀;能力要求:用口诀进行简单计算) B类 超市里有一种袜子每双3元,妈妈有20元,想买8双这样的袜子,她带的钱够吗? (考查知识点:8的乘法口诀;能力要求:用8的乘法口诀进行简单计算)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6 4 3 8 2 8 4 4 6 6 6 6 B类:8×3=24(元) 24>20 答:她带的钱不够。 教材习题 第79页“练习十九” 1. 7×6=42(角) 42角=4元2角 8×6=48(角) 48角=4元8角 2. 35 32 18 56 12 12 24 15 16 49 30 28 3. 7×8=56(元)或8×7=56(元) 答:小亮买一套,需要56元。 4.(1)5×7=35(元)或7×5=35(元) 答:一共要35元。 (2)答案不唯一,如8元一盒的笔我买6盒,需要多少钱? 8×6=48(元)或6×8=48(元) 6元一盒的笔我买8盒,需要多少钱? 8×6=48(元)或6×8=48(元) 5. 8×4+4=36(元)或4×8+4=36(元) 答:我们全家人一共要36元。 4 9的乘法口诀 一课时 教学内容 9的乘法口诀。(教材第80~83页) 教学目标 1. 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会用竖式计算表内乘法。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并能运用口诀进行准确计算。 2. 培养学生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进行初步的归纳总结。 3. 将多种记忆口诀的方法归纳总结,渗透数学学习方法。熟记9的乘法口诀。 4.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熟记9的乘法口诀。 难点:9的乘法口诀的理解及运用。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铺垫孕伏 师:端午节有什么活动? 生:赛龙舟。 师:请看。(播放课件赛龙舟:龙舟赛场,鼓声震天,9条龙舟首尾交错,自左向右划进画面) 师:谁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师:你能根据画面提出数学问题吗? 师:刚才我们说的都和几有关? 师:猜一猜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什么。 揭示课题:9的乘法口诀。(板书)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争先恐后、奋力拼搏的“赛龙舟”场面,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开门见山,明确了学习目标,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观察发现每条龙舟上的人数是相同的,都有9个人,有9条龙舟等数学信息,进而提出有关9的数学问题,紧紧扣住9,自然而然地引入课题,从而体会到数学的无处不在,同时也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勇往直前, 团结合作的精神】 二 自主合作,探究意义 1.运用类推,编出口诀。 师: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9的乘法口诀,老师还邀请了一个新朋友,你们想知道是谁吗?(课件:袋鼠跳着进来打招呼:小朋友们好!我是袋鼠奇奇,很高兴认识你们) 有的学生已经会背9的乘法口诀了,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明白口诀的来源,进而能够更好地记忆口诀,利用口诀解决问题。 师:袋鼠奇奇跳一步是多少?(是9)几个9?(1个9)跳两步是多少?(18)18是怎么得来的?18里面有几个9?(2个9是18)……我们知道袋鼠跳一步是1个9,1个9怎样列式?(1×9=9,一九得九)一九得九这句口诀可以写出几个乘法算式?(板书:1×9=9 一九得九 9×1=9) 师:根据袋鼠每一步跳的过程,你能先写出乘法算式,再编出乘法口诀吗?试一试吧。 学生翻开教材第80页,自主写出乘法算式、编出乘法口诀。 【设计意图:从龙舟图到袋鼠跳,由图示到表象,充分利用数轴,让学生观察袋鼠跳的每格是9,认识到几格就是几个9。以袋鼠跳为支撑点,从现象到表象暴露思维过程,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运用类推的方法,引导学生自编口诀,体验口诀的形成过程】 2.自主探究,理解意义。 电脑出示算式和口诀。 师:谁来说说编二九十八、五九四十五这两句口诀时你是怎样想的? 师:二九十八、五九四十五这两句口诀分别可以写出两个乘法算式,那九九八十一这句口诀可以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吗?为什么? 师:三九二十七、六九五十四这两句口诀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八九七十二这句口诀表示什么意思?你能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吗? 【设计意图:《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依据“新课程转变了教师的角色”这一理念,没有采取“送”口诀,“背”意义,而是从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出发,大胆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从而自然而然地促成了“遇到问题—寻找方法—发现规律”的思维。充分体验、主动思考,使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中变得更加积极】 3.探究规律,记忆口诀。 找规律。 师:9的乘法口诀和算式里还藏着好多小秘密,你们想知道吗?那我们就一起来找一找吧! (小组讨论后反馈) 学生汇报。 生:每相邻的两句口诀相差9;积的十位依次大1,个位依次小1;其中两句积的个位和十位数字正好颠倒;积的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之和是9…… 师:同学们找到了这么多的规律,老师还知道一个规律,想知道吗?(9的几倍比几十少几)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发现规律,引导学生利用合适的规律来帮助记忆口诀,凸显“解决问题—掌握知识”的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交流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这真正体现了学生的新知学习是一个自主选择、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过程】 4.记口诀。 (1)手指记忆法。 师:这些规律都可以帮助我们记口诀,老师还有一种很有趣的记忆9的乘法口诀的方法,你们想知道吗? 老师示范。说明这是一种更有趣的记忆方法——手指操。(伸出十个手指,手心向自己,从左往右数,顺序依次为1、2……10。弯曲第一个手指,弯曲手指的右边还有9个,即一九得九;弯曲第二个手指,弯曲手指的左边还有1个手指,就是1个十,右边有8个手指,就是8个一,合起来就是18,即二九十八。依此类推,第几个手指弯曲表示几九的几,弯曲手指的左边表示积的十位上的数字,右边表示积的个位上的数字) 师生一起试做。 (2)对口诀。 A.同桌对口诀。 B.猜口诀。 【设计意图:在记忆口诀这一环节,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发现口诀中的规律,如何让学生发现身上的计算器等。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记忆口诀,不断地用赏识性的语言来激励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注重师生的互动,智慧的碰撞,让学生在惊叹之余,感受到有很多好方法可以帮助记忆9的乘法口诀,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使记忆过程成为鲜活、生动的师生学习场景图】 三 自主小结,大胆延伸 师: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你们认为这节课谁表现得最好? 我们班有多少个小朋友?每条龙舟只能坐9个人,需要几条龙舟?你会计算这些龙舟上的总人数吗? 【设计意图:体现数学生活化原则,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板书设计 9的乘法口诀 1×9=9 一九得九 9×1=9 2×9=18 二九十八 9×2=18 3×9=27 三九二十七 9×3=27 4×9=36 四九三十六 9×4=36 5×9=45 5×9=45 五九四十五 9×5=45 6×9=54 六九五十四 9×6=54 7×9=63 七九六十三 9×7=63 8×9=72 八九七十二 9×8=72 9×9=81 九九八十一 教学反思 1. “9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2~8 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已经多次经历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因此在设计上,给了学生更充分的自主学习的空间。 2.引导学生在观察、讨论、体验中主动参与学习,自主学习新知识,注重规律方法的概括总结。教师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合作交流,并展开小组讨论,鼓励小组成员各抒己见,实现信息在群体间的多向交流。学生在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以品尝到合作创新的乐趣。由此产生的互动效应,能够激发学生继续参与合作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解决问题。 (1)买6瓶洗面奶多少钱? (2)买9根雪糕多少钱? (3)30元能买3袋洗衣粉吗? (4)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B类 1. 在 里填上符号,在 里填上数。 9×8= 9×4=9×3+ 9×7=9×3 9×4 5×9- =9 4 ×9 9=9×7 (考查知识点:9的乘法口诀;能力要求:能用口诀进行简单计算) 2. 把9+9+9+7改写成下面的算式对吗? 9×3+7 9×4—2 7×4+6 (考查知识点:乘法口诀;能力要求:学生能有目的地观察并找出规律,然后运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计算)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1)9×6=54(元) 答:买6瓶洗面奶54元。 (2)3×9=27(元) 答:买9根雪糕27元。 (3)10+10+10=30(元)或10×3=30(元) 30=30 答:30元能买3袋洗衣粉。 (4)略 B类:1. 72 9 + 9 × 6 + 2.三个算式都对。 教材习题 第80页“做一做” 18 54 63 81 72 27 45 36 第81~83页“练习二十” 1.9×1=9 9×2=18 9×3=27 9×4=36 9×5=45 9×6=54 9×7=63 9×8=72 9×9=81 2. 45 54 36 27 18 9 81 63 72 3. 6×5=30 17+12=29 4×8=32 9×3=27 13+18=31 7×4=28 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9×2,9×3,9×4,9×5……9×9的积斜着成一条线。 5.略 6. 54 36 72 54 36 72 54 36 72 每一列的结果都相等。6×9可以表示为5个9加1个9还可以表示为7个9减1个9。其他同理。 7. (1)7×6=42或6×7=42 (2)9×7=63或7×9=63 8. 5×9=45(米)或9×5=45(米) 9.略 10. (1)3×9=27(人)或9×3=27(人) 答:9只脚踏船最多可坐27人。 (2)答案不唯一,如5只手划船最多可坐多少人? 4×5=20(人)或5×4=20(人) 11. 37 46 55 64 73 82 12.7×9=63(棵)或9×7=63(棵) 63+7=70(棵) 13* .9×10=90元或9+9+9+9+9+9+9+9+9+9=90(元) 5 解决问题 一课时 教学内容 解决问题。(教材第84、第85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提问题、用乘法口诀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 2.在熟悉的事物和情境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重点难点 重点:会提出乘法计算的问题,并能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难点:灵活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巩固 1.师生对口诀。 2.出示口算卡片。 二 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1.教学例5。 师:(课件出示教材第84页例5)从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问题是什么?学生自由讨论。 师:谁能用简短的话把图上的意思表达出来呢? 生:二(1)班参观科技馆要租车,有2名教师和30名学生,一共有33个座位。能否坐得下? 师:你怎么知道有33个座位? 生1:我数的。 生2:前面每排有4个座位,一共有7排,后面有5个座位。4×7=28(个),28+5=33(个)。 生3:也可以分别算出左边和右边有多少个座位,再加上后边的5个。就是2×7=14(个),14+14=28(个),28+5=33(个)。 …… 师:同学们从图中获得了这么多数学信息,又计算出了客车有33个座位。那么“租下面的客车座位够不够”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你们说够吗? 生:2名老师加学生一共是32人,比座位少,当然够了。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按照自己的方法列式计算吧,写在练习本上。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4×7+5=33(个) 30+2=32(名) 33>32 2×7+2×7+5=33(个) 30+2=32(名) 33>32 答:租下面的客车,坐得下。 【设计意图:通过一幅情景图,让学生们自己观察、分析、解答,利用学过的乘法口诀使学生不仅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而且提高他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做一做。 师:课件出示教材第84页“做一做”同学们真能干!用学过的知识帮老师解决了数学问题。幼儿园的王老师也请同学们帮她算一算这些鸡蛋够幼儿园里的小朋友吃吗。你们看到了什么?获取到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汇报,一起评改。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把学生直接带入生活画面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 总结提升 师: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着,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身边的数学吧! 【设计意图:体现数学生活化原则,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板书设计 解 决 问 题 4×7+5=33(个) 30+2=32(名) 33>32 2×7+2×7+5=33(个) 30+2=32(名) 33>32 答:租下面的客车,坐得下。 教学反思 1. 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因此创设恰当的情境,使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自觉运用策略分析与表达,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2. 练习的设计应具有趣味性和层次性。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出来吗? (考查知识点:提出问题,并能解决问题;能力要求:灵活选择方法解决问题) B类 1. 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 )×4<30 46>5×( ) 7×( )<50 ( )×8<60 40>( )×9 6×( )<54 2. 找规律填空。 (考查知识点:计算;能力要求:灵活运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略 B类:1. 7 9 7 7 4 8 2. 9 教材习题 第84页“做一做” 6×5+4=34(个)或5×6+4=34(个),34<35,不够。 第85页“练习二十一” 1.(竖式略)24 35 36 36 2. 9×6=54(个)或6×9=54(个) 3. 5×5+2=27(盆),30>27,够了。 4. × 1 2 3 4 5 6 7 8 9 7 7 14 21 28 35 42 49 56 63 8 8 16 24 32 40 48 56 64 72 9 9 18 27 36 45 54 63 72 81 5. 59 23 0 9 78 62 6. 6×6+8=44(个),44>40,不能。 7*. 7 8 7 6 4 9 6 整理和复习 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整理和复习、练习二十二。(教材第86、第87页) 教学目标 1.经历小组合作整理、交流乘法口诀的过程。 2.熟记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 3.感受我国文化的特点,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记忆口诀,运用口诀正确计算。 难点:解决有关乘法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 空白乘法口诀表、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铺垫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1~9的乘法口诀,谁给大家背一背,每个人只背一组。 指名背口诀,对选择8、9口诀的给予表扬鼓励。 【设计意图:既复习乘法口诀,又为整理口诀做铺垫】 二 整理口诀 1.整理口诀。 师:一年级的时候,我们整理过20以内的加减法,今天我们能不能把乘法口诀进行整理呢?我给大家准备了一张空白乘法口诀表,请同学们4人一小组,合作把背诵的口诀整理在表中。可参考教材第86页的表。 小组合作整理乘法口诀,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经历合作、整理乘法口诀的过程】 2.交流汇报。 师:哪个组把你们整理的乘法口诀表介绍一下? 请一个组展示整理的结果。 师:哪个组愿意把你们是怎样合作的给大家说一下? 各组都要发言。 【设计意图: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进一步熟记乘法口诀,感受与人合作的快乐】 3.发现规律。 师:这是大家完成的乘法口诀表。我把它贴到黑板上。仔细观察表格中的口诀,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1:第一列是一几得几的口诀,第二列是二几得几的口诀,第三列是三几得几的口诀…… 生2:第一行是1的口诀,第二行是2的口诀,第三行是3的口诀,第几行就是几的口诀。 生3:1的口诀就一句,2的口诀二句……几的口诀就有几句。 生4:第1列是求1个几的乘法口诀,按一一、一二、一三、一四……的顺序排列,每相邻两句口诀的积相差1;第2列是求2个几的口诀,按二二、二三、二四……的顺序排列,每相邻两句口诀的积相差2…… …… 师:现在请同学们把乘法口诀默写在教材第86页的表中,看谁填得又快又整齐!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习惯和简单的归纳能力,帮助学生熟记乘法口诀】 三 总结提升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生1:整理乘法口诀表。 生2:乘法口诀一共有45句。 生3:我会利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 师:在实际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身边的数学吧!回来讲给同学们和老师听。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使学生再次重现本节课应掌握的知识,强化对应知识的理解】 板书设计 乘法口诀表 教学反思 本节课系统地概括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的能力。复习巩固1~9的乘法口诀,加深对乘法意义的认识,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更好地检查学生对“九九乘法表”的掌握情况,教学中设计了“让学生填一张空白乘法口诀表”的环节,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简单归纳的能力。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1. 找规律填数。 8×5=( )×8 9×7=( )×9 ( )×( )=( )×( ) ( )×( )=( )×( ) 2. 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 )×4<29 (考查知识点:乘法口诀;能力要求:能灵活地运用表内乘法进行简单计算) B类 1. 你能很快地算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吗? (1)9+9+9+9+9+5=( ) (2)5+5+5+5+5-3=( ) (3)8+8+8+8+8-7=( ) (4)6+6+6+6+6+6+6+6-8=( ) (考查知识点:乘法口诀;能力要求:能用口诀进行简单计算) 2. 花园里有32盆兰花和5盆菊花,要使兰花是菊花的5倍,应搬走几盆兰花? (考查知识点:乘法口诀;能力要求:能解决有关乘法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1. 5 7 8×4=4×8(答案不唯一) 7×8=8×7(答案不唯一) 2. 7 B类:1.(1)50 (2)22 (3)33 (4)40 2. 32-5×5=7(盆) 答:应搬走7盆兰花。 教材习题 第87页“练习二十二” 1.1×8=8 2×9=18 3×1=3 4×2=8 5×3=15 6×4=24 7×5=35 8×6=48 9×7=63…… 2. 42 36 47 81 24 30 21 32 16 63 72 63 3. 套餐 每份价格 份数 钱数 A 8元 3 24元 B 5元 4 20元 C 7元 6 42元 24+20+42=86(元) 答:一共花了86元。 4. (竖式略)54 56 99 57 5. (1)8+6=14(元) (2)6×8=48(元)或8×6=48(元) (3)答案不唯一,如6个小朋友玩过山车,共花了多少钱?6×8=48(元) 量一量,比一比 一课时 教学内容 量一量,比一比。(教材第88、第89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用学生尺、米尺和卷尺测量不同物体长度的过程,体验合理选用测量工具的必要性,加深对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认识。 2.让学生探索并掌握一些测量物体的策略,并能灵活地运用于现实生活中,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空间观念、探索新知意识和合作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用不同工具测量物体。 难点:选择不同的标准描述物体的长度。 教具学具 课件,每组一把米尺,一个皮尺,2张练习纸和一台身高仪,学生尺 教学过程 一 温故知新,揭示课题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用厘米或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那么今天上新课前,老师想请同学们做一件事情。每组选两名代表,用学生尺(20厘米)量一量教室的长有多少厘米。 (学生累得气喘吁吁,结果也不一样)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 生1:因为学生尺太短了,而教室太长了。 生2:用学生尺来测量教室的长度太麻烦了,而且量的结果也不一样。 师:同学们讲得真好。厘米是用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的,而要测量教室的长或者比较长的距离,那就需要长度单位家庭里的另一个成员来帮忙,它就是——米。(板书:米) 师:测量不同的物体长度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及测量单位。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低年级教学中,一要激发学生兴趣,二要在实践操作中发现数学问题,用好的方法解决问题。在本节课教学中,教师首先请学生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当学生通过亲自操作以后, 发现学过的数学知识不能解决现在的问题时,就产生了非常强烈的求知欲,教师紧接着利用学生的求知欲望,揭示新课】 二 探究新知 1.提供情境,探索“量”的方法。 师:那么多地方都需要量一量,你知道该用什么工具去量吗?你知道哪几种尺,给大家介绍介绍。 根据学生回答介绍:学生尺、米尺、软尺、卷尺…… 师:你们看,这些尺虽然长得各不相同,但你能不能在它们身上找到相同的地方?不管用什么尺量,我们都需要先对准尺上的哪一个刻度? 师:今天,这4种尺吵着要来比本领,请同学们做裁判,选出你认为合适的尺量一量教室的长度、讲台的长度、身上某部位的长度等。 根据学生的选择,在操作中讨论,明确这4种尺在测量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怎么对准0刻度。 (2)操作时有什么注意事项。 (3)读数。 2.认识身上的“尺”。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各种有刻度的尺,还会选择它们来量物体的长度。有时候,我们没有带这些尺,怎么办呢? 师:我们还有“身上的尺”,你知道你的身上哪些地方有尺吗? 生:食指宽约1厘米,小指长约3厘米,一拃,一步,一庹(tuǒ)等。 师:身上尺的用处可大啦,妈妈给你裁剪裤子时可以用哪把“身上的尺”来量?课桌大概的长可以用哪把“身上的尺”来量? 提供数据并设定问题。 师:有一条鳄鱼身长6米,你们能用合适的方式描述这个长度吗? 通过前面活动的测量结果,小朋友的肩宽大约是30厘米,两个小朋友并排站立,宽度大约是30+30=60(厘米)。那么20个小朋友并排站立的宽度大约就是20个30厘米相加,长度大约就是6米,和鳄鱼的身长差不多。 我们测得小朋友一庹的长度,那么几个小朋友可以拉起手来试一试,5个小朋友手拉手的长度大约也是6米。 因此我们可以总结出:以小朋友的肩宽为标准,大约20个小朋友并排站的宽度是6米;以小朋友一庹的长度为标准,5个小朋友手拉手大约是6米…… 让大家多选几种事物为标准,描述一下鳄鱼的身长。 从下面的表格中再选择一种动物,用不同的方式把动物的身高或身长描述出来。 长颈鹿身高 6米 鸵鸟身高 2米50厘米 企鹅身高 1米30厘米 鲸鱼身长 26米 巨蟒身长 10米 壁虎身长 12厘米 思考:为什么选择的标准不同,所需要的数量也不一样呢? (选择不同的事物作为标准描述物品的长度,标准不同,所得的结果也不一样,所以在测量的时候应该统一测量的单位。测量较长物品的长度或距离用“米”作单位,测量较短物品的长度或距离用“厘米”作单位) 三 小结全课 师:同学们,关于测量的学问,还有很多,我们以后还会学习比厘米还要小或是比米还要大的长度单位,这样就可以进行更多的测量。根据测量的需要,我们以后还会用到更多的测量方法,见识更多的测量工具……(课件播放:化曲为直的测量方法、影子测量法、远距离测量法、目测等) 【设计意图:结尾部分对测量方法作了拓展延伸,呈现了以后的学习中将会学到的一些测量方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大家对测量的浓厚兴趣】 板书设计 量一量,比一比 认识学生尺、米尺、卷尺。 认识身上的“尺”,描述较长的物体的长度 教学反思 1.本节课设计了一系列的测量活动:量课桌的长度、量步长等,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认识长度单位,在活动中加深了对单位实际意义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2.通过让学生用“身上的尺”来描述其他物体的长度,加深了学生对测量单位“米”和“厘米”的认识。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连一连,看看它们大约有多高。 (考查知识点:对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认识;能力要求:加深对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认识并能进行正确计算) B类 回家测量几件物品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考查知识点:正确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能力要求:能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会进行简单的测量活动)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B类:略 七 认识时间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让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探索并发现1时=60分,通过1分1分或5分5分地数判断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这部分内容是在一年级上册初步认识整时的基础上教学的。考虑到秒是很小的时间单位,日常生活中的计时很少需要精确到秒,因此这部分内容只安排时、分的认识和学习看钟面上的时刻。这样的安排,既有利于学生把先前的学习经验迁移到后续学习之中,又便于学生集中精力掌握看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这一学习难点。 本单元主要知识点: 1. 知道1时=60分。 2. 能认、读、写几时几分。 学情分析 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是很抽象的概念,不容易理解。在教学中要注意尽可能地联系生活实际,使用钟表模型等学具、教具,让学生在实际观察和操作中掌握知识。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对时间概念已有知识的认识,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一种联系,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例如,在一年级上册中只是让学生知道并记住“12:00就是指12时”,而对于为什么是这样,学生并不理解。等学生学习了这个单元的知识,了解了时与分的关系后,对这些问题就会有新的认识。 教学要求 1. 掌握认识时间的方法,能正确读、写几时几分。 2. 知道1时=60分,能1分1分或5分5分地数出钟面上的时刻。 3.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建议 1. 密切联系生活实际,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素材呈现教学内容。例如,学生上学时先看一看钟面上的时刻、老师的作息时间、自己的作息时间等。 2.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自主探索来获取知识。例如,钟面上有几大格、每大格有几小格、一共有几小格这几个问题,1时=60分的关系的发现等。 3. 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掌握看钟面上时刻的方法。教材把认识几时几分单列一课时,并充分利用学生认识整时和半时的经验。先呈现表示整时和半时的钟面,引导学生先判断大约是几时,再过渡到判断具体是几时几分。此外,教材还注意用色块清楚地标明分针从12起已走的部分,以方便学生观察和思考等。 课时安排 1 认识时、分……………………………………………………………………….1课时 2 认识几时几分…………………………………………………………………….1课时 1 认识时、分 一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时、分。(教材第90页) 教学目标 1. 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 2. 让学生经历1时、1分的时间,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体会到时间的宝贵,养成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3. 在认识时、分的过程中,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来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索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以及积极的学习情感与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钟面、认识1时、1分及时、分的关系。 难点:理解“1时=60分”。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实物钟、学具钟。 教学过程 一 温故知新,揭示课题 师:昨天我们的预习作业是小组合作画一个钟面,哪个小组愿意来说一说你们在钟面上都画了些什么呀? 小组代表上台展示,介绍自己的钟面。 每个同学也可以走过去看看别的小组画的钟面。 师:同学们的钟面画得都很漂亮。虽然大家画的钟面形状各不相同,但有几点是一样的,那就是钟面上都有1~12的数字,有时针、分针,还有很多刻度线。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关于钟表的知识:认识时、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预习引入,通过小组合作画钟面,展示小组所画的钟面,以及欣赏其他组的钟面,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互补、互学,了解钟面的本质,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增强学习欲望】 二 预习反馈,探索新知 1. 认识钟面。 (1) 认识大格。 师:通过昨天的预习,你知道在钟面怎样算是一大格吗? 指名回答。 师:每两个数字之间就是一大格,从12到1是1大格,1到2也是1大格。 师:你还能说说从哪到哪也是一大格吗?钟面上一共有几个大格呢?你是怎么知道的?是不是有12大格呢?我们来数一数。(出示结语:钟面上有12个大格) (2)认识小格。 师:每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呢?组长拿出学具钟,和组员一起看一看,数一数,再进行讨论。 小组交流后指名汇报。 (出示放大的钟面,一起数一数) 师:其他大格里也有5个小格吗?再找几个大格数一数。(出示结语: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 师:那整个钟面上一共有几个小格呢?是不是这样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12到1是5小格,到2呢?你怎么算的?到3呢?用哪句口诀?到6呢?口诀是……到9呢?从12到10有几小格?你怎么知道的?到11呢?到12呢? 生: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齐读) 在数小格时,用5的乘法口诀计算比较简单。当超出口诀的范围时,可以用每次加5的方法来计算。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预习对钟面上的大格和小格已有初步的认识。通过汇报与交流,加强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使学生对钟面的认识更完整、更深刻】 2.建立时、分的概念。 (1)认识“时”。 师: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大格和小格,你知道钟面上的指针是怎样走的吗? (钟面上指针走动的方向就是顺时针方向) 演示:时针从12走到1。 师:它从12走到了几?走了多少?时针走一大格是多少小时?(出示结语: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1小时也称1时。 师:时针走2大格是几小时?走3大格呢? 师:时针从12走到4,走了几小时?你是怎么知道的?从12走到6呢?如果是从7走到11 呢? 小结:看来,时针的走动一般以大格为单位。要知道时针走了几小时,只要看时针走了几个大格。 (2)认识“分”。 师:时针表现过了,分针也想出来活动一下筋骨了。 演示:分针走一小格。 师:分针走了多少?分针走一小格是多少时间呢?(出示结语: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 师:分针从12 走到1,是几分?你是怎么知道的?从12走到2呢?用哪一句口诀?从12走到4呢?从12走到7呢?从12走到9呢?分针从12走到12,走了一圈,是多少分?(出示结语:分针走一圈是60分) 小结:看来,分针的走动一般以小格为单位,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一圈有60小格,就是60分。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动态的演示,让学生在具体形象的画面中观察时针和分针的走动情况,帮助学生清晰地建立“时”“分”的概念】 3.认识1时=60分。 师: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时和分,那时和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来拨钟看一看。 师:时针指着1,分针指着12,接下来我们拨动表针。看,时针和分针同时开始走动了。分针走到了4,时针有没有走满一大格?分针继续走,走到了6,时针走满一大格了吗?走到9呢?走到了12,时针和分针同时停下。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师:通过拨钟,我们发现,时针从1走到2,走了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从12走到12,走了一圈,是60分。而且时针和分针是同时走同时停的。 师:是不是每次时针走一大格,分针都会走一圈呢?课前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发了一个学具钟,分针都指着12,但时针指的数字各不相同。请小组长拿出学具钟拨一拨,组员一起看一看时针和分针的走动情况。 师:当时针和分针同时指着数字12的时候是12时整,也可表示为12:00;当时针指向两个数字中间,分针指向6,此时便是几时半。30分也可说成半小时。 师:时针每次走一大格,分针都会走一圈。也就是说1时=60分。(板书:1时=60分) 学生齐读。教师出示课件欣赏。 【设计意图:理解时和分之间的关系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了让学生发现这一规律,教师为学生提供了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操作、探究、思考、发现,然后通过不完全归纳,惊奇地发现:每次时针走一大格,分针都会走一圈。由此得出:1时=60分】 三 全课总结,知识升华 师:在这节课里,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师:同学们可真厉害呀,在一节课上就学会了这么多知识。大家只要把握每一分钟,就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成为一个聪明博学的人。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一句格言——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与反思,让学生感受到时间的珍贵,教育学生要珍惜每一分钟,从小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板书设计 认 识 时 分 1时=60 教学反思 1.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时先创设了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并从已有知识出发来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引导学生观察钟面,回忆旧知,通过“你发现了什么?”,激发学生进一步观察,从而进入新知的学习。 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索来获取知识。 教学时,给学生充分观察、探索、交流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如让学生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进而认识钟面;让学生观察时针、分针的转动情况,进而发现“1时=60分”。 3.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中发展。 数学教学是师生间、生生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学习方式多样化的前提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课教学,采用同桌学习,小组交流的形式,注意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沉浸在探索的乐趣中,思维得到了发展。 4.注重知识的铺垫与渗透。 数学知识是前后连贯的。有的是一节课知识的联系,有的是学段之间的联系。在本课教学中注重了这一方面。例如,在数从12到几有几大格或几小格时,引导学生用数的方法,为后面认识钟表上的时间打下基础。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填写合适的时间单位。 小明大约每天睡9( ) 小明穿衣服大约要20( ) 烧一壶水大约要15( ) 爸爸每天工作8( ) 一部电影放映了2( )10( ) (考查知识点:时、分的认识;能力要求: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 B类 请同学们把你一天的活动情况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写出来。 (考查知识点:时、分的认识;能力要求: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时 分 分 时 时 分 B类:略 2 认识几时几分 一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几时几分、练习二十三。(教材第91~9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讨论,学会认、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 2.在认识几时几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索的意识以及积极学习的态度。 3.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合理利用时间,珍惜时间。 重点难点 重难点:用1分1分或5分5分地数的方法判断几时几分。 教具学具 课件、实物钟、钟表模型。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解决新知 1. 师:每天早上闹钟一响老师就起床了。看看小闹钟上现在是几时呢? 学生观察,读出6时。 师:怎么看的? 生:时针指着6,分针指着12,就是6时。 师:你们是什么时候起床的? 让多名学生说说。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几时几分。(板书:认识几时几分) 【设计意图:通过轻松的谈话,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也让学生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认识6时20分。 (1)(出示6时20分的钟面) 师:你能说说这位小朋友是什么时候起床的吗? 生:6时20分。 (2)怎么看的? (课件演示:时针走过6,是6时多,分针从12起走了20个小格,每个小格是1分,共20分,现在就是6时20分) 师:你还会怎样看呢? 生:看分针的时候还可以5分5分地数, 共4个5分,也就是20分。 (3)怎么写呢? 学生了解方法后,在练习本上写一写。 (教师板书示范两种写法:6时20分或6:20) 【设计意图:通过认读简单时刻,掌握认读方法。借助课件演示,帮助学生很清晰地理解认读方法】 3.练习。 (课件出示:4时5分,4时30分,4时45分) 学生汇报交流,说说想法。 课件出示正确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一组简单练习,在练习中加以巩固,为后面突破难点做铺垫】 二 观察探究,解决疑难 1.情景描述:(出示7时5分)这是小芳的起床时间,(6时55分)这是小兰的起床时间。这两位小朋友谁起得早呢? 2.同桌讨论。到底是谁起得早呢?你是怎么想的。 3.汇报。 第一层次:认读7时5分。 第二层次:认读6时55分。 学生情况预设:可能会读成7时55分。 师:看上去时针很接近7,但它还没到7,实际上只走过了6,所以只能是6时多,分针走了55个小格,是55分,现在是6时55分。刚才有的同学把6时55分看成了7时55分,同学们再想想7时55分的时针会很接近几呢? 观察发现:7时55分的时针会很接近8。 第三层次:对比。 师:这两个钟面,它们的时针都很接近几?为什么一个是6时多,一个是7时多呢? 学生观察,进一步在对比中深化认识。 4.应用。 师:(出示教材第92页例3图片)明明可能在哪个时间去踢球呢?你是怎么判断的? 生1:明明7:15开始写作业,做完作业去踢球,而10:30去看木偶剧,所以我觉得踢球时肯定不到10:30。 生2:图上显示9:00做完作业,所以踢球时间应该在9:00之后,10:30之前,只有第2个钟面显示的9:15满足条件。 师:两位同学分析得很好,明明应该是在9:15,也就是第二个钟面显示的时间去踢球的,把它圈起来。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产生不同的想法。在讨论中通过对比、辨析,突破难点】 三 全课总结,知识升华 时间过得真快,一节课快结束了,今天同学们珍惜了课堂上的学习时间,认识了几时几分,希望同学们课后也能合理安排好时间,高兴地玩,快乐地学,做时间的小主人! 【设计意图:给予学生激励和期望】 板书设计 几 时 几 分 6时20分 4时5分 4时30分或4时半 4时45分 6:20 4:05 4:30 4:45 1分1分或5分5分地数 教学反思 1.新授设计精巧、联系生活。 在新授中结合生活实际,从学生认识的整时入手,引出几时几分,很自然地解决了认读几时几分的方法。紧接着通过两个时刻7时5分和6时55分的出示,引导学生在认读中感受、对比,从而突破认读几时几分的难点。 2. 练习形式多样。 从写时刻到拨钟再到画分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同学们能非常投入地开展练习。练习的形式有写时刻、专项练习、快速认读等。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钟面上时针刚过9,分针从12起走了10小格,这时是( )时( )分。 钟面上时针指在9和10之间,分针指着10,这时是( )时( )分。 (考查知识点:正确说出钟面表示的是几时几分;能力要求:能根据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的位置,正确说出表示的是几时几分) B类 你周末的一天准备怎样安排呢?写在作业本上。 (考查知识点:能正确写出每天的不同时刻;能力要求:能合理利用时间)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9时10分 9时50分 B类:略 教材习题 第91页“做一做” 7:30 7:40 8:00 1:20 10:45 9:55 6:05 第93~96页“练习二十三” 1. 9:30 6:40 9:35 2. 3. 略 4. 圈第三个图10:05。 5. 6. (1)答案不唯一,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即可。 起床 上学 午饭 放学回家 看电视 晚饭 睡觉 6:50 7:30 12:00 4:35 7:00 6:00 9:30 (2)我早晨5:00不可能在外面玩。 7. (1)30 (2)6 (3)35 (4)12 8. 规律:前一个钟面过15分钟得到后一个钟面的时间。 9. 10. 6:35 7:30 6:00 3:30 11. 略 八 数学广角——搭配(一) 教材分析 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学生学习统计概率的基础知识,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本教材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了一些努力和探索,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教材以学生熟悉而又感兴趣的生活场景为依托,重在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思想方法,将学习活动置于模拟情境中,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为学生今后学习组合数学和统计概率奠定基础。 其主要知识点:简单的排列与组合。 学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需要用排列、组合来解决的问题, 如乒乓球的比赛场次等。作为二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注意安排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来进行学习。经历简单的排列、组合规律知识的探索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动手操作探究新知,发现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要求 1. 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比较、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 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3. 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4. 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建议 1.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能进行简单地、有条理地思考。”本单元的内容是把重要的数学思想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重点在于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思想。 2. 教学中运用操作、实验、比较等直观手段解决问题,鼓励学生用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 课时安排 1 排列………………………………………………………………………………….1课时 2 组合………………………………………………………………………………….1课时 3 练习二十四………………………………………………………………………..1课时 1 排列 一课时 教学内容 排列。(教材第97页) 教学目标 1. 通过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在合作交流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 2.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经历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全过程。 难点:培养有序排列的思想。 教具学具 课件、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 口算练习 8×6= 9×2= 9×3= 9×4= 9×5= 9×9= 7×9= 二 探究新知 1. 感知排列。 师:交换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的位置就可以得到一个新的两位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数学宫游玩。 用1、2两个数字能组成哪几个两位数? 师:首先,在数学宫玩排数游戏,必须打开密码门才能进入。密码:用1、2两个数字能组成哪几个两位数? 学生根据解码提示猜测、推理,打开密码门。 学生充分发表想法并汇报。(板书:12;21) 师:同样的两个数字,排列的位置不同,数的大小就不同。 【设计意图:1、2两个数字的排列顺序不同,则能表示的两个两位数也不同,这个知识学生在一年级就已学会。因此,这里“让学生猜一猜、想一想、说一说”,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让学生感受排数时要考虑数字的排列顺序,有利于学生建构新知】 2. 师:打开了密码门,让我们走进数学宫吧!聪明屋里的小朋友们正在玩摆数游戏,你们想玩吗? 用1、2、3三个数字中的两个数字能组成哪几个两位数? (1)小组合作摆数,边摆数边写在记录卡上。 (2)汇报交流。 (3)为什么有的摆的数多有的摆的少呢?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助我们既不漏数也不重复呢? (4)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第二次操作。 (5)小组讨论,再按你们的方法边摆边写下来。 (6)哪个小组再来汇报一下,一共摆了几个两位数,怎么摆的? (7)这六个数的大小相同吗?通过摆数游戏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充分发表想法。 师:我们再次感受到同样的两个数字,排列的位置不同,数的大小就不同。 有序地摆:12、21、13、31、23、32或12、13、21、23、31、32。 小结:有顺序地思考,能使答案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设计意图:例题呈现由易到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法设计由导到放,尊重学生的内心体验】 3.师:数学博士这时候也赶来了,他知道我们班的同学们很聪明,给我们出了一道智力题:用0、2、3能摆几个两位数? 请先摆一摆,然后记录在卡片上。 集体交流。 通过这个摆数游戏,提醒同学们应该注意什么。(两位数的十位上不能为0) 【设计意图:通过玩有趣的排数游戏,让学生知道数字交换位置就变成另一个数,与顺序有关,从而感知排列】 三 全课总结,知识升华 在数学宫里还有很多好玩的活动,由于时间关系今天我们就玩到这里。你有什么收获说给大家听听。有什么疑问,看大家能否帮助你。 师:几个物体摆在一起,排列的位置不同,就有不同的效果。如排列数, 数字排列的位置不同,数的大小就不同。 【设计意图:师生一起参与课后总结,给新知识理顺思路,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板书设计 数 学 广 角 教学反思 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规律,依据《课标》的要求和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实际情况,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通过课件演示、动手操作、游戏活动等方式组织教学。 1.创设情境、活用教材。 创设游戏情境,在一个又一个活动情境中渗透排列的思想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在活动中主动参与,并发现规律。 2.关注合作、促进交流。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贯穿全课,教师充分应用分组合作、共同探究的学习模式,组织进行全班性的讨论分析,学生之间互相质疑答疑。学生始终都在参与、实践、思考和创新,并且有自己的学习体验。学生们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对各种方案进行讨论并优化。这样的安排可以让所有的学生获得表现自我的机会,实现信息在群体间的多向交流,为学生提供最广泛的学习空间和时间,使学生在合作中既学会了知识,又体验了学习的乐趣,思维也变得更加活跃。 3.教学设计注重处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练习题的设计力求游戏化,设计了搭配衣服、照相等游戏,截取学生周围感兴趣的情境进行教学。这样更加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层层深入开展教学,使学生在快乐、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用大、人、数三个字能组几个词? (考查知识点:通过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能力要求:能通过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 B类 你能在生活中找出一两个排列位置的例子吗? (考查知识点: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要求:能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 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大人、人大、大数、数大、数人、人数 B类:略 教材习题 第97页“做一做” 6种 2 组合 一课时 教学内容 组合。(教材第98页)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数学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2.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3. 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组合规律的过程。 难点: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 教具学具 课件、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铺垫孕伏 师:同学们,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非常有趣的地方——“数学广角”,你们想去吗?要想进入“数学广角”,首先要买门票。票价是每人5角,老师为每位同学准备了1张5角、2张2 角、5张1角的人民币,你知道有几种付钱方法吗? 学生汇报5角钱的付法。 师:买好了门票,我们可以顺利进入“数学广角”了。 【设计意图: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游玩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始,将“做一做”中的“买5角钱拼音本”改为“买票价5角的门票”,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初步感知5角钱的几种不同组合方式】 二 合作探究,体验新知 1.师:大家在“数学广角”里这么快就学会了一项新本领,老师提议每组的3位同学每两个人握一次手,互相加油,争取在下面的活动中有更精彩的表现。 (1)猜一猜:3人中每两个人握一次手,一共握几次? (2)各小组3个同学互相握一握,验证猜想。 (3)指名演示,感受方法。 (4)小结:3个人握手时,可以先确定一个人和另外两个人分别握一次,剩下的两个人再互相握一次,一共握3次。 【设计意图:让小组3人互相握手,亲身体验组合,有助于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理解排列与组合的不同】 师:上节课我们用1、2、3三个数字能组成6个两位数,而3个同学每两个人握一次手,只握了3次,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交流。 生:排数时两个不同的数字交换位置可以组成一个新的两位数,而握手时两人交换位置还是他们两个人。 师:排数时要考虑数字的排列顺序,而两个人相互握手与顺序无关。 2.师:同学们用1、2、3组数有6种可能,那么我们再来看这组数字。(出示教材第98页例2) 小组讨论。集体汇报交流。 生1:5+7=12,5+9=14,7+9=16,7+5=12,9+5=14,9+7=16。而5+7=12与7+5=12、5+9=14与9+5=14、7+9=16与9+7=16的结果一样,所以得数有3种可能。 生2:我们用的填表法。(课件出示表格) 生3:有3种可能。因为两个数的和与顺序没有关系。 【设计意图:初步感受排列与组合的不同是本节课的难点。引导学生对排数个数和握手次数进行比较,引发讨论,让学生在比较中明白排列与顺序有关,组合与顺序无关。通过小组讨论,集体交流,集思广益得出两个数的和与顺序没有关系,从而得出排列与顺序有关,组合与顺序无关】 三 回顾总结,自我评价 师:今天,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游玩“数学广角”,你们玩得开心吗?除了开心之外,你们还有什么收获呢? 师:几个物体摆在一起,有时要讲究排列的位置,如摆数,位置不同,数的大小就不同。有时却不需要讲究排列的位置,只要组合在一起就可以了。如握手、搭配事物、凑钱等。希望同学们遇到问题时要认真思考,做出准确判断。 【设计意图:师生总结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给新知识理清了思路,有利于学生建构新知】 板书设计 数学广角——组合 凑钱、握手、搭配事 教学反思 首先是将“数学广角”中的各项内容创设成类似公园游玩的情境,使整个活动成为一个游戏的整体。其次是灵活应用教材。将教材安排的“5角钱的拼音本”改为“5角钱的票价”,这样就将5角钱的不同组合与到数学广角游玩联系到了一起,恰到好处。最后,从整个教学设计看,学生始终在玩中体会组合的含义,在玩中不知不觉地尝试了排列与组合的不同及怎样全面地看问题。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选择。 儿童节3个好朋友互相赠送礼物,他们一共赠送了( )件礼物;每两人通一次电话,一共要通( )次电话。 A.3 B.4 C.5 D.6 (考查知识点: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能力要求:能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B类 1. 有5个同学参加象棋比赛,每个学生要和其他4个学生各赛一场,一共要比赛多少场? 2. 你能在生活中找出一两个组合的例子吗? (考查知识点: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能力要求:能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D A B类:1. 4+3+2+1=10(场) 答:一共要比赛10场。 2. 略 教材习题 第98页“做一做” 1. 3次 2. 1张伍角;2张贰角和1个壹角;1张贰角和3个壹角;5个壹角。 3 练习二十四 一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二十四。(教材第99页)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通过回忆整理复习,对简单事物的排列和组合能做出正确判断。 2.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3. 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尝试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有序排列、巧妙组合的方法。并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难点:怎样可以不重复不遗漏地排列。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铺垫孕伏 师:今天小丸子要带我们去一个很有趣的地方!(出示数学广角) 【设计意图: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游玩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自主合作,探究意义 1.探究。 师:既然参加活动,就要穿得漂亮些。衣柜里有这样几件衣服,小丸子一共有几种不同的穿法呢?(教材第99页第3题) (1)观察并与同桌讨论。 (2)小组合作,动手实践。 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每人选择一种搭配方法试试看。搭配的时候要注意怎么搭配才能不重复不遗漏。搭配好的小朋友可以和你组里的其他小朋友说说你是怎样想的。看看你们组有几种不同的方法。把你们认为组里面最棒的方法推荐给同学。 2.归纳、演示。 搭配方法一:用学具摆一摆。先确定上装,再确定下装,或先确定下装,再确定上装。 搭配方法二:连线。 搭配方法三:列式。 搭配方法四:编号。 若学生提出其他搭配方法,只要有道理都给予肯定。 3.小结。 师:你们真能干,想出了这么多的办法。有的同学把所有的穿法都表示出来了,有的同学用摆卡片的方法,有的用连线的方法,还有的用编号的方法,还有一些特别聪明的同学一下子算出了有四种穿法,而且一个都没有漏掉,也没有重复。那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呢?为什么?怎么样才能做到不重复,也不遗漏?不管是用什么方法只要做到有序搭配就能够不重复、不遗漏地把所有的方法找出来。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许多这样的问题,都可以运用有序的思考方法来解决它们。 【设计意图: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让学生在感知排列与组合后,对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判断,从而选择正确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本身,更多的是能力、情感】 三 课后总结,互谈感受 1. 本次数学广角,你玩得开心吗?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从这里你学到了什么? 2. 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选择方案的时候,是不是所有的方案都要选择呢?应该怎么办? 师:几个物体摆在一起,有时要讲究排列的位置。例如,排数时数字排列的位置不同,数的大小就不同;有时却不需要讲究排列的位置,只要组合在一起就可以了。例如,握手、搭配事物、凑钱等。希望同学们以后遇到问题时要认真思考,做出正确的判断。 【设计意图:师生畅所欲言互谈感受,进一步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同时再一次帮助学生将本课的知识理顺了思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板书设计 数 学 广 角 教学反思 排列与组合这一数学思想将一直影响着学生的后继学习。排列、组合知识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很广泛,学习时要遵循“不重不漏”的原则。其思维方法的新颖性与独特性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不可多得的好素材。 1.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复习《排列组合》时,没有以知识结构为主线,而是围绕学生的学习情感与体验来组织学生闯关。创设“游数学广角”,“穿衣服—吃早点—游数字乐园(数字搭配)—游活动乐园(线路选择)—照相留念”一系列的情境。内容贴近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学生乐意学,主动学,不仅获得了知识,更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2. 动手实践体验,探究解决问题。 3. 关注合作交流,引发数学思考。 本节课运用了分组合作,共同探究的学习模式,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沟通。比如“9、3、7这三个数字可以组合成多少个三位数”,这个问题不是学生一眼就能看出,一下子就能想明白的,它需要认真观察、思考。因此安排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小组合作交流,选择最佳方案再汇报。目的是通过给学生一个比较宽泛的问题,给学生自己动脑思考的空间,再通过小组交流,让所有的学生获得表现自我的机会,也可以实现信息在群体间的多向交流。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根据下列条件猜测这个数是几。 (1)这个数是由2、5、6组成的两位数。 (2)十位上的数最大,但这个数并不是最大的两位数。 (考查知识点: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能力要求:能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B类 到数学广角的山顶参观需要8角钱,可以怎样付钱? (考查知识点: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能力要求:能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62 B类:答案不唯一,如8张1角,1张5角和3张1角…… 教材习题 第99页“练习二十四” 1. 6种 2. 6种 3. 4种 4. 7种 总复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本册各单元的基础知识。 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整理复习、系统训练的学习过程,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号数学的信心,促进学习能力进一步提高。 教法与学法: 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多种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复习时,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本学期的重点内容是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减法和表内乘法,要使学生切实学好。 课时安排:5课时 第一课时:100以内笔算加法和减法 第二课时:表内乘法 第三课时:米和厘米,角和直角 第四课时:观察物体 第五课时:认识时间 第三课时 米和厘米 角和直角的复习 教学内容:教材第102页总复习及练习二十五第9~11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画线段。 2、使学生加深对角和直角的认识,能正确区分角和直角。 过程与方法: 在操作、观察等活动中获得对线段、角、直角等图形的直观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会量、画线段。 难点:认识角和直角,会画角 教法与学法: 教法:谈话法 学法:小组研讨法 教学准备:学生尺、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 宣布本节课的复习内容,并板书课题:米和厘米,角和直角的复习。 二、 复习旧知 1、体验1米和1厘米的长度。 ①用手臂表示1米大约有多长,用手指表示1厘米大约有多长。 a.学生比画。 B.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大约长1米?哪些物体大约长1厘米? ②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 1米=( )厘米 400厘米=( )米 3米=( )厘米 700厘米=( )米 2、 量、画线段。 ①看教材第105页第10题,估计两条线段大约有多长。 指名回答。 ②动手量一量,验证你估计得对不对。 请同学汇报测量结果,并说说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③画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 小组同学相互检查。 3角和直角、锐角、钝角。 ①说一说教室里哪儿有角,哪些是直角,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②判断下面的图形,是角的画“√”,不是的画“X”。 ( ) ( ) ( ) ( ) ③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怎样才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怎样画一个直角? 用三角板的直角来画,从直角的顶点开始,沿着两条直角边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直角。 4、 完成教材第102页第6题。 三、 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五第9题。 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2、 小组活动。 ①小组合作开展学习活动。 ②相互交流,你是怎样折的?怎样拼的?你能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多少个正方形?怎样判断锐角、钝角?。 ③画一个锐角、一个钝角。完成书105页第11题。 四、 总结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同学们又有什么心得收获没有? 第一课时 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的复习 教学内容:教材第101页总复习第1题,练习二十五第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估算方法,提高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3、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说一说”“做一做”等活动,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互帮互学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熟练地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 教法与学法: 教法:谈话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出示卡片) 75-8 = 36+40= 42-9= 54+8= 48-40= 52-7= 36+4= 50-20= 57-20= 84-7= 75-6= 84-60= 2、谈话揭示课题。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学期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从今天起,我们要把学过的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比一比看哪些同学学得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板书课题) 二、复习旧知 1、复习笔算两位数加减法 教材第101页第1题. ①指名读题。 ②笔算加减法应注意:A.相同数位对齐;B.从各位算起;C.加法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进1,减法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向十位退1. ③指名上台笔算,其余的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 2、 复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出示练习题:30+24+28= 75-26-35= 45+27-59= 全班齐练,集体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怎样可以使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简便。 小结:为了简便可以吧分步计算的两个竖式连起来写。 三、 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五第1题。 要求学生看清运算符号,认真审题,再独立完成。 2、 完成练习二十五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3、 完成练习二十五第3题。 独立完成。 四、 总结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相信同学们的计算会更熟练,在计算时只要认真审题,看清运算符号,相信大家会很棒! 第二课时 表内乘法的复习 教学内容:教材第101页总复习及练习二十五第4、6、7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及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和熟记乘法口诀表,并能熟练地利用乘法口诀表求积,提高计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说一说”“比一比”等活动,提高学生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 重点、难点:熟记乘法口诀并运用口诀求积。 教法与学法: 教法:尝试指导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出示卡片) 9×5= 8×7= 7×6= 4×9= 3×6= 5×7= 4×8= 3×4= 6×8= 4×7= 9×9= 8×5= 3×7= 4×5= 5×6= 8×9= 2、 引出课题 宣布本节课的复习内容,并板书课题:表内乘法的复习。 二、 复习旧知 1、复习乘法的意义及各部分的名称。 出示下图: 问:求一共有多少个,用加法计算怎样列式?用乘法计算怎样列式? 【5+5+5+5=20(个)5×4=20(个)】 指名说出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5 × 4 = 20 . . . . . . . . . . . . 乘 乘 乘 积 数 号 数 教师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2、 复习乘法口诀 ①背乘法口诀。 采用多种形式背乘法口诀。 ②根据“六九五十四”这句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 ③口算。 7×8= 9×4= 6×7= 8×8= 6×5= 7×4= 6×9= 9×8 5×5= 8×6= 3×2= 7×7= 三、 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五第4题。 以开火车的形式练习。 2、完成练习二十五第6题。 仔细看题,独立完成。 3、完成练习二十五第7题。 引导学生认真审题,读懂题意,然后独立完成。 四、 总结提升 五、 今天这节课我们对乘法进行了复习,你们有什么新的收获?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 第五课时 认识时间的复习 教学内容:教材第101页第3题和练习二十五第12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进一步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3、进一步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复习,让学生经历总结归纳知识的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复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重点:让学生对时间有更深的认识。 难点: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法与学法: 教法:讲授法学法 学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练习课中的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谜语引入 启发谈话: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仔细听,看哪个小朋友先猜出来。 哥哥长,弟弟短,弟弟跟着哥哥转。哥哥跑一圈,弟弟走一格。这是什么?(钟表) (出示钟表)这就是我们的老朋友——时钟,你们知道它能帮助我们干什么吗? 这节课我们就复习《认识时间》 二、 复习几时几分 1、谁来说说,钟面上有什么? 引导学生看出有1~12这些数,有时针和分针,有12大格,每一个大格力有5个小格,共60个小格。 2、 老师拨出7时和7时半,让学生用两种方法写一写。指名学生到黑板上来写,反馈。 并引导学生小结:①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②当分针指着6,时针刚刚走过几,就是几时半。半时就是30分。 3、复习“1时=60分”。 师拨12时,问:现在是几时?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时针和分针的变化。(拨到1时) 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圈。 引导学生一起回答: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 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 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 老师拨钟,引导学生5分5分第数到60,分针走一圈正好是60分,而这时时针正好走了一大格,是1时。 板书:1时=60分 三、 做一做 1、老师拨时刻(7:45 10:50 11:15 1:35),学生在纸上写一写,说一说。 2、老师说时刻(3:45 1:25 4:05 6:55),学生拨钟面。 师拨7:05,让学生说、写。指一个学生板演,订正。 强调:表示分的数要占两个位置,不满10分的要用0来占位。 比如:7:05,不满10分,我们就先写0,后写5. 四、 复习经过的时间 1、4时再过5分是( )。 2、10时30分再过10分是( )。 3、8时45分再过5分是( ) 4、5时55分再过( )分是6时。 五、 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101页第3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 完成练习二十五第12题。 独立完成,小组评议。 六、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快和你的同桌说说吧! 第四课时 观察物体的复习 教学内容:教材第102页第7题和练习二十五第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能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观察、比较、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初步识图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会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重难点: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帮助学生建立简单的空间观念。 教法与学法: 教法:谈话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引入课题 宣布本节课的复习内容,并板书:观察物体的复习 二、 复习旧知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 教师:要知道一个物体的全貌有什么办法呢? (我们应该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物体) 教师:怎样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呢? (从物体的前后、左右、上下去观察,不同的位置,所看到的形状不同。要感知一个物体的全貌,应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 多媒体出示教材第102页的第7题图。让学生独立完成连线练习。 集体订正,然后小结。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 三、 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五第13题。 学生独立完成,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2、 下面的图形是谁看到的?连一连。 四、 总结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观察物体有了更深的了解。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吗?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