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2 发布 |
- 37.5 KB |
- 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2021学年生物人教版必修3课后提升训练:第5章 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第 5 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课后篇巩固提升 基础巩固 1.某环保部门在凌晨 2 点选择某养猪场附近河流的四个不同地点测量其溶氧量,结果如下图所 示,根据图示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这条河流污染最严重的是地点 3 附近 B.污染最可能从地点 2 附近开始 C.地点 3 溶解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光照不足,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减弱 D.地点 4 数据表明该河流具有抵抗力稳定性 解析地点 3 溶氧量最少,说明污染最严重,A 项正确;水中溶氧量从地点 2 减少,说明污染最可能 从地点 2 附近开始,故 B 项正确;地点 3 溶解氧减少主要是由于水中有机物较多,好氧型细菌消耗 氧气增多引起的,C 项错误;地点 4 数据表明该河流具有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 持原状的能力,即具有抵抗力稳定性,D 项正确。 答案 C 2.某池塘中,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水蚤大量繁殖,使藻类减少,藻类的减少接着 又引起水蚤减少。后期排入污水,引起部分水蚤死亡,水蚤的死亡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 亡。下列关于上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早期不属于负反馈调节,后期属于负反馈调节 B.早期属于负反馈调节,后期不属于负反馈调节 C.早期、后期均属于负反馈调节 D.早期、后期均不属于负反馈调节 解析早期藻类大量繁殖引起水蚤增加,水蚤增加,又使藻类减少,这属于负反馈调节。后期污水引 起水蚤死亡,水蚤的死亡又加重了污染,不存在抑制关系,仅具有促进作用,为正反馈调节。 答案 B 3.近年来,我国西部大片的耕作区退耕。若将大面积的退耕地封闭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发 生一系列的生态变化。下面列举的情况,不是未来生态变化趋势的是( ) A.营养级的数目增加 B.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增强 C.群落的结构复杂化 D.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解析封闭起来的耕作区中群落的结构会越来越复杂,营养级数目也会增加,生物多样性良性发 展,所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而恢复力稳定性减弱。 答案 B 4.为修复长期使用农药导致有机物污染的农田,向土壤中投放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的复合菌剂。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加入菌剂可增加土壤中的物种多样性,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该菌剂减少了残留农药进入农作物,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土壤中的物质循环 C.土壤有毒物质的减少有利于增加农田动物的种类,降低害虫的优势度 D.农药降解菌具有分解农药的特殊代谢途径,体现了基因多样性的应用价值 解析向土壤中投放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的复合菌剂,可增加土壤中的物种多样性,从而提高土壤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 项正确;该菌剂可加快有机物的分解,减少了残留农药进入农作物,在一定 程度上促进了土壤中的物质循环,B 项错误;土壤有毒物质的减少有利于增加农田动物的种类, 使营养结构更复杂,从而降低害虫的优势度,C 项正确;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农药降 解菌具有分解农药的特殊代谢途径,体现了基因多样性的应用价值,D 项正确。 答案 B 5.生态系统是一种开放的系统,虽然各生态系统的开放程度大不相同,但它们具有一个很重要的 特点:它们常常趋向于一种平衡状态(稳态)。 (1)红树林具有明显的净化污水的功能,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稳定性。红树 林对污水的净化是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 等过程来完成的。 (2)红树林生态系统开放的程度比池塘生态系统 ,原因 是 。 (3)生态系统稳态调节的主要方式是 。 (4)某大型湖泊中藻类植物大量繁殖,水质迅速恶化,为 (填“正”或“负”)反馈调节。以某 湖泊的生态系统中发生的反馈调节为例,请在下图中用“+”“-”表示反馈类型。 解析(1)红树林中物种丰富,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可通过物理、化学、生物方法来净化污水。 (2)红树林中物质交换较快且较多,而池塘与其他水系的物质交换较少。 (3)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稳态调节的基础。 (4)水质的恶化与鱼类的减少两者相互促进,为正反馈调节,使生态系统偏离平衡状态。 答案(1)抵抗力 微生物分解 (2)大 红树林中物质的流入和流出多 (3)负反馈调节 (4)正 图上箭头处都标上“+” 能力提升 6.下图表示环境变化对不同生物群落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A.群落甲物种单一,只具有水平结构 B.随着环境的变化,群落乙出现的波动较大 C.群落甲、乙均具备一定的缓冲外来冲击的能力 D.群落甲中任一物种的消失必会破坏整个系统的稳定性 解析群落都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不会只具有水平结构。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环境变化, 群落甲波动较大,群落乙波动较小。群落甲和乙都具备一定的缓冲外来冲击的能力,只是乙的缓 冲能力大些,甲的缓冲能力小些。群落中任一物种消失都会影响系统的稳定性,但不会破坏整个 系统的稳定性。 答案 C 7.某生物课外活动小组为探究不同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 (1)实验过程 ①取三个相同体积的无色透明瓶,分别标记为 1、2、3 号; ②在 1、2、3 号瓶内加等量的水,3 号加少许河泥; ③选大小相似的同种小金鱼,在 1、2、3 号瓶中各加入 1 条,并在 2、3 号瓶中加入等量的金鱼 藻,三个瓶子都用橡胶塞塞紧,然后放在散射光下。 (2)实验结果 瓶 号 1 号瓶 2 号瓶 3 号瓶 瓶中金鱼生存的时间/d 3 11 25 ①1、2、3 号瓶相比较,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有 。 ②2 号和 3 号瓶相比较,2 号瓶中的金鱼存活的时间较短,说明 是生态系统成分中不 可缺少的。 ③该实验说明与生态系统稳定性密切相关的因素 为 。 (3)请继续设计实验探究光照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第一步,取相同体积的无色透明瓶作为 4 号瓶,4 号瓶的设计处理应该与 号瓶作对 照。 第二步, 。 第三步,观察记录瓶中金鱼生存的时间。 推测最可能的实验结 果: 。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 1、2、3 号瓶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水、温度和空气。2 号瓶与 3 号 瓶相比缺少分解者,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该实验说明物种组成、营养结构 和非生物因素等与生态系统稳定性密切相关。探究光照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的实验中,变量应为 光照,其余条件均应相同。 答案(2)①阳光、水、温度、空气 ②分解者 ③物种组成、营养结构和非生物因素等 (3)3 3 号瓶置于光照条件下,4 号瓶置于黑暗条件下 4 号瓶内金鱼的生存时间短于 3 号 瓶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