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 第一次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商朝时期,国人居住于王都之内,但仍然是聚族而居,按血缘形成一定的族邑。因此,商都的居民点多散布于宫殿、宗庙区四周,呈大分散、小聚集的形态。这说明当时(  )‎ A.城市布局体现皇权至上原则 B.宗法思想直接影响社会生活 C.都城的各功能区已严格区分 D.家族经济水平决定政治地位 ‎2.周天子分封诸侯时要举行授土授民仪式,既要给受封者颁赐礼器以作凭据,又规定受封诸侯的一系列义务,并载之文告。周天子这一做法旨在(  )‎ A.遏制诸侯国之间的相互攻伐 B.鼓励诸侯积极开疆拓土 C.明确周王与诸侯的隶属关系 D.加强对地方的有效管辖 ‎3.周代的乐舞,经常出现在各种政治、宗教仪式中,主要表现武王伐纣、平复南国等史事,是贵族子弟年幼时学习的必修课。这表明周代的乐舞(  )‎ A.具有政治意义和教化作用 B.形成重视传承的社会风尚 C.满足官僚政治的文化需要 D.开创乐舞追颂功德的先河 ‎4.西周时期,城市规划讲究中正有序。战国时期的《管子》一书中说:“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战国时期的这种城市规划思想(  )‎ A.反映了当时城市规划很混乱 B.促进了市坊分区制度的形成 C.说明了城市以经济职能为主 D.打破了礼制对城市发展的束缚 ‎5.《诗经·周颂》中写道:“噫嘻成王,既昭假尔(成王轻声感叹作祈告,我已招请过先公先王)。率时农夫,播厥百谷。”周公还告诫后代为君要“先知稼穑之艰难”。材料反映了(  )‎ A.当政者重视粮食安全的思想 B.当政者借此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C.耕作技术出现革命性的变化 D.小农经济对西周统治的重要性 ‎6.某学者提出,西周末期井田制已开始瓦解,当时铁农具和牛耕还没有出现;战国中期,井田制的变革已经完成,此后铁农具开始大量使用,牛耕只在个别地方使用。由此可知,该学者认为(  )‎ A.井田制的瓦解是铁犁牛耕出现的前提条件 B.铁犁牛耕的使用不是井田制瓦解的最初原因 C.土地私有制在西周末期已经确立 D.经济制度滞后于政治体制的变革 ‎7‎ ‎.“小农经济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这主要体现了小农经济(  )‎ A.稳定性强 B.生命力顽强 C.基础脆弱 D.生产工具简单 ‎8.‎ 出土地点 考古发现 河北武安县午汲赵城 陶器上大多刻有陶工私名,如文牛陶、爱吉等 山东齐国临淄故城 陶文大多只署明制作者的乡、里、名字 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 漆器注明了生产者的里名和人名,如钱里大女子 湖南长沙湖桥19号楚墓 一件漆耳杯,器底漆书有“□里□”字样 上表为不同地区发现的战国晚期手工制品署名统计表。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 A.官营手工业者私造现象严重 B.国家已无力垄断商品生产 C.民间手工业已经普遍存在 D.官营手工业注重品牌效应 ‎9.睡虎地秦墓竹简《金布律》等法律极力限制不合规定的商业活动,禁止非商业单位经商,禁止官吏经商;统一商品价格,重要商品由国家专营。秦的这些商业政策(  )‎ A.为商业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 B.限制了商业活动的正常发展 C.缓和了当时的社会阶级矛盾 D.沉重地打击了旧贵族的势力 ‎10.中国哲学家的社会经济思想中,有所谓的“本”“末”之别。区别本末的理由是,农业关系到生产,而商业只关系到交换。在有交换之前,必须先有生产。在农业国家里,农业是生产的主要形式,所以“重本轻末”思想贯穿中国古代历史始终。材料旨在说明(  )‎ A.农业生产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 B.小农经济形态决定社会“本末”思想 C.生产经营方式决定社会经济思想 D.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主要原因 ‎11.《论语·先进篇》中记载:“季氏富于周公,而求(冉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这反映出孔子(  )‎ A.要求统治者实行仁政 B.强调民本为治国之本 C.对弟子教育存在缺陷 D.具有—定的爱民精神 ‎12.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的论述,说明(  ) ‎ A.孟子强调臣子必须绝对服从君主 B.孟子认为君臣关系应该是互相尊重的 C.孟子认为臣子应该尊重和劝谏君主 D.君主地位尊贵,臣子只有服从的义务 ‎13.春秋战国是我国古代的社会大变革时期,诸子百家纷纷提出了治国思想。下列选项属于道家提出的是(  ) ‎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B.“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C.“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若此则天下治”‎ D.“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14.战国时期,有思想家认为,今有美尧、舜、禹、汤、武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该思想家意在强调 (  )‎ A.后世必然超过前世 B.人生来本性是恶的 C.小国寡民社会的优点 D.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15.墨子说:“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这一理想一旦被社会接受,必将(  )‎ A.打倒封建阶级 B.加速社会流动 C.推动士阶层兴起 D.保障社会平等 ‎16.秦朝时期,“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这反映出秦朝(  )‎ A.实行依法治国 B.百官胆小怕事 C.皇帝独裁专断 D.行政机构缺失 ‎17.秦统一中国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初为36郡;后分邯郸郡设常山郡,分临淄郡置济北郡,分琅琊郡置胶东郡,分河东郡置河内郡。这一调整说明(  )‎ A.秦朝注重对边疆地区开拓 B.秦朝消除六国反叛势力 C.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繁盛 D.中原地区人民纷纷南迁 ‎18..秦朝正式开启了中国千余年的封建王朝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里程碑。但马克思却形象地比喻其为:“好像马铃薯是由袋中的一个个马铃薯所集成的那样。”马克思这番话旨在强调(  )‎ A.先秦分封制催生了中央集权 ‎ B.秦实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结合 C.秦官僚政治存在着严重的弊端 ‎ D.秦表面的统一掩盖不了“分散”的现实 ‎19.‎ 表 记 述 出 处 ‎(汉初)“大城名都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汉初)“因民之疾秦法,顺流与之更始。”‎ ‎《史记·萧相国世家》‎ ‎“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史记·吕太后本纪》‎ ‎“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 ‎《史记·平准书》‎ 上表为《史记》有关西汉前期“无为而治”的历史叙述。据此判断,“无为而治”(  )‎ A.推动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 B.缓和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 C.顺应了小国寡民的社会心理 D.保证了地方自主发展的权力 ‎20.下表为据《汉书·食货志》简编而成的《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情况表》。该表信息主要反映出西汉(  )‎ 家庭人口 项目 数量(单位:钱)‎ ‎5人 收入 粮食 ‎8 500‎ 支出 赋役 ‎2 989‎ 日常开支 ‎7 950‎ A.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 B.耕织结合的经营方式 C.生活成本的居高不下 D.小农经济的根基脆弱 ‎21.汉武帝时,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打击工商业者,实行了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并设置行政机构具体管理。东汉虽然设立盐铁官,但只是负责征税,实行“纵民煮铸”的政策。盐铁政策的变化有利于(  )‎ A.豪强地主兼并土地 B.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C.强化中央集权 D.小农经济发展 ‎22.以下是两汉人口的变化统计,据表分析可知(  )‎ 关 中 西汉 东汉 凉 州 西汉 东汉 并 州 西汉 东汉 ‎240万 ‎50万 ‎128万 ‎40万 ‎330万 ‎70万 扬 州 西汉 东汉 荆 州 西汉 东汉 益 州 西汉 东汉 ‎320万 ‎430万 ‎350万 ‎620万 ‎470万 ‎720万 A.东汉大部分人口集中到长江流域 B.古代中国经济区域出现渐变迹象 C.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已经开始南移 D.我国北方经济整体呈衰退的趋势 ‎23.董仲舒重建了天上神权和地上王权的联系,认为君主受命于天,就应遵守自然规律,管理好社会人事,使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这说明董仲舒(  )‎ A.发展了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 B.借助神权思想来保护环境 C.强调了天与民众互动的作用 D.提高了儒家学说政治地位 ‎24.学术界认为《论语》最初有《古论》《鲁论》《齐论》三个版本,汉魏时期《齐论》失传。汉代海昏侯墓考古发掘出土了失传已久的《齐论》竹简;同《鲁论》《古论》相比,一是多了“知道”“问王”两篇,二是章句多于《鲁论》。该发现(  )‎ A.推动了儒家思想研究的深化 B.佐证了秦始皇焚书对文化传承的破坏 C.揭示了汉代儒学独尊的事实 D.证实了汉代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差异性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非选择题(52分)‎ ‎25.儒、法两学派思想是古代中国治国理念的重要来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今人之性,固无礼义,故强学而求有之也;性不知礼义,故思虑而求知之也。然则生而已(如果只有本性),则人无礼义,不知礼义。人无礼义则乱,不知礼义则悖。‎ ‎——《荀子》‎ 材料二 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为改,乡人谯(呵斥)之弗为动,师长教之弗为变。夫以父母之爱、乡人之行、师长之智,三美加焉,而终不动,其胫毛不改。州部之吏,操官兵,推公法,而求索奸人,然后恐惧,变其节,易其行矣。故父母之爱不足以教子,必待州部之严刑者,民固骄于爱、听于威矣……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故主施赏不迁,行诛无赦,誉辅其赏,毁随其罚,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 ‎——《韩非子》‎ 材料三 孝元皇帝……柔仁好儒,见宣帝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绳下……尝侍燕(宴),从容言“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作色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汉书·元帝纪》‎ ‎(1)根据材料一,归纳荀子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政治背景。(9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韩非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对秦朝施政的影响。(10分)‎ ‎ (3)根据材料三,指出汉元帝与汉宣帝治国理念的分歧及其本质。(6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由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称“皇帝”。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都由皇帝直接任免,都按照皇帝的律令和意志办事。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即三公九卿制,就是朝廷,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公九卿制为官僚政治,职事人员各有职分、等级、俸禄,公私分明,政绩有考课,讲效率,有升迁,体制划一,组织完善。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即郡县两级制度。郡县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升迁,地方官僚之间没有战乱、兼并之事。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年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 ‎——摘编自袁行霈、张传玺等《中华文明史》‎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12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唐玄宗即位初期,由于党同伐异和派系争斗激烈,导致官员人数大量增加,造成政府财政困难。唐玄宗为扭转这种局面,决定裁汰冗官,并停废闲散诸司、监、署十余所。同时,唐玄宗严格控制官吏的铨选,开元四年(716年),唐玄宗对吏部选用的县令亲自加以复试,结果有45人被淘汰。唐玄宗颁布《整饬吏治诏》,规定派按察使到各地巡查民情,纠举违法官吏,严惩不怠,并对地方官的政绩进行考核,以定升降奖惩。唐玄宗命人修订《大唐六典》作为行政法典,明确规定了各级衙门机构的组织建制、职权范围,从法律和制度上杜绝冗官滥吏,保证行政效率。尤其重要的是,唐玄宗重新将谏官和史官参加宰相会议的制度予以恢复,以此牵制高官。‎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玄宗政治改革的背景和措施。(10分)‎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唐玄宗的政治改革。(5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B ‎【解析】皇权至上思想形成于秦朝,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商朝时期,国人虽然居住在王都之内,但也是按血缘关系聚族而居的,这体现了宗法思想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故B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宗法思想直接影响社会生活,没有涉及都城的各功能区已严格区分,故C项错误;题干没有涉及家族经济水平决定政治地位,故D项错误。‎ ‎2.C ‎【解析】题干主要论述了西周时期周天子对各地诸侯进行分封时要举行授土授民仪式,没有涉及诸侯国之间的关系,故A项错误;周天子举行授土授民仪式的主要目的在于显示周天子与诸侯的关系,不是鼓励诸侯开疆拓土,故B项错误;西周时期的授土授民仪式显示了周天子与诸侯的隶属关系,故C项正确;分封制下诸侯权力很大,不利于对地方的管辖,故D项错误。‎ ‎3.A ‎【解析】通过周代乐舞出现的场合及内容可知其演出的目的在于宣扬周统治的合法性,即具有政治意义和教化作用,故A项正确;题干没有反映传承商代社会风尚的内容,故B项错误;西周时期是贵族政治,不是官僚政治,故C项错误;根据题干无法得出乐舞追颂功德的先河由周代开创,故D项错误。‎ ‎4.D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城市规划标准改变,而不是城市规划混乱,故A项错误;材料仅涉及对城市规划秩序不同主张,没有涉及如何设置城市功能区的主张,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城市的职能问题,且根据史实可知在战国时期,城市以政治职能为主,故C项错误;西周遵循周礼,城市规划讲究中正有序,管子作为战国时期的人物主张“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强调因地制宜规划城市,实用性更强,从而促进城市的发展,有利于打破礼制对城市发展的束缚,故D项正确。‎ ‎5.A ‎【解析】“率时农夫,播厥百谷”“先知稼穑之艰难”表明当政者对农业的重视,故A项正确;当政者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与材料主旨不符,故B项错误;耕作技术出现革命性的变化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故C项错误;小农经济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故D项错误。‎ ‎6.B ‎【解析】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动了井田制的瓦解,故A项错误;由材料“西周末期井田制已开始瓦解,当时铁农具和牛耕还没有出现;战国中期,井田制的变革已经完成,此后铁农具开始大量使用,牛耕只在个别地方使用”,可知学者认为井田制瓦解时,铁农具和牛耕还没有出现或没有大量使用,说明铁犁牛耕的使用不是井田制瓦解的最初原因,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关于土地私有制确立的信息,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土地制度与生产力的关系,没有体现经济制度与政治体制的关系,故D项错误。‎ ‎7.B ‎【解析】小农经济的稳定性体现在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并以家庭为单位,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的再生产”,这恰恰是小农经济生命力顽强的一种体现,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小农经济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可知,小农经济的基础是相对稳固而非脆弱,故C项错误;小农经济的生产工具尽管具有简单化的特点,但不是材料所强调的重点,故D项错误。‎ ‎8.C ‎【解析】由材料不能推断出手工业者身份为官营手工业者,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手工业品的制造状况,而未提及官营手工业市场占有率的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中手工业品普遍标注制作者姓名说明民营手工业现象比较普遍,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民营手工业的概况,且官营手工业也具有较强的封闭性,故D项错误。‎ ‎9.B ‎【解析】材料体现了秦朝对商业进行严格的控制,这会阻碍商业发展,故A项错误,故B项正确;材料中秦朝对商业的严格限制,会激化社会矛盾,不能缓和社会矛盾,故C项错误;秦朝这些抑商政策并非专门针对旧贵族而言,不能沉重打击旧贵族的势力,故D项错误。‎ ‎10.B ‎【解析】材料的主旨是“本末”的关系,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区别本末的理由是,农业关系到生产,而商业只关系到交换。在有交换之前,必须先有生产。在农业国家里,农业是生产的主要形式”得出小农经济形态决定社会“本末”思想,故B项正确;材料的主旨是“本末”的关系,不是生产经营方式决定社会经济思想,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故D项错误。‎ ‎11.D ‎【解析】‎ 材料中孔子反对他的学生冉求帮助富人搜刮民众财富,并没有对统治者提出仁政的要求,故A项错误;材料是孔子对其学生的批评,没有要求统治者以民为本,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无法推断冉求的行为是孔子教育缺陷导致的,故C项错误;材料中孔子反对他的学生冉求帮助富人搜刮民众财富,这反映出孔子关心民众疾苦,具有一定的爱民精神,故D项正确。‎ ‎12.B ‎【解析】由材料“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可知孟子并不主张臣子绝对服从君主,故A项错误;由材料“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及“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可知孟子认为君臣关系应该是互相尊重的,君主不爱护臣子,臣子也可以不拥护君主,故B项正确;材料中“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体现了孟子认为臣子应该劝谏君主,但在君主不听的情况下臣子可以投奔他主,因而孟子并不认为臣子应该始终尊重君主,故C项错误;D项明显不符合材料“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故错误。‎ ‎13.B ‎【解析】“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属于儒家思想,故A项错误;“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属于道家思想,故B项正确;“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若此则天下治”属于墨家思想,故C项错误;“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是法家的法治思想,故D项错误。‎ ‎14.A ‎【解析】根据材料有“美尧、舜、禹、汤、武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可知该思想家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不能复古倒退,也不能因循守旧,后世必然超过前代,故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人性问题,儒家的荀子主张性恶论,故B项错误;材料主旨是如何看待古今政治问题,与小国寡民无关,故C项错误;孔子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崇尚德政、古代先贤,故D项错误。‎ ‎15.B ‎【解析】材料的意思是官吏和百姓的地位贵贱不应该长久保持不变,有能力的就举荐为官,没有能力的就免官为民,墨子的这一理想一旦被社会接受,必将加速社会流动,打倒封建阶级不合题意,故A项错误,B项正确;推动士阶层兴起、保障社会平等不符合题意,故C、D两项错误。‎ ‎16.C ‎【解析】由“上乐以刑杀为威”说明,并不是依法治国,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秦朝皇帝独裁专断的特征,并不是反映百官胆小怕事,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出秦朝大臣绝对服从君主,皇权至上、皇帝独裁专断的时代特征,故C项正确;秦朝时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有行政权,故D项错误。‎ ‎17.C ‎【解析】材料中提到的地区并不是秦朝边疆地区,故A项错误;设新郡与消灭六国反叛势力无关,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后分邯郸郡设常山郡,分临淄郡置济北郡,分琅琊郡置胶东郡,分河东郡置河内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地区属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由于经济繁盛,故人口增加,地方事务增多,需要再分新郡进行管理,故C项正确;题干中的具体郡名均在北方,不涉及南方地区,故D项错误。‎ ‎18.D ‎【解析】分封制不利于中央集权,故A项错误;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直接有效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故B项错误;马克思这番话没有涉及秦朝官僚政治,故C项错误;秦的统一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而小农经济具有很强的分散性,因此秦的统一掩盖不了经济上“分散”的现实,故D项正确。‎ ‎19.A ‎【解析】“大城名都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是指汉初经济残破社会不稳;“因民之疾秦法,顺流与之更始”是指汉初实行无为而治的思想;“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是指通过无为而治,西汉社会稳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故A项正确;无为而治主要是恢复发展经济而不是缓和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故B项错误;小国寡民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题干没有涉及地方势力的发展,故D项错误。‎ ‎20.D ‎【解析】精耕细作与材料中“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反映耕织结合,故B项错误;材料只能反映小农家庭支出超过收入,无法说明生活成本居高不下,故C项错误;表格中的支出超过了收入,说明了小农经济生活艰难,故D项正确。‎ ‎21.B ‎【解析】材料涉及的是从汉武帝时期到东汉盐铁政策的变化,未涉及地主兼并土地的问题,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概括盐铁政策的变化,可以看到民间逐渐获得了盐铁的经营权,这有利于民营手工业的发展,故B项正确;据材料可知盐铁由汉武帝时期的国家垄断经营发展的东汉时期的允许民间煮盐铸铁,中央的经济权力在减小,故C项错误;盐铁政策的变化与小农经济的发展无关,故D项错误。‎ ‎22.B ‎【解析】‎ 材料反映出东汉时期长江流域城市扬州、荆州、益州人口的增加,但不能体现这些城市人口在全国人口中的比例,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出东汉时期长江流域城市人口的增加超过了黄河流域城市,由此可知古代中国经济区域出现渐变迹象,故B项正确;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开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故C项错误;材料只能反映出北方经济整体发展缓慢,无法得出经济衰退,故D项错误。‎ ‎23.A ‎【解析】材料反映出董仲舒认为君主具有安定百姓生活的责任,可知反映了其认为君主应重视百姓的主张,故A项正确;材料中董仲舒认为君主遵守自然规律的目的是为百姓提供生活来源,不是借助神权保护环境,故B项错误;从“董仲舒重建了天上神权和地上王权的联系,认为君主受命于天”,可知董仲舒强调的是天与君主的互动,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董仲舒对君主的要求,没有涉及儒学地位的内容,故D项错误。‎ ‎24.A ‎【解析】《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材料“汉魏时期《齐论》失传。汉代海昏侯墓考古发掘出土了失传已久的《齐论》竹简;同《鲁论》《古论》相比,一是多了‘知道’‘问王’两篇,二是章句多于《鲁论》”可知推动了儒家思想研究的深化,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儒家经典而非秦始皇对文化的破坏,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论语》内容的新发现而非儒学独尊的事实,故C项错误;汉代儒学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5分,共,52分)‎ ‎25.(1)主张:人天性不知礼义(或人性本恶);通过学习、思考获取礼义;礼义规范个人行为,维护社会秩序。(6分)‎ 背景:分封制瓦解,诸侯争霸(封建制确立);礼崩乐坏。(3分)‎ ‎(2)主张:以法治国;厚赏;重罚;法令统一。(任答三点)(6分)‎ 影响:积极,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消极,造成暴政,激化矛盾。(4分)‎ ‎(3)分歧:元帝重儒;宣帝儒法并用。(4分)‎ 本质:维护统治。(2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今人之性,固无礼义”得出人天性不知礼义(或人性本恶);根据“性不知礼义,故思虑而求知之也”得出通过学习、思考获取礼义;根据“人无礼义则乱,不知礼义则悖”得出礼义规范个人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从战国时期分封制瓦解,诸侯争霸,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变革的局势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故父母之爱不足以教子,必待州部之严刑者,民固骄于爱、听于威矣”得出以法治国;根据“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得出厚赏重罚;根据“‎ 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得出法令统一。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进行分析,积极影响是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消极影响是容易造成暴政,激化社会矛盾,导致国家灭亡。第(3)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三“孝元皇帝……柔仁好儒,见先帝(宣帝)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绳下”“宣帝……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得出元帝重视儒学,宣帝是儒法并用;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得出都是维护封建统治。‎ ‎26.示例一 观点:中央集权制度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论述: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增长、局部统一的出现,为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创造了社会条件。为适应新兴地主加强专政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各诸侯国初步确立起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为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了成功的经验。韩非提出了中央集权和“以法治国”的思想,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中央集权理论。秦始皇继承了商鞅变法的成果,实践了韩非的理论,中央集权制度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综上,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生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示例二 观点: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总体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论述: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论基础。内外朝制度的形成进一步加强了皇权,刺史制度的实施则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把丞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科举制度则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豪门士族手里集中到中央,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宋代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进一步分化相权,加强皇权。派文官担任地方最高长官,把地方行政、军事、财政权力收归中央,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制度适应了对辽阔疆域管辖的要求,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明朝在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进一步削弱地方势力。明朝设厂卫特务组织,实行八股取士;清朝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等,使中央集权发展达到顶峰。‎ 示例三 观点:权力过分集中容易导致暴政和腐败等现象,不利于调动个人、地方发展的主动性。‎ 论述:政治上,权力过分集中容易形成皇权专制,导致暴政现象,如秦末暴政,隋末暴政。权力过分集中,导致权力者身边的人欺下瞒上、贪污腐败,且极力扩充势力范围,成为社会政治不稳定的根源,如历史上的党争、外戚干政、宦官专权等。思想上,中央集权强调思想控制,钳制了人们思想,压抑了人们创造力,如焚书坑儒、八股取士、文字狱等,导致人们思想僵化,社会文化的发展受到抑制,创新乏力。经济上,中央集权的高度加强导致地方自由度和主动性的丧失,不利于地方因地制宜地发展适合本地方的经济和区域经济。‎ ‎【解析】材料强调秦朝创建的中央集权制度为后世所沿用,观点提取可从制度产生的背景、制度的演变趋势和制度的影响等角度为例。如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和中央集权不断加强,论述过程中分朝代按“史实+结论”的方式进行论述即可,最后总结。=‎ ‎27.(1)背景:派系斗争激烈,官员冗滥,财政困难;加强集权统治的需要。‎ 措施:裁汰冗官;精简机构;严选官员,加强监督和考核;加强立法,规范行政;采取措施牵制高官。‎ ‎(2)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官员贪腐,减轻财政负担;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繁盛局面出现。但是在专制社会下,改革的实际效果有限。‎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背景,根据材料“由于党同伐异和派系争斗激烈,导致官员人数大量增加,造成政府财政困难”可知派系斗争激烈,官员冗滥,财政困难;根据材料“派按察使到各地巡查民情,纠举违法官吏,严惩不怠,并对地方官的政绩进行考核”可知加强集权统治的需要。第二小问措施,根据材料“裁汰冗官,并停废闲散诸司、监、署十余所”可知裁汰冗官,精简机构;根据材料“严格控制官吏的铨选……唐玄宗对吏部选用的县令亲自加以复试”可知严选官员,加强监督和考核;根据材料“颁布《整饬吏治诏》,规定派按察使到各地巡查民情,纠举违法官吏,严惩不怠,并对地方官的政绩进行考核,以定升降奖惩。唐玄宗命人修订《大唐六典》作为行政法典”可知加强立法,规范行政;根据材料“尤其重要的是,唐玄宗重新将谏官和史官参加宰相会议的制度予以恢复,以此牵制高官”可知采取措施牵制高官。第(2)问,结合前面第(1)问的背景,从积极和消极方面一分为二地评价。‎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