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1届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模块2第8单元近现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综合提升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1届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模块2第8单元近现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综合提升学案

一、近代中国的五种经济形态 经济形态 产生条件 发展概况 历史影响 小农经济 封建土地制度;封建政治制度 鸦片战争后开始解体,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中被改造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 在近代国民经济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外国资本 鸦片战争之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以商品输出、资本输出为主要表现形式,新中国成立后消亡 凭借其政治特权和经济实力,长期占据优势地位,破坏了中国的经济主权,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洋务经济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在甲午中日战争后覆灭 是清政府的一次自救运动;只学技术,不变制度;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民族资本 中国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外商企业刺激,洋务运动诱导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发展曲折,1953-1956年间被改造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是中国经济近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推动力量,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和动力 官僚资本 ‎1927年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随着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而形成,抗战期间迅速膨胀,‎ 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严重压制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被人民政府没收 相互关系 自然经济在其他经济发展中不断走向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夹缝中生存,具有革命性,同时又具有依赖性和妥协性;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既相互勾结、又相互争夺 二、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项目 原因 核心内容 意义 土地改革 新解放区的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 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发展 农业合作化 分散的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把土地等生产资料变为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 进一步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人民公社化 党的一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生产力发展 提高公有化程度和扩大公有化规模 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阻碍了生产力发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党中央在总结教训的前提下,决定实行经济体制改革 在坚持公有制前提下,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特征 ‎1.1953-1957年 ‎(1)工作重心:中共八大提出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所有制结构:通过三大改造建立起单一公有制经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3)经济体制: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4)经济建设:农业生产上实现合作化,走上集体经济道路;工业建设上开展以工业化为中心的“一五”计划建设,初步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 ‎2.1957-1976年 ‎(1)工作重心:以阶级斗争为纲。‎ ‎(2)所有制结构: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3)经济体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4)经济建设:工业建设集中在重工业上,后发动了“大跃进”运动,片面追求高速度;农业生产上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片面提高公有化程度,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3.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1)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中共“十三大”确立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并制定了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2)所有制结构: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中共“十五大”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经济体制: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4)改革措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5)对外开放:“引进来,走出去”,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立体开放格局,融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在经济区域集团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前进。‎ 四、近现代以来我国四次大的社会生活变迁 时间 历史背景 表现 第一次 鸦片战争以后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洋货”等大量涌入,上海等近代化大都市崛起 在被迫开放的沿海沿江地区,人们的生活与以前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特别是城市中的衣、食、住、行变化尤其明显 第二次 推翻了封建帝制,‎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辛亥革命以后 建立了中华民国 旧的风俗习惯受到极大地冲击,人们的精神生活相应地发生了变化 第三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由于政府的强制行动,一些社会丑恶现象被取缔 物质生活得到改善,社会风气有了根本性改变,城市生活有保障,但农民温饱问题未解决 改革开放以后 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实施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切实关注民生,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 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令世界瞩目的提高,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衣食住行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一、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关系 ‎1.近代中国的自然经济是在西方列强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中逐渐解体的。‎ ‎2.西方列强的侵略,使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同时客观上带来了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同时又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二、近代西方工业化与中国工业化的差异 项目 西方工业化 中国工业化 发展进程 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新航路的开辟开始发展,虽然有来自封建势力的阻碍,‎ 中国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没有独立成长为资本主义经济;鸦片战争后的工业化进程受到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压榨和阻碍,进程曲折缓慢 但政府的重商主义政策还是推动了西方工业化的进程 领导力量 在西方工业化过程中,资产阶级一直扮演着主角,开始是商业资本家,后来是工业资本家、金融寡头推动工业化 一开始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在其过程中作用很大,民族资产阶级没有真正掌握领导权 资金来源 来源于资本的原始积累 洋务企业多靠政府投资,民族资本主义缺少资本原始积累,资金严重不足 工业化次序 先是从轻工业开始,再发展重工业 一开始发展重工业(军事工业),轻工业是辅助,工业结构极不合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