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2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第18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作业)
课时跟踪练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9·吉林调研)清朝入关后,要求汉族男子改穿满族服装,允许汉族女子保留传统服装。辛亥革命后,北方汉族妇女也开始穿旗袍,其样式不断翻新。但是,1933年5月《女子月刊》上发表了“乡下老太婆”的文章,其中写到,过去满人灭明,尚能“男降女不降,而现在糟透了,女子也降满人了”。材料表明( ) A.东北的寒冷及游牧生活产生了旗袍 B.社会新观念与旧观念之间存在冲突 C.辛亥革命使女性主体意识最终确立 D.20世纪30年代服装有复古趋势 解析:从材料辛亥革命后旗袍样式不断推广,可知旗袍成为被新式妇女接受的服装,从材料“而现在糟透了,女子也降满人了”,可知是对女子穿旗袍的反对态度,故材料反映了近代社会新旧观念差异,故B项正确;A、C、D三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 答案:B 2.(2019·泉州模拟)辛亥革命后,有报纸报道:“现代中国的摩登姑娘、太太们,从头发丝尖儿起,至高跟皮鞋底的最末一英寸止,全都装饰着舶来的服用品”。不仅城镇如此,偏远的山村亦是如此,“洋布、洋伞、洋鞋、呢帽之类的洋货在他们的屋里一天天增多了。”这反映了( ) A.西方生活方式被国人所接受 B.近代中国城乡发展趋于平衡 C.中国被进一步卷入世界市场 D.服饰文化体现了中西合璧 解析:材料“全都装饰着舶来的服用品”和“洋货在他们的屋里一天天增多”都说明列强对中国倾销商品,中国进一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故C项正确。 答案:C 3.(2019·长春模拟)清末至民国,大量汉人涌入东北地区。满人对汉人的习俗加以优化整合,形成了既不完全同于中原地区又具有鲜明中原色彩的风俗习惯,使得东北地区文化习俗由民族性向地方性转化。这说明( ) A.满族全盘接受了汉族风俗习惯 B.中原文化比东北文化更加优越 C.满汉文化融合有利于国家统一 D.当时政府的民族政策较为开明 解析:由材料“清末至民国”“形成了既不完全同于中原地区又具有鲜明中原色彩的风俗习惯,使得东北地区文化习俗由民族性向地方性转化”可知满汉文化融合有利于国家稳定,经济发展,促进国家统一,故C项正确; A、D两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文化各有特点,不能用是否优越进行比较,故排除B项。 答案:C 4.(2019·湖北三市联考)下图是2011-2015年中国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的数量变化图。 从图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是中国( ) A.经过改革开放已经基本实现了工业化 B.顺利完成了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型 C.农村转移到城市的人口呈快速增长态势 D.需要深化改革才能推进城镇化的进程 解析:材料中人口增长速度下降,得出不能仅靠人口的转移促进城镇化发展,需要进一步化改革,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城镇化的发展,并未涉及工业化,故A项错误;我国现在还不是工业国,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可以看出农村转移到城市的人口的增长速度下降,故C项错误。 答案:D 5.(2019·福州质检)《庄子》中有“愿闻卫生之经而已矣”,意指“养身”。1908年,京师自来水公司在阐述公司创建初衷时称“利便京师卫生、消防起见,地居首善,事关公益,须维久远”。“卫生”词义的变化反映了近代中国( ) A.民族工业的发展 B.公共卫生事业的发达 C.中西文化的融合 D.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解析:从材料看,“卫生”新词义是西方传入的,是西学东渐的结果,故C项正确;“卫生”新词义是西方传入的,与民族工业发展无关,故A项错误;B项是“卫生”词义变化的影响,而且“发达”与事实不符,故B项错误; D项是“卫生”词义变化的影响,故D项错误。 答案:C 6.(2019·太原模拟) 近代以来,维新派将呼吁社会风俗改良作为其政治宣传的内容之一;清末新政废除了满人特权,允许满汉通婚,以同等礼仪和刑罚对待满人汉人;中华民国成立后,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剪辫子,见面礼节等习俗发生变化。这说明( ) A.政府发挥社会变革的主导作用 B.政治变革与社会变革联袂而行 C.突发性是社会变革的主要特征 D.政治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原动力 解析:根据材料三次重要的政治变革,都与社会风俗的变革相关联,故B项正确;维新派的呼吁,不属于政府行为,故A项错误;社会变革是一个前后相续、渐进的过程,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社会的变革不一定都是由政治变革所引发,故D项错误。 答案:B 7.(2019·山西模拟)20世纪20年代上海租界出现了一批新式石库门建筑。它们们有着四合院的围合体态,引进了抽水马桶、洗浴间和大阳台等居住概念,弄堂马路加宽至消防安全标准。这反映了当时( ) A.政府重视城市规划及建设 B.租界带动了中国城市近代化 C.市民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D.上海的城市建设走向西化 解析:据材料“它们有着四合院的围合体态,引进了抽水马桶、洗浴间和大阳台等居住概念,弄堂马路加宽至消防安全标准”可知租界带动了中国城市近代化,故B项正确。 答案:B 8.(2019·济南模拟)近代以来,在太平天国运动、戊戌维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冲击下,“近自妇女解放声起,离婚别嫁亦日益见多”,女子也逐渐能继承遗产。这说明( ) A.“男女平等”成为社会共识 B.女权运动推动时代变革 C“西学东渐”改变婚恋观念 D.社会变革促进观念转变 解析:在太平天国运动、戊戌维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几个历史事件中都有关于妇女地位改变的内容,即在太平天国运动、戊戌维新等几个事件影响下,中国社会逐渐发生了改变,在这种变革之下,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故D项正确。 答案:D 9.(2019·赣州模拟)下表摘编自《清代外债史论》,据该表可知( ) 项目 借款次数 总额 经济建设借款额及占总额百分比 铁路借款额及占经济建设借款额百分比 晚清政府 208 13.1亿两 (白银) 3.7亿两;28.2% 2.8亿两;76% 北京政府 646 15.7亿元 (银元) 4.5亿元;28.6% 3.2亿元;71% 南京政府 108 45.0亿元 (银元) 6.0亿元;13.3% 2.2亿元;37% A.经济建设是政府借款的主要目的 B.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不断加深 C.近代中国政府比较重视铁路建设 D.政治民主运动推动经济独立发展 解析: 根据图表信息,近代历届政府借款,很大比例均用于铁路,故C项正确;根据表格,经济建设借款额及占比额并不高,故A项错误;材料的主旨是近代历届政府借款的用途,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近代借款问题,与民主运动无直接关联,故D项错误。 答案:C 10.(2019·福州质检)1880年,淮军将领刘铭传提出:修建四条从北京通往到全国的铁路,即能够有效防御外来入侵。慈禧太后与恭亲王奕已倾向同意修建,但光绪的帝师翁同龢却说:如有人谋反将朝发夕至,大清将危也!导致该计划泡汤。据此可知清政府( ) A.拒绝接受新生事物 B.中央与地方矛盾的激化 C.顽固势力力量强大 D.维护专制统治高于一切 解析:清政府惧怕“有人谋反将朝发夕至”,导致该计划泡汤,反映出维护专制统治高于一切,故D项正确;材料只反映出清政府拒绝接受火车这一新生事物,洋务运动说明清政府可以接受一些新生事物,故A项错误;材料“有人谋反将朝发夕至”只是预想,并不能说明中央与地方矛盾的激化,故B项错误;材料“慈禧太后与恭亲王奕已倾向同意修建”,说明最高统治者是支持的,故C项错误。 答案:D 11.(2019·泉州模拟) 导致1898—1919年(见上图)报刊数量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 B.政府注重與论宣传 C.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思想政治运动的促进 解析:据所学可知1898年的戊戌变法、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1915—1918的新文化运动、1919年的五四运动都提倡创办报刊、宣传思想,故D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资产阶级革命的时间是20世纪初,与材料“1898—1919”时间不符合,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反映报刊数量变化,不能说明报刊的拥有者是政府,故B项错误;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与材料“1898—1919年”不符合,故C项错误。 答案:D 12.(2019·湖南师大附中模拟)下图是1937年6月13 日《申报》刊登的《克隆斯达海军》电影广告,据此推断正确的是( ) A.红色文化是当时上海的主流文化 B.国共两党在上海积极谋求合作抗日 C.标张“租界禁映”是一种促销手段 D.租界当局全面禁止放映苏联影片 解析:图片中“租界禁映”能够吊起观众胃口,故C项正确;1937年6月13日上海处于南京国民政府和列强控制,红色文化——革命文化不可能占主流,故A项错误;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后,国共两党初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无须“积极谋求”了,且电影广告反映不出来,故B项错误;图片中顶端文字“前夜一度被令停映昨夜最高当局准予继续”与D项冲突,故D项错误。 答案:C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2019·南昌模拟)(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94年7月卷3发表了《朝鲜纪乱》,初次报道了中日军队在朝鲜对峙的严重事态。其指出:“中国出师为藩邦戡乱,实属名正言顺”,而日本以《天津条约》为借口,拒绝各国调停,“财是日本自知其曲而思图逞志于戒行,中国于此岂尚甘于退让哉”!与此相应,《万国公报》不但相信中国必胜,而且积极为之出谋划策,主张狠狠教训日本。直到1894年10月,《万国公报》卷69还发表了《英将谭兵》,即对曾在北洋水师任职的英水师副提督琅威理的访谈录。这位英国将军断言,中国海军的实力不容低估,不仅足以战胜日本,即与西方大国战亦觉绰绰有余。 自1894年11月卷70起,林乐知写道:“中国昔日自夸之处,至此而扫地殆尽……总而言乏,中国至夸日,实已一败涂地,不可收拾。”1895年1月,林乐知在《以宽恕释仇怨说》一文中说:“量论中日两国之是非曲直,则中国任朝鲜之败坏而不加整顿,固亦有不是处,亦有曲处,然日本之甘为戎首,而以强词夺理,则其但有曲处,而无是处可知……所惜天下事,往往不论理而论势。今中国亦既败矣,遂有偏于日本者。”5月《万国公报》刊载《追译中东失和之先往来公牍》,其中包括由西文译出的战前中日双方交涉公牍9件。林乐知在按语中说,从这些文件看,双方互相咨照,词意和平,惟中国始终坚持朝鲜是其属国,“轻蔑日本之意,实于言外见得。从此衅隙渐开”。 ——据郑师渠《〈万国公报〉与中日甲午战争》 材料二 1868 年,美籍传教士林乐知、丁韪良在上海创办《中国教会新报》周刊,以刊登教义、教务等内容为主。六年后易名为《万国公报》,共延续33年,出了七百多期。这份传教士办的中文报纸对于中国有识之士的思想熏陶作用无可比拟。光绪皇帝每期必读;洋务派大臣都是这份报纸的忠实读者;孙中山不但是其忠实读者,它还刊登了孙中山致李鸿章书两封;康有为、梁启超以其为精神支柱和理论依据;那个时代几乎每一个中国文化人,都如饥似渴地寻求每一期《万国公报》。林语堂称:透过《万国公报》,林乐知成为他生命中影响最大、决定命运的人物;甚至日本天皇都长期订阅这份刊物。 ——黄显功《万国公报》出版前言 (1)据材料一,简要概括《万国公报》对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后立场与态度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13分)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万国公报》对甲午战争立场与态度的变化及对中国近代社会的作用。(12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变化,材料一“不但相信中国必胜……实已一败涂地”得出由中国必胜论者转变成了中国必败论者;材料一“为藩邦戡乱,实属名正言顺”“……轻蔑日本之意,实于言外见得”得出由肯定中国的正义性,转而极力混淆是非,甚至不惜颠倒黑白,为日本侵略者张目。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史实可得战场上中国连连失利,日本赢得了战争胜利;战争中暴露了清政府腐败无能;国际上列强对日本的支持;作者从西方帝国主义的利益出发。第(2)问,第一小问简评,从两个方面评价即《万国公报》作为媒体,预料战争谁胜谁败,自有根据,无可厚非;但偏袒日本混淆是非,则暴露了信奉“强权即公理” 这一殖民主义者的信条,实质是维护西方侵略者的利益。第二小问作用,从材料中可得《万国公报》有助于近代西方文化的传播和中西文化交流;对中国社会有识之士和文化人士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答案:(1)变化:由中国必胜论者转变成了中国必败论者;由肯定中国的正义性,转而极力混淆是非,甚至不惜颠倒黑白,为日本侵略者张目。 原因:战场上中国连连失利,日本赢得了战争胜利;战争中暴露了清政府腐败无能;国际上列强对日本的支持;作者从西方帝国主义的利益出发。 (2)简评:《万国公报》作为媒体,预料战争谁胜谁败,自有根据,无可厚非;但偏袒日本混淆是非,则暴露了信奉“强权即公理”这一殖民主义者的信条,实质是维护西方侵略者的利益。《万国公报》有助于近代西方文化的传播和中西文化交流;对中国社会有识之士和文化人士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4.(2019·河北衡水中学模拟)(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图摘选自《中国画火车的第一人——王忠良的钢笔画》。 依据材料并结合中国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火车的变迁”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解析:通过两个图片的变化对比,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论题进行阐述:其一,从1952年的蒸汽机车到今天的高铁,可以看出中国工业的大踏步发展;其二,从坐蒸汽机车出行到今天坐高铁出行,可以看出中国人们的社会生活有了很大的进步。 答案:示例一 论题:火车的变迁折射出中国工业的巨大进步。 阐述:解放初期,中国在重工业生产极其薄弱,工业技术水平极其落后基础上,生产出解放牌蒸汽机车,代表了当时中国重工业水平和建设成就。是当时中国的骄傲,改革开放后,中国工业生产突飞猛进,火车制造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中国高铁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新名片,是当代中国人的自豪,中国火车从蒸汽机车到高铁的变迁,折射出中国工业生产的巨大进步。 示例二 论题:火车的变迁反映出中国社会生活的巨大进步。 阐述:火车是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蒸汽机车速度低、运载量小,适应当时工业生产落后、人口流动量小、生活节奏缓慢的生活状况。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口流动规模、速度扩大,生产生活节奏加快,高铁运行的高速度顺应了社会变迁的步伐,是社会生活进步的集中反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