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2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湖北省黄冈市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湖北省黄冈市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 地理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太阳天顶角是表示太阳位置的一种方式,其与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天顶角接近于零的地区可能是( ) A. 巴西的里约热内卢、马达加斯加岛南部地区 B. 厄瓜多尔的基多、东南亚的新加坡 C. 广东的汕头、孟加拉湾沿岸的达卡 D. 俄罗斯的圣彼得堡、澳大利亚的悉尼 2. 当伦敦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黄土高原盛行西北风 B. 青尼罗河河水流量小处于枯水期 C. 亚平宁半岛正值雨季 D. 北印度洋沿岸洋流自西向东流动 【答案】1. C 2. D 【解析】考查正午太阳高度角。 【1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天顶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为互余的关系。当太阳天顶角接近零时,正午太阳高度角接近90度,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所以北回归线附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90度。选项中广东的汕头和孟加拉湾沿岸的达卡位于北回归线附近,C正确。故选C。 【2题详解】 伦敦位于北半球,当伦敦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时,应该是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为北半球冬至日。北半球冬季,黄土高原盛行西北风,A正确;青尼罗河河水流量小处于枯水期,B正确;亚平宁半岛正值雨季,C正确;北印度洋盛行东北季风,沿岸洋流为逆时针方向流动,即自东向西流,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读长江中游某地连续六天的天气情况统计图,回答下列小题。 3. 图示天气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受到下列哪个天气系统影响( ) A. B. C. D. 4. 有关该地区这几日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气温日较差先不断增大后不断缩小 B. 空气的温度、湿度不断增大 C. 9日前后河流可能出现洪峰 D. 7、8日大气的保温作用最弱 【答案】3. A 4. C 【解析】考查锋面系统和天气状况。 【3题详解】 读图可知,从5日到10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都在升高,气温日较差先减小,后升高,且经历了降雨过程,应该为暖锋过境。选项中A图为暖锋天气系统。故选A。 【4题详解】 读图可知,气温日较差先不断缩小,后不断增大,A错误;空气温度不断增大,空气湿度先增大,后减小,B错误;9日天气状况为多云,在此日之间都是阴雨天气,所以可能出现洪峰,C正确;7、8日都为阴雨天气,云层后,大气的保温作用最强,D错误。故选C。 德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太阳系附近有三颗“超级地球”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这三颗行星围绕天蝎座的一颗恒星运行,距离地球仅22光年。 5. “超级地球”应属于( ) 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银河系 D. 河外星系 6. 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之一。“超级地球”上存在大气的原因是因为它具有( ) A. 适中的质量与体积 B. 适中的昼夜更替周期 C. 与恒星的距离适中 D. 适中的自转周期 7. 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 ) ①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 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③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5. C 6. A 7. A 【解析】 【5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天体系统相关知识。由材料可知,这三颗“超级地球”围绕天蝎座的一颗恒星运行,AB选项错误;“超级地球”距离地球仅22光年,没有超出银河系,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生命存在的条件。“超级地球”的质量与体积适中,其引力可以使某些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形成包围“超级地球”的大气层。“超级地球”大气经过漫长的演化过程,形成了适合生物呼吸所必须的大气,A选项正确。故选A。 【7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液态水存在的条件。地球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使地球表面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幅度都不太大,适宜于生命的新陈代谢过程,有利于生物的生长发育,①正确;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使其周围形成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②不符合题意;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绕,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③不符合题意;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能接受到的太阳光热适量,适宜的温度条件使地球表面的水多以液态存在,形成辽阔的海洋和江河湖泊及地下水,而海洋又是孕育地球上早期生命的摇篮.④正确。故选A。 读太阳光照图(阴影部分为黑夜),完成下列各题。 8. 关于该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示为北半球 B. 此时地球公转速度最快 C. 此时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D. 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9. A 点的日落时间是( ) A. 16∶00 B. 4∶00 C. 16∶30 D. 16∶15 10. A点的昼长是( ) A. 9小时 B. 8小时30分 C. 10小时 D. 8小时 【答案】8. C 9. A 10. D 【解析】考查光照图的判读,昼长的计算。 【8题详解】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方向,图示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应为南半球,A错;南极圈以南极夜,为夏至日光照图,地球公转速度较慢,B错;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C对;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并非是北半球,D错。故选C。 【9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经线将全球平均分成12等份,每等份为30个经度,A点该日昼弧长度为120°,昼长为8小时,日落时间为16点,故选A。 【10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经线将全球平均分成12等份,每等份为30个经度,A点该日昼弧长度为120°,昼长为8小时,故选D。 读地壳物质循环简图及两幅地貌景观图,回答问题。 11. 与甲图所示地貌形成有关的岩石( ) A. 花岗岩 B. 石灰岩 C. 大理岩 D. 砾岩 12. 在地壳物质循环简图中,能反映乙图地貌形成过程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11. B 12. A 【解析】 【11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图所示地貌是桂林山水的喀斯特地貌,是由石灰岩的溶蚀作用形成的,故岩石是石灰岩,属于沉积岩,B正确。故选B。 【12题详解】 读图可知,乙图是火山地貌,火山地貌形成过程是火山活动,形成过程属于岩浆活动,图中①表示岩浆喷出过程,A正确。故选A。 下图为亚洲东部及太平洋地区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图(单位:hPa)。读图完成小面小题。 13. 图中各地天气现象是( ) A. 重庆蒸发旺盛 B. 北京风力强劲 C. 哈尔滨盛行偏西风 D. 广州阴雨连绵 14. 图示区域大气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均较弱的地区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13. C 14. A 【解析】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读图析图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近地面等压线的判读以及高低气压中心对天气的影响,需要抓住材料中关键信息,结合基础知识分析答题。 【13题详解】 从图中各地等压线特征分析,重庆附近等压线向高压区凸出,为低压槽分布,多阴雨天气;北京等地压线稀疏,风力较小;广州等地压线凸向低压区,为高压脊分布,天气晴好;故ABD项错误。哈尔滨附近东北部为低压区,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影响下,形成西南风,故C项正确。 【14题详解】 因为大气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均较弱的地区云量较少天气晴朗,盛行下沉气流,气压较高,所以图示区域中气压较高的是甲地,乙、丙、丁为低压中心,A项正确。 读南半球各纬度某时太阳辐射量分布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甲地太阳辐射量多的原因主要是( ) ①纬度较低 ②距海远,降水少 ③海拔高,大气稀薄,太阳辐射损耗少 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时间长,降水少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16. 此时,乙地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黑子 B. 耀斑 C. 极光 D. 极昼 【答案】15. D 16. C 【解析】 【15题详解】 读图,甲地位于30°纬线附近,太阳辐射量多的原因主要是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①对。图示不能判断距海远近,②错。材料不能判断海拔高,大气稀薄,③错。该纬度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时间长,降水少,④对。D对,A、B、C错。故选D。 【16题详解】 此时,乙地太阳辐射量为0,是极夜时期,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有极光,C对,D错。黑子、耀斑是太阳活动类型,乙地是极夜,看不到太阳,故观察不到太阳活动,A、B错。故选C。 下图中ABC是纬线,BE是昏线,E地所在线圈正处于极昼,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7. 图中字母代表的各地( ) A. 此时 E 地的地方时为 12 点 B. 此时 E 地的太阳高度为 90° C. 该日 A 地的昼长比 D 地短 12 小时 D. 该日 A 地日出时间比 B 地晚约 2 小时 18. 图示季节,下列各地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A. 地中海沿岸国家河流处于枯水期 B. 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C. 巴西高原上的热带草原一片葱绿 D. 我国新疆棉花开始进入采摘季节 【答案】17. C 18. A 【解析】 【17题详解】 由题意:“图中ABC是纬线,BE是昏线,E地所在纬线圈正处于极昼,”可知图中展示的是北半球,北极圈及以北地区出现了极昼,是北半球的夏至日。A位于赤道上,昼长12小时,D位于极圈内,昼长24小时,所以A地的昼长比D地短12小时,C正确;DC位于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上,所以DC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点,DE位于夜半球中央经线上,所以E地的地方时为0点,A错误;E位于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B错误;A地位于B地以东,且AB都位于赤道上,所以A地的日出时间比B地早,D错误。故选C。 【18题详解】 由上题分析可知,图示季节为北半球夏季。地中海沿岸国家多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降水少,河流处于枯水期,A正确。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B错误;巴西高原上的热带草原为干季,C错误;我国新疆棉花正处于生长季节,采摘季节是秋季,D错误。故选A。 俄罗斯南部的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属贫营养湖,湖水透明度极高。俄国大作家契诃夫曾描写道:“湖水清澈透明,透过水面就像透过空气一样,一切都历历在目,温柔碧绿的水色令人赏心悦目……”每春秋季时湖面常会出现4米以上的风浪,湖边沙滩上生长着一些奇特的松树,有2~3米高的根部裸露在地上,成年人可以自由的从根下穿行。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9. 导致贝加尔湖湖水“温柔碧绿”的原因不包括( ) A. 湖泊较深 B. 湖中的藻类植物繁殖快 C. 河流入湖泥沙量小 D. 湖泊周围的人类活动少 20. “高跷树”根部裸露的原因是( ) A. 降水丰富,便于树木吸收水分 B. 风浪巨大,导致根部土壤侵蚀 C. 冻土深厚,根部不易深入土壤 D. 积雪掩盖,利于树木安全越冬 【答案】19. B 20. B 【解析】该题组立足对贝加尔湖及其周边自然环境的描述,考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19题详解】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属于贫营养湖,湖水透明度极高,湖泊较深可能导致湖水“温柔碧绿”,A包括; 贝加尔湖纬度较高,水温较低,且属于贫营养湖,湖泊中藻类物质繁殖速度不会很快,B不包括; 河流入湖泥沙少,使湖水透明高,C包括; 湖泊周围人类活动少,对湖泊污染小,D包括。 题干要求选择不包括的,故答案为B。 【20题详解】 该湖位于大陆内部,降水较少,A错; 据材料,湖泊“每春秋季时湖面常会出现4米以上的风浪”,说明“高跷树”根部由于风浪巨大,土壤被侵蚀而裸露,B对; 湖水并非终年结冰,且树木生长在湖岸沙滩上,冻土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C排除; 积雪掩盖不会是导致根部裸露,D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21. 图中甲洋流一定是( ) A. 自北向南流 B. 自南向北流 C. 暖流 D. 寒流 22. 图中洋流( ) A. 对沿岸地区具有增温增湿作用 B. 可以加快该海域船只的航行速度 C. 有利于该海域渔场的形成 D. 抑制沿岸荒漠环境的形成与发展 【答案】21. D 22.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洋流的分布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生要熟悉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掌握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1题详解】 读图可知,洋流位于大洋的东部,30°附近大陆的西岸,如果此图是南半球,洋流自南向北流,属于寒流;如果此图是北半球,洋流自北向南流,属于寒流,综合可知,中低纬大陆西岸洋流为寒流,故图中洋流一定是寒流,D正确。故选D。 【22题详解】 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图中洋流是寒流,对沿岸地区具有降温减湿作用,A错误;没有确定航向,不能说明加快该海域船只的航行速度,B错误;寒流具有上升流性质,能够把海底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有利于该海域渔场的形成,C对;降温减湿加大沿岸荒漠环境的形成与发展,D错误。故选C。 荒漠戈壁和绿洲独特的气候特征和表面性质,决定了绿洲相对于其周围荒漠环境是个冷源,即绿洲形成了显著的“冷岛效应”。但绿洲中城市的发展不断影响“冷岛效应”。下表为我国新疆石河子绿洲1989—2013年相关数据变化表。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1989—2013年石河子绿洲温度等级百分比变化(%) 年份 极低温区 低温区 较低温区 中温区 较高温区 高温区 极高温区 1989 1.67 11.36 17.33 31.53 20.97 12.57 4.57 2000 1.55 26.17 25.49 15.35 11.80 11.65 7.99 2013 0.01 24.46 18.61 14.67 15.50 16.70 10.05 1989—2013年石河子绿洲土地利用面积变化(单位:km2) 年份 耕地 林地 草地 水域 建设用地 总计 1989 464.39 11.58 110.25 35.48 47.79 669.49 2000 451.50 9.94 103.64 39.22 65.19 669.49 2013 423.20 10.17 95.76 42.28 98.08 669.49 23. 1989—2013年石河子绿洲“冷岛效应”的总体表现为( ) A. 逐渐增强 B. 逐渐减弱 C. 先减弱后增强 D. 先增强后减弱 24. 造成1989—2000年石河子绿洲“冷岛效应”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耕地面积减少 B. 林地、草地面积增加 C. 水域面积增加 D. 建设用地面积增加 25. 要想减弱绿洲中城市的发展对“冷岛效应”的影响,最为关键的是( ) A. 合理规划城市土地利用 B. 控制城市用地规模 C. 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 D. 保护耕地 【答案】23. D 24. C 25. A 【解析】 【23题详解】 由图表可知,1989-2000年高温区和较高温区比例下降,冷岛效应增强,2000-2013年,高温区和较高温区增加,冷岛效应减弱。所以总体表现为先增强后减弱。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4题详解】 由图表可知,1989-2000年高温区和较高温区比例下降,冷岛效应增强。 A.耕地面积减少对绿洲冷岛效应影响小,故A项错误; B.1989-2000年石河子林地、草地比例均下降,故B项错误; C.水域增多,导致绿洲冷岛效应增强,故C项正确; D.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会使冷岛效应减弱,故D错误; 故选C。 【25题详解】 结合表格分析可知,绿地、湿地都可以影响到冷岛效应,因此,城市建设中要注意合理规划城市土地利用,对各功能区合理布局,故A正确,。城市用地规模大小不是影响冷岛效应的主要原因,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和保护耕地不利于减弱城市的发展对“冷岛效应”的影响,BCD错误。故选A。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读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推测北京市近期天气将要发生的变化。 (2)对比分析E、F两地风的差异。 (3)比较M、N两地的气候的异同。 【答案】(1)北京天气将由晴转阴;伴有降水和大风;气温下降.气压升高。 (2)E地为偏北风,寒冷干燥,风速较大; F地为偏南风,温暖湿润,风速较小。 (3)相同:都为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不同:M地冬季寒冷十燥,N地冬季温和少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气压场的判读,天气系统以及其后差异的分析,主要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与应用。 (1)读图分析可知,北京位于冷锋的锋前,将要受到冷锋天气系统的影响,天气由晴转阴,出现大风降温天气,气温下降,气压升高。 (2)风的差异主要从风力大小,风向以及风的性质等方面来进行分析。E地等压线较F地等压线密集,因此风力较大;E地位于低压中心的西侧,形成偏北风,从亚欧大陆吹来,寒冷干燥;F地位于低压中心的右侧,形成偏南风,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温暖湿润。 (3)气候的异同主要从气温差异、降水差异来进行分析。读图分析可知,M地位于秦岭淮河以北,N地位于秦岭淮河以南,两地都位于我国的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但M地位于温带,冬季寒冷干燥,N地位于亚热带,冬季温和少雨。 27.下图为某时刻日照图,阴影为夜,A点位于70°S,AB为晨昏线的一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AB是晨线还是昏线。并说出判断依据。 (2)判断当日北京的日出、日落方位。并说出理由。 (3)若此时地球上有6日和7日,此时的北京时间是 。 (4)此时,一架飞机从A地正好起飞,前往中国北京,航班预计飞行12小时。到达北京时,北京时间是 点。 【答案】(1)晨线。自西向东,经过这条线进入昼半球。 (2)当日北京日出东北,日落西北。理由:太阳直射在20°N,北半球为夏季。 (3)北京时间为7日6:00 (4)18点 【解析】本题考查晨昏线判断,区时和地方时的计算,日期范围的确定等。解答本题需要熟练掌握区时和地方时的计算方法和日期范围的确定。 (1)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从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从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据图可知,阴影为夜,顺着地球自转方向,AB线是即将进入昼半球的分界线,故AB是晨线。 (2)有图文材料可知,A点位于(70°S,150°W),B点位于(0°,120°E),AB为晨线,此时A点恰好发生极夜,说明太阳直射20°N,北半球为夏半年,昼长夜短,北京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3)120°E的地方时即为北京时间。据图可知,B点所在经线为120°E,刚好是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是6时。此时该日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是30°E,因此从30°E向东到180°经线,为新的一天范围,即7日,故此时的北京时间是7日6:00。 (4)据图可知,A点经度是150°W,此时的地方时为12时。120°E的地方时即为北京时间,故A地起飞时120°E为6时,加上飞行时间12小时,计算可得飞机到达北京时,北京时间是18时。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a是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图b是图a中甲的气温折线与降水柱状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描述图a中南回归线附近沿海东岸与西岸的气温差异,并写出其主要影响因素。 (2)结合图b分析甲地的降水特征,并分析某些月份降水多的成因。 (3)尼日尔河发源于富塔贾隆高原,最后注入几内亚湾。读图判断A→B河段流量变化情况并分析原因。 【答案】(1)内陆气温高于两岸沿海地区,主要影响因素:海陆热力差异;东岸气温高于西岸,主要影响因素:洋流。 (2)气候特征:降雨总量大,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5-10月份。 成因:①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多;②夏季,受来自海洋的西南季风影响,水汽充足;③且地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作用多地形雨;④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答3点即可)。 (3)流量减小。原因:降水减少,蒸发量增大,少支流汇入,且下渗严重(答4点即可)。 【解析】本题以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和气温降水资料图为材料背景,考查气温差异的形成原因、降水的成因、河流的水文特征,综合性较强,难度一般,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1)读图可知,内陆气温高于两岸沿海地区,东岸气温高于西岸。因为海陆热力差异,陆地升温比海洋快,气温比海洋高;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有暖流流经,西岸为寒流流经,故东岸气温高于西岸。 (2)读图可知,甲地降雨总量大,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5-10月份。这主要是因为甲地位于赤道附近,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多,且处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作用多地形雨,且附近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 (3)A→B河段流量减少,这是因为该河段由西南流向东北,降水减少,蒸发量增大,少支流汇入,且下渗严重。 2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新疆阿克苏市位于天山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年降水量不足150mm。阿克苏“冰糖心”苹果因果面光滑细腻、色泽光亮自然、皮薄肉厚、质地紧密、味甜汁多、含糖量高被称为新疆的“水果皇后”,它多次在全国苹果评比中获金奖。阿克苏苹果采摘时间严格控制在每年的10月25日霜冻期之后(普通苹果9月下的至10月上旬采摘)。 (1)简述图中城镇的分布特征及形成原因。 (2)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分析塔里木河为时令河的原因。 (3)分析新疆阿克苏种植“冰糖心”苹果的有利气候条件。 【答案】(1)主要沿河流和交通线分布。原因:靠近河流,水源充足;位于交通线附近,交通便利 (2)深居内陆,有高山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稀少,河流径流量小;蒸发旺盛,多砂质土壤,下渗多;冬季气温低,几乎无补给水源,地表径流少,多断流,故塔里木河形成时令河 (3)有利条件:多晴天,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夏季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霜期后收,生长期长,积累的有机质多;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 【解析】考查城镇的分布特征及形成原因,农业区位及水循环原理。该地地处西北内陆,气候干旱降水少,水资源和交通是影响城镇的分布的主要因素。时令河是季节性河流,水循环的原理可从降水、下渗、蒸发等环节影响径流;塔里木河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径流量小、下渗多、地表径流少,多断流,形成时令河。影响新疆阿克苏种植“冰糖心”苹果的有利气候条件从光照、温度等角度分析。 (1)该地地处西北内陆,气候干旱降水少,水资源和交通是影响城镇的分布的主要因素;该地城镇主要沿河流和交通线分布;靠近河流,水源充足;位于交通线附近,交通便利,便于城镇居民的生产生活。 (2)时令河是季节性河流,水循环的原理可从降水、下渗、蒸发等环节影响径流;塔里木河深居内陆,周边有高山阻挡,地形封闭,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稀少,以高山的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季融冬季无补,河流径流量小;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多砂质土壤,下渗多;冬季气温低,冰川无融,几乎无补给水源,地表径流少,多断流,形成时令河。 (3)影响新疆阿克苏种植“冰糖心”苹果的有利气候条件从光照、温度等角度分析:该地深居内陆,降水少,多晴天,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利于水果进行光合作用;夏季热量充足,利于水果生长;昼夜温差大,霜期后收,生长期长,积累的有机质多;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树木生长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