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语文记叙文高频考点专题训练:人物形象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中考语文记叙文高频考点专题训练:人物形象

2020中考语文记叙文高频考点专题训练:人物形象 【常见题型】 ○1 文章中的人物有何性格特点? ○2 文中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3 指出文中划线句子运用的刻画人物方法及其作用? ○4 文中的人物给你带来哪些启示? …… 【解题思路】 ○1 画:在文中画出有关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的句子。 ○2 析:在把握文章背景和作者情感倾向的基础上,依据画出的句子,分析任务的精神面貌和性 格特征。 ○3 明:把握文章背景,明确人物的代表类型、地位身份和意义。 【解题公式】 形象分析=外在特征+内在品质(象征意义、深层内涵)+(内容分析) 答题格式:运用了XX描写方法,通过哪些词语,XXXX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反映了 人物……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典型例题】 例1 小说中“我”这个人物形象有何作用? 答题思路: ①运用第一人称“我”,使文章具有真实性,使作者抒发的情感更具真实性。【人称方面】 ②“我”是文章的线索人物,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所感来推动情节发展。【情节结构】 ③通过“我”来衬托(突出/表现)主人公的形象。【人物形象】 ④通过“我”来展现文章的主题。【主题方面】 例 2 小说中“XX”人物形象有何作用?或“XX”在文中多次出现,有何作用? 答题思路: ①为主要人物服务,对主要人物起衬托作用(突出主要人物)【人物形象】 ②推动情节发展,为文做铺垫【情节方面】 ③揭示或凸显主旨。【主题方面】 ④ 若是线索人物,则能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情节结构】 例 3 有一篇小说主要写了父亲靠砍柴、卖柴供孩子生活、学习,为了多挣点钱忍受买 柴人的鄙夷,却不告诉孩子,而是经常鼓励孩子乐观生活、好好学习、尊重他人。 问题: 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案: ①父亲是一个吃苦耐劳的人。他靠砍柴、卖柴给孩子赚生活费和学杂费,不辞辛苦。· ②父亲是一个坚忍的人。他为给孩子挣竞赛费,恳求买柴人;面对鄙薄,仍弯腰捡起扔 在地上的钱,能委曲求全。 ③父亲是一个教子有方的人。他懂得保护孩子的自尊,鼓励孩子好好读书,教育孩子尊 重他人,重言传身教。 【实战演习】 1.【2019 年湖南益阳卷】阅读韩石山的《想起母亲就想哭》,完成下列小题。 想起母亲就想哭 ①我小时候,不怎么看得起我的母亲。她的漂亮,当年没有察觉;她的贤惠,更没有体会。 只觉得她太糊涂,甚至可以说是愚蠢。再就是,嘴太笨。不说跟外人说话了,就是跟我说话, 也像是理短似的,嗫嗫嚅嚅,没个痛快的时候。晚年她得了失语症,我一面心疼,一面又想, 若她像我这样伶牙俐齿,虚说白道,什么病都可以得,也不会得这么个病。 ②我家有些特殊,父亲在外省工作,每年只有短短的十几天假期,平日,家里是祖父祖母 当家。母亲 15 岁嫁到我家,直到祖父母过世,一直是个小媳妇。祖父也有工作,在镇上的百 货公司,家里实际当家的是祖母。祖母是继室,只比她大 10 岁,很严厉,说一不二,偶尔也 会问我想吃什么,就让做顿什么,从来不会问她。她呢,只有做饭的份儿。这也是让我看不起 的一个原因。 ③上小学时,学校要个什么费用,多是跟祖父要,有时祖父不在家,也会跟母亲要。记得 有次要买什么,三毛钱吧,我说五毛。母亲一面掏钱一面问:够吗?那一刻,一面后悔没有多 说些,一面又暗暗埋怨母亲太糊涂,这么个小把戏也识不破。后来多次都是这样,不问别的, 只说:够吗? ④大学毕业,迷上写作,有次在老家,要写篇散文,想写些小时候的事。便问母亲,当年 我那样骗她,她就没一点感觉吗?我希望她说,她是感觉到了的,只是太爱我这个儿子,也就 不点破。不料母亲瞪着那双美丽而略显痴愣的大眼,反问我:你那么小,就骗你妈吗?!弄 得我一点情绪也没有,文章,只好不写了。 ⑤上了中学离开家,每年只有假期才会回去。假期满了,临走的时候,不管给带什么好吃 食,叮嘱的话只有一句:学好,甭惹事!晋南话,“甭惹事”读音如“baorasi”,听起来要多 土有多土。这个时候,我常是脖子一拧,一脸地不屑。心想,“听党的话,报效祖国”,这样 的话你不会说,“听老师的话,好好念书”,这样的话也不会说吗? ⑥直到我经历种种磨难,一事无成而身心疲惫,有时间回味自己大半生得失的时候,才悟 出母亲那“学好,甭惹事”的教诲,是多么的简要,多么的贤明。“学好”等于指明了一条开 阔而自律的前行之路,“甭惹事”等于避开了任何意外的伤害,平安地成长。前有引导,后有 护佑,怎么能成不了一个好人,成就一番事业呢?淳朴而真挚的情感,是与神明相通的。可惜 我只记住了前面两个字,而忽略了后面三个字,就是前面两个字,也只理解为学习好,落得蹭 蹬大半生而无所作为。 ⑦六十大几,母亲失语,每年我都要回去看望。她已说不成完整的话,只能说几个简单的 词。一见面,冲我笑笑,眼里就溢出了泪水,然后呜呜地叫着,低头往我怀里撞。这个时候, 我也忍不住流下泪来。撞上几下,抬起头,仰起脸,瞪着那双依然美丽却更显痴愣的大眼,撇 撇嘴角,突兀地就是一句:好!明明该是一句问话,说出来却是感叹,只有我能听出,这是她 那句贤明的教诲的缩略,说全了该是:你学好了吗?惹事了吗?这时我只有重重地说:妈,好 着哩!她明白了我的意思,点点头。扶她在沙发上坐下,此后一句话也不说,只是静静地听我 和父亲谈话。隔上一会儿,她指指厨房,示意父亲,该给我做饭了。 ⑧想想自己这一生,妻子儿女都没什么对不起的地方,最最对不起的,该是我那贤明而 略显糊涂的母亲。 ⑨如今我也老了,一想起母亲就想哭。 (选自《文艺报》2018 年 9 月 10 日,有删改 你认为文中的母亲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答案】①少言寡语,性格内向:“就是跟我说话,也像是理短似的,嗫嗫嚅嚅,没个痛快的 时候。”②任劳任怨:在家里虽“只有做饭的份儿”,但也毫无怨言。③心地善良,思想淳朴: 儿子骗了她的钱,她一点也不相信,还反问:“你那么小,就骗你妈吗?!”④关心和爱护孩 子:母亲总是叮嘱“我”“学好,甭惹事”和得失语症后提醒父亲给“我”做饭。 【解析】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 肖像和其他侧面的描写来整体感知。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根据文中情节可知 人物形象。结合“就是跟我说话,也像是理短似的,嗫嗫嚅嚅,没个痛快的时候”得出:少言 寡语,性格内向;结合“祖母是继室,只比她大 10 岁,很严厉,说一不二,偶尔也会问我想 吃什么,就让做顿什么,从来不会问她。她呢,只有做饭的份儿”得出:任劳任怨;结合“儿 子骗了她的钱,她一点也不相信,还反问:‘你那么小,就骗你妈吗?!’”得出:心地善良, 思想淳朴;结合“母亲总是叮嘱我‘学好,甭惹事’和得失语症后提醒父亲给我做饭”得出: 关心和爱护孩子。然后综述为:母亲是一个少言寡语、性格内向,任劳任怨,心地善良、思想 淳朴,关心和爱护孩子的人。 2.【2019 年中考湖南郴州卷】记叙性文章阅读 人可以最大限度地逼近真实 毕淑敏 朋友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祖父小的时候,很聪明,也很有毅力,学业有成,正欲大 展宏图之际,曾祖将他叫了去,拿出一个古匣,对他说,孩子,我有一件心事,终生未了—— 早年间,江南有一家富豪,酷爱藏书。他家有两册古医书,集无数医家心血之大成,为杏 林一绝。富豪视若珍宝,秘不传人。后来,富豪出门遇险,一位壮士救了他的性命,富豪感恩 不尽,欲以斗载的金银相谢。壮士婉拒我不要钱,只想用你的医书救普天下人的性命。富豪想 了半天,说,我可以将医书借给你三天。 壮士得了书后,急如星火地赶回家,请来乡下的诸位学子连夜赶抄医书、时间紧迫,荧荧 灯火下,抄书人急速依样画葫产地描了下来。谁知,抄好的医书拿给医家一着,竟是不能用的。 医家以人的性命为本,这种在匆忙之中由外行人抄下的医方,讹脱衍倒之处甚多,且错的离奇, 谁敢用它在病入身上做实验呢?壮士欲再去借来重抄,孰料富豪家失火,所有藏书化为灰烬。 从此这两册抄录的医书,就像鸡肋,一代代流传了下来。 曾祖的话说到这里,目光炯炯地看着组父。 祖父说,您手里拿的就是这两册书吗? 曾祖说,正是。 祖父说,您是要我把它们校勘出来? 曾祖说,我希望你能穷毕生的精力,让它死而复生,但工程浩大,你这一辈子,是无法同 时改正两本书的。现在,你就从中挑一本吧,留下的那本,只有留待我们的后代子孙了。 济世救人的功用也是一样的,祖父随手点了甲本。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就把自己的一生 同一方未知的领域,同一个事业,紧紧地连在一起。 祖父没有辜负曾祖的期望,像盲人摸象一般地摸索,册页上临摹不清的药材图谱,他亲自 到深山老林一一核查。无法判定正误的方剂:他采集百草熬药炼成汤,以身试药,几次昏厥在 地。为了一句不知出处的引言,他查阅无数典籍……祖父的一生围绕着这册古医书旋转,从翩 翩少年一直变作鬓发如雪。到了祖父垂垂老矣的时侯,他终于将那册古书中的几百处谬误全部 订正完了。 人们欢呼雀跃,毕竟从此这本伟大的济世良方可以造福无数百姓了。但造化弄人,不久, 远方发掘了一座古墓,里面埋藏了许多保存完好的古简,其中正有甲书的原件。人们迫不及待 地将祖父校勘过的甲书和原件相比较,结果同古简完全吻合,祖父用毕生的精力,创造了一个 奇迹。但这个奇迹,又在瞬忽之间烟消灰灭,毫无价值。 古墓里出土了乙医书的真书吗?我问。 没有。朋友答。 我叹息说,如果祖父当初选择了乙书,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啊。 朋友说,我也问过他这个问题。 祖父说,对我来讲,甲书乙书是一样的。我用一生的时间说明了一个道理,人只要全力以 赴地钻研某个问题,就有可能最大限度地逼近它的真实,这已经足够。 (选自《毕淑敏散文集》) 祖父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文中相关内容分析并归纳。 【答案】祖父是一个有着执着的信念、顽强的毅力、求真务实的态度、不计得失名利精神的人。 【解析】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解答要抓住刻画人物的各种描写手法来 分析;从叙写的事件上来分析;把人物放到一定的背景环境中去分析;注意对人物的介绍和评 价。首先,从文章的开头就直接交代了“祖父小的时候,很聪明,也很有毅力,学业有成”的 一个人;之后,接受了曾祖父交给他的校勘医书的任务后,“祖父的一生围绕着这册古医书旋 转,从翩翩少年一直变作鬓发如雪”,对于“册页上临摹不清的药材图谱,他亲自到深山老林 一一核查。无法判定正误的方剂:他采集百草熬药炼成汤,以身试药,几次昏厥在地。为了一 句不知出处的引言,他查阅无数典籍……”可以看出祖父是一个有执着的信念、顽强的毅力、 求真务实的态度、勇于尝试的人;从“祖父说,对我来讲,甲书乙书是一样的。我用一生的时 间说明了一个道理,人只要全力以赴地钻研某个问题,就有可能最大限度地逼近它的真实,这 已经足够”又可以看出祖父是一个“不计个人名利得失”的人。据此概括作答。 3.【2019 年四川内江卷】阅读阿城《溜索》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不信这声音就是怒江。首领也不多说,用小腿磕一下马。马却更觉迟疑,牛们也慢下来。 一只大鹰旋了半圈,忽然一歪身,扎进山那侧的声音里。马帮像是得到信号,都止住了。 汉子们全不说话,走到牛队的前后,猛发一声喊,连珠脆骂,拳打脚踢。铃铛们又慌慌响起来, 马帮如极稠的粥,慢慢流向那个山口。 一个钟头之前就感闻到这隐隐闷雷,初不在意,只当是百里之外天公浇地。雷总不停,才 渐渐生疑,懒懒..问了一句。领队也只懒懒..说是怒江,要过溜索了。 山不高,口极狭,仅容得一个半牛过去。不由捏紧了心,准备一睹气贯滇西的那江,却不 料转出山口,依然是闷闷的雷。心下大惑,见前边牛们死也不肯再走,就下马向岸前移去。行 到岸边,抽一口气,腿子抖起来,如牛一般,不敢再往前动半步。 万丈绝壁飞快垂下去,马帮原来就在这壁顶上。转了多半日,总觉山低风冷,却不料一直 是在万丈之处盘桓。 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着一派森气。俯望那江, 蓦地心中一颤,惨叫一声。急转身,却什么也没有,只是再不敢轻易向下探视。叫声漫开,撞 了对面的壁,又远远荡回来。 首领稳稳坐在马上,笑一笑。那马平时并不觉雄壮,此时却静立如伟人,晃一晃头,鬃飘 起来。 牛铃如击在心上,一步一响,马帮向横在峡上的一根索子颤颤移去。 那索似有千钧之力,扯住两岸石壁,谁也动弹不得,仿佛再有锱铢之力加在上面,不是 山倾,就是索崩。 首领缓缓移下马,拐着腿走到索前,举手敲一敲那索,索一动不动。首领瞟一眼汉子们。 汉子们早蹲在一边吃烟。只有一个精瘦短小的汉子站起来,向峡下弹出一截纸烟,飘飘悠悠, 不见去向。瘦小汉子迈着一双细腿,走到索前,从索头扯出一个竹子折的角框,只一跃,腿已 入套。脚一用力,飞身离岸,嗖地一下小过去,却发现他腰上还牵一根绳,一端在索头,另一 端如带一缕黑烟,弯弯划过峡顶。 那只大鹰在瘦小汉子身下十余丈处移来移去,翅膀尖上几根羽毛被风吹得抖。 再看时,瘦小汉子已到索子向上弯的地方,悄没声地反着倒手拔索,横在索下的绳也一 抖一抖地长出去。 大家正睁眼望,对岸一个黑点早停在壁上。不一刻,一个长音飘过来,绳子抖了几抖。 三条汉子一个一个小过去。首领哑声说道:“可还歇?”余下的汉子们漫声应道:“不消。” 纷纷走到牛队里卸驮子。 牛们早卧在地下,两眼哀哀地慢慢眨。两个汉子拽起一头牛,骂着赶到索头。那牛软下去, 淌出两滴泪,大眼失了神,皮肉开始抖起来。汉子们缚了它的四蹄,挂在角框上,又将绳扣住 框,发一声喊,猛力一推。牛嘴咧开,叫不出声,皮肉抖得模糊一层,屎尿尽数撒泄,飞起多 高,又纷纷扬扬,星散坠下峡去。过了索子一多半,那边的汉子们用力飞快地收绳,牛倒垂着, 升到对岸。 这边的牛们都哀哀地叫着,汉子们并不理会,仍一头一头推过去。牛们如商量好的,不例 外都是一路屎尿,皮肉疯了一样抖。 之后是运驮子,就玩一般了。这岸的汉子们也一个接一个飞身小过去。 战战兢兢跨上角框,首领吼一声:“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猛一送,只觉耳边生风, 聋了一般,任什么也听不见,僵着脖颈盯住天,倒像俯身看海。那海慢慢一旋,无波无浪,却 深得令人眼呆,又透远得欲呕。自觉慢了一下,急忙伸手在索上向身后拔去。这索由十几股竹 皮扭绞而成,磨得赛刀。手划出血来,黏黏的反倒抓得紧索。手一松开,撕得钻心一疼,不及 多想,赶紧倒上去抓住。渐渐就有血溅到唇上、鼻子上,自然顾不到,命在天上。 猛地耳边有人笑:“看脚底板!”方才觉出已到索头,几个汉子笑着在吃烟,眼纹一直扯 到耳边。 慎慎地下来,腿子抖得站不住,脚倒像生下来第一遭知道世界上还有土地,亲亲热热跺几 下。猛听得空中一声呼哨,尖得直入脑髓,腰背颤一下。回身却见首领早已飞到索头,抽身跃 下,走到汉子们跟前。有人递过一支烟,嚓的一声点好。 牛们终于又上了驮,铃铛朗朗响着,急急地要离开这里。上得马上,才觉出一身黏汗,风 吹得身子抖起来。顺风扩一扩腮,出一口长气,又觉出闷雷原来一直响着。俯在马上再看怒江, 干干地咽一咽,寻不着那鹰。 (有删减) 小说从头到尾没有出现“我”字,但处处通过“我”的观察和感受来写,分析“我”这个隐形 形象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答案】(1)“我”是这个故事的亲历者,增强故事的真实感。(2)“我”是故事的叙述者, 起到了线索作用,用“我”的见闻感受串联故事,使情节更加集中、简练。(3)“我”是过 溜索的参与者,以“我”的表现烘托环境,反衬马帮首领及众汉子的勇敢无畏。 【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人物在文章中的作用。从文章内容看,文章叙写怒江溜索的 相关内容,是“我”的见闻感受,所以文章中的“我”是这个故事的亲历者,是整个故事的叙 述者,因此是文章的线索人物;从表现文章的主旨来看,“我”是过溜索的参与者,以“我” 的反应烘托怒江环境的凶险,以“我”的表现来反衬马帮首领及众汉子的勇敢无畏;再者,文 章用第一人称来写,虽然在文章中没有出现,但却让人感到叙写的故事更加的真实。据此理解 分析作答。 4.【2019 年山东菏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封迟到五十年的信 金建军 ①那是 1943 年冬,天真是寒冷,对正在斯大林格勒城下作战的德军来说,更是苦不堪言。 ②士兵米涅刚一动,腰部被地弹炸伤的伤口就剧烈地疼病起来。“帮帮我吧,我要回国,! 我要去见米丽亚。”来涅向正忙着搬退的连长求敏,连长轻蔑地看他一眼,冷冷地走了。来涅 躺在雪地上,绝望和希望一同飞向那片明霾的天空,只有米醒亚美丽的容颜在他眼前闪动。 ③他和米丽亚同是柏林大学的学生。他深深地暗恋着米丽亚,可是来丽亚却钟情于另一位 帅哥德克。 ④一阵枪响,"扑通”一声,一个人倒在身边。米涅仔细一看,原来是德克,他的胳膊断了, 流了很多血。德克也看到身边的米涅,他苍白的脸上现出一丝苦笑:“伙计,这下咱们谁也走 不了了。” ⑤米涅看着德克的样子,心里一阵紧缩:不能让德克死,米丽亚不能没有他。想到这,他忙 对德克说“你的包扎带呢?我给你包扎。你还可以走路,一定要回到德国,回到来丽亚的身边。” 德克失塑地摇摇头,说:“早就給班长包扎用了,算了吧,让我和你一起到天堂。”米涅摸了 摸腰上的包扎带,一狠心解了下来。顿时,他的伤口露出来,血如泉涌。德克大吃一惊,上前 按住,“你疯了,你这样很快就会死的。” ⑥米涅淡然一笑:“我不是在帮你,我是在帮米丽亚,因为她爱的是你,你能回到她的身边, 就是她最大的幸福。”他边说边移到德克身旁,包扎起来。米涅又把干粮分一大半递给德 克:“你快走吧,苏军快来了。”德克接过干粮袋,满含热泪地看了一眼米涅,转身向北撤去。 ⑦看着德克渐渐消失的身影,米涅掏出钢笔,找到一张还没烧尽的文件纸,在背面写起来。 ⑧亲爱的米丽亚: ⑨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因为死亡随时都会向我走来。可是如果我现在不说,到了天堂,我 更没机会对你说。现在,我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最想见到的就是你。可是,我不可能再看到 你那美丽的眼睛和金黄色的头发,不能听你优美的呤诗和动人的歌唱。我后悔为什么不向你表 白,即使遭到你的拒绝,我也无悔。 ⑩我再也不相信希特勒的鬼话,我最想要的就是你的爱情。我不想死,真的不想死,我曾 经想过打完仗一定向你求婚,可是等不到这一天了。 ⑾我无时无刻不在想念着你,想像你会和一个什么样的人结婚,怎样度过你美好的青春。 只要你过得好,我到了天堂也会开心的。 ⑿一切的一切都没有了,他们已经看到我,上帝呀,能再給我五分钟吗?让我把心里话向 我的爱人说完吧,让我安心地到天堂吧。到了天堂,我会等着你的,无论等多少年,我都会等, 一直等到你去的时候,我再向你求婚。 ⒀来不及了,我已经看到黑乎乎的枪口正在瞄准我。永别了,我会永远爱你的。 ⒁一个苏联红军战士发现米涅。他对班长说:“看,一个德国鬼子我打死他。”说着,抬手 对准米涅就是一枪。米涅回头看了看,手臂把信举得高高的,身体突然倒下。 ⒂战士上前把米湿手里的信取下,交給班长。班长看了一遍,很感动地对战士说:“这确 实是一份很重要的文件,你去交到司令部。” ⒃很快,这封信转递到朱可夫元帅手上,朱可夫元帅看完后,动情地对随从说:“战争毁掉 多少俄国人和德国人的生命,毀掉多少年轻人的幸福,我们应该永远记住战争带来的教训。” 他命令道:“把它包好,交到档案局。” ⒄1993 年,苏联解体,这个档案得以解密。米丽亚看到这封信时,已经七十多岁,苍老 的她犹如一只伤心的天鹅,泣不成声。 (选文有改动) (1)小说中的米涅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2)第②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刻画人物的方法?有何作用? 【答案】(1)①渴望和平,热爱生活。表现在米涅临死前不相信希特勒的鬼话,最想要的就 是爱情,他渴望能活着回去向米丽亚求婚。②善良大度,为人无私。他看到米丽亚钟情的德克 受伤,宁可牺牲自己而救助德克。他不管米丽亚会嫁给谁,他都觉得开心。 (2)神态与动作描写,表现连长为人的冷漠无情,普通战士的生死与他没有丝毫的关系,以 此控诉了战争的罪恶。 【解析】(1)此题考查的是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帮帮我吧,我要回国!我要去见米丽亚。” 临死还要给心爱的人写信,可以看出他渴望和平,热爱生命;“不能让德克死,米丽亚不能没 有他”“你还可以走路,一定要回到德国,回到来丽亚的身边。”“摸了摸腰上的包扎带,一 狠心解了下来”“米涅又把干粮分一大半递给德克”可见他宽容无私,善良大度。据此作答。 (2)此题考查的是人物描写及其作用。人物描写通常包括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判断起来通常比较容易,可以采用的答题模式是:运用的描写方法+ 写出的内容+表现的感情。“连长轻蔑地看他一眼,冷冷地走了。”运用了神态描写和动作描 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连长的冷酷无情,表现了战争的残酷。据此理解作答。 5.【2019 年中考湖南娄底卷】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好 人 爱玛胡 ①要过春节了,门诊的病人却一点不见少。大多是想趁年前看病开点儿药,迷信的说法是 过年上医院晦气。 ②我屁股不挪窝地一直看到下班时间,眼看门口没有病人了,隔壁诊室传来锁门的声音。 我站起身,伸伸腰和脖子,准备洗手下班。 ③刚关了电脑,门口一个人影一闪,又晃了回来,是个 60 多岁的男子,貌不惊人,穿着 旧棉服,手里还拎个大行李包,看去沉甸甸的。 ④他拿着挂号单问我:“看病在这里吗?”我说,“下班了,去急诊吧。”看他脸色不好, 我想:只当做个好事吧。接过挂号单,我把电脑重新开启,说“算了,我给你看完病再走吧。” 他有点儿局促地跟我道歉:“耽误您时间了。”坐下,把包放在双腿间夹得紧紧的。 ⑤原来,他刚刚在开车时突然感到心慌,心跳得很快,当时人就快要晕过去,眼前一片模 糊,出了很多汗。亏他还晓得把车开到路边停下。 ⑥他坐着歇了会儿,感觉好些了,抬头发现正巧在医院旁边,就挂了个号。我一听大概就 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于是检查了血压、心跳,开检查单:“你应该是心律失常了,去查血、 做心电图。我估计你要住院。” ⑦他一听就急了,双手直挥:“医生,我不住院,你给我开点儿药吃就行。” ⑧怕住院的病人不止他一个,我说:“不管住不住院,检查你总要做,那样我才知道该 开什么药给你呀。” ⑨他觉得有理,接了单子,拎包要走。 ⑩我说:“心脏不好还拎着重物满楼跑,出事我可负不起责。包就搁这,没人拿你东西, 我帮你看着。”那包四角都磨得起毛了,能装什么好东西?老人就是这样,啥都当宝。 ⑪ 他犹豫一下,把包放下,走了。 ⑫ 我起身把他的包踢到桌子下面,别说,还挺沉。我上了个厕所,刚晃回来,他就进门了, 手里拿着报告:果然是心律失常,还好没有缺血。 ⑬ 我劝他最好留院观察,但他还是坚持只开药不住院,他说他有事,要宽限两天,已经打 电话叫人来接他了,路上不会出事。 ⑭ 强求不得,我开好药方签好字,递给他时问:“什么事比命金贵呢?我搞不懂你。”他 说:“医生你不晓得,我带了一二十号人做工程,年底好不容易才结清账,一百多万在包里, 我要赶回去给大家发工钱好过年。” ⑮ 一百多万?一百多万什么?我傻了,指指桌下的包,他点点头。我脑海中闪现出各种拖 欠工钱、被跳楼索酬的黑心老板的报道新闻,脱口而出:“你真是个好人呀!那你可千万注意, 一忙完就要看病,好人要活长一些。” ⑯ 这时,接他的人来了,弯腰从桌底把包拽出来。 ⑰ 我说:“你心也真大,一百多万就交给不认识的人管。” ⑱ 他冲我笑道:“我知道你是好人。” (1)“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选文最后“我”和“他”互相认为对方是“好人”,为什么? 【答案】(1)①“我”充当线索贯穿全文,以“我”的所见所闻结构全文。②推动了故事情 节向前发展.以第一人称“我”,使小说变得真实可信。④同主要人物一起揭示主题“好人”。 (2)我已下班,但依然耐着性子为病人看病,虽对病人视若珍宝的包很好奇,但并未私自偷 看以及对病人的细心、叮嘱……在病患眼里,“我”是一位医德高尚,值得信赖托付的好人; 生病了却坚持不住院,着急赶着去给工人发工资,在“我”眼里,这样的病人是有良心,有责 任的好人。 【解析】(1)要求学生从情节结构、人物塑造、主题表达等角度分析“我”在文本中的作用。 结合本文分析在情节结构方面:“我”是一个线索式的人物,通过“我”串联起了小说的所有 情节,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在人物塑造方面:“我”见证了病人着急看病的过程,写“我” 是为了更好地塑造主人公“病人”的形象;在主题表达方面:“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有 助于揭示作品的主题“好人”。 (2)要求学生通读文本,结合故事内容分析。“互为”双方互相认为对方是“好人”,需写 出双方认为对方是好人的理由,言之有理即可。如:病人认为“我”是好人的理由“‘我’已 下班,但依然耐着性子为病人看病,虽对病人视若珍宝的包很好奇,但并未私自偷看以及对病 人的细心、叮嘱……在病患眼里”;“我”认为“病人”是好人的理由结合“医生你不晓得, 我带了一二十号人做工程,年底好不容易才结清账,一百多万在包里,我要赶回去给大家发工 钱好过年。”得出:生病了却坚持不住院,着急赶着去给工人发工资,在“我”眼里,这样的 病人是有良心,有责任的好人。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