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识记古代文化常识通假字备考必记仓储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识记古代文化常识通假字备考必记仓储学案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识记古代文化常识+通假字备考必记仓储 学案 识记古代文化常识 备考必记仓储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词汇分类整理 ‎(一)古代人的称谓 ‎【名和字】 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如:李白字太白,杜甫字子美,韩愈字退之等。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古人尊对卑称名,卑自称也称名;对平辈或尊辈则称字。‎ ‎【号】 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等。‎ ‎【官爵】 对为官之人称官爵的比较多。如:孙讨虏(孙权)、杜工部(杜甫)、王荆公(王安石)等。为尊称。‎ ‎【郡望】 包括出生地和住地。如:韩昌黎(韩愈)、王临川(王安石)等。为尊称。‎ ‎【官地】 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如:贾长沙(贾谊)、柳柳州(柳宗元)等。为尊称。‎ ‎【斋名】 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古代文人多喜欢给自己的书斋起个斋号或室号,于是称斋号或室号就成了尊称。如:杨诚斋(杨万里)、聊斋先生(蒲松龄)等。‎ ‎【谥号】 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著名文士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分为美谥与恶谥。皇帝的谥号为一个字,如:汉文帝、汉武帝。其他人的谥号大多为两个字,如:文忠公(欧阳修)、武穆王(岳飞)。‎ ‎【庙号】 庙号是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是称呼死去的皇帝的。最原始的庙号只有四种:创立基业曰“太”,功高者曰“高”,世代祭祀曰“世”,中兴者曰“中”。从汉代始,开国皇帝一般称“太祖”“高祖”或“世祖”,以后的嗣君称“宗”。如唐代: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唐中宗……‎ ‎【年号】 年号是从汉武帝开始有的,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称为“改元”。当然,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如唐太宗李世民年号为“贞观”,而唐玄宗开始的年号为“先天”,后又改元为“开元”,后又改元为“天宝”。明清两代的皇帝基本上不在任内改元,所以可以用年号来称呼皇帝,比如明代的万历皇帝、嘉靖皇帝,清代的康熙皇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 ‎【谦称】 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 ‎1.一般的谦称:愚(谦称自己不聪明);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不才、不佞、不肖(谦称自己没有才能或平庸);在下(晚辈或地位低的人称自己);老朽、老夫、老拙(老人称自己);晚生、晚学(读书人谦称)。‎ ‎2.帝王谦称:孤、寡、寡人、朕、朕躬。(对别国称自己的国君为“寡君”。)‎ ‎3.官吏谦称:下官、末官、小吏、卑职。‎ ‎4.“家”称:家父、家尊、家严、家君,家母、家慈,家兄、家姐。‎ ‎5.“舍”称:舍弟、舍妹、舍侄、寒舍。‎ ‎6.“犬”称:犬子。‎ ‎7.“小”称: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称自己)、小儿(对别人称自己的儿子)、小女(对别人称自己的女儿)、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称)。‎ ‎8.“拙”称:拙著、拙作、拙见。‎ ‎9.“鄙”称:鄙人、鄙意、鄙见。‎ ‎【敬称】 称别人时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也叫尊称。‎ ‎1.“令”称: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阃(对方妻子)、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 ‎2.“贤”称:贤弟(可以表示对自己的弟弟的尊称,也可表示对自己的结拜义弟的尊称)、贤侄(对侄辈年轻人的尊称)。‎ ‎3.“先”称:用于敬称已死去的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先帝(死去的皇帝)、先父或先考(死去的父亲)、先慈或先妣(死去的母亲)。‎ ‎4.“太或大”称:称谓前加“太”或“大”表示再长一辈。大(太)父(祖父)、大(太)母(祖母)。‎ ‎5.称帝王: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 ‎6.称皇太子、亲王:殿下、千岁。‎ ‎【百姓称谓】 布衣、黔首、生民、庶民、黎民、黎庶、黎元、苍生、氓等。‎ ‎【职业称谓】 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人的职业身份。“庖丁”,“丁”是名,“庖”是厨师;“师襄”,“襄”是名,“师”,意为乐师,表明职业;“优孟”,“孟”是名,“优”,亦称优伶、伶人,表明职业。‎ ‎【朋友关系称谓】 ‎ ‎1.贫贱之交: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 ‎2.金兰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 ‎3.刎颈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4.患难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 ‎5.莫逆之交: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 ‎6.竹马之交: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 ‎7.布衣之交: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 ‎8.忘年交:辈分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 ‎9.忘形交:不拘于身份、形迹的朋友。‎ ‎10.车笠交: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 ‎11.君子交: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 ‎12.神交: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或彼此慕名而未见过面的朋友。‎ ‎【年龄称谓】 ‎ ‎1.垂髫: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 ‎2.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3.豆蔻:女子十三四岁。(豆蔻一词,典出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蒄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4.束发:男子十五岁至二十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5.弱冠: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 ‎6.而立: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7.不惑: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8.知命: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 ‎9.花甲:六十岁。‎ ‎10.古稀:七十岁。‎ ‎11.耄耋:八九十岁。‎ ‎12.期颐:一百岁。‎ ‎【性别称谓】 ‎ ‎1.巾帼:古代妇女头上的装饰物,借以代表女性。‎ ‎2.须眉:古时男子以胡须眉毛稠秀为美,故以须眉为男子的代称。‎ ‎(二)古代职官 ‎【皇室】 ‎ ‎1.皇帝的长辈:太上皇(在世但已禅位的皇帝)、皇太后(皇帝的母亲)、太皇太后(皇帝的祖母)。‎ ‎2.皇帝的妻室:皇后(皇帝的正妻,在后宫的地位就如同天子,是众妃子之主);贵妃、贵嫔、贵人、才人、婕妤等(皇帝的妃子)。‎ ‎3.太子:也叫皇太子、储君,皇位的继承者,一般由皇帝的嫡长子充任,但也有例外,由皇帝选定册立。拥有自己的类似于朝廷的东宫,所以有时也称太子为“东宫”,其正妻称“太子妃”。太子与皇帝一起住在宫内。‎ ‎4.皇子:除了太子之外,皇帝的其他儿子。一般有分封地和“王”(亲王)或“侯”的爵位。成年后必须住在宫外或分封地。‎ ‎5.公主:皇女和王女。皇帝的姊妹称“长公主”,公主的丈夫称“驸马”。‎ ‎6.东宫:①太子所居之宫,借指太子。②汉代太后的住处未央宫。③清代皇后和妃子们的住处分为东宫、西宫,而以东宫为大为正,西宫为次为从。清咸丰帝的皇后是慈安,妃子是慈禧;慈禧的亲子同治帝即位后,慈安是正宗的皇太后,所以居东宫,称“东宫皇太后”;慈禧也母以子贵被册立为皇太后,居西宫,称“西宫皇太后”。‎ ‎【中央官职】 ‎ ‎1.丞相:中央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有几个朝代分设过左丞相和右丞相。丞相(宰相)的其他名称:同平章事、参知政事、左右仆射、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等。‎ ‎2.三公:①周代,司马、司徒、司空或太师、太傅、太保。②西汉,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③东汉一直到唐宋,太尉、司徒、司空。④明清,太师、太傅、太保。“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少”或“三孤”。‎ ‎3.太子的老师:由于东宫的官制与朝廷一样,所以太子的老师称为“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他们的副手称为“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 ‎4.九卿:中央部分行政官员的总称,职能与六部尚书近似,有的朝代六部尚书就包括在内。‎ ‎5.三省:三省即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起草诏书、审核诏书和执行政令,一定程度上起到防止个人专断的作用。‎ ‎6.六部: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另有属官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 ‎7.中央监察机构及官员:①监察机构——御史台、都察院。②监察官员——御史大夫、御史中丞、都御史、监察御史、给事中、左右拾遗。‎ ‎8.中央军事长官:太尉、大司马、大将军、中尉、兵部尚书。‎ ‎9.中央法律机构及官员:①隋唐以前没有专门的法律机构,隋唐有大理寺、刑部、御史台,宋代有大理寺、刑部,元代有刑部、御史台、大宗正府,明清有都察院、刑部、大理寺。②相关官员为廷尉、大理寺卿、刑部尚书、御史中丞、推官、推事等。‎ ‎10.中央的文史官员:翰林待诏、翰林供奉、翰林学士(翰林院的官员),侍读、侍讲、侍读学士、侍讲学士、经筵、经筵讲官(侍奉皇帝讲读的官员),太史、著作郎(史官),秘书郎、校书郎(管理图书的官员)。‎ ‎11.其他官员:太常(太常寺卿,九卿之一,掌管宗庙礼仪)、太仆(太仆寺卿,九卿之一,掌管皇帝的舆马)、宗正(宗正寺卿,九卿之一,掌管皇族事务)、大司农(九卿之一,掌管农业仓储,后被户部取代,为户部尚书的别称)、将作大匠(掌管宫室、宗庙、陵寝及其他土木营建,其职能后并入工部)、谏议大夫(谏官)、长史(丞相的属官、将军的属官)、参军(丞相的军事参谋,后为诸王、将军的幕僚)。‎ ‎【地方官制】 ‎ ‎1.秦朝郡县制:①郡守(一个郡的最高长官);②县令(一个县的最高长官)。‎ ‎2.汉朝郡县制与分封制并行:①封国国王(皇帝家族的人);②刺史(中央派出监察地方官员的人);③州牧(由刺史改任的一个州的长官);④二千石(汉代郡守的别称,因郡守一年俸禄二千石得名)。‎ ‎3.隋唐:先是州县两级,后改为道、州、县三级。①节度使、观察使(道的军政长官,在州县之上,实际上形成了藩镇);②都督(都督府的长官);③都护(都护府的长官);④经略使(也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 ‎4.明清的行省和督抚:①左右布政使(布政司的长官,管理一省的行政事务);②都指挥使(都指挥司的长官,管理一省的军事);③按察使(按察司、提刑按察使司的长官,管理一省的刑名、诉讼、监察);④总督(跨省管理军政事务的官员,为封疆大吏);⑤巡抚(一省的最高长官,节制“三司”,也是封疆大吏);⑥道台(省与知府之间的官员);⑦知府(一府的长官);⑧知县(一县的长官)。‎ ‎5.地方衙门的属吏:①主簿(典领文书,办理事务);②郡尉(辅佐郡守掌管一郡的军事);③县尉(掌管一县治安);④县丞(辅佐县令);⑤督邮(汉代官吏,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宣达教令)。‎ ‎【官职的升降】 ‎ ‎1.拜:授予官职;被授予官职。‎ ‎2.除:授予官职;被授予官职。‎ ‎3.擢、陟:提升官职。‎ ‎4.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迁除,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另有左除、左降、左转、左授表示降低官职。‎ ‎5.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 ‎6.黜:“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 ‎7.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况和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 ‎8.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 ‎9.致仕:也叫致事、致政、休致,指正式退休。‎ ‎10.乞身:请求退职。‎ ‎11.请老、告老:请求退休。‎ ‎12.移病:上书称病,要求隐退的委婉说法。‎ ‎【官职的一般调动】 ‎ ‎1.徙、调、转、改:一般调动。‎ ‎2.补:补任空缺官职。‎ ‎3.出、出宰:离开京城外调。‎ ‎4.入:地方官调任京官。‎ ‎【兼、代官职】 ‎ ‎1.兼:兼任。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2.摄:暂时代理官职。如:俄检校侍中,摄吏部尚书。‎ ‎3.守:暂时署理职务。多指官阶低的人署理官阶高的职务。如: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为主簿,守高密令。‎ ‎4.领:兼任。如:桓温镇江口,复引为司马,领广陵相。‎ ‎5.行:代理官职。如:太祖行奋武将军。‎ ‎6.署:暂任,代理官职。如:成祖即位,命署礼部事。‎ ‎7.权:暂时代理官职。如:时韩愈吏部权京兆。‎ ‎8.判:高位兼任低职,以京官身份出任州郡官。如:除镇安武胜军节度使、司徒兼侍中,判相州。‎ ‎【古代学府】 ‎ ‎1.庠序:地方学校。‎ ‎2.太学:汉代出现的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长官为“太学祭酒”,兼管全国的教育行政事务;教师为“五经博士”;学生为“博士弟子”“太学弟子”“太学生”。‎ ‎3.国子监:隋朝以后的设在京师的最高学府,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是“太学”的继承。长官为“国子祭酒”。教师称“博士”“助教”“典学”“直讲”。学生称“生员”“诸生”“监生”。开设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等学科。‎ ‎(三)古代科举制度 ‎【科举制之前的选官制度】 ‎ ‎1.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汉代选拔统治人才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贤良文学(汉代选拔统治人才的科目之一。由郡国推举文学之士充任)、茂才(汉代选拔统治人才的科目之一。本称“秀才”,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的讳改称“茂才”,即优秀人才)等。‎ ‎2.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3.九品中正:也叫“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州郡设立的选官者叫“中正”,把考察的士人评为“九品”( 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科举制度建立之后】 ‎ ‎1.隋唐的科举制 ‎(1)进士科:隋唐科举制度取士的科目之一。主要考试内容为诗赋,还考时务策等。最难录取,也最受重视。考取者称“及第”, 唐代进士科大约每百人中只能有一两人及第。时人称进士及第者为“白衣公卿”。‎ ‎(2)明经科:隋唐科举制度取士的科目之一。主要考试内容为经文。考取者称“及第”, 每十人就能有一两人及第。‎ ‎(3)制举:也称“制科”,相对于“进士科”“明经科”等“常科”而言,考期与科目都是由皇帝临时指定的。有“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文辞秀逸科”“风雅古调科”“博学宏词科”等。‎ ‎2.隋唐之后的科举制 ‎(1)考试的几个步骤 ‎①童试:初级入学考试,考试者不管年龄大小统称“童生”,经过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 ‎②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主考官由皇帝委派。参加考试的是生员及监生,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考八股文和试帖诗。‎ ‎③会试: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京城礼部举行,所以又称为礼闱、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皆可应考,考中的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考八股文和试帖诗。‎ ‎④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殿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也可以叫“进士及第”。‎ ‎(2)其他名词 ‎①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也称“登科”“登进士第”“进士及第”。有一种比喻的说法叫“蟾宫折桂”或直接叫“折桂”。‎ ‎②进士: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③童生:参加初级入学考试(童试)的考生。‎ ‎④庠生、秀才、生员:童试的考取者,乡试的参考者。‎ ‎⑤举人:乡试的考取者,会试的参考者。第一名称“解元”。‎ ‎⑥贡士:会试的考取者,殿试的参考者。第一名称“会元”。‎ ‎⑦金榜: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⑧同年: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 ‎(四)古代历法 ‎1.二十四节气:正月——立春、雨水,二月——惊蛰、春分,三月——清明、谷雨,四月——立夏、小满,五月——芒种、夏至,六月——小暑、大暑,七月——立秋、处暑,八月——白露、秋分,九月——寒露、霜降,十月——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十二月——小寒、大寒。‎ ‎2.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农历以正月、二、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以四月、五月、六月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秋季、冬季以此类推。‎ ‎3.传统节日 ‎(1)元日:又叫元旦、元正、元辰、元朔、岁旦、岁首、岁朝、新正等,现在叫春节,正月初一。‎ ‎(2)人日:正月初七。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 ‎(3)上元:正月十五。其夜称“元夜”“元夕”或“元宵”。‎ ‎(4)社日: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在春分前后。‎ ‎(5)寒食:清明前二日(也有说前一日的)。春秋时已出亡多年的晋国公子重耳回国即位(即晋文公),封赏随其逃亡的臣子,唯独漏掉了介子推。介子推于是携老母隐居绵山(今山西省介休市东南)。晋文公得知后欲加封赏,寻至绵山,找不到他,便想烧山逼他出来。但介子推不愿当官,坚持不出,结果母子二人俱被烧死。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将绵山改为“介山”,立祠祭祀介子推,并把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全国禁动烟火,只吃冷食。后来便形成了在这天吃冷食、扫墓的风俗。‎ ‎(6)清明节:“清明”是一个节气,也是一个节日。是祭祀的节日,也是踏青的节日,所以也叫“踏青节”。‎ ‎(7)上巳节:原定为农历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所以叫“上巳节”,旧俗于此日临水祓除不祥;后来把节日固定为农历三月三日,变成了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8)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端午”本名“端五”,端是初的意思。因为人们认为“五月”是恶月,“初五”是恶日,因而避讳“五”,改为“端午”。端午节早在西周初期即有记载,并非为纪念屈原而设立的节日,但是端午节之后的一些习俗受到屈原的影响。习俗有:①悬钟馗像(钟馗捉鬼);②挂艾叶菖蒲榕枝(辟邪驱瘴);③赛龙舟(拯救屈原);④吃粽子(祭祀屈原);⑤喝雄黄酒;⑥佩香囊。‎ ‎(9)七夕:农历七月初七。又称“乞巧节”。传说织女和牛郎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夜晚在鹊鸟搭成的桥上相会,节日由此而来。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妇女们趁织女与牛郎团圆之际,摆设香案,穿针引线,向她乞求织布绣花的技巧。在葡萄架下,静听牛郎织女的谈话,也是七夕的一大趣事。现在人们把它称为“中国情人节”。 ‎ ‎(10)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又称“团圆节”。农历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称中秋。秋高气爽,明月当空,故有赏月与祭月之俗。圆月带来的团圆的联想,使中秋节更加深入人心。唐代将嫦娥奔月与中秋赏月联系起来后,更富浪漫色彩。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 ‎(11)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重阳时节,秋高气爽,风清月洁,故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现在被国家定为“老年节”。‎ ‎(12)冬至节:就是冬至这一天。中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 ‎(13)腊日:农历腊月初八,又叫“腊八节”。 这是古代岁末祭祀祖先、祭拜众神、庆祝丰收的节日。有吃赤豆粥、祭拜祖先、喝腊八粥等习俗。‎ ‎(14)除夕:农历每年的最后一天,也叫“大年三十” ,有“除夜、逐除、岁除、大除、大尽、年终”等别称。‎ ‎4.纪年、纪月、纪日法 ‎(1)干支:天干地支的合称。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 ‎(2)纪年法: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 ‎①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如“鲁僖公三十三年”“赵惠文王十六年”等。‎ ‎②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如“庆历四年”“元和十年”“至和元年”“元丰七年”等。这种表述在古文中比较常见。‎ ‎③干支纪年法。如 “丁卯三月之望” “辛亥三月二十九日”等。‎ ‎④年号干支兼用法。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如 “淳熙丙申”“天启壬戌秋日”“乾隆丁亥冬”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等。‎ ‎(3)纪月法:我国古代纪月法主要有三种。‎ ‎①序数纪月法。‎ ‎②地支纪月法。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称十二个月,每个地支前要加上特定的“建”字。如“建子之月”指农历十一月,依次类推,“建丑之月”指农历十二月……“建亥之月”指农历十月。‎ ‎③时节纪月法。孟、仲、季代表每个季节的三个月。‎ ‎(4)纪日法:我国古代纪日法主要有四种。‎ ‎①序数纪日法。‎ ‎②干支纪日法。如“元丰七年六月丁丑” “是月丁未”等。‎ ‎③月相纪日法。指用“朔、朏(fěi)、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每月第一天叫朔,每月初三叫朏,月中叫望,望后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晦。‎ ‎④干支月相兼用法。干支置前,月相列后。如“戊申晦”‎ ‎(5)纪时法:我国古代纪时法主要有两种。‎ ‎①天色纪时法。古人最初是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它们的名称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yú)中、日中、日昳(dié)、晡(bū)时、日入、黄昏、人定。‎ ‎②地支纪时法。以十二地支来表示一昼夜十二时辰的变化。‎ 古天色纪时、地支纪时与今序数纪时对应关系表 天色 地支 现代时间 更鼓 夜半 子时 ‎23:00~1:00‎ 三更 鸡鸣 丑时 ‎1:00~3:00‎ 四更 平旦 寅时 ‎3:00~5:00‎ 五更 日出 卯时 ‎5:00~7:00‎ 食时 辰时 ‎7:00~9:00‎ 隅中 巳时 ‎9:00~11:00‎ 日中 午时 ‎11:00~13:00‎ 日昳 未时 ‎13:00~15:00‎ 晡时 申时 ‎15:00~17:00‎ 日入 酉时 ‎17:00~19:00‎ 黄昏 戌时 ‎19:00~21:00‎ 一更 人定 亥时 ‎21:00~23:00‎ 二更 ‎(五)古代礼俗 ‎【成年】 ‎ ‎1.及冠:也称“弱冠”,表示男子二十岁左右了。男子满二十岁之后,举行“及冠”之礼,表示已经是成年人了,可以取“字”。‎ ‎2.及笄:古代女子满十五岁结发,用笄贯之,因此称女子满十五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女子许嫁时取字,所以待嫁称作“待字闺中”。‎ ‎3.束发:古代男孩十五岁时束发为髻,因此用来指代成童。‎ ‎【婚姻】 ‎ ‎1.婚姻:①男女结合为夫妻,嫁娶;②亲家,有婚姻关系的亲戚。‎ ‎2.归:①古代女子出嫁;②出嫁后的女子回娘家探亲叫“归宁”。‎ ‎3.生辰八字: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各有天干、地支相配,每项两个字,四项共八个字。根据这八个字,可推算出一个人的命运。遇有大事,都需推算八字。旧俗订婚时,男女双方互换庚帖,上有生辰八字。双方各自卜问对方的生辰八字命相阴阳,以确定能否成婚,吉凶如何。‎ ‎4.十二生肖:又称属相。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子为鼠,丑为牛,寅为虎,卯为兔,辰为龙,巳为蛇,午为马,未为羊,申为猴,酉为鸡,戌为狗,亥为猪。‎ ‎5.秦晋之好:春秋时,秦、晋两国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后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6.合卺:结婚的代称。‎ ‎【家庭】 ‎ ‎1.孝悌: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 ‎2.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3.服丧:父母丧事办完后,继续穿丧服为父母守孝,三年为最长期。守丧期满,除去丧服,称作“除服”,也叫“服阕”。‎ ‎4.丁忧、丁艰:原指遇到父母或祖父母等直系尊长等丧事,后多指官员居丧。 “丁”是遭逢、遇到的意思。西汉时规定在朝廷官员须丁忧三年,至东汉时,丁忧制业已盛行。此后历代均有规定,凡官员遇丁忧,必须解职守孝,三年期满后起复原职。也叫“丁艰”, 子遭父丧或承重孙(如长房长子比父母先死,那么长房长孙在他祖父母死后举办丧礼时要代替自己的父亲做丧主,叫承重孙)遭祖父丧,称“丁外艰”,子遭母丧或承重孙遭祖母丧,称“丁内艰”。同时遭父母之丧,称“丁双艰”。‎ ‎5.嫡子:正妻所生的儿子。有时也指正妻所生的长子,即“嫡长子”。‎ ‎6.宗子:即嫡长子。‎ ‎7.庶子:妾所生的儿子。‎ ‎【社会】 ‎ ‎1.顿首:古时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拜望、拜别等。也常用于书信中的起头或末尾。‎ ‎2.稽首:古代的拜礼,为“九拜”之一。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后来,子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妇拜天地父母,拜祖拜庙,拜师,拜墓等,也都用此大礼。‎ ‎3.虚左:古代马车的座次以左为尊,空着左边的位置以待宾客称“虚左”。‎ ‎4.膜拜:古代的拜礼。行礼时,两手放在额上,长时间下跪叩头。原专指礼拜神佛时的一种敬礼,后泛指表示极端恭敬或畏服的行礼方式。‎ ‎5.折腰:即拜揖。鞠躬下拜,表示屈辱之意。‎ ‎(六)古代地理 ‎【区划概念】 ‎ ‎1.中国: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用来泛指中原地区。‎ ‎2.中华:上古时期华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黄河流域一带,故称“中华”,后常用来泛指中原地区。‎ ‎3.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州名分别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后成为中国的别称。‎ ‎4.赤县: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 ‎ ‎5.中原:又称中土、中州。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 ‎6.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也叫“四海”。‎ ‎7.六合: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 ‎8.八荒:四面八方遥远的地方,犹称“天下”。 ‎ ‎9.江河:古代许多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10.西河:又称河西,黄河以西的地区。‎ ‎11.江东:因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所指区域有大小之分,可指南京一带,也可指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即今苏南、浙江及皖南部分地区。‎ ‎12.江左:即江东。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 ‎13.江表:长江以南地区。‎ ‎14.江南:长江以南的总称,所指区域因时而异。‎ ‎15.山东:顾名思义,在山的东面。但需注意的是,因“山东”之“山”,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泰山等数种不同的山,而所指地域不尽相同。以崤山为标准的“山东”出现较多。‎ ‎16.西域:古代称我国新疆及其以西地区。‎ ‎17.朔漠:指北方的沙漠,也可单称“朔”,泛指北方。‎ ‎18.百越:又作百粤、诸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统称为百越。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区。‎ ‎19.五岳: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20.京畿: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 ‎21.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后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 ‎22.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项羽灭秦后曾将此地封给秦军三位降将,故得名。‎ ‎23.直隶:直接隶属于京师的地区。‎ ‎24.湖广:在清代指湖北、湖南两省。而“两广”指的是广东、广西。‎ ‎25.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 ‎【常见地名沿革】 ‎ 现地名 古地名 现地名 古地名 北京 燕京、中都、大都、北平、顺天府 镇江 润州、京口、南徐州 南京 建康、金陵、江宁、建业、石头城 开封 大梁、汴梁、汴州、东京、汴京、祥符 绍兴 会稽、山阴 西安 长安、镐京、西京 扬州 广陵、江都、维扬 武昌 鄂州、夏口、江夏 梧州 苍梧 宜昌 夷陵 杭州 临安、钱塘、武林、余杭、杭城 徐州 彭城 苏州 姑苏、吴中、东吴、平江、吴门 成都 蓉城、锦官城、芙蓉城 ‎(七)古代音律 古乐调分为宫(C)、商(D)、角(E)、变徵(F)、徵(G)、羽(A)、变宫(B)七种。变徵相当于现代西洋乐的F调,声调悲凉。羽声相当于现代西洋乐中的A调,比变徵音高,能表现激愤或高昂的情绪。如《战国策·燕策》:“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通假字 备考必记仓储 常见通假字 A 案:通“按”,审察,察看。如:“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B 罢:通“疲”,疲劳。如:“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 颁:通“斑”,头发花白。如:“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板:通“版”,字版。如:“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暴:通“曝”,晒。如:“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暴:通“曝”,暴露,显露。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忠义暴于朝廷。”‎ 倍:通“背”,背叛,违背。如:“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被:通“披”,覆盖在肩背上。如:“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俾倪:通“睥睨”,斜着眼看。如:“见其客朱亥,俾倪。”‎ 辟:通“避”,躲避。如:“其北陵,文王所辟风雨也。”‎ 辟:通“僻”,行为不正。如:“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弊:通“敝”,困顿,失败。如:“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弊:通“敝”,疲惫,衰败。如:“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宾:通“傧”,迎接客人的人。如:“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不:通“否”,不。如:“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在用肯定、否定式表示选择的句子里,表示否定的一方面。如:“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C 材:通“才”,才能。如:“食之不能尽其材。”‎ 裁:通“才”,刚刚。如:“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采:通“彩”,颜色,彩色。如:“须臾成五采。” “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仓:通“苍”,黑色。如:“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藏:通“脏”,脏腑。如:“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 唱:通“倡”,倡导。如:“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 钞:通“抄”,抄写。如:“道中手自钞录。”‎ 绌:通“黜”,罢免官职。如:“屈平既绌。”‎ 从:通“纵”,合纵,联合抗秦。如:“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厝:通“措”,放置。如:“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D 当:通“挡”,抵挡。如:“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党:通“倘”,倘若,偶然。如:“党同文、昭之德,岂不大哉?”“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 道:通“导”,引导。如:“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与之争。”‎ 得:通“德”,恩惠。如:“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丁宁:通“叮咛”,嘱咐。如:“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 读:通“逗”,文中需要停顿的地方。如:“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度:通“渡”,渡过,越过。如:“一夜飞度镜湖月。”‎ 队:通“坠”,坠落。如:“星队木鸣,国人皆恐。”‎ 堕:通“隳”,毁弃。如:“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 E 而:通“尔”,你,你的。如:“上曰:‘此后亦非而所知也。’”“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 尔:通“耳”,罢了。如:“无他,但手熟尔。”“非死则徙尔。”‎ F 蕃:通“繁”,多。如:“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反:通“返”,返回。如:“人穷则反本。”“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奉:通“俸”,俸禄,薪俸。如:“弘位在三公,奉禄甚多。”‎ 奉:通“捧”,两手托着。如:“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父:通“甫”,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如:“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G 盖:通“盍”,何不,为什么。如:“盖亦反其本矣。”“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干:通“岸”,河岸。如:“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估:通“贾”,商人。如:“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灌:通“盥”,浇水洗手,泛指洗。如:“媵人持汤沃灌。”‎ H 衡:通“横”,梗塞,指不顺。如:“困于心,衡于虑。”‎ 华:通“花”,花,开花。如:“彼采其华,我收其实。”“春一草枯则为灾,秋一木华亦为异。”‎ 还:通“环”,绕。如:“秦王还柱而走。”‎ 还:通“旋”,回转,掉转。如:“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皇:通“凰”,凤凰。如:“鸾鸟凤皇,日以远兮。”‎ 麾:通“挥”,指挥。如:“麾众拥豪民马前。”‎ 惠:通“慧”,聪明。如:“甚矣,汝之不惠。”‎ 惛:通“昏”,昏乱糊涂。如:“吾惛,不能进于是矣。”‎ J 机:通“几”,预兆。如:“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疾:通“嫉”,嫉妒,憎恨。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籍:通“藉”,铺垫。如:“使薄敛素棺,籍以黄壤,欲令速朽。”‎ 纪:通“记”,记载。如:“又或有纪载而语焉不详。”‎ 贾:通“价”,钱。如:“如有营,予佐尔贾。”‎ 简:通“拣”,挑选,选拔。如:“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见:通“现”,暴露,露出来。如:“图穷而匕首见。”‎ 景:通“影”,影子。如:“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鸠:通“纠”,纠集。如:“豪民子闻难,鸠宗族僮奴百许人。”‎ 沮:通“阻”,阻止,阻挡。如:“帝屡欲召用瑞,执政阴沮之。”‎ 具:通“俱”,全,都,引申为详细。 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 距:通“拒”,把守。如:“距关,毋内诸侯。”‎ 决:通“诀”,诀别,离别。如:“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掘:通“倔”,顽强,固执。如:“惟北狄野心,掘强沙塞之间。”‎ L 雷:通“擂”,敲击。如:“官家出游雷大鼓,细乘犊车开后户。”‎ 离:通“罹”,遭遇。如:“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帘:通“奁”,女子梳妆用的镜匣。如:“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 陵:通“凌”,凌驾,凌侮。如:“楚强,陵江汉间小国。”“陵压百姓而邀其上者。”‎ 陇:通“垄”,高地。如:“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录:通“碌”,平凡,平庸。如:“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戮:通“勠”,并力,尽力。如:“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M 甿:通“氓”,耕田的人。如:“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 莫:通“暮”,日落的时候,引申为晚、末。如:“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莫春者,春服既成。”‎ N 内:通“纳”,接纳,接受,放入。如:“距关,毋内诸侯。”“公受珠,内所著披袄中。”‎ 女:通“汝”,人称代词。如:“子曰: 由!诲女知之乎?”‎ O 殴:通“驱”,驱逐。如:“今殴民而归之农。”‎ P 畔:通“叛”,背叛,离开。如:“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Q 契:通“锲”,用刀刻。如:“斯契船而求剑,守株而伺兔也。”‎ 禽:通“擒”,捕捉。如:“将军禽操,宜在今日。”‎ 诎:通“屈”,屈曲。如:“诎右臂支船。”‎ 取:通“娶”,婚娶,迎娶。如:“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阙:通“缺”,缺点。如:“必能裨补阙漏。”‎ S 善:通“缮”,修治,拭擦。如:“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杓:通“勺”,酒器。如:“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沈:通“沉”,程度深。如:“沈醉不知归路。”‎ 生:通“性”,资质,禀赋。如:“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受:通“授”,给,与。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孰:通“熟”,煮熟。如:“宰夫胹熊蟠不孰,杀之。”‎ 孰:通“熟”,仔细。如:“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属:通“嘱”,嘱托,托付。如:“属予作文以记之。”‎ 说:通“悦”,高兴,愉快。如:“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T 太:通“大”,大部分。如:“死者太半。”‎ 庭:通“廷”,国君听政的朝堂。如:“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涂:通“途”,道路。如:“昔周人有仕数不遇,年老白首,泣涕于涂者。”‎ W 亡:通“无”,没有。如:“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 “河曲智叟亡以应。”‎ 无:通“毋”,不要。如:“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X 销:通“消”,消散。如:“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希:通“稀”,稀疏,稀少,罕见。如:“鼓瑟希,铿尔。”‎ 县:通“悬”,挂。如:“县明太祖御容于明伦堂,率众拜且哭。”‎ 乡:通“向”,对着,朝着。如:“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 ‎ 邪:通“耶”,呢,吗。如:“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羞:通“馐”,食物。如:“玉盘珍羞直万钱。”‎ 虚:通“墟”,集市。如:“之虚所卖之。”‎ 畜:通“蓄”,积聚,储藏。如:“故其畜积足恃。”‎ Y 燕:通“宴”,安逸,安闲。如:“燕坐于华堂之上。”‎ 燕:通“宴”,饮宴。如:“集宾友酣燕。”‎ 邀:通“要”,要挟。如:“陵压百姓而邀其上者。”‎ 要:通“邀”,约定。如:“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 要:通“邀”,邀请。如:“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已:通“以”,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线。如:“从此已去,勿复如是!”‎ 已:通“矣”,了。 如:“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 以:通“已”,止。如:“无以,则王乎?”‎ 佚:通“逸”,安逸,安闲。如:“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 益:通“溢”,涨水。如:“澭水暴益。”‎ 有:通“又”,更。如:“殆有甚焉。”‎ 有: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如:“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 有:通“又”,再一次。如:“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员:通“圆”,圆形。如:“以精铜铸成,员经八尺。”‎ 原:通“源”,源泉。如:“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 芸:通“耘”,锄草。如:“植其杖而芸。”‎ Z 蚤:通“早”,时间在先的,还没到时候。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责:通“债”,欠别人的钱财。如:“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 曾:通“增”,增加。如:“曾益其所不能。”‎ 振:通“震”,震动。如:“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振:通“赈”,救济。如:“大命将泛,莫之振救。”‎ 支:通“肢”,肢体。如:“四支犹温,一目未瞑。”‎ 知:通“智”,智慧。如:“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直:通“值”,价钱,代价,价值。如:“系向牛头充炭直。”“昂其直,居为奇货。”‎ 指:通“旨”,旨趣。如:“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质:通“贽”,见面礼。如:“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质:通“锧”,刑具,杀人时作垫用的砧板。如:“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椎:通“锤”,①兵器;②锤击。如:“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 濯:通“浊”,肮脏,水不清。如:“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卒:通“猝”,仓促。如:“五万兵难卒合。”‎ 尊:通“樽”,古代盛酒的器具。如:“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坐:通“座”,座位。如:“直上载公子上坐。”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