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2 发布 |
- 37.5 KB |
- 2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2020届一轮复习浙科版生命活动的调节作业
2020届 一轮复习 浙科版 生命活动的调节 作业 阶段检测卷第25页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人体中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了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浆和组织液都有运输激素的作用 B.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 C.血红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和组织液中 D.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 答案C 2.下列过程能发生在内环境中的是( ) A.生长素的运输 B.抗原—MHC的形成 C.HIV的繁殖 D.白细胞介素-2的运输 答案D 3.在研究反射弧实验中,将脊蛙右后肢脚趾浸入0.5%HCl中,有屈腿反射;而剥除脊蛙右后肢脚趾皮肤,再将其浸入0.5%HCl中,结果无屈腿反射,原因是破坏了屈腿反射弧的( ) A.感受器 B.传入神经元 C.神经中枢 D.传出神经元 答案A 4.(2018浙江“七彩阳光”联盟8月联考)下图所示为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其中①②表示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②是由许多神经被结缔组织包围而成的 B.①和②接受刺激后均能发生反应,故都含有可兴奋细胞 C.在②上给一个电刺激,①便会产生收缩 D.在②表面放置连接着电表的两个电极,指针不会偏转,说明②表面各处电位等于0 答案B 解析②是运动神经纤维,不是由许多神经被结缔组织包围而成的,A项错误;肌细胞和神经细胞都是可兴奋细胞,B项正确;在②上给一个电刺激, 如果没有达到阈值,①不会产生收缩,C项错误;在②表面放置连接着电表的两个电极,指针不会偏转,说明②表面各处电位相等,而不是等于0,D项错误。 5.(2018浙江“七彩阳光”联盟8月联考)下列关于人体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下丘脑通过管道将分泌的下丘脑调节激素送到血液中 B.甲状腺激素的靶器官是下丘脑和垂体 C.生长激素能促进蛋白质、糖类、脂肪的分解和利用 D.睾酮能促进骨骼肌发育,增强代谢率 答案D 解析下丘脑的神经细胞分泌多种下丘脑调节激素。这些调节激素经下丘脑通到垂体的门脉到达腺垂体,调节、控制腺垂体的激素分泌,A项错误;甲状腺激素的靶器官不只是下丘脑和垂体,甲状腺激素的作用遍及全身所有的器官,B项错误;生长激素刺激蛋白质合成和组织生长,减少糖的利用,增加糖元生成,促进脂肪分解,C项错误;男性的第二性征依靠睾酮的刺激,如增强骨骼肌发育、增强代谢率,并影响人的行为等,D项正确。 6.处于寒冷环境中,人体正常情况下做出的调节反应正确的是 ( ) A.汗腺受神经的刺激增加汗液的分泌 B.皮肤血管产生反射性的舒张 C.冷觉感受器受刺激引起肌肉收缩反射 D.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导致体温明显降低 答案C 解析寒冷环境中,人体主要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来调节体温。人体通过减少汗液分泌、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通过肌肉收缩增加产热。 7.某同学持续发烧并伴有咳嗽,诊断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感冒,该病毒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机体会产生一系列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参与了此过程的巨噬细胞是由单核细胞分化而来的 B.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接触靶细胞,可以导致靶细胞裂解 C.浆细胞分泌的抗体与流感病毒结合,使其失去侵染人体细胞的能力 D.辅助性T细胞被流感病毒直接活化后才能分泌白细胞介素-2 答案D 解析白细胞介素-2是辅助性T细胞在抗原或有丝分裂因子刺激下产生的一种淋巴因子,不一定需要病毒的直接刺激,D项错误。 8.(2018浙江金丽衢十二校8月高三第一次联考)植物激素是植物生长过程中所必需的物质,人类第一次提取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吲哚乙酸是在人体尿液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植物体先合成色氨酸后将其加工成生长素 B.生长素在苗尖端可发生横向运输和极性运输 C.从人体尿液中提取生长素说明人体可以合成吲哚乙酸 D.单侧光照射,不会改变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分布和运输 答案C 解析吲哚乙酸是植物激素,人体不能合成。 9.下图为达尔文父子实验,据实验可知( ) A.苗尖端在受到全光照射时,弯向光源生长 B.切去苗尖端,幼苗生长,但不弯曲 C.苗尖端是感光部位,弯曲部位在苗尖端下部 D.单侧光使尖端产生了促进生长的生长素 答案C 解析由图甲可知,苗尖端在受到单侧光照射时,弯向光源生长;由图乙可知,切去苗尖端,幼苗不生长,也不弯曲;由丙、丁可知,苗尖端是感光部位;由丙、戊可知,弯曲部位在苗尖端下部。本实验不能说明单侧光使尖端产生了促进生长的生长素,只能推测有某种物质从苗尖端传递到了下面。 10.关于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等优点,但效果不太稳定 B.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都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C.细胞分裂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其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 D.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可以采用浸泡法,这种处理方法要求溶液的浓度较高,并且最好是在遮阴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处理 答案C 解析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A项错误;根的向地生长能体现植物生长素对生长作用的两重性,但茎的背地生长不能体现生长素对生长作用的两重性,B项错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其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C项正确;用浸泡法处理插条要求生长素类似物溶液的浓度较低,最好在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处理,D项错误。 11.下图表示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的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当病毒进入人体细胞后靶细胞膜发生相应的变化 B.效应T细胞能识别靶细胞表面的抗原—MHC复合体 C.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与病毒结合可抑制该病毒在体内增殖 D.靶细胞裂解后产生的碎片被巨噬细胞吞噬并清除 答案C 解析图示表明,有效应T细胞参与免疫,使靶细胞裂解死亡,应属于细胞免疫。当病毒进入人体细胞后靶细胞进行相关处理,形成抗原—MHC复合体并移动到细胞表面,使膜发生相应的变化。效应T细胞能识别靶细胞表面的抗原—MHC复合体,使靶细胞裂解,产生的碎片被巨噬细胞吞噬并清除。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与病毒不能直接结合。 12.研究人员进行了“探究植物生长素对枝条生根的影响”实验,部分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处理 枝条数 第90天存 活枝条数 第90天存活时 的生根枝条数 首次出根 所需天数 0 50 50 12 75 0.5 50 50 40 30 1.0 50 50 43 25 1.5 50 50 41 30 2.0 50 43 38 30 3.0 50 37 33 33 A.实验所用枝条应选自同一植株 B.在本实验中可以取消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 C.实验过程中应使扦插环境保持较高的湿度 D.每个枝条的生根数量、根的长度也可以作为本实验的观测指标 答案B 解析为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枝条应选自同一植株,A项正确。本实验中,促进或抑制作用需要以蒸馏水组为对照,B 项错误。实验过程中应保持较高湿度,以利于枝条的生根和存活,C项正确。本实验可以依据根的长度或枝条的生根数量为检测指标,D项正确。 13.下图是医院验血报告单的部分截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甲患者 检测项目 检测结果 正常值 T3 4.1 ng/dL 10~200 ng/dL T4 2.8 μg/dL 5.5~12 μg/dL TSH 22.7 μIU/mL 0.2~7.0 μIU/mL 乙患者 检测项目 检测结果 正常值 T3 345.1 ng/dL 10~200 ng/dL T4 15.8 μg/dL 5.5~12 μg/dL TSH 0.1 μIU/mL 0.2~7.0 μIU/mL 注T3和T4均反映甲状腺激素水平,TSH反映促甲状腺激素水平 A.甲可能是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乙可能是甲状腺肿大患者 B.正常人从寒冷室外进入医院立即抽血,检测出甲状腺激素含量可能比正常值低 C.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能调节TSH激素的分泌 D.T3和T4合称为甲状腺素,具有促进物质代谢和能量转换的作用 答案C 解析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甲患者T3和T4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值,应是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乙患者T3和T4的量明显高于正常值,应为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A 项错误。在寒冷环境中,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正常人从寒冷室外进入医院立即抽血,检测出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可能比正常值高,B项错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够促进TSH分泌,甲状腺激素通过负反馈调节TSH的分泌,C项正确。T3和T4合称为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物质代谢和能量转换的作用,D项错误。 14.研究发现,老鼠处于不同特定地点时,大脑的海马体里会有不同的“位置细胞”被激活,同时大脑内嗅皮层里不同的“网格细胞”也被激活。这两类细胞共同组成了大脑内的综合定位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细胞未被激活时,Na+和K+不会进行跨膜运输 B.两种细胞被激活时,膜外Na+大量内流,这个过程不需要ATP提供能量 C.两种细胞未被激活时,细胞膜外Na+和K+多于细胞膜内,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D.两种细胞被激活后,膜外Na+大量内流,使膜内外Na+浓度相同,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 答案B 解析神经细胞未被激活时,Na+和K+需要不断进行主动转运,以维持细胞外高Na+和细胞内高K+的基本状态,且静息电位时有K+外流,A项错误。细胞被激活时,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动作电位主要是由Na+内流引起的,此时Na+顺浓度梯度运输,方式是易化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B 项正确。细胞未被激活时,细胞膜外Na+多于细胞内,细胞膜内K+多于细胞膜外,且K+有部分外流,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C项错误。细胞被激活时,Na+内流,但细胞外Na+浓度仍高于细胞内,D项错误。 15.一只脚踩在钉子上,马上引起腿的收缩以避开损伤性刺激的继续作用,而另一条腿同时伸直以支持身体,使身体不会跌倒,下图表示了这一复杂的反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中“+”表示兴奋,“-”表示抑制 A.这一活动共需要5个突触参与完成 B.参与这一活动的神经元有6个 C.在传出神经施加有效刺激引起屈肌收缩属于反射 D.在传入神经施加有效刺激,①处不会产生动作电位 答案D 16.下图表示甲状腺与垂体之间的一种调控关系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激素A表示甲状腺激素,垂体细胞靠受体接受其刺激 B.激素A一定能促进垂体细胞代谢,使激素B合成增加 C.激素B可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其靶器官就是甲状腺 D.垂体是人和脊椎动物的主要内分泌腺,能支配多种内分泌腺的活动 答案B 解析根据图示,垂体分泌的激素B作用于甲状腺细胞,可知激素B为促甲状腺激素;而甲状腺细胞分泌的激素A是甲状腺激素。激素A作用于垂体,既可以促进垂体细胞代谢,也能抑制垂体细胞代谢,依据具体情况而定。 17.对下图所示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B系鼠和C系鼠的皮肤对于子代A系鼠是抗体 B.子代A系鼠的浆细胞裂解了移植的B系鼠皮肤 C.C系鼠的皮肤没有引起子代A系鼠的免疫应答 D.注射淋巴细胞使子代A系鼠的基因型发生改变 答案C 18.机体针对异常细胞产生的免疫应答中会发生的是( ) A.成熟的B细胞受到该细胞的刺激合成与之结合的受体分子 B.效应B细胞识别嵌有抗原—MHC复合体的该异常细胞并消灭之 C.细胞毒性T细胞可被该异常细胞激活使之分裂和分化 D.同一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分化出的效应细胞群和记忆细胞群,都具有相应抗原的受体 答案D 解析成熟的B淋巴细胞在未受到抗原刺激之前就已合成该抗原的受体分子,A项错误。效应B细胞不具有识别抗原的能力,B项错误。细胞毒性T细胞受到异常细胞(抗原)的刺激后,其分裂增殖还需要辅助性T淋巴细胞的信号,C项错误。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分化形成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这两种细胞均具有识别抗原的能力,D项正确。 19.下列有关HIV的叙述,正确的是( ) A.HIV主要攻击B细胞,使人体无法产生抗体 B.HIV主要攻击辅助性T细胞,使人免疫力下降 C.HIV在活细胞外能大量增殖,所以切断传播途径是有效防治措施 D.HIV仅含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自身可以合成一部分蛋白质 答案B 解析HIV主要攻击辅助性T细胞;HIV是病毒,不能在活细胞外增殖,不含有细胞器。 20. 右图是不同质量浓度的乙烯对黄化豌豆幼苗生长的影响情况。图示不能说明( ) A.乙烯促进横向生长 B.乙烯抑制伸长生长 C.地上部失去负向重力性生长 D.有对抗生长素的作用 答案D 解析从图示可看出,乙烯对黄化豌豆幼苗生长的影响呈现三种反应,一是随浓度增大,幼苗矮化,说明抑制伸长生长;二是随浓度增大幼苗加粗,说明促进横向生长;三是随浓度增大,幼苗地上部分弯曲,说明地上部失去负向重力性生长。该实验未涉及抗生素,实验结果不能说明乙烯有对抗生长素的作用。 21.已知每根神经纤维的兴奋性大小并不相同,每个肌细胞均受运动神经末梢的支配。科研人员利用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研究“ 电刺激强度对肌肉收缩强度(张力)的影响”,实验装置和实验数据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0.17 0.19 0.21 0.23 0.25 0.27 0.29 0 0.40 2.11 9.25 11.54 12.00 12.00 A.电刺激强度为0.15 V时,灵敏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腓肠肌不收缩 B.电刺激强度为0.23 V时,腓肠肌还有部分细胞未发生兴奋 C.电刺激强度为0.27 V时,灵敏电流计指针发生方向相同的两次偏转 D.一根神经纤维和一个腓肠肌细胞之间只有一个神经肌肉接点 答案B 解析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刺激强度为0.17 V时,腓肠肌无张力,因此刺激强度为0.15 V时,也不会产生动作电位,电流计指针不偏转,A项错误。刺激强度为0.23 V时,腓肠肌的张力未达到最大,说明还有部分细胞未兴奋,B项正确。刺激强度为0.27 V时,电流表指针发生方向相反的两次偏转,C项错误。一根神经纤维的末梢可在肌膜上形成数个突触,即形成数个神经—肌肉接点,D项错误。 22.探究2,4-D对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到的结论是( ) 组 别 1 2 3 4 5 6 2,4-D质量浓 度/(mg·L-1) 0 50 100 200 400 800 生根数量/条 3.5 4.2 4.5 4.8 5.3 5.1 A.一定浓度的2,4-D溶液对生根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B.生根数量随着2,4-D浓度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 C.2,4-D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D.未经2,4-D溶液处理的枝条无法生根 答案A 解析据表格分析,当2,4-D溶液的浓度低于400 mg·L-1时,生根数量随着2,4-D浓度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超过400 mg·L-1,促进效果下降。 23.下图为体液免疫部分过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细胞膜的外侧有抗体作为受体分布,受体分子的两臂上有同样的结合位点 B.乙细胞为致敏B淋巴细胞,接受白细胞介素-2的刺激后分裂分化为丙和丁细胞 C.丙细胞分泌的抗体在内环境中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且抗体具有分解抗原的作用 D.丁细胞为记忆B细胞,其表面分布有受体,可接受抗原的刺激而分裂分化 答案C 解析分析图示中甲、乙、丙、丁细胞之间的关系,可确定甲细胞为成熟B淋巴细胞,乙细胞为致敏B淋巴细胞,丙细胞为效应B细胞,丁细胞为记忆B细胞。成熟B淋巴细胞能够合成与抗原结合的受体分子,也就是相对应的抗体分子,受体分子合成后便移到细胞膜上,抗体的两臂上有同样的抗原结合位点,A项正确。乙为致敏B淋巴细胞,接受辅助性T淋巴细胞释放的白细胞介素-2后分裂分化为效应B细胞和记忆B细胞,B项正确。抗体与抗原结合使抗原失效或凝聚而被巨噬细胞吞噬,抗体不能分解抗原,C项错误。记忆B细胞接受相同抗原刺激后能够快速分裂分化为效应B细胞和记忆B细胞,D项正确。 24.血糖浓度保持平衡对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下图为胰岛素作用机理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胰岛素作为信息分子,可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过程 B.胰岛素受体由α亚基和β亚基组成,图中β亚基可能属于ATP合成酶 C.胰岛素可以通过调控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蛋白的数量来调节血糖的浓度 D.葡萄糖转运蛋白合成障碍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答案C 解析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过程,只起到调节生命活动的作用,A项错误;图中β亚基可能属于ATP水解酶,B项错误;胰岛素可以通过调控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蛋白的数量来调节血糖的浓度,C项正确;葡萄糖转运蛋白合成障碍者,葡萄糖进入细胞受阻,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D项错误。 25.植物激素中的赤霉素能诱导α-淀粉酶的产生,促进种子萌发;6-甲基嘌呤是mRNA合成的抑制剂,分别用三种方法对萌发的种子进行处理,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6-甲基嘌呤可抑制α-淀粉酶基因的翻译 B.α-淀粉酶含量随着赤霉素浓度升高而增加 C.温度对①组中α-淀粉酶的合成有促进作用 D.脱落酸的作用机理可能与6-甲基嘌呤相同 答案D 解析6-甲基嘌呤是mRNA合成的抑制剂,即抑制转录,A项错误。实验没有研究赤霉素浓度与α-淀粉酶含量的关系,B项错误。实验也没有研究温度与α-淀粉酶合成的关系,C项错误。从题图可分析出,单独用赤霉素处理,α-淀粉酶含量是上升的;同时添加赤霉素和6-甲基嘌呤,α-淀粉酶含量先少量上升后不变;添加赤霉素和脱落酸与第二种情况差不多,表明6-甲基嘌呤和脱落酸都有抑制α-淀粉酶合成的作用,二者的作用机理可能相同,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6.(16分)在反射活动中,反射中枢既有兴奋活动又有抑制活动,这是反射的协调功能所必需的。反射中枢抑制产生机制可分为如图所示三种模式。请回答下列问题。 注图中的深色神经元为抑制性中间神经元 (1)模式Ⅰ中,神经细胞①兴奋,使其末梢释放 进入 ,再与突触后膜上的 结合,导致②兴奋,同时③④的状态分别是③ 、④ 。 (2)模式Ⅱ体现了神经调节中典型的 调节机制。 (3)模式Ⅲ中,若⑤兴奋会导致⑦兴奋,⑥兴奋释放递质作用于⑤后,⑦却不产生兴奋。分析其可能的机理是 。 (4)缩手反射中,屈肌因兴奋而收缩的同时,伸肌则受到抑制而舒张,该神经调节模式为图中的模式 。 答案(1)(神经)递质 突触间隙 (特异性)受体 兴奋 抑制 (2)负反馈 (3)⑥兴奋后会抑制⑤释放递质(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4)Ⅰ 解析(1)在神经调节中,神经元通过胞吐作用释放的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后,再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导致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图中③为抑制性神经元,接受①传来的兴奋后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使④产生抑制。 (2)模式Ⅱ中兴奋性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使抑制性神经元兴奋,抑制性神经元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反过来抑制兴奋性神经元的活动,体现了神经调节的负反馈调节机制。 (3)模式Ⅲ中⑥兴奋后会抑制⑤释放递质,因而⑦不能产生兴奋。 27.(16分)为了探究某种复方草药对某种细菌性乳腺炎的疗效是否与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有关,某研究小组将细菌性乳腺炎模型小鼠随机均分为实验组(草药灌胃)、空白对照组(蒸馏水灌胃)和阳性对照组(免疫增强剂A灌胃),并检测免疫指标。 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发现:实验组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这一结果至少可说明该草药增强了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 。 (2)研究还发现:实验组小鼠的T细胞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与阳性对照组相近。这一结果说明:该草药可能通过提高小鼠的T细胞含量来增强其特异性免疫功能。通常,在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的作用是 。 (3)在特异性免疫中,辅助性T细胞可产生 ,受到抗原刺激的 细胞可在该物质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 参与体液免疫过程。 答案(1)机体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 (2)识别并与被病原体入侵的宿主细胞紧密接触,可使之裂解死亡 (3)白细胞介素-2 致敏B 抗体 解析本题考查机体免疫功能的有关知识。(1)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2)在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可以识别并结合被病原体侵染的细胞(靶细胞),并使其裂解死亡。(3)体液免疫时,受到抗原刺激的致敏B细胞在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白细胞介素-2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产生效应B细胞和记忆B细胞,效应B细胞分泌抗体,与刺激其产生的抗原进行特异性结合。 28.(18分)(2018浙江十校联考)甲状腺激素对于哺乳动物脑的正常发育至关重要。现通过实验研究甲状腺激素缺乏对不同发育时期大鼠脑组织丙二醛及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的影响。 (1)甲状腺分泌两种甲状腺激素: (T3)和 (T4)。 (2)实验分组: 取生长状况相同的孕鼠6只,分组如下: 实验组:取3只孕鼠自孕15天起每日以2%丙硫氧嘧啶溶液1.5 mL灌胃,出生的仔鼠即甲减仔鼠。 对照组: 。 注丙硫氧嘧啶可抑制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 (3)实验思路:仔鼠出生后在相同且适宜环境下培养。于仔鼠出生后7、14、21天处死,取 测游离T3和T4含量,测量脑组织中各项指标,取平均值。统计分析数据。 (4)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只记录平均值): (5)分析与讨论: 该实验为什么选用出生后21天内不同发育时期的仔鼠作为实验材料? 。 答案(1)三碘甲腺原氨酸 甲状腺素 (2)未灌胃丙硫氧嘧啶溶液(或不做处理)的雌鼠所产仔鼠作为正常对照组 (3)血液(血浆) (4) T3 T4 丙二醛 超氧化物 歧化酶 实验 组 对照 组 实验 组 对照 组 实验 组 对照 组 实验 组 对照 组 第7天 第14天 第21天 (5)大鼠必须在关键时期得到必要的甲状腺激素才能保证大脑正常发育,仔鼠出生后的21天内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 解析已知实验目的是研究甲状腺激素缺乏对不同发育时期大鼠脑组织丙二醛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所以实验的自变量是甲状腺激素的有无、发育时间,因变量是大鼠脑组织丙二醛及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 (1)甲状腺分泌两种甲状腺激素:三碘甲腺原氨酸(T3)和甲状腺素(T4)。 (2)已知实验组自孕15天起每日以2%丙硫氧嘧啶溶液1.5 mL灌胃,则未灌胃丙硫氧嘧啶溶液(或不做处理)的雌鼠所产仔鼠作为正常对照组。 (3)T3和T4位于血浆中,所以测游离T3和T4含量应该取血浆。 (4)根据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以及实验步骤的细节,设计表格如下: T3 T4 丙二醛 超氧化物 歧化酶 实验 组 对照 组 实验 组 对照 组 实验 组 对照 组 实验 组 对照 组 第7天 第14天 第21天 (5)大鼠必须在关键时期得到必要的甲状腺激素才能保证大脑正常发育,仔鼠出生后的21天内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所以该实验选用出生后21天内不同发育时期的仔鼠作为实验材料。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