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2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苏教版语言综合运用练习(1)
2020届一轮复习苏教版 语言综合运用 练习 一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放眼全世界的话,不少国家也纷纷在酝酿(niàng)或正建造着“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楼,都想为自己的地盘增添一个全球挂名的标致物。 B.农民在城市文化面前表现出的张皇失措、东施效颦的可怜可笑的形象,在作品里俯拾即是。拿农民开涮(shuàn),成了最能调动某些城里观众胃口的卖点。 C.成渝两地要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联袂(mèi)出击,不互挖墙角,不互设障碍,在相互合作中加快双方的发展,努力在西部大开发中走在前面。 D.中国体育代表团载(zǎi)誉归来,国家领导人赞扬了他们在本届亚运会上良好的表现,希望大家胜不娇,败不馁,再接再厉,积极备战2020年奥运会。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2~3题。 关于说谎,著名的莫过于“匹诺曹”和“狼来了”这两个故事。【甲】喊“狼来了”的小孩虽然一次次让人相信,最后自己却被狼吃了——不断说谎最后吃亏的是自己,因为你可以欺瞒一时而不可能欺瞒一世,匹诺曹说一次谎鼻子就变长一点——说谎是无法掩盖的,你的表情时刻在揭露你的行为。不同文化背景下两个关于说谎的故事,似乎是东西方文化的隐喻。研究者认为人类为争夺资源与配偶,普遍拥有欺瞒彼此的能力,并且预测说谎行为源起于语言出现后不久。【乙】实际上,为了生存,连昆虫都会应用欺瞒策略,比如伪装、拟态。可见,欺瞒是生物为了更好地繁衍而进化出来的本领,是自然界最基本的现象之一。 心理学有个新名词叫“匹诺曹效应”,【丙】2012年西班牙某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发现,人在说谎时,由于大脑中的岛叶皮质会被激活,用热成像仪记录下被测试者面部的影像发现,说谎者鼻子及周围肌肉的温度会有所上升。看来,匹诺曹说谎后鼻子变长不是空穴来风。在新技术与新手段面前,人们随时能发现匹诺曹的鼻子变长,但“狼来了”的谎言依然有人相信。 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于 B.预测 C.繁衍 D.空穴来风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加大建设保障性住房,有效抑制房价的过快上涨,已被确认为2016年乃至“十三五”期间江西省改善民生的一件大事。 B.根据浙江省有关部门的调查和统计,近年来浙江海洋经济稳步增长,呈现出增速加快、质量提升、效益向好、带动力增强的态势。 C.当下许多“零门槛”的选秀节目,让拥有才华和梦想的普通人都可以展示自我,也让人深信平凡人成就自我的关键在于是否相信梦想,相信奇迹。 D.大学生被骗的新闻屡屡见诸报端,是否真如人们所说的“高学历,低智商”?《中国青年报》的调查显示,68.4%的受害者归因于缺少社会经验与辨别能力所致。 5. 右面这幅画是法国画家埃米尔·雷纳多的油画《小憩》。请仔细观察,并对画面进行描述。要求:语言表达准确、鲜明。(不超过80字) 答案 1.B A项,“致”应为“志”;C项,“角”应为“脚”;D项,“娇”应为“骄”,“载”应读“zài”。 2.B B项错误,根据语境“普遍拥有欺瞒彼此的能力,并且预测说谎行为源起于语言出现后不久”,应改为“推测”。 3.A 甲处“因为你可以欺瞒一时而不可能欺瞒一世”“匹诺曹说一次谎鼻子就变长一点”之间应该用分号,表示前后部分是并列关系。 4.B A项,成分残缺,在“住房”后加“的力度”。C项,搭配不当,一面对两面,删去“是否”。D项,句式杂糅,删去“所致”或把“归因于”改为“是”。 5.示例 一位身背草包的农妇侧身而坐,她一只手握着镰刀,另一只手托着头。沉重的负担压弯了本来挺直的脊背,疲惫的神情遮蔽了原本漂亮的容颜。 二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红色通缉令,又被称为红色通报,是国际刑(xíng)警组织发出的最高级别律令,对象是有关国家法律部门已发出逮(dài)捕令、要求成员国引度的在逃犯。 B.各级应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依法制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扎(zhā)实落实军委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努力开创部队工作崭(zhǎn)新局面。 C.我于恬(tiǎn)静中走来,踏着馥郁芳香,用悠长的思绪,酿造醇美的酒香。有一些心语还未述(shù)说,就先醉了岁月风华。 D.韩国环境(jìng)部发表分析报告称,国内可吸入颗粒物的“国外影响”最大达到86%,实际上是将中国指为“罪魁(kuí)祸首”。但该报援引多领域专家的观点说韩政府不应一味责怪中国。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2~3题。 【甲】别有深意的“绊脚石”,明明白白地向世人昭示:德国人绝不会忘记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而反思罪恶,铭记教训,悔过自新则自然形成了德国人的一种“绊脚石心态”。 德国人“绊脚石心态”的形成经历过一段“化蛹”时期。1945年第三帝国覆灭,之后的二十年,德国人虽有赧颜,但基本上是羞于提及那段历史的。【乙】在整个国家里,很多纳粹时代当官的人仍在台上;他们的知识分子三缄其口,不愿担当“批判者”的角色;那些自觉或不自觉干过坏事的当事人,视曾经的岁月更是如瘟疫,唯恐避之不及——德国《明镜》周刊称这些人为“沉默的邻居”。一直到20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反倒是未亲历苦难的下一代人把“大屠杀”作为一个问题提了出来,从而使得整个民族进行反思。面对那一段历史,既寻求真相,也对一些具体人事怀抱宽容。【丙】德国当时就有“说出真相”一类组织,鼓励那些经历过“二战”的“沉默的邻居”说出自己的故事,把每个人的创伤记忆尽可能地发掘出来,并且形成对人道主义、社会公正的普遍诉求。德国人的这种“绊脚石心态”并没有因为代际嬗变而淡化,也不曾因国势崛起而稀释,相反,四十多年来,不绝如缕,世代相袭。 2.文段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缄其口 B.从而 C.嬗变 D.不绝如缕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冯小刚的《芳华》承认创伤,却不愿有更写实的收场,主角们都有比小说里更温暖,仿佛那一代人的芳华,就这么随着清丽的镜头涂写了记忆,抹平了悲伤。 B.诗人余光中去世的消息一经传出,便立即被众多媒体报道、跟进,而很多人的朋友圈,也在几个小时之内被先生的经典诗句、相关文章和以他诗歌所谱写的歌曲所刷屏。 C.规训社会极为重要的一点在于统治者的全视之眼,正如全景监狱中心的那个高塔一样,统治者要将四面八方的一切收入眼底。权力的触手由此形成一张密不透风的网络,伸向每一个人。 D.在深化改革的关键阶段,我们是否能够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关系到我省经济的长远发展,关系到全省人民的福祉,因此必须要防止“精神懈怠”。 5.下面是某大学读者(学生)使用图书馆资源需要办理手续的流程图,请把这个过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100字左右) 答案 1.D A项,“度”应为“渡”;B项,“制”应为“治”;C项,“恬”应读“tián”。 2.D D项,使用对象错误。“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而语境中“德国人的这种‘绊脚石心态’并没有因为代际嬗变而淡化,……世代相袭。”这句话的主语是德国人的这种“绊脚石心态”。 3.A A项中“反思罪恶,铭记教训,悔过自新”,这三个短语形成并列关系,之间要用顿号,不能用逗号,所以应改为“反思罪恶、铭记教训、悔过自新”。 4.C A项,成分残缺,“有”缺少宾语,可在“主角们都有比小说里更温暖”后加“的结局”;B项,句式杂糅,“被……”和“为……所”两个句式杂糅在一起,可以把后一个“被”改为“为”或去掉“所刷屏”中的“所”;D项,两面对一面,去掉“是否”。 5.示例 读者到馆后,若无证,先办证。若有证或办证完毕,卡的附加功能已开通的,可通过统一账号和密码直接使用本馆资源;若卡的附加功能未开通,则需到总服务台或相关服务处开通,即可通过统一账号和密码使用本馆资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