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 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栏内.每小题2分,共50分)‎ ‎1.先秦儒家倡导“仁爱”和“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人文观;而墨子主张从“农与工肆之人”中培养成名副其实的“兼士”或“贤良之士”来治理国家。这表明 A. 先秦实现了选官制度多样化 B. 两个学派的“仁爱”本质相同 C. 儒家和墨家均强调选贤任能 D. 墨家反对儒家阶级固化的思想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结合所学可知儒家的“仁爱”是建立在宗法等级制度、血缘关系基础上的有差别的爱,体现宗法等级秩序即尊卑、贵贱、亲疏,代表宗法社会奴隶主贵族的利益,而墨子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以“兼爱”“尚贤”达到利人如己、无私利他的“交相利”之目的,故D项符合题意.A项,材料未体现选官制度的多样化,排除。 儒家的“仁爱”是建立在宗法等级制度、血缘关系基础上的有差别的爱,墨家的兼爱是一种超越血缘关系,故B项排除。"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强调尊卑等级,维护贵族利益,未体现选贤任能,故排除C。‎ ‎2.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对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 A. 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 B.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 C. 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 D. 强化了儒家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答案】C ‎【解析】董仲舒的新儒学是对原有思想的融合,没有创造出新的思想和新的体系,所以其不是“全新的创造”,故A错误。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没有体现人性的尊严,故B错误。理学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使儒学哲理化、思辩化,属于理学对于儒学的全新的创造,故C 正确。“三纲五常”由西汉董仲舒提出并一直影响中国封建社会,理学虽然也强调“三纲五常”,但是并不属于理学“全新的创造”,故D错误。‎ ‎3.苏格拉底认为“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有思想力的人是认识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的这一认识 A. 阻碍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B. 代表了古希腊智者学派的思想 C. 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注入了理性精神 D. 以理性主义为旗帜,反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答案】C ‎【解析】智者学派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导致了极端个人主义,易使社会混乱,苏格拉底针对智者学派的观点出现的问题,提出有思想力(知识、美德)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注入理性精神,故C正确;A不符合史实,排除苏格拉底不属于古希腊智者学派,排除B;D是启蒙运动的内容,排除。‎ ‎4.有学者称王阳明为“中国的马丁·路德”,他认为,王阳明心学对朱子理学的改造与西方马丁·路德对基督教神学的改造具有同等的价值与地位。这主要是因为两人 A. 都打破了正统思想的权威 B. 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C. 都反对教权对人们的束缚 D. 都重视个人的主体作用 ‎【答案】D ‎【解析】题干材料“王阳明心学对朱子理学的改造正如在西方马丁•路德对基督教神学的改造具有同等的价值与地位”反映了王阳明主张心外无物,马丁•路德主张信仰上帝即可得救,二人的相同点在于都重视个人的主体作用,故D项正确。王阳明心学对朱子理学的改造没有打破正统思想的权威,故A项错误。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只符合马丁•路德,故B项排除。王阳明没有反对教权的思想,故C项错误。‎ ‎5.宋朝是一个文化昌盛、科技发展的朝代,这主要得益于宋朝的文化和知识分子政策。为防止骄兵悍将的出现,宋朝统治者始终坚持文治,推动了宋朝科技的发展,这说明 A. 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文化的繁荣 B. 政府的治国策略影响科技发展 C. 知识分子决定了科学技术发展 D. 科技进步和文化发展相辅相成 ‎【答案】B ‎【解析】宋朝实行重文抑武的统治策略,在打击武将权势的同时,其文化政策和知识分子政策,推动了科技发展和文化昌盛,这说明政府的治国策略影响科技发展,B项正确;科技发展与文化繁荣的关系与材料无关,A项错误;宋朝文治与国家科技发展的关系,不能说明知识分子决定科技发展,C项错误;科技进步与文化发展相辅相成与材料主旨不符,D项错误。‎ ‎6.汤显祖是明代最伟大的剧作家,他在《牡丹亭题词》中说:“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生而可以死,死可以生。”……以情为指归、为人生的最高追求……是一种新文化的代表。这种新文化反映了 A. 社会主流价值取向的转变 B. 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C. 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D. 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答案】D ‎【解析】由材料“汤显祖”“《牡丹亭题词》”可知这种新文化是元曲,元曲体现了文化是世俗的,符合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故D正确;社会主流价值取向是儒学,未发生转变,故A错误;材料未体现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故B错误;材料并未体现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故C错误。‎ ‎7.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在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学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A. 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 B. 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 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价值 D. 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 ‎【答案】C ‎【解析】材料中唐太宗不喜欢“无丈夫之气”的萧子云的书法,而喜欢王羲之的书法。显然,王羲之的书法因为具有“丈夫之气”及其它艺术特色而“尽善尽美”,深得唐太宗及当时人民所喜爱。此一点,正是王羲之书法艺术高超所带来的结果,同时也和唐太宗时期唐朝国力强盛的时代特点不无关联。故C项正确;材料中唐太宗并未明确规定整个社会要对王羲之的书法加以认同,故“决定”表述错误。且“皇帝的好恶”对“社会对艺术的评判”只能起浅层次的影响作用;王羲之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地位确立的深层原因应当从王羲之自身书法艺术的高超及历史的选择进行考虑。故A项错误;‎ 王羲之的艺术成就较高,但“不可超越”材料并未提供足够信息支撑。故B项错误;材料所问为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确立的原因,“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只解释了太宗时期唐朝和南朝后期社会对艺术的认可风格不同。D项不是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确立的原因,且不具备普遍性。故D项错误。‎ ‎8.京剧脸谱是根据某种性格、性情或某种特殊类型的人物而采用某些色彩的,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如红色脸谱表示忠诚耿直、热情吉祥;黑色脸谱表示豪爽粗暴、刚正不阿。由此可知,京剧脸谱艺术 A. 注重人物性格的多样性 B. 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 C. 折射了社会伦理秩序 D. 表明了京剧艺术成熟 ‎【答案】B ‎【解析】据材料“京剧脸谱……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寓褒贬、别善恶”体现了社会评价和教化功能,这说明京剧脸谱艺术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故B项正确;材料主旨不是说明京剧脸谱艺术注重人物性格的多样性,故A项错误;“寓褒贬、别善恶”也不能说明社会伦理秩序的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京剧艺术的成熟,故D项错误。故选B。‎ ‎9.“他利用简单的数学运算证明,光速是极限速度,接近光速的物休会变小变平。他认为,甚至时间也会受影响。移动的钟走得比静止的钟慢。”这是物理学思想的一场重大革命。因为它 A. 否定了牛顿的力学理论 B. 借鉴法国科学家拉马克的学说 C. 打破了自然界无跳跃的原则 D. 揭示了时间、空间的本质属性 ‎【答案】D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相对论揭示了时间、空间并非绝对不变的属性,故D项正确。“光速是极限速度,接近光速的物体会变小变平……甚至时间也会受影响,移动的钟走得比静止的钟慢”体现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相对论并没有否定牛顿力学理论,是对牛顿力学的继承和发展,故A项错误;拉马克事生物学家,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C属于进化论思想;‎ ‎10.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揭示了生物起源的基本规律,使进化论思想更具系统性,在西方社会引起了巨大轰动。之所以引起“轰动”主要是因为进化论 A. 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创始说 B. 揭示了社会发展的真相 C. 科学性得到人们的完全承认 D. 引发了科学领域大论战 ‎【答案】A ‎【解析】达尔文进化论受到社会抨击,主要是进化论宣传进化思想,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创始说,A正确;B是马克思主义思想;C中完全承认说法绝对;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11.蒸汽动力在希腊化时代的埃及已为人们所知道,但却仅被用于开关庙宇的大门。不过,在英国,为了从矿井里抽水和转动新机械的机轮,急需有一种新的动力,这种需求引起一系列发明和改进,直到最后研制开发出商业用途的蒸汽机。这说明 A 英国人比埃及人更注重科研 B. 英国科技推动了经济发展 C. 社会生产需要激发科技创新 D. 蒸汽动力认识有渐进过程 ‎【答案】C ‎【解析】“这种需求引起一系列发明和改进,直到最后研制开发出商业用途的蒸汽机”说明社会生产需要激发科技创新,故C正确;材料主要说明科技的应用,而不是科学研究,排除A;B、D不符合材料主旨。‎ ‎12.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一书概述了生物学的达尔文主义,介绍了社会中达尔文主义起一定作用的事实,最后则论证了他自己反对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伦理思想。严复在翻译此书时,则着重选择其中介绍进化论和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内容。严复此举 A. 旨在唤醒国人的危机意识 B. 使进化论在中国迅速传播 C. 为推翻清政府寻找依据 D. 减少了维新变法的阻力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严复有选择的介绍赫胥黎《进化论与伦理学》关于进化论和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内容,摒弃其反对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伦理思想,旨在通过书中“介绍了社会中达尔文主义起一定作用的事实”唤醒国人的救亡图存意识,故A项正确。B项,题干未体现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情况,故排除。C项,严复是维新变法中的一员,主张改良,不主张革命,故排除。D项,维新变法中康有为借孔子名义实行变法有利于减少变法阻力,而不是严复的《天演论》,故排除。‎ ‎13.有学者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过去二百多年中,人类经历的三次工业革命的特征: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机械化,第二次工业革命是规模化;第三次工业革命则是深度全球化背景下的“个性化”,关于三次工业革命,下面论述正确的是 A. “机械化”是指世界范围内机器广泛应用 B. “规模化”是指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C. “个性化”是指科学和技术开始紧密结合 D. 三次工业革命都依赖新能源开发和利用 ‎【答案】B ‎【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是规模化,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随着生产的高度集中,企业总数减減少,而产量、投资额大幅度提升,生产和资本越来越集中于少数人手中,产生了垄断组织,垄断很快渗入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方面,成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故B项正确;根据“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机械化,第二次工业革命是规模化,第三次工业革命则是在深度全球化背景下的个性化”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机械化,机械化不是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故A错误;第三次工业革命则是在深度全球化背景下的“个性化”。科学和技术开始紧密结合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因而“个性化”是指科学和技术开始紧密结合说法错误,C项错误;前两次工业革命都依赖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第三次不是,故D错误。‎ ‎14.以下是博希同学整理的“晚清时期翻译西学书籍简表”。从表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学习西学的趋势是 类别 ‎1860—1899年 ‎1902年—1904年 数量 比重 数量 比重 哲学、社会科学 ‎123种 ‎22%‎ ‎327种 ‎61%‎ 自然科学 ‎162种 ‎29%‎ ‎112种 ‎21%‎ 应用科学 ‎225种 ‎41%‎ ‎56种 ‎11%‎ A. 从全盘西化到中西结合 B. 从持续高涨到趋于停滞 C. 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追求 D. 从侧重科技到侧重人文 ‎【答案】D ‎【解析】哲学、社会科学均属于人文科学,而哲学、社会科学比重的增多则反映了这一时期学习西学的趋势是从侧重科技到侧重人文,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未体现全盘西化也未体现中西结合,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一直学习西方而并未停止,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只是强调从侧重科技到侧重人文而未涉及被动、主动之类的信息,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15.1894年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到1912年1月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前夕,他则倡导包括满族在内的“五族共和”。这种转变说明 A. 孙中山民族国家构想逐渐丰富 B. 民权主义内涵发生变化 C. 孙中山提倡建立民族统一战线 D. 民族革命取得最终胜利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由“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到“五族共和”,反映了孙中山民族意识不断觉醒和进步,说明其民族国家构想逐渐丰富,故A项正确。民权主义是指创立民国,其内涵没有发生变化,排除B。“五族共和”是指五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而不是提倡建立民族统一战线,排除C。D项“最终”的说法错误,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排除。‎ ‎16. 梁启超说:“共和政治的土台,全在国民。非国民经过一番大觉悟大努力,这种政治万万不会发生;非继续的觉悟努力,这种政治万万不会维持。” 这说明 A. 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B. 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然性 C. 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D. 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 ‎【答案】B ‎【解析】材料中梁启超强调共和政治要实现,必须有民众的觉醒,因此需要一场思想文化运动以解放人们的思想,因此B选项符合题意;辛亥革命缺乏群众基础,A选项排除;辛亥革命结束的是君主专制制度,C选项排除;D选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17.《国民党一大宣言》:“盖酿成经济组织之不平均者,莫大于土地权之为少数人所操纵。故当由国家规定土地法……私人所有土地,由地主估价呈报政府,国家就价征税,并于必要时依报价收买之……国民党之主张,则以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A. 满足了农民的土地需求 B. 实现了平均地权的主张 C. 彻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 D. 与中共革命思想部分一致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这是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的内容,主张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注重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其思想与中共革命思想部分一致,故答案为D项。孙中山的土地纲领没有做到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排除A项;B项“实现了”说法错误,排除;材料中的“私人所有土地,由地主估价呈报政府,国家就价征税,并于必要时依报价收买之”,表明并未彻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排除C项。‎ ‎18.1930年中共机关刊物《红旗》载:“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这说明当时 A. 对中国革命道路认识有分歧 B.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宣告失败 C. 中国尚未找到正确革命道路 D. 俄国革命道路符合中国实际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可知,反映了城市中心论与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相互作用,说明当时党内对中国革命道路认识有分歧,故A正确;B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井冈山时期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表明中国已经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C错误;当时经过实践证明俄国革命道路不符合中国的实际,D错误。‎ ‎19.“文革”结束后,从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到邓小平“南方谈话”,我国出现了两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这两次思想解放 A. 结束了“左”倾错误,否定了“文化大革命”‎ B. 破除了对领袖个人和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崇拜 C. 提高了人民的民主法制意识 D.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答案】B ‎【解析】“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打破长期以来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邓小平“南方谈话”则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打破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故选B;A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影响,排除;C是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的影响,排除;D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排除。故选B。‎ ‎20.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曾对印尼代表团说:“美国是看不起我们的,英国是看不起我们的。法国、联邦德国、日本、苏联这些国家它们都看不起我们。这个看不起是有理由的,因为他们的东西多,技术先进。”基于这一认识,中国政府 A. 加紧核武器技术的研制 B. 主动加入不结盟运动 C. 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D. 实行“科教兴国”战略 ‎【答案】A ‎【解析】根据“20世纪60年代”、“他们的东西多,技术先进”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基于该认识中国大力发展核武器,并成功爆炸了原子弹,故选A项;中国没有加入不结盟运动,排除B项;20世纪60年代中国还没有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排除C;“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是在20世纪90年代,排除D。故选A。‎ ‎21.1977年5月,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邓小平的这一看法 A. 体现了“双百”方针的要求 B. 推动了科技领域的拨乱反正 C. 揭开了改革开放大潮的序幕 D. 首次提出四个现代化的目标 ‎【答案】B ‎【解析】文革时期导致各行各业的混乱,“必须有知识,有人才”“‎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说明重视科技和知识,显然有利于推动科技领域的拨乱反正,故B项正确;材料中是对知识分子重视,不是体现了“双百”方针的要求,故A项错误;C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意义;D是1954年提出,不符合时间。‎ ‎22.《人民日报》曾发表文章《20年后重温邓小平“三个面向”题词,内涵仍丰富》。文中称:重温这一题词,深刻学习领会其丰富内涵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对文中“丰富内涵”的解读比较全面和准确的是 A. 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 B. 教育的发展要适合本国国情 C. 教育的发展需要加强国际交流 D. 教育的发展要有一定的超前性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体现了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阐明了教育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故A项正确。材料信息没有教育的发展要适合本国国情,而是强调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教育的发展要加强国际交流,而是强调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教育的发展要有一定的超前性,而是强调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排除D。‎ ‎23.为了表现理想和激情,浪漫主义文学常常以强烈的对比来强化和凸显主观情感。其中以美与丑的对比、外表与内心的巨大反差,表现了作家爱憎分明的文学作品是 A. 《人间喜剧》 B.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C. 《巴黎圣母院》 D. 《西风颂》‎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国雨果的浪漫主义代表作《巴黎圣母院》,“以美与丑的对比、外表与内心的巨大反差,表现了作家爱憎分明”,C项正确;《人间喜剧》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A项排除;《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和《西风颂》,都与“美与丑的对比、外表与内心的巨大反差,表现了作家爱憎分明”不符,BD两项错误。‎ ‎24.梵•高一生只卖出过一幅作品,却在死后留下丰富的遗产。下列作品中有一幅是他的作品,该作品运用有力的笔触和强烈的色彩对比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无比热爱。这幅作品是 A. B. ‎ C. D. ‎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向日葵》是后期印象派代表梵高的代表作品,这幅画中,画家“运用有力的笔触和强烈的色彩对比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无比热爱”,A项正确;《日出.印象》是法国画家莫奈的作品,B项排除;《格尔尼卡》是立体派画家毕加索的作品,C项排除;《拾穗者》是法国现实主义画家米勒的作品,D项排除。‎ ‎25.20世纪美国好莱坞电影开始在全球攻城略地。2018年上映的《头号玩家》除了将VR所能构建的虚拟世界极致呈现的大制作外,精彩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塑造更是体现了美国文化的精髓。据此可知好莱坞电影 A. 科技主导电影事业发展走向 B. 有助于美国霸权地位的确立 C. 运用科技手段渗透美国精神 D. 推动世界价值观的融合统一 ‎【答案】C ‎【解析】根据 “除了……大制作外,精彩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塑造更是体现了美国文化的精髓”可知,好莱坞电影运用科技手段渗透美国精神,故答案为C项。材料没有强调科技“主导”,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好莱坞电影……美国文化精髓”并非分析美国霸权地位的“确立”,B项错误;材料重在分析美国电影的发展和特色,不是分析其影响,说好莱坞电影推动世界价值观的“融合统一”,不符合题意, 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答案均须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对应的题号位置上.共50分)‎ ‎26.古代儒学家一直关注自然现象与人类社会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星队(坠)木鸣,国人皆恐。曰:是何也?曰:无何也!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上明而政平,则是虽并世起,无伤也;上闇(暗)而政险,则是虽无一至者,无益也。‎ ‎——荀子《天论》‎ 材料二 陛下发德音,下明诏,求天命与情性,皆非愚臣之所能及也。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事在强勉而已矣。‎ ‎——董仲舒《天人三策》‎ 材料三 生有生之理,死有死之理,治有治之理,乱有乱之理,存有存之理,亡有亡之理。天者,理也,其命,理之流行者也……。违生之理,浅者以病,深者以死。人不自知而自取之,而自昧之……夫国家之治乱存亡,亦如此而己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荀子的自然观。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政治主张。‎ ‎(2)据材料二,归纳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及其目的,并辩证说明董仲舒与荀子思想的关系。‎ ‎(3)据材料三,指出王夫之认为国家治乱存亡的关键因素及其思想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时期儒学家探讨的共同主题和出发点。‎ ‎【答案】(1)观点:自然界变化有规律;自然界异常现象不可怕;自然界的异常现象与国家兴乱无关。‎ 主张“仁义”“王道”;君舟民水。‎ ‎(2)思想主张:天人感应。目的:规劝君主实行仁政(限制君权)。‎ 关系:既继承发展;又有所悖离 ‎(3)关键因素:符合规律(遵循天理)特点:具有一定的唯物主义思想。‎ ‎(4)主题:关注自然现象与国家治乱兴亡。‎ 出发点:为治理国家寻找理论依据。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儒学兴起发展过程中的三位著名代表人物荀子、董仲舒、王夫之对于自然规律与人类社会的关系的认识。 (1)依据材料一“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等信息可概括出荀子的自然观即自然界的异常现象可以奇怪不应该害怕,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自然界的异常现象与国家兴亡无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荀子的政治主张有“仁义”“王道”;君舟民水的民本思想。 (2)依据材料二“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并结合所学可归纳出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天人感应”,其目的是让君主明白“仁政”的重要性即规劝君主实行仁政(限制君权)。结合所学可知董仲舒继承并发展了荀子主张,同时“天人感应”的唯心主义哲学背离了荀子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 (3)依据材料三可以概括出王夫之认为国家治乱存亡的关键在于遵循天理即符合规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夫之的观点具有一定的唯物主义思想的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可以概括出不同时期的儒学家关注的主题:关注自然现象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国家治乱兴亡。其出发点是为君主治理国家提供建议,为治理国家寻找理论依据。‎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 “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法者,王之本也。”‎ ‎——《韩非子》‎ 材料二  事实上存在着一种符合自然的,适用于一切人的、永恒不变的、真正的法——正确的理性。这个法通过自然的命令鼓励人们履行他们的责任,又通过自己的禁令制止人们为非作歹。……用人为法(人定法)来削弱它,在道义上永远是不正当的;限制它发挥作用,也是不允许的;使它全部无效,更是完全不可能的。元老也好,人民也好,都不能解除我们服从这一律法的责任。它不会在罗马立下一条规矩,在雅典定下另一条。它更不会今天立下一条规矩,明天另立一条。‎ ‎——西塞罗 材料三 ‎ ‎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从事物的性质来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如果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会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有压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鸠 ‎(1)根据材料一,概括韩非子关于法的基本主张。‎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自然法与人定法的关系。‎ ‎(3)根据材料一、三和所学知识,比较韩非子和孟德斯鸠思想的异同。运用相关史实分析说明两者思想的实践效果。‎ ‎【答案】(1)法要有权威性,由官府制定,用文字形式公开颁布并告之全体百姓;法要有公信力,赏罚分明,顺应民心;法要有实用性,是君主统治百姓的工具,刑德并用是其重要特征。‎ ‎(2)自然法的最高准则为理性,体现了公平正义;人定法应以自然法为准则;自然法相对于人定法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 ‎(3)同:都顺应时代的要求;都重视法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作用;都付诸实践并产生了实际效果。‎ 异:目的不同,韩非子为了适应封建专制统治加强的需要,用法来强化专制;孟德斯鸠是为了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用法来约束专制。主张不同,韩非子主张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孟德斯鸠主张分权制衡和君主立宪。性质不同,韩非子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孟德斯鸠代表的是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任答两点即可)‎ 分析说明: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秦朝以法家思想治国,强化了统治,完成了大一统,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奠定了基础。但因其严刑峻法,残暴统治,激化了阶级矛盾,使其短暂而亡。孟德斯鸠是启蒙运动分权学说的重要代表,其三权分立的思想首先被美国成功实践,从而成为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典型模式,对其他国家的民主法制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并分析归纳的能力。根据材料的关键信息,“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是指“法”由官府执掌,用文字形式公开颁布并告之全体百姓,用来治理百姓;“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是指惩罚违法之人,可以奖赏顺服王法的人,通过赏罚让民心顺服。“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法者,王之本也。”是指刑德并用是君主统治百姓工具的重要特征。‎ ‎(2)本题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事实上存在着一种符合自然的,适用于一切人的、永恒不变的、真正的法——正确的理性。这个法通过自然的命令鼓励人们履行他们的责任,又通过自己的禁令制止人们为非作歹”“用人为法(人定法)来削弱它,在道义上永远是不正当的”“元老也好,人民也好,都不能解除我们服从这一律法的责任”再结合所学可知答案。‎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的同可从时代,结果效果方面来回答。异可从各自所处时代的目的、主张、性质等来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指出各自的实践效果,也就是各自的历史作用来进行做答,即可得出答案。‎ 三、附加题(答案须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对应的题号位置上.20分)‎ ‎28.材料 隋以前,地方官制重叠,滥立名目……形成了“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民少官多,十羊九牧”的状况,出现了“资费日多”“租调岁减”的局面。583年,隋文帝废除郡级;改为州县两级制,并且合并一些州县,裁汰一些冗官。‎ 汉、魏时,州、县两级长官权力很大,可以自行选择僚佐……隋朝确立制度,全国各地的“大小之官,悉由吏部”任命,而且县佐须用别郡人,还规定地方长官及其重要属僚每年年终到中央“上考课”(报告工作),中央还常常派使臣出巡各地,考察州县官员政绩好坏。 ——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指出隋朝地方官制改革的背景和主要措施。‎ ‎(2)简要分析隋朝地方官制改革的历史作用。‎ ‎【答案】(1)背景:地方机构混乱、官制重叠、官员人浮于事(民少官多),导致财政困难;地方长官权力很大,不利于中央集权。‎ 措施:撤并地方机构,裁汰冗官;将地方属官的任命权收归中央;规定官员异地任职;要求地方长官定期到中央报告工作;加强对地方官员的考察。‎ ‎(2)使地方机构得以精简,工作效能得到提高;限制了地方官员的权力,有效抑制了官场的腐败,加强了中央集权。‎ ‎【解析】本题考查隋朝地方官制改革。这场改革的背景可以根据对材料的分析归纳得出,改革的历史作用除了根据所采取措施进行分析以外,还要联系所学,从我国古代针对地方采取的措施大多带有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来分析说明。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归纳能力以及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隋朝地方官制改革的背景,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地方官制重叠,滥立名目”“出现了‘资费日多’‘租调岁减’的局面”“汉、魏时,州、县两级长官权力很大,可以自行选择僚佐”等信息概括归纳得出。主要措施可以根据材料中的“583年,隋文帝废除郡级;改为州县两级制,并且合并一些州县,裁汰一些冗官”“隋朝确立制度,全国各地的‘大小之官,悉由吏部’任命,……还规定地方长官及其重要属僚每年年终到中央‘上考课’(报告工作),中央还常常派使臣出巡各地,考察州县官员政绩好坏”等信息概括归纳得出。‎ ‎(2)隋朝地方官制改革的历史作用,应当根据上述归纳的改革措施,以及联系教材所学,从加强中央集权等方面来分析说明。‎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