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新高考联盟2021届高三地理10月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东新高考联盟2021届高三地理10月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山东新高考质量测评联盟10月联考试题 高三地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座号、考号填涂在相应位置。‎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下图示意北半球中纬度某区域等高线分布(单位∶m),图中河流缓缓流入海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某极限运动爱好者在图中悬崖处做绳降运动,他准备的绳长最适宜的是( )‎ A. ‎100m B. ‎208m C. ‎258m D. ‎‎408m ‎2. 据图文可知( )‎ A. 图中河流的流向为自北向南流后再向西南 B. 在乙村可远眺丙村 C. 春分日图中四个村庄都能看到海上日落景观 D. 图中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小 ‎【答案】1. B 2. A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悬崖有三条等高线重合,图中等高距为‎50米,由此计算可得,悬崖的相对高度应为100~‎200米之间,悬崖的最大相对高度应接近‎200米。某极限运动爱好者在图中悬崖处做绳降运动,他准备的绳长应比悬崖的最大相对高度长一点,短了不够用,长了是累赘,因此四个选项给出的长度中,准备的绳长最适宜的应是‎208米,B符合题意,排除A、C、D。‎ 故选B。‎ ‎【2题详解】‎ 河流由地势高处向低流,结合图中指向标可知,图中河流的流向为自北向南流后再向西南,A正确;读图可知,在乙村与丙村之间有较高的山脊阻挡视线,在乙村不可远眺丙村,B错误;春分日太阳从正西方向日落,读图可知,四个村庄的丙村正西方向有山脊,不能看到海上日落景观,C错误;图文信息不能判断图中河流的水源补给方式或流域内降水季节变化特征,因此不能判断图中河流的流量季节变化特征,D错误。故选A。‎ ‎【点睛】等高线地形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计算公式:(n-1)×d≤H<(n+1)×d,其中H表示陡崖的相对高度,n表示陡崖处等高线重合的条数,d表示地形图中的等高距。‎ 假期里,彬彬外出旅游。某日傍晚彬彬拍摄了一张日落的照片,随即发到微信朋友圈。在潍坊(119°E,36.7PN)的妈妈和在A城市出差的爸爸马上做出了回复(如图)。据比回答下面小题。‎ ‎3. 彬彬拍摄日落照片时所在的城市最可能是( )‎ A. 北京(116°E,40°N) B. 兰州(104°E,36N)‎ C. 长沙(113°E,28"N) D. 杭州(120°E,30°N)‎ ‎4. 据图文信息,可以推测出A城市( )‎ A. 当天东南日出 B. 正值1月 C. 当日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上空 D. 位于北半球 ‎【答案】3. C 4. C ‎【解析】‎ ‎【3题详解】‎ 根据信息里的对话可知该地是在西北方向日落,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此时是北半球的夏季,彬彬所在的地方和妈妈所在的潍坊(119°E,36.7PN)同时在昏线上看到日落,昏线应该是东北----西南走向,彬彬或者位于潍坊的东北或者位于潍坊的西南,而北京位于潍坊的西北,排除A,兰州虽然位于潍坊的西南方,但两地纬度接近,经度相差较远,不可能同时在昏线上,故B错,杭州位于潍坊的东南方向,故D错,只有长沙(113°E,28"N)位于潍坊的西南方向,从经纬度判断最有可能和潍坊同时位于昏线上,符合题意,故C正确。‎ ‎【4题详解】‎ 据信息里爸爸的回复内容可知,他所在的A城很冷,推断应该是冬季,位于南半球,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的天空,故C正确,D错,据第1题分析可知,此时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是北半球的夏季,故AB错。故选C。‎ 高山积雪是干旱地区最重要的水源,研究其覆盖面积的变化规律,对区域水资源规划具有重要意义。用积雪面积除以总面积可得到各高程各季节的积雪覆盖率,将各季节与前一个季节的积雪覆盖率相减可得到积雪覆盖变化率,以此表示各季节的积雪变化情况。下图分别为天山山区各季积雪面积比例图和两条曲线分别示意天山春秋两个季节积雪覆盖变化率与高程的关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关于天山山区积雪的时间分布特征,表述正确的是( )‎ ‎①天山山区积雪从秋季开始累积,冬季积雪面积达到最大 ‎②天山山区积雪从春季开始逐渐消融,夏季积雪面积达到最小 ‎③天山山区积雪,北坡大于南坡 ‎④天山山区积雪分布总体呈自西向东,由南向北减少的特点 ‎⑤天山山区冬季积雪面积所占比例最大,是全年积雪的主要时期 A. ①②③ B. ①②⑤ C. ①③④ D. ②③⑤‎ ‎6. 根据图分析春秋积雪覆盖率的变化,正确的是( )‎ A. 春季积雪量大致随海拔的升高先减少后增多 B. 秋季积雪量大致随海拔的升高先增多后减少 C. 海拔‎1000米以下,春季积雪覆盖率比上一季节有所增大 D. 海拔1100~‎5200米之间,秋季积雪覆盖率均比上一季节有所增加 ‎7. 关于该图两条曲线变化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曲线,海拔‎3800米以下,因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覆盖变化率小于0‎ B. 甲曲线,海拔‎3800米以上,因气温降低,积雪覆盖变化率大于0‎ C. 乙曲线,海拔‎1100米以下,因无降水,积雪覆盖变化率为0‎ D. 乙曲线,海拔‎5300米以上,因气温升高,积雪覆盖变化率小于0‎ ‎【答案】5. B 6. D 7. A ‎【解析】‎ ‎【分析】‎ ‎【5题详解】‎ 注意审题,该题问的是天山积雪的时间分布,③和④无论对错,属于空间分布特征(且天山的降水主要来自西风,北坡为迎风坡,积雪应该北部多于南部),排除③④;春季气温回升,季节性积雪会融化,夏季温度最高,因此积雪面积最少(读图,春季积雪面积比例19%,夏季积雪面积比例5%),所以天山山区积雪从春季开始逐渐消融,夏季积雪面积达到最小;同理,秋季气温降低,积雪开始累积,冬季积雪面积达到最大(从秋季到冬季,积雪面积比例从21%上升至55%),由此可知,天山山区冬季积雪面积所占比例最大,是全年积雪的主要时期。①②⑤正确,故选B。‎ ‎【6题详解】‎ 首先注意区分积雪覆盖率和积雪覆盖变化率两个概念的差别,积雪覆盖率是积雪面积除以总 面积,积雪覆盖变化率表示季节积雪的变化,覆盖变化率大于0说明本季节比上一个季节积雪覆盖率增多,反映一个积雪的过程,反之为融雪的过程。图示曲线展示的变化率,而A和B描述的是积雪量,排除AB;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低海拔地区积雪覆盖率比冬季低,因此低海拔地区积雪覆盖变化率为负值,且读图可知,甲曲线应表示春季节积雪覆盖变化率与高程的关系,海拔‎1000米以下,积雪覆盖变化率为负值,表明春季积雪覆盖率比上一季节减小,C错;秋季,较高海拔地区积雪逐渐增加,积雪覆盖率高于夏季,因此积雪覆盖变化率为正值,且读图可知,乙曲线应表示秋季节积雪覆盖变化率与高程的关系,海拔1100~‎5200米之间,积雪覆盖变化率为正值,表明秋季积雪覆盖率比上一季节有所增加,D正确,故选D。‎ ‎【7题详解】‎ 甲曲线表示春季的积雪覆盖变化率,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海拔‎3800米以下的地区,积雪覆盖率比冬季低,因此积雪覆盖变化率为负值,A正确;海拔‎3800米以上地区,气温低,春夏季积雪都难以融化,满足积雪的温度条件,读图可知,海拔‎3800米以上地区,积雪覆盖变化率为正值,表明积雪增加,所以积雪覆盖增加的决定性条件为降水(影响积雪收入),B错;乙曲线表示秋季的积雪覆盖变化率,夏季‎1100米以下的低海拔地区,春季时积雪已经融化完毕,夏秋季也没有积雪(但可能有降雨),因此积雪覆盖变化率为零,C错;‎53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气温低,积雪难以融化,但夏季降水(高海拔地区表现为降雪)多于秋季,因此秋季积雪覆盖率低于夏季,积雪覆盖变化率为负值,D错。故选A。‎ ‎【点睛】本题组难度较大,需要加强对图文材料信息的获取与解读。理解积雪覆盖率和积雪覆盖变化率两个概念的差别。同时,积雪覆盖变化率表示季节积雪的变化,覆盖变化率大于0说明本季节比上一个季节积雪覆盖率增多,反映一个积雪的过程,反之为融雪的过程。‎ 雨洪式河流的洪水形态常与流域的形态、流域的面积和流域所处的气候有关,下图为流域形态与洪水过程线图,a、b、c分别表示不同的流域形态,甲、乙、丙分别表示不同的洪水过程线。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8.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下列流域形态与洪水过程线对应正确的是( )‎ A. a—甲,b—内,c—乙 B. a—乙,b—甲,c—丙 C. a—丙,b—甲,c—乙 D. a—甲,b—乙,c—丙 ‎9. 谈起洪峰,经常使用的词是"胖"与"瘦",有时还用到"矮胖"和"高瘦"。所谓"胖峰",就是缓涨缓落、持续时间长的洪水;所谓"瘦峰",就是陡涨陡落、持续时间短的洪水。下列关于洪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般而言,近圆流域对应着"高瘦"的洪峰 B. 一般而言,大河、大流域更易出现"瘦峰"‎ C. 半干旱和干旱地区的河流在暴雨季节更易形成"胖峰"‎ D. 洪峰的"胖"与"瘦"与流域的面积大小没有关系 ‎【答案】8. B 9. A ‎【解析】‎ ‎【分析】‎ ‎【8题详解】‎ 由图可知a流域上游流域面积小,支流少,下游流域面积大,直流多,雨洪到达出口时间短,洪峰流量增长迅速,所以乙图符合a河。b河与a河相反,洪峰流量增长缓慢,甲图符合b河特征。c河上游和下游流域面积大,中游流域面积小,上游和下游洪峰间隔到达出口,洪峰出现双峰变化,丙图符合c河特征。a—乙,b—甲,c—丙,B正确。故选B。‎ ‎【9题详解】‎ 一般而言,近圆的流域各支流到达出口的时间接近,水量集中速度快,下降快,对应着"高瘦"的洪峰,A正确。一般而言,大河、大流域流域面积大,流程长,直流多,洪峰汇集速度慢,流量大,持续时间长,更易出现"胖峰",B错误。半干旱和干旱地区的河流支流少,流程短,在暴雨季节更易形成"瘦峰",C错误。洪峰的"胖"与"瘦"主要受流量大小影响,与流域的面积大小有直接关系。D错误。故选A。‎ ‎【点睛】洪峰流量汇集速度与集水区和水文站的距离有较大关系。‎ 用百度搜索"海森楚鲁景区",常见的景区简介∶"海森楚鲁风蚀地貌景区属于巴丹吉林园区的组成部分,景区怪石林立,岩穴密布(如图),是我国西部地区花岗岩风蚀地貌最发育的地区之一,是研究风蚀地貌形成和演化的天然博物馆。"然而,随着科考的深入,发现该地岩穴的形成过程为∶气流所携带的盐类物质在花岗岩表面沉积,后随雨水渗入裂隙中;水分蒸发导致盐类物质结晶析出,将岩体表层的矿物碎片撑裂而脱落,逐步形成岩穴(典型的盐风化地貌)。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0. 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上述岩体与图中数字表示的岩石类型一致的是( )‎ A. ① B. ② C. 3 D. ④‎ ‎11. 图中盐类物质的来源是( )‎ A. 花岗岩体中的矿物盐 B. 封存在地层中的海水 C. 雨水中的盐类物质 D. 季节性湖泊结晶析出的盐类物质 ‎12. 关于该地岩穴的形成,叙述正确的是( )‎ ‎①风不仅带来盐类粉尘,也加速水分的蒸发,从而促进风化穴的形成 ‎②昼夜温差大造成岩石表面附近矿物颗粒破裂而产生微裂隙 ‎③水将盐类溶解而渗透到岩石裂隙中,所以该岩穴也是流水直接侵蚀的 ‎④盐风化是一种在陆地上普遍存在的化学风化 ‎⑤干湿交替的局部气候也是造成盐风化的基本条件 A. ①②④ B. ①②⑤ C. ②③④ D. ②④⑤‎ ‎【答案】10. B 11. D 12. B ‎【解析】‎ ‎【10题详解】‎ 结合地壳物质循环图可知①为岩浆,②为岩浆岩,③为变质岩,④沉积岩,因为该地为花岗岩,是侵入型岩浆岩,故②正确,本题选B。‎ ‎【11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该地位于我国西部,季节性湖泊封闭、盐度高、枯水期裸露的湖床易结晶析出盐类物质,故D正确。‎ ‎【12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岩穴是典型的盐风化地貌,风带来盐类粉尘的同时也加速了水分的蒸发,从而促进风化穴的形成,故①正确,地处内陆,昼夜温差大,岩石的表层和内部热胀冷缩不同步,造成岩石表面附近矿物颗粒破裂而产生微裂隙,故②正确,该地是风蚀地貌、不是水蚀地貌,‎ 故③错,盐风化是一种在陆地上普遍存在的物理风化,故④错,当地湿季盐分渗入岩石,干季湖泊析出盐分,提供盐类物质,所以干湿交替的局部气候也是造成盐风化的基本条件,故⑤正确,本题选B。‎ 南迦巴瓦峰(简称南峰)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东端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内侧,海拔‎7782米,托木尔峰(简称托峰)位于天山山脉的西端,海拔‎7435.3米,两山都发育着比较完整的垂直自然带谱。但由于二者所处的经纬度地带位置的差别,大气环流、距海远近的不同,以及各自特殊的地貌,垂直带谱的特征明显不同。下图为南迦巴瓦峰与托木尔峰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关于两山垂直自然带谱形成条件及带谱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 南峰地区因所处纬度较低,其基带均属热带范围 B. 托峰地区因深居大陆内部,其基带均属温带范围 C. 南峰地区夏半年深受西南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潮湿多雨 D. 托峰地区位于西风带内,终年受西风带控制,潮湿多雨 ‎14. 同为山地寒温带针叶林带,在南峰高度高于托峰高度,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纬度 B. 海拔 C. 大气环流 D. 相对高度 ‎15. 在托峰地区从山底到山体中部,南北坡的垂直自然带几乎均不相同,但至高山寒带冻风化壳状地衣带,南北坡则基本趋于一致,主要原因是( )‎ A. 坡面相互影响小 B. 坡度差异不大 C. 水热条件差异小 D. 海拔基本相同 ‎【答案】13. C 14. A 15. C ‎【解析】‎ ‎【13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南迦巴瓦峰山地南侧海拔较低,其基带为热带季雨林带,是因为南峰地区夏半年深受西南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潮湿多雨,而北侧基带在‎3000米左右为山地暖温带针阔混交林带,故A错、C正确。托峰地区深居大陆内部,其基带为温带草原荒漠带,北侧为草原、南侧为荒漠,是因为天山北坡有来自大西洋的湿润气流在山地迎风坡形成降水,故B、D错。故选C。‎ ‎【14题详解】‎ 南峰的山地寒温带针叶林带的高度高于托峰的高度,主要是因为两山纬度的差异,南峰纬度较托峰低,温度高,随海拔的增高、温度降低,南峰的寒温带针叶林带出现在比托峰海拔更高的位置,故A正确。故选A。‎ ‎【15题详解】‎ 在托峰地区从山底到山体中部,南北坡的垂直自然带几乎均不相同,主要是因为南北坡的水热条件差异较大,南坡受地形的阻挡水汽难以进入,降水少,位于向阳坡、蒸发量大,气候干旱,从基带到山体的中部,出现温带荒漠带---温带荒漠草原带---温带草原带等,而北坡受来自大西洋暖湿气流的影响,迎风坡多降水,从基带的温带草原带到山体中部的温带针叶林带,随着海拔的继续增高而南北坡的水热条件差异变小,至高山寒带冻风化壳状地衣带,南北坡则基本趋于一致,故C正确。故选C。‎ 二、非选择题(共4个大题,共55分)‎ ‎16.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某年12月某时刻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 ‎(1)在下图中分别画出B天气系统气流的水平运动方向和垂直运动方向。‎ ‎(2)AB两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试简述理由。‎ ‎(3)预测北京将要发生的天气变化。‎ ‎【答案】(1)‎ ‎(2)BB位于高压中心,气流下沉,为晴朗天气,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偏高;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也弱,温度偏低。所以地B气温日较差更大。‎ ‎(3)冷锋过境,气温下降,降水概率增加,风力加强;冷空气控制,天气晴朗,气温降低。‎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与天气以及读图分析能力。‎ ‎【详解】(1)据图中等压线数值和闭合状况可知,B处为乙高压中心,则垂直风向盛行下沉气流,据题干知为亚洲部分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则北半球高压中心水平方向大气受向右地转偏向力作用呈顺时针辐散。‎ ‎(2)据图可知,A地为一低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气温偏低;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温度偏高,昼夜温差小。而B位于高压中心,气流下沉,为晴朗天气,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偏高;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也弱,温度偏低。所以地B气温日较差更大。‎ ‎(3)据图可知,北京位于冷锋锋前,为了几天,即将冷锋过境,则气温下降,降水概率增加,风力加强;冷空气代替原来暖气团位置,天气晴朗,气温降低。‎ ‎【点睛】冷锋、暖锋中的冷暖气团势力强弱不同,所以锋面类型和锋面前进的方向也就不同。冷锋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在冷锋过境时,常出现刮风、下雨等天气状况,冷锋过境后,冷气团控制该地区,天气变晴。‎ ‎1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江源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幅员辽阔、水系纵横,可划分为北源楚玛尔河水系、正源沱沱河水系、南源当曲水系以及干流通天河水系。除了湿地、沼泽、湖泊外,在曲麻菜县的上游河段辫状河道十分明显,辫状河道之畔有一片规模庞大的沙丘地带。‎ ‎(1)描述长江源区的气温特征。‎ ‎(2)分析长江源沼泽湿地广布的形成原因。‎ ‎(3)说明辫状河道之畔庞大沙丘的形成过程。‎ ‎【答案】(1)终年低温;气温日较差大;气温年较差小 ‎(2)雪山广布,高山冰雪融水众多;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地势平坦,排水不畅;海拔高,气温低,地下有冻土层,地表水不易下渗。‎ ‎(3)在冬春干旱季节,河流水位低,河漫滩及沙洲上的细沙裸露;受河谷地形影响,风力强劲;强劲的冬季风将河漫滩及沙洲上的细沙搬运到河道边的山坡下堆积,形成巨大沙丘。‎ ‎【解析】‎ ‎【分析】‎ 题目通过长江源头位置、水系分布及河道特征,考查区域气候、湿地分布、沙丘分布等环境特征的综合分析能力。‎ ‎【详解】(1)描述长江源区的气温特征,主要从该地的气候类型分析。该地位于青藏高原,‎ 海拔高,形成高山、高原气候,终年低温;气温年较差小;空气稀薄,气温日较差大。‎ ‎(2)分析长江源沼泽湿地广布的形成原因,可以从气候、水源、地形及土壤分析。青藏高原雪山广布,高山冰雪融水多,河湖众多;海拔高,气温低,水分蒸发弱;高原地势平坦,排水不畅;海拔高,气温低,地下有冻土层,地表水不易下渗等。‎ ‎(3)说明辫状河道之畔庞大沙丘的形成过程,主要从外力的搬运堆积作用分析。河流上游侵蚀搬运的泥沙在水流缓慢区沉积,形成沙洲与河漫滩,形成辫状河道;在冬春干旱季节,河流水位低,河漫滩及沙洲上的泥沙裸露;受河谷地形影响,高原上风力强劲;强劲的冬季风将河漫滩及沙洲上的细沙搬运到河道边的山坡下,受地形阻挡,风力减小,沙尘堆积,形成巨大沙丘。‎ ‎【点睛】‎ ‎1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身为中亚"五斯坦"之一的吉尔吉斯斯坦,"块头"虽小,却拥有世界级的大景观——中国与吉国交界处的天山和吉国的高山湖泊。‎ 在中国与吉国交界处的天山,是天山山脉海拔最高的区域,被称作托木尔—汗腾格里山汇。这一带地势高峻,山岭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6000米以上的高峰多达40座,是天山最大的现代冰川地区。天山的雪岭云杉林是一条东西延伸数千公里的森林带,在天山北坡从中国一直绵延到中亚,是地球上最为壮观的森林景观之一。‎ 吉尔吉斯斯坦有近2000个高山湖泊,其中面积最大、最著名的当属伊塞克湖(下图),这些湖泊与周围的雪峰、雪岭云杉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吉尔吉斯斯坦极为靓丽的一道景观。‎ ‎(1)托木尔一汗腾格里山汇区是天山冰川发育规模最大的地区,试从海拔与气候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2)雪岭云杉是天山北麓森林带的主要组成树种,主要分布在海拔1500~‎2800米的中低山带,‎ 试分析天山北坡该雪岭云杉林带年降水量最大的原因。‎ ‎(3)指出伊塞克湖流域内河流水位的时间变化特征。‎ ‎【答案】(1)该区地势高峻,很多山峰海拔超过了‎4000米的雪线高度,形成辽阔的冰雪积累区;受大西洋和北冰洋气流的双重影响,降水丰富,为冰川发育提供条件。‎ ‎(2)西风携带大西洋水汽,遇山地阻挡抬升,较低海拔处气温较高,水汽难以凝结;雪岭云杉林带(充足的)水汽遇冷(达到饱和)凝结,且云杉林蒸腾旺盛,增大空气湿度,有利于局地性降水;气流到达雪岭云杉林带以上较高海拔时水汽含量有限,形成的降水量较少。‎ ‎(3)水位年际变化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春、夏汛期水位高;夏季水位日变化明显。‎ ‎【解析】‎ ‎【分析】‎ 题目通过中国与吉国交界处的天山和吉国的高山湖泊的位置、地形、水资源分布、植被特征等,考查区域冰川分布、植被和河流水文等自然特征的分析总结能力。‎ ‎【详解】(1)从海拔与气候的角度分析托木尔一汗腾格里山汇区是天山冰川发育规模最大的地区,主要从山地多,海拔高和降水较多分析。由题可知,该区地势高峻,很多山峰的海拔超过了‎4000米,‎6000米以上的高峰多达40座,山地面积大,海拔高温度低,冰川厚度大,面积大;该地向西开口,位于西风迎风坡,受大西洋和北冰洋气流的双重影响,降水丰富,为冰川发育提供丰富水源。‎ ‎(2)分析天山北坡该雪岭云杉林带年降水量最大原因,主要从地形、大气运动和植被分析。天山北坡位于西风的迎风坡,西风携带大西洋水汽,遇山地阻挡抬升,较低海拔处气温较高,水汽难以凝结;到雪岭云杉林带充足的水汽遇冷凝结,形成地形雨;云杉林植被茂密蒸腾旺盛,增大空气湿度,有利于局地性降水;气流到达雪岭云杉林带以上较高海拔时水汽含量减少,形成的降水量较少。‎ ‎(3)指出伊塞克湖流域内河流水位的时间变化特征,主要从河流的水源补给分析。入湖河流水源多为大气降水和冰雪融水,水位年际变化小;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形成春汛,夏季降水和冰川融水形成夏汛,夏汛期水位高;夏季冰川融水受气温变化影响,水位日变化明显。‎ ‎【点睛】‎ ‎1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横断山最为典型的地貌特征,就是南北走向的高山峡谷平行相间。我国的干热河谷就主要分布在横断山区金沙江、怒江、澜沧江、雅磬江、岷江等干流及其支流河谷的部分地段(左图)。一般而言,在并不缺少降水的湿润地区,山地的垂直地带性是森林在下面,灌丛和草地 在上面。在横断山区干热河谷中常见的景象是森林生长在河谷顶部或山腰上,谷底是灌丛和荒漠草地,地理学者将这种现象称为∶倒置的垂直地带性。右图为金沙江(北纬28°15')两岸的植被垂直分布。‎ ‎(1)横断山区"倒置的垂直地带性"是干热河谷造就的奇特景观。试从盛行风向与山脉走向关系的角度分析干热河谷的成因。‎ ‎(2)图中金沙江两岸的植被垂直分布中,寒温带暗针叶林带的分布范围最广、带幅最宽、生物生产量最高,是地区代表性植被,但西岸比东岸生长要好,试分析其原因。‎ ‎4600~‎4900米,为亚冰雪带。在此带范围内,气候特点是日温差特别大,寒冷多劲风,在寒冻条件下风化的乱石堆遍布整个山坡较平坦处,极为荒凉,偶尔见有十字花科、虎耳草科、菊科中少数植物种类散生于流石滩上的背风地段或石隙中。‎ ‎(3)描述此处流石滩的形成过程。‎ ‎【答案】(1)横断山区的山脉南北走向,大体上均垂直于西南季风或者东南季风,气流经过山脉时,沿迎风坡上升冷却,发生降水;过山后,空气沿背风坡下沉,温度升高,湿度也显著减少,致使河谷地区产生干热现象。‎ ‎(2)西岸为阴坡,受太阳照射时间短,蒸发较弱,水分条件较好,生长较好。‎ ‎(3)在剧烈的昼夜气温变化和冻融作用下(风化作用),使大量岩石表面裂隙发育,不断崩解破碎,岩屑和碎石沿着山坡缓慢向下滑动,在较平坦处堆积形成流石滩。‎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材料为载体,以图为背景,考查学生的对横断山区的区域认知能力,地理实践力。‎ ‎【详解】(1)横断山区的地形特点是南北纵横、山河相间,南北走向的山脉走向,和该地盛 行的西南季风或者东南季风大体垂直,气流经过山脉时,受地形的抬升作用的影响,迎风坡多降水;越过山体后,空气沿背风坡下沉,温度升高,水汽难以凝结,湿度也显著减少,形成焚风效应,致使河谷地区产生干热现象。‎ ‎(2)据图可知金沙江为南北走向,两岸为东西岸,西岸为阴坡,受太阳照射时间短,蒸发较弱,导致西岸的水分条件比东岸好,针叶林带生长较好。‎ ‎(3)据材料可知,在此带范围内,气候特点是日温差特别大,寒冷多劲风,在寒冻条件下风化的乱石堆遍布整个山坡,是由于剧烈的昼夜气温变化,岩石表面和岩石内部热胀冷缩不同步,加上冻融作用等风化作用,使岩石表面裂隙发育,崩解破碎,产生大量的岩屑和碎石,并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山坡缓慢向下滑动,在较平坦处大量堆积形成流石滩。‎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