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岳麓版现代世界和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岳麓版现代世界和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学案

第31讲 现代世界和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考点1| 现代科学革命和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 NO.1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 一、现代科学革命 ‎1.经典物理学的危机 ‎(1)牛顿创立的经典力学日臻完善,被人们看做绝对权威的理论。‎ ‎(2)19世纪末,物理学上出现一系列新的发现,经典物理学面临严峻挑战。‎ ‎2.内容 ‎(1)爱因斯坦与相对论: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1916年,他又建立了广义相对论,深化了人类对时间、空间和引力现象的认识。‎ ‎(2)量子理论中的微观世界:1900年,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随后,爱因斯坦提出了光的量子理论,玻尔提出了原子的量子理论。量子理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带来了许多划时代的技术创新。‎ ‎3.意义 ‎(1)量子理论和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看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2)不仅对物理学本身,对自然科学,而且对整个人类的思维都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误区警示]       量子理论与经典物理学的关系 ‎(1)量子理论弥补了经典物理学在微观的粒子世界方面认识的空缺,把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从宏观世界推进到微观世界,改变了人们看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2)量子理论让人们从根本上改变了近代物理学中的传统观念,使物理学乃至整个自然科学的观念都发生了重大变革。‎ 二、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 ‎1.电脑与网络 ‎(1)电脑 ‎①产生: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正式诞生。‎ ‎②发展:一是存储量更大,运行速度更快;一是体积更小,更轻便实用。‎ ‎③应用:生产、办公等各个领域,走进家庭。‎ ‎(2)网络 ‎①产生:在电子计算机发展的基础上,网络技术诞生,并由此形成全球性信息网络。‎ ‎②影响:打破了常规的空间与时间的界限,将世界联系在一起;具有开放性特点,资源共享。‎ ‎(3)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 ‎①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 ‎②推动了“新经济”的诞生,信息产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③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2.探索生命的奥秘 ‎(1)生物工程 ‎①形成:20世纪70年代,由于得到化学、计算机等领域技术进步的支持,生物工程技术正式形成。‎ ‎②应用:农业、医药等行业。‎ ‎(2)遗传工程 ‎①地位:是生物工程的核心技术。‎ ‎②成就:1990年,被誉为生命科学“登月计划”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1997年,人类第一次用哺乳动物已分化的体细胞进行克隆成功。‎ ‎3.登上太空 ‎(1)人造卫星:1957年,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创造了宇航事业伟大的开端。‎ ‎(2)宇宙飞船 ‎①1961年,苏联发射“东方一号”载人宇宙飞船,加加林成为人类第一个登上太空的人。‎ ‎②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成功,航天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登上月球。‎ ‎③航天飞机:1981年,美国第一架航天飞机试飞成功。‎ ‎[轻巧识记]       三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 NO.2理解——史料研习·史论归纳 牛顿经典力学与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关系 史料一 所谓科学革命一般说来指的就是通行的科学理论体系的急剧转变……迄今为止,科学史上有据可查的关于物质世界的一般理论总共不过三种,分别以亚里士多德、牛顿和爱因斯坦的名字命名……但①真正的科学革命,实际上只发生过两次。‎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史料二 爱因斯坦与牛顿的对话(虚拟):‎ 爱因斯坦:你真伟大,你建立了牛顿力学框架体系,相对论中存在的问题都被你指了出来。‎ 牛顿:你比我更伟大,相对论在许多学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和量子力学一起,已成为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②相对论包容了我的三条运动定律及万有引力定律。‎ 爱因斯坦:你我的理论都有瑕疵。‎ 牛顿:哪有十全十美的理论,大家不用我们的理论,他们没有别的理论可用,圣人、神仙也要犯错误,你我都是凡人,你我的身躯已经融入了自然界,但是,你我的灵魂还留在人间。‎ ‎[学会读史]‎ 主旨归纳 信息解读 史料一:关于“真正科学革命”的含义 ‎①→第一次是17世纪的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第二次是20世纪初的相对论和量子论。强调了牛顿经典力学和相对论及量子论的地位 史料二:经典力学与相对论间的关系 ‎②→强调了经典力学和相对论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学会用史]‎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力学体系与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关系。他们留给人类的“灵魂”是什么?‎ 提示:关系:牛顿力学反映的是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而相对论反映的是物体高速运动的客观规律;相对论是对牛顿力学的继承与发展。‎ 灵魂:科学探索精神。‎ 史论归纳 ‎ 相对论与牛顿经典力学的关系 ‎(1)牛顿经典力学体系概括了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是整个力学的基础,但这些定律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前提,即物体在低速运动情况下。‎ ‎(2)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提出时空不是绝对不变的,而是随着物体运动而变化,物体的质量也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提出了质能转化原理,这加深了人们对物质和运动的认识,对自然科学和哲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相对论没有否定牛顿力学,而是发展了牛顿力学,将其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牛顿力学是相对论力学在低速状态下的一个特例。牛顿力学是整个力学的基础,牛顿所创造的概念,至今仍指导着我们的物理学思想。‎ NO.3应用——对点训练·落实强化 ‎1.一位法国物理学家曾经这样评价爱因斯坦:“在我们这一时代的物理学家中,爱因斯坦将位于最前列。他现在是、将来也还是人类宇宙中最有光辉的巨星之一……按照我的看法,他也许比牛顿更伟大。”以下对“他也许比牛顿更伟大”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发展了牛顿力学体系 B.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否定了牛顿力学体系 C.爱因斯坦丰富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 D.爱因斯坦比牛顿更受人们尊敬 A [17世纪牛顿创立了经典力学,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20世纪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发展了牛顿力学,将经典力学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所以该物理学家才认为爱因斯坦比牛顿更伟大。]‎ ‎2.‎ ‎1953—1973年的世界工业总产量相当于1800—1950年的世界工业总产量的总和,其中,与科技进步相关的产量值在发达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起初为5%~10%,20世纪70年代增长至60%,现在已达到80%以上。这说明第三次科技革命(  )‎ A.缩短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 B.加大了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C.加速了科技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进程 D.促使各发达国家增加了科技发展投入 B [由材料可知,与科技进步相关的产量值在发达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呈递增趋势,故B项正确。A、C、D三项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 ‎3.英国学者巴雷特认为:“因特网预示着巨大挑战,同时也预示着无限的机会。它给我们理想‘部族’带来了挑战,但也许能够帮助改变每一个国家的需求。法律、管理和文化构架允许我们控制并部分地利用这个工具。”下列与巴雷特的主张不符的是(  )‎ A.因特网推动全球化进程  B.因特网应受法律控制 C.因特网应立足部族化 D.因特网应受政府管控 C [由材料中的“能够帮助改变每一个国家的需求”可知A项符合题意;由材料中的“法律、管理和文化构架允许我们控制”可知B、D两项符合题意;C项与“给我们理想‘部族’带来了挑战”相悖,符合题意。]‎ 考点2| 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NO.1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 一、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1.两弹一星 ‎(1)背景:20世纪中期,高新科学技术往往最先应用于军事领域。‎ ‎(2)目的: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 ‎(3)成就 ‎①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1967年6月,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②1964年6月,中国发射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1966年,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③1970年4月24日,“长征-1”号航天运载火箭将“东方红-1”‎ 号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轨道;1975年11月,中国成功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 ‎[概念阐释]       “两弹一星”的含义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2.“东方魔稻”‎ ‎(1)研制: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 ‎(2)意义: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在世界各地推广。‎ ‎3.“银河”系列计算机 ‎(1)成就 ‎①1983年,中国第一台运算速度每秒亿次的巨型计算机——“银河-Ⅰ”型机诞生。‎ ‎②1997年,每秒运算130亿次的“银河-Ⅲ”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2)影响:中国政府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实现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4.“神舟”号飞船 ‎(1)发射:2003年10月,“神舟”五号飞船把宇航员杨利伟顺利送上太空。‎ ‎(2)意义 ‎①是继“两弹一星”之后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又一个光辉的里程碑。‎ ‎②在未来的5—10年里,将为中国带来上千亿元的经济效益。‎ ‎③成为带动高新科技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1.扫盲教育 ‎(1)政策保障 ‎①1950年,党和政府召开全国工农教育会议,政府开办了各种类型的实习学校。‎ ‎②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发展各种教育设施,扫除文盲。”‎ ‎③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在20世纪末,全国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使青壮年文盲率降到5%以下。‎ ‎(2)主要成效:‎2001年1月1日,中国政府宣布:中国如期实现了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 ‎2.义务教育 ‎(1)措施 ‎①1986年,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②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 ‎③国家实施了“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希望工程”。‎ ‎(2)成就:我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 ‎3.高等教育的发展 ‎(1)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文化大革命”前 ‎①新中国成立初期,参照苏联的高等教育模式,对高等院校进行改造、调整。‎ ‎②1958年“大跃进”时期,实施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核心的“教育大革命”。‎ ‎③1961年,教育部对高等教育进行全面调整,中国高等教育进入稳定发展的轨道。‎ ‎(2)“文化大革命”期间:高等教育遭到严重破坏,大学停止招生,专家教授被批斗。‎ ‎(3)“文化大革命”后 ‎①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制度。‎ ‎②建立起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 ‎③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民办高等教育都有长足发展。‎ ‎[误区警示]       教育和科技、经济之间的关系 ‎(1)教育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基础。‎ ‎(2)科技和教育是决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 ‎(3)教育的发展推动着科技的进步,科技进步也推动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 ‎(4)国民经济的发展取决于科技的进步,而科技的发展又带动国民经济的提高。‎ 三、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1.“双百”方针的提出 ‎(1)地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的基本方针,也是党领导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 ‎(2)意义 ‎①“双百”方针符合我国文艺和学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促进文艺繁荣、学术民主、科技兴旺有重要作用。‎ ‎②“双百”方针在文艺界和科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学术文化各部门都显示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③学术界围绕中国历史分期,以及人口学、遗传学方面的一些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2.遭遇曲折 ‎(1)原因:受反右斗争扩大化和“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和破坏。‎ ‎(2)表现 ‎①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后,“双百”方针的贯彻受到严重干扰和损害。‎ ‎②“文化大革命”期间,“双百”方针再遭重创。文化大革命盛行“阶级斗争”文艺,文艺界呈现出“百花凋零”的局面,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也几乎中止。‎ ‎3.文学艺术的春天 ‎(1)“双百”方针重新确立: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新把“双百”方针当做中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指导方针。‎ ‎(2)文学艺术的春天 ‎①文学上:作品数量大增,题材更加广泛,以“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为先锋的各类文艺流派交相引领风潮,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②学术和科技上:理论界摆脱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僵化思想束缚;一度被撤销的社会学等学科相继恢复。从1996年至今开展“三下乡”活动。学术事业迎来了百花齐放的学术春天。‎ ‎[易混辨析]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双百”方针中的“百花齐放”与“百家争鸣”适用领域分别是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双百”方针中的“百家争鸣”与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也有区别,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斗争的激烈与鲜明的阶级对立;而 ‎“双百”方针中的“百家争鸣”主要体现为学术问题的全面发展,没有阶级的差别与对立。‎ NO.2理解——史料研习·史论归纳 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教育 史料一 ①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邓小平 史料二 废除推荐制度,恢复文化考试,实行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规定考生必须高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恢复从应届毕业生中招生……修改政审标准,贯彻“重在表现”的原则;②严格考试制度,抵制和反对营私舞弊、“走后门”等不正之风。‎ ‎——《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 ‎[学会读史]‎ 主旨归纳 信息解读 史料一:“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的重要意义 ‎①→“两弹一星”显示了中国国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史料二:高考招生制度的恢复 ‎②→恢复被“文化大革命”时破坏的高考制度,体现了社会公平、公正性 ‎[学会用史]‎ ‎(1)结合史料一和所学知识,阐述“两弹一星”的主要历史功绩。‎ 提示:打破了美、苏两国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同时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史料二中“推荐制度”指的是什么?“恢复文化考试”的决定反映了什么社会要求?有何重大影响?‎ 提示:“文化大革命”期间推荐工农兵上大学的高校招生制度。反映出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恢复体现社会公平、公正的高考制度的社会要求。恢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公平公正的社会风气和高考制度,为新时期社会改革和发展做了知识和人才的积累和准备。‎ 史论归纳 ‎ ‎1.新中国成立初期取得科技成就的原因 ‎(1)国家政权建立,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建立科研机构,培养科技人才,制定方针、计划、发展战略。‎ ‎(2)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科技成就的取得提供了物质条件。‎ ‎(3)苏联对中国的援助。‎ ‎(4)广大科研人员的艰辛付出。‎ ‎(5)教育的发展,提供雄厚的人才储备。‎ ‎2.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事业发展的经验教训 ‎(1)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3)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 ‎(4)教育必须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NO.3应用——对点训练·落实强化 ‎1.(2017·衡阳质检)新中国成立后,科技事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功发射。究其原因是(  )‎ A.“科教兴国”战略的推动 B.苏联长期的技术支持 C.主观努力拼搏的结果 D.雄厚物质基础的保障 C [1964年至1970年,中国与美苏两国交恶,面对美苏的威胁,尽管当时中国国民经济发展情况不好,仍是积极研发国防科技,体现了主观努力拼搏的结果,故C项正确。“科技兴国”战略是20世纪90年代才提出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1959年中苏关系恶化,撤走了大量在华专家,故B项错误;1964年,我国处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时期,1966年至1976年,我国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这些时期我国的物质基础并不雄厚,故D项错误。]‎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由1986年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之后经过2006年、2015年两次修订。这表明(  )‎ A.我国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B.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C.教育立法保障了基础教育的发展 D.“科教兴国”战略得到很好贯彻 C [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及修订,不能说明我国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义务教育法,不是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故B项错误;义务教育法主要是保障基础教育,故C项正确;“科教兴国”战略是1995年提出的发展教育的规划,与义务教育法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 ‎3.(2017·濮阳质检)“一切科学的东西,都是在辩论、求证中获得发展,一切优秀的文艺都是在包容、并存中得到繁荣。”该讲话(  )‎ A.明确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B.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C.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 D.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D [“双百”方针即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故D项正确。材料涉及科学领域和文艺领域。“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主要是科技的作用,故A项错误;“科教兴国”主要是科技、教育领域,故B项错误;学术问题也是科技领域,故C项错误。]‎ 主题一 创新驱动引领未来——第三次科技革命 ‎[主题立意]‎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从其内容的性质来说,第三次科技革命属于文化内容的范畴。二战后,整个世界的经济、军事、国际关系的变化无不与第三次科技革命相关,第三次科技革命成为二战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这一主题不论从内容本身还是从高考这个角度来说都是很重要的。‎ ‎[知识交汇]‎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1)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往,‎ 人们主要是依靠提高劳动强度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条件下,主要是通过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不断提高、劳动手段的不断改进来提高劳动生产率。‎ ‎(2)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重大变化。第三次科技革命造成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下降,使得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为了适应科技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加强国家对科学领域研究的支持,大大加强了对科学技术的扶持和资金投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的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在发生了重大的变革。‎ ‎(3)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一方面加剧了资本主义各国发展的不平衡,使资本主义各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新变化;另一方面使社会主义国家在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抗衡的斗争中具有强大的动力。同时,第三次科技革命扩大了世界范围的贫富差距,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 主题二 现代中国文艺发展的“指南针”——“双百”方针 ‎[主题立意]‎ 随着社会制度的初步建立,中共中央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文化教育界和科技界引起强烈反响。但是,1957年夏季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和随后在意识形态领域开展的一系列错误的、过火的政治批判,使“双百”方针受到严重干扰。“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文艺工作者惨遭迫害,文学艺术领域一片凋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中央坚持贯彻“双百”方针,文学艺术创作走向繁荣,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双百”方针成为现代中国文艺的“指南针”。‎ ‎[知识交汇]‎ 正确认识“双百”方针 ‎(1)从“双百”方针的内涵看,“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是指科学研究上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方针。‎ ‎(2)“双百”方针是在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各种矛盾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国家迫切需要迅速发展经济和文化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 ‎(3)“双百”方针的基本精神是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实行政治民主和艺术、学术民主,其实质目的是为人民服务。‎ ‎(4)“双百”方针在贯彻过程中遇到了挫折,不是“双百”方针本身的问题,‎ 而是受到了“左”倾错误干扰造成的。‎ ‎(5)从历史经验教训上看,学术问题、文艺问题的政治化会无法实现“百家争鸣”;政治生活不民主,学术界、文艺界就无法实现“百花齐放”。“双百”方针能顺利贯彻执行,社会文化就能兴旺发达。‎ 本讲全国卷命题情况分析 考 纲 考题统计 情境创设 相关考点 ‎1.现代科学技术 ‎(1)相对论和量子论 ‎(2)现代信息技术 ‎2.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1)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3)教育事业的发展 ‎2015·全国卷Ⅱ·31‎ 学习俄文热潮 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2013·全国卷Ⅱ·31‎ 全国各高校开设公共必修课;文化部举办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 现代中国文化教育事业 把握高考规律 领悟高考真谛 真题实战 解题支招 ‎1.(2015·全国卷Ⅱ)到1952年底,新中国已建立多所俄文专科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和一批中学开设了俄文课程,许多中小城镇也掀起了学习俄语的热潮。这是我国当时(  )‎ A.外交政策转变的需要   ‎ B.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 C.文化教育改革的需要 D.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工业化建设主要是借鉴和学习苏联的工业化建设经验,联系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的背景,即可推理出答案 ‎2.(2013·全国卷Ⅱ)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高校遵照中央政府要求开设公共必修课,恩格斯所著《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成为指定教科书,文化部还举办了以“从猿到人”等为宣传主题的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其主要目的是(  )‎ A.构建与国家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 B.确立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C.用科学文化知识破除封建迷信思想 D.探索引导宣传舆论工作的全新形式 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一个国家人才的意志体现,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与国家经济建设相适应的人才。再联系新中国之初的教育,答案便水落石出 ‎【解析答案】 ‎ ‎1.D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一五”计划实施的背景。1952年底,我国国民经济基本得到恢复,为有计划地开展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1953年,国家开始实施“一五”计划,即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当时我国的工业化建设主要是借鉴和学习苏联的工业化建设经验,故出现题干中高校和中学开设俄文课程以及许多中小城镇掀起学习俄语热潮的现象,故选D项;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就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外交政策没有改变,A项错误;学习俄语的热潮与计划经济体制无关,B项不符合题意;文化教育改革与学习俄语没有必然联系,C项错误。‎ ‎2.A 从材料看,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高校开设的必修课以恩格斯的著作为教科书以及文化部举办的科学知识展览会,目的都是加强宣传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宣传唯物主义理论,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故A项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排除B项;C、D两项不符合材料主旨。‎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 ‎“科教兴国”战略[学术前沿]‎ ‎[热点关注]‎ ‎1.“科教兴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举措。“科教兴国”必须处理好科技、教育、经济三者之间的关系,以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革命带动和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经济的腾飞;以教育保证科技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教育;以经济发展带动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 ‎2.科技、教育、经济三位一体,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科技创新是一个民族前进的不竭动力,因而重视教育,大力发展科技事业,倡导科技创新是中华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重要举措。‎ ‎[运用点拨]‎ 从“向科学进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到“建设创新型国家”,党中央通过不断地探索、实践,逐步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科教兴国”战略,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传承,又体现了作为执政党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 ‎1.新中国科技成就 ‎“两弹一星”、载人航天、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都展示了我国科技的飞速发展。‎ ‎2.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事业 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优先发展教育的思想、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211工程”计划等。‎ ‎3.教育、科技和经济之间的关系 ‎(1)教育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基础。科技和教育是决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要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 ‎(2)教育的发展推动着科技的进步,科技的进步也推动着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3)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科技的进步,而科技的发展又带动国民经济的提高。‎ ‎(4)教育是培养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因此,国家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 ‎[针对训练]‎ ‎1.(2017·南昌调研)下表是我国高考录取率(指当年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之比):‎ 时间 ‎1977年 ‎1979年 ‎1984年 ‎1988年 ‎2008年 ‎2011年 ‎ 录取率%‎ ‎4.8‎ ‎6.1‎ ‎28.7‎ ‎24.6‎ ‎57‎ ‎72.3‎ 表中数据说明我国高等教育(  )‎ A.短时期实现了普及目标 B.由精英化发展为大众化 C.在曲折中逐步发展起来 D.录取率与经济发展一致 B [我国高考录取率到2011年达到较高比例,经过了三四十年,说“短时期”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从1977年的录取率到2011年的录取率可知,高等教育日趋普及,故B项正确;图表显示高等教育录取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曲折”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由图表中1984年和1988年的录取率对比,可知录取率并非与经济发展一直保持一致,故D项错误。]‎ ‎2.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强调坚持以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这一决定的核心主张是(  )‎ A.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B.加强教育,提升民族素质 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增强国力 C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强调科技对生产的推动作用,没有注重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故A项错误;“加强教育,提升民族素质”只能体现教育功能,不能体现科技内容,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可以判断此决定的核心主张是科教兴国,故C项正确;“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增强国力”只能体现科技功能,不能体现教育内容,故D项错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