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1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 专题三 趋势更新的古代中国文化作业
专题跟踪检测(三) 趋时更新的古代中国文化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儒源于古代民间主持葬礼的葬师。后在西周,儒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并以此教民。由此推断出( ) A.早期儒是一种职业身份 B.丧葬习俗产生儒学 C.儒通晓各类知识和技能 D.儒学的来源多元化 解析:题干中“儒源于古代民间主持葬礼的葬师”以及“后在西周,儒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并以此教民”,可知儒是一种职业——葬师与教授六艺,故选A项。 答案:A 2.战国时,贵贱天然有别的观念逐渐被人类本质无别、差别在于后天的观念所取代,人性善恶的讨论成为争鸣的主题。据此可知此时( ) A.对人类共同本性的探讨成为潮流 B.社会政治结构变动影响观念变迁 C.强化社会秩序成为诸子思想共识 D.性恶论顺应了专制集权发展需要 解析:战国时期的思想潮流不是对人类共同本性的探讨,故A项错误;战国时期,随着宗法分封制的瓦解,贵族政治逐渐被官僚政治取代,导致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故B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涉及强化社会秩序,故C项错误;材料中是讨论人的善恶,不是性恶论的作用,故D项错误。 答案:B 3.汉初,陆贾告诫刘邦,守天下与夺天下不同,马上得之不能马上治之,“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他在《新语·本行》中,还提出了“治以道德为上”的观点。据此可知,陆贾( ) A.告诫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 B.反对汉初黄老思想的治国方略 C.阐述了社会教化的必要性 D.治国理念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解析:材料强调了“文武并用,长久之术”“治以道德为上”的观点,未体现汲取秦亡教训,故A项错误;同理,材料不能反映反对黄老之学,故B项错误;材料意在强调守天下应“文武并用”“道德为上”,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文武并用,长久之术”“治以道德为上”,说明陆贾的思想深受儒学“为政以德”理念影响,故D项正确。 答案:D 4.前燕是鲜卑慕容氏建立的政权,前燕蓟县士人李廆的墓表上刻有“永昌三年正月廿六日亡”的字样。而永昌却是东晋元帝的年号。类似情况在该时期的墓葬中多有反映。这些现象表明当时( ) A.北方民族融合开始出现 B.北方政权更迭非常频繁 C.国家统一得到普遍认同 D.儒家正统观念影响较大 解析:题干中“前燕蓟县士人李廆的墓表上刻有‘永昌三年正月廿六日亡’的字样”,且永昌是东晋元帝年号,在北方墓葬多有反映,可知东晋影响力较大,文化方面即儒学正统观念加强,故选D项;北方民族融合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排除A项;北方政权更迭非常频繁是一个浅层表象而已,与采用东晋年号关系不大,排除B项;前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此时为分裂时期,排除C项。 答案:D 5.董仲舒主张,“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下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备也。”这一主张传承了( ) A.孔子的民本思想 B.荀子的治国思想 C.孟子的义利主张 D.墨子的兼爱思想 解析:荀子的治国思想主张遵循其固有规律,不可轻易另开新路,施政总是有规律可循,有法度可效,这与题干中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有共通之处,故选B项。 答案:B 6.在王阳明看来,“人人皆可以为圣”,儒者“须做个愚夫愚妇,方可与人讲学”。这一主张( ) A.促进了儒学的平民化 B.肯定了人的自然欲求 C.否定了儒学的伦理意义 D.瓦解了传统社会的等级秩序 解析:由材料中“人人皆可以为圣”“须做个愚夫愚妇”可知,王阳明认为未经教化的众人都有良知,良知在圣人和愚夫愚妇上是一样的,这有利于儒学的平民化,故A项正确;肯定人的自然欲求是人文主义精神的体现,故B项错误;王阳明心学是儒学在宋明时期的新发展,其继承、发展了儒学的道德伦理,故C项错误;作为封建国家意识形态的心学,要求人们以封建道德规范作为行为准则,维护封建等级秩序,故D项错误。 答案:A 7.在价值层面上,贵族化是宋明理学的根本特征,理学家否定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生命、情感、欲望等世俗价值,而明末一些儒学家者在价值取向上正好与之相反,肯定“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禀赋之自然”。这说明( ) A.经济发展导致思想变化 B.世俗化是明末儒学的主流 C.理学认为人性违背天理 D.明末市民文学得到发展 解析:由材料中“理学家否定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生命、情感、欲望等世俗价值,而明末一些儒家学者在价值取向上正好与之相反,肯定‘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可得出,思想变化与经济发展相关联,故A项正确;据材料中“明末一些儒家学者在价值取向上正好与之相反”可知,这仅是部分儒家学者的主张,无法判断其为明末儒学的主流,故B项错误;C项概括不够全面,没有涉及明末儒家学者,故排除;材料中的明末儒学不属于市民文学的范畴,故D项错误。 答案:A 8.明末清初,有学者认为:“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据材料可知( ) A.学者提倡经世致用之学 B.学者提倡君主应以文学救世 C.学者主张“心性空谈” D.学者主张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解析:据材料中的“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可以推知,该学者主张经世致用,故A项正确;材料中的主语是“君子”非“君主”,且该学者反对以文学救世,认为文学是“雕虫篆刻”,故B项错误;材料中的学者反对空谈,与C项意思相反,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故D项错误。 答案:A 9.英国学者李约瑟(1900—1995)曾说:“也许,最现代化的‘欧洲’的自然科学理论基础应归功于庄周、周敦颐、朱熹等人的贡献,要比世人至今所认识到的更多。”如庄子“通天下一气耳”,周敦颐通过《太极图说》等阐发宇宙的本原。李约瑟肯定的中华文化基本精神的内涵是( ) A.人文精神 B.多元包容 C.整体思维 D.格物致知 解析:通过题干中李约瑟所肯定的庄子的“通天下一气耳”,周敦颐“阐发宇宙的本原”可知,他认为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内涵是整体思维,故选C项;人文精神的基本含义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与题意无关,排除A项;中华文化的多元包容是指以文化的多样性和互融性,与题意无关,排除B项;格物致知是指通过接触世间的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与题意无关,排除D项。 答案:C 10.下图是古代中国科技成果分布图,可以用来说明古代中国科技( ) A.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 B.是传统经济特点的反映 C.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 D.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解析: 图中古代中国科技天文历法气象、地学、农学等主要为小农经济服务,这是传统经济特点的反映,故选B项;材料没有体现出古代中国科技的世界地位,排除A项;古代中国科技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排除C项;古代中国科技受重农政策的影响,与抑商政策无关,排除D项。 答案:B 11.根据北宋画家郭熙的见解整理成的《林泉高致》一书论及山水画的创作,提出“春山烟云绵联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看此画,令人生此意,如真在此山中,此画之景外意也”。该认识反映其艺术追求是( ) A.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 B.强调以花鸟为主要描绘内容 C.传达自然的生命状态以感染观者 D.逼真的描绘四季山水不同特征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由于自然季节的景物变化,内心产生不同的感觉,这说明其主张传达自然的生命状态以感染观者,故C项正确;其他三项均与此艺术追求不同,故均可排除。 答案:C 12.中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或者说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并不拘泥于客观景物和人物的逼真摹写。这种特点可概括为( ) A.天人合一 B.诗画合一 C.情景合一 D.知行合一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艺术的特点。材料中“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说明中国画的特征是用景传情,即情景合一,故C项正确。A、D两项不符合中国画的特点,B项属于文人画的典型特征,不符合题干材料。 答案:C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19世纪后半叶由李鸿章、曾国藩等倡导的学习西方的改革,打破了儒学在知识和精神领域一统的局面。而20世纪初清政府兴新学、废科举,逼使孔子和儒学在知识领域退居次要地位。而辛亥革命皇权政治的瓦解 ,使孔子儒学失去政治上强有力的保护。这以后,即使没有新文化运动,孔子和儒学在精神领域的沦落也只是时间问题了。而其基本原因,就是儒学中没有产生有效的抵御列强侵略和强国的有效办法。 ——摘编自迟云飞《无奈的沉沦——近代中国 孔子和儒学地位衰落的进程及其必然性》 材料二 在欧洲启蒙运动中,正当法国进步思想家们从旧的神人关系向新的人人关系过渡,而急切寻求新的思想、新的视野的时候,中国文化恰恰被传教士们介绍过来,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文化开始了对法国的传播,为启蒙思想家们在政治上反对专制和特权,在思想上反对宗教神学,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料和极其有力的思想武器。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中通过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中便引用过孔子的格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摘编自吴星杰《中法文化交流 与儒学在法国的传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儒家思想在西汉和近代中国处于不同社会地位的原因。(1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学西传的原因及其对近代欧洲的影响。(7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影响儒家思想发展的主要因素。(4分) 解析:(1)儒家思想在西汉独尊的原因可结合所学知识,从该时期的政治、思想、关键人物等几个角度分析作答。儒家思想在近代中国衰落原因可根据材料一“李鸿章、曾国藩等倡导的学习西方的改革,打破了儒学在知识和精神领域一统的局面”“清政府兴新学、废科举”“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儒学中没有产生有效的抵御列强侵略和强国的有效办法”等进行概括。(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在欧洲启蒙运动中,正当法国进步思想家们……急切寻求新的思想、新的视野的时候”“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文化……为启蒙思想家们……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料和极其有力的思想武器”并结合新航路开辟后东西方的交流情况进行分析。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中通过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中便引用过孔子的格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对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影响的角度思考。(3)影响儒家思想发展的主要因素,根据材料一、二从社会政治经济形势变化的角度思考作答。 答案: (1)在西汉独尊的原因:儒家思想具有双重性,即在维护封建礼教伦常的同时,又能与时俱进,易于被社会各阶层接受;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改造和发展;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的接纳与推行。在近代中国衰落的原因:洋务运动的冲击;清末“新政”,学习西方改革的冲击;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制度的冲击;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宣传民主与科学思想的冲击;儒家陈腐的纲常礼教不能适应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发展的需要。 (2)原因: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掠夺使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便利了东西方文化交流;欧洲社会转型时期,启蒙思想家反封建的精神需求;儒家思想中有启蒙思想家需要的成分。 影响:为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3)因素: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统治阶级的需要和支持。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20世纪70年代初期,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截至17世纪的千余年间,中国人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方面都远远走在世界其他民族的前面,对人类文明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正如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所说,此时的中国“走在那些创造出著名的‘希腊奇迹’的传奇式人物的前面,和拥有古代西方世界全部文化财富的阿拉伯人并驾齐驱,并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着一个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 ——摘编自张西平《向世界说明中华文化的现代价值》 根据材料,提取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解析:示例一:据材料中“几千年来,比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得出论题:儒学精髓造福于人类社会;阐述,结合所学,从政治上、思想文化上等方面分析论证。 示例二:据材料中“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着一个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得出论题: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先民为世界留下的成就;阐述,结合所学,从经济上、政治上、思想文化上、对外关系上等方面分析论证。 示例三:据材料中“精神生产方面都远远走在世界其他民族的前面,对人类文明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得出论题:中国科举制实为西方文官制度的源头;阐述,结合所学,从政治上、思想文化上、对外关系上等方面分析论证。 答案:示例一 论题:儒学精髓造福于人类社会。 阐述:儒家注重积极有为的人生实践,求道、求真、求诚的价值本体论培育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儒家强调真善美的统一价值原则培育了讲道德、重教化的民族精神,为中国人树立了正人君子观念,对建立道德观念、协调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培育中华礼仪之邦起到了根本的指导作用;儒家向往的理想社会是一个天下为公的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培育了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孔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恕思想,以及儒家和合观念有助于化解国与国、民族与民族、宗族与宗族之间的矛盾冲突,既认同自身,又尊重他人,从而发挥儒家思想在当代的积极作用,使东方文明和精髓造福于人类社会。(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二 论题: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先民为世界留下的成就。 阐述: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及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重要创造,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且这些发明经由各种途径传至西方,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掀起一场人类文字载体革命;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指南针的发明为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提供了条件;火药武器的发明和使用,改变了作战方式,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堡垒,加速了欧洲的近代化进程。(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三 论题:中国科举制实为西方文官制度的源头。 阐述:中国科举制度是一种通过公开考试选拔官吏的政治制度,其内涵是公开考试,择优录取人才。明清时期与近代之初随着西方传教士东来,也将这一制度传入西方并为西方国家推崇和借鉴,西方文官政体是西方各国结合本国国情所创立的一种崭新的政治制度,西方文官政体源于中国的科举制,而又在中国的科举制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言之成理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