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1 发布 |
- 37.5 KB |
- 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新疆昌吉州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20-2021-1 高二语文期末试卷 一、课内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10 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平明,汉军乃.觉之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B.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C.往往..而剧 卒中往往..语 D.所谓天者诚.难测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组是( ) ①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②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③将成家..而致汝 ④可谓智力..孤危 ⑤零 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 ⑥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⑦骓不逝兮可奈何.. ⑧ 又可冀其成立..邪 ⑨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⑩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A.①②⑨ B.③④⑩ C.①⑤⑦ D.④⑤⑧ 3.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语用法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②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③素善.留侯张良 ④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⑤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⑥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 ⑦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⑧函.梁君臣之首 ⑨仓 皇东.出 ⑩忧劳可以兴.国 A.①⑥⑧/②③⑦/④⑤⑨/⑩ B.①④⑨/②③/⑤⑦⑧/⑥⑩ C.①④⑥⑧/②③/⑤⑦⑨/⑩ D.①⑤⑥/②④/③⑦⑧⑨/⑩ 4.下列句子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升。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B.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 飘飘何所以,天地一沙鸥 C.安能摧眉折腰势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D.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5.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翰林,古代官职名,唐朝时始设,专门掌管由皇帝直接发出的重要诏令,后世大多沿袭下来, 但不尽相同。 B.“媵”本义指送嫁的人或物品。后来也可指“嫔妃”,如《阿房宫赋》中“妃嫔媵嫱”。 C.庄宗,五代时后唐皇帝李存勖的庙号。庙号是古代君王死后在太庙被供奉时起的称号,多带有祖、 宗等字。 D.古代帝王所祭的土神叫“社”,谷神叫“稷”;后来就以“社稷”代表国家。 二、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 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能通过 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能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人不仅凭借劳动满足最基本的 生存需要,实现社会财富的创造和积累,而且,在根本上,人最终也要通过劳动来实现人之为人的 自由本质。因此,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劳动不仅创造了人本身,不仅意味着人的本质力量的对 象化,而且真正自由的劳动将构成人的第一需要。日常生活的延续离不开劳动,美好生活的实现更 有赖于勤勉而高效的劳动。在劳动的过程中,精湛的技艺、积极的合作都特别重要。在这个意义上, 劳动不仅创造财富,而且造就美德。 马克思说:“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 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人之所以需要引起、调整和控制这种过程,在根本上,是因为人需要 从自然界中获取足够的生活资料,满足自身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生活要求。然而,如果劳动者缺少 基本的技艺,那么他们的劳动就无法实现“物质变换”这个目标。如果劳动者的技艺不够精湛或有 效,那么随着人们所需生活资料越来越多,社会将越来越可能出现普遍的困乏。如果劳动者的技艺 不够丰富或广泛,那么,社会成员所期待的美好生活也就无法实现。 因此,劳动需要技艺。亚里士多德说,“技艺”就是劳动或制作这类活动的美德。一旦某人作 为劳动者而开始行动,他就必须努力让自己的劳动成为好的劳动,即技艺精湛的劳动。而且,也只 有当他真正展示出高超、精湛的技艺,使得劳动富有成效,他才能配称为卓越或优秀的劳动者。在 这个过程中劳动者当然需要认真地钻研、反复地练习,探索有效的途径,培养自身坚忍不拔、精益 求精的美德品质。 人类的劳动具有社会性,它从来就不是一个人的劳动。随着劳动的发展,尤其是现代社会的劳 动发展,越来越精细的社会分工开始发生,越来越复杂的社会协作开始运行,越来越庞大的社会工 程开始出现。对于任何单个的劳动者而言,要想完全依靠自己的劳动完成某项任务,已经变得越来 越不可能。 面对这样的客观状况,正如法国学者涂尔干指出的那样,劳动者个体将会越来越直接而深刻地 意识到自身相对于社会和他人的依赖性,越来越感受到自己作为某个集体或整体的环节意义。此时, 如果他不选择积极的合作,不与他人保持团结,不积极参与既有的分工与协作,不愿作相应的奉献 和适当的牺牲,那么,他就既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劳动能力、实现自己的劳动目标,也不能充分获 得他人的社会承认,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 所以,从根本上讲,现实的劳动要求使得劳动者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社会团结和社会凝聚的 必要性,使得他们更加自觉地参与到社会协商与社会合作的过程中。在广泛而深度的社会联系下, 不仅劳动者个体之间,而且劳动者个体与群体之间都有将在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上更加一致。相应 的,他们也就更可能形成宽容、友善、互助、为他人奉献甚至牺牲的美德品质。 (摘编自李义天《劳动造就美德》) 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劳动不仅是人满足最基本生存需要的手段,也是实现人之为人自由本质的途径。 B.高超、精湛的技艺不仅是实现“物质变换”的目标的必要条件,也是一种美德。 C.随着现代社会的劳动发展,单个的劳动者已经没有可能依靠自己完成某项任务。 D.涂尔干指出,劳动者将会越来越依赖社会和他人,成为某个集体或整体的环节。 7.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引用总书记论述,揭示劳动对于人的重要意义,提出中心论点。 B.文章从劳动者自身的技艺、劳动者与他人的合作两个方面对观点进行论证。 C.文章采用总分总式结构,观点鲜明,逻辑严密,层次分明,结构严谨。 D.文章多处引用名人的言论或观点,不仅丰富了内容,也增强了说理的力量。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要从自然界中获取足够生活资料来满足自身生活要求,故需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间物 质变换过程。 B.劳动者在努力让自己的劳动成为技艺精湛的劳动的同时,也是在培养自身坚忍不拔、精益求精的 美德品质。 C.在现代社会,任何一个劳动者只有与他人团结协作,作出一定的奉献牺牲,才可能实现自己的劳 动目标。 D.在现实的劳动要求的驱使下,劳动者更加自觉地参与社会协商与社会合作,从而形成友善、互 助等美德。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共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9-11 小题。 材料一: 20 世纪 90 年代、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尤其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传播媒介快速发展时期,信 息成为深刻影响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和解决的重要因素。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信息传播的 强大力量同样随处可见。在这样一个信息洪流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冲击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 时代,媒介素养成为现代社会公民所必需的基本素质。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信息的获取、解读、评判、传播的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和 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在重大突发事件尤其是公共卫生事件中,具有良好媒介素养的公众能够正确、 及时地获取真实信息,全面、系统地解读信息,理性、科学地判断信息,积极、有效地传播信息, 这将为突发事件最大程度上积极解决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形成强大的社会动员和建构畅通的沟通 过程。 (摘编自《在疫情防控中提升公众媒介素养》,“央广新闻”2020 年 3 月 24 日) 材料二: 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人们对于信息的关注度超越以往。各类“标题党”和假新闻充斥网络 间混淆视听,造成恐慌。在法律和技术手段之外,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特别是加强青少年的相关教 育,是建立健康网络生活方式、增强社会互信的另一条有效途径。 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自媒体的广泛应用,信息威胁的种类逐渐多元化。除了传统 的危险(诈骗、盗取用户信息等),还有一些媒体伪造的信息会煽动民众的情绪,一些人使用虚假身 份参与对话,一些极端政治化和含有偏见的内容隐含着新的威胁,成为危害社会公共秩序的毒瘤。 比如此前推特上疯传 5G 移动网络会传播新冠病毒,就有英国人、荷兰人跑去烧了 5G 信号塔。如果 个体缺乏对于媒体信息的辨别和判断能力,就容易受到“假新闻”的侵害,或客观上助长虚假信息 的传播。 学校在培养数字公民方面的基本作用已不言而喻,但过去我们在谈教育信息化发展中,更多强 调的是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较少去谈对信息的批判和思辨能力。 (摘编自《“媒介素养”教育的价值》,《光明日报》2020 年 6 月 4 日) 材料三: “就像道路上行驶的汽车一样,不能把交通事故的责任都归在驾驶者身上,还要依靠交规、交 警等多方管理的合力。”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教授张艳秋认为,青少年媒介素养的提升,需 要监管部门、社交平台、学校教育、家庭等共同努力。 专家建议,应进一步加强对“人肉搜索”及网络暴露未成年人隐私等行为的惩处力度,增设网 络暴力应负刑事责任的相关规定。对网络行为进行行严格的年龄限制,社交平台、游戏产品中的内 容,是否涉及暴力、血腥,是否含有粗俗对话等,应进行严格审核。同时,应加强自媒体监管,出 台更多细化的政策法规来规范无序竞争,培育良好健康的网络环境。 主流媒休应坚守“把关人”作用,重多地发挥环境守望等社会功能。针对突发事件,媒体要加 强对“网络爆料”等信源的核实、求证,把握报道内容的准确、客观,注重报道的专业性、科学性、 平衡性,避免碎片化、无序化的报道,为青少年媒介素养提供有力引导。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媒体学院执行院长漆亚林认为,应在国家教育政策设计层面就青少年媒介 素养教育予以保障,以提升国民素质高度来加强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调查中发现,目前各地有一 些中小学和高校已经进行了媒介素养教育探索。如广州市少年宫探索出媒介素养融入式发展的模式, 将媒介素养教育与学校的各学科、校园社团活动、少先队活动、家校互动相融合等。 (摘编自《面对网络风险、青少年媒介素养如何提升》,(光明日报 2020 年 9 月 18 日) 9.下列对媒介素养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信息的获取、解读、评判、传播的能力,良好的媒介素养可以让人们能够 正确、理性、科学地判断各类信息。 B.媒介素养是现代社会公民所必需的基本素质,在当前互联网技术的传播媒介快速发展时期,人们 需要全面、系统地解读信息。 C.媒介素养是人们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良好的媒介素养可以让人们在遇 到重大突发事件时准确处理信息。 D.媒介素养是人们建立健康网络生活方式、增强社会互信的另一条有效途径,能让人摒弃各类“标 题党”和网络空间里的假新闻。 10.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涉及面广、影响程度深,为公众所密切关注,此时各种新闻消息自然就会充 斥网络空间,这需要民众有很强的辨识力。 B.本次疫情期间,有西方媒体借疫情之机污名化中国、甩锅给中国,这些做法既不道德又很荒谬, 也对缺乏媒介素养的个人产生了影响。 C.英国人、荷兰人竟然跑去烧 5G 信号塔,这表明了一些媒体伪造的信息确实能煽动民众的情绪, 同时也说明了英荷两国的国民素养太低。 D.随着新媒体在青少年生活中的渗透力越来越强,青少年在学习、娱乐方面几乎都要与新媒体发 生联系,提升他们的媒介素养追在眉睫。 11.当前,应如何提升青少年的媒介素养?请结合材料概括分析。(3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共 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4 小题。 琵琶围[注](节选) 温燕霞 说话间,小轮船已到了琵琶岛。何劲华环顾四周,颇有惊艳之感。只见清澈的湖水倒映出蓝天、 白云、青山、绿树,岸边的茅草抽出了淡黄的新叶,像无数把金箭在风中摇曳,野桃花开得如火如 茶,远看却只有一片迷茫的微红,白色的李花、梨花如粉似雾,野蔷薇喜欢攀缘在土丘、大树上, 开得热烈,绚丽得扎眼。 近午时分,何劲华一行站在了琵琶围灰色的高大墙垛下。何劲华和金彩凤对着那扇青灰色的大 门大喊:石浩财,你快打开门呀! 可没有丝毫的动静。金彩凤有些疑惑:这是原先那个拥挤热闹的琵琶围吗?当琵琶围还是座近 千人口的村庄时,金彩凤常到琵琶围演出。因山高路远,剧团每次只能来十二三人,吃住在村民的 家中,走时按餐结算费用,是支名副其实的文艺轻骑队。金彩凤记得,有一次琵琶围突然断了电, 村民们从家中取出火吊和油灯,在场地中央摆了一个大圆圈。金彩凤和队员在光圈里跳《春山蝶飞》 的扇子舞,二十四把朱红羽扇,将采茶戏中的扇子花舞到了极致,将人们的笑脸描绘在她的脑海中。 金彩凤记忆中的琵琶围是钢蓝夜色中的那团火光,炽热而温暖。 然而,眼前的琵琶围却阴冷森严,拒人千里。金彩凤看出琵琶围人对镇里和村里的干部有抵触, 忙劝邱小楠下山。何劲华也说:邱镇长,我是琵琶围人的外孙,跟他们讲得上话。你们放心下山。 邱小楠一行下山后,在何劲华的笛子伴奏下,金彩凤唱起了婉转的灯彩调。优美的笛声和歌声 像水里的鱼钩,稍一用力,便从墙垛口扯起了一排男女。何劲华仰头正要喊话,头顶飘来石浩财的 话音:当真是何馆长和金馆长啊。欢迎欢迎! 金彩凤拿出她惯常的泼辣劲来:石浩财,你开门放我们进去,我带着风搅着雪呢! 石浩财不为所动。 何劲华见墙垛上的人群开始窃窃私语,忙趁热打铁:养财、橘子婆、三哥、三嫂、朱大姐,我 是琵琶围的外孙,也算半个村子里的人。我们这次来,一来向橘子婆学唱山歌,二来想听石浩财讲 打龙和蛇灯的故事,第三是送文化下乡,教大家学唱采茶调和制作灯彩。 这时,村民小组长石养财不顾弟弟石浩财的拉拽,一瘸一拐地下楼打开了围门。 傍晚的几个大响雷击毁了某段线路,琵琶围断电了。何劲华和金彩凤把带来的手电筒和应急灯 送到每家每户,可大家还是点油灯,一则舍不得用,二来表示不领情。何馆长,我刚才去转了下, 这里要是能通汽车,当真是个好地方。金彩凤啧啧叹着。何劲华心里却有些沉甸:风水宝地没有出 宝啊。 何馆长,你愁心好重。这脱贫攻坚靠我们两个一时半会儿解决不了。走,进屋去。 这样的寂静里,桌上那盏应急灯炽白的光显得凄楚,金彩凤起身点着了橘子婆送过来的油灯, 关了应急灯,屋内顿时温暖起来。 对不住啊。何馆长、金馆长!我也没想到他们会这么反。石养财进来说。何劲华和金彩凤见村 民这种态度,心里有些难受。 刚安顿好,橘子婆过来请他们去食夜。橘子婆家的客厅昏暗、拥挤,沿墙堆满了箩筐、塑料袋 等杂物,只有一张老旧的八仙桌像样些。五尺凳已经坏了两只脚,用砖头垫着。昏黄的电灯下,照 见墙上贴着孙子石成金和孙女石成玉在学校里获得的奖状。 橘子婆从隔壁的灶间端出两碗热气腾腾的酒酿煮蛋,石成玉懂事地给奶奶帮手,端出捞饭、腊 肉炒笋干、辣椒炒菌丝放在桌上,热情地请他俩食夜。 金彩凤、何劲华见石成玉和刚走出的石成金盯着桌上的菜,忙招呼他俩上桌。兄妹俩不顾太奶 的呵斥,挥筷吃着,一边说过年都冇吃这么好的菜,听得两人心酸。金彩凤回房取出两包零食给他 俩,并按标准给橘子婆结了饭钱。 橘子婆开始怎么也不肯收,何劲华说这是纪律,如果不收,他会犯错误,橘子婆这才接下,说: 你们和杨书记像当年的红军呐。那时红军在我屋里食饭要给我伙食费,我不肯收,他们就放在桌边 上。要是行军路上挖了老百姓的红薯,也要在地里埋几枚铜板,硬是不占我们老百姓的便宜。听到 一位世纪老人这样说起红军,何劲华、金彩凤深感震撼。 如今,坐在这昏黄的灯光下,听着窗外渐渐响起的山风林涛,何劲华心里沉甸甸的。 (选自《人民文学》2020 年第 9 期) [注]《琵琶围》以江西赣南原中央苏区贫困山村“琵琶围”为蓝本,叙写了该村易地搬迁的脱贫攻 坚史诗,成功塑造了何劲华、金彩凤等基层扶贫干部舍小家为大家的形象特点。琵琶围交通极为不 便,那里山高水冷,有雨便有水,无雨便干涸。 1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小说前面点出琵琶围山高路远、交通不便的地理特点,描绘了其诗情画意的自然风光,为下文 的叙事提供了特定背景。 B.小说节选部分内容发生在一天之内,事件均围绕何劲华和金彩凤两人展开,既便于塑造人物,又 能更好地突出主题。 C.小说所塑造的主要人物何劲华和金彩风,形象十分鲜明,前者多愁善感,后者直率泼辣,大大增 强了小说的喜剧性。 D.小说中“带着风搅着雪”“过年都冇吃这么好的菜”等句子口语化地域化色彩较浓,让小说生 活气息浓郁。 13.小说中插叙了金彩凤以前到琵琶围演出的情节,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 分) 14.小说结尾处“何劲华心里沉甸甸的”内涵丰富,请联系全文内容进行分析。(6 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共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马仁瑀,大名夏津人,十余岁时,其父令就学,辄逃归。常集里中群儿数十人,与之戏,为行 阵之状,自称将军,日与之约,鞭其后期者,群儿皆畏伏。又市果均给之,益相亲附。及长,善射, 挽弓二百斤。汉乾佑中,周祖镇邺,仁瑀年十六。周祖素闻其勇,既见,甚喜,留置左右。世宗嗣. 位.,命卫士习射苑中,仁瑀弓力最劲,而所发多中,赐锦袍,银带。会太原刘崇入寇,世宗亲征至 高平,周师不利,诸将多引退。仁瑀控弦跃马,挺身出阵射贼,毙者数十人,士气益振,大军乘之, 崇遂败绩。世宗至上党,诸将坐失律诛者七十余人,擢仁瑀为弓箭控鹤直指挥使,及还京.,又迁散 指挥使。从征淮南,至楚州,攻水砦。砦中建飞楼高百尺余,世宗观之,相去殆二百步,楼上望卒 厉声嫚骂,世宗怒甚,命左右射之,远莫能及。仁瑀引满,应弦而颠。及淮南平,身被数十创,赐 以良药,迁内殿直都虞候。先是,薛居正知贡举,仁瑀私嘱所与者,榜出,无其人。闻喜宴...日,仁 瑀酒酣,携所嘱者诣居正切责之。为御史中丞刘温复所劾,帝优容之。王继勋以后族骄恣,人皆引 避。独仁瑀词气不相下,尝攘臂欲殴之。会帝将讲武郊外,遂欲相图,各勒所部兵私市白梃,太祖 密知之,诏罢讲武,出仁瑀为密州防御使,明年,群盗起兖州,贼首周弼甚勇悍,材貌奇伟,弼号 曰“长脚龙”。监军讨捕数不利诏仁瑀掩击仁瑀率帐下十余卒入泰山擒弼尽获其党鲁郊遂宁开宝四 年,迁濠州防御使。兄子尝因醉误杀平民,系狱当死。民家自言非有宿憾,但过误尔,愿以过失杀 伤论。仁瑀曰:“我为长吏,而兄子杀人,此怙势尔,非过失也。岂敢以私亲而乱国法战?”遂论 如律,给民家布帛为棺殓具。太平兴国七年卒.,年五十。 (选自(宋史·马仁瑀列传》 15.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监军讨捕数不利/诏仁瑀掩击/仁瑀率帐下/十余卒入泰山擒弼/尽获其党/鲁郊遂宁/ B.监军讨捕数不利诏/仁瑀掩击/仁瑀率帐下/十余卒入泰山擒弼/尽获其党/鲁郊遂宁/ C.监军讨捕数不利诏/仁瑀掩击/仁瑀率帐下十余卒入泰山/擒弼/尽获其党/鲁郊遂宁/ D.监军讨捕数不利/诏仁瑀掩击/仁瑀率帐下十余卒入泰山/擒弼/尽获其党/鲁郊遂宁/ 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国封建王朝通常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B.京,京都、京师、京畿的简称,古代帝王所居住的都市。 C.闻喜宴,科举制度中朝廷特赐新进士及诸科及第者的宴会。 D.卒,古代是指大夫死亡。古代地位不同,死的指称也不同。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仁瑀天赋异禀,勇武过人。马仁瑀小时候不喜学习,总是逃回家,喜欢召集乡里儿童行军布阵, 并自称将军,长大以后,擅长射箭,能拉二百斤的弓。 B.马仁瑀挺身而出,受到奖赏。太原刘崇人侵,世宗到高平亲征,马仁瑀挺身出阵大败敌军,世宗 赐给他锦袍,后来升他为弓箭控鹤直指挥使。 C.马仁瑀意气用事,遭到弹劾。薛居正没有依照马仁瑀的嘱托让他结交的人中举,结果被马仁瑀狠 狠斥责了一通,因此事马仁瑀遭到了御史中丞刘温复的弹劾。 D.马仁瑀不徇私情,为人正直。马仁瑀侄子醉酒后误杀了一位平民,但他并没有徇私枉法,而是 按照法律论罪,并给了平民家布帛做丧葬费。 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日与之约,鞭其后期者,群儿皆畏伏,又市果均给之,益相亲附。(4 分) (2)楼上望卒厉声嫚骂,世宗怒甚,命左右射之,远莫能及。(4 分) (3)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2 分) (二)诗歌鉴赏(本题共 2 小题,共 8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雪奉呈广平公① 黄庭坚 连空春雪明如洗,忽忆江清水见沙。 夜听疏疏还密密,晓看整整复斜斜。 风回共作婆娑舞,天巧能开顷刻花。 政使②尽情寒至骨,不妨桃李用③年华。 (注)①本诗写于宋哲宗元祐二年的冬天,黄庭坚正于京城担任著作佐郎,当时他虽然生活寒索俭 淡但仕途顺利,文学创作比较频繁。广平公,是诗人的朋友宋盈祖。②政使:纵使。③用:享用。 1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咏雪抒怀的诗。诗的前六句是写景,于景中见情;后二句是言志抒情。 B.首联诗人从大处着墨,表现大雪的壮观场面。一个“忽”字,写出季节更替的猝不及防,也表达 了诗人的惊喜之情。 C.“夜听疏疏还密密,晓看整整复斜斜”,颔联对仗工整,八个叠字,字字工切,层层加深,极富 神韵,不仅琅琅上口,而且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形象地描摹了夜间大雪。 D.“风回共作婆娑舞”,动态地描绘了大雪纷飞的美丽场景。诗人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仿佛让 人感觉到雪就是天地精灵。 20.请从手法和思想内容两个方面赏析尾联。(5 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5 分) 2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鲍照在《拟行路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其忍辱 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2)杜甫《登岳阳楼》描写洞庭湖水浩瀚壮阔,无边无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的《阿房宫赋》在批评“秦爱纷奢”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对比手 法写出了阿房宫中音乐之繁盛。 (4)《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 ”两句,是写身处直上云霄的山路看到的景象。 (5)《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李白《把酒问月》中“今 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相似,在探索宇宙的开始,追溯人生的开端。 四、语言文字运用(共 16 分) 传记文学发展到了现当代,( )。从主要为伟人、名人或做出卓越贡献、杰出成就的人物立传, 发展到今天为英雄模范、影视明星、企业家立传,甚至是为寻常百姓立传。普通人开始拥有进入文 学人物 的机会。以往,立传被认为是一件庄严慎重的事,它与作史、树碑一样 ,是并 非凡人均可“享受”的一种文化“待遇”。而到了今天,人们对立传作史更多是抱着一种实用、入 世、济国齐家的心理。因为敬畏感、庄严感的淡化,导致人们对立传态度的微妙却明显的变化,“隐 恶”甚至于“虚美”的现象。传记文学的这一发展趋向,尤其值得作家们引以为戒、高度警惕和自 觉防范。作为史志的传记,应求真务实、 ,努力挖掘探究和还原历史真相,而不应一味 , 甚至为五斗米折腰,为稻粱谋而牺牲品格操守。 2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很多为尚健在者立传的作品出现了,包括自传、自叙传、自述等,早已突破以往“生者不立 传”“死者才入志”的传统。 B.早已突破以往“生者不立传”“死者才入志”的传统,出现了很多为尚健在者立传的作品,包括 自传、自叙传、自述等。 C.早已突破以往“生者不立传”“死者才入志”的传统,出现了很多包括自传、自叙传、自述等为 尚健在者立传的作品。 D.很多包括自传、自叙传、自述等为尚健在者立传的作品出现了,早已突破以往“生者不立传”“死 者才入志”的传统。 2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画廊 神秘 拨乱反正 曲意逢迎 B.画面 神秘 正本清源 委曲求全 C.画面 神圣 拨乱反正 委曲求全 D.画廊 神圣 正本清源 曲意逢迎 2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敬畏感、庄严感的淡化,导致人们对立传态度的微妙却明显的变化,“隐恶”甚至于“虚美” 的现象。 B.因为敬畏感、庄严感的淡化,导致人们对立传态度的微妙却明显的变化,出现了“隐恶”甚至于 “虚美”的现象。 C.敬畏感、庄严感的淡化,导致人们对立传态度的微妙却明显的变化,出现了“隐恶”甚至于“虚 美”的现象。 D.因为敬畏感、庄严感的淡化,人们对立传态度的微妙却明显的变化,“隐恶”甚至于“虚美” 的现象出现了。 2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 处不超过 12 个字。(3 分) 既然腐败是由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所致,那么,防腐的一个办法首先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般的微生物都是怕热的,温度一高,蛋白质变质凝固,微生物就必死无疑。当然,杀灭不同的微 生物所需要的温度并不相同,对于不同的食品,不同的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 食品进行高 温处理后,不但杀灭了有害的微生物,而且促成腐败作用的多种酶同样被灭活失效了。其次,辐射 杀菌也是一个好办法,特别是对于那些不适合用高温处理的食品更是如此。第三,杀灭了原有食品 中的有害微生物,________________,外面的微生物就会进入并大量繁殖,所以人们想出来密封的 办法。 26.阅读下面这则新闻,回答问题 因为“考古女孩”钟芳蓉,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迎新展台,在这个开学季收获了更多关注。 湖南耒阳留守女生钟芳蓉在 2020 年高考中考出了湖南省文科第四名的好成绩。最后,她选择了北大 考古专业,因为这是心之所至。 高分考生去了冷门专业,社会上也有不同声音。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党委书记陈建立强调“找到 自己的兴趣,这是最关键的”。 今年,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将迎来 50 多位新生,北京女孩董思奇就是其中之一。她通过“强基计 划”进入考古文博学院。“我喜欢历史,也喜欢逛博物馆。”董思奇觉得,自己的性格和考古学是 “绝配”,她就想安安静静做点喜欢的事情。 来自上海的学生陈宇骁,在高考分数出炉后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物理专业。他喜欢量子物理, 觉得它“反常识”,以后也想在微观世界做更多探索。北京学生吕喆也是一门心思奔着物理专业来 的。吕喆说,物理世界令他着迷。其实,和吕喆同分数段的很多同学,都去了其他专业。“从同学 们的选择来看,物理至少不算热门吧。”不过,冷不冷门对个体来说并不重要,吕喆坦言,选专业 的首要考虑,还是兴趣和爱好。 (《科技日报》2020 年 9 月 2 日,有改) 针对留守女生钟芳蓉选择北大考古系的事件,请发表你的看法,不超过 100 字。(4 分) 五、作文 27.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矩火。 ——鲁迅《热风·随感录四十一》 读了上面的名言,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出现个人真实信息。 参考答案 1.D 2.C 3.C 4.D 5.B 6.A 7.C 8.D 6.B 项,“高超、精湛的技艺”“是实现‘物质变换’的目标的必要条件”说法不正确。原文说的是 “如果劳动者缺少基本的技艺,那么他们的劳动就无法实现‘物质变换’这个目标”,选项偷换了 词语。C 项,“单个的劳动者已经没有可能依靠自己完成某项任务”说法过于绝对。原文说的是“对 于任何单个的劳动者而言,要想完全依靠自己的劳动完成某项任务,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可能”。D 项,理解有误。结合原文语句“正如法国学者涂尔干指出的那样,劳动者个体将会越来越直接而深 刻地意识到自身相对于社会和他人的依赖性,越来越感受到自己作为某个集体或整体的环节意义” 可知,涂尔干说的是劳动者个体的主观意识与感受。选项曲解文意。 7.C 项,“文章采用总分总式结构”说法有误。文章采用的是总分式结构:第一段总说“劳动……造 就美德”,二三段论述劳动需要技艺,并在提升劳动技艺过程中培养自身坚忍不拔、精益求精的美 德品质,四至六段论述劳动具有社会性。故选 C。 8.D 项,“从而形成友善、互助等美德”说法有误。原文为“更可能形成宽容、友善、互助……的 美德品质”,说的只是一种可能。故选 D。 9.D 10.C 11.①加强对网络侵权行为的立法和监管。对网络平台上的内容和网络上的违法行为要进行监管和 立法约束。②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网络观、社交理念。媒体的报道内容要准确、客观, 要正确引导青少年。③切实加强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社会、学校和家庭要相互配合,创造条件来 对青少年进行媒介素养教育。 9.D 项,“媒介素养”错,“能让人摒弃”说法太绝对。结合“在法律和技术手段之外,加强媒介 素养教育,特别是加强青少年的相关教育,是建立健康网络生活方式、增强社会互信的另一条有效 途径”分析,应是“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结合“各类‘标题党’和假新闻充斥网络间混淆视听, 造成恐慌。在法律和技术手段之外,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特别是加强青少年的相关教育,是建立健 康网络生活方式、增强社会互信的另一条有效途径”分析,“能让人摒弃”说法太绝对。故选 D。 10.C 项,“说明了英荷两国的国民素质太低”于文无据。结合“信息威胁的种类逐渐多元化。除了 传统的危险(诈骗、盗取用户信息等),还有一些媒体伪造的信息会煽动民众的情绪”“如果个体缺 乏对于媒体信息的辨别和判断能力,就容易受到‘假新闻’的侵害,或客观上助长虚假信息的传播” 等分析,这表明了一些媒体伪造的信息确实能煽动民众的情绪,如果个体缺乏对于媒体信息的辨别 和判断能力,就容易受到‘假新闻’的侵害。无法得出“说明了英荷两国的国民素质太低”结论。 故选 C。 12.C 13.①通过到琵琶围经常演出和按餐结算费用等,突出了人民公仆应具有的品质。②用断电后村民 们拿出火吊和油灯让演员演出的动人场景,突出了人民公仆与百姓之间的和谐关系。③通过当时断 电村民提供灯光与后面的扶贫工作者送手电筒和应急灯百姓不领情,当时和谐的干群关系与当下百 姓不让扶贫干部进村等两组对比,表达出干群之间的关系疏远,启人深思。(答对一点得 1 分,两点 3 分,三点 5 分) 14.①这是何劲华经过白天村民不肯让他们进围一事和晚上听橘子婆讲故事后的心理活动,表现了 这些事件给何劲华带来的巨大心灵震撼。②既有对红军精神的敬佩,也有对百姓铭记红军精神的感 叹,更有对当下百姓与人民公仆之间关系的思考。③同时,还有对琵琶围这块风水宝地没有出宝的 深思以及如何搞好琵琶围的扶贫攻坚工作的思考。 12.C 项“前者多愁善感”和“大大增强了小说的喜剧性”分析错误。根据小说内容来看,何劲华 的愁心重是基于对琵琶围百姓与工作队关系疏远以及百姓生活没有得到改善,其表现不能体现多愁 善感;小说中通过这两人的扶贫工作来表现主题,只有深沉的思考,没有喜剧性。故选 C。 13.本题考查理解文本内容及情节作用的能力。 本文第三段属于插叙,插叙的是金彩凤以前到琵琶围演出的情节,插叙可以交代故事发生的社会与 时代背景,反映人物性格特点及命运等。从而达到一种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刻画人物性格、完善脉 络结构、深化突出主题的效果。文中插叙的有两个细节:“吃住在村民的家中,走时按餐结算费用” 这一内容反映出人民公仆严于律己、勇于奉献的品质;“有一次琵琶围突然断了电,村民们从家中 取出火吊和油灯,在场地中央摆了一个大圆圈”这一内容反映出当年演员和村民关系的和谐,亲如 一家。这两处细节刻画了以金彩凤和何劲华为代表的扶贫干部朴实真诚的人物形象,同时和如今村 民的冷淡关系形成了对比,引人深思,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深化故事主题的作用。 14.解答此类句子含义题,既要分析表层含义,还要揭示深层内涵。“何劲华心里沉甸甸的”表面上 看是白天村民不肯让他们进围和晚上听橘子婆讲故事引起的心理活动,说明这些事件对他触动很深, 尤其是听到红军的故事后再联系自己的遭遇,心生感慨,当年红军爱民护民,老百姓才会待如亲人, 何劲华心中既有对村民不理解的苦恼,更有对红军精神的钦佩和敬仰。更深一步引起思考如何搞好 干部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让他心情沉重,也直指文章的主旨,留给读者思考的空间。 同时作为扶贫攻坚的干部,他思考的还应该有琵琶围的脱贫致富进程,快速使宝地出宝,人民过上 好日子,成了压在他心头的重任。所以他心里沉甸甸的。 15.D 16.B 17.B 18.(1)每天与他们相约,鞭打那些迟到的人,儿童们都畏惧佩服。马仁瑀又买果子平均分给他们, 他们更加亲近依附他。 (2)楼上瞭望的士兵大声谩骂,世宗很恼怒,命令将帅和车右射他,因为远没有人能射中。 15.“仁瑀掩击”作“诏”的内容,即宾语,“诏”的主语是朝廷,被省略,故应在“诏”前断句, 排除 B、C;“帐下”作“十余卒”的定语,中间不应该断句,故排除 A、B。 本句的意思是:监军几次抓捕都没有成功,下诏让马仁瑀抓捕。马仁瑀率领帐下十几个士兵进入泰 山,就抓住了周弼,并且捕获了其他党羽,山东的周边于是就安宁了。故选 D。 16.B 项,“皇帝所居住的都市”可以称为“京都”“京城”,但不能称为“京畿”,“京畿”指 的是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故选 B。 17.B 项,“太原刘崇入侵,世宗到高平亲征,马仁瑀挺身出阵大败敌军,世宗因此赐给他锦袍” 分析错误,依据原文“世宗嗣位,命卫士习射苑中,仁瑀弓力最劲,而所发多中,赐锦袍,银带。 会太原刘崇入寇,世宗亲征至高平”可知,“世宗赐给他锦袍”是在世宗到高平亲征之前、世宗继 位以后命令卫兵在打猎的场所学习射箭的时候。故选 B。 18.(1)“后期”,迟到、后到;“畏伏”,畏惧佩服;“市”,买;“亲附”,依附。 (2)“望卒”,瞭望的士兵;“世宗怒甚”,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世宗甚怒”,世宗很恼怒; “左右”,将帅和车右、手下将士。 参考译文: 马仁瑀,大名夏津人。十几岁的时候,父亲送他上学去读书,他总是逃学回家。他经常聚集乡 里几十个小孩,和他们一起玩行军打仗的游戏,自称为将军。每天和他们约好时间,来晚的就要被 马仁瑀鞭打,小孩们都怕他。他又买来水果分给小孩们,小孩们也更加亲附他。长大成人后,擅长 射箭,能挽二百斤的弓。后汉乾祐年间,后周太祖镇守邺城,马仁瑀当时十六岁,后周太祖向来听 说他勇猛,召见以后,非常高兴,把他留在自己身边。世宗继位以后,命令卫兵在打猎的场所学习 射箭,马仁瑀弓力最强,所发的箭大多能射中(猎物),世宗赐给他锦袍、银带。恰逢太原刘崇入侵, 世宗到高平亲征,周朝出师不利,将领们大多退却。马仁瑀拉弓上马,挺身出阵射杀敌军,杀死了 几十人,士气大振,大军乘胜追击,刘崇于是被打败。世宗到了上党以后,诛杀了七十几个违反纪 律的将领。升马仁瑀为弓箭控鹤直指挥使,回京以后,又升为散指挥使。跟从世宗进攻淮南,到了 楚州,攻打水寨。水寨中建有一百多尺高的飞楼,世宗查看飞楼,大概相距有二百步远。楼上的守 兵厉声叫骂(世宗),世宗非常愤怒,命身边的随从射杀他,因为太远没有人能射中。马仁瑀拉满弓, 守兵应弦而倒。等到淮南平定,马仁瑀身受几十处伤,世宗赐给他良药,升为内殿直都虞侯。在这 之前,薛居正负责朝廷科举事务,马仁瑀曾私下嘱托他让他所结交的人(考中),待到张榜时,并没 他所嘱托的那个人。一天听说薛居正有喜宴,马仁瑀借着酒劲儿带着嘱托的那个人来到薛居正处, 严厉斥责了薛居正一顿。被御史中丞刘温叟弹劾,皇帝因为他有战功,宽容了他。王继勤凭借是皇 后的亲戚而骄傲放纵,人们都引退避让他。唯独马仁瑀言语不相让,曾经捋起袖子想打王继勤。恰 逢皇帝要在郊外讲习武事,于是想趁机谋划报复,各自命令手下的士兵暗中买到大木棍,太祖私下 知道了这件事,下令停止讲习武事的活动,调派马仁瑀外出任密州的防御使。第二年,一群强盗在 山东兖州起兵,首领周弼、毛袭非常勇猛剽悍,身材相貌奇特伟岸,周弼号称“长脚龙”。监军几 次抓捕都没有成功,下诏让马仁瑀抓捕。马仁瑀率领帐下十几个士兵进入泰山,就抓住了周弼,并 且捕获了其他党羽,山东的周边于是就安宁了。开宝四年,升任濠州防御使。他哥哥的儿子曾经因 为喝醉了酒误杀了一位平民,他的侄子(按照法律)是应当判处死刑的。被害人的家属自己说两家 并没有积怨,只是酒后误伤而已,希望只以过失杀伤论处就行了。马仁瑀说:“我是现任的当地长 官,而我的侄子却杀了人,这是仗势欺人啊,不是什么过失杀人。我怎么敢因为私情而乱了国家的 法律呢?”于是按照法律将侄子处死,并给受害人妥善处理了殡殓安葬事宜。太平兴国七年死,终 年五十岁。 19.C 20.①借景抒情。“寒至骨”,即指大自然的严冬,也暗喻各种残酷的现实,“桃李用年华”,既 写出寒冬过后桃李竞相开放的灿烂春景,又表达了作者的一种积极进取的心态。②卒章显志。一个 “用”字,颇富深意,表明诗人要把自己的桃李年华,奉献给事业,不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是冷 遇,还是热望,诗人都要用自己的青春年华对社会尽职尽责。③尾联既是慰友励友,也是自慰自勉, 格调高昂明快,给人以豪放、进取的启迪。(答以景结情、双关、虚实结合手法的也可酌情给分)(答 对一点的 1 分,两点 3 分,三点 5 分) 19.C 项,应是:形象地描摹了夜间与拂晓时大雪的变化 20.本题考查赏析诗句的能力。 题干要求从手法和思想内容两个方面赏析尾联,直接规定了答题的方向。 尾联“政使尽情寒至骨,不妨桃李用年华”意思是“眼下,纵然春寒料峭,寒冷索寞,但不妨碍日 后和风送暖,桃李盛开”。这是景语,亦是情语,情景融浑无迹。 写景:“寒至骨”既是从感觉上写自然气候,也是从身世上写作者寒索俭淡的生活现实。“不妨桃 李用年华”春雪虽带严寒,但不妨碍日后和风送暖,桃李盛开。 情感:诗人要把自己的桃李年华,奉献给事业,不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是冷遇,还是热望,诗人 都要用自己的青春年华对社会尽职尽责。 结构:“不妨桃李用年华”是全诗的高潮,卒章显志。 21. 1. 心非木石岂无感 吞声踯躅不敢言 2.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3. 管弦呕哑 多于市人之言语 4.半壁见海日 空中闻天鸡 5.江畔何年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22.B 23.D 24.C 22.从前句来看,陈述对象是“传记文学”,A、D 两项,改变了主语,可以排除。B 项与 C 项相比, B 项化“长”为“短”,表达更加简明。故选 B。 23.画廊:展览图画照片的走廊。画面:画幅、银幕、屏幕等上面呈现的形象。本语境强调普通人 开始拥有进入文学人物的机会。故选用“画廊”更合适; 神圣:极其崇高而庄严,不可亵渎。神秘:使人摸不透的,高深莫测的。 本语境强调立传被认为是一件庄严慎重的事,它与作史、树碑一样崇高而庄严,故选“神圣”更合 适; 正本清源:从根源上进行改革。拨乱反正:治理混乱的局面,使恢复正常。本语境强调作为史志的 传记,应求真务实、从根源上进行改革,努力挖掘探究和还原历史真相。故选“正本清源”更合适; 曲意逢迎:违背自己的本心去迎合别人的意思。委曲求全:勉强迁就,以求保全;为顾全大局而暂 时忍让。本语境强调而不应一味违背自己的本心去迎合别人的意思甚至为五斗米折腰,为稻粱谋而 牺牲品格操守。故选“曲意逢迎”更合适;故选 D。 24.原句有两处语病:一是“因为”与“导致”语意重复,应该删除“因为”,不可删除“导致”, 它是动词,具有表原因意义,排除 B;二是谓语残缺,应该补出“出现了”,排除 AD;故选 C。 25.杀灭这些微生物 所需要的灭菌温度也不相同 如果不加密封 第一处,由上文“腐败是由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所致”可知,防腐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微生物的繁殖问 题,所以此处应为“杀灭这些微生物”; 第二处,由上文“杀灭不同的微生物所需要的温度并不相同”可知,为不同的食品灭菌时需要的温 度自然也不同,此处应为“所需要的灭菌温度也不相同”; 第三处,由下文“外面的微生物就会进入并大量繁殖,所以人们想出来密封的办法”可知,使用“密 封”的办法可以防止外面的微生物进入并繁殖,所以“不密封”微生物就会进入,因为办法是后来 想出的,前面是一种假设关系,此处应为“如果不加密封”。 26.(1)北大高分女生偏爱“冷门”专业。(已删除) (2)专业的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要畏惧别人的非议,何必让世俗的眼光左右我们的选择。 拼搏的人生最美丽,追求梦想的人生是最有意义的人生,在这青春的年纪,让我们做一次真正的自 己,用踏实的奋斗追逐梦想。(每点一分) 【详解】 作答时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如示例“专业的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然后针对别人的非 议从反面加以批驳,接着从正面明确这样选择背后的原因或这样做的意义,如示例所给“拼搏的人 生最美丽,追求梦想的人生是最有意义的人生”,最后说明如何去做,如示例“用踏实的奋斗追逐 梦想”。 27.例文: 振兴国家,不负韶华 无论在哪个时代,青年人都是肩扛社会大任,推动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而今,责任的大旗正 向我们递来,我们应不负韶华,共同振兴国家。 历史上,对青春年华的赞美从不缺乏,同时,有志的青年对同胞的呼号也从不缺乏。周恩来发 出“安忍坐视而不一救耶?”的呼声, 燕园学子提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无不是在向 当世青年呼吁:莫负韶华,与我同振国家。 青年人为何要担此重任?因为青年拥有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处在一个最具活力、创造力、冲劲 的时期,易被时代感染,易无惧迈上征程,能扛时代大旗,能“教日月换新天”。有能力者若不发 挥其能力会终生懊悔,青年人若不发挥目己的光和热,便是辜负了上天的馈赠,所以青年应秉承先 辈精神,发扬责任意识,勇担起自己应负的责任,不负韶华,振兴国家。 现如今,中国仍不乏勇扛国家大任的青年。“蛟龙号”总设计师、潜航员叶聪,付出常人十倍 百倍的努力,让大国重器落地;嫦娥团队中那些 90 后的年轻人,同先辈合作将中国的兔子送上月球 背面;哈工大那群二十几岁的青年,成功在轨抢救回了“龙江二号“并拍下了被世界称赞的最棒的 地月合照……这些走在时代前列的年轻人,完美地诠释了什么是“振兴国家,不负韶华”。 可青年,人也不全是如此有担当的。近来竟有青年网红宣称人生最重要的排序是:自己、伴侣、 孩子、父母!生他养他育他的父母竟排在末位,更重要的是他的排序里竟然不见社会与国家!这哪 里是青年人该有的样子?整日沉迷声色犬马,只想“娱乐至死”“佛系度日”,从未想过对他人和 社会做一点贡献,这是多么令人震惊和绝望的自堕心态。而这种人竟成为“网红”,此理论一旦扩 展传播,将污染多少青年的心灵!诚应诫止之。 “你所站立的地方便是你的中国”“你怎样,中国便怎样”,我们青年人应胸怀祖国,奋发图 强,像鲁迅曾言的那样:“摆脱冷气,只顾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的话,有一份热发一份光,不 必等候炬火,此后若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我们应抛开尘俗浮华,勇担起自己的责任,不辜负韶华,敢于在世俗中喝出:“我便是唯一 的光!” 审题: 这是一则材料作文,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给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据所给材料主 旨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材料是鲁迅《热风·随感录四十一》的一段话,号召中国青年拒绝冷漠, 不惧阻力,热切关注社会,力所能及地担负责任,哪怕自身如萤火一样微弱,强调青年人应该如何 去成长。这表明,在这个社会,人生需要不断地进步,充满智慧与激情,不能做“佛系青年”,要 敢于追求一种积极的能量。材料指出写作的主体是“中国青年”,抓住关键词“向上走”“发一点 光”等分析,可以从理想、奋斗努力、责任担当、奉献等角度切入。考生在立意的时候可以结合这 些角度具体把握。 参考立意: 精彩的人生需要激情 奋斗,青年的标签 立大志,当大为 有多少能量,就发多少光亮 中国梦,需要积极向上的精神 时代青年要勇立潮头,敢于担当 新时代青年要有实干精神 强大中国,从我做起。 素材: 1.曾几何时,独伫窗头,手制一卷书香,回忆那些有责任的青年人。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1919 年的 5 月 4 日,那一群青年气势如火焰,从燕园迸发,迅速燃遍了整个中华大地内惩国贼,外争国权,一 夫举,万夫应,引国人瞩目,华夏民族的曙光在世界的东方喷薄,近代中国的历史有一群青年人改 写!中国的脊梁由一群青年人挺起!我们不会忘记 1935 年的 12 月 9 日,华北事变,民族危机空前 严重,是处在抗战最前线的北平学生,痛感华夏之大,已容不下一张书桌!寒风凛冽,滴水成冰, 他们毅然走上街头,声呼喊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推动着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为民族解放运动奉 献出自己的力量! 2.前有风餐露宿的“两弹元勋”邓稼先、焚膏继晷的“中国科技众帅之帅”朱光亚等先辈们的努力, 我们以吾辈青春之名起誓:作为未来中国的希望,我们青年们一定沿着前大师们的足迹,以自己的 光和热挥洒青春与热血,牢记使命,将所学知识化为科技力量,不忘初心,撸起袖子加油干! 3.哲人说:“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都背着一个空篓子,在人生的路上我们每走一步就要 从这个世界上捡一样东西放进去,所以就会有越来越累得感情。”那人问:“有什么办法可以减轻 这种沉重呢?”哲人问他:“那么你愿意把工作、爱情、家庭、友谊哪一样拿出来呢?”那人沉默 不语,哲人说:“我们每个人的篓子里装的不仅仅是精心从这个世界上寻找来的东西,还有责任。 当你感到沉重时,也许你应该庆幸自己不是另外一个人,因为他的篓子可能比你的大多,也沉多了。” 结构: 首先提出观点,青年人应不负韶华,共同振兴国家,接着列举历史上青年人的事例论证观点; 然后分析青年人要担当重任的原因,接着以现代社会勇扛国家大任的青年为例,诠释什么是“振兴 国家,不负韶华”。然后联系现实,运用青年网红排序最重要的人的事例反面论述没有担当的危害, 最后照应材料,再次点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