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1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专题14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学案
高考预测:本专题一直是高考的重点,命题角度多从中国近代化的出题,考查西学东渐局面下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反应;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理解思想解放的变迁。 考点一:维新思想 高考真题回顾 1.(2018年全国Ⅲ卷文综历史5)5. 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严复意在 A. 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 B. 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 C. 传播“中体西用”思想 D. 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 【答案】D 【解析】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严复引进进化论,并提出该理论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旨在为变法图强寻求理论依据,以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D符合题意;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本身没有错误,A说法不正确;严复是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主张通过改良的方式挽救民族危亡,而非“革命”,B不正确;“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C不正确。 2.(2018年天津文综历史6)6. 据学者研究,晚清成册的小说至少在一千种以上,其中翻译多于创作,翻译的数量占总数的三分之二。但1840—1899年中国翻译的外国小说仅7部,这主要是因为当时 A. 闭关锁国状态刚刚被打破 B. 西方文化的传播遭到顽强抵制 C. 国人更关注西学中的器物与制度 D. 中国古典小说具有强大影响力 【答案】C 【解析】鸦片战争后,中国闭关锁国的状态开始被打破,一般来说,这时候翻译外国的小说应随着闭关锁国状态的打破而增加,但是实际情况却相反,1840—1899年,中国翻译的外国小说远远少于晚清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是因为当时在民族危机不断加重的情况下,中国的有知之士认为中国的落后在于科学技术与制度上不如西方国家,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政治制度,故C项正确,A项排除;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D项不是主要原因,故D项排除。 6.(2015·课标全国Ⅱ,28)奕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这反映了( ) A.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 C.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判 D.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 【答案】A 【解析】材料列举人们对洋务派的态度的事例,从语言的色彩来看,A项较为切近;B项并不符合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实际,错误;材料并未提及批评C项所述内容信息,C项错误;D项材料没有体现。 7.(2015·课标全国Ⅱ,29)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1891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这主要是因为该书旨在( ) A.揭露历史真相 B.引介西方理论 C.倡导变法维新 D.颠覆孔孟学说 【答案】A 8.(2018年天津卷文综历史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已……然则救之之道当何如?曰:痛除八股而大讲西学……约而论之,西洋今日,业无论兵、农、工、商,治无论家、国、天下,蔑(无)一事焉不资于学……公等从事西学之后,平心察理,然后知中国从来政教之少是而多非。即吾圣人之精意微言,亦必既通西学之后,以归求反观,而后有以窥其精微,而服其为不可易也。 ——严复《救亡决论》(1895年) 材料二 不佞垂老,亲见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 ——严复《与熊纯如书》(1918年)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严复对于中西文化的前后不同态度及其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严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否符合当时的思想潮流。 材料三 就世界观和基本的价值观而言,严复是一个西方文明的十足的崇拜者:这导致他对中国的传统进行无情的批判……笼统地把当时全部儒家学派都视为思想的废物而不屑一顾……医治中国的弊病只能利用西方的思想和价值观。 ——(美)费正清等编《剑桥中国晚清史》 (3)结合材料一、二,分析材料三中对严复的评价是否准确并说明理由。 (4)综上,结合当今时代,你认为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答案】(1)材料一批判中国传统文化,肯定西方文化的学习价值:材料二否定西方文明,主张回归中国传统文化。 维新变法时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不足以救亡,主张向西方学习,进行变法:新文化运动时期,对社会现状不满,一战又使其对西方文明失望。 (2)与当时的思想主流不符;新文化运动时期全面向西方学习成为时代潮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以俄为师”成为新的救亡选择,严复的态度相对保守。 (3)不准确。 维新变法时期,严复对中国传统文化并未全面否定;一战后,严复反思西方文明,对传统文化有更多的肯定。 (4)答案示例:中国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既要继承,也要反思;要增强文化自信;对于传统文化如何扬弃,既要放到具体时空予以具体分析,也要在一个长时段内加以总体评判。 论证过程,史料与题目、论点一致性。 【解析】 【详解】 1.1895年以前的中国,“公理”一词用于表达自然科学定律,偶尔用于经济事务之中。甲午战后,“公理”频频出现在上谕和大臣奏折中,主要指中西公共之理。1900年至1915年间,“公理”的内涵进一步具体化为进化论和个人权利。该变化反映出当时 A.国人对“公理”的理解存在偏差 B.救亡图存成为思想主流 C.知识分子越来越重视民主和科学 D.儒学传统观念受到挑战 【答案】D 【解析】 【详解】 由材料可知,“公理”的含义由“自然科学定律”到“具体化为进化论和个人权利”,反映了当时社会思潮急遽变迁,传统的儒家观念受到挑战,故D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国人对“公理”认识的深化,不是偏差,故A错误;材料未体现救亡图存,故B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公理”含义的变化,C项不是材料主旨。 2.下图为新教教会在华设办的最大文化机构广学会的译书收入变化表。据此可知 A.西方教会加强对华文化侵略 B.中国文化转型借力西方文化 C.清末新政促使国人崇拜西方 D.广东地区民众心态更为开放 【答案】B 【解析】材料数据表明,1898-1911年新教教会在华设办的最大文化机构广学会的译书收入大幅增长,说明西方文化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近代西方思想文化的传播促进了中国人的思想解放,促进中国文化的转型,故B正确;材料反映西方思想文化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无法体现西方教会加强对华文化侵略,排除A;1901年清末新政,无法说明1893-1898年译书收入大幅增长的原因,排除C;广学会是英﹑美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和外交人员﹑商人等在中国上海创立的出版机构,和广东地区民众心态更为开放无关,排除D。 开一面……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把他打破,从黑暗的牢狱中,打出一道光明来。”同一时期的《南开日刊》宣称:“只要有干涉政治的决心,不怕政府不顺从民意。”这表明当时 A.知识阶层具有参与政府管理的意识 B.广大民众开始拥有决定国家政策的权力 C.进步知识分子对社会变革方式有了新认识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深入的传播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信息体现不出参与政府管理,故A项错误;B项说法错误,故排除;材料信息体现的不是马克思主义,故D项错误;“真正的解放,不是央求人家网开一面……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把他打破,从黑暗的牢狱中,打出一道光明来。”“只要有干涉政治的决心,不怕政府不顺从民意。”等体现出知识分子对社会变革方式有了新的认识,所以本题答案为C项。 7.(2011·江苏单科卷第5题)某思想家在20世纪初大声疾呼:“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从中可见,该思想家主张( ) A.打破保守观念,为新文化营造空间 B.剔除传统糟粕,重建儒家信仰 C.宣扬改革理念,为康梁变法造声势 D.遵循进化理论,任凭自然选择 【答案】A 8.(2016年江苏单科卷历史22)新文化运动中的思想先驱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尖锐地批评了传统儒学的有关内容,但是他们并未全盘否定儒 孔子是个保守主义政治思想家、活动家、教育家、文化学者,因为保守性,与时代需求不符,所以孔子在当时政治上处处碰壁。 示例二: 论题:孔子形象对近代文化运动具有推动作用。 论述:近代康有为借助孔子进行变法,把孔子描绘成改革的先师。新文化运动中,孔子成为被批判的对象,借助批判孔子否定封建专制制度的思想基础,孔子形象大损。 无论是贬低孔子还是提升孔子形象,都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文化运动的发展。 示例三: 论题:新中国孔子形象由封建统治象征逐步恢复到真实的孔子和文化象征的孔子。 论述:改革开放前,孔子形象很低,主要是新中国初期“左”的思想的影响。改革开放后,孔子的正面形象恢复并逐步上升,是因为改革开放后国家实力上升,且借助传统文化提升国家软实力,借助孔子加速中国与世界的交往,塑造大国地位与形象。 【解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