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地理人教第二轮复习课件:地质环境 课件(38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考地理人教第二轮复习课件:地质环境 课件(38张)

第 2 讲   地质环境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考点 5 考点 6 考点 1 地壳的物质组成 1 . 地壳的物质组成 (a) 地壳由岩石组成 , 岩石由矿物组成 , 矿物 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 2 . 矿物与岩石的关系 (b) (1) 矿物 : 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单质或者化合物 , 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矿物有气态 ( 天然气 ) 、液态 ( 石油、天然汞 ) 和固态三种基本存在形式。自然界中最多的矿物是石英 ( 二氧化硅 ) 。有用矿物在自然界富集到有开采价值时 , 就称为矿产。 (2) 岩石 : 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固态矿物集合体。按照成因可分成 岩浆岩 ( 火成岩 ) 、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考点 5 考点 6 (3) 矿物、矿产、岩石之间的关系如下图 :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考点 5 考点 6 典例 1 矿物是人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之一 , 是构成岩石的物质基础。地球上已发现的矿物有 3 000 多种 , 其中组成岩石的造岩矿物有几十种。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是 (    ) A. 矿物 B. 岩石 C. 矿产 D. 矿床 (2) 下列四种地壳物质的组成排列中 , 合理的一组是 (    ) A. 地壳 → 化学元素 → 岩石 → 矿物 B. 地壳 → 矿物 → 化学元素 → 岩石 C. 化学元素 → 矿物 → 岩石 → 地壳 D. 矿物 → 化学元素 → 岩石 → 地壳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第 (1) 题 , 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单质或者化合物叫矿物。矿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 , 矿物的集合体叫岩石。第 (2) 题 , 地壳中的化学元素 , 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 , 结合成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单质或化合物 , 就是矿物 ; 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集合体叫岩石 ; 地壳是由各种岩石组成的。 答案 解析 关闭 (1)A   (2)C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考点 5 考点 6 3 . 三大类岩石及其成因 (b) (1) 分类 : 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2) 三大类岩石的成因与常见岩石。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考点 5 考点 6 (1) 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和含有化石 , 但具有层理构造不一定是沉积岩。 (2) 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地质时期的生物遗体、遗骸及其活动的遗迹等的总称。它是判定地质年龄和研究古地理环境的珍贵资料。如富含珊瑚化石的石灰岩 , 表示温暖的浅海环境。 (3) 花岗岩和大理岩是建筑材料。 (4) 岩浆岩既可地表形成也可地下形成 , 沉积岩主要在地表形成 , 变质岩主要在地下形成。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考点 5 考点 6 典例 2 (2016 浙江绍兴一中高二期中 ) 读下图 , 完成下列各题。 (1) 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    ) A. 地表 B. 地壳上部 C. 地壳下部 D. 地幔 (2) 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 , 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 (    ) A. 喷出岩 B. 侵入岩 C. 沉积岩 D. 变质岩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第 (1) 题 , 根据图可判断此为火山 , 火山由岩浆喷出而形成 , 其来源于上地幔的软流层。故选 D 项。第 (2) 题 , 根据题意 “ 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 ”, 该山体岩石为岩浆岩 , 在地球表面受外力作用 , 易形成沉积岩。故选 C 项。 答案 解析 关闭 (1)D   (2)C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考点 5 考点 6 考点 2 地壳的物质循环 三大类岩石之间及岩石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图示 (c) (1) 能量来源 : 主要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的衰变。 (2) 地壳物质循环图 ( 以下图为例 ) 。 ① 三大类岩石与岩浆的判断。 岩浆 : 三进一出 ; 变质岩和沉积岩 : 二进二出 ; 岩浆岩 : 一进三出。 注 : 沉积物指向的一定是沉积岩 , 沉积岩一般含有化石并具有层理构造。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考点 5 考点 6 ② 判断箭头含义。 A. 指向岩浆岩的箭头 —— 冷却凝固 , 是内力作用。 B. 指向沉积岩的箭头 ——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 , 是外力作用。 C. 指向变质岩的箭头 —— 变质 作用 , 是内力作用。 D. 指向岩浆的箭头 —— 重熔再生作用 , 是内力作用。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考点 5 考点 6 ③ 地壳物质循环变式图。 地壳物质循环在实际考题中有许多种变式图 , 如下所示。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考点 5 考点 6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考点 5 考点 6 典例 3 (2015·9 浙江学考 ,17~18) 图 1 为某地玄武岩石柱林景观图 , 图 2 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 , 数码代表内、外力作用。读图 , 完成下列各题。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考点 5 考点 6 (1) 玄武岩属于 (    ) A. 侵入岩 B. 喷出岩 C. 沉积岩 D. 变质岩 (2) 该玄武岩石柱林的主要形成过程与图 2 中数码直接相关的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第 (1) 题 , 玄武岩属于喷出型岩浆岩 , 即喷出岩。第 (2) 题 , 图 2 中甲为岩浆岩 , 乙为沉积岩 , 丙为岩浆 , ①为冷却凝固作用。 答案 解析 关闭 (1)B   (2)A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考点 5 考点 6 考点 3 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主要表现形式 (a) (1) 导致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 一是内力作用 , 二是外力作用。 (2) 各种地表形态 ( 山脉、丘陵、高原、盆地、平原等 ) 都是内力与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考点 5 考点 6 典例 4 (2016 浙江嘉兴一中高一期中 ) 以下为镇江某中学生收集的四幅景观图。读图 , 完成下列各题。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考点 5 考点 6 (1) 主要受内力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景观是 (    ) A. ①②③④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 根据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 , 可知 (    ) A. 内力作用都进行得极其缓慢 B. 内力作用都进行得非常快 , 可以在瞬间改变地表形态 C. 火山喷发导致的地表形态的变迁不属于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D. 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说明了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缓慢改变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第 (1) 题 , 根据题意 “ 主要受内力作用 ”, 结合选项①为火山 , 是内力作用形成的 ; ②为石林 , 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 属外力作用 ; ③为褶皱 , 是内力作用形成的 ; ④为峡谷 , 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 属外力作用。故选 C 项。第 (2) 题 , 内力作用有进行较快的 , 如火山 ; 也有进行慢的 , 如褶皱。火山是内力作用形成的 ; 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说明了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缓慢改变。故选 D 项。 答案 解析 关闭 (1)C   (2)D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考点 5 考点 6 考点 4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 . 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和六大板块的分布 (a)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考点 5 考点 6 (1) 划分 : 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的一块 , 而是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及若干小板块 , 板块处于相对运动状态。一般来说 , 板块的内部 , 地壳比较稳定 ; 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 , 地壳比较活跃。图中 ① 为 美洲 板块 , ② 为太平洋板块 , ③ 为欧亚板块 , ④ 为 印度洋 板块 , ⑤ 为非洲板块 , ⑥ 为 南极洲 板块。 (2) 性质 :A 、 B 两处 , 地壳较稳定的是 A, 原因是位于板块内部 ; 而 B 处比较活跃 , 原因是位于板块交界处。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考点 5 考点 6 2 . 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的关系 (b) 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 , 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板块相对运动对全球构造地貌的影响可总结如下。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考点 5 考点 6 典例 5 (2016 浙江温州质检 ) 读图甲与图乙 , 完成下列各题。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考点 5 考点 6 (1) 图甲的 ①②③④ 四处中 , 与图乙所示的地壳运动最相符的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 图乙所示地壳运动最可能形成 (    ) A. 海沟 B. 海岭 C. 褶皱山 D. 裂谷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第 (1) 题 , 图乙显示的是大陆板块的张裂运动 , 是岩浆上升形成岩石之处 ; 图甲中①④处为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 , ③处为海洋上的板块张裂运动 , ②属于东非裂谷带的一部分 , 地壳运动形式与图乙最相符。第 (2) 题 , 张裂边界一般易形成裂谷、海洋和海岭 , 再结合图中断层箭头运动方向 , 可判断张裂处总体上呈下降趋势 , 故最可能形成裂谷。 答案 解析 关闭 (1)B   (2)D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考点 5 考点 6 3 . 地质构造的类型 (a) 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留下的 “ 痕迹 ”, 主要类型有 褶皱 和断层。 (1) 褶皱 : 图中 A 、 B 处水平岩层发生弯曲 , 形成褶皱。其中 A 处岩层中间向上隆起 , 叫 背斜 ;B 处岩层中间向下凹陷 , 叫向斜。 (2) 断层 : 图中 C 处岩层发生断裂 , 并沿断裂面产生显著的位移 , 称为断层构造。其中 E 处叫地垒 , 常发育成陡峻的山峰 ;D 处叫地堑 , 常发育成 盆地 或 谷地 。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考点 5 考点 6 4 .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及图示 (c)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考点 5 考点 6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考点 5 考点 6 (1) 褶皱初始状态山峰是背斜构造 , 山谷是向斜构造 ,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 , 有可能背斜成谷、向斜成峰。 (2) 断层的判断关键看有没有断裂面 ; 背斜、向斜的判断主要看岩层的弯曲形态 ; 构造地貌关键根据地表 ( 最上一条线 ) 判断凹凸 ; 根据岩层的错位状态判断断层的移动方向。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考点 5 考点 6 典例 6 (2015·10 浙江学考 ,19~20)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对学校附近地区进行考察 , 记录结果如下表。完成下列各题。 (1) 花岗岩形成过程中 , 与其两侧接触的沉积岩可能会变质成 (    ) A. 大理岩、板岩 B. 片麻岩、大理岩 C. 石英岩、板岩 D. 石英岩、片麻岩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第 (1) 题 , 花岗岩两侧为砂岩和页岩 , 砂岩受热变质为石英岩 , 页岩受热变质为板岩。 答案 解析 关闭 C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考点 5 考点 6 (2) 符合学生往东南方向行进时观察到的岩石的地质构造剖面是 (    )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第 (2) 题 , 根据表格信息可知 , 东北 — 西南方向只有一种岩石 —— 石灰岩 , 故 B 、 C 两项错。西北 — 东南方向按顺序排列为①②③④③⑤②① , 因此 D 项符合题意。 答案 解析 关闭 D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考点 5 考点 6 考点 5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及图示 (c) (1) 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图示如下。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考点 5 考点 6 (2) 外力作用与对应的地表形态。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考点 5 考点 6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考点 5 考点 6 (3) 图示河流地貌。 一般而言 , 河流上游多位于高原、山地 , 以侵蚀作用为主 , 中游以搬运作用为主 , 下游以堆积作用为主。因此 , 上游为高山峡谷 , 中游河道变宽 , 下游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受此影响 , 聚落分布也不同。如下图所示。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考点 5 考点 6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考点 5 考点 6 典例 7 丹霞地貌是水平或平缓的层状红色砾岩或砂岩 , 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宝塔状、柱状、峰林状的地形。湿润地区丹霞地貌 ( 见图 1) 很多只露出 “ 腰身 ”, 干旱地区丹霞地貌 ( 见图 2) 几乎是 “ 全裸 ” 的 , 甚至变得 “ 圆头圆脑 ”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考点 5 考点 6 (1) 湿润地区丹霞地貌露出 “ 腰身 ” 的主要原因是 (    ) A.“ 腰身 ” 被雨水冲刷严重 , 植物易遭破坏 B. 河流下切作用强烈 ,“ 腰身 ” 陡峻挺拔 C.“ 腰身 ” 地势陡峻、土壤浅薄 , 植物难以生长 D. 岩石硬度不同 , 风化作用差异显著 ,“ 腰身 ” 耸立 (2) 干旱地区丹霞地貌 “ 圆头圆脑 ” 的形成条件是 (    ) A. 物理风化和风沙侵蚀作用强烈 B. 光照强烈 , 对岩石破坏作用大 C. 气温日较差大 , 岩石球状风化显著 D. 冰雪融水冲刷地表岩石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第 (1) 题 , 在湿润地区 , 外力作用主要以流水作用为主 , 湿润地区降水丰富 , 再加上山腰处地势陡峻 , 土壤流失较为严重 , 土层浅薄 , 植物难以生长。第 (2) 题 , 干旱地区由于降水少 , 昼夜温差大 , 气温的剧烈变化会导致岩石的崩解破裂 , 即物理风化作用强烈 ; 干旱地区由于地表植被缺乏 , 风沙较大 , 大风吹扬起碎石等 , 对较大的岩石块进行磨蚀 , 使其最终形成 “ 圆头圆脑 ” 的形态。 答案 解析 关闭 (1)C   (2)A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考点 5 考点 6 考点 6 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 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c) 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是明显的。有些是合理、有利的 , 有些则是不合理的 , 甚至是有害的 , 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如填海造陆能解决土地紧张状况 , 但也会破坏海岸带的生态平衡。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