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测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测试试题(解析版)

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 开学测试试题 一、选择题 ‎1.周代通过分封,使姬姓周人的亲族迅速遍及天下,北起燕山,南至汉水,西起陕甘,东到齐鲁,到处都楔入了姬姓人群。这说明,分封 A. 旨在抑制地方诸侯势力 B. 削弱了周王室统治力量 C. 萌发了宗族认同的意识 D. 奠定了地缘政治的基础 ‎【答案】D ‎【解析】西周分封制突破了纯粹的血缘关系的界限,使分封制的主体实现了王族、功臣及先代贵族后代的有机结合,可见,分封制奠定了地缘政治的基础。将姬姓周人楔入到各地人群中,这必然会改变各地人群的血缘结构,从而奠定了地缘政治的基础,故D正确;周代分封形成了地方诸侯势力,而不是抑制了地方诸侯势力,排除A;通过分封使周王室的力量渗入全国各地,这是强化了周王室统治力量,排除B;宗族意识在夏商就已经出现,排除C。故选D。‎ ‎2.《弟子规》列述了弟子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其中的“首孝弟”采用了《论语》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同“悌”)”的文义。“首孝弟”的制度渊源可能是 A. 君主制 B. 分封制 C. 宗法制 D. 科举制 ‎【答案】C ‎【解析】“首孝弟”重视父子、兄弟血缘亲情,体现了宗法制,故选C;“首孝弟”重视父子、兄弟血缘亲情,与君主制、分封制无关,排除AB;科举制按考试成绩选拔官员,与“首孝弟”无关,排除D。‎ ‎3.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 王国势力强大 B. 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 C. 现实统治需要 D. 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 ‎【答案】C ‎【解析】结合材料和所学可知,单一的学说难以适应复杂的统治需要,新道学适应了西汉初期修养生息、恢复生产、巩固政权的需要,而新儒学适应了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C选项符合题意。王国势力强大是董仲舒新儒学出现的一个因素,巩固统治才是主要因素,A选项排除。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措施,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本质上属于文化专制,而不能体现对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B选项排除。董仲舒的新儒学具有强烈的排它性,无法体现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D选项排除。‎ ‎4.《两汉会要》中记载: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以下制度的实行印证了这一观点的是 A. 郡国并行制 B. 皇帝制 C. 三公九卿制 D. 分封制 ‎【答案】A ‎【解析】从“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可以看出,汉朝初期系采用西周的制度又采用秦朝的制度,采用西周的分封制,采用秦朝的是郡县制,所以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故A正确;皇帝制度是秦朝开创的制度,三公九卿制度也是秦朝的制度,无法体现“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排除BC;分封制是西周的制度,无法体现“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排除D。‎ ‎5.汉武帝统治时期,既采纳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又任用酷吏开边兴利,还借助“深酷用法者”摧毁太子的守文集团。面对民众的反抗运动,汉武帝晚年悔过,下轮台罪已诏,改弦更张、与民休息,避免“亡秦之祸”。据此可知 A. 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已经融合 B. 汉代以法家思想作为指导思想 C. 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非常尖锐 D. 汉武帝采用多种思想维护统治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可知,汉武帝利用了儒家、法家和道家思想来解决不同的社会问题,故体现出汉武帝利用多种的思想维护统治,故选D项;A项说法明显不符合史实,排除;汉代儒法并用,并非用法家思想为指导思想,排除B;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D。‎ ‎6.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 A. 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B. 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 C. 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 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答案】A ‎【解析】结合北宋时期募兵制的士兵目的及人数可知,过于庞大的军队数量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A选项符合题意。由于北宋实行重文轻武和文人治国的方针,北宋军队战斗力较低,B选项排除。材料与对地方控制无关,强调的是军事力量,C选项排除。材料与社会贫富分化差距无关,D选项排除。‎ ‎7.王守仁认为:“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据此可知,王守仁倡导 A. 良知在修养中的主动性 B. 用良知来支配人的行为 C. 对客观知识的学习 D. 发明本心安身立命 ‎【答案】B ‎【解析】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强调道德意识对道德实践的指导作用,即用良知支配人的行为。B正确;A项材料未涉及良知的主动性,排除;C项表述片面,排除;D项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B。‎ ‎8.隋唐时期,重视家族背景的门第观念十分流行,到宋朝这种情况发生了根本改变。人们的婚姻择偶以当下政治、经济地位为重,而不再关心祖先名望。时人将这些变化概括为“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尚阀阅”。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宋朝 A. 市民阶层地位上升 B. 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 C. 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D. 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 ‎【答案】D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宋代婚姻择偶标准以政治、经济地位为重,而不再注重门第,这主要和宋朝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原来的婚姻观念有关,D正确;市民阶层在中国古代社会地位较低,A排除;社会阶层流动无法解释材料中对经济地位重视的说法,B排除;理学主要强调的是“存天理,灭人欲”,与材料中对经济地位重视的说法相矛盾,C排除。故选D。‎ ‎9.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 A. 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 B. 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 C. 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 D. 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 ‎【答案】B ‎【解析】由材料“《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可知,古代中国药物学著作大都是由国家或者朝廷制定或颁行的,由此得出,古代药学的发展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B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国家对药学发展的支持,没有体现政治制度的影响,A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商品经济发展的相关信息,C不正确;药学的发展与宋明理学没有必然联系,D不正确。‎ ‎10.宋代之前,音乐的功能主要表现为教化,庄严、正经的宫廷音乐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到了宋代,以娱乐为目的的市井音乐(类似于流行音乐)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宫廷音乐则逐渐衰落,让位于市井音乐。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市民社会的形成 B. 民间教育的发达 C. 宋代理学的兴起 D. 频繁的对外交流 ‎【答案】A ‎【解析】根据“到了宋代,以娱乐为目的市井音乐(类似于流行音乐)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宫廷音乐则逐渐衰落,让位于市井音乐”,结合所学,宋朝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队伍壮大,适应市民需要的文化艺术随之兴起,宫廷音乐让位于市井音乐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故A正确;宫廷音乐让位于市井音乐和民间教育、宋代理学、对外交流无关,排除BCD。‎ ‎11.某书云:中国的“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作者旨在说明中国的三大发明 A. 对西方科技产生了爆炸性影响 B. 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 C. 指南针被郑和用于著名远航 D. 未能推进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变革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该书认为,虽然这三大发明都最早出现在中国,但大多没有发挥出实际的作用,甚至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未能推进中国社会的根本性变革,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三大发明对中国的影响,不是对西方的影响;B选项中“改变了整个世界”的表述绝对,错误;C选项不是材料主旨。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12.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 B. 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C. 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D. 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答案】A ‎【解析】明朝中后期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其特征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两者形成了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明朝是江南市镇经济迅速发展时期,市镇经济与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雇工需求量大,导致雇工态度发生变化。应该选A。明朝随着一条鞭法出台,人身依附关系放松,排除D选项。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排除B、C。‎ ‎13.明朝设立了五军都督府,都督由皇帝亲选,官居正一品。各都督府负责某一部分军队的管理、操练等事务。都督府有兵但无调谴权,兵部有调遣权但无兵,而且调兵必须有皇帝的命令方可。这反映了明朝 A. 废除了宰相制度 B. 君主权力的强化 C. 边患的日益严重 D. 军权的分化制衡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各都督府负责某一部分军队的管理、操练等事务”“都督府有兵但无调谴权,兵部有调遣权但无兵,而且调兵必须有皇帝的命令方可”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期通过把军队的统领权和调遣权分离,并且必须有皇帝命令才能调兵的方式加强皇帝对军权的掌控,体现了君主权力的进一步加强,故B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朱元璋以胡维庸案为借口废除了宰相制度,但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废除宰相制度的相关内容,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当时明朝皇帝加强对军权的掌控,反映了君权的强化,没有体现边患的日益严重,故C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当时通过都督府和兵部之间的相互制约来加强皇权的现象,“军权的分化制衡”不是材料内容反映的本质问题,故D选项错误。‎ ‎14.从康熙朝开始,清廷建立了“密折奏事”的制度。到了雍正朝,更规定科道等官(中级官员)每天一人以密折轮流奏事,事无大小,都可照实奏告,即使没有什么事可说,也须说明为什么没有事可说。密折的内容主要是各地粮价、雨水、收成、民间舆论、官员的清贪。据此说明密折制度 A. 降低了行政决策的效率 B. 反映君权与相权的矛盾突出 C. 影响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D. 益于皇帝治理国家决策的制定 ‎【答案】D ‎【解析】密折奏事常态化、规范化且奏事的内容涉及面相当广泛,这反映出皇上意在通过密折制度了解社会情况,有益于避免决策的盲目性,故选D项;密折奏事与行政效率无关,排除A项;清朝时已不存在宰相,排除B项;材料是加强君主专制而不是中央集权,排除C项 ‎15. 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A. 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 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 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 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由“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可知外来工业品深入到中国的民众生活中,可知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益密切。故选C。‎ ‎16.下表摘编自《清代外债史论》,据该表可知 A. 政治民主运动推动经济独立发展 B. 近代中国政府比较重视铁路建设 C. 经济建设是政府借款的主要目的 D.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不断加深 ‎【答案】B ‎【解析】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不同时期的近代中国政府的对外借款中,用于铁路建设的部分均占经济建设借款中的较大比例,说明近代中国政府比较重视铁路建设,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涉及政治民主运动的影响,排除A项;经济建设借款占总额比例较小,不能说明经济建设是政府借款的主要目的,排除C项;《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已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北京政府和南京政府的借款不能说明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还在不断加深,排除D项。‎ ‎17.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1钱。这一举措 A. 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B. 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 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D. 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答案】A ‎【解析】李鸿章努力将开平煤矿的产品出口税从原来的每吨一两以上减为一钱,降低了与外国商品竞争的成本,增强了洋务派办矿业的信心,A项正确;减少税务负担与加强管理无关,B项错误;减少开平煤矿的税收压力不等于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也没能保证中国煤矿业的稳健发展,CD两项错误。‎ ‎18.1876年李圭作为中国工商界的代表,到美国费城参加世界博览会,环行地球一周后写了《环游地球新录》,李鸿章还为之作了篇序,士大夫争相购买,坊间也相率翻版。这一现象说明 A. 国人认识世界有了新的途径 B. 向西方学习思潮蔚然成风 C. 洋务运动推动了出版业发展 D. 李鸿章的社会影响力强大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到美国费城参加世界博览会,环行地球一周后写了《环游地球新录》”“士大夫争相购买,坊间也相率翻版”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后期,人们通过翻阅商人撰写的环球记录来认识世界,说明这时期商人环球记录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新途径,故A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强调的是当时人们可以通过翻阅商人撰写的书籍来认识世界,没有体现向西方学习的思潮,故B选项错误;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材料内容主要强调的是当时人们可以通过翻阅商人撰写的书籍来认识世界,没有体现洋务运动相关的内容,故C选项错误;根据材料“李鸿章还为之作了篇序”可知,仅凭这一句无法得出李鸿章的社会影响力强大,体现了李圭写的《环游地球新录》有一定的影响,故D选项错误。‎ ‎19.陈旭麓认为甲午战争促成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民族认识的亟变。带着这种“亟变”,当时有识之士寻找民族出路主要着眼于 A. 以维新改良来实现渐进式发展 B. 用革命手段建立民主共和国 C. 改变现存政治制度以救亡图存 D. 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和工艺制造 ‎【答案】C ‎【解析】据材料“甲午战争促成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民族认识的亟变”可知,本题考查甲午战后中国政治的变化,结合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后,资产阶级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要求改变现存政治制度以救亡图存,C正确;A项并未点出维新派的具体的道路是什么,排除;B项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是在维新变法后,排除;D项为洋务派的主张,甲午中日战争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排除。‎ ‎20.鸦片战争后,日本著名学者盐谷世弘曾大为感叹:“呜呼!忠智之士,忧国著书,不为其君之用,而反被琛于他国,吾不独为默深(魏源字)悲焉,而并为清主悲之!”。这反映当时清朝 A 传统观念阻碍正确看待外来事物 B. 开始“师夷长技以制夷”‎ C. 华夷思想被学习西方思想所取代 D. 国人对外部世界漠不关心 ‎【答案】A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魏源的《海国图志》在中国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结合《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可知,这主要是因为清朝自大的观念阻碍正确看待外来事物,A正确;B属于魏源《海国图志》的主张,不属于原因,排除;C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是对清政府的批判,并非国人,D排除。故选A。‎ ‎21.1907年,河南中州凭心煤矿公司拟续招股本以扩大规模,在遇到困难的情况下,该地藩司(地方行政部门)以银“二十万,即入该公司,俾资经营”。由此推知,当时 A. 政府借机抑制民营企业规模 B. 清政府仍恪守传统经济政策 C. 近代民族企业发展步履艰难 D. 民族企业生存环境得到改善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民营企业在融资困难的情况下,清朝地方政府人资给予支持,说明清政府对民族企业采取了扶植政策,从而可知当时民族企业的生存环境得到改善,故D正确;材料中政府入资民族企业有利于民族企业扩大规模,而不是抑制民营企业的规模,排除A;材料反映了清政府对民族企业实行扶植政策,而不是传统的抑制政策,排除B;材料反映了近代民族企业发展得到政府支持,而不是步履艰难,排除C。故选D。‎ ‎22.下表摘引了一部人物传记的目录。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是 A. 五四大潮的洗礼 B. 上井冈山 C 长征 D. 重庆谈判 ‎【答案】C ‎【解析】从表格中可以断定此事件介于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与1936年西安事变两个历史名词中间的事件应该是指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的长征,故C项正确;A项是1919年,排除;B项是1927年底,排除;D项是1945年8月,排除。‎ ‎23.1935年毛泽东把一切拥护中国革命和建设,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纳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将其定义为人民。这 A. 有利于构建民族命运共同体 B. 明确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方向 C. 标志着团结抗战局面的形成 D. 是中国共产党生死攸关的转折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纳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将其定义为人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日本侵华的深入,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毛泽东争取团结一切能够团结的力量,纳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范围内,有利于在严重的民族危机当前构建民族命运共同体,故A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的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方向在1935年之前已经明确,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标志着团结抗战局面的形成是在1937年七七事变后,故C选项错误;中国共产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1935年遵义会议,故D选项错误。‎ ‎24.1929年4月,毛泽东给中共中央的信中指出:“农村斗争的发展,小区域红色政权的建立,红军的创造和扩.是)促进革命潮流高涨的主要条件。”这反映出 A. 中国共产党革命重心已转向农村 B. 毛泽东初步形成了新的革命思想 C. “工农武装割据"得到全党认同 D. 中国革命摆脱了苏联道路的束缚 ‎【答案】B ‎【解析】材料中的“农村斗争”“红色政权”“红军"包含了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这是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毛泽东革命道路新思想的初步形成,故B正确;材料信息只体现了毛泽东个人的观点,而不能说明中国共产党革命重心的变化,排除A;材料信息没有反映党内对“工农武装割据”的态度,不能说明得到全党认同,且与史实不符,排除C;当时党内的城市中心论仍存在,苏联道路的束缚仍然存在,排除D。故选B。‎ ‎25.抗战期间,共产党发动和武装民众形成的众多抗日根据地,不仅破坏了日本“以战养战”的目的,而且钳制了近60%的日本陆军军力。其中“百团大战”历时3个多月,毙伤日军20645人、伪军5155人,给日本侵略者以极大震摄。这体现了中共抗战 A. 始终是抗日战场上的主力军 B. 得到了国民政府的大力支持 C. 是为了配合国民党的正面战场 D. 加速了日本侵略者灭亡的步伐 ‎【答案】D ‎【解析】中共领导的抗战给日本侵略者极大地震慑,加速了侵略者灭亡的步伐。D正确;A项始终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C两项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D。‎ ‎26.下而为1952- 1958 年我国科研成果统计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 新中国逐步迈入了“科技的春天”‎ B. “一五”计划实施激发了科研热情 C. “左”倾错误已经波及科研领域 D. “科教兴国”战略推动了科研腾飞 ‎【答案】C ‎【解析】1958年科研成果超越常规的提高,不符合科研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说明大跃进的“左”倾错误已经波及到科研领域,故答案为C项;1958年的科研成果受到大跃进“浮夸风”的影响,不能说明新中国迈入“科技的春天”,也不是“一五”计划的影响,排除A、B项;“科教兴国”战略是在1995年提出,排除D项。‎ ‎27.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2001年高校在校生规模增长至719万人,2017年已达3654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由此可知 A. 恢复统一高考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 B. 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 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 D. 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 ‎【答案】C ‎【解析】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和国民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增长,我国的人才选拔制度不断完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过程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等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高等教育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高等职业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要,这证明了我国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故C项正确。恢复统一高考促进了社会教育公平的重建,A错误;材料未体现高等教育是否与劳动生产相结合,B错误;虽然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但是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并没有得到解决,D错误。‎ ‎28.如下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中央高层出国考察的形势图。此图反映了我国 A. 开创了外交新局面 B. 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C. 外交原则逐步发生变化 D. 为政策转型做了充分准备 ‎【答案】D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从1976年到1979年中共高层对外考查的次数较高,这主要是为改革开放做准备,D正确;20世纪70年代中国同相继同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开创了外交的新局面,A排除;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是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B排除;中国外交仍然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原则,C排除。故选D。‎ ‎29.“我们预备与北京建立对话。我们不能接受其意识形态观点,或者共产主义中国必然实施霸权的理念,但是我们也不希望对中国施加一种国际立场,否定了它的合法国家利益。”这段文字出现在1970年美国总统外交政策咨文中,反映了美国 A. 强调两国意识形态的差异 B. 愿意与中国改善外交关系 C. 仍然阻止中国回到联合国 D. 采取遏制中国的外交政策 ‎【答案】B ‎【解析】“我们预备与北京建立对话。……但是我们也不希望对中国施加一种国际立场,否定了它的合法国家利益。”说明美国在70年代想要与中国对话沟通,以便改善与中国的关系,故B项正确;材料表明两国存在一定的意识形态的差异,但这不是材料强调的重点,故排除A项;“但是我们也不希望对中国施加一种国际立场,否定了它的合法国家利益。”表明美国对中国在国际上的利益并不阻拦,遏制政策也有所改变,故CD两项错误;‎ ‎30.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下列各项民主制度中最能反映讲话主旨的是(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一国两制”的基本国策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主体地位”是关键信息,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人民实现当家作主权力的最高机构与体现,故答案选A。B是我国的政党制度;C是我国民族政策;D是解决港澳台的基本政策。‎ 二、非选择题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2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可忧孰甚”。他建议清政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 ‎——摘编自戴逸主编《简明清史》等 材料二 ‎ ‎ 新中国“一五”计划指出:“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它的勘探进度,资源供应的保证程度,是合理地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为此,国家要求“有计划地展开全国矿产的普查工作”,“加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者很少发现的和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区上不平衡的资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 ‎——据《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在19世纪70年代的矿业政策及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清代矿业政策相比,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 ‎【答案】(1)政策:允许开矿,官督商办。‎ 原因:列强的经济侵略;洋务运动的推动;煤铁等关系到国防、民生,需求很大。‎ ‎(2)特点:列入国家发展计划;服务于国家工业化建设;独立自主开发;特别重视当时缺乏的矿产资源的勘探。‎ 意义:奠定了新中国矿业发展的初步基础;促进“一五”计划顺利完成;有利于国家工业体系的建立;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解析】‎ ‎(1)政策:依据材料一中“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信息可归纳得出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的矿业政策。‎ 原因:依据材料一中“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等信息结合19世纪70年代的时代背景相关所学从列强的经济侵略、洋务运动的推动、煤铁等重要价值等方面分析其原因。‎ ‎(2)特点:依据材料二中“新中国‘一五’计划指出:‘……是合理地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加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者很少发现的和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区上不平衡的资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等信息结合所学可概括得出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 意义:依据材料二中“……是合理地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加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者很少发现的和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区上不平衡的资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等信息结合所学从奠定了新中国矿业发展的初步基础、促进“一五”计划顺利完成、有利于国家工业体系的建立、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等方面分析其意义。‎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做出巨大贡献。首次合作,孙先生领导,吾辈虽幼,亦知一二。再次合作,老先生主其事,吾辈身在其中,应知梗概。事虽经纬万端,但纵观全局,合则对国家有利,分则必伤民族元气。今目吾弟在台主政,三次合作,大责难谢。‎ ‎——摘编自1982年《廖成志致蒋经国先生信》‎ 材料二 两岸关系越是要发展,越是会面临不停地阻力和挑战。有学者提出,“大陆方面现在的具体任务是防止台湾分离主义走向正式独立”。在台湾民众中,出现小部分的“独派”,他们要求“安定”,要求维持现状,台湾人民有其独特心态,对两岸关系重大问题的看法仍较混乱,世界上有些国家也会因为自己国家的利益而不希望看到统一后更加强大的中国,也会在无形中对两岸的统一造成干扰。因此,我们应该从多方面着手,让台湾民众深刻体会到祖国对统一的诚意。‎ ‎——摘编自《浅谈当前的台海形势和两岸关系的发展趋势与建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国共两度合作的成果并指出廖成志的政治愿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海峡两岸关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共两党合作的认识。‎ ‎【答案】(1)成果:第一次国共合作: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第二次国共合作: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政治愿望:进行第三次国共合作,实现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 ‎(2)台“独”势力极力阻挠两岸关系的缓和;台湾部分民众对大陆有较深的疑虑;受到外部势力的干扰。解决方法:加强两岸民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增强台湾民众对祖国的归属感坚持“九二共识”,借用两岸“三通”的实现促进两岸关系的发展。认识:国家统一是历史大势所趋,民族复兴是两岸人民包括国共两党共同使命;国共两党合则双利,分则伤害民族利益。‎ ‎【解析】‎ ‎(1)成果: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国共合作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第二次国共合作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政治愿望:根据“合则对国家有利,分则必伤民族元气。今目吾弟在台主政,三次合作,大责难谢”得出进行第三次国共合作,实现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 ‎(2)问题:根据“在台湾民众中,出现小部分的‘独派’”得出台“独”势力极力阻挠两岸关系的缓和;根据“台湾人民有其独特心态,对两岸关系重大问题的看法仍较混乱”得出台湾部分民众对大陆有较深的疑虑;根据“世界上有些国家也会因为自己国家的利益而不希望看到统一后更加强大的中国,也会在无形中对两岸的统一造成干扰”得出受到外部势力的干扰。解决方法:根据所学,可从加强两岸民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坚持“九二共识”,实行“三通”等分析回答。认识:可从国家统一是历史大势所趋,民族复兴是两岸人民包括国共两党共同使命,国共两党合则双利等分析总结。‎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