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二轮复习:第一板块中国古代史第二步专题(二)权力支配下的农耕文明——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第一板块中国古代史第二步专题(二)权力支配下的农耕文明——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学案

专题(二) 权力支配下的农耕文明——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主旨解读]‎ 中国古代的社会经济以小农经济为核心,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及经济政策的走向都与其息息相关。可按以下四条线索进行整理。‎ 线索一:古代农业 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经历了由刀耕火种向铁犁牛耕的演变。秦汉时期,基本形成了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以精耕细作为特点的封建小农经济模式。‎ 线索二:古代手工业 中国古代手工业经营主要有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三个领域(冶金、制瓷、纺织)成就突出,以丝绸、瓷器为代表的手工业产品远销海外。‎ 线索三:古代商业 春秋战国、秦汉、隋唐、宋元至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在城市经济、货币源流、对外贸易等层面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古代商业的发展。‎ 线索四:古代经济政策 经济政策与经济思想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古代封建土地私有制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战国时期商鞅首倡的重农抑商政策,历朝历代一直沿用;明清时期推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 线索1 农业经济——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 ‎[理清发展线索]‎ ‎1.耕作方式:刀耕火种→铁犁牛耕(主要方式)‎ 发展阶段 耕作方式变化 农具的变化 原始阶段 刀耕火种 石、骨、木 商周时期 石器锄耕(耜耕)‎ 石、骨、木;青铜农具(少)‎ 春秋战国 铁犁牛耕(发达地区)‎ 铁制农具(发达地区)‎ 汉代 牛耕普及全国 耦犁→一牛挽犁 唐代 铁犁牛耕 曲辕犁 ‎2.土地制度 井田制 出现于商周时期,是一种土地国有的所有制形式;春秋时期,井田制崩溃 土地 私有制 产生 战国时期,铁犁牛耕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形式 君主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问题 土地兼并,社会分化,阶级矛盾激化 土地 国有制 北魏、隋唐都曾实行过均田制,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唐朝后期,均田制瓦解 租佃制 宋代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导致租佃制的发展 ‎3.经营模式(小农经济)‎ 形成 铁犁牛耕的出现,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特点 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精耕细作、自给自足 作用 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精耕细作的主要推动力 ‎[深化历史理解]‎ ‎1.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从经济构成的角度看,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具有以种植业为主、以家庭饲养业为辅的特点。‎ ‎(2)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由于牛耕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良,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日益完善。‎ ‎(3)从生产模式的角度看,以家庭为单位、将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4)从土地所有制的角度看,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导的封建土地私有制,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重要特点。‎ ‎2.古代农耕经济难以推动社会转型的原因 ‎(1)政治因素:封建土地私有制很难实现社会财富的积累及向商业资本的转化。“抑商”“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既不能积累财富,也不能拓展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难以推动工业化。‎ ‎(2)‎ 经济因素: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不利于商品市场的扩大和农产品的真正商品化。‎ ‎(3)思想因素:以农立国的经济思想,导致民间资本不能成为工商业资本。‎ ‎3.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多重影响 对城市 交通贸易 经济重心的南移,推动了南方沿海沿江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有了很大的改善,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后的元明清时期,南方工商业城市增多,商品经济发达,一直影响至今 对人口 分布 北方人口的南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而经济重心的南移又反过来吸引了北方人口的南迁 对人才 教育 经济重心的南移,也促进了南方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对生态 环境 经济重心南移,导致南方某些地区过度开发,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把握高考趋向]‎ 一、立足史料实证考查汉代庄园经济和宋朝土地政策 ‎1.(2016·全国乙卷)右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解析:选D 此图反映的是集体劳动的场景,而非个体农户分散的生产劳作状态,故A项错误;此图没有反映出耕作技术的进步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因此不能说明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故B项错误;汉代封建土地私有制已经确立,故C项错误;此图反映出汉代豪强地主在庄园内驱使农民集体生产的情形,故D项正确。‎ ‎2.(2016·全国甲卷)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 A.经济严重衰退     B.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 解析:选B 宋代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导致土地兼并更为激烈,因而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出现了题干中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的20%左右,其余大都是租种土地的“客户”的现象,故答案为B项。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坊市制度崩溃是城市商业发展的表现,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D项表述本身错误。‎ ‎3.(2013·全国卷Ⅱ)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 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 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 解析:选D 宋代采取“不抑兼并”的措施,其后果必然是导致土地兼并严重,从而导致租佃关系盛行,自耕农经济衰退,D项符合题意,C项表述错误;宋代中央集权强化,A项表述错误;材料未涉及流民问题,排除B项。‎ 二、立足时空观念考查唐宋江南经济的发展 ‎4.(2017·全国甲卷)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  )‎ 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解析:选C 北朝时,北方经济发展水平远超南方,所以出现题干中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喝茶习俗的现象。唐中期,随着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方的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饮茶习俗得到北方人认可,故C项正确。唐中期北方喝茶习俗已经比较普遍,所以此时不可能是“南茶开始北运”,A项错误。南北方饮食习惯相互影响,但并没有趋于一致,B项错误。南方经济水平超越北方是在南宋时期,D项错误。‎ ‎5.(2015·全国卷Ⅱ)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 A.坊市制度瓦解 B.土地集中加剧 C.农业技术进步 D.海外贸易拓展 解析:选C 农业技术进步会推动农业发展,也会使更多的农产品投入市场,带来商品经济发展,是推动全国经济发展和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动力,故C项正确。‎ ‎6.(2015·全国卷Ⅰ)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  )‎ 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解析:选C 东南沿海地区的民间崇拜得到了政府认可,反映出随着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其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故C项正确。‎ 三、立足家国情怀考查古代农业经营模式 ‎7.(2017·全国丙卷)下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 土地规模(亩)‎ 户数 户数比例 ‎20以下 ‎24‎ ‎17.3%‎ ‎20~130‎ ‎103‎ ‎74.1%‎ ‎131~300‎ ‎10‎ ‎7.2%‎ ‎300以上 ‎2‎ ‎1.4%‎ 小计 ‎139‎ ‎100%‎ A.自耕农经济盛行 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 C.均田制破坏严重 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解析:选A 材料中占有20~130亩土地者占总户数的74.1%,说明多数人都能靠自己的土地生存,反映了当时敦煌地区自耕农经济盛行,故A项正确。由材料可知,占有土地300亩以上的大土地所有者仅占总户数的1.4%,B项错误;由材料信息“20~130”“74.1%”可知,拥有小块土地者占多数,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关于农业生产效率的信息,排除D项。‎ ‎8.(2015·全国卷Ⅰ)《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解析:选A 战国时期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收益增加,使得以家庭为单位,自给自足的生产成为可能,从而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故A项正确。‎ 四、立足历史解释考查古代农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9.(2017·全国丙卷)《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 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 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 解析:选C ‎ 材料中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说明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义利观的变化,排除A项;西汉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歧视商人,B项错误;“地方豪强势力”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错误解读材料。‎ ‎10.(2015·全国卷Ⅰ)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 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唐 宋 明 清 河南 ‎15‎ ‎16‎ ‎2‎ ‎1‎ 江苏 ‎7‎ ‎8‎ ‎17‎ ‎49‎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解析:选B 以江苏为代表的南方在科举考试中状元人数的增加,表明随着唐代以来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经济发展促进了文化兴盛,故B项正确。‎ ‎11.(2012·新课标全国卷)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  )‎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解析:选C 解题的关键是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的原因是“财产达300万钱”“田宅逾制”,说明汉武帝的做法是要抑制豪强,其目的是缓解土地兼并,C项正确;“经济支柱”说法错误,排除A项;B项无从反映;题干反映的是政治手段,排除D项。‎ 线索2 手工业生产——从“工商食官”到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理清发展线索]‎ 时期 发展历程 从先秦到秦汉 形成与发展 ‎(1)商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青铜器的铸造进入繁荣时期 ‎(2)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3)‎ 汉代开始用煤作为燃料冶铁;西汉时丝绸远销欧洲;东汉烧制出成熟的青瓷;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于鼓风冶铁 从魏晋南北朝到宋元 发展与繁荣 ‎(1)魏晋南北朝:出现灌钢法的炼钢技术,北方烧制白瓷 ‎(2)隋唐:制瓷等手工业技术发展,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3)宋元:制瓷业兴盛,出现五大名窑,景德镇兴起,黄道婆改进了棉纺织技术 明清 辉煌与滞后 ‎(1)生产方式:明代中叶以后,在某些行业中,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在一些商品经济发达的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手工业产品:明代创制出斗彩瓷和五彩瓷,清代出现了闻名中外的粉彩和珐琅彩 ‎[深化历史理解]‎ ‎1.明清时期手工业由官营手工业为主转变为民营手工业为主的原因 ‎(1)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民营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 ‎(2)农业生产的进步为民营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3)商品经济的发展为民营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市场条件。‎ ‎(4)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为民营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 ‎2.民营手工业经营艰难的原因 ‎(1)市场因素:“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具有封闭性,其自给自足的特征使其对市场商品的需求量不大。‎ ‎(2)官营手工业的压制:官营手工业占据最有利可图的行业,加之其规模大、技术精,对民营手工业产生了冲击。‎ ‎(3)政策限制:手工业者社会地位低下,封建政府往往对之征收重税。‎ ‎(4)社会动荡:民营手工业力量弱小,封建社会的动荡往往对其冲击巨大。‎ ‎3.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1)历史悠久,分布广,规模大,分工细,种类多。‎ ‎(2)技术世界领先,产品远销欧亚,深受赞誉。‎ ‎(3)多种经营形态并存,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模式并存。‎ ‎(4)手工业布局的变化与经济重心南移相对应。‎ ‎(5)明朝时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手工工场。‎ ‎(6)始终是农业的补充,没有占据经济发展的主导。‎ ‎(7)手工业技术世代传习。‎ ‎[把握高考趋向]‎ 一、立足时空观念考查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1.(2016·海南高考)下图是中国古代一面铜镜背面的局部,图饰为葡萄,它的制作朝代应当是(  )‎ A.商         B.周 C.秦 D.唐 解析:选D 注意图中镜中的装饰物为“葡萄”。汉代张骞通西域后,葡萄传入中国并开始在中国种植,隋唐时达到繁荣。‎ ‎2.商代甲骨文中出现蚕、帛、丝、桑等字(如右图),并由此派生出从“桑”、从“糸”等与蚕丝有关的文字100多个。从中可以得出的认识是商代(  )‎ A.种桑养蚕现象开始出现 B.丝织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C.丝、帛等成为主要衣料 D.丝织业成为重要的手工业部门 解析:选B 新石器时代已经出现人工养蚕,故A项错误;材料表明造字受蚕丝相关的影响,说明丝织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故B项正确;丝帛是奢侈品,商代麻葛是主要的衣料,故C项错误;材料不能判定丝织业在整个手工业部门的地位,故D项错误。‎ 二、立足史料实证考查官营手工业 ‎3.汉代《盐铁论》称“铁器兵刃,天下大用,非庶众所宜事也”。汉初曾禁止商人向岭南地区的南越王国贩卖铁器,迫使南越王赵佗三次谢罪,南方许多农业部落,纷纷请求内附,自愿改为汉郡县。这表明当时汉王朝(  )‎ A.垄断战略资源,提高财政收入 B.重农抑商,打击工商业经济 C.运用经济手段,维护王朝统治 D.削藩置郡,加强中央集权 解析:选C “汉初曾禁止商人向岭南地区的南越王国贩卖铁器”是为了维护统治,不是为了提高财政收入,因为铁器可以制作兵器,故A项错误;重农抑商材料没有涉及,故B项错误;“汉初曾禁止商人向岭南地区的南越王国贩卖铁器”导致“南越王赵佗三次谢罪,南方许多农业部落,纷纷请求内附,自愿改为汉郡县”,表明汉朝运用经济手段,维护统治,故C项正确;削藩置郡,加强中央集权材料没有涉及,故D项错误。‎ ‎4.明初规定:“在京工匠上工者,日给柴、米、盐、菜,歇工停给。”1391‎ 年,进一步规定,凡在内府役作的工匠,“量其劳力,日给钞贯”。这说明明代的工匠制度(  )‎ A.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B.促进了资本主义关系出现 C.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巩固 D.限制了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解析:选C 明朝对工匠的待遇,说明明朝政府是要把工匠牢牢控制在政府手中,这是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巩固,故A项错误,C项正确;资本主义关系出现的主要标志是雇佣关系的出现,材料中的信息没有表明,故B项错误;材料提到的工匠是给官营手工业劳动的,限制了民营手工业的发展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 三、立足历史解释考查手工业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5.汉代帝王下葬都用“珠襦玉匣”,形如铠甲,用金丝连接。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以金线缕接,称为“金缕玉衣”,其他贵族则使用银线、铜线编造,称为“银缕玉衣”“铜缕玉衣”。由此可知汉代(  )‎ A.丝织业的发达促进了社会层次的划分 B.汉代丧葬出现奢靡浪费的社会风气 C.丝织业发展与封建礼制实现有机融合 D.等级制推动了手工业者技能的提高 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汉代丝织业的发展以及社会等级化等方面的内容。使用“金缕玉衣”“银缕玉衣”等丧葬习俗体现了穿戴者身份的等级化,但丝织业的发展适应了社会层次化、礼制的需要,而不是促进,排除A项;题干材料侧重强调等级而不是奢靡浪费,排除B项;手工业者技能的提高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答案为C项。‎ ‎6.两宋时期江浙地区是全国的粮食倚重之地,而到明清时期江浙不少地区粮食已不能自给,需从湖广一带输入,但“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却十分流行。这种变化说明江浙地区(  )‎ A.经济结构出现转型 B.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 C.农产品商品化加速 D.生产方式发生质的变化 解析:选A 从材料可以看出此地农业发展让位于手工业的发展,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商品经济发展程度的史实,故B项错误;“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描述了手工业发展的状况,没有涉及农业的商品化,故C项错误;在当时,虽然手工业发达,但生产方式没有明显的变化,故D项错误。‎ 线索3 商业发展——从严格控制到打破时空、相对宽松 ‎[理清发展线索]‎ 时期 发展历程 先秦时期 兴起、发展和繁荣 ‎(1)商朝人善于经商,后世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 ‎(2)春秋战国时期,打破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各地出现了许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 秦汉时期 重农抑商,步履维艰 ‎(1)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 ‎(2)商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但还是有所发展 隋唐时期 范围扩大,贸易繁荣 ‎(1)长安、洛阳等城市商业繁荣 ‎(2)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起来 ‎(3)出现柜坊和飞钱 ‎(4)对外贸易发达,广州是重要港口 宋元时期 打破时空,空前繁荣 ‎(1)商品种类繁多,东京(开封)城市商业发达 ‎(2)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3)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4)元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商品品种齐全 明清时期 继续繁荣,“商帮”出现 ‎(1)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出现专业性工商业城市 ‎(2)大量农副产品,如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3)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 ‎(4)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如徽商和晋商 ‎[深化历史理解]‎ ‎1.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变化 随着古代商业的发展,商人资本并不再局限于流通领域,到明清时期已经以多种形式参与到生产过程。商人的地位虽有所提高,但始终未能改变“士农工商”的等级观念。‎ ‎2.中国古代城市发展演变的特点 ‎(1)从城市功能上看,早期“城”与“市”是分开的。先秦至唐代主要是政治中心或军事重镇;唐代以后,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增强;宋代城市经济功能逐渐超过了政治功能。‎ ‎(2)从城市的商业活动来看,政府对城市的商业活动由限制到逐渐放松。宋代以前,市坊分开,严格限制商业活动的时间和区域,宋代逐渐打破市坊界限。‎ ‎(3)从城市数量和规模看,唐代开始,商业城市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至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大批的工商业市镇。‎ ‎(4)从城市布局和分布上看,城市的布局体现君主专制统治的理念;区域分布与经济重心紧密相连;唐宋经济重心南移,江南城市逐渐增多。‎ ‎(5)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扩大,影响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同样也推动了市民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3.明清时期经济新现象及原因和影响 ‎(1)新经济现象:‎ ‎①地区性商业中心形成,工商业市镇经济繁荣,地域分工明显,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②东南地区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③大宗白银交易盛行;对外贸易中出超明显。‎ ‎④各地之间和内部,尤其是东南地区商业发达,并涌现出地域性的商人群体。‎ ‎⑤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对人身依附关系的控制逐渐减弱。人口迅猛增长,人口密集地区逐渐向边地迁徙,向海外移民的规模逐渐扩大。‎ ‎(2)原因:‎ ‎①农耕经济的继续发展以及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②西欧用大量从美洲掠夺的白银换取中国的商品。‎ ‎③自然经济占主体的封建经济,对外贸易长期出超。‎ ‎④“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的实行,调节了政府与劳动者的关系。‎ ‎⑤封建政治中心的北迁,促进了北方地区经济的复苏。‎ ‎(3)影响:‎ ‎①政治上: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着封建的自然经济,原来的统治措施已经不能维护封建制度,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成为必然。‎ ‎②经济上: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与发展。‎ ‎③思想文化上:产生了反对君主专制的民主思想;理学走向僵化;小说、戏曲、绘画等市民文艺繁荣。‎ ‎[把握高考趋向]‎ 一、立足家国情怀考查古代货币的变革 ‎1.(2014·全国卷Ⅱ)北宋中期,“‎ 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  )‎ 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 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解析:选A 结合题意“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可知交子可以作为民间贸易凭证,故A项正确;结合题意可知交子产生之后由于富者“不能偿所负”才出现商业纠纷,故B项错误;题干没有体现富商地位的提高,故C项错误;交子产生于蜀,题干没有体现出交子在全国的流通,也没有涉及经济重心的南移,故D项错误。‎ 二、立足时空观念考查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 ‎2.(2017·全国甲卷)如图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 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 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 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 解析:选A 由图片可以看出,“陶”位于济水之滨,“曹鲁之间”水运交通便利,区域位置优越,促进了商贸的发展,A项正确。题干没有体现“争霸战争”,且争霸战争不利于经济的交往与商贸发展,B项错误。交通条件会影响地方经济状况,但不起决定作用,C项错误。“城市规模扩大”没有涉及,D项错误。‎ ‎3.(2015·全国卷Ⅱ)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 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解析:选B ‎ 明成祖将都城从地处全国经济文化重心地区的南京迁到当时相对落后的北京,需将大量物资由南方输送到北方,这客观上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为区域性商帮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故B项符合题意,C项错误。迁都是在国家政治统一的情况下进行的,A项错误;迁都并没有改变南方作为经济文化重心的地位,D项错误。‎ ‎4.(2016·全国丙卷)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 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解析:选A 明末江南农村雇工骄惰成风,雇主要好生款待才能留住他们,与百年前勤劳顺从的雇工相比,其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是因为此时商品经济发展,社会上雇工需求量加大,故应选A项。材料信息反映的是私人雇佣关系,与政府政策无关,排除B项;材料并没有体现社会矛盾的尖锐,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农村中人身依附关系的弱化,排除D项。‎ 三、立足史料实证考查工商业发展的影响 ‎5.(2017·全国乙卷)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解析:选B 材料中明后期低级官员和普通人家使用玉器的社会现象表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玉器不再是上层社会的专属,故B项正确。材料信息“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与君主专制加强不存在对应关系,A项错误;早在唐宋时期市民阶层已经兴起,C项说法错误,排除;D项并非材料强调的主要意思。‎ ‎6.(2012·新课标全国卷)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  )‎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解析:选B 题干信息反映了明后期松江人绝大部分弃农而从事工商业活动的经济现象,B项正确;A、C、D三项题干无从反映。‎ 四、立足历史解释考查明清时期商品贸易的发展 ‎7.(2013·全国卷Ⅱ)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这表明当时(  )‎ 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 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 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 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 解析:选D 材料着重说明的是“金帛轻细之物”属于“北货过南者”,“盐铁粗重之类”属于“南货过北者”,这是基于区域差异而造成明朝时期长途贸易兴盛,故D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均为对材料的表面理解。‎ ‎8.(2014·全国卷Ⅰ)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 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 解析:选A 由题干中“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的信息可以得出,清初外国银钱大量流入中国,这反映了在传统对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白银大量流入,故A项正确。‎ 线索4 经济政策——从“重农”的辉煌到“禁商”的落伍 ‎[理清发展线索]‎ 时期 发展历程 重农抑商政策 战国 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产生 西汉 汉武帝推行一系列经济政策,抑制富商大贾势力,发展官营商业——严格 中唐以来 鼓励对外贸易,官商分利,商税成为政府的重要收入来源——松动 明清 继续实行专卖制度,对民营商业加征商税,影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固守 明朝 海禁政策 ‎(1)内容: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2)实质:加强对人民的控制,维护专制统治 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清朝 闭关锁国政策(1)内容:禁止官民私自出海;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寸板不许下海 ‎(2)后果:不仅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生长,而且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深化历史理解]‎ ‎1.重农抑商政策得以长久实行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1)原因:‎ ‎①适应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需要。(根本原因)‎ ‎②中国一向重视农业的传统思想(士农工商的排列顺序)。‎ ‎③有利于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影响:‎ ‎①在封建社会初期,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起了积极的作用。‎ ‎②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产品的流通和交易又是必然的,抑商政策阻碍了产品的流通,妨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③到封建社会后期,特别是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消极作用成了主要方面。明清统治者把工商业和农业对立起来,采取各种措施,极力压抑和束缚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这些做法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严重影响了商业资本的积累,从根本上造成中国社会的落后。‎ ‎2.海禁及闭关锁国政策的相同点 ‎(1)内容:都不许民间船只出海;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2)出发点:明朝是为了防止沿海居民与倭寇勾结,防止倭寇的侵扰;清朝是为了防止沿海居民与郑成功的反清势力相联系。‎ ‎(3)根本原因:明清时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4)社会特征:反映了明清时期中国封建制度的日趋衰落。‎ ‎3.16世纪后中国开始落伍的经济表现及原因 ‎(1)表现:在经济方式上,仍固守家庭经营方式和自给自足的生产目的,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滋长;在经济政策上,仍坚持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限制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中外交流。‎ ‎(2)原因:君主专制强化,政治腐朽黑暗;小农经济阻碍社会分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影响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和海外贸易发展;八股取士等文化专制束缚了人们思想,影响了科技创新;传统科技没有实现向近代科技的转变。总之,腐朽的专制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关系,是导致中国在近代落伍的根本原因。‎ ‎[把握高考趋向]‎ 一、立足史料实证考查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及影响 ‎1.《吕氏春秋》载:“古代圣王引导他的百姓从事农业,不仅是为了地里的出产,而且是为了陶冶他们的心志,持重就会很少私下发表议论,很少私下发表议论,国家的法制就能确立,民力就能专一。”据此可知,古代统治者“重农”意在(  )‎ A.加强农业管理     B.限制人口流动 C.灌输法制观念 D.强化社会管理 解析:选D 材料用层层递进的方式说明古代统治者“重农”的用意,其最终达到强化社会管理的目的。‎ ‎2.汉文帝时,晁错提出务农贵粟政策,百姓缴粟600石者,就可封爵。但普通五口之农家,所耕之地不过百亩,全年所收不过100石,根本无600石余粮来换爵,反为富商大贾所乘。这表明在当时(  )‎ A.仕宦之路被富商大贾所垄断 B.重农政策使百姓受益有限 C.农民贫困导致政府遏制商人 D.纳粟拜爵为选官主要途径 解析:选B 材料中纳粟封爵仅是汉代富商大贾做官的一种方式,不能体现出仕宦之路被富商大贾所垄断,更不能说明其为选官的主要途径,故A、D两项错误;材料纳粟封爵的本意为鼓励农民,发展农业,但从其实施结果可知,农民不是真正的受益者,故B项正确;材料中体现不出政府遏制商人,故C项错误。‎ ‎3.《明太祖宝训》指出:“我国家赋税已有定制,樽节用度,自有余饶。减省徭役,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使游惰皆尽力田亩,则为者疾而食者寡,自然家给人足,积蓄富盛。尔户部政当究心,毋为聚敛,以伤国体。”明朝政府推行的这一政策(  )‎ A.推动了全国统一税制的形成和长期稳定 B.适应了当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C.推动了家庭手工业的发展和农村市场的兴旺 D.有利于培植明朝政权的经济基础 解析:选D 材料措施为重农抑商政策,该政策强化了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起到了维护封建政权经济基础的作用,故D项正确。‎ 二、立足历史解释考查明清时期的海禁政策 ‎4.《明宣宗实录》中写道:“私通外夷,已有禁例。近岁官员、军民不知遵守,往往私造海舟,假朝廷干办为名,擅自下番,扰害外夷,或诱引为寇……宜申明前禁,榜谕缘海军民,有犯者许诸人首告,得实者给犯人家货之半。”明朝政府此举主要是为了(  )‎ A.鼓励发展朝贡贸易 B.禁止民间对外贸易 C.防范倭寇侵扰沿海 D.加强外贸税收管理 解析:选B 由材料“申明前禁,榜谕缘海军民,有犯者许诸人首告,得实者给犯人家货之半”可知,明朝政府禁止民间对外贸易,故B项正确。‎ ‎5.乾隆九年制定的《管理澳夷章程》规定:洋船出入,严行盘验;夷人有事不能面见督抚等大员,也不准由“熟识商人”代为传达,必须由澳门县丞申报海防衙门。清政府制定这一章程的主要目的是(  )‎ A.加强澳门管理 B.取消外交活动 C.严控中外接触 D.禁止海外贸易 解析:选C 加强澳门管理是中央对地方管理的加强,属内政范畴,而材料所言具有明显对外交往的内容,故A项错误;取消外交活动不符合材料内容,故B项错误;材料“洋船出入,严行盘验”可知清政府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实行闭关锁国,“夷人有事……必须由澳门县丞申报”反映了政府闭关锁国是为了严格控制中外接触,故C项正确;禁止海外贸易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关注点(一) 西汉时期盐铁官营政策的利与弊 ‎[新材料]‎ 汉武帝时期的桑弘羊(前152~前80年)推行盐铁官营政策,该政策的提出也使中国工商业开启了国家控制的时代,“从财政上支持了武帝的文治武功,对西汉王朝的强盛起了重要作用”。但盐铁官营随后也暴露了诸多问题,官衙生产效率低下、质次价高、强卖强买等,百姓怨声载道,终于在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诏令郡国推荐贤良文学与桑弘羊展开辩论,以讨论盐铁官营等政策,“问民间所疾苦”,史称“盐铁会议”。随着桑弘羊在这场辩论中的失败,盐铁官营政策也告一段落。‎ ‎——王玉《盐铁官营政策分析》(上海社科院)‎ ‎[新视角]‎ 高中教材对西汉时期的盐铁官营和国家专卖制度主要持肯定态度,认为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维护了中央集权。而材料则指出盐铁官营政策产生了诸多弊端。‎ ‎[新思维]‎ 汉武帝为解决财政危机,打击工商业者,实行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在短期内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效,但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缺陷。‎ 积 极 作 遏制了富商大贾生产盐、铁的可能,大大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用 打击了豪强富商,维护了地主阶级的利益,巩固了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 中央直接掌握社会的经济命脉,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制度 铸铁柔化处理技术和炼钢技术得到迅速推广,工艺也更为成熟 消 极 后 果 产品价格贵、质量差,政府强卖强买,样式和规格单一给广大贫困农民带来很多困难和不便 生产盐铁的地方距离农民生产生活太远,运费成本高加剧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该政策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经济垄断,这一政策严重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1.西汉初年,“豪强大家, 得管山海之利,采铁石鼓铸,煮海为盐, 一家聚众, 或至千余人”。针对这种现象,西汉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 A.重农抑商       B.官营专卖 C.轻徭薄赋 D.劝课农桑 解析:选B 题干可知“豪强大家”,“采铁石鼓铸,煮海为盐”,即冶铁、煮盐。结合所学,汉朝为打击豪强贵族、富商大贾的势力,政府实行了盐铁官营政策,故B项正确。‎ ‎2.汉武帝实行莞盐铁(莞即管),结果“盐、铁贾(价格)贵,百姓不便。贫民或木耕手褥,土覆淡食”。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 A.战乱不息,破坏社会经济 B.土地兼并,导致民生困苦 C.盐铁官营,影响社会民生 D.重农抑商,违背历史潮流 解析:选C 材料中并未提到战乱,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涉及盐铁和农民生活,并未提到土地兼并,故B项错误;据材料“汉武帝实行莞盐铁(莞即管)”和“盐、铁贾(价格)贵,百姓不便。贫民或木耕手褥,土覆淡食”可知盐铁官营,故C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提到重农抑商,故D项错误。‎ 关注点(二) 明朝商业经济“缺乏资本主义之性格”‎ ‎[新材料]‎ 明朝“商人之互相合作,共同经营之情形已屡见不鲜,但始终无发展为股份公司取得财团法人地位之趋向”。借助血缘关系维系的商业组织,其任事者为“亲戚知交”,虽无效能亦不便辞退,其商业利益,必须“能活千家百家”,则投资者道德义务,可能超过其经济利益。执商业资本之牛耳的徽商、晋商,其汇兑业务的运转全赖个人操守及道德观念,“亦不能与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以民法及公司法之作保障者相提并论”。由此证实,16、17世纪“中国商业缺乏资本主义之性格”。明清资本主义萌芽说“是一种没有历史根据的见解”。‎ ‎——据黄仁宇《放宽历史的视界》整理 ‎[新视角]‎ 目前史学界主流观点认为明清时期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材料中的观点认为明清时期中国商业缺乏“资本主义之性格”,没有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新思维]‎ ‎1.材料中黄仁宇认为明朝商业经济“缺乏资本主义之性格”的理由:‎ ‎(1)商业资本运作缺乏经济效益。‎ ‎(2)道德义务超过商业利益。‎ ‎(3)商业缺乏法律保障。‎ ‎(4)家族式的经营方式不利于商业资本的发展等。‎ ‎2.学者周广庆认为所谓的“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是一个伪命题,其与黄仁宇的观点基本一致,他从社会基本结构方面分四个角度来进行论证:‎ ‎(1)中国古代实行的是诸子共同分割家产的“分家制度”,导致农村人口可以在工商业和农业之间进行角色转换,自始至终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工商人口。‎ ‎(2)中国古代城市是旧社会顽固的堡垒,城市工商业在大一统的权杖之下,没有一息自由的空气和一点独立的空间。‎ ‎(3)中国古代商人“以末致富,以本守之”,工商资本用于买房置地,分家析产,建祠建庙,捐买官位,送子孙读书仕进,不可能出现质的飞跃。‎ ‎(4)中国工商业者只有一个最底层的行会组织,而且成为旧王权的走卒。中国工商业者没有自己独立的组织体系,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其结局只能是悲惨的。‎ ‎1.(2018届高三·孝感四校联考)清朝乾隆年间,官员刘方霭在奏折中提到了农民“无田可耕,则力佃人田;无资充佃,则力佣自活”的现象,这种现象反映了(  )‎ A.商品经济较快发展 B.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加强 C.先进生产力的推广 D.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 解析:选D 根据材料“无田可耕,则力佃人田;无资充佃,则力佣自活”可知里面谈到了劳动力的剩余,没有涉及商品经济和生产的情况,故A、C两项错误;大量自由劳动力的出现,说明农民人身依附关系的减弱,故B项错误;根据“无田可耕,则力佃人田;无资充佃,则力佣自活”可知,当时出现了出卖劳力的情况,属于资本主义萌芽的范畴,故D项正确。‎ ‎2.侯建新在《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和中国》中指出:“他们(徽商)一方面耗费巨额利润来促使自己缙绅化,另一方面又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田、建祠、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这样的商品经济,实质上只能补充和强化自然经济。”‎ 该材料意在说明明清时期(  )‎ A.徽商生活的奢侈程度  B.徽商亦商亦官的特点 C.社会转型缺乏动力 D.封建伦理被徽商强化 解析:选C 题干中“诸如购置族田、建祠、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等”并未体现出其生活的奢侈,故A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徽商做官的现象,故B项错误;题干中“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这样的商品经济,实质上只能补充和强化自然经济”说明明清时期的商人并未将获得的财富用来扩大再生产,因而这些商人并未转化为早期的资产阶级,也没有推动中国社会的转型,故C项正确;题干中“另一方面又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田、建祠、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等”,可知“提倡程朱理学”只是其中一个方面,不能全面反映题干所要展示的信息,故D项错误。‎ ‎[专题过关高分练]         (时间:45分钟 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西汉惠帝六年,规定女子在15岁至30岁之间必须出嫁,否则多征税,此政策被历代王朝所借鉴。而民间则有“女大三,抱金砖”的婚俗。这体现了(  )‎ A.政府鼓励早婚和人口繁衍 B.民间抵制政府的早婚规定 C.农业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 D.多子多福的传统伦理观念 解析:选C A项不能反映民间婚俗相关信息,故A项错误;“女大三,抱金砖”是民间对政府规定的一种附和,故B项错误;官方和民间赞成早婚,是中国古代农耕经济下,对劳动力需求的体现,故C项正确;早婚、多子多福,都是农耕经济要求的体现,故D项错误。‎ ‎2.唐代《水部式》规定:渠道上设渠长;闸门上设斗门长;渠长和斗门长负责按计划配水;大型灌区的工作由政府派员督导和随时检查;有关州县选派男丁和工匠轮番看守关键配水设施。发生事故应及时修理,维修工程量大者,县可向州申请支持。这实质上表明唐代(  )‎ A.重视灌溉水利资源的使用 B.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C.形成了体系完善的水利网 D.为农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解析:选D 唐代《水部式》的规定不仅是使用的程度,还注重利用与开发,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相关信息并没有涉及生态环境,故B项错误;“完善”一词犯了程度失当的问题,故C项错误;根据《水部式》的规定,唐政府通过配水、督导、检查、维修等各方面为农业水利设施提供法律依据,故D项正确。‎ ‎3.陆龟蒙在《耒耜经》中记载:“耒耜,农书之言也,民之习,通谓之犁。冶金而为之者曰犁镵,曰犁壁;斫木而为之者曰犁底,曰压镵,曰策额,曰犁箭,曰犁辕,曰犁梢,曰犁评,曰犁建,曰犁槃。”文中记载的生产工具(  )‎ A.属于二牛三人耦犁农具 B.可以自由调节犁耕深浅 C.魏晋时推广到江东地区 D.将开沟与播种紧密结合 解析:选B 根据材料信息可判断,文中记载的生产工具是隋唐时期在江东地区出现的曲辕犁,其安装了犁评,可以自由调节犁耕深浅,故选B。‎ ‎4.南宋后期的谢维新说:“今世俗所谓布者,乃用木棉或细葛、麻苎、花卉等物为之。”此后,我国中原地区衣被原料逐渐转变为以棉花为主。材料表明南宋以后(  )‎ A.种植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B.经济重心基本转移至南方 C.衣被原料受到政府关注 D.中原成为棉花种植的中心 解析:选A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不难得知,由于棉花于宋末元初传至中原地区,这直接导致了此后的古代中国种植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棉花逐渐成为人们衣被原料的主要材料,故A项正确;经济重心南移的标志是南方人口的增多以及南方赋税占国家财政收入的比重而非棉花的普遍种植,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涉及政府的相关信息,故C项错误;“我国中原地区衣被原料逐渐转变为以棉花为主”,这并不直接代表“中原成为棉花种植的中心”,故D项错误。‎ ‎5.检索《四库全书》,关于“平均赋役”“均平徭役”“均徭役”“均赋税”“平差役”一类的词语,出现有905次之多。这种现象说明统治者旨在(  )‎ A.实现社会均平理想   B.限制土地兼并 C.防范隐匿人口现象 D.维护小农经济 解析:选D 材料中的词汇,其中心思想都是“轻徭薄赋”,“轻徭薄赋”等手段是维护封建小农经济的重要手段,故D项正确。‎ ‎6.明清时期,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近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这反映了(  )‎ A.官营手工业已经衰落 B.家庭手工业面向市场 C.民营手工业开始发展 D.小农经济已经破产 解析:选B 材料体现的是民营手工业发展,而非官营手工业,故A项错误;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家庭手工生产商品化,故B项正确;民营手工业在春秋时期开始出现并逐步发展,故C项错误;明清时期,小农经济并未破产,故D项错误。‎ ‎7.清朝初年废除了元代以来的“匠籍”制度,工匠在法律上获得了一般民户的地位。乾隆帝说:“国家兴修工作,雇募人夫(工匠)‎ ‎,原欲使小民实受价值,以为赡养身家之计。”据此推知(  )‎ A.工匠食官制度被打破 B.小农经济得到了巩固 C.资本主义萌芽被扼杀 D.民间手工业得到发展 解析:选D 结合题意可知清初废除了“匠籍”制度,国家对工匠的人身束缚不断放松。生产中采用雇佣劳动,不但对当时的官营生产有利,也推动了民间手工业的发展,D项符合题意。A、B两项说法错误,排除;这些措施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C项错误。‎ ‎8.(2018届高三·山西五校联考)汉初改变了秦朝“赣川泽之利,管山林之饶”的做法,“开关梁,弛山泽之禁”,任民经营盐铁,形成官府与私人均可经营的局面。汉初政策的变化(  )‎ A.是立足改善中央与地方关系 B.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C.是致力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D.属于社会财富再分配 解析:选B 材料强调对经济活动控制的减弱,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A项错误;通过“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放松对民间的控制,从而达到缓和阶级矛盾的作用,故B项正确;根据“形成官府与私人均可经营的局面”可知私人收入也有很大增长,故C项错误;材料里描述对经济管制的放松,没有涉及社会分配问题,故D项错误。‎ ‎9.历史学家根据敦煌文书,考证出唐代敦煌县城内建有儒风坊、永宁坊、修文坊、定难坊、政教坊、钦贤坊、怀安坊、释教坊等。由此可推断,在唐代(  )‎ A.长安城的坊市规划起源于敦煌地区 B.所有城市都依照坊市制规划和管理 C.除了长安城,地方上的城市也实行坊市制 D.长安城的坊市制对地方城市规划影响巨大 解析:选C 材料“唐代敦煌县城内建有儒风坊”不能反映长安城的坊市规划对敦煌地区坊市规划的影响,更不能代表当时其他地区坊市情况,故A、B两项错误;“唐代敦煌县城内建有儒风坊”说明敦煌县城也实行了坊市制度,因此可以表明除了长安城,地方上的城市也实行坊市制,但没有体现长安城的坊市制与地方城市规划的关系,故C项正确,D项错误。‎ ‎10.明清时期,北京出现了大量的地域性会馆,它们集客馆、试馆与商馆于一身。其中广东会馆的数量约有45所,绝大部分是由广州府和潮州府等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县所建立。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  )‎ A.北京是经贸中心 B.闭关政策的影响 C.经济重心的南移 D.区域商帮的发展 解析:选D ‎ 明清时期,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会馆有客馆、试馆的功能足以说明,故A项错误;闭关政策主要是对外的封闭,故B项错误;经济重心的南移早在南宋时已经完成,故C项错误;由于明清时期商帮的发展,会馆成为其在京的重要办事机构,故D项正确。‎ ‎11.(2017·莆田质检)盐引是盐商合法贩盐的官方凭证。明朝政府鼓励商人输运粮食到边塞换取盐引。盐商凭盐引到指定的盐场支盐,再把盐运到指定的地区销售,获取利润。这反映了明朝(  )‎ A.食盐业被政府严格控制 B.政府对盐商采取扶植政策 C.食盐市场出现官商勾结 D.食盐生产具有区域性特征 解析:选A 盐商从事食盐交易,必须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由封建政府所颁发的盐引(即官方授予的食盐经营许可证),而且,盐商获取以及销售食盐的场所同样也都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故A项正确。‎ ‎12.(2017·大庆模拟)乾隆认为:“关口征纳米税,虽每石所收无几,商人藉口额课,势必高抬价值。”于是下旨:“每遇地方歉收,关口商贩米概给票放行,免其上课。”这一措施(  )‎ A.使商人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B.有利于粮食作物的流通 C.彻底解决了粮价上涨问题 D.强化对海关的监管与控制 解析:选B 通过材料“每遇地方歉收,关口商贩米概给票放行,免其上课”可知,免去商贩关税,与商人社会地位的变化无关;免去商贩关税,有利于粮食作物的流通;免去商贩关税,有利于解决粮价上涨问题,而非彻底解决;免去商贩关税,这表明政府放松了对海关的监管与控制,而不是“强化了”。故B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2017·贵州适应性考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中期,以等级为特征的传统礼制被进一步突破,知识分子阶层、商人阶层整体崛起,这些影响到社会风尚的变化。万历年间编纂的《通州志》记载,该地之前在饮食上很简朴,“贵家巨族,非有大故不张筵”,但如今“无故宴客者,一月凡几,客必专席”。张瀚在《松窗梦语》中说:“国朝士女服饰,皆有定制。洪武时律令严明,人遵画一之法。代变风移,人皆志于尊崇富侈。”‎ ‎——管汉晖、李稻葵《明代GDP及结构试探》‎ 材料二 隆庆元年(1567年)明穆宗下令开关,允许民间“远贩东西二洋”。明朝的这次“对外开放”迅速带来了对外贸易的繁荣。但是明朝的对外贸易呈现的是“一边倒”‎ 态势,出口量很大、进口量却很小,当时全世界白银产量中的1/2流向了中国,总数有数亿两,明朝成了名副其实的“白银帝国”。‎ 富人阶层普遍喜欢囤积白银,一方面白银是财富的象征和避险的工具,另一方面也说明消费仍然不够活跃。而“重本抑末”政策对商人再投资也有鲜明的导向。当时的社会排名是“士农工商”,当经商赚取到一定的银子后,这些富人们往往不去扩大再投资,反而是去买田置地,需求端一直处于长期乏力的状态。大量白银没有进入消费领域,经济转入了通货紧缩。‎ 亚当·斯密分析明朝经济发展情况时认为,当时的“财富已达到了该国法律制度所允许的极限”。为改变困局,尤其为了改善朝廷日益恶化的财政状况,明朝中后期接连实施了多次经济改革,包括嘉靖新政、隆万新政和张居正改革等。但这些改革的主要举措大多集中在财政和税收领域,无法触及类似“供给侧”这样的深层次经济问题,无法回应新经济急需政策“松绑”的诉求。‎ ‎——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 ‎(1)概括材料一中的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其产生的经济因素。(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明朝政府所采取的措施,并从经济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15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明朝中期,以等级为特征的传统礼制被进一步突破,知识分子阶层、商人阶层整体崛起,这些影响到社会风尚的变化”“该地之前在饮食上很简朴”“代变风移,人皆志于尊崇富侈”等有效信息,可以直接归纳出现象;回答“经济因素”可从国际因素和国内因素两个方面展开。第(2)问第一小问,注意“说明”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应该指出明朝所采取的措施,这从材料二中“允许民间‘远贩东西二洋’”“对外开放”“‘重本抑末’政策对商人再投资也有鲜明的导向”“明朝中后期接连实施了多次经济改革”等关键信息概括得出;另一方面应该对这些措施进行评价,注意从积极性和消极性等角度给予评价。第二小问,主要围绕改革提出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现象:传统礼制被打破;知识分子阶层、商人阶层崛起;消费观由朴素变为追求享受。(4分,任答两点即可)经济因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新航路开辟和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受世界经济变革的影响。(6分,任答三点即可)‎ ‎(2)措施:修改“海禁”政策,实行对外开放;固守“重本抑末”政策;实行财政税收改革。(3分)说明:对外开放推动了对外贸易的繁荣,但进出口贸易失衡,导致白银数量激增;由于政府推行“重本抑末”政策,商人经商所得的利润既没有进入生产领域以扩大再投资,致使需求端长期乏力,又没有进入消费领域,促进消费,导致通货紧缩;经济改革推动明朝经济发展,但主要集中在财政税收领域,无法解决深层次的经济问题。(7分)‎ 建议:废除重农抑商政策;进行适当的财税改革,以刺激消费;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松绑”(改善宏观调控政策);实行“供给侧”改革,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解决通货紧缩问题。(5分)‎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今日旅行家关于中国耕作、勤劳及人口稠密状况的报告,与500年前马可·波罗的记述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国富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相关知识,围绕经济方面自行提出一个历史问题,并就所提问题进行解答。(要求:明确写出所提问题;解答须有史实依据;所提问题要有思维含量。)(12分)‎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亚当·斯密认为中国社会经济在明朝后期趋于停滞,可就明清时期经济停滞的原因、表现与影响提问,并进行解答。明清时期经济停滞的原因:(政治)封建专制的强化,(经济)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思想)八股取士的束缚。明清时期经济停滞的表现:小农经济固化,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明清时期经济停滞的影响:阻碍中国社会转型,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 答案示例:‎ 问题: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出现“停滞”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解答:中国古代经济到世界近代时,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主要原因是:(1)封建专制统治;(2)重农抑商政策;‎ ‎(3)科技相对落后;(4)“闭关锁国”政策。‎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