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实验十二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物理】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实验十二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学案

实 验 十 二 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 突破点(一) 实验原理与操作 ‎[例1] 根据单摆周期公式T=2π ,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如图甲所示,将细线的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下端系一小钢球,就做成了单摆。‎ ‎(1)用游标卡尺测量小钢球直径,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________mm。‎ ‎(2)以下是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 a.摆线要选择细些的、伸缩性小些的,并且尽可能长一些 b.摆球尽量选择质量大些、体积小些的 c.为了使摆的周期大一些,以方便测量,开始时拉开摆球,使摆线相距平衡位置有较大的角度 d.拉开摆球,使摆线偏离平衡位置不大于5°,在释放摆球的同时开始计时,当摆球回到开始位置时停止计时,此时间间隔Δt即为单摆周期T e.拉开摆球,使摆线偏离平衡位置不大于5°,释放摆球,当摆球振动稳定后,从平衡位置开始计时,记下摆球做5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Δt,则单摆周期T= ‎[解析] (1)该游标尺为十分度的,根据读数规则可读出小钢球直径为18 mm+6×0.1 mm=18.6 mm。‎ ‎(2)根据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要求可判断a、b、e正确。‎ ‎[答案] (1)18.6 (2)abe ‎[集训冲关]‎ ‎1.[多选]如图所示,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发现他测量的重力加速度的值偏大,可能是下述哪个原因引起的(  )‎ A.以摆线长作为摆长来计算 B.以摆线长与摆球的直径之和作为摆长来计算 C.把n次摆动的时间误记为(n+1)次摆动的时间 D.单摆的悬点未固定紧,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增长了 解析:选BC 根据周期公式T=2π ,解得:g=,以摆线长作为摆长来计算,摆长偏小,根据g=可知,测得的g应偏小,故A错误;以摆线长与摆球的直径之和作为摆长来计算,摆长偏大,根据g=可知,测得的g应偏大,故B正确;实验中误将n次全振动计为n+1次,根据T=求出的周期变小,g偏大,故C正确;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测得的单摆周期变大,根据g=可知,测得的g应偏小,故D错误。‎ ‎2.在利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30°的摆角,并在释放摆球的同时开始计时 B.测量摆球通过最低点100次的时间t,则单摆周期为 C.用悬线的长度加摆球的直径作为摆长,代入单摆周期公式计算得到的重力加速度值偏大 D.选择密度较小的摆球,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值误差较小 解析:选C 单摆在摆角很小的情况下才做简谐运动,则单摆偏离平衡位置的角度不能太大,一般不超过5°,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30°的摆角,单摆的运动不是简谐运动,故A错误;测量摆球通过最低点100次的时间t,则单摆周期为T==,故B错误;由单摆周期公式:T=2π 可知:g=,用悬线的长度加摆球的直径作为摆长,单摆摆长l偏大,由g=可知,所测重力加速度偏大,故C正确;单摆在运动过程中要受到空气阻力作用,为减小实验误差应选择质量大而体积小,即密度大的球作为摆球,故D错误。‎ ‎3.(2019·宿迁检测)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实验探究“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 ‎(1)测摆长L时,若正确测出悬线长l和摆球直径d,则摆长L=________。‎ ‎(2)为提高测量结果的精确度,下列措施有利的是_______。‎ A.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摆球,应选用体积较大的 B.摆线要细些、伸缩性要小,并适当增加摆线长度 C.摆球偏离平衡位置的角度不能太大 D.当摆球经过最高点时开始计时,测量50次全振动的时间,算出单摆的振动周期 ‎(3)某同学由测量数据作出LT2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线求出重力加速度g=____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解析:(1)摆长是悬点到摆球重心间的距离,即L=l+;‎ ‎(2)要减小空气阻力的影响,应选体积较小的摆球,故A错误; 摆线越细,摆线质量小,伸缩性小,摆线长度变化小;单摆的摆长越长,周期越大,适当加长摆长,便于测量周期,故B正确;单摆在摆角很小的情况下才做简谐运动,则单摆偏离平衡位置的角度不能太大,一般不超过5°,故C正确;单摆通过最低点时,速度最大,以此作为计时的起点,误差较小,测多个周期的时间取平均值作为单摆的周期,故D错误。‎ ‎(3)根据单摆的周期T=2π ,得L=·T2,由图像可知:=,得g=9.86 m/s2。‎ 答案:(1)l+ (2)BC (3)9.86‎ ‎4.(1)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用摆长l和周期T计算重力加速度的公式是g=________。若已知摆球直径为2.00 cm,让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准摆线的悬点,摆线竖直下垂,如图甲所示,则单摆摆长是________m。若测定了40次全振动的时间为75.2 s,计算可得单摆周期是________s。‎ ‎(2)为了提高测量精度,需多次改变l值,并测得相应的T值。现将测得的六组数据标示在以l为横坐标,以T2为纵坐标的坐标系上(如图乙所示),即图中用“·”表示的点,则:‎ ‎①单摆做简谐运动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图中给出的数据点作出T2和l的关系图线,根据图线可求出g=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解析:(1)由T=2π ,可知g=。由题图甲可知:摆长l=(88.50-1.00)cm=87.50 cm=0.875 0 m。T==1.88 s。‎ ‎(2)①单摆做简谐运动应满足的条件是摆线偏离平衡位置的夹角小于5°。②T2和l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直线斜率k=≈4.0,由g==,可得g≈9.9 m/s2。‎ 答案:(1) 0.875 0 1.88 (2)①摆线偏离平衡位置的夹角小于5° ②见解析图 9.9‎ 突破点(二) 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例2]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测出悬点O到小球球心的距离(摆长)L及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则重力加速度g=________(用L、n、t表示)。‎ ‎(2)下表是某同学记录的3组实验数据,并做了部分计算处理。‎ 组次 ‎1‎ ‎2‎ ‎3‎ 摆长L/cm ‎80.00‎ ‎90.00‎ ‎100.00‎ ‎50次全振动时间t/s ‎90.0‎ ‎95.5‎ ‎100.5‎ 振动周期T/s ‎1.80‎ ‎1.91‎ 重力加速度g/(m·s-2)‎ ‎9.74‎ ‎9.73‎ 请计算出第3组实验中的T=______s,g=______m/s2。‎ ‎(3)用多组实验数据作出T2L图像,也可以求出重力加速度g ‎。已知三位同学作出的T2L图线的示意图如图中的a、b、c所示,其中a和b平行,b和c都过原点,图线b对应的g值最接近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则相对于图线b,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出现图线a的原因可能是误将悬点到小球下端的距离记为摆长L B.出现图线c的原因可能是误将49次全振动记为50次 C.图线c对应的g值小于图线b对应的g值 ‎(4)某同学在家里测重力加速度。他找到细线和铁锁,制成一个单摆,如图所示,由于家里只有一根量程为0~30 cm的刻度尺,于是他在细线上的A点做了一个标记,使得悬点O到A点间的细线长度小于刻度尺量程。保持该标记以下的细线长度不变,通过改变O、A间细线长度以改变摆长。实验中,当O、A间细线的长度分别为l1、l2时,测得相应单摆的周期为T1、T2。由此可得重力加速度g=________(用l1、l2、T1、T2表示)。‎ ‎[解析] (1)单摆的振动周期T=。‎ 根据T=2π,得g==。‎ ‎(2)T3==2.01 s。‎ 根据T=2π ,得g=≈9.76 m/s2。‎ ‎(3)根据T=2π ,得T 2=L,即当L=0时,T 2=0。‎ 出现图线a的原因是计算摆长时过短,可能是误将悬点O到小球上端的距离记为摆长,选项A错误;对于图线c,其斜率k变小了,根据k=,可能是T变小了或L变大了,选项B中误将49次全振动记为50次,则周期T变小,选项B正确;由=k得g=,则k变小,重力加速度g变大,选项C错误。‎ ‎(4)设A点到铁锁重心的距离为l0。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 ,得T1=2π ,T2=2π 。联立以上两式,解得重力加速度g=。‎ ‎[答案] (1) (2)2.01 9.76 (3)B (4) ‎[集训冲关]‎ ‎5.(2019·扬州模拟)在“探究单摆的周期与摆长关系”‎ 的实验中,摆球在垂直纸面的平面内摆动,如图甲所示,在摆球运动最低点的左、右两侧分别放置一激光光源与光敏电阻。光敏电阻(光照时电阻比较小)与某一自动记录仪相连,该仪器显示的光敏电阻阻值R随时间t变化图线如图乙所示,则该单摆的振动周期为________。若保持悬点到小球顶点的绳长不变,改用直径是原小球直径2倍的另一小球进行实验,则该单摆的周期将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解析:单摆在一个周期内两次经过平衡位置,每次经过平衡位置时,摆球会挡住细激光束,从Rt图线可知单摆的周期为2t0。‎ 摆长等于摆线的长度加上小球的半径,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 ,可知摆长变大,所以周期变大。‎ 答案:2t0 变大 ‎6.(2019·高邮检测)在“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由单摆做简谐运动的周期公式得到T2=l。只要测量出多组单摆的摆长l和运动周期T,作出T2l图像,就可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理论上T2l图像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某同学在实验中,用一个直径为d的带孔实心钢球作为摆球,多次改变悬点到摆球顶部的距离l0,分别测出摆球做简谐运动的周期T后,作出T2l图像,如图所示。‎ ‎(1)造成图像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A.将l0记为摆长l     B.摆球的振幅过小 C.将(l0+d)计为摆长l D.摆球质量过大 ‎(2)由图像求出重力加速度g=______m/s2(取π2=9.87)。‎ 解析:(1)图像不通过坐标原点,将图像向右平移1 cm就会通过坐标原点,故相同的周期下,摆长偏小1 cm,故可能是测摆长时漏掉了摆球的半径;将l0记为摆长l。‎ ‎(2)由T=2π ,可得:T2=l,则T2l图像的斜率等于,‎ 解得:g=π2=9.87 m/s2。‎ 答案:(1)A (2)9.87‎ ‎7.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实验时必须控制摆角θ≤________;‎ ‎(2)某学生在测量摆长时,只量了悬线的长度L当作摆长,而没有加上摆球的半径,直接将L和测得的周期用单摆的周期公式算出了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则测出的重力加速度将比实际的重力加速度________(选填“大”“小”或“一样”)。‎ ‎(3)该同学通过改变悬线L长度而测出对应的摆动周期T,再以T2为纵轴、L为横轴画出函数关系图像,实验中所得到的T2L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摆球的半径r=________m;当地重力加速度g=________ m/s2。‎ 解析:(1)单摆在摆角小于等于5°情况下,近似为简谐运动,故实验时必须控制摆角θ在此范围内。‎ ‎(2)由T=2π 得,g=,某学生在测量摆长时,只量了悬线的长度L当作摆长,而没有加上摆球的半径,导致摆长偏小,故g值偏小。‎ ‎(3)T2L的关系图像应为过原点的直线,由横轴截距得,摆球的半径应为1.2×10-2 m;图像斜率k====4,则g===π2 m/s2。‎ 答案:(1)5° (2)小 (3)1.2×10-2 π2‎ ‎8.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甲同学的操作步骤:‎ a.取一根细线,下端系住一金属小球,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 b.用刻度尺量得细线长度l c.在摆线偏离竖直方向5°位置释放小球 d.在摆球通过最低点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记录小球完成n次全振动的总时间t,得到周期T= e.用公式g=计算重力加速度 按上述方法得出的重力加速度值与实际值相比________(选填“偏大”“相同”或“偏小”)。‎ 乙同学则在完成甲同学的操作步骤中的a、b、c、d四个步骤后,又改变摆线长l,测出对应的周期T,然后以摆线长l为横坐标,以周期T的二次方为纵坐标,作出了T2l图像,求出图像的斜率k,然后求出重力加速度g。乙同学得出的重力加速度与实际值相比________(选填“偏大”“相同”或“偏小”)。‎ 解析:根据公式g=求解加速度,摆长实际值为:线长加小球的半径。而在计算时甲同学把线的长度当做摆长进行计算,所以l 值小了,故计算出的重力加速度值偏小。根据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可知,T2l图线斜率k=,则g=;从g的表达式可知:g与摆长无关,所以由图像求得的重力加速度值无影响。‎ 答案:偏小 相同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