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1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民版模块二专题八第17讲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学案(江苏专版)
第17讲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2.经济体制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核心内容是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的生产经营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促使农业生产逐步向商品化、专业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 经济特区的“特”是说实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政策。特别行政区的“特”享有特殊法律地位、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生活方式。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改革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能否得到健康发展。 (2)过去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失误,在农村的危害远大于城市,农村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最薄弱的环节。 (3)一些思想束缚打破较早的地区,当地农民和地方领导已经大胆地开始进行改革试验,农村出现了改革势在必行的大趋势。 [史论术语——填后背诵] 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工作重点转移、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正式开辟的标志。 ②中国的改革从农村起步,迅速向城市推进。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和国有企业的改革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活力。 ③从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开发区到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上海浦东,中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前提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史论术语——填后背诵] ①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阶段。 ②从中共十四大到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逐步具体化,中共十五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方面进一步深化。 1.(2019·海门一模)中共中央决定,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把股份制引入土地制度建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有利于农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B.农民获得了土地买卖的自主权 C.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被取代 D.推动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解析:选A 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济,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故A项正确。 2.经济统计数据是史学研究的重要资料。观察下面图表,推动这一时期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B.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C.开始融入经济全球化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选B 材料反映的时间是1992年之后,A项在1956年底基本完成;1992年南方谈话标志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故B项正确;我国开始融入经济全球化是20世纪70年代,排除C项;D项是2001年。 3.《中国对外开放的伟大实践》一文中提到:“十年实践,在我国沿海建立了从南到北的包括2个直辖市、25个省辖市、67个县、约1.5 亿人口的对外开放前沿地带。”此后,我国政府( ) A.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B.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 C.决定开发和开放浦东 D.开辟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 解析:选C 从材料的关键信息是“十年实践”,所以此后的实践活动当在1990年以来。结合所学,A项为1980年,B项为1984年,D项为1985年,时间均不符,排除。1990年,上海浦东开放,成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故选C项。 4.20世纪90年代初,国务院制定《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变经营机制条例》,要求国有企业打破“三铁”,即打破“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建立能高能低的分配机制,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劳动用工制度;解决“双轨制”,给予企业充分经营自主权。这说明当时( ) A.国有企业改革拉开帷幕 B.从供给端重新优化配置 C.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深化 D.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 解析:选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有企业改革开始于1984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可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分配制度方面的改革,而不是供给方面的,故可排除B项;国有企业改革开始于1984年,到了90年代国务院颁布相关规定条例就是为了推动改革的深化,故选C项;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是在21世纪初,故可排除D项。 5.下图是2017年2月,深圳2016统计年鉴统计关于深圳1980~2015年GDP绝对值的变化情况。出现此变化的主要政策原因是( ) A.南方谈话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经济特区的建立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解析:选C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深圳1980~2015年间GDP绝对值不断增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深圳1980年建立经济特区,导致GDP绝对值不断增加,故C项正确;A项是1992年;B项是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D项是21世纪初建立的。 史料一 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各项农村政策的推行,打破了我国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①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着现代农业转化。……我们②现在正进入城乡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大发展的时期。 ——1983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 [教你读史] 史料一分析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积极作用。由①②可知注重农业的市场导向,发展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为后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史料二说明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创举。③反映了组织方式的改变;④反映了市场作用的发挥。 史料三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和特点。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开始,之后在城市全面展开;先试点,后推广;突破旧体制,探索新体制。 [史论形成] 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 (1)以产权制度改革和产权关系调整为核心和主线。 (2)以改革旧制度最薄弱或新制度需求最强烈的环节——农业制度为突破口。 (3)允许旧体制外产生新体制,即体制增量调整与体制存量调整并行,而且以前者促进后者。 (4)包括政府在内的多元主体联合创新体制,政府扮演重要角色。 (5)从制度变迁的规律和中国实际出发,选择渐进式改革的方式或道路。 史料二 在80年代初期的中国领导层看来,70年代农业成就不能满足本国需要,其失误在于计划不周和管理不力,在于农民缺乏努力工作和发挥积极性的动力,③邓小平及其同僚依赖改变组织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市场力量在农村地区的作用也进一步扩大。从一开始,就多数农产品而言,④新兴的市场便已存在,并被允许获得更大的发展。……1985年,经过连续三次创纪录的丰收。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史料三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共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 ——宁可主编的《中国经济发展史》 主题二 向世界讲述“春天的故事”——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史料一 1980年,建立第一批经济特区。1988年,设置海南经济特区。1984年,进一步开放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从1985年起,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1990年,决定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中国对外开放大事记》 [教你读史] 史料一通过对外开放大事的梳理体现的是对外开放的过程。 史料二用数据变化说明了通过新时期外贸持续快速增长,突出改革开放的成果。 史料三分析了上海自贸区成立的意义。注意以省略号分层,逐层理解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含义。 [史论形成] 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中“点、线、面、全、多、宽”的含义 (1)“点”是指经济特区。经济特区是中国开放最早、开放层次最高的地区。经济特区的成功产生了强烈的辐射作用,引来开放的高潮。 (2)“线”是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到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已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3)“面”是指我国对外开放由沿海地区、经济特区向内地延伸。 (4)全方位:指对世界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我们坚持在平等互利的原则基础上,同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发展多种形式的双边和多边的经贸合作关系。 (5)多层次:指对外开放经历了由东到西、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沿海到内地逐步推进的过程,形成了全国性的由沿海开放地带、沿江开放地带、沿边开放地带和内陆省会城市为代表的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6)宽领域:指我国不仅在经济领域对外开放,也在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开放。 史料二 中国进出口总额发展变化图 ——摘自金勇进主编《数字中国》 史料三 2013年9月29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自贸区属国际性及双边性,侧重于金融改革试点……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是国家战略,是先行先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它不是特区也不是新区,而是一种全新的制度创新。 ——百度百科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史料] 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特别是安徽,中国领导阶层开始了叫“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到1983年底,甚至这些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在私人和集体之间划分收入已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 [探究] 史料所说的是我国农村生产关系方面怎样的变革?它是否意味着否定了集体化的成果?为什么? [提示]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它的实行,否定了长期以来实行的人民公社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没有否定对农业实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原因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没有改变农村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前提下进行的。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史料] 1978~198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所占比重的变化 经济成分 1978年 1987年 全民所有制经济 77.60% 59.70% 集体经济 22.40% 34.70%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三资”企业和其他非公有制经济 几乎为0 5.60% ——张岂之《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 [探究] 据史料分析,20世纪70~80年代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试从国内、国际两个方面阐述其成因。 [提示] (1)变化: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成因:国内: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工业领域打破了单一的公有制经济,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国际: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时代主题;中国逐步扩大对外开放,外商外资纷纷落户中国。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史料] 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为三分之一以上,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占到15%左右,就业人员比重达18.7%。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对于繁荣城乡经济、扩大就业门路、方便人民生活,发挥了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 ——彭森主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年鉴》 [探究] 据史料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 [提示] (1)所有制结构: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2)宏观调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3)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4)根本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4.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史料] 开放不再是沿海地带的“特权”,从青藏高原到额尔古纳河,各地都在探索开放的适当形式。随着贯穿欧亚的第二座大陆桥在阿拉山口接轨,当年的丝绸之路再次成为经济往来的重要纽带。西藏同胞在通往尼泊尔、印度的大小山口摆起了货摊。它是西藏走出封闭、走向世界的起点。 [探究] 根据史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对外开放形成了怎样的格局。 [提示] 我国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这个体系的形成,标志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一、全面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从原因上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实践发展的客观要求。 (1)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20世纪50年代所建立起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强调国家对整个经济活动实行高度集中管理,其弊端越来越明显,日益制约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2)改革实践的必然选择。30多年的改革实践证明,要使社会主义经济充满旺盛的生机和活力,就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从根本上破除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 (3)理论探索的科学结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理论界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探索,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从特点上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有机融合。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运行市场经济的关键是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表现为: (1)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 (2)分配制度上: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3)宏观调控上:国家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优势。 3.从实践意义上看:这是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加速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有利于促进社会共同富裕。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我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二、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比较 项目 计划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经济落后、工业化程度低、国防力量薄弱;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加速现代化建设;国内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社会主义事业在世界范围内处于低潮;改革开放以来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 特点 单一公有制;行政手段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影响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后期计划经济逐步僵化,严重束缚了生产力发展,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最大限度地解放了生产力,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真正接轨,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 三、近代中国对外开放与现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区别 近代对外开放 现代对外开放 背景 在被英国的“坚船利炮”打败后被迫开放的 在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强大、独立自主的前提下主动实行的 内容 西方列强以武装入侵为手段,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迫中国开辟通商口岸、降低关税等 按照平等互利原则同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目的是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影响 便于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只是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向西方学习的思潮 大大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性质 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 党中央、国务院为使我国进一步参与经济全球化,加速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题组一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1.(2017·江苏高考)1981年底,经过调查研究,国家相关部门认为,扩大出口创汇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外贸垄断体制,二是产品质量低,三是出口亏损。为解决这些问题,他们提出了若干建议,其中包括( ) A.对国营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 B.扩大外贸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C.争取早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在广东等省市设立经济特区 解析:选B 材料中“外贸垄断体制”“产品质量低”“出口亏损”的问题主要与当时中国的经济体制有关,企业没有自主权,因此针对这些问题的建议应该是扩大企业的自主权,故B项正确;股份制改革是1992年之后推出的措施,故A项错误;1981年世界贸易组织尚未成立,故C项错误;经济特区此时已经设立,故D项错误。 2.(2014·江苏高考)有学者指出:事实上农民远非如许多人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制度的被动接受者,他们有着自己的期望、思想和要求。他们一直有着“反道而行”的“对应”行为,从而以不易察觉的方式改变、修正,或是消解着上级的政策与制度。下列史实中,最能佐证材料观点的是( ) A.发动农业合作化运动 B.“大跃进”运动的掀起 C.确立了人民公社体制 D.农业生产责任制萌发 解析:选D 材料“农民远非……是一个制度的被动接受者……他们一直有着‘反道而行’的‘对应’行为”说明材料反映的是农民主动实施的某种制度。由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前安徽凤阳小岗村村民自主地闯出了一条农业生产承包责任制的路子,故选择D项;A、B、C三项中农民均是“制度的被动接受者”,均不符合题意。 3.(2013·江苏高考)下图反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甲线段”所示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的经济理论是( ) A.社会主义的高度计划经济 B.自负盈亏的分配管理制度 C.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D.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形势观 解析:选C 本题考查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意在考查考生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材料中“甲线段”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是在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邓小平南方谈话强调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所以答案是C项。A项错误,这是改革开放前的经济体制;B项不符合题意,这是经济措施而不是经济理论;D项与材料主题无关。 题组二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4.(2012·江苏高考)1969年5月11日,《人民日报》向全世界报道了一则我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消息。此后我国形成了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直到1979年12月,我国政府同意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第一批贷款,这一政策才被打破。这表明我国( ) A.由单边外交转向多边外交 B.由自力更生转向依赖外援 C.由思想禁锢转向对外开放 D.由民间融资转向政府借贷 解析:选C 1969年我国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经济及外交政策均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1978年,伴随着改革开放,思想得到解放,经济领域开始适当引进外资,邓小平认为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也符合我国的国情。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B、D三项与题干不符,答案选C项。 5.(2012·江苏高考)漫画多以含蓄、隐晦的方式评说世事。右图是2000年出现的新闻漫画《最后的贵族》。该漫画反映了( ) A.中国加入WTO与国内企业的长远利益相违背 B.中国申请加入WTO旨在打破某些企业的垄断 C.加入WTO后中国一些企业有望增强垄断地位 D.加入WTO后中国企业将面临激烈竞争与挑战 解析:选D 中国加入WTO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强企业竞争力,排除B、C两项;中国入世已经超过十年,回眸十年,利大于弊,排除A项。故答案为D项。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