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1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泊头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政治试题
政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60分) 1. 下表所示为2005年和2015年部分国家货币对美元的年平均汇率。根据表中数据,在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的情况下,与2005年相比,2015年 单位:1美元合本币数 A. 人民币相对于美元贬值 B. 英国企业进口美国商品成本增加 C. 英镑相对于美元升值 D. 中国商品出口美国更具价格优势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本题表中内容可知,与2005年相比,2015年美元相对于人民币贬值,人民币相对于美元升值。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出口。AD说法错误;与2005年相比,2015年美元相对于英镑升值,英镑相对于美元贬值,C说法错误;英国企业进口美国商品成本增加,不利于英国进口美国商品。B正确且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 【点睛】汇率升降的利与弊 本国汇率上升 本国汇率下跌 利 弊 利 弊 贸易 利于该国进口 不利于该国出口 利于该国出口 不利于该国进口 投资 利于该国对外投资 不利于该国吸引外资 利于该国吸引外资 不利于该国对外投资 消费 能提高该国企业或居民的国际购买力 不利于该国扩大外需 利于扩大外需 降低该国企业或居民的国际购买力 债务 利于该国偿还外债 不利于该国收回外债 地位 能提高该国国际地位 会加大该国的国际金融风险 结论 要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2.2017年5月15日,全球领先的小批量化学品交易平台网化商城“网化白条”业务正式上线。该业务以“先提货,后付款”的交易支付方式,为用户提供高效快捷的信用赊购服务。网络赊购 ( ) ①提高了消费者当前收入水平 ②要求加强社会诚信建设 ③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④提高了商品的使用价值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②③:该业务以“先提货,后付款”的交易支付方式,为用户提供高效快捷的信用赊购服务。网络赊购要求加强社会诚信建设,有利于促进商品的流通,②③符合题意。 ①④:网络赊购既不能提高消费者当前收入水平,也不能提高商品的使用价值,但有利于促进商品流通,促进商品价值的实现,①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点睛】货币被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就是货币支付手段的职能,支付手段是随着赊账买卖的产生而出现的,在赊销和赊购中,货币被用来支付债务。 3.国家发改委公布 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全国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平均跌幅为3.9%。展望下半年,PPI会持续下降,降幅将会收窄。从长远来看,PPI的不断下滑对经济的影响传导合理的是 ①居民的购买力提高 ②工业产品价格下降 ③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④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⑤企业投资规模缩小 ⑥企业营利能力减弱 A. ②→⑥→①→④ B. ③→⑤→⑥→② C. ②→③→④→① D. ②→⑥→⑤→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不符合题意,居民购买力问题与设问中“对生产”的要求不符。 ④错误,从长远来看,PPI的不断下滑将阻碍社会经济发展 题设中PPI下降,即②工业品价格下降,这会导致⑥企业营利能力减弱,进而导致⑤企业生产规模缩小,企业生产萎缩势必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出现③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4.若M国货币流通速度加快20%,国内生产扩大1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国物价水平的变化大 致是 A. 下降10% B. 上升10% C. 上升30% D. 上升50% 【答案】B 【解析】 【详解】ACD错误B正确,根据题意,M国2011年货币流通速度为30÷15=2次;若M国货币流通速度加快20%,那么流通速度为2×(1+20%)=2.4次;国内生产扩大10%,那么同期商品价格总额为30×(1+10%)=33万亿元。因此同期货币供应量为33÷2.4=13.75万亿元。因此该国物价水平的变化大致上升了(15-13.75)÷13.75×100%=10%。 故选B。 5.今年上半年,中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一线城市商品房价继续稳中有降,新商品楼盘开盘减少。下图中Q1为变化前新上市商品房数量,Q2为变化后新上市商品房数量,P为新上市商品房价格。其中可以描述商品房新楼盘开盘减少这一现象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此题考查供给与价格的关系。本题考查考生对图表的分析理解能力,考生在分析题肢的时候,要结合图表进行思考,排除题肢中与材料无关以及本身说法错误的,从而筛选出正确的选项。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图表的理解和把握。首先根据供给曲线最基本的特征“向右上方倾斜”(供给与价格呈同向变动)即可排除AB选项;再根据题目信息可知:随着保障房供给的增加,新上市的商品房数量减少,价格下降,即新上市商品房数量从Q1 到Q2 是递减变化,其所对应的价格也是下降的。根据以上分析,符合这一变化趋势的为D项,C错误。故选D。 【点睛】解答曲线类试题一般按照“三步走”的方法。 第一步,解读题干文字信息,准确把握题意。结合文字背景,明确曲线呈现的原因,以及曲线表达的主旨。 第二步,将曲线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复合型曲线可以拆分为单曲线,明确曲线表达的经济信息。 第三步,对比文字信息、曲线信息和题肢选项,找出正确答案。 6. 2014年10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1.6%,其中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 3.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我国CPI上涨意味着( ) ①城乡居民收入下降 ②恩格尔系数可能增大 ③我国可能存在货币超发 ④人民币升值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解答本题要审读设问和材料,明确答题方向,找准切入点。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以及考生反思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抓住题中的关键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即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可能引起食品支出所占的比例加大,货币贬值,因此②③符合题意;①③和物价上涨无关,排除;故选C。 7.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图中的曲线反映的变动关系可能是 A. X轴表示社会劳动生产率,Y轴表示商品价值量 B. X轴表示恩格尔系数,Y轴表示家庭生活水平 C. X轴表示居民收入水平,Y轴表示居民消费水平 D. X轴表示人民币汇率,Y轴表示外汇汇率 【答案】C 【解析】 【详解】 由本题图示可知,图中的曲线反映反映的是一种正相关关系,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二者呈负相关关系,A不符合题意,排除;恩格尔系数越低,家庭生活水平越高,二者呈负相关关系,B不符合题意,排除;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居民收入水平越高,居民消费水平越高,二者呈正相关关系,C正确且符合题意;人民币汇率越高,外汇汇率越低,二者呈负相关关系,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8.下表是某市三个3口之家某月的收入和支出情况(单位:元) 月收入 食品支出 运动与娱乐支出 其他消费支出 储蓄 甲家庭 2000 800 300 500 400 乙家庭 6000 1500 1500 1500 1500 丙家庭 10000 2000 4000 5000 0 分析上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市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存在分配不公现象 B. 甲家庭本月恩格尔系数最高,消费水平最低 C. 乙家庭各项消费支出均衡,消费结构最合理 D. 丙家庭支出大于收入,是由于收入预期最高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材料只是对三个家庭的情况做统计,不能体现整体的收入差距,A说法错误;由恩格尔系数公式可计算出甲家庭本月恩格尔系数最高,消费水平最低。B正确且适合题意;乙家庭的各项消费支出相对均衡,生存资料消费比重较低,发展资料消费比重较高,但是恩格尔系数达到百分之五十,消费结构不合理,C说法错误;D说法错误,材料未涉及丙家庭预期收入;故本题选B。 9.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 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②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③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体作用 ④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和控制国家重要的稀缺资源的能力不断提高 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就全国而言。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由此可见,选项①④符合题意;选项②③说法明显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10.2017年2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强调要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土地托管等多种方式、加快发展土地流转型、服务带动型等多种形式规模经营。这一举措 ①有利于实现公有制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深度融合,促进集体经济的发展 ②充分保障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③有利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在农村的发展 ④有利于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激活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集体经济。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土地托管等多种方式、加快发展土地流转型、服务带动型等多种形式规模经营,这一举措有利于实现公有制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深度融合,促进集体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激活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农村土地的所有权归村集体,农民对土地没有所有权,②说法错误;农村土地属于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未涉及非公有制经济,应排除③;故本题答案选D。 11.“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呼唤创新创业人才,某大学毕业生以“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项目为创意”。下列是他的创业计划,其中符合道理的是 ①战略选择:明确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经营目标 ②竞争策略:通过创新将核心技术转化为自主知识产权 ③资金筹措:寻求合作伙伴共同出资同时申请创业基金 ④组织机构:设立董事会负责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事宜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说法错误,企业的经营目标是盈利,企业只有在盈利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②③符合题意,通过创新将核心技术转化为自主知识产权、寻求合作伙伴共同出资,同时申请创业基金符合大学毕业生的实际情况,合乎道理。 ④说法错误,在组织机构上,董事会是公司的决策机构,并不负责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事宜,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及董事会是公司的决策机构,负责处理公司重大经营管理事宜。董事会聘用的经理组成公司的执行机构,负责组织实施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事宜。 故选:C。 【点睛】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及董事会是公司的决策机构,负责处理公司重大经营管理事宜。董事会聘用的经理组成公司的执行机构,负责组织实施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事宜。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对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 12.大数据(bigdata),指无法在—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调节生产规模合理调配资源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通过大数据分析,能够有效引导生产,以下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①分析市场信息了解消费需求把握市场动向 ②及时掌握数据调节产品结构降生产成本 ③握市场供求提高技术水平增强竞争能力 ④作出生产决策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B:通过大数据分析,能够了解消费需求把握市场动向,从而作出生产决策,有效引导生产,B传导正确。 ACD:通过大数据分析能够有效引导生产,主要是因为能够及时掌握市场消费动态,及时调整生产策略,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大数据分析并不能让企业及时提高技术水平,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而增强竞争能力,ACD均传导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勇敢、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13.下列关于债券的认识正确的有( ) ①投资债券获得的收益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②债券是一种所有权凭证 ③债券是一种规避风险的投资方式 ④债券是一种债务凭证 A. ①④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④:债券是一种债务证书,即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债券主要分为国债、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投资债券获得的收益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①④说法正确。 ②:债券是一种债务凭证,股票是是一种所有权凭证,②说法错误。 ③:投资债券仍然具有一定的风险,商业保险是一种规避风险的投资方式,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债券的含义、种类及比较? ①含义:债券是一种债务证书,即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债券主要分为国债、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 ②中央政府发行国债的目的,往往是弥补国家财政赤字,或者为一些耗费巨大的建设项目、某些特殊经济政策乃至为战争筹措资金。国债以中央政府的税收作为还本付息的保证。债券中有的可以上市交易,从而使相关债券具有较好的流通性。 14. 某一商业银行发售一款期限为90天的理财产品,约定年收益率为5.11%。王先生购买10万元该产品,到期收益为 A. 5110元 B. 1277.5元 C. 1260元 D. 14元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其收益为10×5.11%÷365×90═0.126万,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5. 2013年中国股市不断创新低,基于投资的风险,—位理财专家给工薪阶层的建议是:“理财方程式=50%稳守+25%稳政十25%强攻”。这一理财公式的合理之处在于( ) A. 兼顾投资的合法性和多样性 B. 避免投资的风险性,强调流动性 C. 兼顾投资的风险性和收益性 D. 坚持量力而行,确保最高收益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不符合题意,材料所述没有涉及投资的合法性。 B错误,“避免投资的风险性”说法绝对。 C符合题意,“理财方程式=50%稳守+25%稳政十25%强攻”,稳守和稳攻注重于投资的安全性,考虑了投资的风险性,强攻则注重于获得投资是收益性,所以该建议合理之处在于兼顾投资的风险性和收益性。 D错误,“确保最高收益”说法绝对。 故选:C。 16. 2010年第4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在全国50个城市抽取2万户城镇储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当前物价、利率以及收入水平下,45.2%的城镇居民倾向于“更多投资(如购买债券、股票、基金等)”。下列投资方式中,属于投资者通过暂时让渡资金使用权而获得收益的有 ①存款储蓄 ②购买股票 ③购买政府债券 ④参加社会保险 ⑤购买房产 A. ①③ B. ②④⑤ C. ①③⑤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投资方式的种类。设问是投资者通过暂时让渡资金使用权而获得收益的投资方式,关键点是“暂时让渡”,在这里有借贷的意思,就是投资者的本金及利息是有保证的,一定要还的,从选项中,存款储蓄和购买政府债券属于此类投资。因为股票不能退,参加社会保险是对风险的一种投资,购买房产属于固定资产,这些都不是暂时让渡资金使用权的投资,所以排除②④⑤,①③正确。故选A。 17.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迅速在知识界引起热烈关注,其中最吸引人眼球的是“允许科研人员依法依规适度兼职兼薪”。其实,《意见》除了“兼职兼薪”,为科研人员“发红包”外,更为重要的是体现了一种价值导向。下列能够体现这一“价值导向”的是 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完善按劳分配政策——收入分配更加公平——调动科研工作者积极性 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完善分配机制——增加科研人员收入——促进创新成果转化 ③对科研人员实施股权、期权激励——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实际贡献与收入匹配——促进创新成果转化 ④对科研人员实施股权、期权激励——健全分配激励机制——激发科研人员活力——让知识引领时代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说法错误,“允许科研人员依法依规适度兼职兼薪”强调的是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不是强调在完善按劳分配; ②④符合题意,“允许科研人员依法依规适度兼职兼薪”强调的是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表明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有利于通过完善分配机制,增加科研人员收入,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创新成果转化,体现了让知识引领时代发展的价值导向; ③说法错误,对科研人员实施股权、期权激励,不属于劳动报酬,而是按资本要素分配。 故选:C。 18.有关专家分析认为,劳动者的工资增幅如果低于物价涨幅,劳动者的日子会越过越差,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保持、经济的良性发展终将受损。下列既符合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又符合这一循环传导路径的是: A. 劳动者的工资增幅低于物价涨幅→劳动者难以共享发展成果,有失公平→改革与发展失去稳定前提→人民生活难以保障 B. 经济持续发展能力受限→劳动者增收乏力→劳动者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失去前提和基础 C. 劳动者在分配中的公平权利未能得到切实保障→劳动者生产积极性受损→生产力的发展受限 D. 劳动者消费水平提高的基础受限→国内消费需求驱动经济乏力→经济良性发展受损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不合题意,只强调了公平,未涉及效率; B不合题意,经济持续发展能力受限应该是结果; C符合题意,材料中“劳动者的工资增幅如果低于物价涨幅,劳动者日子会越过越差”,即劳动者的工资增幅低于物价涨幅,劳动者在分配中的公平权利未能得到切实保障,公平是效率的保证,因此“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保持、经济的良性发展终将受损”即劳动者生产积极性受损,生产力的发展受限; D不合题意,分析不体现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故选:C。 19. 图所示,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之间的组合模式有多种多样,你认为比较恰当的组合应该在 A. AA1区间之内 B. BB1区间之内 C. A1或B1点上 D. AB区间之内 【答案】D 【解析】 【详解】A、B不合题意,处于 AA′区间更加侧重于效率,处于BB′区间更加侧重于公平,这两种情况都没有很好地兼顾另一方面; C不合题意,处于A′或B′点上,则完全抛弃了另一方面,片面强调效率或公平,更是不可取的; D符合题意,处于AB 区间的时候,既体现了效率的要求,也体现了公平的要求,处于和谐的状态,这正是我们所倡导的; 故选:D。 20.某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控股股份公司,技术员郑某购买了内部职工股,2010年年终按股分红得到5000元,他还将自己的专利技术投入公司入股,年终又获得19000元,全年他共得工资款38000元,岗位津贴960元,奖金13800元,一年之中他缴纳各种税款5500元,向困难职工捐款1000元。在郑某一年的所得中,属于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分别是 A. 38000元;19000元 B. 52760元;24000元 C. 57760元;19000元 D. 44260元;24000元 【答案】B 【解析】 【详解】B:按劳分配是指在公有制经济范围内获得的工资、奖金和津贴,郱某全年共得工资款38000元、岗位津贴960元、奖金13800元,共计52760元属于按劳分配;按股分红5000元、专利技术入股19000元,共计24000元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B符合题意。 ACD:税款5500元和向困难职工捐款1000元不属于个人收入分配,ACD均计算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21.2017年,财政赤字率首次拟按3%安排,将进一步扩大财政赤字规模,拟安排财政赤字2.38万亿元,比2016年增加2000亿元,释放积极财政政策信号。扩张财政赤字规模以促进经济发展的传导过程是( ) ①消费需求增加,扩大内需 ②企业扩大生产,就业增多 ③劳动者收入增加,购买力提高 ④政府投资增加,形成新需求 A. ①→②→③→④ B. ③→②→①→④ C. ④→①→③→② D. ④→②→③→①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财政赤字。D:扩张财政赤字规模会直接使政府的投资增加,形成新的需求;需求增加,会促使企业扩大生产。企业扩大生产,就业就会增多;社会就业增多,劳动者的收入会增加,购买力会提高;劳动者的购买力提高,消费需求会增加,进而扩大内需。故扩张财政赤字规模以促进经济发展的传导过程应是④→②→③→①,D正确。 ABC:三项均传导错误,ABC错误。 故本题选D。 22. 2010年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从而保持经济平衡较快发展。以下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手段的是 ①增加经济建设支出 ②减少国家建设支出 ③提高税收 ④降低税收 A. ②④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经济增长滞缓、需求不足时,采取扩张型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财政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增发国债、适度增加赤字,刺激总需求的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经济过热、物价上涨时,采取紧缩型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减发国债、压缩赤字规模)抑制总需求的增长,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促进经济平稳运行。故①④正确;②③错误。故选B。 23.2017年我国财政工作伪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下列能体现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远行的作用的是 A. 降低企业设备投资的税收负担,扩大投资需求 B. 加强财政支农力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C. 加大对大气污染治理的财政投入,保护生态环境 D. 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促进教育公平 【答案】A 【解析】 【详解】A符合题意,降低企业设备投资的税收负担,扩大投资需求,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体现了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远行的作用; B不合题意,加强财政支农力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体现了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不能体现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远行的作用; C不合题意,加大对大气污染治理的财政投入,保护生态环境,体现了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不能体现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远行的作用; D不合题意,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促进教育公平,体现了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不能体现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远行的作用。 故选:A。 【点睛】从材料关键词分辨财政的作用:看到财政支持社会保障类的材料,一般可认定为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看到财政支持某类产业、行业建设类的材料,一般可认定为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看到财政政策、税率调整等一类的材料,一般可认定为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用的作用。 24. 前些年,农民张某在本村承包了20亩土地搞大棚种植,收入颇丰,国家土地流转政策落实后,张某将这20亩地转包给了李某,每年从李某处获得转包金。对农民张某的收入我们可以这样认识 ① 土地转包前的收入属于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所得,土地转包后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② 土地转包前的收入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所得,土地转包后的收入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所得 ③ 土地转包前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土地转包后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④ 土地转包前的收入属于劳动性收入,土地转包后的收入属于财产性收入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农民张某从本村承包了20亩土地搞大棚种植属于农村集体经济中的按劳分配收入,属于劳动性收入;张某将这20亩地转包给了李某,每年从李某处获得转包金是按生产要素的土地要素分配收入,属于财产性收入,③④适合题意,①②是错误的。故本题选B项。 25.2017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继续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税收政策调整以后,征税对象发生改变的是 ①个人所得税征收增加考虑家庭赡养、抚养因素 ②某高科技产品进口税由10%减低为3% ③2018年起开征环保税,征税对象为噪声、水污染物等 ④向企业征收营业税改为征收增值税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②不合题意,表述内容不是征税对象发生变化; ③符合题意,2017 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继续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税收政策调整以后,征税对象发生改变的是2018 年起开征环保税,征税对象为噪声、水污染物等; ④符合题意,2017 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继续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税收政策调整以后,征税对象发生改变的是向企业征收营业税改为征收增值税; 故选:B。 26.2017年3月7日,财政部部长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个人所得税改革方案正在研究设计和论证中,考虑将部分收入项目,如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等实行按年汇总纳税。此外,养老、二孩、房贷利息等家庭负担也有望纳入抵扣。这是继营改增、资源税改革之后又一税改重点。按照这一思路,个人所得税改革后可能引发的传导路径是 A. 个人所得税改革→工薪阶层可支配收入增加→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B. 个人所得税改革→优化国家税种结构→减轻公民税收负担 C. 个人所得税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D. 个人所得税改革→增加困难家庭财产性收入→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 【答案】A 【解析】 【详解】A符合题意,个人所得税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分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因此个人所得税改革可使工薪阶层可支配收入增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收入差距缩小有利于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B表述错误,个人所得税改革与优化国家税种结构无关; C表述错误,个人所得税改革与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无关; D表述错误,个人所得税改革,与财产性收入无关。 故选:A。 【点睛】本题属于传导类试题,此类题解答可采用首尾法进行确定。即先确定第一个题肢或先确定最后一个题肢,如果先确定第一个题肢,可以以此往后推,如果是先确定最后一个,可以以此往前推。同时要注意排除错误选项,按此步骤,基本上可以确定正确答案。 27.2013年4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自今年8月1日起,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该增值税”试点在全国范围内推开,把广播影视作品的制作、播映、发行等纳入现代服务业试点。增值税改革 ①必然会促进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发展 ②可以直接增加税改企业员工的收入 ③有利于避免重复征税和防止上环节偷漏税 ④可能使消费者受益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③④:增值税改革有利于避免重复征税和防止上环节偷漏税,有利于减轻企业税收负担,可能会使消费者受益,③④符合题意。 ①: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增值税改革有利于减轻企业税负,但不必然会促进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发展,①说法错误。 ②:增值税改革有利于减轻企业税负,但不能直接增加税改企业员工的收入,②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增值税的作用:①增值税只对增值额征税,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②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 营业税改增值税,简称营改增,是指以前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成缴纳增值税。营改增的最大特点是减少重复征税,可以促使社会形成更好的良性循环,有利于企业降低税负。 28.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而当前中国经济社会正处于转型关口,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着诸多问题,据此可采取的具体措施有 ①提高个税起征点,以加强对国民收入的调节 ②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以限制高收入者收入 ③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扶持力度 ④通过财税政策整顿分配秩序,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分配公平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③④:当前中国经济社会正处于转型关口,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要努力增加农民收入,通过财税政策整顿分配秩序,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扶持力度,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分配公平,③④符合题意。 ①:提高个税起征点是加强对个人收入分配的调节,不是加强对国民收入的调节,①说法错误。 ②:解决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着诸多问题,可以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实行对高收入者的调节分配机制,但不能限制高收入者收入,②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为此,政府要履行好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29. 从2012年1月1日起,我国将在部分地区和行业开展深化增值税制度改革试点,将原来征收营业税的行业逐步改为征收增值税。这一改革( ) ①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 ②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 ③有利于扩大税源,增加税收收入; ④有利于强化监管,避免偷税漏税;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可避免重复征税,优化我国税制结构和减轻企业税收负担,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故①②符合题意;增值税是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增值额征税,可以增加税收收入,但增值税是由原来的营业税改来的,并没有扩大税源,③不符合题意;征收增值税可避免偷税漏税,但并不是强化监管,故排除④;故本题答案选A。 【点睛】税收的作用 全面认识税收的作用: 1.从生产、分配、消费的关系看:税收政策属于分配政策,所以税收政策的运用必须要有利于生产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 2.从分配的实质看:税收实质上是一种分配关系,所以,税收政策必须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关系。 3.从税收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手段看:税收政策必须有利于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有利于发挥市场的基础性(决定性)作用,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4.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看:税收政策的选用必须兼顾效率与公平。既有利于效率的提高,又有利于公平的实现。 5.从税收与“主题”和“主线”的关系看:税收政策的选用必须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6.从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 马车看:税收政策的选用必须有利于投资、消费和出口的协调发展。 7.从税收包含的要素看:税收政策的选用必须综合考虑纳税人、征税对象和计税标准。 30. 2012年8月11日,中央财政下达补助资金20亿元,支持中西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普通高中校舍改扩建、图书和教学仪器设备配置、体育运动场等附属设施建设。财政部的拨款 ①是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②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③是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 ④是社会总供给的一部分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该题考查财政。财政部的拨款的主体是国家,属于再分配,拨款是用于支持中西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普通高中校舍改扩建、图书和教学仪器设备配置、体育运动场等附属设施建设,所以是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故②③符合题意,①④观点错误。故答案应选B。 二、非选择题 31.国家鼓励租购并举,杭州成为住房租赁试点城市.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新居民日渐增多,住房租赁市场异常火爆,房屋租金上涨过快。为此,杭州未来三年,新增租赁住房总量占新增商品住房总量的30%。一是加大公租房供应力度,未来5年公租房保有总量不少于8万套。二是增加租赁住房用地有效供应,将租赁住房用地供应纳入年度土地供应计划,增加租赁住房有效供给等方面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并鼓励个人出租住房、扩大公租房保障面,以促进租赁市场健康有序发展,让更多人住有所居。 运用“影响价格的因素”和“价格变动的影响”相关知识分析杭州采取上述措施,促使房屋租赁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原因。 【答案】①供求影响价格,供过于求价格下跌。杭州采取促进房屋租赁市场发展的一系列措施,有利于增加租赁住房有效供给,最大程度满足日渐增多的城市新居民的住房需求,有效缓解租赁住房供需矛盾引导租赁市场租房合理价格的形成。 ②价格影响生产,调节产量。针对杭州住房租赁市场异常火爆,房屋租金上涨过快,使租赁市场获利增加,从而促进房屋租赁市场发展,扩大租赁市场规模,促进租赁市场健康发展。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杭州打造住房租赁试点为背景材料,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和价格变动的影响。 可结合材料,从供求影响价格,供过于求价格下跌、价格影响生产,调节产量等方面,分析杭州针对杭州住房租赁市场异常火爆,房屋租金上涨过快的情况,采取了促进房屋租赁市场发展的一系列措施,有利于增加租赁住房有效供给,最大程度满足日渐增多的城市新居民的住房需求,有效缓解租赁住房供需矛盾引导租赁市场租房合理价格的形成,使租赁市场获利增加,从而促进房屋租赁市场发展,扩大租赁市场规模,促进租赁市场健康发展。 【详解】本题要求运用“影响价格的因素”和“价格变动的影响”相关知识分析杭州采取上述措施,促使房屋租赁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原因。 从材料可以看出,针对杭州住房租赁市场异常火爆,房屋租金上涨过快的情况,杭州采取促进房屋租赁市场发展的一系列措施,有利于增加租赁住房有效供给,最大程度满足日渐增多的城市新居民的住房需求,有效缓解租赁住房供需矛盾引导租赁市场租房合理价格的形成,使租赁市场获利增加,从而促进房屋租赁市场发展,扩大租赁市场规模,促进租赁市场健康发展。 可运用“影响价格的因素”和“价格变动的影响”相关知识,从供求影响价格,供过于求价格下跌、价格影响生产,调节产量等方面,分析杭州采取上述措施,促使房屋租赁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原因。 【点睛】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有何影响? ①调节产量。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这时生产者会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这时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 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为了生产产品,生产者必须投入一定数量的人、财、物。当一些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生产者就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32.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呈现产销两旺的势头。以下是某班同学收集的有关我国汽车生产和消费的资料,以及相关问题研究,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工业和信息化部2011年8月12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1~7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046.24万辆和1060.1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33%和3.22%,我国汽车产销均列世界第一。 运用生产与消费关系知识,对我国汽车产销状况进行分析。 【答案】①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我国汽车产业迅速发展,产量逐年增加,为居民的汽车消费奠定了基础。 ②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汽车只有被消费了,汽车生产才能继续进行;居民对汽车消费的需求,成为汽车生产发展的动力,带动了汽车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解析】 【分析】 本题以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呈现产销两旺的势头为背景材料,考查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可结合材料,从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消费为生产创造动力等方面,说明随着我国汽车产业迅速发展,产量逐年增加,为居民的汽车消费奠定了基础。而居民对汽车消费的需求,成为汽车生产发展的动力,带动了汽车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满足了居民汽车消费的需求。 【详解】本题要求运用生产与消费关系知识,对我国汽车产销状况进行分析。 从材料可以看出,我国汽车产业迅速发展,产量逐年增加,为居民的汽车消费奠定了基础。而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汽车只有被消费了,汽车生产才能继续进行。居民对汽车消费的需求,成为汽车生产发展的动力,带动了汽车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可运用生产与消费关系知识,从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消费为生产创造动力等方面,对我国汽车产销状况进行分析。 【点睛】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生产决定消费: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消费反作用于生产: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够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 33.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央财政向民生领域倾斜力度逐年增大,是我国“十一五”期间突出的亮点之一。“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公共财政向民生领域的倾斜力度。 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说明我国加大公共财政向民生领域倾斜的重要意义。 【答案】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加大财政向民生领域倾斜,坚持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有利于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促进经济平稳发展;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我国财政加大对民生领域的倾斜为背景材料,考查财政的作用和意义。 可结合材料,从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社会公平、优化资源合理配置、促进经济平稳发展、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等方面,说明我国加大公共财政向民生领域倾斜的重要意义。 【详解】要求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说明我国加大公共财政向民生领域倾斜的重要意义。 从材料可以看出,中央财政向民生领域倾斜力度逐年增大,是我国“十一五”期间突出的亮点之一。“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公共财政向民生领域的倾斜力度。 可从加大财政向民生领域倾斜,坚持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有利于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促进经济平稳发展、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等方面,说明我国加大公共财政向民生领域倾斜的重要意义。 【点睛】国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我国要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财政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34.2017年前三季度,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81,比上年同期缩小0.01。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小的省份多在中东部,差距较大省份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数为0.465,比2012年的0.474下降0.009。(注:基尼系数是反映收入差距的指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一般发达国家的基尼指数在0.24到0.36之间。) 结合材料,运用收入分配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解决材料中存在的问题? 【答案】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缩小城乡、区域收入分配差距。 【解析】 【分析】 本题以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收入分配不公为背景材料,考查收入分配的知识。 可结合材料,从坚持和完善现行分配制度以提供制度保障、增加居民收入,提高两个比重、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等方面,说明政府应如何解决材料中存在的问题。 【详解】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收入分配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解决材料中存在的问题? 从材料可以看出,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特别是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基尼系数远高于发达国家,出现了收入分配不公现象。 可,运用收入分配知识,从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居民收入,提高两个比重、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缩小城乡和区域收入分配差距等方面,说明政府应如何解决材料中存在的问题。 【点睛】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缩小收入差距? ①根本措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居民收入。 ②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③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鼓励勤劳守法致富,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④要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要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⑤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 ⑥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过程中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