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 ‎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水是生命之源,生命离不开水。水在生物体中的主要作用是 ‎①参与新陈代谢 ②参与物质的运输 ③良好的溶剂 ④贮存能量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答案】D ‎【解析】水在细胞内以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形式存在,结合水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许多化学反应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进行,自由水是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细胞内的化学反应,自由水的自由流动,对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具有重要作用,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 ‎【详解】根据分析水可以参与新陈代谢(呼吸作用),运输物质,是良好的溶剂,但不能储存能量,能够储存能量的是有机物。①②③正确,④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水在细胞内的存在形式和功能,对于自由水与结合水功能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 ‎2.广告语“聪明妈妈会用心(锌)”道出了锌的重要性。研究发现生物体内有七十多种酶的活性与Zn2+有关,这说明无机盐(  )‎ A. 对维持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 B. 对维持细胞正常形态有重要作用 C. 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D. 对调节细胞内溶液的浓度有重要作用 ‎【答案】C ‎【解析】锌的功能是对维持细胞生命活动起重要作用。‎ ‎3.一头牛耕地时突然发生抽搐,兽医除必须对症下药外,还需注射一定量的( )‎ A. 生理盐水 B. 葡萄糖液 C. 葡萄糖酸钙 D. 淀粉和蔗糖 ‎【答案】C ‎【解析】无机盐的功能:(1)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生理分.(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血液钙含量低会抽搐.(3)维持细胞的形态、酸碱度、渗透压.据此答题 ‎【详解】哺乳动物抽搐主要是由血钙含量太低引起的,因此对于全身抽搐的牛,兽医除必须对症下药外,还需注射一定量的葡萄糖酸钙液.故选C。‎ ‎4.下列关于糖类物质对应正确的是 ‎①细胞内最重要的能源物质 ②不能水解成更简单的糖 ③存在于动物肝脏或肌肉中的多糖 A. 果糖、葡萄糖、纤维素 B. 葡萄糖、单糖、糖元 C. 葡萄糖、麦芽糖、糖元 D. 糖元、葡萄糖、淀粉 ‎【答案】B ‎【解析】糖类包括:单糖、二糖、多糖。‎ 其中单糖包括: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等,葡萄糖被称为是细胞中的“生命的燃料”;核糖是RNA的组成成分,脱氧核糖是DNA的组成成分;‎ 二糖包括:麦芽糖、蔗糖、乳糖,麦芽糖、蔗糖是植物细胞中特有的二糖,乳糖是动物细胞中特有的二糖;‎ 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糖元,淀粉和糖原分别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成分,纤维素一般不作为能源物质。‎ ‎【详解】细胞内重要的能源物质是葡萄糖,单糖(葡萄糖、果糖、)是不能水解的糖,存在于动物肌细胞和肝细胞中的多糖是肝糖元和肌糖元。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糖类的种类、分布、功能等方面的知识,识记糖的种类及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5.下列化合物或结构中,元素组成最相似的是 A. 腺苷、核酶 B. 纤维素、血红蛋白 C. 油脂、核苷酸 D. 核糖体、染色体 ‎【答案】D ‎【解析】化合物的元素组成:‎ 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其组成元素是C、H、O;‎ 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等;‎ 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其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P;‎ 脂质包括脂肪、类脂和固醇,其组成元素是C、H、O,部分还含有N、P;‎ ATP的组成元素是C、H、O、N、P。‎ ‎【详解】A、腺苷含有核糖和腺嘌呤,所以化学元素有C、H、O、N,核酶的本质是RNA,含C、H、O、N、P,A错误;‎ B、纤维素的组成元素是C、H、O,血红蛋白的组成元素是C、H、O、N、Fe,B错误;‎ C、油脂的组成元素是C、H、O,核苷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P,C错误;‎ D、核糖体由蛋白质和RNA组成能,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元素组成都是C、H、O、N、P,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比较基础,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的一些重要化合物及其元素组成,能准确判断题中各化学物的元素组成,再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即可。‎ ‎6.脂质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脂肪可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橙黄色,切片细胞内外均可看到橙黄色颗粒 B. 磷脂是一切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在核糖体中也存在 C. 胆固醇在人体内能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同时它又是许多质膜的成分 D. 脂质不能贮存遗传信息,但有些脂质具有调节代谢的作用 ‎【答案】B ‎【解析】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脂肪除了是生物体内的储能物质外,还有保温、缓冲、减压的作用;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固醇类物质主要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等,这些物质对于生物体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及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详解】A、油脂可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橙黄色,细胞内外都含有脂肪,所以都可以看到橙黄色颗粒,A正确;‎ B、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组成成分,核糖体由蛋白质和RNA组成,不含磷脂,B错误;‎ C、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质膜)的重要组分,可以在人体内能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C正确;‎ D、遗传信息储存在核酸中,脂质中的性激素可以调节代谢,D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脂质的种类及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点,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并解决问题。‎ ‎7.下列有关蛋白质结构、功能多样性说法,正确的是 A. 蛋白质都有其独特的空间结构,血红蛋白是纤维状的 B. 已知某化合物含有C、H、O、N 等元素,可以推断此物质为蛋白质 C. 不同蛋白质分子中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无差异性 D. 蛋白质空间结构改变,可能会导致蛋白质失去生物活性,但这种改变一般是可逆的 ‎【答案】C ‎【解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链,一条或几条肽链盘区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的蛋白质,蛋白质结构多样性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蛋白质结构多样性决定功能多样性,有的是结构蛋白,有的具有催化功能,有的具有运输功能,有的具有调节功能,有的具有免疫功能。‎ ‎【详解】A、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象一个表面粗糙的球,而不是纤维状,A错误;‎ B、腺苷中的元素组成含有C、H、O、N,核酸含有C、H、O、N、P,所以含有C、H、O、N等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蛋白质,B错误;‎ C、各种蛋白质的肽键的结构是—CO—NH—,都是由C、H、O、N组成,C正确;‎ D、蛋白质变性后,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失去活性,不能再恢复活性,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D项中区分蛋白质的变性和盐析,盐析没有破坏蛋白质的结构,其他各项识记教材内容。‎ ‎8.下列关于生物体中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 B. 染色体是 DNA 的主要载体 C. DNA 只存在于细胞核,RNA 只存在于细胞质 D. DNA 和 RNA 都可以贮存遗传信息 ‎【答案】C ‎【解析】1、核酸根据五碳糖不同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 ‎2、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叶绿体也含有少量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细胞核中也含有RNA。‎ ‎3、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 ‎4、DNA与RNA在组成上的差别是:一是五碳糖不同,二是碱基不完全相同,DNA中含有的碱基是A、T、G、C,RNA的碱基是A、U、G、C。‎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详解】A、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A正确;‎ B、真核生物中,DNA和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所以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B正确;‎ C、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叶绿体也含有少量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细胞核中也含有RNA,C错误;‎ D、遗传信息是碱基的排列顺序,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所以储存了遗传信息,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核酸的分类、分布和功能,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理解记忆是解题的关键。‎ ‎9.下列属于真核细胞的是 A. 蓝藻 B. 大肠杆菌 C. 肺炎双球菌 D. 酵母菌 ‎【答案】D ‎【解析】原核生物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 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等)、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 病毒(如噬菌体、HIV等)没有细胞结构,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 ‎【详解】根据分析:蓝藻、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而酵母菌是真菌,属于真核生物。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种类,需要掌握一些常考的生物所属的类别,特别是原核生物,包括蓝藻、细菌、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其中对于细菌的判断,要掌握技巧,一般在菌字前有“杆”、“球”、“螺旋”和“弧”等字样的都为细菌。‎ ‎10.所有的原核细胞都具有 A. 核糖体和线粒体 B. 细胞膜和核被膜 C. 内质网和叶绿体 D. 细胞膜和核糖体 ‎【答案】D ‎【解析】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详解】AC、原核细胞中不含除核糖体以外的其他细胞器,A和C均错误;‎ B、原核细胞无核被膜包裹的细胞核,B错误;‎ D、所有的原核细胞中,均含有核糖体和细胞膜这两种结构,D正确。故选D。‎ ‎11.下列关于质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有些膜蛋白能识别来自细胞内外的化学信号 B. 膜蛋白在膜中的分布与其有水溶性和脂溶性部分有关 C. 质膜是由两层单位膜组成 D. 脂双层两层中的磷脂分子含量不同 ‎【答案】C ‎【解析】质膜(生物膜)系统的基本结构:‎ ‎(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这个支架是可以流动的;‎ ‎(2)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大多数蛋白质也是可以流动的;‎ ‎(3)在细胞膜外表,少数糖类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除糖蛋白外,细胞膜表面还有糖类与脂质结合形成糖脂。‎ ‎【详解】A、质膜上有些起着细胞标志物的作用,这些标志物可以识别来自细胞内外的化学信号,A正确;‎ B、膜蛋白有水溶性部分和脂溶性部分,所以膜中的分布与其性质有关有关,B正确;‎ C、质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但属于单层单位膜,C错误;‎ D、构成膜的磷脂双分子层并不是完全相同的,与质膜的功能有关,功能不同则膜中磷脂含量不同,D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方面的知识,注意教材中的细节问题。‎ ‎12.下图是质膜的流动镶嵌模型,①~④表示构成质膜的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①位于质膜的外表面,在细胞识别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B. ②的尾部和③一起存在于脂双层的内部 C. ②和④是可以移动的,且②更容易移动 D. 细胞膜的选择透性只与④有关 ‎【答案】D ‎【解析】质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有少量的糖类。‎ 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进行细胞间的物质交流。‎ 膜的结构特点是流动性,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 据图分析,①为糖蛋白,②为磷脂分子,③为胆固醇,④为蛋白质。‎ ‎【详解】A、①是糖蛋白,具有接受信息功能,在细胞识别过程中起重要作用,A正确;‎ B、胆固醇的作用是与磷脂的非极性尾部一起存在于脂双层内部,使质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又比较坚实,B正确;‎ C、④膜蛋白和②磷脂分子在膜中流动速率不一定相同,一般的膜蛋白没有磷脂移动那样容易,C正确;‎ D、膜的选择透过性与膜蛋白和磷脂分子都有关系,D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质膜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质膜相关知识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 ‎13.下列关于质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存在于植物和藻类细胞中 B. 叶绿体只存在于叶肉细胞中 C. 白色体能贮存脂质和淀粉 D. 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质体 ‎【答案】B ‎【解析】质体是一类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与贮藏密切相关的细胞器,它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 质体可分成两种类型:有色体和白色体,有色体中最重要的是叶绿体;‎ 叶绿体是含有叶绿素的质体,主要存在于植物体绿色部分的薄壁组织细胞中,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因而是重要的质体。叶绿体内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有色体内只含有叶黄素和胡萝卜素,由于二者比例不同,可分别呈黄色、橙色或橙红色。它存在于花瓣和果实中,在番茄和辣椒(红色)果肉细胞中可以看到。可以使植物的花和果实呈红色或橘黄色。‎ 有色体主要功能是积累淀粉和脂类。‎ 白色体不含可见色素,(又称无色体)。因在光学显微镜下呈白色,得名白色体。在贮藏组织细胞内的白色体上,常积累淀粉或蛋白质,形成比它原来体积大很多倍的淀粉和糊粉粒,成了细胞里的贮藏物质。白色体在积累淀粉时,先从一处开始形成一个核心叫做脐,以后围绕核继续累积,形成围绕脐的同心轮纹。由于一天内日照有强弱、温度有高低,往往使淀粉粒出现偏心轮纹。如观察马铃薯淀粉粒,可以看到。‎ ‎【详解】A、质体存在于植物细胞和藻类细胞中,A正确;‎ B、叶绿体,主要存在于植物体绿色部分的薄壁组织细胞中,不仅仅是叶肉细胞,B错误;‎ C、由分析可知,白色体能储存脂质和淀粉,C正确;‎ D、质体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是植物细胞的显微结构,D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质体的分类和功能的比较掌握,识记教材中的知识。‎ ‎14.处于哺乳期的某雌性动物体细胞中高尔基体数量最多的是 A. 神经细胞 B. 乳腺细胞 C. 心肌细胞 D. 红细胞 ‎【答案】B ‎【解析】神经细胞虽然会不断分泌递质,但分泌的递质也很有限,高尔基体数量较少,A错误;对雌性动物而言,乳腺细胞分泌的乳汁是很多的,因此高尔基体数量最多,B正确;心肌细胞不具有分泌功能,高尔基体较少,B错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D错误。‎ ‎15.观察黑藻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应选用黑藻的幼嫩叶片,细胞质流动明显 B. 将黑藻的叶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C. 在高倍镜下可看到叶绿体的双层膜结构 D. 由于黑藻叶肉细胞含大液泡,故能用作质壁分离实验的观察 ‎【答案】C ‎【解析】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实验的原理:‎ ‎1、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散布于细胞质中,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它的形态;‎ ‎2、线粒体普遍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健那绿染液能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通过染色,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处于生活状态的线粒体的形态有短棒状、圆球状、线形、哑铃形等;‎ ‎3、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详解】A、黑藻的幼嫩叶片,生长代谢速度更快,细胞质流动明显,A正确;‎ B、将黑藻的叶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B正确;‎ C、叶绿体的双层膜结构属于亚显微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C错误;‎ D、黑藻叶肉细胞的液泡无色,但含有有色的叶绿体,可作为参照来观察质壁分离现象,D正确。故选C。‎ ‎【点睛】D选项中观察质壁分离需要掌握其条件,有半透膜和浓度差,黑藻成熟细胞符合这个条件,同时需要考虑能否看到。‎ ‎16.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膜上附着核糖体,与其加工多肽链的功能相适应 B. 分泌功能越强的细胞,高尔基体膜的更新速度越快 C. 细胞溶胶是各种代谢活动的唯一场所 D. 溶酶体内有多种水解酶,是粗面内质网断裂后形成的 ‎【答案】B ‎【解析】分泌蛋白是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蛋白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最初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由囊泡包裹着到达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对其进行进一步加工,然后形成囊泡经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该过程消耗的能量由线粒体提供。‎ ‎【详解】A、核糖体不附着在高尔基体上,A错误;‎ B、高尔基体与细胞的分泌物形成有关,故分泌功能越强的细胞,高尔基体膜的更新速度越快,B正确;‎ C、细胞溶胶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但不是各种代谢都在细胞溶胶中进行,C错误;‎ D、溶酶体是由高尔基体断裂后形成的,其内的水解酶由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对细胞器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7.下列有关植物细胞中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核的一些相同之处,正确的是 A. 能进行遗传信息的贮存和复制 B. 都有双层膜结构并能合成蛋白质 C. 都能合成 ATP 和消耗 ATP D. 可同时存在于维管植物的筛管细胞中 ‎【答案】A ‎【解析】1、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2、线粒体和叶绿体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异同点。‎ ‎(1)结构上不同之处:线粒体形状是短棒状,圆球形;分布在动植物细胞中;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基质中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叶绿体形状是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主要分布在植物的叶肉细胞里以及幼嫩茎秆的表皮细胞内;内膜光滑无折叠,基粒是由类囊体垛叠而成;基质中含有大量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 ‎(2)结构上相同之处:都是双层膜结构,基质中都有酶,都含有少量的DNA和RNA。‎ ‎(3)功能上不同之处: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 ‎(4)功能上相同之处:都需要水作为生理功能的原料,都能产生ATP,都是半自主性细胞器。‎ ‎【详解】A、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核都含有DNA,都能进行遗传信息的贮存和复制,A正确;‎ B、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核都有双层膜结构,其中线粒体和叶绿体含有核糖体,能合成蛋白质,但细胞核不能合成蛋白质,B错误;‎ C、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核都能消耗ATP,其中线粒体和叶绿体也能合成ATP,但细胞核不能合成ATP,C错误;‎ D、维管植物的筛管细胞不含细胞核,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识记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8.下列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一定含有叶绿体 B. 线粒体的内外膜上都含有呼吸作用有关的酶 C. 都能合成一部分自身所需的蛋白质 D. 叶绿体的基质中含有光合色素 ‎【答案】C ‎【解析】线粒体和叶绿体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异同点。‎ ‎(1)结构上不同之处:线粒体形状是短棒状,圆球形;分布在动植物细胞中;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基质中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叶绿体形状是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主要分布在植物的叶肉细胞里以及幼嫩茎秆的表皮细胞内;内膜光滑无折叠,基粒是由类囊体垛叠而成;基质中含有大量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 ‎(2)结构上相同之处:都是双层膜结构,基质中都有酶,都含有少量的DNA和RNA。‎ ‎(3)功能上不同之处: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 ‎(4)功能上相同之处:都需要水作为生理功能的原料,都能产生ATP,都是半自主性细胞器。‎ ‎【详解】A、蓝藻是原核生物,不含叶绿体,但由于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所以可以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 B、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线粒体内膜和细胞质基质中,B错误;‎ C、叶绿体和线粒体是半自主细胞器,都能合成部分蛋白质,C正确;‎ D、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类囊体上,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19.如图为细胞核的模式图,①~④表示其中的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①由 DNA、蛋白质和少量 RNA 构成 B. ②是形成核糖体 RNA 的场所 C. ③是由四层磷脂分子层构成的核被膜 D. ④是蛋白质和 DNA 分子出入细胞核的通道 ‎【答案】D ‎【解析】分析题图:图示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其中①为染色质;②为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和核糖体的形成有关;③核膜,具有双层膜;④为为核孔,是生物大分子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详解】A、①染色质由DNA、蛋白质和少量RNA构成,A正确;‎ B、②核仁是形成rRNA和核糖体的场所,B正确;‎ C、③是由2层膜构成的核被膜,而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则四层磷脂分子层构成的核被膜,C正确;‎ D、④是核孔,DNA不能由核孔出细胞核,D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结合细胞核结构模式图,考查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核的结构,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识记核膜、核仁和核孔的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0.下列细胞器中含有合成磷脂的酶的是 A. B. ‎ C. D. ‎ ‎【答案】C ‎【解析】图中所示结构,A是高尔基体,B是线粒体,C是内质网,D是叶绿体。‎ ‎【详解】磷脂属于脂质,脂质在细胞的合成场所在内质网,所以只有内质网含有合成磷脂的酶。故选C。‎ ‎【点睛】本题结合模式图,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重点考查细胞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做出准确的判断。‎ ‎21.不同细胞的大小差别很大,下列细胞中体积最小的是 A. 人的肌细胞 B. 鸵鸟的卵细胞 C. 番茄的果肉细胞 D. 支原体 ‎【答案】D ‎【解析】人的肌细胞、鸵鸟的卵细胞、番茄的果肉细胞都是真核生物,真核生物的细胞体积较大,支原体是一种原核生物,是所有细胞中体积最小的细胞。‎ ‎【点睛】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比较基础,只要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即可正确答题。‎ ‎22.人体细胞内存在一套复杂的膜系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高尔基体能合成和加工蛋白质,并将其分泌到膜外 B. 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不需要具有大液泡 C. 肝脏细胞的光面内质网上含氧化酒精的酶 D. 核被膜与质膜的相连可通过线粒体来实现 ‎【答案】C ‎【解析】1、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表现:液泡由大变小,细胞液颜色由浅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 ‎2、细胞生物膜系统是指由细胞膜、细胞核膜以及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有膜围绕而成的细胞器,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由于细胞膜、核膜以及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由膜围绕而成的细胞器都涉及到细胞膜或细胞器膜,所以通常称此系统为生物膜系统。‎ ‎【详解】A、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蛋白质,并将其分泌到膜外,A错误;‎ B、质壁分离是原生质层和细胞壁分离,原生质层是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他们之间的细胞质,所以质壁分离需要具有大液泡,B错误;‎ C、与肝脏解酒精功能相适应,人肝脏细胞的光面内质网上含氧化酒精的酶,C正确;‎ D、核被膜与质膜的相连可通过内质网来实现,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器的主要功能、细胞的生物膜系统,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细胞器的结构和生物膜系统的组成,能对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 ‎23.下列关于细胞中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所有细胞中最重要的放能反应是糖的氧化 B. 光合作用是植物绿色细胞中最重要的吸能反应 C. 吸能反应所需的能量只能来自于放能反应 D. 淀粉、纤维素的合成反应是吸能反应 ‎【答案】C ‎【解析】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过程中,涉及以下几点:①涉及到不同能量形式的转化:太阳能→ATP中的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ATP中的活跃的化学能→其他形式的能量供给各项生命活动;②涉及到一系列的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光合作用属于吸能反应,细胞呼吸属于放能反应,ATP合成属于吸能反应,ATP水解属于放能反应等。‎ ‎【详解】A、所有细胞中最重要的放能反应是细胞呼吸,也就是糖的氧化,A正确;‎ B、光合作用过程吸收光能,属于吸能反应,该反应需要的能量来自光能,B正确;‎ C、光合作用过程吸收光能,属于吸能反应,该反应需要的能量不是来自放能反应,而是来自光能,C错误;‎ D、淀粉、纤维素的合成反应的过程是脱水缩合,属于吸能反应,D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需要理解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的含义,同时结合各个生理过程进行解答。‎ ‎24.ATP 是细胞中的能量通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TP 中的能量均来自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 B. ATP-ADP 循环使得细胞贮存了大量的 ATP C. ATP 水解所释放的能量可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D. 一个 ATP 由 1 个腺嘌呤、3 个磷酸基团和 2 个高能磷酸键组成 ‎【答案】C ‎【解析】1、ATP的结构式可简写成A-P~P~P,式中A代表腺苷,T代表3个,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通常断裂和合成的是第二个高能磷酸键。‎ ‎2、ATP是绝大多数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生物体内能量的转化和传递过程,ATP是一种关键的物质;ATP是生物体内直接提供可利用能量的物质,是细胞内能量转换的“中转站”,各种形式的能量转换都是以ATP为中心环节的,生物体内由于有各种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同时又有细胞中生物膜系统的存在,因此ATP中的能量可以直接转换成其他各种形式的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详解】A、光反应产生的ATP其中的能量来自光能,细胞呼吸产生的ATP,其中能量来自有机物质中的化学能,A错误;‎ B、ATP和ADP相互转化能保证细胞内的能量供应,细胞内的ATP 含量较少,B错误;‎ C、ATP水解所释放的能量可用于各项生命活动,C正确;‎ D、一个ATP由1个腺苷、3个磷酸基团和2个高能磷酸键组成,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旨在考查ATP的相关知识,识记ATP的结构和理解ATP和ADP的相互转化过程。‎ ‎25.图是物质通过胞吐作用运到细胞外侧的示意图。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A. 胞吐过程一定会产生分泌泡与质膜融合 B. 被细胞胞吐的物质一定是大分子 C. 被细胞胞吐的物质一定是液体 D. 该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答案】A ‎【解析】据图分析,物质通过胞吐作用运到细胞外侧,需要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体现膜具有流动性。‎ ‎【详解】A、胞吐过程是通过分泌泡与质膜融合,将物质排出细胞,A正确;‎ B、胞吐的物质不一定大分子物质,如神经递质,B错误;‎ C、被胞吐的物质不一定是液体,如神经递质,C错误;‎ D、胞吐过程需要消耗能量,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相关知识,考生要能够理解胞吐的特点,识记神经递质的释放属于胞吐。‎ ‎26.某同学用形态和生理状况相似的某植物叶片下表皮细胞为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 过程中相关细胞都保持生理活性,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6 组实验中,表皮细胞都能发生渗透作用,出现吸水或失水现象 B. 实验后,c 组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小于 a 组 C. 实验后,f 组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 d 组 D. 细胞在实验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 0.35~0.40 g/mL 之间 ‎【答案】B ‎【解析】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实验前与实验后细胞长度的比值<1,说明细胞吸水膨胀,即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实验前与实验后的比值>1,说明细胞失水皱缩,即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 ‎【详解】A、实验前与实验后的比值<1,说明细胞吸水膨胀;实验前与实验后的比值>1,说明细胞失水皱缩,A正确;‎ B、根据表中数据可知,c组蔗糖浓度大于a组,c组细胞吸水少于a组,故实验后,c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高于a组,B错误;‎ C、f组蔗糖浓度大于d组,f组细胞失水多于d组,实验后,f组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d组,C正确;‎ D、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蔗糖浓度为0.35g/ml-1时,实验前与实验后的比值<1,说明细胞吸水,即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在0.40g/ml-1时,实验前与实验后的比值>1,说明细胞失水,即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因此细胞液的浓度在0.35~0.40g/ml-1之间,D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渗透作用及质壁分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分析表格数据,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的能力。‎ ‎27.下列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B. 酶只能催化一种或几种相似底物的反应 C. 酶只能在细胞内发生催化作用 D. 在动物的肝脏和马铃薯中含有 H2O2 酶 ‎【答案】C ‎【解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2、酶的特性:专一性、高效性、作用条件温和。‎ ‎3、酶促反应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详解】A、酶是蛋白质或RNA,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A正确;‎ B、酶具有专一性,只能催化一种或几种相似底物的反应,B正确;‎ C、只要条件适宜,酶在细胞内和细胞外都能发挥作用,C错误;‎ D、在动物的肝脏和马铃薯中含有H2O2酶,D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酶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酶的概念、化学本质,掌握酶的特性及酶促反应的原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28.核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 RNA 分子,在特异的结合并切割特定的 RNA 后,核酶可以从杂交 链上解脱下来,重新结合和切割其他的 RNA 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向核酶中滴加双缩脲试剂,可以发生紫色反应 B. 与不加核酶组相比,加核酶组 RNA 降解较快,由此可以反映核酶的高效性 C. 核酶具有热稳定性,故核酶的活性不受温度的影响 D. 核酶与催化底物相结合时形状发生改变 ‎【答案】D ‎【解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 ‎2、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 ‎3、酶促反应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4、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另外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 ‎【详解】A、核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不属于蛋白质,所以向核酶中滴加双缩脲试剂,不会发生紫色反应,A错误;‎ B、与不加核酶组相比,加核酶组RNA降解较快,由此可以反映核酶具有催化作用,但不能反应高效性,B错误;‎ C、核酶的活性也受温度的影响,C错误;‎ D、核酶与催化底物相结合时,其形状会发生改变,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酶的概念以及酶的特性的知识,考生识记酶的概念和特性,明确酶催化作用的原理和外界条件对酶活性的影响是解题的关键。‎ ‎29.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葡萄糖、麦芽糖均是还原糖 B. 淀粉是植物体内重要的贮能物质 C. ATP、脱氧核糖核酸和核酶中都含有糖 D. 纤维素和淀粉的分子结构相同,都是由葡萄糖组成 ‎【答案】D ‎【解析】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单糖,蔗糖和麦芽糖是植物特有的二糖,乳糖是动物细胞特有的二糖,淀粉和纤维素是植物细胞的多糖,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多糖。‎ ‎【详解】A、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均是还原糖,A正确;‎ B、植物细胞的多糖有纤维素和淀粉两种,其中淀粉是植物体内重要的贮能物质,B正确;‎ C、ATP中含有核糖、脱氧核糖核酸中含有脱氧核糖,核酶中含有核糖,C正确;‎ D、纤维素和淀粉都是由葡萄糖聚合形成的大分子物质,但二者空间结构不同,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细胞内糖的分类和分布,识记糖类的知识,特别是C选项中各种物质中是否含糖需要识记各种大分子物质的结构。‎ ‎30.下列关于糖类和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葡萄糖、果糖和乳糖是含有 6 个碳原子的单糖 B. 在细胞膜上的糖类能与蛋白质结合,位于细胞膜外侧 C. 人体内和食物中的磷脂是最常见的脂质 D. 糖类和油脂元素组成一样,但糖类的氧原子含量较油脂的少 ‎【答案】B ‎【解析】1、糖类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根据水解情况可分为单糖、二糖、多糖,单糖包括五碳糖(核糖、脱氧核糖)和六碳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二糖包括有蔗糖、乳糖、麦芽糖,多糖包括有淀粉、纤维素和糖原;还原糖包括:所有的单糖、麦芽糖、乳糖;‎ ‎2、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固醇,其中除磷脂组成元素为C、H、O、N、P以外,其余组成元素与糖类相同为C、H、O,但油脂中氧原子含量较糖类少。‎ ‎【详解】A、葡萄糖和果糖是含有6个碳原子的单糖,乳糖属于二糖,A错误;‎ B、在细胞膜上的糖类能与蛋白质结合构成糖蛋白,位于细胞膜外侧,与细胞识别有关,B正确;‎ C、人体内和食物中的油脂是最常见的脂质,并非磷脂,C错误;‎ D、糖类和油脂组成元素相同,都为C、H、O三种元素,且油脂中氧原子含量较糖类少,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糖类和脂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糖类脂质的种类及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31.下列关于人体中蛋白质和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中的 DNA 既可作为遗传物质又有催化作用 B. 由单体形成蛋白质和核酸的过程中都有水生成 C. 核酸控制和决定着细胞及整个生物体的遗传特性 D. 蛋白质中的氮元素主要存在于肽键中,核酸中的氮元素主要存在于碱基中 ‎【答案】A ‎【解析】1、单体是能与同种或他种分子聚合的小分子的统称;是能起聚合反应或缩聚反应等而成高分子化合物的简单化合物;是合成聚合物所用的低分子的原料。多糖(淀粉、糖原和纤维素)、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因而被称为多聚体。‎ ‎2、核酸的功能:‎ ‎(1)细胞内携带遗传物质的物质。‎ ‎(2)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详解】A、细胞中的DNA不具有催化作用,A错误;‎ B、由单体聚合形成蛋白质和核酸的过程中都有水生成,B正确;‎ C、核酸是遗传物质,其控制和决定着细胞及整个生物体的遗传特性,C正确;‎ D、蛋白质中的氮元素主要存在于肽键中,核酸中的氮元素主要存在于碱基中,D正确。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化合物,要求考生识记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种类及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32.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油脂和蛋白质”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若与本尼迪特试剂加热出现红黄色沉淀则说明检测液中含麦芽糖 B. 检测还原糖时,需要取摇匀后的样本液加本尼迪特试剂直接鉴定 C. 在进行油脂鉴定实验时,需用50%的乙醇溶液洗去多余的染料 D. 在检测蛋白质时,需在待检组织样液中先后加入双缩脲试剂 A 和 B 各 2mL ‎【答案】C ‎【解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 ‎(1)本尼迪特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红黄色沉淀,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蔗糖、淀粉等)。‎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4)淀粉遇碘液变蓝。‎ ‎(5)甲基绿能使DNA呈绿色,吡罗红能使RNA呈红色。‎ ‎【详解】A、若与本尼迪特试剂加热出现红黄色沉淀则说明检测液中含还原性糖而不能确定是麦芽糖,A错误;‎ B、检测还原糖时,需要取摇匀后的样本液加本尼迪特试剂,并水浴加热,B错误;‎ C、在进行油脂鉴定实验时,需用50%的乙醇溶液洗去多余的染料,C正确;‎ D、在检测蛋白质时,需在待检组织样液中先加入双缩脲试剂A2mL,再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4滴,D错误。故选C。‎ ‎33.下列有关蓝藻和黑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都有叶绿体参与光合作用 B. 用纤维素酶可破坏它们的细胞壁 C. 都属于真核生物 D. 遗传物质都是 DNA,都能合成酶 ‎【答案】D ‎【解析】A、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叶绿体,A错误;‎ B、蓝藻属于原核细胞,其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根据酶的专一性原理可知,蓝藻的细胞壁不能被纤维素酶破坏,B错误;‎ C、蓝藻属于原核生物,C错误;‎ D、蓝藻和黑藻的遗传物质都是DNA,都能合成酶,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异同,首先要求考生明确蓝藻属于原核生物,黑藻属于真核生物,其次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能列表比较两者,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34.以玉米籽粒为实验材料进行“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实验前需将玉米干种子放在 20~25℃温水中浸泡适当时间 B. 用红墨水染色玉米籽粒后纵切并观察其颜色变化 C. 用稀释的红墨水染色后直接观察胚乳的颜色 D. 煮过的玉米作为实验组,未煮过的玉米作为对照组 ‎【答案】A ‎【解析】1、细胞膜在功能上具有选择透过性,即细胞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2、细胞膜是否具有选择透过性可通过红墨水染色观察实验探究,红墨水不能透过胚活细胞的细胞膜,能透过胚乳死细胞,进而被染色。‎ ‎【详解】A、实验前将玉米籽粒放在20~25℃温水中浸泡适当时间,增加细胞的活性,A正确;‎ B、先纵切玉米籽粒,在用红墨水染色,冲洗后观察其颜色变化,B错误;‎ C、胚乳细胞是死细胞,应该先纵切玉米籽粒,再用稀释的红墨水染色,冲洗后观察胚的颜色,C错误;‎ D、未煮过的玉米作为实验组,煮过的玉米作为对照组,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通过将实验材料玉米种子的染色与观察,设计实验,考察学生理解和应用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35.细胞自噬是细胞通过包裹细胞自身物质或结构的自噬体与溶酶体等融合,从而降解细胞 自身物质或结构的过程,研究发现饥饿处理能刺激酵母菌自噬体的形成,自噬对于胚胎发育 和细胞分化也发挥重要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正常细胞中的溶酶体对细胞自身结构无分解作用 B. 溶酶体能合成多种水解酶 C. 当细胞养分不足时,细胞自噬作用会减弱 D. 酵母菌的自噬体现膜的流动性 ‎【答案】D ‎【解析】1、自噬作用是细胞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是真核细胞通过形成“自噬体”用于清除细胞内聚物及受损细胞器,进而维持细胞内稳态的一种途径;‎ ‎2、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水解酶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合成的场所为核糖体。‎ ‎【详解】A、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正常细胞中的溶酶体可降解细胞自身物质或结构,A错误;‎ B、水解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蛋白质的合成场所应为核糖体,B错误;‎ C、根据题干信息可知,饥饿处理能刺激酵母菌自噬体的形成,因而当细胞养分不足时,细胞自噬作用会增强,C错误;‎ D、酵母菌包裹细胞自身物质或结构形成自噬体,细胞膜的形态发生了改变,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性即流动性,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重点考查细胞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并能结合题干信息准确答题。‎ ‎36.如图是两种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与甲细胞相比,乙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有⑧⑨⑩,属于高等植物细胞 B. 甲细胞中参与抗体合成和分泌的具膜细胞器有②③⑤⑦‎ C. 乙细胞所构成的组织可作为鉴定还原糖的理想材料 D. 甲、乙细胞中的⑦各具有不同的功能 ‎【答案】D ‎【解析】分析甲图:甲细胞能分泌抗体,为浆细胞,其中结构①~⑦依次为细胞膜、核糖体、内质网、细胞核、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 分析乙图:乙图为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其中结构②为核糖体;结构③为内质网;结构④细胞核;结构⑤线粒体;结构⑦为高尔基体;结构⑧为叶绿体;结构⑨为液泡;结构⑩为细胞壁。‎ ‎【详解】A、⑩为细胞壁,不属于细胞器,A错误;‎ B、②为核糖体,无膜结构,B错误;‎ C、乙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存在颜色干扰,因此不可作为鉴定还原糖的材料,C错误;‎ D、⑦为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动植物细胞的结构,试剂图中各数字代表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同时注意高尔基体在动植物细胞中功能不同。‎ ‎37.下图①~④表示物质出入细胞的不同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O2 和甘油通过图②方式运输,K+进入肌肉细胞的方式是①‎ B. 图①转运物质的速率比②要大 C. 图①③中载体蛋白的形状改变均需要由 ATP 提供能量 D. 图④方式既体现了质膜的流动性又体现了质膜的选择性 ‎【答案】B ‎【解析】分析图形,方式①是由高浓度到低浓度,需要载体协助,不消耗能量,所以为易化扩散;②物质由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协助,不消耗能量,是自由扩散;③物质由低浓度到高浓度,需要载体蛋白和消耗能量,是主动运输,④为生物大分子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胞吞。‎ ‎【详解】A、O2和甘油通过图②自由扩散方式运输,K+进入肌肉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③,A错误;‎ B、易化扩散有载体协助,所以比自由扩散的转运速率要大,B正确;‎ C、图①③中载体蛋白的形状改变,易化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而主动运输需要由ATP提供能量,C错误;‎ D、图④方式表示胞吞,体现了质膜的流动性,没有体现选择透过性,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着重考查了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异同点,要求考生能够识记相关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并且明确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均不需要消耗能量,而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还有只有主动运输能逆浓度进行运输,胞吐不需要载体但是需要消耗能量,进而解题。‎ ‎38.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实验中,显微镜下可依次观察到甲、乙、丙 三种细胞状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细胞具有大液泡,也可作为该实验的材料 B. 甲、乙、丙可在同一个细胞内依次发生 C. 由乙转变为丙的过程中,有水分子从胞内扩散到胞外 D. 与甲相比,乙所示细胞的细胞液颜色较深,吸水能力较强 ‎【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丙的质壁分离程度<甲<乙,细胞在发生之比分离和复原过程中,水分子都是双向移动的。‎ 成熟的植物细胞有一大液泡。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既发生了质壁分离。‎ ‎【详解】A、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细胞具有大液泡,但缺少色素,不便于观察实验现象,A错误;‎ B、在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中,甲、乙(逐步发生质壁分离)、丙(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可在同一个细胞内依次发生,B正确;‎ C、由乙转变为丙的过程中,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此时水分子从胞外扩散到胞内的多于从胞内扩散到胞外的,C正确;‎ D、甲细胞失水较少,乙细胞失水较多,与甲相比,乙所示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较高,吸水能力较强,细胞液颜色较深,D正确。故选A。‎ ‎【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并掌握细胞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的原理、实验过程和方法,C选项中理解水分子的运动是双向的。‎ ‎39.图为适宜温度下,pH 对人体内两种酶作用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不同酶对 pH 的耐受范围不相同 B. 当胃蛋白酶从 pH 为 10 的溶液中转入 pH 为 2 的溶液中其活性将上升 C. 胰蛋白酶能催化的底物不止一种 D. 除了温度、pH,有一些化合物也能使酶的活性发生变化 ‎【答案】B ‎【解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 2、①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②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 ‎③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3、分析题图:由曲线图可知,胃蛋白酶的最适PH值为2,胰蛋白酶的最适PH值为8。‎ ‎【详解】A、看图可知,不同酶对pH的耐受范围不相同,A正确;‎ B、胃蛋白酶在pH为10的溶液中已失去活性,所以当胃蛋白酶从pH为10的溶液中转入pH为2的溶液中,其仍然没有活性,B错误;‎ C、一种酶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胰蛋白酶可以催化多种蛋白质水解,C正确;‎ D、影响酶活性的因素除了温度、pH以外,还有些化学物质能使酶活性增加,称为酶的激活剂,而有些化学物质能使酶的活性降低甚至丧失,称为酶的抑制剂。如Cl-是唾液淀粉酶的激活剂,Cu2+是唾液淀粉酶的抑制剂,D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要注意:①低温和高温时酶的活性都降低,但两者的性质不同。②在过酸或过碱环境中,酶均失去活性而不能恢复。③同一种酶在不同pH下活性不同,不同的酶的最适pH不同。④反应溶液酸碱度的变化不影响酶作用的最适温度。‎ ‎40.下表是有关酶专一性的探究实验,“—”表示不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酶的种类 B. 本实验仅以试管 1、2 为对照 C. 本实验不能用碘-碘化钾溶液代替本尼迪特试剂 D. 若 5 号试管中呈现轻度阳性反应,说明蔗糖酶也可少量催化淀粉分解 ‎【答案】C ‎【解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 2、酶的特性:‎ ‎①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②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 ‎③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3、分析表格数据:该实验的自变量包括酶的种类和底物的种类,可以验证酶的专一性。‎ ‎【详解】A、分析表格数据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酶的种类和底物的种类,A错误;‎ B、本实验4号、5号也可以为对照,4号为6号的对照,证明蔗糖酶的专一性;5号为3号的对照,证明淀粉酶的专一性,B错误;‎ C、碘-碘化钾溶液不能检测蔗糖是否被水解,本实验不能用碘-碘化钾溶液代替本尼迪特试剂,C正确;‎ D、5号试管出现红黄色沉淀,可以观察下它的对照组1号试管,如果1号试管也出现红黄色沉淀,可能是淀粉溶液中有杂质,如含有还原性糖;否则可能蔗糖酶中含有少量淀粉酶,把淀粉分解成了还原糖,D错误。故选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酶的概念以及酶的特性,对照表格找到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结合实验中添加的试剂得到实验结果。‎ 二、非选择题 ‎41. 图 1 表示细胞内某些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及其相互关系,甲、乙、丙、丁、戊、 己代表不同的有机物,1、2、3、4 代表组成大分子物质的单体。请分析回答:‎ ‎ ‎ ‎(1)组成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甲和丙,则甲是_____,组成丙的 3 是 ______。3 可以通过______方式形成多肽链,____________条多肽链可以组成具有独特空间的蛋白质。‎ ‎(2)组成核糖体的乙形成与_____(结构)有关。‎ ‎(3)若己和丙参与构成生物膜结构,则膜的功能主要由膜上_____(填“己”或“丙”) 的种类和数量决定。若丁为生物体的重要贮能物质油脂, 则 4 是由_____和_____________ 组成。若戊为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则参与其合成的细胞器是_________。若 5 为绝大多数生命活动直接供能,则在洋葱的根尖细胞中,形成 5 的细胞器有_________。‎ ‎【答案】DNA(脱氧核糖核酸) 氨基酸 脱水缩合 一条或几条 核仁 丙 甘油 脂肪酸 高尔基体 线粒体 ‎【解析】分析题图:甲和丙组成染色体,乙和丙组成核糖体,因此甲是DNA,丙是蛋白质,乙是RNA;1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2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核糖核苷酸,3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4是大分子戊的单体,组成元素是C、H、O,因此丁是糖原,4是葡萄糖。‎ ‎【详解】(1)根据分析甲的组成元素是C、H、O、N、P,所以甲是DNA,丙是蛋白质,所以其基本组成单位3是氨基酸,氨基酸形成肽链的方式是脱水缩合,一条或几条多肽链可以组成具有独特空间的蛋白质。‎ ‎(2)乙是RNA,组成核糖体的RNA是rRNA,其形成与细胞核的核仁有关。‎ ‎(3)生物膜的功能由蛋白质(丙)种类和数量决定,生物体重要的贮能油脂是脂肪,脂肪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植物细胞中参与细胞壁形成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5‎ ‎ 为绝大多数生命活动直接供能,则5是ATP,洋葱根尖细胞没有叶绿体,所以能够形成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 ‎【点睛】本题结合题图考查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识,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化合物的组成元素,重点是蛋白质的结构。‎ ‎42.图1是某动物细胞的部分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细胞结构,图2表示该细胞内部分细胞器的物质组成。回答下列问题:‎ ‎ ‎ ‎(1)图1中属于生物膜系统的结构有_____(填数字)。其中结构①的名称是_____,其扩大膜面积的方式是_________。结构⑤的基本骨架是_____。每一个结构⑥是由两个互相垂直的_____组成,其作用是与_____有关。‎ ‎(2)图2中的A和C分别对应图1中的_____、_____(填数字)。‎ ‎(3)若图1细胞为分泌细胞,则分泌蛋白合成并分泌的过程依次是_____(填数字)。若细胞器④不断从③脱落下来_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影响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 ‎【答案】①②③⑤⑦ 线粒体 内膜折叠形成嵴 脂双层 中心粒 细胞增殖 ① ④ ④③⑦⑤ 会 ‎【解析】分析图1:图中①是线粒体、②是细胞核、③是内质网、④是核糖体、⑤是细胞膜、⑥是中心体、⑦是高尔基体。‎ 分析图2:A细胞器含有脂质、蛋白质和核酸,说明该细胞器含有生物膜和核酸,动物细胞中应为线粒体;B细胞器只含蛋白质和脂质,说明该细胞器含有生物膜,动物细胞中可能为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C细胞器只含蛋白质和核酸,不含磷脂,说明不含生物膜,应为核糖体。‎ ‎【详解】(1)图1细胞中中心体和核糖体无膜结构,其余结构均具有膜结构,因此具有生物膜结构有①②③⑤⑦;结构①表示线粒体,内膜折叠形成嵴扩大膜面积。结构⑤是细胞膜,基本骨架是脂双层。⑥表示中心体,是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组成,与细胞增殖有关。‎ ‎(2)根据分析可知,图2中的A应为线粒体,C应为核糖体,分别对应图1中的①、④。‎ ‎(3)分泌蛋白的形成和分泌过程为:附着在内质网上的④核糖体合成蛋白质→③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⑦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⑤细胞膜。由于分泌蛋白是在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所以若细胞器④核糖体不断从③内质网上脱落下来,会影响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 ‎【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重点考查细胞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掌握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43.图1是物质进入细胞的示意图,其中①-④表示4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图2是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简图。(注:GLUT2是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载体,ATPase是ATP酶)。据图分析:‎ ‎ ‎ ‎(1)图1中②的出入方式叫_________,比①的物质扩散速率_____。下列几种物质进入红细胞属于该种方式的是_____(选填“氧气、葡萄糖、甘油、蛋白质”)。‎ ‎(2)图1中③方式的物质转运速率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和__________。④方式的物质进入细胞穿过了_____层膜。‎ ‎(3)图2中Na+移出细胞膜外的跨膜运输方式为__________。‎ ‎(4)细胞膜上的ATPase是一种蛋白质,组成它的多肽链经过加工、修饰后,最后由__________形成的囊泡将蛋白质发送到细胞膜上去。据图分析可知,ATPase具有两项重要功能,即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易化扩散 大 B 载体数量 能量 0 主动转运 高尔基体 催化 运输 ‎【解析】分析图1:①表示由外到内的自由扩散,②表示由外到内的易化扩散,③表示由外到内的主动运输,④表示胞吐。‎ 分析图2: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时,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属于主动运输;而运出细胞时,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运输,属于易化扩散。‎ ‎【详解】(1)图1中②的出入方式从高浓度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表示易化扩散,比①自由扩散的物质扩散速率大。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属于易化扩散,而氧气和甘油属于自由扩散,蛋白质属于胞吞和胞吐。‎ ‎(2)图1中③表示主动运输,物质转运速率主要取决于载体数量和能量。④表示胞吐,形成囊泡进入细胞穿过了0层膜。‎ ‎(3)根据细胞膜内外Na+的浓度差,Na+移出细胞膜外是逆浓度梯度运输的,需要消耗ATP,因此Na+移出细胞膜外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转运。‎ ‎(4)组成“ATPase”的多肽链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修饰后,最后是由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将蛋白质发送到细胞膜上去的,据图分析可知,“ATPase”既能作为载体运输Na+和K+,又能最为酶催化ATP的水解,为其转运Na+和K+提供能量。‎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判断能力。‎ ‎44.为了验证 pH 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请根据提供的材料用具,完成下面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 ‎ 材料用具:试管,量筒,滴管,试管架,pH试纸;新鲜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研磨液;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等。‎ ‎(1)实验原理:过氧化氢酶可以使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气。‎ ‎(2)实验步骤:‎ ‎①如上图所示,先在1号、2号、3号试管中各加入2mL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向1号试管内加入1mL蒸馏水,向2号试管内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向3号试管内加入__________________,并振荡试管。‎ ‎②向1号、2号、3号试管内各滴入_____的肝脏研磨液。‎ ‎③仔细观察各试管内_____,并记录 ‎(3)实验结果:1号试管内产生的气泡_____,2号和3号试管内产生的气泡_____。‎ ‎(4)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需要适宜的_____。‎ ‎(5)在坐标图中画出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与pH的关系曲线(画出大致趋势即可)_____。并从曲线可知,过酸或过碱都会导致酶_____。‎ ‎(6)要鉴定过氧化氢酶的化学本质,可将该酶液与双缩脲试剂混合,若反应液呈紫色,则该酶的化学本质为_____。‎ ‎【答案】1ml(等量)氢氧化钠溶液 1ml(等量) 盐酸溶液 等量 气泡产生量 较多 较少 pH 失去活性 蛋白质 ‎【解析】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是否受pH影响。实验设计应该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该实验的自变量是pH,因变量是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其他都是无关变量。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有温度和pH,低温能使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使酶失活,而高温、过酸和过碱都会使酶失活。‎ ‎【详解】(2)实验步骤:‎ ‎①实验目的是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故先在1号、2号、3号试管中各加入2mL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向l号试管内加入l mL蒸馏水,向2号试管内加入1mL(等量)氢氧化钠溶液,向3号试管内加入1mL(等量)盐酸溶液,并振荡试管。‎ ‎②据题分析可知,向1号、2号、3号试管内各滴入等量(2滴)肝研磨液。‎ ‎③气泡的多少反应了过氧化氢酶活性的高低。仔细观察各试管内产生气泡的多少,并记录。‎ ‎(3)在最适pH时,酶的活性最高;当高于或低于最适pH时,酶的活性都会降低。故实验结果为:1号试管内产生的气泡较多;2号和3号试管内产生的气泡较少。‎ ‎(4)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需要适宜的pH。‎ ‎(5)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与pH的关系曲线:‎ 从曲线可知,过酸或过碱都会导致酶失去活性。‎ ‎(6)过氧化氢酶与双缩脲试剂混合呈紫色,说明该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点睛】本题考查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及探究实验,重点是考查影响酶活性的探究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实验设计的原则,准确判断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同时要掌握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