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1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 专题6 人口 学案(湘教版)
关 注 人 类 活 动 专题六 人口 ————[知识结构互联]———— ————[易错易混辨析]———— ①人口自然增长率越大,人口越多,人口自然增长率越小,人口越少。(×) ②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人口总量不一定下降。(√) ③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 ④少年儿童向东部迁移的主要因素为经济因素。(×) ⑤春节期间农民工返乡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社会因素。(√) ⑥人口向新疆、黑龙江等地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矿产资源开发。(√) [自我校对] ①科学技术 ②人口合理容量 ③水源 ④人口增长空间差异 ⑤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⑥经济因素 ⑦国内人口迁移 ⑧对迁出地 考点1 人口增长及人口问题 (对应学生用书第51页) ■品真题——圈定高考考查范围· 1.(2014·全国卷Ⅰ ·T10~11)下图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读图,完成(1)~(2)题。 【导学号:78194030】 (1)如图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征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① B.② C.③ D.④ (2)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 ) A.1910~1930年 B.1930~1950年 C.1950~1970年 D.1970~1990年 [题眼点拨] 本题题眼是“图中各年份移民人数和移民占总人口的比例”,说明可计算出各年份的人口总数,“1950~1970年移民人数变化不大,但移民占总人口比例不断下降”,说明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快,人口总数增加。 (1)A (2)C [第(1)题,根据图中提供的不同年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的比例,可分别计算出1910年该国的总人口约为9 300万,1930年该国的总人口约为1.25亿,1950年该国的总人口约为1.4亿,1970年该国的总人口约为2亿,1990年该国的总人口约为2.5亿,2010年该国的总人口约为3.08亿。该国人口在持续增加,与图①曲线的特征相吻合,故选A。第(2)题,结合上题,该国不同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可以分别计算出来。1910~1930年人口自然增长数量约为3 100万;1930~1950年人口自然增长数量约为2 000万;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数量约为6 000万;1970~1990年人口自然增长数量约为4 000万。比较可知,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故选C。] (1)1970年以后,该国移民人数大幅度增多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 A.经济发展迅速,对劳动力需求增多 B.人口自然增长呈现负增长 C.自然灾害和战争的发生 D.水资源缺乏 (2)下列关于该国人口增长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数量持续增加 B.人口数量持续减少 C.人口数量先增加后减少 D.人口增长速度趋缓 (1)A (2)A [第(1)题,从图中可知1970年以后该国移民人数迅速增加,移民占总人口比例迅速上升,最可能的原因是1970年以后,该国经济迅速发展,吸引周边国家劳动力大量迁入。第(2)题,从图中可读出各年的移民人数和移民占总人口比例,根据人口总数=移民人口数/移民占总人口比例,可计算出各年的人口总数,对比可知该国人口数量持续增加。] 2.(2013·全国卷Ⅰ·T7~8)下图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当前,该城市总人口约1 300万。据此完成(1)~(2)题。 (1)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该城市( ) A.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总人口减少 C.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D.人口净迁入量减少 (2)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 ) A.美国 B.日本 C.俄罗斯 D.德国 [题眼点拨] 本题题眼是“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平均人口自然增长、总人口增长、国内净迁移及国际净迁移变化率”,说明人口自然增长率增加,总人口迁移率减小,但均为正值,说明总人口缓慢增长,国内净迁移率为负值,说明国内为净迁出,国际净迁移率为正值,且基本不变。 (1)D (2)A [第(1)题,比较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人口变化率,可推知该城市总人口增长速度变慢,但总人口增长率仍大于零,故总人口数仍然在增加,因此排除A、B两项;90年代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80年代略有增加,C错误;与80年代相比,该城市90年代国际、国内净迁移率都在下降,说明迁入该城市的人口减少,D正确。第(2)题,该城市自然增长率较高,且90年代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80年代有所增加。此外,该城市国际净迁移率也较高,说明对国外移民有较大的吸引力,由此可判断该城市最有可能位于美国,故选A;俄罗斯、德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甚至是负增长,故排除C、D两项;日本是个人口密集的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国际净迁移率都较低,故排除B项。] [考题统计] 五年2考: 2014年卷Ⅰ·T10、11;2013年卷Ⅰ·T7、T8 [考情分析] 1.高考考查特点 (1)以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增长的比例变化图为背景材料,考查人口增长的特征。 (2)以某城市不同时间人口的增长柱状图为背景,考查人口的增长状况及不同国家人口的增长特征。 2.解题2个提醒 (1)人口增长不仅指人口的自然增长,还包括由于人口迁移引起的机械增长。 (2)自然增长率下降人口总量不一定下降。从人口自然增长看只要自然增长率大于零,人口总量就会持续增加。当自然增长率由正值逐渐下降为零时,人口总量最大;当自然增长率由负值逐渐增大到零时,人口总量最小。 ■释重难——剖解核心知识备考· 1.人口增长模式及影响 2.主要人口问题 ■预测练——沿着高考方向训练· 考向 人口增长及人口问题 1.(2017·衡水中学二调)下图是“杭州市六次人口普查人口数量及年龄构成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 (1)杭州市在2000年之后人口总数增长较快的直接原因是( ) A.出生率较高 B.死亡率较低 C.迁入率较高 D.迁出率较低 (2)上图所示杭州市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情况是( ) A.1953年之后65岁以上人口数量逐年增加 B.1964年之前15~64岁人口比例不断减少 C.1990年之后0~14岁人口数量不断减少 D.1982年之前人口结构已进入老龄化阶段 (1)C (2)B [第(1)题,一个地区的人口增长包括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机械增长,读图可知,杭州2000年以后0~14岁人口比重大幅度下降,说明出生率下降,而老年人口变化幅度较小,由此可知增加的人口主要是外来的青壮年人口。所以杭州人口总数增长较快的直接原因是迁入率较高。第(2)题,读图可知,杭州1964年以前0~14岁人口比重上升,65岁以上人口比重也在上升,说明15~64岁人口比例不断减少,B正确。图中0~14岁和65岁以上人口比重的变化不能直接体现这两个年龄段人口总数的变化,故A、C错误;通常把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为7%以上作为进入老龄化的标准,图中65岁以上人口比例在1982年约为6%,D错误。] 2.(2017·石家庄二模)波兰是欧盟第六大国,自20世纪90年代,经济一直保持在4%左右的年增长率,是欧盟平均速度的两倍。1998年以来,人口增长率一直在负增长和不到1%之间徘徊,为此波兰历届政府均实行鼓励生育政策。2015年底,波兰实行更加积极的鼓励生育政策——全民“500+”,即对所有生育二孩及以上的家庭,每个孩子每月补贴500兹罗提(波兰官方货币),直至孩子成年。根据波兰中央统计局预测,2017年波兰将迎来“婴儿潮”。 据此完成(1)~(2)题。 (1)波兰政府全民“500+”政策的实施主要得益于( ) A.广阔的国土面积 B.完善的社会保障 C.快速的经济增长 D.较小的人口基数 (2) 波兰迎来“婴儿潮”将会( ) A.增强民族的竞争力 B.稳定人口年龄结构 C.降低老年人口数量 D.提高国家教育水平 (1)C (2)A [第(1)题,波兰全民“500+”政策,是对所有生育二孩及以上的家庭,每个孩子每月补贴500兹罗提(波兰官方货币),直至孩子成年,这需要很大一笔费用。而波兰20世纪90年代,经济一直保持在4%左右的年增长率,是欧盟平均速度的两倍,其快速的经济增长保障了全民“500+”人口政策的实施。第(2)题, 波兰人口增长率一直在负增长和不到1%之间徘徊, “婴儿潮”的出现,缓解人口老龄化,使得后备劳动力充足,合理的年龄结构使得民族更加有竞争力,A正确。 “婴儿潮”会使得青少年比重增加,所以B错误; “婴儿潮”可能会影响老年人口比重,但不会影响老年人口数量,C错误; “婴儿潮”出现后,这些婴儿未入学前,受教育者比例会减少,短期不会提高国家的教育水平,D错误。] 3.全面二孩政策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热议。下图为某城市生育二孩意愿调查统计图。据此完成(1)~(2)题。 (1)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A.促进我国家庭结构的优化 B.缓解我国老龄化严重的问题 C.调节我国男女性别比失衡 D.拉动我国的经济增长 (2)该城市选择30~40岁生育二孩的人口所占的比重远高于选择20~30岁生育二孩的人口,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国家政策 B.生育能力 C.经济水平 D.文化水平 (1)B (2)C [第(1)题,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多年,青壮年及少儿人口所占比重减小,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增加,社会负担加重,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可缓解我国老龄化严重的问题。第(2)题,国家政策提供了生育二孩的机会,而生育意愿则取决于家庭和个人。该城市选择30~40岁生育二孩的人口所占比重明显偏大,说明该市经济水平较高,就业压力较大,经济水平决定了生育二孩人口的年龄结构。文化水平对生育二孩的年龄也有一定的影响,但非主要影响因素。] 2015年11月我国宣布放开“全面二孩”政策。图甲示意2010年我国人口金字塔,图乙示意1980~2012年我国人口出生数,据此完成(1)~(3)题。 图甲 图乙 (1)如果我国仍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推测2012年之后我国出生人口变化趋势为( ) A.缓慢持续增加 B.先减后增 C.先增后减 D.快速减少 (2)目前,我国城市人口的生育率低于农村,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迅速上升。2013年后制约我国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是( ) A.生育政策 B.城市化 C.育龄人口 D.资源状况 (3)针对我国的人口问题,我国政府今后可能不会采取的措施是( ) A.健全社会养老制度 B.适度延缓退休年龄 C.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 D.大量接纳外来移民 (1)C (2)B (3)D [第(1)题,2010年我国人口金字塔图中,20~24岁人口比重大于24岁以上和20岁以下年龄段,而一般生育年龄人口主要集中在24~30岁,故2012年以后,开始几年由于20~24岁人口增多而生育率有所升高,故出生人口先增加,但由于20岁以下人口较少,故再往后出生人口又会减少,则2012年以后我国出生人口变化趋势为先增后减。也可依据1980~2012年人口出生数图来分析。 第(2)题,由题中信息可知,我国城市人口比重快速上升、但城市人口生育率较低,导致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变慢,则今后制约我国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城市化。第(3)题,针对生育率下降问题,可发展机器人产业,以及适度延缓退休年龄,来缓解劳动力不足带来的问题,同时健全社会养老制度。] 考点2 人口迁移及影响 (对应学生用书第53页) ■品真题——圈定高考考查范围· [例1](2016·全国丙卷·T4~6)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据此完成(1)~(3)题。 (1)导致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 ) A.产业转型升级 B.食品价格大增 C.环境质量下降 D.交通拥堵加重 (2)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 ) ①服务设施齐全 ②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 ③适宜就业机会多 ④生态环境较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今后上海市引进的产业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 ) A.资源密集型产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 C.资金密集型产业 D.知识密集型产业 [题眼点拨] 本题题眼是“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说明产业将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 (1)A (2)C (3)D [第(1)题,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主要为务工经商人员,随着上海市的产业转型升级,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从而导致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第(2)题,随着产业转型升级,上海市的传统产业多向周边的中小城市转移,从而为这些中小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人口迁入。 第(3)题,由材料知,上海市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因此今后上海市引进的产业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知识密集型产业。] 下图是2014年上海市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上海流入人口比例最大的年龄段是( ) A.20~24岁 B.25~29岁 C.30~34岁 D.35~39岁 (2)目前上海市流动人口正处在( ) A.劳动力个体流动阶段 B.老年人跟着孩子流动阶段 C.夫妻带着孩子流动阶段 D.农村流动人口回流阶段 (1)A (2)C [第(1)题,流入人口就是外来人口,图示外来人口数量最大的是20~24岁年龄段。第(2)题,读图可知,劳动年龄人口和少儿人口都较多,老年人口少,说明孩子跟随父母一块流入上海,即处于夫妻带着孩子流动阶段。] 2.(2013·全国卷Ⅱ·T1~2)下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2)题。 【导学号:78194031】 (1)2005~2010年( ) A.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 B.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 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 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 (2)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域间的人口迁移( ) 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 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 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 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 [题眼点拨] 本题题眼是“浙江人口迁入率远大于江苏,浙江与江苏人口迁出率相当”,说明浙江人口净迁入率大于江苏,“ 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安徽、江西、贵州、四川为净迁出省,江苏、天津、广东、浙江、北京、上海为净迁入省市”,说明延缓净迁入省的老龄化,加速净迁出省老龄化。 (1)C (2)B [第(1)题,根据题意,迁出(入)人口=迁出(入)比重×人口总数。据图,贵州的迁出人口比重虽然略高于四川,但四川人口数量远多于贵州,所以四川的迁出人口数多于贵州,A错误;上海虽然迁入人口比重高于广东,但人口总数远少于广东,故上海迁入的人口数少于广东,B错误;人口增长包括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就自然增长率而言,浙江和江苏都是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省区,二者的自然增长率差别不大,从图上可以看出,浙江迁入人口比重远高于江苏,而迁出人口比重基本一样,故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C正确;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人口自然增长率越低,故天津人口自然增长率应低于安徽,D错误。 第(2)题,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是从欠发达地区迁入相对发达地区,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从省级行政区域人口迁移看,皖、赣、黔三省属于欠发达省份,人口以迁出为主,且迁出的人口主要是青壮年,所以当地老龄化进程加快,沪、京、津属于相对发达的直辖市,人口以迁入为主,且迁入人口主要是青壮年,延缓了当地老龄化进程,故B正确。目前我国处于城市化中期阶段,无论是人口迁出地区,还是人口迁入地区,城市化水平都会有所提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东部沿海地区为主要人口迁入区 B.江西省的人口净迁出率大约为8% C.西部各省区迁出率都高于迁入率 D.北京市迁入人口数量大于广东省 (2)下列关于图中人口迁移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安徽省人口外迁,导致当地劳动力不足 B.大量人口迁入浙江,会加大当地基础设施压力 C.人口的迁入会进一步加剧上海市人口老龄化 D.农民工大量迁入天津,促进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1)A (2)B [ 第(1)题,由图中信息可知,我国东部沿海大部分省区人口迁入率大于迁出率,说明其为主要人口迁入区,A正确;江西省的人口净迁出率约为8%-2%=6%,B错误;图中并没有把全国各省区人口迁移情况都标出,我国西部个别省区由于资源开发或政策影响,人口迁入率高于迁出率,C错误;北京虽然人口迁入率高于广东,但由于其人口基数小,迁入人口数量仍可能小于广东省,D错误。 第(2)题,安徽省外迁的人口多为剩余的劳动力,人口迁出可以缓解当地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并不会导致当地劳动力不足,A错误。迁入人口多为青壮年劳动力,人口迁入能缓解迁入区老龄化问题,同时也会对迁入区基础设施和环境造成较大压力,B正确,C错误;农民工文化水平较低,大量农民工迁入天津对其高科技产业发展作用不大,D错误。] [考题统计] 五年2考: 2016年卷Ⅲ·T4~T6;2013年卷Ⅱ·T1、T2 [高考感悟] 1.高考考查特点 (1)以上海市外来人口减少文字材料为信息,考查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影响。 (2)以我国不同省市的人口迁出比重和迁入比重统计图为背景,考查运用图文信息,分析不同省市的人口增长状况及人口迁移的影响。 2.解题的2个提醒 (1)“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堵加重”是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是逆城市化的原因,不是“外来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 (2)我国目前人口迁移主要是从农村迁往城市,因此无论对迁入区还是迁出区,城市化水平都会提高。 ■释重难——剖解核心知识备考· 1.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2.人口迁移的影响 ■预测练——沿着高考方向训练· 考向 人口迁移及影响 1.(2017·怀化四模)2016年11月11日CCTV报道,根据民政部公布的数据,全国共有父母双方都外出务工或者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在家但是没有监护能力的农村留守儿童全国有902万人,比2013年锐减5200万人。从区域分布看,农村留守儿童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据此完成(1)~(3)题。 (1)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锐减,主要原因可能是( ) A.人口出生率降低 B.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C.城市化水平提高 D.城乡差距缩小 (2)我国农村留守儿童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A.中西部地区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B.中西部地区执行计划生育政策 C.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 D.中西部地区资源综合开发不足 (3)关爱留守儿童是每个人的责任。要从源头上减少留守儿童,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中西部地区发展绿色循环经济 B.中西部地区实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 C.提高东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 D.加大中西部地区自然资源综合开发 (1)D (2)C (3)D [第(1)题,根据农村留守儿童的含义可知,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扶持农民返乡创业,城乡差距缩小,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从而使农村留守儿童数量锐减。第(2)题,我国中西部省份自然环境较差,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与东部发达地区差距较大,人口外流数量较多,导致出现较多的农村留守儿童。第(3)题,留守儿童问题是因为经济原因产生的,所以只有通过发展经济才能解决问题。结合中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加大中西部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中西部地区实行退耕还草的政策、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并不能很快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提高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会加重留守儿童问题。] 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在春节返乡后,一部分人不再回到务工的远方大城市,转而选择离家不远的务工地,这一现象称为务工潮倒吸现象。下图为2008~2015年我国农民工数量及月均收入变化,据此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显示2015年我国农民工( ) A.总人数已超过了3亿 B.本地务工人数超过外地务工人数 C.外出务工人数约占61% D.月人均收入超过4 000元 (2)出现务工潮倒吸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内地( ) A.交通条件改善,空气质量良好 B.产业升级迅速,人力资源需求量大 C.人口政策调整,生育放宽二胎 D.各类城市发展,就业创业机会增多 (3)影响农民工收入水平的主要因素是( ) A.劳动力市场供需 B.能源价格的波动 C.劳动力年龄结构 D.产业结构的调整 (1)C (2)D (3)A [第(1)题,据图判断2015年我国农民工总人数27 500万人并未达到3亿,A项错误;本地务工人数约为11 000万人少于外地务工人数16 500万人,B项错误;外出务工人数约占16 500万/27 500万×100%=60%,C项正确;月人均收入超过3 000元,D项错误。第(2)题,根据“务工潮倒吸现象”定义可以判断我国内地中小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发展较快,农民工的收入提高,不愿选择到远方大城市务工,D项正确;务工潮倒吸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当地及其周边地区收入提高,与交通条件改善、空气质量良好、产业升级迅速、人力资源需求量大关系不大,A、B、C项错误。第(3)题,农民工收入水平高低取决于劳动力数量的供求关系和素质高低,当供大于求,农民工收入水平低;反之,当供小于求,农民工收入水平高;劳动力素质高,收入也高。] 2.下图为某石油城市人口增长率变化图。据图回答(1)~(3)题。 (1)该城市在( ) A.1958年人口总量达到最多 B.1975年人口机械增长率超过自然增长率 C.1993年人口总量开始下降 D.2014年人口基数达最大值 (2)该城市人口增长率变化的直接原因可能是( ) A.资源枯竭 B.产业升级 C.环境改善 D.设施完善 (3)为了可持续发展,该城市应采取的有效措施为( ) A.鼓励移民迁入,引进外部投资 B.提高居民素质,加强教育投入 C.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 D.建设经济特区,减免各项税赋 (1)C (2)A (3)C [第(1)题,一个城市人口数量的变化由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共同决定。1993年该城市人口机械增长率约为3‰,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6‰,故人口总量开始减少。第(2)题,资源型城市不可避免出现的问题是资源枯竭,资源枯竭会导致人口迁入量减少。第(3)题,资源枯竭型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产业转型和产业升级。] 3.读俄罗斯2006~2010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增长率与净增人口数量统计图,回答(1)~(2)题。 (1)2010年俄罗斯人口增长率发生了很大变化,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 A.鼓励移民政策起实效 B.开放生育政策见成果 C.医疗技术突飞猛进 D.局势动荡 (2)人口增长率的变化对该国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A.提高环境承载力 B.缓解就业压力 C.繁荣劳动力市场 D.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1)A (2)C [第(1)题,2010年,俄罗斯出生率虽有上升,但仍低于死亡率,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应为负数,说明该国人口增长率发生很大变化的原因并不是开放生育政策的结果;从图中看不出医疗技术突飞猛进,且医疗技术的发展不是人口增长率发生很大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该国人口增长率呈上升趋势,说明该国局势稳定,外来移民的增加是导致人口增长率上升的原因。第(2)题,一般而言,外来移民以青壮年为主,人口迁入繁荣了该国的劳动力市场,但可能会增加就业压力;环境承载力的提高取决于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及科技水平的提高等;由于无法确定外来移民的文化程度,因而无法确定人口迁入是否促进了该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规律方法] 人口迁移影响因素的思路分析 1.不同阶段、不同区域、不同人群人口迁移的成因分析 差异 主要影响因素 时间差异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环境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小,社会经济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大 地域差异 由经济落后地区迁入经济发达地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因素 年龄差异 青壮年人口迁移主要是经济因素或婚姻因素;老年人口迁移可能是家庭因素或环境因素;青少年人口迁移最可能是家庭因素或教育因素 性别差异 男性人口迁移,迁入区可能重工业发达,以第二产业为主;女性人口迁移,迁入区可能轻工业发达,以第三产业的服务业为主 文化差异 学历水平较高的人群迁入区一般高新技术产业发达,学历水平较低的人群迁入区一般劳动力导向型产业较多 2.工业化、城市化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城市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中心,第二、三产业发达,就业机会多,工资水平高,是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农村人口的迁移。 3.产业结构调整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要求发生变化。高新技术的发展,促进了高端技术人才的迁入,加快了普通劳动力技能的提升;伴随着劳动力导向型产业的转移,劳动力迁移方向也发生了变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