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19届一轮复习岳麓版选修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9届一轮复习岳麓版选修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案

选修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对应学生用书第264页)‎ ‎[知识梳理]‎ 一、商鞅变法 ‎1.背景 ‎(1)无论是在经济、政治上,还是在文化上,秦国都落后于其他六国。‎ ‎(2)统治者的支持:秦孝公广纳贤士,决心变法图强。‎ ‎2.措施 ‎(1)政治 ‎①废除世卿世禄制,设立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按功劳大小授予官爵。‎ ‎②建立什伍组织,将百姓按照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的单位进行编制,实行什伍连坐制度。‎ ‎③建立县制,强化中央集权。‎ ‎④规定轻罪重刑,强化法律意识。‎ ‎(2)经济 ‎①“为田开阡陌封疆”,承认私人占有土地的合法性,允许自由买卖土地。‎ ‎②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③颁布标准器,统一度量衡。‎ ‎(3)文化:焚烧诗书,加强思想文化统治。‎ ‎3.历史作用 ‎(1)政治:沉重打击了旧贵族,推动了宗法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转型,为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帝国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经济:发展了地主经济,增强了国力。‎ ‎(3)军事:壮大了军事力量,稳定了统治秩序,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 ‎(1)必要性 ‎①经济:与汉族的经济和文化相比,鲜卑族的社会发展水平比较落后。‎ ‎②政治: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 政策;鲜卑贵族对各族百姓巧取豪夺,激化了社会矛盾。‎ ‎(2)有利条件 ‎①439年,北魏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北方多年来分裂混乱的政治局面。‎ ‎②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 ‎③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2.内容 ‎(1)经济 ‎①实行均田制:把国家控制的荒地分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②推行三长制:邻长、里长、党长直属于州郡,负责清理户口和田亩,征发徭役和兵役。‎ ‎(2)政治 ‎①整顿吏治:制定俸禄制度,按照政绩的好坏决定地方官吏的任期。‎ ‎②迁都洛阳:为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以南伐为名迁都洛阳。‎ ‎③社会风俗:改鲜卑服为汉服;改鲜卑姓为汉姓;与汉族通婚;以汉语为正音;改行汉制。‎ ‎3.历史作用 ‎(1)经济方面: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北方出现了魏晋以来空前的繁荣局面。‎ ‎(2)民族关系方面:加快了各族人民融合的进程,为中国多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做出了贡献。‎ ‎(3)政治方面 ‎①缓和了社会矛盾,加速了北魏政权封建化进程,巩固了封建统治。‎ ‎②为结束长期分裂割据,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三、王安石变法 ‎1.背景 ‎(1)“三冗”问题:北宋初为加强中央集权,形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所谓“三冗”问题。‎ ‎(2)“两积”局面:国家财政入不敷出,国库空虚,‎ 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导致积贫局面形成;北宋大力削弱武将的兵权,使指挥效率和军队战斗力降低,形成积弱局面。‎ ‎(3)社会危机:“三冗”“两积”引起了严重的社会危机,革新除弊成为朝野的共识。‎ ‎(4)有利条件:庆历新政为王安石变法奠定了基础;宋神宗坚持变法,重用王安石。‎ ‎2.内容 ‎(1)理财之法:实行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在抑制兼并、保障农业生产、增加政府收入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强兵之法:实行“省兵”措施,精减军队,裁汰老弱士兵,归并军营,缩减编制,以减少军队数量和军费开支;实行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等,节省了军费开支,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3)取士之法: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废除以诗赋词章取士的旧制,要求考生联系当前实际,参加经义策论的考试;对“恩荫”制度提出尖锐的批评,要求对官员子弟贯彻择优录用的原则,以克服恩荫泛滥的弊病。‎ ‎3.历史作用 ‎(1)积贫局面的改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 ‎(2)积弱局面的改善:节省了军费开支,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四、俄国农奴制改革 ‎1.背景 ‎(1)经济上:农奴制度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与西欧国家有很大差距。‎ ‎(2)政治上:农奴制激化了阶级矛盾,农奴反抗此起彼伏.严重威胁沙皇专制。‎ ‎(3)思想上:“十二月党人”和进步知识分子反对农奴制和专制统治,要求社会变革。‎ ‎(4)军事上:克里木战争的失败,俄国国际地位下降,国内矛盾尖锐化。‎ ‎(5)主观上: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认识到只有变革才能自救,成立“‎ 农民事务秘密委员会”,发起酝酿农奴制改革的“大讨论”。‎ ‎2.内容 ‎(1)“二一九法令”‎ ‎①政治:农民无条件地获得法律上的人身自由。‎ ‎②经济:农民通过赎买获得一半土地,另一半土地归地主所有,地主有权决定保留哪些地块。‎ ‎③组织:强化村社对农民的管理。‎ ‎(2)司法改革和地方自治 ‎①司法改革:颁布《司法章程》,全面建立近代司法体系。废除旧的等级法院,实行公开陪审制,建立律师制和陪审制。‎ ‎②地方自治:在农村建立地方自治局,在城市建立城市杜马。‎ ‎3.历史作用 俄国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向现代化迈出的重要步骤,但改革很不彻底。改革中对农民的严重不公,引起了一些青年知识分子的强烈愤慨。‎ 五、明治维新 ‎1.背景 ‎(1)幕府统治下的国内危机 ‎①政治:幕府统治下的日本实行幕藩体制,等级森严。社会各阶层对幕府强烈不满,尤其是下级武士迫切希望改变现状。‎ ‎②经济: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和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③外交:幕府统治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日本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2)黑船来航的冲击:1853年,美国以武力打开日本大门,日本面临沦为殖民地的危机。‎ ‎(3)思想:严重的民族危机、洋学的传播和中国鸦片战争失败的教训使下级武士中的有志之士萌生了强烈的民族意识,探寻救亡图存之路。‎ ‎(4)政治基础和纲领:改革派开展武装倒幕成功,建立明治政府,以《五条誓文》作为施政纲领。‎ ‎2.内容 ‎(1)政治 ‎①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②宣布“四民平等”,取消了等级身分制和武士阶级的特权。‎ ‎③制定《大日本帝国宪法》,确立了日本近代天皇制政治体制。‎ ‎(2)经济 ‎①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承认土地私有。‎ ‎②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创办国营“模范工厂”,发展民用工业。扶植私人企业,推动民间企业的兴起。‎ ‎(3)文化 ‎①倡导文明开化,引进西方思想文化。‎ ‎②教育兴国,确定“国民皆学”方针,建立近代教育体制。‎ ‎③“求知识于世界”,重视传媒,发展新闻出版事业,传播启蒙思想。‎ ‎④生活习俗西欧化。‎ ‎3.历史作用 ‎(1)积极 ‎①政治:结束了封建割据状态,建立起中央集权的统一民族国家,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②经济:通过殖产兴业,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日本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地主土地所有制确立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为工业化提供了原料和劳动力。‎ ‎③文化: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传统文化和习俗被打破,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得到传播,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④国际:摆脱了沦为西方殖民地的民族危机,走上了独立富强的道路,使日本跻身于世界强国行列;日本是东方国家中,受到西方冲击后,经过改革成功启动近代化的典型,为其他落后国家提供了重要的启迪和经验。‎ ‎(2)局限性 ‎①政治:藩阀以天皇的名义长期垄断政权,人民没有获得民主权利。‎ ‎②经济:地主土地所有制导致农民生活贫困,严重影响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制约了工业的发展。‎ ‎③文化:藩阀为维护专制统治,推行愚民政策,灌输天皇崇拜思想。‎ ‎④国际:日本走上了军国主义的对外扩张道路,给亚洲 各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导致日本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之一。‎ 六、戊戌变法 ‎1.背景 ‎(1)必要性 ‎①甲午战后,列强进一步加强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国民族危机空前加深。‎ ‎②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增加税收,导致人民负担沉重,统治危机进一步加深。‎ ‎(2)可能性 ‎①经济基础;甲午战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②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强烈要求实行政治变革,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③思想基础:王韬、郑观应等早期维新派提出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兴办学校等主张。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 ‎2.过程 ‎(1)公车上书:1895年春,康有为、梁启超等发起“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维新运动开始从理论宣传走向政治实践。‎ ‎(2)变法宣传:康有为等创办报刊,组织学会,尤其是北京的强学会和上海的《时务报》影响较大,维新变法的新局面逐渐形成。‎ ‎(3)施政纲领:1898年初,康有为呈递《应诏统筹全局折》,提出了比较具体的变法措施,成为维新派的施政纲领。‎ ‎(4)组织机构:1898年4月,保国会成立。它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宗旨,维新变法的浪潮激荡全国。‎ ‎(5)百日维新 ‎①开始标志: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 ‎②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教、军事等方面。‎ ‎③评价:新政得到了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地主的支持,但是变法措施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和定宪法等内容。‎ ‎3.历史作用 ‎(1)政治:维新运动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政治运动和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变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揭开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序幕。‎ ‎(2)经济:维新派在经济上提倡近代工业、交通运输业,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 ‎(3)思想:维新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而奔走呼号,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维新运动开创了新的时代风气、社会舆论和思想观念,这是它贡献给时代,也是它留给后人最宝贵的精神遗产。‎ ‎[经典例析]‎ 典例1 (2017·全国卷Ⅰ)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新中国工资制度自1956年改革以后,在近30年中基本没有大的变动。1978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组织力量调查研究,提出工资改革意见。1982年,中共十二大再次提出要改革工资制度。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有关决定,其中提出尤其要改变脑力劳动者报酬偏低的状况。随后,中央决定于1985年进行工资改革,其原则: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奖金要同企业的经济效益高低、个人贡献大小挂钩,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要逐步适当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改变平均主义状况;今后中央只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两级机关,以及全国性的重点大专院校和科研、文化、卫生事业单位,其他各级机关和事业单位归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国营企业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以后,国家不再统一安排其职工的工资改革与工资调整;使绝大多数工作人员的工资都有一定的增加,对中青年业务骨干、中小学教师给予适当照顾。‎ ‎——摘编自庄启东等《新中国工资史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的意义。‎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1982年”“1985年”“改变脑力劳动者报酬偏低的状况”“中央只管……单位”“其他……归省、自治区……管理”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渐进改革、分级管理、向脑力劳动者倾斜等方面回答。第(2)问,根据材料信息“改变平均主义”“‎ 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工资都有一定的增加”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等方面回答即可。‎ ‎【答案】 (1)逐步推行,渐进改革;落实按劳分配原则;实行政企分开、分级管理;向脑力劳动者适当倾斜。‎ ‎(2)改变了原有不合理的工资制度;提高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和生活水平;有利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典例2 (2017·全国卷Ⅱ)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末,有很多部门负责管理北京的街道与沟渠、河道,“严且备矣”,但“究其实,无一人过问”,以致北京城“粪土载道,秽污山积”,“洋人目之为猪圈,外省比之为厕屋”。清政府每年出资修,并向商民收取巨款,但款项皆被官员私吞,并没有真正用于街道等的修缮。戊戌变法时期,清政府令“各衙门即行查勘、估修,以壮观瞻,并大清门、正阳门外,菜蔬鸡鱼摊肆,一概逐令于城根摆设”。对此改革,“官吏闾民,皆称不便”,更有官吏怂恿百姓联名反对。‎ ‎——据苏继祖《清廷戊戌朝变记》‎ 材料二 凡改革之事,必除旧与布新,两者之用力相等,然后可有效也。苟不务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必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于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矣。‎ ‎——摘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困难及启示。‎ ‎【解析】 第(1)问,依据材料中的“粪土载道”“款项皆被官员私吞”“戊戌变法时期”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城市环境脏乱、经费被官吏贪污、西方的影响等方面说明原因。第(2)问,从改革遭到官民的反对等方面说明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存在的困难;根据材料信息“除旧”“布新”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启示。‎ ‎【答案】 (1)西方的影响;政出多门,互相推诿;城市宜居性差,影响城市形象;日常维护不力,经费被官吏贪污。‎ ‎(2)困难:改革触动了一些官吏的既得利 益;打破了百姓习惯。启示:改革既要除旧又要布新,不可偏废;除旧弊难免触及多方利益;改革需要勇气和毅力;改革需要强有力的领导;改革应以人民的福祉为宗旨。‎ ‎[深化拓展]‎ 一、对重大历史改革的全面把握 ‎1.改革的分类 ‎(1)从程度上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局部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的彻底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2)从内容上看,分为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文化改革。‎ ‎(3)从性质上看,可分为奴隶制改革、封建性质的改革、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①奴隶制改革: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改革、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 ‎②封建性质的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 ‎③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戊戌变法、美国罗斯福新政。‎ ‎④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改革;中国的改革开放。‎ ‎2.归纳“改革背景”的一般方法 ‎(1)社会发展趋势:经济条件——根本原因。‎ ‎(2)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原因。‎ ‎(3)社会危机:内忧(财政危机、社会矛盾等)、外患(民族危机)——必要条件。‎ ‎(4)改革力量:阶级条件。‎ ‎(5)改革及支持者的革新意识:思想条件——主观条件。‎ ‎(6)外部因素:催化剂、导火线——直接原因。‎ ‎3.归纳“改革结局”的一般方法 ‎(1)如何评定“改革的结果”‎ 一场改革的成败与否,不能看改革者个人的结局如何,而要看这一改革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否得到维持,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2)如何分析“改革成败的原因”‎ ‎①看是否适合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 ‎②看当时力量对比: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③看改革的政策措施是否行之有效。‎ ‎④看改革者是否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⑤看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二、评价改革的原则及对改革规律性的认识 ‎1.原则 要把每次改革放在它所属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去加以评价。首先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历史要求,再看这些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者违背了这一历史要求,它对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据此,对改革作出基本的肯定或否定。‎ ‎2.规律性认识 ‎(1)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 ‎(2)改革必然会因损害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到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会一帆风顺,这就需要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3)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能否成功的根本原因。‎ ‎(4)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适合国情的改革之路。‎ ‎[提能训练]‎ ‎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制太庙正祭乃是腊月与每季孟月举行的时享,以及三年一次的祫祭与五年一次的禘祭。终唐一世,例常举行的时享、禘祭并无皇帝亲祭之实例;所有的亲祭案例皆属于临时性质的告祭。‎ 玄宗于天宝元年二月亲自主持“三大礼”:第一日(辛卯),亲享老子于玄元庙(后改为太清宫);第四日(甲午),亲享太庙;第六日(丙申),合祭天地与南郊……自天宝时代以降,三大礼中的太庙朝享都是皇帝亲行,其重要性远远超过有司代行的正祭,直到北宋末年,‎ 皇帝一般不再亲自主持太庙正祭。‎ ‎——摘编自周善策《封禅礼与唐代前半期吉礼的变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玄宗时吉礼大祀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玄宗时吉礼大祀改革的作用。‎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自天宝时代以降,三大礼中的太庙朝享都是皇帝亲行……超过有司代行的正祭”得出太庙“正祭”的地位被三大礼中的太庙朝享所取代;根据材料“其重要性远远超过有司代行的正祭,直到北宋末年,皇帝一般不再亲自主持太庙正祭”得出皇帝亲祭取代官员行祭;根据材料“亲享老子于玄元庙”得出国家礼仪道教化。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对当时(思想:冲击了儒家礼制传统;政治:强化了皇帝的权威,有利于巩固统治秩序)、后世(对后世的礼仪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的角度进行作答即可。‎ ‎【答案】 (1)特点:太庙“正祭”的地位被三大礼中的太庙朝享所取代;皇帝亲祭取代官员行祭;国家礼仪道教化。‎ ‎(2)作用:冲击了儒家礼制传统;强化了皇帝的权威,有利于巩固统治秩序;对后世的礼仪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元朝末期,阶级矛盾和蒙汉民族矛盾尖锐。元顺帝即位后,驱逐权臣伯颜,任命脱脱为中书右丞相,开始了“至正更化”。脱脱上任不久,宣布恢复科举,对汉人择优录取。在宣文阁内重开经筵,当时的经筵基本上是“与时政得失有当匡救者,未尝缄默”。至正五年,元顺帝特诏命24名官员分赴各地宣抚民众,并给予宣抚使特权:“体察官吏贤否,明加黜陟;民间一切兴利除弊之事,悉听举行。”元顺帝还下令官府设置常平仓、义仓,以应付突发性自然灾害。‎ 元顺帝虽对改革重臣赋予充分信任,但君臣之间同样存在着矛盾与隔阂,17年间有七任丞相相继执政,而他们的改革路线又各有侧重。当时,太子党与顺帝党的斗争,伯颜与燕帖木儿家族之间、脱脱与伯颜之间、哈麻与脱脱之间也存在激烈斗争。这些斗争极大削弱了统治阶级的力量,“至正更化”亦被葬送其中。‎ ‎——摘编自《元末至正更化探究》‎ ‎(1)根据材料,概括元朝“至正更化”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措施实行的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至正更化”失败的原因。‎ ‎【解析】 第(1)问中第一小问措施,结合材料“至正更化”的相关内容进行作答即可,例如,恢复科举制度、重视文教、整顿吏治等方面都可以作答。第二小问,只需结合上述措施进行作答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元顺帝虽对改革重臣赋予充分信任,但君臣之间同样存在着矛盾与隔阂,17年间有七任丞相相继执政,而他们的改革路线又各有侧重”可知,元顺帝对改革派重臣存在猜忌,导致丞相更迭频繁,改革政策缺乏连续性;根据材料“当时,太子党与顺帝党的斗争,伯颜与燕帖木儿家族之间、脱脱与伯颜之间、哈麻与脱脱之间也存在激烈斗争”可知,当时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异常尖锐;而根据元朝少数民族政权性质的特点及其“四等民”的民族歧视政策又可知,蒙汉二元文化存在巨大差异,蒙古统治集团的排汉心态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改革的进程。‎ ‎【答案】 (1)措施及意义:恢复科举制度,有利于缓和汉蒙之间的民族矛盾;重开经筵,重视文教,对统治者推行仁政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宣抚民众,整顿吏治,设置专门机构,防御自然灾害,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 ‎(2)原因:蒙汉二元文化存在巨大差异,蒙古统治集团的排汉心态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改革的进程;元顺帝对改革派重臣存在猜忌,导致丞相更迭频繁,改革政策缺乏连续性;统治阶级内部利益争夺激烈。‎ ‎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明末清初,明代宗室藩王们及一大批官僚豪绅被镇压后,这些被镇压的藩王、官僚、豪绅所霸占的土地分布在山东、山西、湖南、湖北、陕西等地,当时清政府有的官吏建议统一回收,然后卖给农民耕种。而当时有的庶民一贫如洗,哪有钱购买这些土地呢?康熙作了一个令大部分清政府官吏张目结舌的决策,他下诏将藩王的土地无偿交给所在地的农民耕种,号称“更名田”。康熙在实施“更名田”的同时,大胆奖励官员、农民垦荒……他针对当时一方面国库粮食不充足;另一方面地方出现抛耕、荒耕的现实状况,在康熙十年,对新垦荒地免税的年限,‎ 由过去的三年放宽到四年,又宽到六年,最后宽到了十年;此外,康熙皇帝针对贫困农民在垦荒和兴修水利无资金、无耕牛的问题,他下令地方政府给予财政资助。他说:“流移者给以官庄(官田),匮乏者贷以官牛,陂塘沟洫修以官帑(公款),则民财裕而力垦者多矣。”并下令荒地垦熟后,原主不许复认,以鼓励垦荒者的积极性。‎ ‎——曲路浚《从前清政府的棱镜中折射当代财政之伤》‎ ‎(1)根据材料,概括清初的改革在注重社会平衡方面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初改革的积极影响。‎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他下诏将藩王的土地无偿交给所在地的农民耕种,号称‘更名田’”可知措施一为将藩王的土地无偿交给所在地的农民耕种;根据“在康熙十年,对新垦荒地免税的年限,由过去的三年放宽到四年,又宽到六年,最后宽到了十年”可知措施二为延长农民对新垦荒地免税的年限;根据“此外,康熙皇帝针对贫困农民在垦荒和兴修水利无资金、无耕牛的问题,他下令地方政府给予财政资助”可知措施三为地方政府财政资助。第(2)问,结合措施一可知,清初改革使农民有了自己的田地,不再成为“流民”有利于社会稳定,赢得了民心;结合措施二、三可知清初改革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农民积极缴纳赋税;使清政府的国库日益充实起来。‎ ‎【答案】 (1)措施:将藩王的土地无偿交给所在地的农民耕种;延长农民对新垦荒地免税的年限;地方政府财政资助。‎ ‎(2)影响:清初改革使农民有了自己的田地,不再成为“流民”,有利于社会稳定,赢得了民心;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农民积极缴纳赋税;使清政府的国库日益充实起来。‎ ‎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95年,户部奏请“各省挑精壮三成,其余老弱一概裁撤”。之后,户部又奏请裁减勇营三成。甲午战争后到戊戌变法前,清政府编练的新式陆军有四支:“定武军”(后改称“新建陆军”)、“自强军”、“武毅军”、“湖北护军营”。新军仿照德国陆军编制,按照德国的训练方法训练军队。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财政困难,大力发展工商实业,以增加税源。1896年,清政府通饬各省设立商务局,1897‎ 年创立了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1896年,总理衙门议奏:“兴学诚自强本计,请由各省督抚酌拟办法,或既就原有书院量加课程,或另建书院肄习专门。”此后,各省创办了不少新式学堂。1897年,经总理衙门议奏后开设经济特科和岁举专科,以满足国家对变法人才的需求。1898年初,荣禄、高燮曾、胡燏棻分别奏请设立武备特科,所有武场一律改试枪炮。‎ ‎——摘编自陈长江《甲午战后至戊戌变法前清 政府的改革》‎ ‎(1)根据材料,概括甲午战争后至戊戌变法前清政府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改革与洋务运动的主要区别,并分析导致改革困难的原因。‎ ‎【解析】 第(1)问,从材料“户部又奏请裁减勇营三成”“甲午战争后到戊戌变法前,清政府编练的新式陆军有四支”“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财政困难,大力发展工商实业,以增加税源。1896年,清政府通饬各省设立商务局”“各省创办了不少新式学堂。1897年,经总理衙门议奏后开设经济特科和岁举专科,以满足国家对变法人才的需求”,可概括总结甲午战争后至戊戌变法前清政府改革的内容。第(2)问的第一小问,结合洋务运动中只学习西方技术不改变封建制度的特点,与材料内容进行对比,归纳总结区别所在。第二小问,结合近代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状况以及清政府自身局限性和面临的统治危机等史实,总结清政府改革艰难的原因。‎ ‎【答案】 (1)内容:裁撤旧军、编练新军;鼓励实业、设立商务局;兴办新式学堂、改革科举考试。‎ ‎(2)区别:突破了洋务运动单纯引进技术和培养人才的改革模式,由器物层面进入制度层面。‎ 原因:列强对中国利权的攫取;清政府财政危机;改革缺乏系统方案和长远目标。(言之有理即可)‎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鸦片战争后,我国度量衡无一定准则,制度混乱。民国初期进行改制,但效果不佳。民国十七年,国民政府颁布《中华民国权度标准方案》,规定:(一)标准制发:定万国公制为中华民国权度之标准制。长度,以一公尺为标准尺;容量,以一公升为标准升;重量,‎ 以一公斤为标准斤。(二)市用制:以与标准制有最简单之比率而与民间习惯相近者为市用制。长度,以标准尺三分之一为市尺,计算面积以六千平方尺为亩;容量,即以一标准升为升;重量,以标准斤二分之一为市斤,一斤为十六两。为保证实施,国民政府成立度量衡推行委员会,公布《度量衡法》,分地区、分期、分器逐步推行公制和市用制。成立全国度量衡局,掌管全国度量衡行政事务。标准制虽未能在全国推行,但与人民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市用制,在各省市商业行会促进下通行起来。‎ ‎——摘编自阴法鲁、许树安《中国古代文化史》‎ ‎(1)根据材料,指出国民政府计量改革的方向。‎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民政府计量改革的影响。‎ ‎【解析】 第(1)问,“定万国公制为中华民国权度之标准制”体现了国际化,与世界计量单位接轨;“长度,以标准尺三分之一为市尺……一斤为十六两”体现了标准化,以国家标准为准则;“民国十七年,国民政府颁布《中华民国权度标准方案》”“国民政府成立度量衡推行委员会,公布《度量衡法》”体现了法规化,制定法律为保障。第(2)问,可以从计量统一后对社会、经济、国际交流等方面的影响作答。‎ ‎【答案】 (1)方向:国际化,与世界计量单位接轨;规范化(标准化),以国家标准为准则;法规化(制度化),以法律为保障。‎ ‎(2)影响:有利于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便于对外交流;影响深远。‎ ‎6.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7世纪俄国专制制度尚未开始,地方的封建贵族拥有强大势力,甚至中央政府大权也为大贵族所把持。由贵族组成的杜马权力很大,军队也由贵族操纵,彼得一世看到这种政权涣散状态不利于对外战争。因此,他继位后不久就取消贵族代政机关——杜马,而另外成立了从属于沙皇的国务院,国务院是立法机关,也是监督行政机关。他把全国分为八省,派省长到各省替沙皇管理地方,他又改革教会使俄国东正教会完全听从沙皇,他还开始建造舰队,建设海军,成立军官学校,厉行军事管理,使俄国军事力量大大增强。注重发展工业,一面建立官营国家工场,一面奖励私人企业。鉴于在农奴制的俄国缺乏自由劳动力,他下令把乞丐编入工场。1721年允许商人购买农奴,以便于手工工场使用农奴劳动,‎ 这样的农奴在人身方面仍是不自由的,在人格上依附于工场主。此外,他还鼓励地主开设工场,用自己庄园上的农奴进行生产,俄国手工工场有了相当的发展。‎ ‎——摘编自刘祚昌等编写的《世界通史》近代卷上 ‎(1)根据材料,概括彼得一世改革的措施及性质。‎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彼得一世改革对俄国历史发展的作用。‎ ‎【解析】 第(1)问中第一小问,从材料“他继位后不久就取消贵族代政机关——杜马,而另外成立了从属于沙皇的国务院,国务院是立法机关,也是监督行政机关”“他又改革教会使俄国东正教会完全听从沙皇”“他还开始建造舰队,建设海军,成立军官学校,厉行军事管理,使俄国军事力量大大增强”“注重发展工业,一面建立官营国家工场,一面奖励私人企业”概括归纳得出措施。第二小问,从材料“他继位后不久就取消贵族代政机关——杜马,而另外成立了从属于沙皇的国务院,国务院是立法机关,也是监督行政机关。他把全国分为八省,派省长到各省替沙皇管理地方,他又改革教会使俄国东正教会完全听从沙皇”“他还鼓励地主开设工场,用自己庄园上的农奴进行生产”可知,彼得一世改革是为了维护沙皇统治和地主阶级利益,故其性质是封建性质的改革。第(2)问,结合彼得一世改革的措施,从加强君主权力、促进经济发展、增强军事实力、推动俄国扩张等方面概括其作用。‎ ‎【答案】 (1)措施:取消杜马,加强君主权力;改革国家行政机构,建立国务院;发展手工工厂,奖励实业;仿照西欧样式建立海军;使东正教会听从沙皇;改革教育等。‎ 性质:封建性质的改革(或地主阶级改革)。‎ ‎(2)作用:彼得一世改革打击了贵族势力,加强君主权力和中央集权;促进了俄国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国家的军事实力;为沙皇俄国进一步扩张创造了条件。‎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