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5月份月考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5月份月考试题(解析版)

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二5月份月考试题 一、单选题 ‎1.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神经递质可以存在于②中 B.①与②、④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C.细胞中CO2的排出通路是③→②→①‎ D.②、③、④依次为血浆、组织液、淋巴 ‎2.人体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才能保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无直接关系的是(   )‎ A.尿液和汗液的排出 B.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呼吸加快 C.血液运输养料和废物 D.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淋巴管阻塞引起下肢水肿 B.血液中钙盐过多引起肌无力 C.再次接触同种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 D.腹泻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 ‎4.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表现为镰刀状,其携带氧的能力只有正常红细胞的一半,且红细胞极易破碎。下列对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内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该患者内环境中有氧呼吸过程减弱 B.该患者的内环境中组织液与血浆之间可相互转化 C.该患者内环境的pH应比正常人的略微偏高 D.该患者对低氧环境的适应能力要比正常人强 ‎5.如图表示正常人快速饮入500mL某种液体后,其血浆渗透压的变化曲线。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 )‎ A.若饮入的是清水或0.9% NaCl溶液,则体内血浆渗透压变化的曲线依次是c、b B.当正常人的血浆渗透压出现曲线a的变化时,体内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将会减少 C.当饮入0.9% NaCl溶液时,细胞外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内液Na+的增加 D.当血浆渗透压出现曲线c的变化时,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有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参与 ‎6.如图甲为某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后膜电位变化情况。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与通道蛋白关系紧密。Na+—K+泵是神经细胞膜上的一种常见载体,能催化ATP水解,每消耗1分子的ATP,就可以逆浓度梯度将3分子的Na+泵出细胞外,将2分子的K+泵入细胞内,其结构如图乙所示。下列根据上述资料作出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中静息电位的维持是Na+持续外流的结果 B.图甲中be段,Na+通过通道蛋白内流需要消耗ATP C.图乙中随着温度逐渐提高,Na+—K+泵的运输速率先增大后稳定 D.Na+—K+泵对恢复静息电位,维持膜内高K+、膜外高Na+的离子分布有重要作用 ‎7.图甲为某一神经纤维示意图,将一电流表的、两极置于膜外,在处给予适宜刺激,测得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未受刺激时,电流表测得的为静息电位 B.兴奋传导过程中, 、间膜内电流的方向为b→‎ a C.在图乙中的时刻,兴奋传导至电极处 D. t1-t2,t3-t4电位的变化分别是Na+内流和K+外流造成的 ‎8.如图所示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M、N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下列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图中①②③合称为突触小体,是神经元树突的末端 B.兴奋由a传至b的过程中,①膜外电流方向是a→b C.③内的神经递质只能经④释放再作用于⑥‎ D.经④释放的递质必然引起N的兴奋 ‎9.如图表示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其中 a、b、c、d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①②表示有关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只有a、b、c三类细胞能识别抗原 B.产生抗体的细胞只能由b直接分化形成 ‎ C.①②过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 D.c、d的功能各不相同,根本原因是DNA不同 ‎10.下丘脑又称丘脑下部,它与体温、水盐、血糖的调节有密切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大量出汗后,下丘脑生成和分泌的抗利尿激素会增加 B.寒冷时,下丘脑会分泌较多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直接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 C.下丘脑内有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也有渴觉中枢 D.升高血糖的激素主要有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神经系统不参与血糖调节 ‎11.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如图表示影响血糖调节的因素及激素发挥作用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影响胰岛A细胞分泌的刺激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降低 B.刺激X→①→②→③→胰岛A细胞,是神经调节,其中② 结构位于大脑皮层 C.靶细胞的“受体”是糖蛋白 D.靶细胞接受激素的刺激后,促使肝糖原分解及非糖物质的转化,血糖浓度上升 ‎12.对下列图中有关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若在点切断,则刺激点后, 点会兴奋,肌肉会收缩 B.乙图人体物质交换中体内细胞与间不能直接物质交换,体内细胞与之间才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C.丙图中,对向光弯曲的植物而言,若茎背光侧为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则茎向光侧不可能为对应的浓度 D.图丁中靶细胞裂解与效应细胞内的溶酶体有关 ‎13.如图是人体内某些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进入低温环境后,图中信息分子A,B,C,D的释放量均有所增加 B.与调节方式乙相比,甲的作用时间短暂、作用范围大、反应迅速 C.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通常需要信息分子E和抗原的共同作用 D.信息分子D若偏高,对下丘脑发挥反馈调节,增加信息分子C ‎14.动物受到惊吓刺激时,兴奋经过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兴奋还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心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 B.惊吓刺激可以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 C.神经系统可直接调节、也可通过内分泌活动间接调节心脏活动 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使动物警觉性提高、呼吸频率减慢、心率减慢 ‎15.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   )‎ 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 B.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胰高血糖素溶液 C.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 D.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 ‎16.人体内的T细胞分两类,第一类:杀伤性T细胞(Tc),能直接攻击和杀伤其他细胞;第二类:辅助性T细胞(Th),能直接刺激已经结合了抗原的T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Tc能发挥作用依赖于细胞膜表面所具有的糖蛋白CD8的识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Th是由造血干细胞发育而成,并在胸腺中成熟的 B.若人体内出现癌细胞,则依赖于Tc发挥作用,予以清除 C.如果编码CD8的基因不能正常表达,可能出现自身免疫病 D.Th既参与了人体的细胞免疫,也参与了人体的体液免疫 ‎17.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发现的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 A.达尔文根据实验提出,单侧光可以使胚芽鞘尖端产生“影响”,并可以传递到达胚芽鞘下部的伸长区,从而造成背光面生长快,引起向光弯曲生长 B.鲍森•詹森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能产生生长素,并可以透过琼脂片向下运输 C.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下部产生的影响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D.温特的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影响确实是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 ‎18.下图表示植物生长单位长度所需时间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曲线Ⅱ表示生长素对植物根的作用,则曲线Ⅰ可表示生长素对该植物茎的作用 B.将植物体水平放置,若茎部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为C对应的浓度,则远地侧的可能为D对应的浓度 C.在单侧光作用下,若胚芽鞘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D对应的浓度,则背光侧的可能为C对应的浓度 D.若植株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A对应的浓度,则同一枝条侧芽的可能为B对应的浓度 ‎19.图表示不同浓度赤霉素对花生长(以花的直径表示)的影响。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赤霉素对花生长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 B.赤霉素浓度越高,对花生长的促进作用越强 C.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对花的生长均有促进作用 D.若改赤霉素为生长素,则不可能出现与图示相似的趋势 ‎20.下图表示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示意图,“+”表示促进“-”表示抑制,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两种物质可能分别是脱落酸和赤霉素 B.丙物质促进植物生长的原理是促进细胞纵向伸长 C.将一定浓度的NAA喷洒在雌蕊柱头上即可获得无子果实 D.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是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 ‎21.黄鼠是我国北方农田和草原的重要害鼠,对农作物危害严重。某研究机构对某草地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 hm2(1 hm2=10 000 m2)。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一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事实上黄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表所示。‎ 捕获数/只 标记数/只 雌性个体数/只 雄性个体数/只 初捕 ‎32‎ ‎32‎ ‎14‎ ‎18‎ 重捕 ‎36‎ ‎4‎ ‎16‎ ‎20‎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根据调查数据,可得该草地黄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288 只/hm2‎ B.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低 C.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黄鼠种群的性别比例(♀︰♂)为1︰1‎ D.假设样方中只有这一种鼠,平均每100 m2有3.6个洞口,且不考虑重捕更难的因素,则洞口数与黄鼠数的比例关系为2.5:1‎ ‎22.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完成了A、B、C三组实验。定期对不同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分别绘制出酵母菌细胞数目变化曲线依次为a、b、c,见下图。关于此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探究的课题可能是影响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外界因素 B.三组的培养温度可能不同,a组的培养温度最适宜 C.三组的环境容纳量可能不同,b组的环境容纳量大 D.三组的营养初始供给可能不同,c组的营养初始供给量少 ‎23.为了调查某荒废农田中田鼠的种群密度,实验小组用50只捕鼠笼,每隔10米棋盘上散放,前两天诱捕,让田鼠习惯,第三天开始每天巡视一次,对捕获的田鼠进行统计并将捕获的田鼠全部标记后释放,每次捕获的田鼠中未标记数和标记积累数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荒废的农田中田鼠的数量约为130只 B.调查期间种群的迁人和迁出会影响调查结果 C.该实验中多次捕获标记应在短时间内完成 D.该方法也适用于调査田螺、蚜虫等动物的种群密度 ‎24.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可用标志重捕法精确统计种群密度 B.采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差距大的样方内数值应舍弃 C.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两次捕捉的间隔时间越长统计结果越准确 D.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标志物不能影响被调查动物的生命活动 ‎25.如图为某一区域 M、N两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纵横坐标分别表示被 M、N两个物种所摄取的食物数量和种类),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曲线不重叠时,M与N也可能存在竞争 B.b越大,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 C.d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